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ID:63644 2021-11-18 1 6.00元 13页 88.0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3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6.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数字化一方面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种新的异化。人性的“潘多拉”盒子在被数字化再度开启时,天使与魔鬼同样是一道迸出,翩翩共舞。一般说来,数字化所带来的人类虚拟生存方式,本质上是人的现实生存的一种延伸。人类在进入数字化时代之际,恪守与发扬人类社会所普遍尊崇的人文操守及其基本规范,仍将是有效地防范人性在数字化构筑的虚拟世界中被异化、被扭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途径。数字化生存中恪守人文操守尤为重要。数字化生存使人在突破“现实时空”的种种限制当中,为建构现代人新的价值世界与意义世界,提供了新的空间,数字化生存是人类将超越现实的想象变成了可实际操作的人生实践。特别是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双向互动、快捷便利等特点,人类在这种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同样能够以对生命的价值关怀、存在的意义探究,来探讨和表现人性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和建构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正如尼葛洛庞蒂所说:“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希望的声音。”  然而,从数字化生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上来看,虚拟世界在极大地张扬人性的同时,也不时地为人性的发展制造了陷阱,带来了阻碍。当一些属于人性之“恶”的意识、观念等,像瘟疫一样在虚拟世界蔓延时,那种非人性的、非人道的东西就充斥着人的精神生活,使人性中的幽暗之灵不时的浮出、显现,游荡、徘徊。譬如,不需蒙面的电脑黑客,可以肆意发起破坏性攻击,或干尽偷鸡摸狗之类的扒窃、诈骗等犯罪之事;一些心怀鬼胎或别有用心之人,则会利用网络制造陷阱,传播暴力、色情等格调低下的信息与文娱节目,诱人上当,腐蚀心灵;还有一些沉溺于虚拟世界之中的电脑“鳏夫”、“寡妇”、奴隶式的“网虫”等等,几乎是长期不食人间烟火,得不到人间高尚的人文情操的熏陶,又缺乏远大的人文理想的支撑,故往往是虚实颠倒,是非不分,空虚茫然,无所事事。这些由数字化生存而带来的新的异化现象,本质上仍是人文精神失落、人文价值失范与意义沦丧的表现。  在数字化构筑的虚拟世界中,对于发生在虚拟世界中的种种非人道、非人性的现象,要坚决予以否定与批判,并努力在数字化生存当中,建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文氛围和道德境界,通过对自然、社会现成秩序和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主体感知、体悟、服从和超越,促进数字化生存中角色的新定位,从而更好地恪守人文操守。第13页共13页    (摘编自黄健、 王东莉《数字化生存与人文操守》)材料二:当今世界著名的思想大师吉登斯说:“认同是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被惯例性地创造出来的,虚拟认同是对虚拟生存活动中的某种信念、原则、标准的追求,并把这种信念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认同取向,或是作为标准引导自己的虚拟行为。”网络技术为人的虚拟生存活动提供了技术前提和物质基础,离开了这样的物质前提也就没有人的所谓虚拟生存活动,当然也就谈不上虚拟认同。  在虚拟的“场所”中,人们可以隐去现实的身份,虚构出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并以这个理想的形象展开交往活动,从而获得在现实世界中所无法获得的感受和体验。虚拟生存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又与其他精神活动方式区别开来,而更带有了“现实性”的特点。这也正是容易把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混同起来的根源所在。在网络世界中形成了一个个建立在人们共同的兴趣、爱好、个性或是价值观念基础上的网络群体和虚拟社区。在这种情况下,个性、价值观是各个交往主体所真实具有的,而不是虚拟出来的。主体在虚拟社区中活动的身份可以是虚拟的,但表达的个性、价值观却是他在现实世界中所拥有的。  在虚拟活动中,由于主体的缺场性和虚拟性,传统交往方式中的社会规范无法对网络交往主体形成有效的制约,造成了交往主体在交往活动中自我规范意识的弱化和缺失。缺场的虚拟交往弱化了他律作用的机制,很大程度上遮蔽了他律作用的途径。在虚拟交往中即使违背了某种社会规范的要求,由于交往的缺场性和虚拟性,往往也不会承担相应的代价,或者较少地承担代价。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虚拟交往中主体活动的失范。  虚拟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充分表达与展示,在后果上经常表现为优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与占领。虚拟生存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能够获得比现实生活经历更多的体验。但同时也暗含着导致价值认同断裂、虚拟生活对现实生活僭越的文化风险。(摘编自庄友刚《虚拟认同与文化风险》)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人类因此有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B.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利于人类将现实的想象变成可以实际操作的人生实践。C.没有网络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就没有人的所谓虚拟生存活动,也就谈不上虚拟认同。D.在虚拟“场所”中,人们通过隐去现实身份、虚构出理想的自我形象获得感受和体验。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几乎长期不食人间烟火、得不到人间高尚人文情操的熏陶,导致了网民们常常无所事事。B.感知、体悟、服从和超越自然、社会中的现成秩序和规律性,可更好地恪守人文操守。C.虚拟生存活动是与其他精神活动方式区别开来的一种精神活动,带有“现实性”的特点。D.对于虚拟生存中的一些主体失范的言行,不能因为主体的虚拟就不加以批评教育和引导。第13页共13页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正确对待虚拟生存”的一项是(3分)A.5月8日“黑暗面”入侵美国最大的燃油管道运营商获取大量数据,以此威胁要求赎金。B.法国巴黎法院认为雅虎公司在网络上拍卖纳粹物品的行为违法,必须删除相关信息。C.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极少数网民利用微信群、QQ群传播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D.网络虚拟社群所蕴涵的放大效应常以较强的解构性冲击着国家或政府对信息的控制。4.材料二开篇引用吉登斯的话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5.“虚拟生存•人文操守”论坛上人们为“是否要在虚拟世界加强人文操守引导”展开了激烈争论,请根据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山(节选)刘慈欣(前情梗概:一心想登山的冯帆曾经在大学组织同学攀登珠峰,导致全队四人死亡,为了惩罚自己,从此远离陆地,他决定一辈子不登山。但机缘巧合,原本是为了逃离登山而来到海上的冯帆,遇到了因外星飞船入侵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海山。人类大难临头……)“看啊,海!海怎么了?!”船长首先将目光从具有催眠般魔力的巨球上挣脱出来,用烟斗指着海面惊叫。前方的海天连线开始弯曲,变成了一条向上拱起的正弦曲线。海面隆起了一个巨大的水包,这水包急剧升高,像是被来自太空的一只无形的巨手提了起来。“是飞船质量的引力!它在拉起海水!”冯帆说,他很惊奇自己这时还能进行有效的思考。飞船的质量相当于月球,而它与地球的距离仅是月球的十分之一!幸亏它静止在同步轨道上,引力托起的海水也是静止的,否则滔天的潮汐将毁灭世界。……冯帆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另一边,在太空中的巨球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帆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四十五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想起了大副的话。第13页共13页 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十三公里左右,如果是在海平面,他的体力游出这么远是不成问题的,但现在是在爬坡,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超值满足了。这时,冯帆有某种异样的感觉。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回头一看,看到了被自己丢弃在山脚的救生艇,他离艇之前已经落下了帆,此刻却见小艇仍然稳稳地停在水坡上,没有滑下去。他试着停止了游动,仔细观察着周围,发现自己也没有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和大副都是白痴;既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冯帆继续向上游,越来越感到轻松,主要是头部出水换气的动作能够轻易完成,这是因为他的身体变轻了。重力减小的其他迹象也开始显现出来,冯帆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这时大海阳刚的一面消失了,呈现出了正常重力下不可能有的轻柔。在低重力下,海浪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形状变得薄如蝉翼,在缓慢的下落中自身翻卷起来,像一把无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的一卷卷玲珑剔透的刨花。海浪并没有增加冯帆游泳的难度,浪的行进方向是向着峰顶的,推送着他向上攀游。随着重力的进一步减小,更美妙的事情发生了: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冯帆,而是将他轻轻地抛起来,有一瞬间他的身体完全离开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住,再抛出,他就这样被一只只轻柔而有力的海之手传递着,快速向峰顶进发。他突然想到了蓝水号,意识到船长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应该将船径直驶向海水高山,既然水坡上的重力分量不存在,蓝水号登上顶峰如同在平海上行驶一样轻而易举,而峰顶就是风暴眼,是平静的!想到这里,冯帆急忙掏出救生衣上的步话机,但没人回答他的呼叫。冯帆已经掌握了在浪尖飞跃的技术,他从一个浪峰跃向另一个浪峰,又“攀叠”了二十分钟左右,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浑圆的峰顶看上去不远了,它在外星飞船撒下的光芒中柔和地闪亮,像是等待着他的一个新的星球。第13页共13页 冯帆进行了最后的一次飞跃,他被一道近三十米高的薄浪送上半空,那道浪在他脱离的瞬间就被疾风粉碎了。他正在被吹向气旋的中心。当冯帆飘进风暴眼时,风力突然减小,托着他的无形的气流之手松开了,冯帆向着海水高山的峰顶坠下去,在峰顶的正中扎入了蓝幽幽的海水中。冯帆在水中下沉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上浮,这时周围已经很暗了。当窒息的恐慌出现时,冯帆突然意识到了他所面临的危险。一种熟悉的感觉向他袭来,他仿佛又回到了珠峰的风暴卷起的黑色雪尘中,死亡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在这时,他发现身边有几个银色的圆球正在与自己一同上浮,最大的一个直径有一米左右,冯帆突然明白这些东西是气泡!低重力下的海水中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气泡。他奋力游向最大的气泡,将头伸过银色的泡壁,立刻能够顺畅地呼吸了!当缺氧的晕眩缓过去后,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球形的空间中,这是他再一次进入由水围成的空间。他感觉自己是在乘着一个水晶气球升上天空。上方的蓝色波光越来越亮,最后到了刺眼的程度,随着“啪”的一声轻响,大气泡破裂,冯帆升上了海面。在低重力下他冲上了水面近一米高,再缓缓落下来。不管怎么样,冯帆想,我登顶成功了。……接着,太空中的巨型屏幕渐渐暗下来,巨球本身也在变小,很快缩成一点,重新变成星海中一颗不起眼的星星,这变化比它出现时要快许多。这颗星星在夜空中疾驶而去,转眼消失在西方天际。海天之间黑了下来,冰晶云和风暴巨井都看不见了,天空中只有一片黑暗的混沌。冯帆听到周围风暴的轰鸣声在迅速减小,很快变成了低声的呜咽,再往后完成消失了,只能听到海浪的声音。冯帆有了下坠的感觉,他看到周围的海面正在缓缓地改变着形状,海山浑圆的山顶在变平,像一把正在撑开的巨伞一样。他知道,海水高山正在消失,他正在由九千米高空向海平面坠落。在他的感觉中只有两三分钟,他漂浮的海面就停止了下降,他知道这点,是由于自己身体下降的惯性使他没入了已停降的海面之下,好在这次沉得并不深,他很快游了上来。周围已是正常的海面,海水高山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样。风暴也完全停止了,风暴强度虽大但持续时间很短,只是刮起了表层浪,所以海面也在很快平静下来。天空中的冰晶云已经散去很多,灿烂的星空再次出现了。冯帆仰望着星空,想像着那个遥远的世界,真的太远了,连光都会走得疲惫,那又是很早以前,在那个海面上,泡世界的加加林也像他现在这样仰望着星空。穿越广漠的时空荒漠,他们的灵魂相通了。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纵身一跃”,既写出了冯帆跳入水中时的敏捷,也显示出他要登上峰顶、征服海水高山的毅然决然的坚定信心。B.冯帆最初没有考虑爬坡的因素,原本认为有足够体力支撑他登上峰顶,但他并未因此对登山这个决定感到后悔。C.“海水高山是他的了”一句,写出了冯帆在察觉被丢弃的救生艇及自身的情况后重新燃起的登上峰顶的希望之火。D.从峰顶正中坠入海水又上浮时,由于窒息,冯帆感受到了那熟悉的死亡威胁,他想起了曾经攀登珠峰时的危险境地。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13页共13页 A.小说以时间为序组织安排情节,符合人们对事件的一般认知过程,让读者对冯帆攀登海水高山的整个过程了解得详细透彻。B.作者在行文中想象丰富,运用比喻手法将低重力下的海浪写得形象生动,也将冯帆在海水中前行的行为烘托得更加壮美。C.小说在描写冯帆攀登海水高山的过程中穿插交代了船长的失误;而冯帆急忙用步话机呼叫想提醒船长的行动体现出他的善良。D.小说交代了冯帆登顶成功的结局,直接阐明了小说的主题:要想成功,就要不畏险阻,勇于探索。8.小说开头的“前情梗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有人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宇宙科学之美和人性之美的自然结合”。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刘熙祚,字仲缉,武进人。父纯仁,泉州推官。熙祚举天启四年乡试。崇祯中,为兴宁知县。奸民啖断肠草,胁人财物。熙祚令赎罪者必啖多草,以是致死者勿问,弊亦止。课最,征授御史。十五年冬巡按湖南。李自成陷荆、襄,张献忠又破蕲、黄,临江欲渡。熙祚抵岳州,檄诸将分防江浒,联络偏沅、郧阳二抚形势。会贼马守应据澧州,窥常德,土寇甘明扬等助之。熙祚至常德,击斩明扬。五月还长沙。及武昌、岳州相继陷,急令总兵尹先民、副将何一德督万人守罗塘河,扼要害。而巡抚王聚奎乃撤守长沙,贼遂长驱至,聚奎率溃将孔全彬、黄朝宣、张先璧等走湘潭,长沙不能守。先是,熙祚令蔡道宪募兵,得壮丁五千训练之,皆可用。至是亲将之,与总兵官尹先民等扼罗塘河。聚奎闻贼逼,大惧。道宪曰:“去长沙六十里有险,可栅以守,毋使贼逾此。”不从。惠王避地至长沙与吉王谋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乱。熙祚单骑赴永州为城守计。未几,聚奎复走祁阳,衡州遂陷。永州士民闻之,空城逃。三王至永州,聚奎继至。越日,全彬等亦至,劫库金去。熙祚乃遣部将护三王走广西,而己返永州拒守。贼骑执之,献忠叱令跪,不跪。贼群殴之,自殿墄曳至端礼门,肤尽裂,不屈。使降将尹先民说之,终不变,见杀。事闻,追赠太常少卿,谥忠毅。第13页共13页 弟永祚,字叔远,由选贡生屡迁兴化同知,擒贼曾旺。后以副使知兴化府事。大清兵入城,仰药死。弟绵祚,字季延。崇祯四年进士,为吉安永丰知县。邻境九莲山,界闽、粤,贼窟其中,绵祚请会剿。贼怒,率众攻。绵祚出击,三战三捷。贼益大至,绵祚伏兵黄牛峒,大破之。积劳得疾,请告归。兄弟三人并死王事。(《明史·刘熙祚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惠王避地/至长沙与吉王谋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乱/B.惠王避地至长沙/与吉王谋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乱/C.惠王避地/至长沙与吉王谋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乱/D.惠王避地至长沙/与吉王谋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乱/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指人的表字,古人自称可以用名,表示谦虚;称人可以用字,表示尊敬。B.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定为每三年一次,中试者称为“贡士”。C.御史,是中国古代监察性质的官职,主要纠察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不法行为。D.追赠,也作追封,主要是实物形式的物质追赠或职位等荣誉名声的精神追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熙祚治理有方,聪明且有谋略。奸民吃断肠草来威逼人财物,刘熙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命令赎罪的奸民必须服用更多的断肠草,弊病因此得以根除。B.刘熙祚临危不乱,尽心匡扶社稷。外有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不断逼迫,内有巡抚王聚奎弃城而逃,到处抢掠。刘熙祚奋力防守,护送诸王逃亡。C.刘熙祚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赴死。贼兵来势汹汹,他仍坚守永州;兵败被俘,他和部下将领都不改气节。他不屈服于贼寇的淫威,最终壮烈殉国。D.刘熙祚满门忠烈,为国尽忠职守。刘熙祚和弟弟刘永祚为了国家献出生命,宁死不屈。刘绵祚屡立战功,积劳成疾。兄弟三人都为王朝之事而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道宪曰:“去长沙六十里有险,可栅以守,毋使贼逾此。”(4分)(2)越日,全彬等亦至,劫库金去。熙祚乃遣部将护三王走广西,而己返永州拒守。(4分)14.请结合文本,谈谈刘熙祚坚守气节的具体体现。(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第13页共13页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戴复古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号梅溪,南宋大臣。②乾道:孝宗年号。③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④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先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的志节,后用衬托手法表现他的名声之大。B.颔联意谓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梅溪先生议论国家大事,令帝王惊叹。C.颈联用典,意在表达作者对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赞美之情,感情真挚。D.尾联点题,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感觉他英风凛凛,一如生前。16.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苟子·劝学》中“,”两句,在前面多重比喻论证之后得出了要善于利用外物的结论。(2)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秦人对掠自六国的珍宝丝毫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浪费的两句是“,”。(3)古人常用“江山”这一意象代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宋代词人辛弃疾就写过这样的词句,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胡同是城市的脉络,是生活的场所,是家的方向,更是京味文化的精髓。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熟悉家门口的胡同,对它的过往和趣事,饱含着深厚的胡同情结。除交通外,胡同还承担着其他功能。元朝定都北京,建立了以四合院为主的居住模式,四合院的连排相依,自然形成了胡同。不仅它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还为街坊的划分提供了界限依据。第13页共13页 北京的胡同有着不同的故事。在东单船板胡同一带原本有水路和通惠河相连。运粮船一部分继续航行到积水潭,另一部分在船板胡同卸货售卖,形成东西走向的繁华街市,由于北京人将江南产的糯米称为“江米”,,这条街也称之为“江米街”。胡同和名人是,相辅相成的。位于东城区的史家胡同,号称史上“最牛胡同”之一。很多机构曾在此办公,很多名人在此居住,史家胡同有了“一条胡同,半个中国”之称。胡同是有形的,它规划了北京居民的生活单元;胡同是无形的,它是北京人心中的文化符号。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耳熟能详久而久之民胞物与形影不离B.如数家珍久而久之爱屋及乌形影不离C.耳熟能详长此以往爱屋及乌寸步不离D.如数家珍长此以往民胞物与寸步不离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它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环境,还为街坊的划分提供了界限依据。B.不仅它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环境,更为街坊的划分提供了界限依据。C.它不仅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环境,还为街坊的划分提供了界限依据。D.它不仅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还为街坊的划分提供了界限依据。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兼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当家中出现苍蝇或蟑螂等虫子时,通常会使用杀虫剂。()。在神经系统运作机制上,昆虫与人类的确有共通之处。但通过严格的毒性实验的现代杀虫剂,只要按规定用法和用量使用,对人体和宠物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其理由有三。首先,相对人和宠物的身体而言,①。成年人体重大约为60千克,而害虫体重约在几毫克到1克之间,相差几万倍到1000万倍。要想让杀虫剂对人和宠物起到同样影响,单纯从数字计算来看,杀虫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必须达到几万倍到1000万倍。其次,人体中含有能分解杀虫剂成分的解毒酶。②,而人体具有的酶数量更多也更强大,杀虫剂成分在抵达神经细胞之前已完成了分解。第三,杀虫剂成分各不相同,③。例如,有一种名为“BT”的成分,只在昆虫消化道的碱性环境内才会被分解产生毒性。由于人体的胃是酸性的,所以即使BT进入也不会产生毒性。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虽然杀虫剂能杀灭昆虫,但是有人就会担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B.既然杀虫剂能杀灭昆虫,就会有人担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第13页共13页 C.既然杀虫剂能杀灭昆虫,有人也会担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D.虽然杀虫剂能杀灭昆虫,因此有人担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全国各地955位中学生以《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为题,写下了对未来的思考。我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我不想做一个遗忘历史的人,我不想做一个不爱国的人……当我变成父母、师长、前辈的时候,希望我的孩子能对我说:“我想成为你这样的人!”复兴中学某班级围绕上述话题展开讨论,作为班级学生,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现实的想象”错,应该为“超越现实”,其他正确。2.A以偏概全,其他正确。3.B4.①开篇即引用吉登斯的话,让读者直接掌握材料话题;②引用名言,阐明“虚拟认同”的准确内涵;③引用当今世界著名思想大师的言论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评分建议:一点2分,两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5.示例:要加强人文操守。虚拟生存中的主体:身份虽虚拟,但“现实性”仍很明显,是现实生活的延伸;虚拟生存的现状: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暗含着许多文化风险;虚拟生存的交往:自我规范意识弱化和缺失,他律作用的途径遭遮蔽。注意:不要加强人文操守,要慎言,思想不可反人类。评分建议:一点2分,三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6.B“冯帆最初没有考虑爬坡的因素”不合文意,从文中“他大概算了一下……但现在是在爬坡,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可看出。7.D“直接阐明”分析有误,应是“含蓄地揭示”。第13页共13页 8.(1)引出了小说的主人公冯帆,交代了他因负罪感躲避登山的处境。(2)点出因外星飞船入侵而形成的海水高山,激发读者兴趣。(3)简述海水高山的基本情况,为下文具体写冯帆的登顶过程提供背景空间。(4)“人类大难临头……”,为下文表现冯帆战胜自身的负罪感、勇敢面对新挑战的形象做铺垫。(每点1分,共4分)9.科学之美:文中想象外星飞船入侵,因飞船质量的引力,使海水上升形成了海水高山,冯帆在重力减小的情况下最终登上峰顶的艰辛过程,体现了宇宙科学之美。人心之美:冯帆在攀登过程中,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和羁绊自己已久的负罪感,征服一座座艰难险阻之“山”,体现了人性之美。(每点3分,共6分)10.D“避地至长沙”是状语后置句,不能分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结合前后语境,通过语义来看,因为王聚奎到衡州焚烧抢掠,所以三王登舟避乱。排除B项。原文加上标点为:惠王避地至长沙,与吉王谋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桂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乱。11.B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12.C“他和部下将领都不改气节”错误。原文“使降将尹先民说之”,可以看出尹先民已经背叛。13.(1)蔡道宪说:“距离长沙六十里有险要的地方,可以设置营寨来防守,不能让贼寇越过这里。”(“去”“栅”各1分,句意2分。) (2)第二天,孔全彬等也到了永州,抢劫府库金银后离开。刘熙祚派兵护送桂、吉、惠三王逃往广西,自己返回永州坚守。(“越日”“拒守”各1分,句意2分。)14.①宁死不跪,不受威逼;②惨遭殴打,坚贞不屈;③不受引诱,坚守节操。(每点1分)【参考译文】刘熙祚,字仲缉,常州府武进人。父刘纯仁,曾经担任泉州推官。刘熙祚在天启四年乡试中举。崇祯年间担任兴宁知县。有奸民吃断肠草来威逼人财物,刘熙祚审察后命令赎罪的奸民必须服用更多的断肠草,因此致死的也不过问,弊病因此得以终止。朝廷考核政绩,他的政绩最好,因此朝廷征召授予他御史的官职。崇祯十五年冬,刘熙祚巡察湖南。李自成攻陷荆州、襄阳,张献忠攻破蕲州、黄州,准备渡江。刘熙祚抵达岳州,用檄文命令各个将领分别防御江边,联系偏沅、郧阳二抚的势力。恰逢贼寇马守应占据澧州,伺机图谋常德,当地贼寇甘明杨等协助马守应。刘熙祚赶到常德,斩杀甘明杨,五月回到长沙。等到武昌、岳州相继陷落,刘熙祚紧急命令总兵尹先民,副将何一德率领万人守卫罗塘河,控制要害。但巡抚王聚奎却撤离长沙守军,贼寇长驱直入,王聚奎率领败将孔全彬、黄朝宣、张先璧等逃往湘潭,长沙失陷。在此之前,刘熙祚命令蔡道宪招募士兵,招募到五千名壮丁进行训练,都能作战。到这时他亲自率领这支军队,与总兵官尹先民等扼守罗塘河。王聚奎得知流贼逼近,非常害怕。蔡道宪说:“距离长沙六十里有险要的地方,可以设置营寨第13页共13页 来防守,不能让贼寇越过这里。”王聚奎不听从。这时惠王到长沙躲避灾祸,与吉王计划逃走,刘熙祚把他们送到衡州。衡州是桂王的封地,王聚奎的军队也逃到了这里,大肆焚烧抢掠,桂王、吉王、惠王都乘船避难。刘熙祚独自骑行奔赴永州为守城出谋划策。不久,王聚奎又逃往祁阳,衡州失守。永州士民听说后纷纷逃亡,永州成为空城。桂、吉、惠三王至永州,王聚奎随即而至。第二天,孔全彬等也到了永州,抢劫府库金银后离开。刘熙祚派兵护送桂、吉、惠三王逃往广西,自己返回永州坚守。叛贼抓住刘熙祚,献忠大声责骂命令刘熙祚跪下,刘熙祚不跪。叛贼们一起殴打他,把他从殿前的台阶上一直拖曳到端礼门,他的皮肤全部裂开,仍然不屈服。叛贼又派降将尹先民去劝说,刘熙祚最终没有变节,被叛贼杀害。他的事迹被朝廷听说,朝廷追赠他太常寺少卿,谥号忠毅。刘熙祚的弟弟刘永祚,字叔远,从贡生多次升官做了兴化同知,擒拿贼寇曾旺。之后凭借副使身份管理兴化府。大清兵攻入兴化,刘永祚服毒自杀。刘熙祚的弟弟刘绵祚,字季延。考中崇祯四年进士,担任吉安永丰知县。邻境九莲山,是闽、粤的边界,贼寇聚居在山中,刘绵祚请求派兵会剿。贼寇发怒,率众人攻打。刘绵祚率兵出击,连战告捷。贼寇更加蜂拥而至,刘绵祚在黄牛峒埋伏,大破贼寇。刘绵祚积劳成疾,请求告老回乡。兄弟三人都为王朝大事而死。15.C“意在……之情”错,颈联赞颂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意在表达对梅溪先生的称颂与赞美。16.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为国、深受君主器重的大臣形象。(3分)他在朝为官,正直端方,有着远大志节,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深受孝宗赏识,议论国事君主极为重视。去世多年,仁爱还留于后世,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3分)17.(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每句1分,有错别字、漏字、衍字等情况则该句不给分)18.B如数家珍:好像数自己家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两个词语意思相近,从语境来看,“饱含着深厚的胡同情结”前面用“如数家珍”更合适。久而久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一般后面接不好的结果。此处用“久而久之”更合适。民胞物与: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爱屋及乌: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从语境和词义来看,此处选择“爱屋及乌”。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寸步不离: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从语境来看,此处选择“形影不离”。综合以上分析,选择B。19.C原文画线句有两种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二是残缺。“它”应该放在“不仅”的前面,因此排除A、B;“通风”后面缺少与“提供”呼应的宾语中心语,可以加“环境”,排除D,选择C。第13页共13页 20.作者把胡同比喻成城市的脉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胡同遍布城市各处的形态;(2分)使用了“是……是……是……更是……的排比句式,既拓展了句子的内容,又强调指出了胡同的意义和价值。(3分)21.B根据前后分句关系来看,前面说“杀虫剂能杀虫”,接下来说的是,有人担心,杀虫剂对人体有害。从语意关系来看,两个分句之间应该是因果关系,因此排除A项,该项前后分句表达转折关系;C项,“既然……也”搭配不当,排除C;D项,“虽然……因此”搭配不当,排除D。22.①杀虫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微小②这种酶在昆虫体内也存在③有的对人体不产生作用(每处2分)23.审题1.材料材料共有两段。第一段交代了“五四青年节”的活动背景,以及“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的活动主题。第二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分类列举出“我不想做的”三种人,第二句话转换情境,设想将来“我”可能对后辈提供的正确引领和示范作用。材料从不应成为的“三种人”角度,反面提醒青年一代,要对周围社会宽容以待,对历史镜鉴铭记于心,对家国民族热诚挚爱,对后辈来者无愧垂范。本次作文情境鲜明,为考生完整准确审读材料提供了具体环境,又能紧扣重要的社会生活,角度丰富,启发性强,有较好的“立德树人”的考查功能。  2.任务“围绕上述话题展开讨论”,范围清晰;“你作为班级学生”,角色明确;“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具体。第13页共13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