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温州六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金是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B.金属材料中只含有金属C.铁锈也是一种金属材料D.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也更好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农家肥腐熟C.汽油挥发D.粮食酿酒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9mLNaCl溶液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必须用水清洗,以免污染整瓶试剂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D.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即可4.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他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然后在湿润后的pH试纸上滴加被测石灰水,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A.偏高B.偏低C.相等D.无法确定5.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氢氧化钠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6.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B.丙烯酸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C.丙烯酸是氧化物D.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7.下列离子在pH=2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O42-、Cl-、H+B.OH-、CO32-、K+、Ca2+C.Na+、SO42-、OH-、NO3-D.Na+、Cu2+、Fe3+、NO3-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将铁丝、银丝浸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可以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NH4Cl、Na2CO3、NaOH、Na2SO4能在溶液中共存C.除去N2中混有的CO,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实验中,共使用了3次玻璃棒,但作用各不相同9.下列有关浓硫酸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①稀释浓硫酸取少量浓硫酸放入烧杯中,缓慢倒入水,并用玻璃棒搅拌②证明腐蚀性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张或木片上③证明吸水性取少量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④除氧气中水分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并用向上排气法收集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10.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鉴别硫酸和硫酸钠:取样,加入碳酸钡粉末B.检验H2中含有的HCl气体:通入Na2CO3溶液C.制备Cu(OH)2:将CuO和适量的NaOH溶液混合,过滤,洗涤,干燥D.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先通过足量氯化钙溶液,再向溶液中加足量稀盐酸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硫酸瓶塞,有大量白雾出现B.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Fe(OH)3,酚酞试液变红色C.向氯化钙溶液中通二氧化碳,出现大量白色沉淀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2.请回答:(1)在O、O2、O2-中,表示氧离子的是______;(2)氮气的化学式是______;(3)如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此可知,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13.(1)A、B、C及甲、乙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B为黑色固体,A能结合血红蛋白使人中毒。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相互间能反应,“→”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注。请回答:(1)金属甲比金属乙的活动性______(填“强”或“弱”);(2)A的化学式为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3)写出转化B→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14.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为原料的“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如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装置.CH4在空气中燃烧时,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2 )CH4可合成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研究CH4和CO2反应生成CO和H2,重大意义在于______;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发现CH4可直接分解获得C6H6和H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①中CH4与H2O(气)反应生成CO2、H2,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②中一般加人K2CO3溶液吸收CO2,此反应表示为K2CO3+CO2+H2O=2______,N2与 H2按照分子数1:______反应生成NH3.1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代号)(2)实验室制氧气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它是一种紫黑色的晶体,其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如用其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停止加热时要先把______,其目的是______;如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下同)端通入,验满的方法是______;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端通入.(4)用B作为反应发生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 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5)1班同学对探究影响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收集了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温度/℃二氧化锰用量/g氧气体积/ml反应所需时间/sa512200.212511b3012200.21252c301240/125148d301290/12582通过实验a和b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有关;通过对比实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6)对于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铁溶液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硫酸铁和硫酸铜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②如图乙(装置气密性良好),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______③用乙装置还可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A、通过测定氧气的体积计算氧气的质量B、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C、反应后,共生成了80mL O2D、反应后需要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读数.16.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请回答案下列相关问题:(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______。(2)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纯铝上有痕迹而铝合金上没有,说明纯铝的硬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铝合金。(3)钢铁等物件容易生锈,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4)实验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案有多种,例如:将两种金属分别投入到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中即可验证。(5)如图,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锌的混合物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①若溶液甲为蓝色,则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②若固体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为______,此时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6)普通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称取20.0g普通黄铜的粉末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剩余的固体,并进行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3.5g,通过计算得出: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_,消耗的硫酸质量为______g。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与合金的性质和概念,难度不大。A.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中可含有非金属,故A错误;B.金属材料是指纯金属及其合金,合金生铁中就含有非金属碳,故B错误;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是金属材料,故C错误;D.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故D正确。故选D。 2.答案:C解析: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农家肥腐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答案:C解析:解:A、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9mLNaCl溶液应使用10mL量筒,不能使用100mL的量筒,故操作错误。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故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操作正确。D、在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湿润,然后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故操作错误。故选:C。
A、根据量筒的使用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答案:B解析:解:石灰水显碱性,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他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然后在湿润后的pH试纸上滴加被测石灰水,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低。故选:B。根据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结合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用蒸馏水润湿后稀释了待测溶液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A、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发生化学变化,质量增大,故不符合;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质量增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符合;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少,发生物理变化,故不符合;D、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发生化学变化,故不符合,故选:B。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增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质量增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少;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本题考查了物质贮存及变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6.答案:A解析:解:A.丙烯酸(C3H4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312×3+1×4+16×2×100%=50%,故正确;B.丙烯酸(C3H4O2)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2)=1:8,故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丙烯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丙烯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A。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根据化学式的相关计算,难度不大。7.答案:A解析:解: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OH-、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H+分别能结合成水、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OH-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Cu2+、Fe3+的水溶液分别呈蓝色、黄色,故选项错误.故选:A.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8.答案:A解析:解:将铁丝、银丝浸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铁>铜,银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选项说法正确。B、NH4Cl、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说法错误。C、CO与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D、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①溶解--搅拌,加速溶解;②过滤--引流,防止液体飞溅;③蒸发--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④计算产率--转移精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D、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本题有一定难度,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物质的共存条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C解析:解:①浓硫酸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水大,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①不合理;②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物质中氢、氧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所以可以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张或木片上来证明浓硫酸的腐蚀性,故②合理;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而不是增大,故③不合理④浓硫酸能吸收气体里的水蒸气,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将氧气通入浓硫酸,可干燥氧气,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④合理。故选:C。①浓硫酸密度比水大,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②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夺取木材、纸张里的水分;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气体里的水蒸气;④吸收气体中水蒸气(作为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被子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
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理解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吸水性、脱水性及其应用.10.答案:A解析:解:A、硫酸和碳酸钡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钠和碳酸钡不会发生反应,可以鉴别,故A正确;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于氢气也是杂质,故B错误;C、金属氧化物不会与碱反应,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不会与氯化钙反应,故D错误。故选:A。A、根据硫酸和碳酸钡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钠和碳酸钡不会发生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C、根据金属氧化物不会与碱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不会与氯化钙反应进行分析。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1.答案:D解析: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硫酸瓶塞,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Fe(OH)3,氢氧化铁难溶于水,酚酞试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往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铁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12.答案:O2- N2 得到解析:解:(1)O表示的意义:氧原子、O2表示的意义氧分子、02-表示的意义氧离子;(2)氮气是双原子构成的气态非金属物质,故化学式为:N2;
(3)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决定化学性质.故答为:(1)O2-;(2)N2;(3)得到(1)会比较O、O2、02-三种微粒分别表示的意义:原子、分子、离子;(2)氮气是双原子构成的气态非金属物质,故可以书写化学式N2;(3)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而达稳定结构.了解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正确书写化学符号.13.答案:弱 CO O2 Fe3O4+4CO- 高温 3Fe+4CO2解析:解:A、B、C及甲、乙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能结合血红蛋白使人中毒,所以A是一氧化碳,B为黑色固体,B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B是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金属乙会转化成金属甲,所以乙比甲活泼,乙是铁,B就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会转化成甲,所以甲可以是铜,C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所以C是氧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铁,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铜都会与氧气反应,氧气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1)经过推导可知,金属甲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弱;(2)A的化学式为CO,C的化学式为O2;(3)转化B-乙的反应是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 高温 3Fe+4CO2。故答案为:(1)弱;(2)CO,O2;(3)Fe3O4+4CO- 高温 3Fe+4CO2。根据A、B、C及甲、乙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能结合血红蛋白使人中毒,所以A是一氧化碳,B为黑色固体,B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B是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金属乙会转化成金属甲,所以乙比甲活泼,乙是铁,B就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会转化成甲,所以甲可以是铜,C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所以C是氧气,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4.答案:化学;电;小水珠产生;开发“非石油化”能源,减缓温室效应;6CH4. 一定条件下 C6H6+9H2;CH4+2H2O(气). 一定条件下 CO2+4H2;KHCO3;3解析:解:(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H4在空气中燃烧时,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产生.故填:化学;电;小水珠产生.(2 )研究CH4和CO2反应生成CO和H2,重大意义在于开发“非石油化”能源,减缓温室效应;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发现CH4可直接分解获得C6H6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H4. 一定条件下 C6H6+9H2.故填:开发“非石油化”能源,减缓温室效应;6CH4. 一定条件下 C6H6+9H2.(3)①中CH4与H2O(气)反应生成CO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H2O(气). 一定条件下 CO2+4H2;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钾原子是2个,碳原子是2个,氢原子是2个,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钾原子应该是2个,碳原子应该是2个,氢原子应该是2个,氧原子应该是6个,因此生成物的化学式中包含1个钾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因此生成物是KHCO3;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一定条件下 2NH3,因此N2与 H2按照分子数1:3反应生成NH3.故填:CH4+2H2O(气). 一定条件下 CO2+4H2;KHCO3;3.(1)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5.答案:A F 2KMnO4- △ K2MnO4+MnO2+O2↑ 分解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b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已满 b 2H2O2- MnO2 2H2O+O2↑ 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温度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产生气泡的快慢 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反应时间 BC
解析:解:(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催化剂,所以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所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F;(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有助燃性,所以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b 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已满,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所以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b端通入;(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MnO2 2H2O+O2↑,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选用C做发生装置,选用C的优点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5)通过实验a和b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通过对比实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6)①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速率,所以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②定量分析反应的快慢可以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时间短则反应快;③A、通过注射器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根据氧气的体积可计算氧气的质量,故A正确;B、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和装置内空气的混合气,故B错误C、通过注射器的体积变化可知气体的体积,因此共生成了80mL-20mL=60mL的气体,故C错误;D、反应后需要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故D正确.故选:BC.故答案为:(1)A,F;(2)2KMnO4- △ K2MnO4+MnO2+O2↑,分解,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3)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b 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已满,b;(4)2H2O2 - MnO2 2H2O+O2↑,控制化学反应速率;(5)反应物的浓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6)①产生气泡的快慢;
②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反应时间;③BC.(1)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催化剂,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进行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进行分析;(3)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有助燃性,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4)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行分析;(5)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晶体操作和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6)①根据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速率进行分析;②根据定量分析反应的快慢可以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时间短则反应快进行分析;③根据装置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6.答案:导电性 小于 水蒸气 氧气 CuSO4 Ag Zn2+ Zn+H2SO4=ZnSO4+H2↑ 32.5% 9.8解析:解:(1)铜用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2)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纯铝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大;(3)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设计实验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案有多种,其中可选用试剂锌片、银片和铜的盐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等;(5)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时,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当锌反应完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①若溶液甲显蓝色,说明了锌已经完全反应,铜与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此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银,可能有的物质是铜。②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说明了锌过量完全置换了银,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没有硝酸银、硝酸铜,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为:Zn2+,此时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硫酸,锌能与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样品中锌的质量为20.0g-13.5g=6.5g;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6.5g20.0g×100%=32.5%。设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986.5g x656.5g=98xx=9.8g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9.8g。答案:(1)导电性;(2)小于;(3)水蒸气(或水);氧气;(4)CuSO4{或CuCl2或Cu(NO3)2};(5)①Ag;②Zn2+;Zn+H2SO4=ZnSO4+H2↑;(6)32.5%;9.8g。(1)根据金属的性质分析;(2)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具有硬度大等的优点;(3)根据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分析回答;(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简记为“前置后,盐可溶”;(5)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简记为“前置后,盐可溶”;(6)Cu-Zn合金中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能;据此由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的知识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