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唐山市乐亭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ID:59865 2021-11-02 1 3.00元 22页 319.01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12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唐山市乐亭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下列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B.金刚石裁玻璃C.蜡烛燃烧产生炭黑D.粮食酿酒2.人体内因缺乏维生素A易患的疾病是(    )A.甲状腺肿大B.盆血C.佝偻病D.夜盲症3.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B.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4.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淡蓝色的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放出大量的热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发白光5.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如图所示装置,给酒精灯添加酒精B.按装置如图所示的气流方向可用于收集氢气C.用如图所示装置,用来称量氯化钠D.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于收集氧气6.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B.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C.铷原子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D.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7.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③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对现象的认识D.对防锈的认识①硝酸铵溶解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溶解时吸热②溶液滴加酚酞变红,溶液显碱性③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③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A.AB.BC.CD.D8.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空气中的成分,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有两种物质的分子B.分子和原子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图中共有三种氧化物9.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转化观:氢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根据守恒观: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10.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单质的是(    )A.NB.Cl2C.FeD.CO2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制备氧气B.搅拌溶液C.检查装置气密性D.振荡试管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不可能爆炸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C.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燃烧,所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13.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2、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4是一种单质B.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C.N4转化为N2是物理变化D.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性质相同1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与物质的类别完全正确的是(    )A.碳酸钠、纯碱、Na2CO3、碱B.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碱C.氯化钠、食盐、NaCl、盐D.碳酸氢钠、NaHCO3、苏打、盐15.2016年10月17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一号由长征2F遥十一火箭发射升空。“航天飞船神舟十一号”在升空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B.火箭点火C.隔热材料熔化D.整流罩脱落16.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通过加热铜丝引燃白磷,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B.氮气不与白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C.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剩余气体只有氮气D.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水位一直慢慢上升17.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B.2HC.ND.Fe1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加热碱式碳酸铜时,绿色粉末变成黑色19.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6D.+7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C.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D.空气中灼烧铜片后质量增加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1.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二氧化碳B.液氧C.冰水混合物D.河水22.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的液体,用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区分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小C.庄稼滴灌不利于节约用水D.水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2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合理的是(    )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倒水灭火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C.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电线着火,立即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2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中,没有看到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漏气B.加热时,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C.收集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把导管伸入集气瓶D.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25.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20g该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2gB.9.4gC.0.94gD.18g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26.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1)4个甲烷分子______;(2)3个碳酸根______; (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27.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A 化学变化-B)矿石粉碎______火药爆炸______轮胎爆炸______金属生锈______熔化______沸腾______汽油挥发______食物腐烂______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______ 用高梁酿酒______氢气燃烧______湿衣服晾干______铜抽成铜丝______白糖熬成糖块______泥土压成砖坯______冰化成水______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__空气被液化______燃放烟花爆竹______ 海水晒盐______.28.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试回答问题:(1)C装置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其燃烧时火焰颜色为______色。B电极为电源的______极。其中D管中的气体可以用______检验。(2)做此实验时,所用的电流为______电,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是______。(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4)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反应。(5)水的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下同),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9.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H是一种补钙剂。请回答:(1)写出A、C的化学式:A______; C______;(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0.某同学向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钙样品(含有杂质,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记录反应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数据,最后得到下列图象。(1)甲图中a点的pH值为______。(2)本实验不要浓盐酸的原因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性。(3)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在丙图上画出溶液质量与样品质量的关系图并标出数据。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31.分类、类比、推理都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按照研究目的分为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制备、探究反应条件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______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2)C和CO是初中化学学过的具有还原性的物质,通过学习分析碳还原氧化铁、氧化铜得出的结论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参与反应时,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后______(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SO2+2H2S=3S+2H2O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32.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瓶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时,瓶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 (3)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氧化碳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填“A”或“B”,)处导管通入.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解: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包含着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金刚石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将其分隔开,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蜡烛燃烧产生炭黑,有新物质炭黑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答案:D解析:解:人体内因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故选D.根据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掌握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A.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并且试管要和桌面成45°角倾斜,试管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故图示操作错误;B.称量食盐要左物右码,且放在纸上称量,故图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图示操作正确;D.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的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如果伸入试管内,容易污染了滴管,污染了试剂,故图示操作错误;故选:C。A.根据加热液体时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C.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分析;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基本操作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在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4.答案:B解析:解: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A、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5.答案:B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装置错误。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收集氢气应从短导管通入,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图中所示装置正确。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的底部,集气瓶口不能加塞子,否则空气不能排出,图中所示操错误。故选:B。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验氧气的收集方法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应平时识记化学基本知识。6.答案:B 解析:解:A、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该选项说法正确;B、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铷原子的中子数在48和49之间,大于质子数,该选项说法正确;D、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7.答案:A解析:解:A、①软硬水遇肥皂水的现象不同,软水泡沫多,硬水泡沫少,故肥皂水可以区分两者;②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不同,羊毛纤维有焦羽毛味,棉纤维有烧纸的味道,所以点燃后闻气味可以区分两者;③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不能产生氧气,可以区分两者;B、①可燃性气体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内常含有大量的甲烷气体,所以矿井内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甲醛有毒,所以不能在海鲜食品上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①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法正确;②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③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喝汽水后容易打嗝;D、①铁的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及氧气共存,所以在自行车架表面喷油器能防锈;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没有水分不容易生锈;③铁锈疏松多孔,能继续吸收水分和氧气生锈,不能起到防锈的效果;故选:A。A、依据软硬水遇肥皂水的现象,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以及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的有关性质分析解答;B、依据可燃性气体以及防火安全和食品安全知识分析解答;C、根据物质溶解时能量的变化,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以及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D、依据铁的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及氧气共存的情况分析解答。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8.答案:B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甲、乙分别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丙丁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CO- 催化剂  N2+2CO2,由此可知:A、反应前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两种物质分子,故对;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的本质时:分子分成原子,有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错;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对;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有NO、CO、CO2三种氧化物,故对。故选: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分析有关的问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9.答案:B解析:解:A、根据微粒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根据转化观:氢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即氢气燃烧可以转化成水,电解水可以生成氢气,该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但是化学性质不同,这是因为氩原子是稀有气体原子,化学性质极不活泼,而相对于氩原子来说,氯离子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一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根据守恒观: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氢气燃烧生成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C、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但是化学性质不同,这是因为氩原子是稀有气体原子,化学性质极不活泼;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0.答案:C解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N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符号是氯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D、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答案:C解析:解:A、加热试管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胶头滴管应用于滴加少量液体,不能当作玻璃棒搅拌液体,否则易损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振荡试管时,振荡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腕的力左右摆动,而不是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A、根据加热试管中固体的方法分析判断;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振荡试管的正确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2.答案:C解析:解:A、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故A错误;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B错误; C、促进物质的燃烧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纯氧,故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故C正确;D、若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晶体析出,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使溶液析出晶体可以是蒸发结晶,也可以是降温结晶,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促进物质的燃烧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本题考查了基础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课本知识进行.13.答案:A解析:解:A.N4由氮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正确.B.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错误.C.N4转化为N2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N4与N2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错误.故选:A.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B.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D.根据N4与N2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含义、纯净物与混合物及单质与化合物的特征、物质的微观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答案:C解析: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钙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其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与物质的类别不完全正确.B、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正确.C、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与物质的类别完全正确.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物质的名称、俗名不完全正确.故选:C.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答案:B解析:解:A、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火箭点火过程中,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隔热材料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整流罩脱落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16.答案:B解析:解:A、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氮气不与白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剩余气体不是只有氮气,还含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开始时,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热量,水面先下降,然后随着氧气消耗和反应结束温度降低,玻璃管内的水位再慢慢上升,上升至刻度1处就不再上升,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答案:D解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符号可表示2个氢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N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答案:C解析: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说法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所以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所以说法错误。D、加热碱式碳酸铜时,绿色粉末变成黑色,所以说法正确。故选:C。A、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加热碱式碳酸铜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9.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计算化学式为ZnCrO4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2)+x+(-2)×4=0,则x=+6,故选C.20.答案:C解析:解:A.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说法正确;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说法错误;D.空气中灼烧铜片后质量增加的是氧气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故选:C。A、人喝水的目的之一是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乳化现象解答. C、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解答.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答.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考查了净化水的方法,一定要加强记忆各知识点,并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21.答案:B解析:解:A、二氧化碳是由碳、氧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B、液氧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且是由氢、氧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D、河水中含有水、泥沙、可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的特征(同种元素、纯净物)、常见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答案:A解析:解:A、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的液体,用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区分正确;故选项正确;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小错误故选项错误;C、庄稼滴灌有利于节约用水,不利于节约用水错误;故选项错误;D、水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A。A、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的液体,用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区分正确;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小错误;C、庄稼滴灌不利于节约用水错误;D、水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错误;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23.答案:D解析:解: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盖上锅盖灭火,而不可倒水灭火,以防发生爆炸,故错误;B.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人为的降低,故错误;C.氧化钙与水反应也会放出热量,故错误;D.电线着火,立即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以防发生触电,故正确。故选:D。 A.根据灭火的具体措施来分析;B.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C.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D.根据电器着火的灭火措施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和灭火两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进行。24.答案:D解析: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中,没有看到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漏气,故正确;B.加热时,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故正确;C.收集时,导管口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应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把导管伸入集气瓶,故正确;D.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再把导管移出水面,以免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故错误。故选:D。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B.根据加热的操作来分析;C.根据排水法收集的注意事项来分析;D.根据排水法收集的注意事项来分析。本题重在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各注意事项。25.答案:A解析:解: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20g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为:20g×10%=2g,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该过程中氢元素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后水的质量为:2g÷218=18g,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0g-18g=2g。故选:A。过氧化氢溶液有H2O和H2O2,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和质量守恒就可以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此题难度不大,能正确的运用元素守恒的思想来解答相关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6.答案:4CH4 3CO3 CO2+Ca(OH)2=CaCO3↓+H2O 解析:解:(1)每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甲烷分子可以表示为CH4,4个甲烷分子可以表示为4CH4。故填:4CH4。(2)1个碳酸根可以表示为CO3,3个碳酸根可以表示为3CO3。故填:3CO3。(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1)甲烷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甲烷的化学式可以表示1个甲烷分子;(2)碳酸根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27.答案:A B A B A A A B A B B A A A A A B A B A解析:解:矿石粉碎、轮胎爆炸、熔化、沸腾、汽油挥发、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湿衣服晾干、铜抽成铜丝、白糖熬成糖块、泥土压成砖坯、冰化成水、空气被液化、海水晒盐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金属生锈、食物腐烂、用高梁酿酒、氢气燃烧、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都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A;B;A;B;A;A;A;B;A;B; B;A;A;A;A;A;B;A;B;A.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8.答案:H2 淡蓝 正 带火星的木条 直流 增强水的导电性 水→通电氢气+氧气 分解 水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解析:解:(1)C装置中产生的气体是H2,其燃烧时火焰颜色为淡蓝色,B电极为电源的正极,其中D管中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2)做此实验时,所用的电流为直流电,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通电氢气+氧气;(4)该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5)水的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故填:H2;淡蓝;正;带火星的木条;直流;增强水的导电性;水→通电氢气+氧气;分解;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由H、O元素组成,根据电解生成氢气、氧气体积比2:1,可推导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29.答案:CH4;H2O;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解:根据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甲烷,甲烷和氧气点燃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氧气,D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D是二氧化碳,C是水;根据E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E和水会发生反应,所以E是氧化钙,F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G是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白色沉淀H是碳酸钙,H是一种补钙剂,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已知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A是甲烷,化学式为CH4;C为水,化学式为H2O;(2)反应④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符合复分解反应,所以“内项结合,外项结合”,所以此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故答案为:(1)CH4;H2O;(2)Ca(OH)2+Na2CO3=CaCO3↓+2NaOH;根据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甲烷,甲烷和氧气点燃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氧气,D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D是二氧化碳,C是水;根据E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E和水会发生反应,所以E是氧化钙,F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G是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白色沉淀H是碳酸钙,H是一种补钙剂,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30.答案:7 挥发解析:解:(1)由于是往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钙样品,所以pH逐渐增大到7,此时恰好完全反应; (2)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所以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含有氯化氢气体,从而导致实验的误差;(3)由图一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而加入的样品的质量为20g,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                      44 x         7.3%y                 6.6g100x=446.6g737.3%y=446.6gx=15g   y=15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5g20g×100%=75%(4)由于溶液开始是盐酸的质量,故图象起始点是150g,恰好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为150g+15g-6.6g=158.4g,则可得绘制的图象为:答:(1)7。(2)挥发性;(3)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4)。(1)依据两者恰好反应时pH的变化分析解答;(2)依据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分析解答;(3)依据图象中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即可; (4)依据求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和消耗的稀盐酸溶液的质量,进而分析得到的溶液的质量进而绘图。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31.答案:BC 探究物质的性质 升高 H2S解析:解:(1)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气燃烧生成水;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BC归为一类,依据是探究物质的性质;故填:BC;探究物质的性质;(2)碳还原氧化铁、氧化铜时生成二氧化碳,碳单质的化合价为0,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参与反应时,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后升高,在反应SO2+2H2S=3S+2H2O中,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所以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硫化氢。故填:升高;H2S。(1)根据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气燃烧生成水;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解答;(2)根据碳还原氧化铁、氧化铜时生成二氧化碳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2.答案:浓硫酸;澄清石灰水;B解析:解:(1)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时,瓶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3)用此装置收集一氧化碳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B导管通入,把水从A管压出;故答案为:(1)浓硫酸(2)澄清石灰水(3)B.(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此装置除杂质时;(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石灰水;(3)用此装置通过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气体要短进长出.本题主要考查检查装置的洗气、贮气等用途,洗气主要是除杂质或干燥;贮气时有两种方法,排水法和排空气法.用排水法收集时,瓶内装满水,气体应从B进入.
同类资料
更多
2020-2021学年唐山市乐亭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