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至十单元1-29课全套教案汇编(表格式)
ID:33175 2021-09-27 1 36.00元 268页 31.85 MB
已阅读10 页,剩余258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6.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必修一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本课主要通过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三个部分,分别介绍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三皇五帝和国家产生及夏、商、西周的国家制度和经济文化。本课在整个新教材当中处于开篇的重要地位。学情分析高一新同学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但不同的是初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高中注重基础知识运用、材料的分析和史料解读,难度更上一层楼。因此平时我们要重视兴趣培养,打牢基础知识,多做练习逐渐改变学生思维,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课程的学习。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了解夏商周政治制度与经济文化和早期国家特点,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及学生学习资料,认识早期中华文明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通过相关图文材料,了解夏商周早期国家的兴衰、政治制度及经济文化成就。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夏商周国家的特征,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第217页共268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让学生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促进了华夏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难点:中华文明发展原因及早期国家特征理解。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和图片,编写好教案、课件。采用引导、提问、讲授等方法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思考:通过初中的学习,你认为什么是历史?(学生3分钟讨论积极发言)。老师认为:历史是过去人类劳动留下来的一切文化遗迹,是人类对一切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历史是在过去发生的,主体人是人类通过劳动产生概括,总结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发展时,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地区的创造者(人)是从何而来的。那么关于人类从何而来呢?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中国女娲造人说。第二种说法西方:亚当夏娃说。第三种说法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猴子-人。因此我要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必须去探究中国人起源和发展。(二)新课讲授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阅读课本第一子母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思考并回答问题:考古学家将原始社会分为哪两个阶段?依据是什么?各自的特点是什?(2分钟)教师分析:依据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依据石器把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那么下面我们通过ppt展示。1.旧石器时代:(1)时间:距今约1万年以前。(2)代表: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3)特点: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过群居生活,学会用火。探究:根据课本第2页,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迹分布图,分析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新石器时代:(阅读课文归纳)第217页共268页 距今约7000-5000年前距今约5000年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玉器、祭坛、神庙)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粟)龙山文化(黑陶,又称“蛋壳陶”典型代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良渚文化(玉器、祭坛、神庙)丝)(1)概况: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2)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思考:从石器工具的发展看出人类是在不断进步的,由于生产力不同,原始社会组织先后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特点是什么?3.原始社会组织阶段: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1)原始人群①时间:旧石器时代早期。②特点:使用打制方法制造石器,从事渔猎采集,过群居生活,学会用火。(2)母系氏族①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②特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①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②特点: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父权制取代母权制。过渡:进入父系氏族时期,由于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华文明历史从此开始。一、部落与国家由于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相传较早的是三皇五帝,具有神话色彩。1.三皇五帝:三皇第217页共268页 是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顺序是皇帝、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2.禅让制:“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是指统治者依据品德贤能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这种继承制度主要流行于尧、舜、禹所在的部落时代。“禅让”的标准一般为传贤。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其位。后因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3.夏朝(1)时间:(约前2070-约前1600)(2)建立者:禹(3)都城:阳城(河南)(4)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出现权力机构思考:王位世袭与禅让制有什么不同?①国家性质:公天下→家天下②权力传承:传贤→传子③社会转型:原始公有制→奴隶私有制(5)国家性质: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最高统治者是夏王。为什么说禹建立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国家是按地域来管理。禹治水成功后成为联盟首领,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再单纯的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另外: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6)考古证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可能是,有争议)(7)灭亡原因:夏桀暴虐无道.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后来由于夏朝的腐败,被商汤所灭建立了商朝。第217页共268页 三、商和西周1、商朝。(1)时间:(约前1600-约前1046)(2)建立者:商汤(3)都城:亳、盘庚迁殷(4)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5)文化: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青铜器,造型雄奇,文饰华丽。(6)特点:①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利用神权来强化王权;(凡是需要占卜)②形成了较完备的官制和以内外服为主的国家结构;③实行兄终弟及(主要)和父死子继并存的王位继承制2.西周(1)时间:(约前1046-约前771)(2)建立者:武王(3)都城:镐京(4)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制①.概念:课本6页②.分封目的: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③.分封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④.分封内容: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⑤.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⑦.权利和义务:服从周王政令,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贡、派服劳役、朝觐述职等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实行再分封。⑧影响积极: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等政治权力)第217页共268页 (1)目的: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②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巩固王权。(2)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为小宗);②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与分封制互为表里。(3)、作用:①保证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②把“国”与“家”密切结合,强化王权;强化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③对后世影响深远:宗法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结合,维系着古代封建制度;对现在仍有一定影响,如传宗接代观念、宗族观念、祭祖等。礼乐制度(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礼乐制度就是通过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权力认同制度其实质是:维护西周等级差别的工具。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一、神权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第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等级森严;第三、地方权力较大。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第四、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5)商周时期的经济文化1.农业: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名义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分封,“公田”由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集体劳作: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一品种:“五谷”已种植: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生产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珍贵稀少,仍以木制耒耜为主。三生产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2.手工业:①冶铸:青铜铸造繁荣,“青铜时代”;代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西周晚期已有铁器;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出现钢剑;战国:铁器广泛使用。②丝织:商代已有织机,西周出现斜纹提花织物。③瓷器:商朝烧出原始瓷器。④经营模式:西周时期,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府统一管理经营手工业工匠集中、职业世袭。第217页共268页 3.商业: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均有城市与市场;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将工商业者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其提供衣食,驱使其为政府服务,官营手工业占主导。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是怎样的?自主学习①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②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商朝被周朝取代。周朝定都于镐,史称西周;③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课堂小结: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打制)(2)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早期:仰韶-大汶口-河姆渡文化;晚期:龙山-良渚-红山文化二、部落与国家传说时代:三皇五帝;禅让制;夏朝三、商、西周政权更替:夏-商-周主要制度:王位世袭制(夏)、内外服制(商)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西周)经济文化成就:农业为主(并田制)、手工业为辅(青铜器)第217页共268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课题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型新授前期分析内容要求课标的内容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学情分析由于授课对象为高一的新生,他们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普遍适应了当下多媒体教学的环境。对于本课内容,虽然他们在初中已经有所涉猎,但是还停留在较为粗浅的层面,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将更深入地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重点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的内容、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难点:华夏观念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是如何推进变法运动和百家争鸣的产生的教学目标一、核心理论·唯物史观通过对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学习,让同学们理解春秋战国经济模式的变化和政局的动荡是导致变法运动和百家争鸣形成的真正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导致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加速了阶级分化和社会分工,进而出现了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慢慢从奴隶社会走向传统的封建社会。二、核心思维·时空观念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历史时空观念应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通过地图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具体位置,并根据地理位置对应诸侯国,加强学生的印象,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春秋战国时代诸侯扩张、混战的局面。三、核心方法·史料证实第217页共268页 史料教学强调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获取史料,分析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大量充分地运用了史料,让学生在史料中找到有效的信息,既有利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一、核心能力·历史解释从图片和文字资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在了解基本历史史实的前提之下学会归纳升华,学会对历史进行解释,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揭示深层次的内涵。五、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同学们通过学习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深切感受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提问,材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板书与PPT相结合。教学用具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图展示】通过地图对比发现,周王室的势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探究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局面?播放《中国通史》视频,了解历史学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概括。【设计意图】本课开始涉及东周这个历史朝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诸侯混战,社会变革,周天子的权威减弱。通过两张地图的对比,向同学们直观展示周王室势力范围的变化,以及视频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去探索春秋战国的历史,从而更好地去学习本课的知识。二、讲授新课1、观变之象请同学根据时间轴总结一下,有哪些国家先后建立了霸主地位?【教师讲解】经过长期的战争,许多中小型的国家已经消失,形成了韩赵魏楚燕齐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第217页共268页 【设计意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是东周时期主要的几个诸侯国,在当时具有十分大的影响。通过地理图片和时间轴的形式,可以较为清晰地点出这几个诸侯国以及它们所处的位置,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也自然而然的把内容引到列国纷争这一主题上来了。2、析变之源【教学环节2】图片展示复习一下井田制的知识,以及吕氏春秋的对于春秋时期百姓在井田上耕作情形的描写: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迟也。为什么会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变化呢?我们需要联系一下春秋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设计意图】通过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加深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印象,引导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教学环节3】将原始社会时期和西周早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春秋时期的铁犁牛耕做对比第217页共268页 原始社会时期和西周早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春秋时期的牛耕将原始社会时期和西周早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春秋时期的牛耕做对比,说明用牛耕地在春秋时期已经是常见现象,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展示材料材料一:从考古发现的实际情况看,战国铁器,尤其是铁制农具的出土,更是大大超过了春秋时期。目前考古发现的战国铁器已达上千件之多,遍及全国21个省(区)的100个县(市),约192个以上的地点,可以说覆盖了战国七雄及越、中山等国统治的区域。——沈长云杨善群《战国史与战国文明》到了战国时期,铁器尤其是铁制农具的出现,更是大大超越了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和推广加之牛耕的使用,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教学环节4】第217页共268页 铁器、牛耕的使用水利工程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大变革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而农业生产的进步,也推动了手工业分工的细化和商业的变化和发展。展示材料二: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经济繁荣景象: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当时诸侯纷争的局势,不论是来自上层的诸侯,还是下层的士,都希望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变化,使自己的国家得到发展,各诸侯国纷纷改革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在各国变法中,商鞅变法的改革效果最为可观。【设计意图】具体而真实的史料是学习历史必备的。本段史料很生动、很直接、也比较简单,学生通过阅读能很快地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分析和概括出有关内容,感受到战国时代真实的特征,回归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3、应变之策【教学环节5】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商鞅变法的措施【分析材料】经济上,第一条,“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第二条材料:“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第217页共268页 第三条材料“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第四段材料“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最后总结商鞅变法的意义。【设计意图】史料的应用过程有助于历史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以上四则史料主要为商鞅变法中的具体条例和法令。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分析变法的措施,再与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对照和比较,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变法内容的理解,加深对变法运动的记忆。【教学环节6】讲述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课前任务】课前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总结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的思想主张,请各组的组长汇报成果。【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任务的布置,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再通过课上教师的知道和补充,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教学环节7】展示战国时期其他流派政治思想的表格,请同学以刚才的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场辩论赛,看看那家思想能够被统治者采纳。最后教师总结,显然法家思想是有利于战国时期这个兼并战争的局面的,因此当时的统治者,采用了法家思想。【设计意图】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小组辩论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对于百家争鸣时期各家思想的深层思考,做到“有动”、“有静”相结合。4、因变之潮【教学环节8】地图展示第217页共268页 同学们看这两张地图,能够发现什么变化?材料四春秋时期,以五霸为首的“尊王攘夷”不断促成周边蛮夷戎狄的同化,西周时期楚国自称蛮夷,至春秋后期则以华夏自居。……南至四川、广西、广东等地。——摘自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教师讲解】通过材料我们能够看到,各诸侯国的争霸战争,也促成了周边蛮夷戎狄的同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同学们在书上找找,华夏的定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设计意图】本次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从列国纷争这一块内容拉到华夏认同上来。对于华夏认同这一块知识,同学们之前接触的比较少,脑海中没有明确的观念,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一下这块知识,使学生加强对其的印象、知道其重要性。三、归纳小结本课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政治上由贵族政治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转型,同时出现了华夏认同,夷夏交融。经济上出现铁器牛耕,精耕细作的农业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思想上,学术下移,思想繁荣,春秋战国的这一系列大变革,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217页共268页 今天,中国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当今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当如何做?【设计意图】通过对本堂课知识的回顾,帮助学生再次归纳本课教学重点,理清本节课的知识脉络,通过联系时事政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四、课堂练习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2.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②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③维护西周制度,反对社会改良④矫正混乱的等级秩序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3.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大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4.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不包括()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D.对后来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希望学生能真正理解重难点、警醒查漏补缺,提高课程效率。五、作业布置第217页共268页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的导学案,并查阅资料,探讨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设计意图】进行课后延伸,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对知识的全面掌握。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课标要求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教学内容分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选自教育部审定普通高中教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学习主题《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步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回顾秦始皇、秦始皇时代,价值在哪里,主旨是什么?中国人民在数千年历史征程中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其间虽有艰难坎坷,特别是近代接踵而至的外族入侵、惨烈尤剧的日本侵华,终能战胜困苦、经受磨练,根本的保证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溯历史之源,是秦始皇顺应了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趋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了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第217页共268页 因此学习本课,要回顾秦统一六国的历程,认识到统一是当时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态开始正式确立,此后这一国家形态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基本特征,强化“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学情分析高一年段的同学,经历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归纳判断、概括总结等思维水平,但作为高一的学生,感性认识、直觉感官的仍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教师注意学生这一特点,开展教学。教学目标能够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秦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概括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重要史事(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秦朝疆域的四至,说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的疆域(时空观念、家国情怀);能够运用相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探讨秦朝速亡的多方面原因,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从秦末农民起义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教学重难点与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秦统一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朝的统一措施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文中的“第一次大革命”指什么?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第217页共268页 另一方面凸显秦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学习新课:一、大统一是伟业:秦统一六国1.秦统一六国过程步骤一:展示《秦灭六国示意图》归纳秦灭六国的策略。步骤二:出示材料:或许可以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天下初定”,兼并六国,实现了统一的第一层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天下已定”,征服北河和南海,实现了统一的第二层次。秦统一史上这两个关键点之间的七年,秦人其实经历了艰苦的战争进程。——王子今《秦统一局面的再认识》步骤三:展示《秦朝形势图》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体会秦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直观展示秦的疆域、首都、长城、岭南三郡等,强化空间意识,培养家国情怀。2.秦统一六国背景步骤一:出示材料:引用厚夫《漫步秦直道》的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观点,结合教材内容,认识秦能够承担统一大业,不是历史的垂青,而是秦国六代君王不断蓄势发展的结果,是秦王嬴政在秦国基业基础上拥有雄才大略。步骤二:出示材料四则文字材料,提出学习任务:用一句话概括四则材料的主题。材料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材料二“天下恶乎定”“定于一”——《孟子》材料三“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吕氏春秋》材料四“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步骤三:展示春秋列国图、战国形势图,提出思考问题:阅读图片回答:从春秋到战国,政治形势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步骤4.归纳秦统一六国的条件第217页共268页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秦统一六国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涵养学生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二、大统一是智慧——秦巩固统一1.措施步骤一:展示秦统一前形势图、秦统一后形势图,提出思考问题:秦如何实现对广阔疆域的有效统治,巩固统一?步骤二:演示幻灯片,提出学习任务:体现了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设计意图:通过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历史解释。2.意义步骤一:出示材料,提出问题:文中的“秦皇之政”指什么制度?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何意义?材料:“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夏曾佑《中国古代史》设计意图;根据材料能够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感受秦始皇万世开基首创的伟大,论述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涵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步骤二:如何认识“大一统”第217页共268页 出示材料,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大一统”?材料:“《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汉书·王吉传》秦的统一,“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而不久建立的汉朝,其辉煌的文明所造成的影响,范围绝不限于亚洲东部,我们只有从世界史的高度才能估价它的意义和价值。”——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建立”的智慧与深远意义(家国情怀)。3.关于“焚书坑儒”步骤一:出示材料:一则简讯引发的争论。为何一则简讯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响?材料2013年8月学术界对于“焚书坑儒”争鸣的材料(略)2013年8月1日《三秦都市报》刊发了一则310余字的简讯《王根权论文“焚书坑儒考”获大奖》,概要报道了王根权《“焚书坑儒”:一场旷日持久的弥天大谎》的论文观点,引发全国上百家报纸、网站、电视台报道,并引发网上激烈争鸣。8月2日,《京华时报》报道《王立群不认同“焚书坑儒”新解》的消息后,再次掀起网上热议。8月14日,王子今在《光明日报》刊发洋洋洒洒5000余字的《“焚书坑儒”再议》专稿,意思也是“不认同”。步骤二:出示材料:“焚书坑儒”一说源于西汉末和东汉初儒家经师材料①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坑之咸阳”四字;②收于西汉末儒生刘向《说苑·反质》的历史故事;③定论于东汉儒生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发挥。“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两项重大措施,历代学者对其褒贬不一,持贬义者中多数人将秦始皇及其“焚书”和“坑儒”解读成了“暴政”的“符号”,但也有人提出不同见解。如果要探究“焚书坑儒”的史事,你需要借助什么史料?你怎样评价“焚书坑儒”?步骤三:出示三则现代人评价“焚书坑儒”的材料,为何“焚书坑儒”汉朝人和当代人对“焚书坑儒第217页共268页 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鲁迅《华德焚书异同论》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事业要商量。  ——毛泽东“秦代焚书,最主要者为六国史记(即当代官书),其次为诗、书古文(即古代官书之流传民间者)。而百家言(即后起民间书)非其所重。汉兴,学统未尝中断”。——钱穆《国史大纲》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尝试分析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事件,培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三、秦朝的灭亡步骤一:出示材料,柳宗元怎样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柳宗元说步骤二:出示幻灯,根据幻灯呈现的内容和所学,概括秦朝暴政的表现步骤三:归纳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简述秦朝灭亡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探讨秦朝速亡的多方面原因,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从秦末农民起义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四:小结第217页共268页 出示材料并进行小结。材料:秦汉王朝是帝国时代的开端,具有开创奠基的意义,……作为中华帝国的初级阶段,秦汉的官僚政治也必然有其特有的现象与问题;中华帝国的一些基本特征,也不是最初就是如此,秦汉仍是这些特征的形成时期。——阎步克横扫六合,大一统帝国初创,二世而亡,大一统帝国崩塌。叩问:秦朝为何骤兴骤亡?真正亡秦的是什么?五:课后作业根据教材P16的史料和所学知识评价秦始皇。设计意图:延伸课程,尝试评价历史人物,习得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第217页共268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课标要求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总体设计思路通过对汉朝的宏观了解导入新课,以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作为主题,把本课内容分成五个部分:一、西汉初年:战争废墟、百业待兴大一统帝国重建二、武帝时代:大一统帝国巩固三、西汉后期:问题丛生、政权衰亡四、东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五、两汉文化:大一统国家之果教学目标能够运用相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汉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和重要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汉朝疆域的四至,说明汉朝时期我国的疆域(时空观念、家国情怀);探讨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治世局面的出现与西汉、新、东汉的衰亡的原因,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古代“利民安邦、损民国败”。(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概述两汉文化的成就,能够从中认识到文化成就是汉代大一统国家的盛世景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和睦为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了条件。第217页共268页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的衰败。教学方法讲述法、直观图示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归纳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217页共268页 导入新课:1.以对汉朝的宏观介绍导入新课。“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7年。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2.通过“西汉、新、东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这一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历史时序,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新课:第一部分:西汉初年:大一统国家重建步骤一:通过三则材料,了解西汉初期社会战争废墟、百业待兴。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汉书·诸侯王表序》材料三1.认识到历史发展具有曲折性(历史解释、唯物史观)2.认识古代“利民安邦、损民国败”。(家国情怀)匈奴得信(韩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史记·匈奴列传》步骤二;根据材料和所学归纳西汉初期的现实残局和秦朝统治教训步骤三:运用相关材料分析西汉初期重建大一统国家的举措。步骤四:汉初无为而治的成效与问题第217页共268页 二、武帝时代:大一统帝国巩固步骤一:展示材料,分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思想措施。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步骤二:运用时间轴,展示文字材料和地图,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1.培养时空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2.认识汉武帝以雄才大略巩固了大一统国家,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家国情怀)第217页共268页 步骤三:图示归纳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第217页共268页 步骤四:总结升华:引用电视剧《汉武大帝》开篇序幕词,认识汉武帝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大贡献。材料: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三、西汉后期:问题丛生、政权衰亡步骤一:展示西汉后期世系表,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认识西汉后期政治统治日趋黑暗,社会问题丛生,矛盾激化,导致了政权衰亡。步骤二:了解处于过渡时期短暂的王莽政权,通过汉王朝的兴衰原因的总结,得出“利民则国兴、损民则国衰”的结论,进而认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强盛的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第217页共268页 师生共同分析王莽新朝灭亡的原因。四、东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一)光武中兴步骤一:教师解释“中兴”含义步骤二: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步骤三:比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概述封建社会治世局面的共同因素。(二)东汉的衰败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哪些因素导致东汉的衰败?五、两汉文化:大一统国家之果步骤一:以填空方式由学生完成两汉文化成就。步骤二:设计思考题:两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与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是什么关系?1.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2.认识:文化的繁荣是大一统国家兴盛的表现,大一统国家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小结:以史为鉴讨论升华:通过对秦汉时期的学习,你从这段历史中得到怎样的启迪?通过讨论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民族团结、民族和谐促进国家发展;开放和交流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家国情怀)课后作业1.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感悟历史杰出人物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第217页共268页 2.从下列人物中选择1人,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他的事迹,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司马迁、霍去病、张骞、苏武、班超)课后反思优点:1.重点突出,主题鲜明。2.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历史解释素养方面较为有效。需要改进之处:1.导入环节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2.对两汉治世与衰亡原因的分析。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教师学科历史年级教学课题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时间第217页共268页 课程标准通过把握三国至唐前期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制度创新及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新成就。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利用三国鼎立示意图、西晋流民南迁图,东晋十六国地图和北朝地图,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朝代的基本要素,知道士族的定义,知道东晋南朝江南开发。史料实证:引用图像史料、文献史料、古籍史料、历史学家论著,多方面论证本课观点,引导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家国情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为隋统一全国做了准备,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教学目标: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长的一段以分裂为主的时期,政权最多,头绪复杂。本课将相关内容分为三个子目进行叙述。首先讲授时间最早的三国和西晋。西晋灭亡之后全国进入长期分裂状态,基本格局是南北对峙。对此,课文中先讲南方,后讲北方。这主要是因为从政权演变的角度,南方的东晋对西晋有直接继承关系,而北方的北朝为以后隋唐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教学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教学难点第三子目“十六国与北朝”牵涉民族、政权较多,相对来说是本课的难点。实施策略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法、讲授法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希沃白板5分层练习(设计意图)【课堂练习】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A)A.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第217页共268页 2.《魏书》载:“(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上文表明推动孝文帝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C)A.崇尚武力控制B.促进民族交融C.认同汉族文化D.避免政治斗争教  学  过  程备注第217页共268页 导入:2min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创建了一个新的政治规模,为后来隋唐所取法,将来中国全盛时期之再临,即奠基于此。——钱穆《国史大纲》到底是:长期混乱?令人失望?全盛前奏?走入今天的学习。合作探究:绘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图示。5min【政权更迭的趋势?】社会动荡、最终统一,民族融合,经济文化发展。民族大融合的实现,使汉族接受其他少数民族的新鲜成分,所以在经济、文化上不是衰落,而是变的更加兴盛,充满活力。隋文帝能够顺利完成统一事业,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应该是南北统一的重要条件。——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一、三国与西晋(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民族交融)8min【三国简介】魏: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蜀: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图:群雄割据到三国鼎立。【三国时期的民族交融】蜀国、吴国,都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七擒孟获: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同时派马忠、李恢兵分两路攻打南蛮。战争中,诸葛亮采取了马谡“心战为上”的建议,成功平定南中叛乱,并加强了与南方少数民族的联系。吴征山越:吴国政权建立前后,从公元200年开始,就持续对山越进攻。山越人被迫出山,虽然是一种相对残酷的掠夺,但山越出山与汉人杂居,共同劳动,客观上对江南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晋统一】263年,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定都洛阳。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共历经4位帝王,国祚51年。【五胡内迁】图伴随着西晋的建立,我们来吧视线转移到中国的北方地区。其实,自东汉以来,居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边疆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其中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五族,历史上称为“五胡”内迁(并非只有这五族,只是他们势力相对大些)第217页共268页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为何南下?】“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单于畏汉乘其敝,乃遣使诣渔阳求和亲。……二十三年,诣西河太守求内附。”——《后汉书》卷一一九《南匈奴列传》答:自然环境。东汉以后,我国天气有渐趋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也逐渐南下,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晋归义羌侯”印】我们看到西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看上去还挺不错的,是不是一直如此?实则好景不久,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死后,上层统治者对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甚至将内迁的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向他们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人口等等。由于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民族矛盾激化,反抗时有发生。图片中,我们看到五胡中的匈奴,在公元316年,匈奴攻破长安,西晋结束,中国又进入了政权分立的时期。。【民族有交融也有矛盾】【八王之乱】西晋为匈奴所灭,是否还存在其内部的原因呢?有!晋武帝死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但其毫无执政能力,西晋中央立即爆发了争夺实际控制权的斗争,史称“八王之乱”。这场内乱严重消耗了西晋的国力,西晋统治分崩离析。早在晋武帝统一全国后,骄傲自大,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在他的不良示范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在都城洛阳,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其中两个,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王恺,还有一个是官员石崇。他们互攀比财富,奢侈程度令人张目。晋武帝死后,继位者晋惠帝甚至在百姓饥饿的状态下,问出了何不食肉糜?【西晋灭亡的原因】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2.八王之乱,耗竭国力3.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激化短暂的统一之后,进入了较长的分裂阶段一、东晋与南朝(南方)士族专权与六朝次立;江南开发与民族交融12min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晋室南渡)衣冠南渡【王与马,共天下】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王敦。(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问:结合p28“历史纵横”,指出东晋政治的特点。琅琊王氏当权,司马睿继位接受文武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座,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说明:士族专权。士族与皇权的共治。【名词解释】第217页共268页 说明是士族?课本P28士族: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士族制度】:又称门阀政治,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士族制度的发展】东汉:朝廷以经学取士,名师巨儒得以世代为官,成为士族。另外,负责察举的州郡官员营私舞弊,士族弟子垄断官位。士族兴起。曹魏:朝廷推行九品中正制,中正官评选人才由最开始的看品行和家世到最后只看家世,使得士族得以垄断政坛。士族壮大。西晋:士族已经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奴婢、佃客,西晋的占田制承认他们的经济特权,进一步加强士族力量。东晋:士族掌握朝廷的军政大权,形成门阀政治。我们发现:东晋时,士族门阀的势力最为雄厚。【门阀政治的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门阀斗争】图:因为东晋政权是在南北士族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偏安政权,其中士族门阀权力很大,且权力不断膨胀,严重威胁了皇权。如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相继把持东晋朝政。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皇帝难以摆脱门阀的控制,皇权与门阀的斗争,门阀内部的斗争,一直未停止过。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以致诗人刘禹锡感叹道:“旧时王谢庭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南朝】地图随着历史的车轮,我们来到东晋后期,东晋在获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后,并未积极改革,北收中原,而是加紧了争权夺利和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公元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我们将建康称为:六朝古都。分别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地图】我们看宋齐梁陈的地图,大的时候,势力范围扩大到黄河南岸附近,但到陈朝时,只能保有长江以南,南北对峙中明显处于劣势,覆亡大局已成定局。【学思之窗】区域开发即便如此,历史学家们仍然一致认为:在东晋和南朝的相继统治下,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宋书》是记载南朝刘宋历史的史书,我们一起来解读史书中的片段:A.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B.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南方经济发展,区域得到开发。第217页共268页 C.鱼盐
同类资料
更多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至十单元1-29课全套教案汇编(表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