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套单元测试卷合集(含答案解析)
ID:51627 2021-10-22 1 22.00元 133页 3.18 MB
已阅读10 页,剩余123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22.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套单元测试卷合集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A.郡国并行B.师法黄老C.设置刺史D.颁“推恩令”2.2014年,得益于前人“凿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总规划开始实施,促进了国际合作。开启“凿空”之旅的是()A.周穆王B.张骞C.王昭君D.班超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各自为政,此消彼长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层层分封,等级分明D.世袭制兴,禅让制灭4.周平王东迁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强大的诸侯国,社会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器犁耕的出现D.宗法关系的疏远5.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6.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第1页共133页 B.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7.公元前127年,汉皇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规定()A.意在恢复西周的分封制B.使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C.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D.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8.两汉之间短暂的王莽“新”朝历时14年,“新”朝存在的时间可以表述为()A.公元前1世纪初B.公元1世纪末C.公元前1世纪末D.公元1世纪初9.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分析,最主要的是()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秦之所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乃举措暴而用刑太极故也”10.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A.行政事务B.军事管理C.监察事务D.财政管理11.据考古发现,在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区(今河南洛阳)发掘了一批与殷人习俗相同的墓葬,其随葬品中,青铜礼器种类繁多,这说明()A.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周B.商周王朝存在文化传承C.西周加强对殷人的控制D.西周王朝社会等级明显12.秦王朝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传送系统,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常被人称为中国最早的“国道”)。这些举措有助于()第2页共133页 A.加强对全国的管理B.皇帝对各地的巡视C.实现对思想的控制D.疆域内各地的交流13.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14.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各项中能代表商朝文明的是()A.甲骨文B.儒家学派创立C.“百家争鸣”D.雕版印刷术15.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A.颁布“推恩令”B.实行分封制C.派张骞出使西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下图所示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初期对地方行政设置做出重大调整△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A.汉朝B.宋朝C.唐朝D.明朝17.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18.“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第3页共133页 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是在()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19.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A.郡国并行B.师法黄老C.设置刺史D.设置中朝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后期的各大诸侯国中,战国时期有较大的发展。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以原秦国的制度为基础,自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行之于全国。这套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史称“废封建,置郡县”。秦始皇的这一变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政治变革,具有革命性质。这套新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1)根据材料,分析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建立郡县制“具有革命性质”。(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套新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的理解。第4页共133页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材料三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买入)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外内》(1)根据材料一,简述七八千年前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的原始人类代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和作用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推断商鞅的思想主张,并简述其影响。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史记·秦始皇本纪》第5页共133页 材料二秦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里耶秦简(部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文字:“迁陵洞庭郡”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分封原诸侯国地理位置因)晋同姓今山西鲁同姓今山东南部齐功臣今山东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东部燕同姓今北京一带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第6页共133页 ——《孟子·告子》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四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周本纪》材料五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疆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述受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3)材料五所反映的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第7页共133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解析:汉高祖刘邦认为,秦速亡是因为废除了分封制,所以,汉初刘邦实行了“郡国并行”的政治制度。2.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的“凿空”是指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丝绸之路,故选B项。3.B解析:“秦始皇称帝”建立的“新制度”是皇帝制度,皇帝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故B项符合题意。4.C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内因决定外因,主观决定客观等辩证唯物原理是解决“根源”问题的主要思路,由此可知,C项正确。5.B解析: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故选B项。6.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础,巩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故选B项。7.C解析:材料中采取“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不是恢复西周的分封制,故第8页共133页 A项错误;“推恩令”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导致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故B项错误;“推恩令”削弱地方封国的实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推恩令”的实行削弱了地方封国的实力,故D项错误。8.D9.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短命的原因主要是秦朝的暴政,D项正确。10.C解析:为了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监察事务,故选C项。11.B解析:根据材料“在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区(今河南洛阳)发掘了一批与殷人习俗相同的墓葬”可知,西周王朝的墓葬习俗与商王朝有相同之处,说明商周王朝存在文化传承,故选B项;据记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商周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排除A项;C、D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2.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和“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从而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和管理,故选A项;传送系统与皇帝的巡视无关,排除B项;文书传送系统和驰道都属于交通通讯系统,与思想控制无关,排除C项;根据材料“以咸阳为中心”可知,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而不是为了促进各地的交流,排除D项。13.C解析:“最早种植水稻”是解题关键。根据所学知识,距今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聚落开始种植水稻,故C项符合题意。14.A第9页共133页 解析:本题考查商朝文明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出现的,儒家学派是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雕版印刷术出现在隋唐时期。故A项正确。15.A16.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国并行制,符合“初期对地方行政设置做出重大调整”,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武帝“盐铁官营”符合“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汉代开通丝绸之路符合“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17.B解析: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A项;王位继承方式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18.B19.B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①②④正确;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③错误。故选B项。20.A解析:西汉初期的分封制,造成了具有割据趋势的王国问题,故选A项。B项师法黄老是汉高祖实行的,它适应了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是历史的进步,排除;C、D两项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策,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10页共133页 第24题16分,共60分。)21.(1)有利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实践;秦国原有制度的基础;秦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原因:彻底改变了地方上的行政制度,实现了由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理解: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实现政治的稳定,为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2.(1)社会状况:生产力有了提高,耒、耜出现并普遍使用;原始农业发展,粮食有了储备;出现原始村落,社会内部人人平等。举例: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2)变化:由集体耕作的井田制到租佃制出现。因素:铁器牛耕的使用。作用:提高了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3)主张:重农抑商。影响:重农有利于农业发展,为富国强兵奠定基础;抑商不利于商业发展和经济繁荣。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农耕聚落”“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列举。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概括。第二、三小问,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田者利则事者众”“籴(买入)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可知,商鞅希望人们从事农业而远离商业,结合所学可知,商鞅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从农业和商业两个角度分析。23.(1)史料类型:材料一是文献史料,材料二是实物史料。价值:《史记》中记载的秦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得到了出土的铜诏版铁权和秦简的印证。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结合有助于历史的研究。(2)历史意义:秦统一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其第11页共133页 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经济交流。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得出文献史料,由材料二“秦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里耶秦简”得出实物史料。第二小问,由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和材料二“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皆明壹之”“迁陵洞庭郡”得出,《史记》中记载的秦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得到了出土的铜诏版铁权和秦简的印证;由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记述内容的结合得出有助于历史的研究。第(2)问,由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和材料二“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得出秦统一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其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由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得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24.(1)分封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商朝后裔;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占分封诸侯国的大部分;大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2)政治:服从周王命令。经济:定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军事:派兵随从周王作战。(3)分封制瓦解,奴隶社会趋于崩溃。第12页共133页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东晋南朝时期面食十分流行,甚至成为朝廷规定的祭品。这一饮食习俗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经济重心加速南移B.北方旱作技术的推广C.门阀士族的提倡D.统治者的喜爱2.唐太宗时,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征当过道士,原是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这说明唐太宗()A.善于纳谏B.知人善任C.大兴文治D.改革吏治3.学者研究发现,曹魏政权建立后,颍川地区除了陈氏、荀氏、钟氏、杜氏、枣氏、褚氏等大族之外,很少再有其他姓氏的人才出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5.下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6.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第13页共133页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④孝文帝迁都洛阳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7.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这场战役()A.奠定了南北方对峙的局面B.前秦政权在此后迅速崩溃C.东晋迅速强大并统一北方D.鲜卑族自此之后由盛转衰8.下图是西晋末年形势图,这幅图的名称应是()A.西晋短命而亡B.十六国的建立C.少数民族内迁D.匈奴取代西晋9.古代中国“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的中央中枢机制完善于()A.三国时期B.东晋时期C.隋朝D.唐朝10.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A.基本特点是以人丁计税B.实行以田亩为主的征收标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国家对人身控制加强11.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服饰。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第14页共133页 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说明孝文帝()A.数典忘祖B.脱离实际刚愎自用C.学习先进文化D.实行“蕃汉分治”12.在回纥民族分布区,唐太宗时期设置了燕然都护府,唐高宗设置了瀚海都督府,而到了唐玄宗以后安北都护府辖境内的各羁縻府州与唐王朝的政治关系不再紧密,渐渐疏远。由此说明了()A.回纥的政权已经瓦解B.唐玄宗反对羁縻府州制C.国力强盛边疆才安定D.回纥助唐平叛安史之乱13.“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景象是()①一起饮茶诵诗的年轻人②外国人购买唐三彩③遣唐使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4.下图是唐朝初年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图,据此可知三省六部制()A.加强了相权削弱了皇权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C.扩大了中书省的封驳权D.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15.唐朝初年,一位农民在农忙时节可以通过交绢帛或麻布给政府,来避免因服徭役而耽搁农事。这一情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家税收的增加B.三省六部的设立C.以庸代役的实施D.民众衣料的变化16.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第15页共133页 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A.科学研究注重总结B.科学研究重心南移C.科技指导农业生产D.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17.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1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19.关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617年)一事,文献中有下列不同记载。617年,李世民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李渊)举《旧唐书·高祖本纪》义兵《旧唐书·宇文士及传》613年,李渊与人“夜中密论时事”616年,夏侯端以天象异常劝李渊“早为计”时,《旧唐书·夏侯端传》李渊听后“深然其言”《大唐创业起居注》616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后,他(李渊秘书温大雅著)“私喜此行,以为天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唐太宗劝李渊起兵反隋,这个说法最为可信B.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C.《旧唐书》所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都不可信D.温大雅与李渊是同时代人,所记内容绝对可信20.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鹊起,于贞元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希望得到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第16页共133页 材料可佐证在唐代()A.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B.科举考试考风极为不正C.科举注重经世策论之才D.门第观念依然比较浓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唐太宗唐玄宗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第17页共133页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材料三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其发展为繁华商业区。——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指出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18页共133页 材料一“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材料二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19页共133页 材料——以上整理自《临川公主诏书刻石》(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1)根据此诏书并结合所学,请详细描述当时中央机构三省六部的工作流程。(2)此诏书由草拟到颁发只用了两天,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看法。参考答案第20页共133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解析:东晋南朝时期面食的流行,体现了这一时期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江南农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原先比较单一的水田农业,向水旱并举农业转变,从而促进了江南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故选B项;经济重心南移表现在经济地位的提高,与面食的流行关系不大,排除A项;门阀士族是当时重要政治力量,提倡不提倡面食,都要依靠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面食的流行并成为朝廷规定的祭品不足以说明统治者的喜爱对于饮食习俗的推行,主要的原因在于农业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2.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重用人才,不避仇怨、不分贵贱,反映了唐太宗知人善任,故选B项。3.C解析:魏晋南北朝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选官,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故C项正确。4.D5.C解析:示意图内容信息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隋唐建立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故选C项。6.A7.B8.C9.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隋朝形成,唐太宗时期完善,故D项正确。第21页共133页 10.A解析:租庸调制下的田是按人口来分的,而征收租、庸、调的依据就是人丁,这就说明租庸调制主要是“以人丁计税”,故A项正确,B项错误。“租”和“调”是实物地租,“庸”是指可以纳绢和布代替徭役,这种地租形态是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表现,C项错误;纳庸代役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故D项错误。11.C解析:材料“穿汉人服饰”“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说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故选C项;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并非数典忘祖,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并非脱离实际,排除B项;辽朝南、北面官制实行“蕃汉分治”,排除D项。12.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高宗时期羁縻府州与唐关系紧密、是唐朝国力强盛的体现;而玄宗之后“羁縻府州与唐王朝的政治关系不再紧密,渐渐疏远”,表明唐朝国力衰落,故选C项;840年,回鹘汗国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唐玄宗时,靺鞨族地区设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属羁縻府州制范畴,排除B项;羁縻府州与唐朝“不再紧密,渐渐疏远”,与安史之乱对唐政权冲击有关,排除D项。13.A解析:“唐代长安”是唐朝的大都市,其商业发达,有茶馆,科举考试注重诗书,所以有人会街头吟诗,故①正确;唐代由于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商人来往长安,制瓷工业发达,出现了唐三彩,故②正确;唐代文化繁荣,日本经常派人过来学习,日本派往中国的学者称遣唐使,故③正确;唐代实行科举取士,在长安考试,士子必须赶考,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14.D解析:根据材料“唐朝初年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图”分析可知,该图反映了中书省草拟诏书后需要门下省审核通过后方能执行,这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决策的失误,故选D项;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第22页共133页 皇权,排除A项;尚书省负责执行,决策权在皇帝,排除B项;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有封驳权,排除C项。15.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初期实行租庸调制度,庸是指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故选C项。16.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有关数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与生产实践没直接联系,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数学理论知识的逻辑性和创新性,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科学研究重心南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方面知识,排除C项。17.C解析:根据材料所说地名因为皇帝而避讳,故反映了君权至高无上,避讳帝王名字,故选C项。18.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民族融合增强,所以此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故选B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没有建立稳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即便有过短暂的统一,也没有实现巩固与发展,排除A、D两项;繁荣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不符,排除C项。19.B解析:根据材料“劝(李渊)举义兵”“李渊与人‘夜中密论时事’”“李渊听后‘深然其言’”“私喜此行,以为天授”可知,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故B项正确,C项错误。A项只符合《旧唐书·高祖本纪》,排除;D项错在“绝对可信”,排除。20.D解析:根据材料“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三次上书宰相,希望得到荐举”可以看出,即使是在科举制下,门第观念依然很重,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考风问题和科举注重经世策论之才,B、C两项错误。第23页共133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2)维护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角度是“背景”,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当时唐朝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角度概括。第(2)问,“功”要根据材料从维护唐朝统治和为开发边疆做贡献等角度概括,“过”主要结合材料所述事件带来的危害进行归纳。在评价时一定要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坚持以事实为依据。22.(1)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共同原因: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考试制度。(2)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3)表现:领域宽,突出经济交往,涵盖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范围广,涉及到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间长,几乎贯穿整个唐代;设置专门机构,划定特区管理对外事务。条件: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国力强盛;农耕文明繁荣,文化、技术领先;唐朝统治者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包容的心态;海陆交通发达。(任答两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等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并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结合所学分析概括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结合所学从唐朝统一,国力强盛、农耕文明繁荣,文化技术领先、统治者具有开第24页共133页 放的意识和包容的心态、海陆交通发达等方面来回答。23.(1)变化:从地域(范围)上看,汉朝丝路从中国出发,主要通向中亚;唐朝丝路覆盖了西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从内容上看,汉代以商业贸易为主;唐代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从对象上看,汉代以西域和中亚地区国家为主;唐朝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国。影响: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形势;壮大了唐军实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2)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国家重视发展对外(丝路)贸易;古代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与开放包容特性对周边国家地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中外商人对丝路贸易的推动;海陆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二,从贸易范围、贸易内容、贸易对象三个角度分析变化;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边疆形势、军队实力、财政收入、文化交融、中华文化圈等角度分析影响。第(2)问,对于汉唐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联系所学汉唐时期的社会状况来分析,一般来说从政治、政策、开明程度、经济水平、商人的贡献、交通条件等角度展开叙述。24.(1)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权力机构。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2)此诏书由草拟到审核再到颁发,虽然事涉三省,但前后只用了两天,不仅可见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办事程序比较完备,而且也反映出其办事效率是极高的。唐代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保证了行政运作的有效运行、有效制衡。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诏书先后经由部门,并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由材料可知,诏书颁布虽程序较多,但却只用时两天,可知办事程序完备,效率高,再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衡角度回答即可。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第25页共133页 1.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A.《长安城的落日》B.《宋代东京的辉煌》C.《汴河两岸》D.《坊墙倒塌以后》2.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A.元朝时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B.元朝时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3.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边疆两大政权崛起的担忧。他忧心忡忡地说:“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此处“二虏”是指()A.辽与蒙古B.辽与西夏C.金与蒙古D.金与西夏4.北宋大臣刘挚在《忠肃集》中对王安石变法作出如下评价:“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A.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B.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C.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D.导致了北宋的迅速灭亡5.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实现富国强兵是其基本出发点B.其改革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C.改革彻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D.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6.按政权建立年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契丹、金、北宋、元B.北宋、契丹、金、元C.北宋、金、契丹、元D.契丹、北宋、金、元7.南宋抗金的性质是()第26页共133页 A.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B.反对地方割据的斗争C.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斗争D.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战争8.“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立;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一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9.绍兴和议后,宋金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生活,维持了20余年的和平,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说明绍兴和议()A.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B.使南宋与金实现永久和平C.使南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D.促进了宋、金经济的发展10.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A.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11.北宋初年设立的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A.通判加强中央集权B.知州增加地方财政开支C.知县减少地方军费D.宰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12.在南宋科举制中,增加了一场皇帝主持的殿试,实行糊名(阅卷时盖住考生的名字)誊录(抄写考生的试卷),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对贵戚子弟另设考场和另派考官。这反映了宋朝科举制()A.仍为官僚贵戚所控制第27页共133页 B.已经杜绝了政治腐败C.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D.选拔程序越来越严密13.宋代,很多士大夫在绘画上除了创作吟咏性情的文人画外,还好画“世俗人物”,创作了许多诸如《货郎图》《纺车图》等表现城乡百姓世俗生活的作品。这一现象折射出()A.市民文化走向勃兴B.绘画主流出现转向C.士大夫阶层的衰落D.理学影响艺术创作14.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15.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交子的出现B.热闹的瓦子C.景德镇的兴起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16.下列是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对立的示意图,正确演变顺序是()A.①③④②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③④17.元代以前常“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而元代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表明元代()A.以山川地理环境来划分行政区域B.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C.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第28页共133页 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18.《全球通史》中说:“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以下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南方植棉逐渐普遍B.陶瓷成为中华文明象征C.基层市场蓬勃涌现D.大都成为北方经济中心19.关于下列表格的说法,正确的是()南方北方朝代人口占全国户占全国户人口(户)(户)口数比例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A.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北方人口总量在逐年不断减少C.唐朝时经济重心尚未转移D.人口南迁推动了经济格局变化20.从图一到图二,我国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体现了()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皇权不断得到强化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宋代是我国科技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第29页共133页 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摘编自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材料二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宋朝的商业……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三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据材料一,指出“这种文学形式”是什么,并概括宋代主流文学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技进步的表现,并据材料二,指出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难以“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三中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同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第30页共133页 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马端临《文献通考》材料二科举制度在宋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宋太祖确立殿试制度,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使科举及第者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摧毁考官和考生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针对唐科举门资取士的弊病,逐步取消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世”的原则。设置考试新章法,如考生搜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誊录制。科场文体从侧重诗赋代之以“经义”“策论”。——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官职的特点。其目的何在?(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选官制度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原因。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全一册”部分目录。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第一节五代十国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第四节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第五节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第六节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七节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第八节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要第31页共133页 求: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至北宋时期,“中国”的概念在地理上是指“九州”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摘编自郑炜《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材料二元人“中国观”的要点是:“中国”的疆域是元人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时期的“中国观”,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元代“中国观”的新变化。参考答案第32页共133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解析:北宋时期的城市与唐朝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故答案为D项;《长安城的落日》无法准确表述出宋代与唐朝相比在商业上发生的变化,排除A项;《宋代东京的辉煌》《汴河两岸》无法体现宋代的商业活动较唐代有所发展的情况,排除B、C两项。2.A解析:根据材料“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可知,元朝时中原与西域间互有人员往来与交流,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故A项正确。3.B解析:宋神宗为北宋时期,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故选B项;金灭辽,排除A项;蒙古灭金、西夏、南宋,实现统一,排除C项;金、西夏与南宋,政权对峙,排除D项。4.C解析:材料“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体现的是王安石变法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故C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王安石变法对统治集团的影响,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导致北宋迅速灭亡,排除D项。5.C解析: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其变法措施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由于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但并未彻底解除社会危机,故C项与题意相符。6.D解析:907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政权,916年建国号契丹;北宋是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1115年,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1271年忽必烈将蒙古政权改国号为元;故选D项。7.D第33页共133页 解析:金政权是我国少数民族政权,不是外来势力,故排除A项;金与南宋是并立政权,不是割据势力,排除B项;金和北宋是两个政权,排除C项;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故选D项。8.B解析:材料反映了宋元时期纺织业生产原料结构的变动。在经济发展诸因素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因素。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促进了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棉花种植因而推广,故选B项。9.D解析:根据材料“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可知,绍兴和议促进了宋、金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绍兴和议不是平等协商,金朝处于优势,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10.D解析:材料“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体现了国家对天文科学的扶持,这有利于古代科技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元代对天文学发展的重视,排除B项;郭守敬并非劳动人民阶层,排除C项。11.A解析:材料“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该官职名称是北宋的通判,其设置目的是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材料中的“守臣”就是知州,排除B项;设置知县是为了以文官代替武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宰相是中央官职,不可能和“守臣”共治地方,排除D项。12.D解析:根据材料“增加了一场皇帝主持的殿试”“实行糊名誊录”“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等信息可知,宋朝增加了考试选拔的多项规定,反映了选拔程序越来越严密,故选D项;根据材料“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对贵戚子弟另设考场和另派考官”可知,宋朝科举限制了官僚贵戚的特权,排除A项;“杜绝了”一词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中“糊名”“誊录”等信息正是公平竞争的反映,排除C项。第34页共133页 13.A解析:宋代商品经济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故选A项;材料并未涉及对其他绘画类型的比重描述,故无法得出绘画主流是否发生转向,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士大夫兼画文人画、世俗画,市民文化的勃兴不代表士大夫阶层的衰落,排除C项;材料中的世俗画侧重于描写城乡百姓的世俗生活,没有体现三纲五常等理学思想对绘画创作的影响,排除D项。14.C15.D16.B17.B解析:根据材料中“犬牙交错”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述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壮大,防止割据,以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18.C解析:植棉属于农业经济,故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手工业生产,排除;市场的活跃体现了宋代商业的发展,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C项正确;大都是元朝的首都,不能证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19.D解析:此表反映出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比例增长,北方人口比例下降,可见南方人口多于北方人口,这有利于促进南方开发,从而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即经济格局变化,故选D项。20.C解析:根据图一中“郡”“国”可知是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根据图二中“中书省”“行省”可知是元朝的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汉朝是大一统的朝代,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制度,排除B项;D项“郡县制”说法错误,排除。第35页共133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这种文学形式:宋词。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2)表现:活字印刷术推动了印刷业革新;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原因:农耕经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商业的影响力小。(3)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宋代”“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结合所学得出宋词;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得出具有娱乐艺术性,据材料一“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得出形式自由活泼,据材料一“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得出趋于平民化。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分析得出,活字印刷术推动了印刷业革新;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得出农耕经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据材料二“宋朝的商业……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得出商业的影响力小。第(3)问,据材料一“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得出理学的束缚;据材料二“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得出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难以推广;结合所学得出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22.(1)特点:分化事权,设立众多机构,互不统属。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表现:确立三级考试制度;减少考试资格限制;严格考试程序;重考试内容的实用性。原因:崇文抑武方针的影响;借鉴唐朝科举制弊端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第36页共133页 23.建议一:增加宋元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容,缩减政治史内容。理由: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成就突出,城市和乡村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完成南移,对宋元社会以及后世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教材受传统史学观念的影响,偏重政治,增加经济史比重更利于全面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建议二:增加宋元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一目。理由:宋元时期,封建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发展,城市和乡村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壮大,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人们的衣、食、住、行及习俗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市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增加该部分内容,更能反映宋元社会演进的全貌。解析:角度一,据材料目录可知该目录重视政治史,忽略经济史,章名中“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内容过少,相应理由论述可参考宋元时期相关史实回答即可。角度二,结合必修二经济史和史学观念可知,社会史观体现不足,可考虑增加宋元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一目,相应论述可参照宋元时期相关史实回答即可。最后作出总结概括。24.(1)宋代“中国观”:主要指汉族及其聚居地,不包括少数民族及其居住地区。原因:传统“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对峙;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生产方式的差异。(2)从汉族聚居地变为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元代疆域;从单一的汉族变为多民族;从农耕文化变为多元文化;主权的行使主体不再有民族之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可知北宋时期的“中国观”是指汉族及其聚居地,不包括少数民族及其居住地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可知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对峙;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生产方式的差异;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第第37页共133页 (2)问,根据材料二“‘中国’的疆域是元人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可知,从汉族聚居地变为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元代疆域;根据材料二“‘中国’的人民是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可知,从单一的汉族变为多民族;根据材料二“‘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可知,从农耕文化变为多元文化;根据材料二“‘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可知主权的行使主体不再有民族之分。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第38页共133页 1.李贽认为,应该让每个个体按照自己的特性和目标发展,“各从所好,各骋所长”,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这说明()A.反专制思潮已成熟B.李贽倡导个人自由C.李贽重视社会责任D.晚明思想氛围宽松2.明朝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商人和商人集团,在当时较著名的有徽商、江右商、闽商、粤商等,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许多商贸中心和新兴城镇。材料反映明朝()A.商品经济的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加强了中外交流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嘉靖年间,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各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积极招募抗倭力量,连续重创倭寇。他们的这些努力()A.抗击了欧洲殖民者的入侵B.巩固了清朝的统治秩序C.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记述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清史稿》处。”“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军机大臣年处。”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5.清初兼具收复满族发祥之地与维护国家统一双重使命的行动是()A.雅克萨自卫反击战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平定噶尔丹叛乱D.郑成功收复台湾第39页共133页 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在不断巩固和发展。下面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时期机构西汉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唐朝府清朝伊犁将军、行省A.西藏B.库页岛C.新疆D.南海7.“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诗中赞誉的人物是()A.郑和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8.传奇是明初至清中叶时期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态,是南戏系统各剧种的总称。明代著名的传奇剧作家有()A.吴承恩B.汤显祖C.孔尚任D.施耐庵9.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10.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并称:“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该制度()A.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B.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有利于政局稳定C.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于选贤任能D.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11.“在赫图阿拉城北门东南的一处较高土台上,建有汗王殿。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此地正在举行登基庆典,建立大金国。”此时,坐在汗王宝座上的是()第40页共133页 A.完颜阿骨打B.皇太极C.努尔哈赤D.康熙帝12.据测算,清康熙二十四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6亿亩,到乾隆去世已增至10.5亿亩,农作物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材料说明了()A.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B.康熙帝是康乾盛世的奠基者C.传统农业仍未实现转型D.高产作物对抗灾有重要作用13.下表为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及其主张。据表分析,他们都()思想家主张黄宗羲(1610~1695年)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顾炎武(1613~1682年)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主张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王夫之(1619~1692年)之公”A.倡导“经世致用”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C.主张“工商皆本”D.宣传西方民权思想14.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来了望远镜和世界地图,并将“四书”译为拉丁文。随后陆续有传教士东来,系统介绍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把“五经”等典籍译为拉丁文。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这说明()①明末清初出现西学东渐②西方文化在我国产生巨大作用③中国文化引起西方学者关注④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5.据《台湾府志》记载,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这一材料的核心内容是()A.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B.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管理第41页共133页 C.大陆移民是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D.清朝时台湾盛产食糖和粮食16.明太祖曾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消除这一苦恼,他采取的行动是()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正式确立内阁制度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17.梁启超针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他指的是明清时期()A.重农抑商B.闭关锁国C.君主专制的加强D.八股取士18.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其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张骞出使西域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马可·波罗来华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19.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20.清代非常重视对全国性地图、地志的纂修。从康熙到乾隆,清政府先后三次纂修《大清一统志》,并且对台湾、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这反映了清代()A.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兴起B.政府致力于巩固一统局面第42页共133页 C.具有浓郁的边患危机意识D.测绘技术水平在迅速提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丞相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国始置丞相……自秦帝国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懂是非。”——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材料二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丞相制度始于哪一时期,并概括秦朝丞相的主要职权。(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初年丞相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第43页共133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3)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前期)一百余年间……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峰……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二1400~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大约一半……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直接缘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在世界市场上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巨大的且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一、二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不同。结合所学,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4.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第44页共133页 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B.为了维护统治与巩固政权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第45页共133页 解析:据材料“让每个个体按照自己的特性和目标发展”可知李贽倡导个人自由,故选B项;“已成熟”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倡导个人自由并不等同于重视社会责任,排除C项;明代思想控制严密,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2.A解析:根据材料“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商人和商人集团……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许多商贸中心和新兴城镇”并结合所学可知,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出现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没有涉及国家政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不属于中外交流,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于手工业领域,排除D项。3.D解析:明朝时期,倭寇侵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作出重大贡献,故D项正确;戚继光、俞大猷抗击的是倭寇,而不是欧洲殖民者,排除A项;戚继光、俞大猷是明朝将领,排除B项;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排除D项。4.D解析:材料“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说明雍正十年设置的军机处,材料“雍正七年……”说明雍正七年设置的军机处,由此可知,两则材料相同的地方是军机处设于雍正年间,故选D项。5.A6.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唐朝在西域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由此可见,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C项符合题意。7.B第46页共133页 8.B9.B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故A项错误;由材料“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可知,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故B项正确;材料“‘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只能说明农户重视商业利润,不能说明拜金主义之风盛行,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10.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故A项错误;秘密立储制并不能避免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故B项错误;秘密立储制也没有摆脱宗法观念,故C项错误;秘密立储制立储而不公开,这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故D项正确。11.C解析: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历史上叫作后金,故选C项。12.C解析:据材料“耕地总面积从6亿亩增至10.5亿亩”“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以及耕地面积的扩大,满足了人口的增长,虽在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在农业上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未出现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从而说明传统农业并未转型,故选C项。13.B解析:根据材料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可知,黄宗羲主张君臣平等;顾炎武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故选B项;“经世致用”主要是顾炎武的观点,而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工商皆本”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西方民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在近代以来,排除D项。14.B解析:1601年后,材料中传教士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传入中国,故①正确;材料涉及西学的传入但是并没有体现对我国产生巨大作用,故②错误;“把‘五经’第47页共133页 等典籍译为拉丁文”体现中国文化引起西方学者关注,故③正确;传教士传入西方文化,又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15.A解析:清朝统一后,在台湾加强了管理,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大陆的移民,也为台湾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材料“糖谷之利甲天下”可以看出台湾的主要经济作物是食糖和粮食等;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的重要保障,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是国家统一带来的结果,不是材料的核心内容和侧重点,均排除。16.A解析:材料“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反映了明太祖为处理全国政务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事物,所以A项符合题意;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是在明成祖时期,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票拟权是在内阁制度形成之后随着内阁地位日益提高而取得的,所以C、D两项不符合题意。17.B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点。根据“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开始关闭,到清朝时,对外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是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科技,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18.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发生在西汉;②发生在唐朝;③发生在明朝;④发生在元朝。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①②④③,故正确答案为B项。19.C解析:在春天祭祀先农坛,反映出明清时期皇帝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农为本、维护传统农耕经济的治国理念,故C项正确。A、B两项只是从图片的表面信息着手分析,忽视了祭祀的时间和对象,没有分析出材料表达的第48页共133页 核心内容,故排除;仅根据祭祀仪式无法推断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故D项错误。20.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时期重视全国性地图、地志的纂修,并对边疆地区进行测量,反映了清代政府致力于巩固国家统一的诉求,故B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主权观念强调的是处理国际关系时表现出来的观念,材料描述的是对中国领土的测绘,故A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全国性地图的绘制,不是处理边患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测绘技术,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时期:战国时期。职权:参议政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百官。(2)变化: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皇帝。影响:皇权高度集中,皇帝政务繁杂。22.(1)时间:明太祖时期。原因: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2)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不同意。原因: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改制前有丞相,改制后却没有了丞相,所以,时间是在明太祖时期。第二小问,明太祖废除丞相的目的是要加强君主专制。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及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不是“盖隐然执政之府”。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毕竟是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产物,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而不敢作出任何更改。第(3)问,从明初废丞相到设立内阁,再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的趋势是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第49页共133页 23.观点一:清朝前期一百余年间中国经济处于迟滞状态。论述:统治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进步和转型;传统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文化专制,思想保守。而当时西方国家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殖民掠夺,开拓世界市场;开始向现代工业社会飞跃。相比之下,当时中国经济处于迟滞状态。观点二:1400~180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支配地位。论述:明清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农业经济发达,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农作物产量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丝织品、瓷器等产品远销海外;商品经济繁荣,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当时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中心,也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解析:通过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材料一的观点认为“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说明明清时期与西方的发展相比,其落后性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二的观点认为“1400~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大约一半”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我们任选其中一种即可,如果选择材料一的观点,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具体比较古代中国与近代西方的不同之处。如果选择第二种观点,我们就应该选择明清时期在经济方面有哪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来论述。24.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些帝王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维护统治,B项正确。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第50页共133页 1.《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此后在中英、中美通商行船续约中亦做了此类规定。此类规定()A.使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属于主权国家之间的正常经济往来C.体现了清政府与列强共同利益诉求D.反映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的侵略要求2.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A.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反封建反侵略C.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D.反对外来侵略3.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太平天国,主要依据是()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D.太平天国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4.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洋务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5.某校兴趣小组整理了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①虎门销烟②火烧圆明园③《马关条约》④义和团运动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的探索C.内战烽火D.殖民扩张6.1757年之后,广州成为清朝惟一对洋商开放的口岸。1846年,“各国运往内第51页共133页 地的通商货物,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导致这一变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下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日、朝、俄四国关系的漫画。该漫画表明()A.沙俄改变对华政策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D.清政府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8.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了议和条约草案,其中规定:开长沙府、重庆府、苏州府、杭州府等为商埠。后来在《马关条约》中没有确认的商埠是()A.苏州府B.长沙府C.重庆府D.杭州府9.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C.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D.中国实行闭关自守政策10.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外省大员在国事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A.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C.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统治阶级内部的重大变动第52页共133页 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11.19世纪60年代,一英国人在广州将中国人打死。对这一英国人的审判,主要应该依据()A.《南京条约》B.《各国律例》C.英国法律D.大清律例12.甲午战前十年清朝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为国内自强运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在中法战争中,中国军队表现可圈可点。英国有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国内外普遍认为中国的国力并不比日本弱。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A.西方转变侵略手段B.日本国内变革不显著C.中、英两国关系好D.洋务运动有成效13.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典,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此认识主要是基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A.削弱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C.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D.推动了变革思想的传播14.《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A.康熙帝B.乾隆帝C.光绪帝D.宣统帝15.“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16.太平天国运动中出现过一些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其中具有近代性质的社会改良主张是()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B.“禁酒及一切生熟黄烟鸦片”第53页共133页 C.“禁庙宇寺观,既成者还其俗、焚其书”D.“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17.1864年,李鸿章主持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人的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新政()A.以自强、求富为目标B.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C.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D.开始早期工业化的尝试18.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可见,梁启超认为()A.甲午战败促进了民族觉醒B.发动民众进行变革迫在眉睫C.经济发展是民族意识提升的关键D.国民素质亟待提高19.中国近代爱国人士谢瓒泰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该诗反映了()A.鸦片战争失败的现实B.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C.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20.某同学设计中国近代史年代尺,该设计适用于表达的主题是()A.探索现代化道路B.中国近代思想变迁C.不平等条约体系D.从专制到民主共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第54页共133页 21.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震动。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字林西报》材料二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材料三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马洪林《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时人对变法的“节奏”所持的看法并作出评价。(2)材料三中对变法失败根本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帝的名义,向英、美、法、德、俄、奥、日、意、西、荷、比十一国同时宣战。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邮政大臣盛宣怀令各地电信局扣押宣战诏书,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电告其不要服从此令。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上海道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随后,福建、山东、浙江、安徽、广东均签订类似协定,史称“东南互保”。陕西、四川虽未加入,但亦表示支持。他们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称皇帝敕令是在拳民胁持下的“矫诏”“乱命”,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据盛宣怀《愚斋存稿》等第55页共133页 (1)指出清政府对十一国宣战的背景,并说明宣战与东南互保的联系。(2)指出东南诸省督抚推动东南互保的目的,并说明东南互保的影响。23.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材料二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材料三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两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杨锐者,张之洞入室弟子,岁馈千金,养之京师,而一切托之者也。第56页共133页 杨锐与刘光第之入军机,亦张之洞托陈宝箴荐之者也……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康有为《驳后党逆贼张之洞、于荫霖诬捏伪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3)有学者认为康有为由于泄私愤而忽视了张之洞在维新变法中的努力。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研究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第57页共133页 1.D解析:由材料“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此后在中英、中美通商行船续约中亦做了此类规定”可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转向以资本投资为主,反映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的侵略要求,故选D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A项;《马关条约》是对中国的侵略,排除B项;《马关条约》牺牲中国利益,体现了列强的利益诉求,排除C项。2.D解析:林则徐并不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林则徐本身就是封建势力的代表,故B、C两项错误;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生活在列强入侵中国的时期,都有反对外来侵略的要求,故D项正确。3.C解析: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不是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无法领导中国走向进步,故选C项;A项与材料反映出的太平天国的局限性不符,排除;B项只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分析,不能说明“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排除;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排除D项。4.B解析: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故B项正确。5.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运动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①④属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占领天津,进逼北京,抢掠圆明园的奇珍异宝,又放火烧毁;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华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故②③属侵略,A项符合题意。6.A第58页共133页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与英国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故中国近代史上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故选A项。7.D解析:漫画显示,西方人认为当时日本和中国争夺朝鲜,而俄国则蠢蠢欲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中国出兵朝鲜是宗主国的责任所在。从这一角度分析漫画可知,西方人眼中的东亚是弱肉强食的局面,说明清政府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D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沙俄的对华政策,排除A项;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项;C项通过漫画无法体现,排除。8.B9.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而中国又实行闭关政策,所以他们需要打开中国的大门,这是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故选C项。10.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政权逐渐被汉族官僚控制,有些地方政府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统治阶级内部的重大变动,故C项正确。清政府部分权力转移到地方汉族官僚手中,不等于政治制度发生变革,A项错误;材料与是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无关,B项错误;材料强调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统治阶级内部的重大变动,D项表述片面,故排除。11.C解析:《南京条约》不涉及领事裁判权相关问题,故A项错误;《各国律例》是林则徐等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士介绍西方律法的书籍,不作为司法实践的标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一英国人在广州将中国人打死”,结合所学可知,早在1843年《虎门条约》就对领事裁判权作出规定,遇有交涉第59页共133页 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故C项正确,故D项错误。12.D解析:根据题干中“甲午战前十年”“国内自强运动”“中国军队表现可圈可点”等信息可知,19世纪60~90年的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选D项;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华方式才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日本国内变革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中、英两国关系的信息,排除C项。1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借助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不是削弱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维新变法最终失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虽然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但并未推动社会的深刻变革,排除B项;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通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文章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使“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14.C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这位皇帝亲政之时年富力强、志向远大、引新进小臣改革等可看出,这位皇帝是光绪帝,C项正确。15.C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表明其主张改革政治制度,抵抗派和洋务派只是在技术层面上学习西方,故A、B两项错误;“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表明其反封建不彻底,与革命派的暴力手段不吻合,故D项错误;结合两方面信息可以判断其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故C项正确。16.D解析:近代性质主要体现在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等方面,D项体现了政治的法制化,故正确。A、B、C三项均不具有近代性质特点,故排除。第60页共133页 17.D解析:材料中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建立机器生产的工厂体现了洋务运动对工业化开始了尝试,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自强、求富的目标,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的信息,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18.A解析:根据材料“直待台湾既割”“酣睡之声,乃渐惊起”并结合所学可知,导致“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的事件即甲午战争,据此判断,材料中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D解析:材料“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反映了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失败、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都不符合“莫待土分裂似瓜”的信息,故排除A、B、C三项。20.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探索现代化道路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故A项不是主题,排除;中国近代思想变迁最重要的节点之一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故B项不是主题,排除;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因此,图片信息的主题是不平等条约体系,故C项正确;从专制到民主共和的转折点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故D项不是主题,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看法:节奏过快。评价: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为改革失败埋下隐患。(2)正确。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软弱,最终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22.(1)背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第61页共133页 联系:宣战诏书扩大了地方督抚与中央的分歧,推动了东南互保局面的形成。(2)目的:保护地方利益。影响:客观上起到保境安民的作用(或维护了互保地区社会稳定);地方势力进一步扩张;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或削弱了清政府权威,或削弱了中央集权)。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时间“1900年”及材料“向……十一国同时宣战”“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决依条约保护”可知,目的是保护地方利益。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和各省内地”分析其影响即可。23.(1)材料一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带来巨大屈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三观点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大。(2)评析:材料一的观点是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站在近代国家和现代人立场上评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材料二、三是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当时人没有关税主权观念和司法主权意识,世界历史虽已进入近代,但当时的大部分国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古代,仍然是天朝上国思想,所以更多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认为其未产生太大影响。24.(1)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意图:选拔人才;减少财政支出;促进民族工业发展;提高行政效率。(2)教训:改革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打击面不能过宽,不能树敌过多;要警惕改革中的投机者和党派之争。(3)尽量用第一手史料;孤证不立,全方位搜集史料。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12年,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第62页共133页 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有余地B.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C.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的支持2.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至于政府之组织,有总统制,有内阁制之分。法国则内阁制度,美国则总统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的是()A.责任内阁制B.君主立宪制C.总统共和制D.专制君主制3.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A.总统制B.内阁制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制度4.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指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其真实目的是()A.排斥其他列强,妄图独霸中国B.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利益C.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D.欺骗国际舆论5.下图反映的事件发生在()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时期6.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其当选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A.创办《青年杂志》B.主张文学改良C.倡导民主与科学D.发表《狂人日记》7.革命派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把革命洪流汇集在一起,改变了过去“家家敲自由钟,人人扬自由旗”的局面。形成这一情形的地点是()A.武昌B.东京第63页共133页 C.南京D.檀香山8.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A.《民报》B.《申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9.如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A.资本主义B.封建制度C.封建帝制D.帝国主义10.以下是某班同学在学习“民国初年维护共和的斗争”时所做的学习卡片。请你帮助该同学把卡片中标注序号的空项准确补充完整()北洋军阀革命党人刺杀宋教仁1913年,①②1915年,护国战争拒绝恢复③1917年,护法运动A.①武昌起义②清帝退位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①二次革命②清帝退位③《中华民国约法》C.①武昌起义②复辟帝制③《中华民国约法》D.①二次革命②复辟帝制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1.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末。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阴阳合历的民国纪年法取代了年号纪年法。这表明辛亥革命()A.推翻了清朝统治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否定了传统文化D.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12.据《临淄县志》记载:“元旦(指公历新一年的第1天),县署与各机关各学校,互以名刺相投,贺年节。”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出现于()A.清朝末年B.民国初年第64页共133页 C.新中国成立后D.改革开放后13.“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副对联可能出自()A.洋务运动时期的同文馆B.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C.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D.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14.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B.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C.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15.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16.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17.清末乡绅被称之为省绅,本应是官营的保甲组织,但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省的自治性公局,权力以省为单位得以分立。然后是省的独立。这个作为行政机构的省的独立,才构成了诸多王朝更迭历史中清王朝崩溃的历史特质。由此可知,这一“历史特质”()A.突出了三民主义的影响B.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第65页共133页 C.主导了清末新政的展开D.使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18.“□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其中□处应该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1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20.1917年,中国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英招华工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筑路架桥、解运粮草、装卸给养……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法国军队总司令福煦也曾在给法国总理的信中写道:“(华工)是非常好的劳工,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士兵……”这说明中国参加一战的显著特点是()A.“以工代战”B.文明出征C.不参与战务D.民间自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第66页共133页 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此设置分权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上述条款蕴含的政治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22.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宏大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前期部分大事年表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空前加深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开始1900年①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诸多的改革措施更为广泛深入1906年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立宪”,积极推进立宪运动1911年②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某同学对上述年表进行解读,由该年表可知,民国初年的政治发展出现了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1895~1915年民主政治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1)根据材料,请将大事年表中省略①②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列举出大事年表中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两组大事。(3)根据材料中的大事年表和该同学的解读,指出1895~1915年资产阶级推动民主政治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第67页共133页 式失败的原因。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传入中国,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晚清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如赵懿年的《中国历史教科书》认为读历史之任务在于养成国家观念,勃发爱国之心,读史可以知道中国以前是如何之国,中华民族以前是如何民族,“显我祖国之荣光,复我先民之名誉”……除了针对国外列强之外,尚有另一层涵意,就是从汉族立场出发推翻满清政府,苦心创制了一套汉族当权合法性依据。——摘编自李孝迁《新旧之争——晚清中国历史教科书》材料二孔教问题,方喧呶于国中。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历史教科书编纂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目的出现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胡适首倡“文学革命”的文章,分析“文学革命”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68页共133页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材料二肯定与否定“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成功与局限君主专制政体社会生活民主共和民族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吗?为什么?(2)材料一、二中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五个词语以“成功与局限”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1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C第69页共133页 解析: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组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启了中国民主宪政的历程,但政府并非由人民选举产生,《临时约法》也尚未由国会投票通过,使用“临时”一词体现了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C项正确。2.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故选A项;君主立宪制需要保留君主,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排除B项;总统共和制总统的权力很大,辛亥革命后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实行责任内阁制,理论上总统只是国家象征,没有最高的行政权,不是总统制共和制,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推翻君主专制的结果,排除D项。3.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于1914年5月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故选A项。4.A解析:国家利益是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切出发点,故A项正确。5.D解析:袁世凯于1915年5月被迫签订“中日民四条约”,此时属于北洋军阀时期,故选D项。6.B解析:创办《青年杂志》和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是陈独秀,故A、C两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掀起了文学改良革命,故B项正确;发表《狂人日记》的是鲁迅,故D项错误。7.B解析: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故选B项。8.C解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选项C符合题意。第70页共133页 9.C10.D11.B解析:年号纪年体现的是君主的独尊地位,辛亥革命后以民国纪年是对君主独尊地位的否定,表明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故选B项;A、D两项属于辛亥革命的成果,题目强调的是民国纪年的意义,排除;否定年号纪年,不等于否定传统文化,两者不是一个概念,排除C项。12.B解析: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1月1日取代夏历正月初一而称为“元旦”,题目中元旦指的是公历1月1日,最早出现于民国初年,清朝末年沿用传统历法,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C、D两项均晚于B项。13.C解析:据材料“白话通神……古文讨厌”可知赞扬白话,批评古文,据所学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故选C项;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主张保留中国的文化制度,排除A项;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是文化,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不是文化,排除D项。14.C解析:袁世凯最终能够篡夺辛亥革命果实,与两个“临时”并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这也绝非是“本质体现”,故A项错误;两个“临时”与孙中山的个人品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B项错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这一时期已然认识到,民主共和之路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两个“临时”正是其不懈探索精神的集中体现,故C项正确;有无“临时”两字与中华民国政权是否获取人民支持同样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15.C第71页共133页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可知,新文化运动1915年爆发,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故“这一阵波潮”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故选C项。16.A解析:“光荣革命”是指英国通过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贵族达成妥协,避免了社会动荡,故选A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B项错误;英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故C项错误;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故D项错误。17.B解析:辛亥革命中,大部分省份纷纷独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进而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材料没有体现三民主义的作用和清末新政的展开;辛亥革命不能说取得了胜利,故选B项。18.D解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选项D符合题意。19.B解析:根据材料“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和“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可知,双方争论的是由谁组建政府,即政府组建的主导权,故选B项。根据材料可知,双方都赞同共和制度,排除A项;共和政府的组织属于政治革命,不是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实现平均地权,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共和政府的主导权,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位置就让给袁世凯,排除D项。第72页共133页 20.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一战期间中国派出了大量劳工去做战争中的后勤保障,“以工代战”支援一战,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文明出征,排除B项;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等也是参与战务的,排除C项;中国参战是政府行为,而非民间自发,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原则:主权在民。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在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并牢牢抓住核心限定词“政治原则”,得出主权在民。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2.(1)内容补充:①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②辛亥革命(或武昌起义)爆发,最终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或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2)大事: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末“新政”;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辛亥革命等。(任答两组,需前后有直接因果关系)(3)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原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国情决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软弱妥协;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列强的阻挠破坏;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第73页共133页 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①”是八国联军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在华权益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依据所学知识,1911年“②”是辛亥革命爆发,最终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清政府面临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的困境,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领导旨在挽救统治危机的洋务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的维新变法运动。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895~1915年资产阶级推动民主政治趋势的重大政治事件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内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软弱妥协;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国民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外部列强的阻挠破坏等方面回答。其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国情决定的。23.(1)目的:发扬爱国心,培育民族主义精神;推翻清政府,建构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社会背景: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主义思潮传入中国。(2)基本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伦理道德革命、文学革命)。文章:《文学改良刍议》。意义:推动了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24.(1)不是一场意外。辛亥革命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包括: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中国民众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壮大。(2)材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第74页共133页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3)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但由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言之成理即可)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毛泽东曾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据此可见,五四运动是一场()A.伟大爱国革命运动B.伟大社会革命运动C.伟大思想启蒙运动D.伟大政治改良运动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第75页共133页 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国共合作道路C.民族统一战线的道路D.城市中心道路3.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北京爆发了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A.义和团运动B.五四运动C.创建黄埔军校D.辽沈战役4.1919年,中国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次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5.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31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A.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B.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C.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D.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6.1919年,李大钊在某文中写到“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里的“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是指()A.进化论B.“三民主义”C.马克思主义D.十月革命经验7.“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时期的革命口号。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是()①吴佩孚②张作霖③孙传芳④袁世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1936年,国民政府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麦粉进口下降至15%。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这说明()第76页共133页 A.民族工业摆脱列强控制B.民族工业遭受严重冲击C.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D.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9.一九三〇年,毛泽东在江西兴国进行了土地关系情况调查(见下表),与此相关的是()阶级成分所占人口比所占土地比地主、富农6%80%中农20%15%贫农60%5%雇农、手工业者13%0%A.国民革命B.改旗易帜C.南昌起义D.土地革命10.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下列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1.井冈山精神可以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其中“敢闯新路”主要体现在()A.打土豪,分田地B.“工农武装割据”C.纠正“左”倾错误D.开展武装斗争12.1971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其《1935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中论及到:“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评价是基于()A.英勇、牺牲和忍耐精神是长征的主旋律B.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战略大转移目标C.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D.长征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实现所有的愿望13.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第77页共133页 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14.1935年10月,在吴起镇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张闻天明确指出:“一个历史时期已经完结,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新的任务就是“要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这说明()A.红军长征实现了胜利会师B.民族矛盾促使中国共产党拥蒋抗日C.中国共产党仍实施民主革命纲领D.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任务15.中共中央某次会议决议指出:“工人阶级应时刻的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据此可知,当时()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萌发B.党内“左”倾思想基本消除C.会议给党指明新的出路D.工人运动从低谷走向高潮16.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中共二大“脚踏实地”的主要表现是()A.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B.决定领导工人运动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17.如图是漫画《不彻底的重建》。漫画中的城墙上悬挂着青天白日旗,地上堆放的砖上写着“军阀”“旧官僚”“老政客”等。漫画作者主要揭示了()第78页共133页 A.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B.旧军阀旧官僚投机革命C.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原因18.1927年11月28日,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该政府主席谭震林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恢复工会、农会,建立基层政权,惩治土豪劣绅。这表明()A.井冈山道路得到中共党内的一致认可B.中共急躁冒进,对当时国情认识不足C.中共走上红色政权的创建和发展之路D.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19.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表项目1894年1914年1920年1936年(包括东北)资本总额(亿元)1.2217.8825.7999.91中国资本所占比重55.53%42.84%48.44%42.77%其中官僚资本所占比39.14%26.76%25.96%22.27%重注:本表“产业资本”主要统计的是工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上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A.产业结构不合理B.民族工业发展缓慢C.重工业发展迅速D.民营经济发展较快20.“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歌词描绘的场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第79页共133页 A.国民革命军北伐失败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C.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D.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中华民国国歌》材料二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的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材料三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五四运动时期,甚至发生火烧赵家楼的事件。鲁迅针对排日思潮说:“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地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应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孙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创新?(2)材料二中的作者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对此,你如何理解?(3)根据材料三,指出鲁迅对外交官员被打的态度,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什么?对此你有何启示?第80页共133页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原因和主要目的。据所学知识回答,这场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材料二结束数千年来世世相承的君主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便独开一个新纪元。政治的现状纵不好,潜伏在民间的民治精神却不断涌现。“现代”是“中国文明的世界化时代”。——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所学知识概述该事件在“民治精神”方面的积极影响。材料三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就是一种取消观念。——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中国革命的特征”的道路是什么?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有为把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看成贫富之争,把共产主义译为“均产之说”。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士孙中山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的首句译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并采取“幽灵”加上注解的办法来解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根据毛泽东后来的回忆,1920年他第二次到第81页共133页 北京时,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摘编自李百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及传播》材料二1938年10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摘编自陈建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的特点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并说明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实践依据。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美国学者周策纵先生在《五四运动》一书中对五四运动按下面3个系统来展开阐释与评价: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派的批判——中国的一场灾难;共产党的解释——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洪晓楠、董德福等大陆学者以及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认为,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存在着3种不同的五四话语系统:唯物史观派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五四革命的强势话语系统;自由主义西第82页共133页 化派有关五四运动启蒙的渐进的弱势话语系统;文化保守主义派构建的反五四话语系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材料中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第83页共133页 1.A解析:五四运动反对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充分体现了爱国精神,故选A项;题干强调的是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未涉及社会革命,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与思想启蒙无关,排除C项;五四运动并非一场政治改良运动,排除D项。2.A解析:1927年,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发动三次武装起义,计划占领大城市,结果都失败了,痛定思痛之后,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故A项正确。3.B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1919年”和“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可知,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选B项。4.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故选A项。5.B解析: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国民政府的这些政策并没有化解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故A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所制定的发展经济的计划和议案,都是为了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故B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所制定的发展经济的计划和议案并没有阻止日本对华北地区的经济渗透,故C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所制定的发展经济的计划和议案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故D项错误。6.C7.A第84页共133页 8.C9.D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此时土地分配不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私有,故选D项。国民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军阀,未解决土地分配不均,排除A项;“改旗易帜”指张学良宣布东三省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的事件,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未解决土地分配不均,排除C项。10.D解析:“外争主权”体现的是反帝国主义,“内除国贼”体现的是反封建主义,故选D项。A、B、C三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体现既反对帝国主义又反对封建主义,均排除。11.B解析:注意题干信息“井冈山精神”,结合所学可知,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因此“敢闯新路”指“工农武装割据”,故选B项;打土豪,分田地属于依靠群众,且包括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之中,排除A项;纠正“左”倾军事错误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排除C项;开展武装斗争包括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之中,排除D项。12.A解析:长征精神,与材料中“生存斗争的史诗”“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相符,故A项正确。13.A解析:根据题干中“1935年10月”“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可知该会议是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故选A项。14.C解析:材料“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仍实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C项;A项是1936年10月,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没有放弃土地革命,国共对峙没有结束,排除B第85页共133页 项;材料“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没有反映土地革命的核心地位,排除D项。15.C解析:中共中央强调革命的领导权和武装斗争,重视农村、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国民革命失败后召开的八七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给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故C项正确;早在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和农村革命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成果就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始萌发,故A项错误;八七会议纠正的是党内右倾错误而非“左”倾思想,故B项错误;八七会议后工人运动并未从低谷走向高潮,故D项错误。16.C解析:中共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其中最低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目标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C项正确。中共一大也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A项错误;领导工人运动是一大制定的中心任务,B项错误;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中共三大的任务,D项错误。17.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在重建的挂着青天白日旗的“新政府”指的就是南京国民政府,修建这个政府用的砖是“军阀”“旧官僚”“老政客”等说明,这个“新政府”是“不彻底的重建”,反映新政府与北洋军阀政府并无差别,代表的仍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漫画揭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A项正确。B项并非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国民大革命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的,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D项。18.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中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工农兵政权”“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恢复工会、农会,建立基层政权”可知,无产阶级领导并建立革命政权,这说明此时中共已走上了红色政权的创建和发展之路,故C项正确。此时中共党内对革命道路问题仍存在分歧,A项错误;这正是对当时中国国情分析后采取的行动,排除B项;毛泽东思想第86页共133页 此时还未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19.D解析:材料中中国资本比重减去官僚资本比重即民营资本所占比重,由16.39%到20%以上,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此时发展快,故选D项。产业结构即农轻重比重,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1894年后民族工业历经了初步发展、黄金时期,排除B项;近代中国重工业受控于外国,中国重工业发展慢,排除C项。20.D解析:材料“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描绘的是1934年10月红军长征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是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体现:倡导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理论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理解: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正是由于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才激励着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新的救国出路。(3)态度:反对殴打外交官员,反对过激的排日情绪。观点:鲁迅认为国人要做的是研究和学习外国强大的办法。启示:要理性爱国。22.(1)原因:中法、中日战役的失败使中国人受到了教训或民族危机加深。目的:变法自强或救亡图存。作用:在当时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2)事件:辛亥革命。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3.(1)特点:因不同派别的政治目标和立场差异而有区别;始终与近代民第87页共133页 族救亡图存运动相关联。影响:初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救亡探索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一大批知识分子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逐步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战士。(2)内涵: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条化,反对机械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康有为、孙中山、陈望道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这表明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因不同派别的政治目标和立场差异而有区别;根据材料一“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可知,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始终与近代民族救亡图存运动相关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初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救亡探索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一大批知识分子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逐步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战士。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条化,反对机械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1938年10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可知这一实践依据主要来源于1938年前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系列探索活动: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等。24.看法:五四运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五四运动诠释的多元性。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之为中国的启蒙运动;同时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激进反传统运动,自然遭到文第88页共133页 化保守主义派、有传统情结的人的批判和反对,认为它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断裂,是中国的一场灾难;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故而“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说法具有合理性。由于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同时又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和社会改造运动,是各种力量合力推动的一场运动,这就决定了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所以对五四运动诠释与评价呈现出多元性。解析:本题通过美国学者周策纵先生、洪晓楠、董德福等大陆学者以及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对五四运动的阐释,考查了对五四运动的评价。首先,阅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某一种或整体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根据“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派的批判——中国的一场灾难;共产党的解释——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等信息,可以提出看法“五四运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五四运动诠释的多元性”。其次,根据自己提出的见解,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合理引用史实予以说明,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如看法“五四运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五四运动诠释的多元性”,根据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可以结合五四运动的口号以及对思想界的具体作用,提出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之为中国的启蒙运动。根据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可以结合十月革命,以及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并与工人阶级相结合,提出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故而“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说法具有合理性等。最后,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结合上述多角度的说明进行总结。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37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国立长第89页共133页 沙临时大学开学。1938年4月2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表明此时国民政府()A.整合平衡东西部教育资源B.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有了新的认识C.正式确定三校合并新战略D.重视西南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2.1946年,由中、苏、美、英等11个国家代表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审判日本首要战犯。经过历时两年半的审理,判决25名战犯有罪,如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松井石根被判处绞刑。东京审判()A.是对战争、野蛮、邪恶的审判B.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审判C.是对日本军事将领的审判D.是胜利者对投降者的审判3.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执行该战略的军事行动()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C.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D.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4.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了抵抗日军进攻的持久作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阅读下表,其中错误的历史解释是()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寇部分会战一览表会战意义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余人,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A淞沪会战的狂妄企图抗战相持阶段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B忻口会战役C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第90页共133页 第三次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歼灭大批日军,鼓舞D长沙会战了英美等国反法西斯的信心5.80多年前,在台儿庄这个并不起眼的地方,爆发了一场举世关注的殊死较量: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铸成的钢铁长城,顽强打击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疯狂进攻,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这场战役发生于今天的()A.济南市B.枣庄市C.临沂市D.菏泽市6.人民解放军经历142天的连续作战,从277万人增加到358万人;国民党军队从365万人下降到204万人,主力基本被消灭。取得以上战果的是()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7.故事片《血战台儿庄》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顽强抗日的那段艰难历史。台儿庄大捷的意义在于()A.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C.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8.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A.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开始B.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全国性抗战新时期的开始9.下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第91页共133页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C.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D.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10.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主要是为了()A.实行粮食统制B.掠夺地矿资源C.消灭抗日力量D.解决物资短缺11.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六名士兵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1.5米路轨,诬称中国军队蓄意所为并对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九一八事变”。事变后日本政府对外声明爆炸事件是“突发”事件,中国守军破坏路轨,日军“有必要先发制人”。此后日本未立即惩处肇事人员并在四个多月内占领中国东三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意制造的侵华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B.柳条湖爆炸案打乱了日本政府的对外征战计划C.日本关东军挑起事变得到政府授意D.“九一八事变”是突发性的偶然事件12.1938年9月,晋察冀边区发行了一枚《抗战军人》邮票,邮票图案是一持枪跑步前进军人,如图所示。邮票是免费发给军人贴用的,被称为中国第一套军人贴用邮票。该邮票的发行()第92页共133页 A.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B.提高了共产党的地位C.说明在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是主战场D.有利于激发抗日斗志13.1937年7月17日的庐山谈话会上,蒋介石表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这一讲话()A.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B.说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C.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D.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形成14.“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在朱自清的描述中,“幻灭得太快了”的原因在于()A.美国取得了在华特权B.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C.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D.重庆谈判未能达成协议15.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6.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一重大事件的局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3页共133页 A.中国东北从此沦为殖民地B.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C.东北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D.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17.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目录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三十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四十筹建新中国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1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一直拖住侵华日军主力,既牵制了日本向北进攻苏联的图谋,又延缓了日本向南进攻英美的步伐,以承担重大牺牲配合与支援英美“先德后日”战略的实施,更有力保证了苏联全力对付德国。这表明()A.英美在亚洲投入兵力非常少B.日本法西斯企图通过战争称霸世界C.苏联集中主要兵力对抗德国D.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第94页共133页 19.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西方媒体通过计算国共双方的武器装备、军队数量、控制的区域等数据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共产党支撑不过半年必定灭亡;而毛主席却做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主要是因为毛主席()A.看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B.充满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C.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D.预判了国际形势对我党有利20.抗战胜利后,上海沪江大学对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国内战的相关调查。结果如下:意向不可避免可获得政治解决应该绝对避免可获得速战速胜无回答人数17011042324420这说明当时()A.学生对和平与战争的走向分歧很大B.和平是当时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C.国统区民众对国民政府不抱幻想D.国共内战是违背民意的非正义战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国内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迅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具体条件变了,战争打到头上来了,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运还重要,一时应成为中心工作。”中共中央发出“后方比着搞生产”的号召,带领各界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1946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传攻势,连续报道“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的罪行”。——摘编自《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为取得胜利采取的主要措施。第95页共133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措施对解放战争的意义。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伪满洲国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材料二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地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材料一中“远东危机”指什么?《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报道节选第96页共133页 12月17日,日军举行南京入城仪式。《东京日日新闻》稿件的标题是《烛照青史,南京入城仪式》《战绩显赫的各部队,肃然整列,松井大将威风堂堂阅兵》《气贯长虹的巨幅画卷》等。这些都刊登12月18在12月18日的晚报上。其报道中写道:是《君之代》,是国歌日《君之代》,是在敌人首都回响的《君之代》。在《君之代》的演奏中冉冉上升的日本国旗,熠熠生辉的日本国旗,日本国旗升旗仪式开始了。有哪儿的太阳旗能比这一天这一刻的太阳旗更有意义呢?《敌人的遗弃尸体八九万(南京攻城的战果)》报道说:“上海军队发12月19布消息:一、在南京攻城中,敌人遗弃的尸体数量不下八九万,俘日虏数千。”——据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整理材料二1937年12月日军士兵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战地日记节选12月17日晴南京城外上午9时从宿营地出发,参加具有历日军第十三史意义的盛大的司令官南京入城仪式。下午5师团山炮兵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目黑福治第十九联队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第三大队的像所有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士兵12月18日晴听说聚集在南京城外的部队约有十个师团。休整。下午5时,枪杀了约一万三千名俘虏。12月17日晴日军第十三早上7时,派出九名士兵去幕府山顶担任警师团第六十戒。为了参加南京入城仪式,我联队派部队代远藤高明五联队第八表第十三师团参加。上午8时我和小队的十名中队少尉军士兵一起出发,由和平门进城。……晚上,为官了处决剩下的一万多名俘虏,派出了五名士兵。第97页共133页 12月18日凌晨1时,由于对俘虏的处决不彻底,仍有活着的人,上级命令我们出动,参与清理。……从下午2时到晚上7时30分,为了清理一万多具尸体,小队出动了25名士兵。——据小野贤二等《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皇军士兵们》整理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日军士兵战地日记和《东京日日新闻》对中国军队伤亡的记述有何差异?你认为哪一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说明理由。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正是激励人民发动大众最有力的武器……自抗战展开以来……因中心都市的沦陷,出版条件的困难,文艺人的流亡四散,虽一方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报告、通信等文艺作品,且因抗战的内容,使新文艺消失了过去与大众间的隔阂,但在一切文化部门的对比上,文艺的基本阵营,不可讳言是显得寂寞了一点。反视敌国,则正动员大批无耻文氓,巨量滥制其所谓战争文学,尽其粉饰丑态、麻醉民众的任务。我们感到文艺抗战工作的重大,散处四方的文艺工作者有集中团结、共同参加民族解放伟业的必要。——摘自《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材料二关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一)一切文化人,只要他们赞成抗日,均应在抗日的目标下团结起来,不论他们在文化上所做的工作是否同抗日有无直接的关系。(二)欢迎任何文化人使用他的文化武器(如文学、艺术、科学等)为抗战直接服务。第98页共133页 在文化人中发展文化应该服从于抗战、服从于政治的思想。(三)文化人间,除以抗日不抗日作为团结的分界线外,还可以在关于文化的各种方面与各种问题上进行统一战线……(四)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同其他抗日统一战线一样,有它的统一性,也有它的斗争性,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更充实的与坚强的统一。——摘自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特点。第99页共133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解析:材料表明,1937年七七事变后,三校为了避免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向西南大迁移,校名去掉“临时”,说明国民政府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有了新的认识,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2.A解析:根据材料“判决25名战犯有罪,如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松井石根被判处绞刑”并结合所学可知,东京审判以反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审判罪行累累的战犯,其本质是国际正义对法西斯邪恶势力的审判,是一次和平、文明、正义的审判,故选A项;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审判没有揭示出战争的野蛮性和罪恶性,排除B项;东京审判是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排除C项;东京审判并不是胜利者对投降者的审判,其本质是对战争、野蛮、邪恶的审判,排除D项。3.A解析:根据材料“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可知该战略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A项;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是指粉碎了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无关,排除B项;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排除C项;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项。4.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忻口会战爆发于1937年,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故选B项;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余人,排除A项;武汉会战爆发于1938年6月,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排除C项;第三次长沙会战是抗战相持阶段进行的,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歼灭大批日军,鼓舞了英美等国盟军,排除D项。5.B第100页共133页 解析:从材料中“80多年前,在台儿庄……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可知是指发生在1938年春的台儿庄战役。因为台儿庄地区属于枣庄市,因此,这场战役发生于今天的枣庄市,故本题答案为B项。6.C解析:题干中信息“解放军”“142天”以及国共两党军队的数量对比发生的明显变化可知,取得以上战果的应为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共产党军队超过国民党,而对应的国民党军队数量锐减,C项符合题意。7.D8.B9.C10.C11.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日本是蓄谋已久的,并且日本侵华的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抗争起点,故A项正确;柳条湖爆炸案不仅没有打乱了日本政府的对外征战计划,而且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借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是否是政府授意,故C项错误;“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故D项错误。12.D解析:根据材料“晋察冀边区发行了一枚《抗战军人》邮票,邮票图案是一持枪跑步前进军人”并结合所学可知,持枪奔跑的战士是抵御日军侵略的民族英雄,以邮票的形式分发给军人免费贴用,提升了战士们的自豪感,增强了军人抗日的决心和斗志,故选D项;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主题是《抗战军人》邮票,不能说明共产党地位的提高,排除第101页共133页 B项;1938年10月抗日战争才进入相持阶段,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13.D解析: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的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A项;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是1935年“华北事变”的爆发,排除B项;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的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排除C项;蒋介石的讲话表明了其抗日的决心,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形成,故D项正确。14.C解析:根据材料“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可知朱自清描述的是抗战后和平幻灭的情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所致,故C项正确。15.C解析:从材料“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可以看出此时中共主张建立统一的国防政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C项正确。材料所述宣言发表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国民党的态度,B项错误;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是主张建立统一的国防政府而非民主联合政府,D项错误。16.D解析:根据图中两处“苏军”及“齐齐哈尔”“海拉尔”“小兴安岭”等可知,此图反映的是苏联宣布对日作战,进军中国东北,协助消灭日本军队,故D项正确。中国东北沦为殖民地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处于抗日战争前期,此时苏联并没有对日作战,排除A项;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争,材料中强调的是苏联对日作战,排除B项;东北一直都是列强争夺的重点,C项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17.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并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国民党很快撕毁协议并挑起内战,故D项正确。A、B、C三项发生在全面抗战之前,不符合要求,故排除。第102页共133页 18.D解析:由材料“中国抗日战场一直拖住侵华日军主力”,可得出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没有反映,均排除。19.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主席做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主要是因为毛主席看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故选A项。B项不是做出该论断的原因,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数据来源是准确的,解放战争爆发之初,相比国民党的武器装备、军队数量、控制的区域来说,共产党处于弱势,C项错误;国际形势对共产党不利,排除D项。20.A解析:根据表中的“意向”及相应的人数分析可知,学生对内战是否发生存在较大的分歧,故A项正确。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集团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独裁、内战”方针,故B项错误;表中认为“可获得政治解决”“可获得速战速胜”的人数不少,说明对国民政府抱有幻想的人占有一定比例,故C项错误;材料中学生对内战的看法不一,且学生代表不了所有民众,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措施:参军参战,军事动员;开展生产运动;土地改革;加强在国统区的斗争;发动宣传攻势,占据舆论阵地;正确的战略战术。(2)意义: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推动了战略转折;为最终胜利奠定基础。解析:第(1)问,由材料“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运还重要,一时应成为中心工作”得出参军参战,军事动员;根据材料“带领各界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可知开展生产运动;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颁布土地法大纲,实行土地改革,因此得出土地改革;由材料“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可知加强在国统区的斗争;根据材料“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传攻势”得出发动宣传攻势,占据舆论阵地;根据材料“国内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迅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可知正确的战略战术。第(2)问,根据材料“带领各界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第103页共133页 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可知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根据材料“1946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并结合所学1947年战略反攻可知,推动了战略转折;根据材料“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传攻势”并结合所学解放战争的胜利可知,为最终胜利奠定基础。22.(1)“远东危机”指的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不同意。理由:溥仪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皇帝,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他们都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蒋介石的态度和政策是解决危机的关键;日本是危机的制造方,当然也成为危机解决的关键。(2)目的: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争取抗战胜利。努力: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推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时间“1936年”回答。第二小问,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是不同意《时代》周刊的说法,再展开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等方面回答。23.差异:日军士兵战地日记记载了日军屠杀大批中国战俘的情况,而《东京日日新闻》则称为是中国军队遗弃的尸体,战俘仅仅几千人。日军士兵战地日记的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理由:从《东京日日新闻》报道的新闻标题及内容来看,其立场明显是站在日本法西斯一方,其报道赞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所以会掩饰日军在南京的屠杀,不会如实报道。19日的报道是日军自己公布的数字,并非真实情况。日军士兵的战地日记是个人化的记述,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其对自身屠杀中国战俘行为的记述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虽然具体数字有不同,但不同士兵的日记都有屠杀中国大量战俘记载,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大屠杀的真实性。解析:第一小问,将材料一“12月19日,日本的一篇新闻报道的名称——《敌人的遗弃尸体八九万(南京攻城的战果)》”与材料二“1937年12月日军士兵有关第104页共133页 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战地日记节选”进行对比,可知其差异——日军士兵战地日记记载了日军屠杀大批中国战俘的情况,而《东京日日新闻》则称为是中国军队遗弃的尸体,战俘仅仅几千人。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军士兵战地日记的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日本在《东京日日新闻》所报道的诸多标题可知其立场很明显是站在日本法西斯一方,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所以会掩饰日军在南京的屠杀,不会如实报道;而日本士兵的日记是个人化的记述,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其对自身屠杀中国战俘行为的记述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虽然二者所叙述的具体数字不同,但不同士兵的日记都有屠杀中国大量战俘记载,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大屠杀的真实性。24.(1)抗战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文艺能够激励民众抗战;日本奴化政策;文艺界抗战分散。(2)广泛性;以抗战为共同目的;既统一又斗争;没有严密的统一组织。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抗战展开以来”“中心都市的沦陷”“民族解放伟业”以及材料二中“抗日统一战线”并结合所学从抗战爆发、统一战线建立、日本奴化统治以及抗日文化作用等角度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一切文化人,只要他们赞成抗日”“服从于抗战”以及“有它的统一性,也有它的斗争性”来概括即可。第105页共133页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九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旬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C.第一个五年计划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2.毛泽东在某次会议开幕式上致词:“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次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材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边倒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D.不结盟4.“这一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小社并大社,自留地归集体,大搞公共食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这一运动”是()A.土地革命B.包产到户C.人民公社化运动D.社会主义改造5.观察下图,图中的②对应的行业应该是()第106页共133页 A.工业B.农业C.交通D.教育6.“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A.促进朝鲜统一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C.为了保家卫国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7.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8.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主题确立的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阶级矛盾已经彻底解决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9.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①《共同纲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政治协商制度④民主集中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第107页共133页 10.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放弃“一边倒”政策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11.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战士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入朝部队的称呼是()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东北野战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12.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A.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B.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变化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D.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3.2020年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9月27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共同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双方交接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关于这场战争正确的历史认识是()A.是一场维护世界正义和捍卫世界和平的战争B.推动了新中国开始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D.涌现出诸如黄继光、左权等众多英雄人物14.据统计,我国1950年农业税实征税额折合细粮269.7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2.3%;1951年,增长到361.5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4.5%。这一变第108页共133页 化是为了()A.支援抗美援朝战争B.推进土地改革运动C.服务于工业化建设D.全面恢复国民经济15.以下成就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①“神舟五号”成功发射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17.20世纪70年代,它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端,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它”指的我国第一颗()A.原子弹B.导弹C.氢弹D.人造地球卫星18.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提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革命”。这说明当时()A.国家工作重心是社会主义革命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是首要任务C.改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D.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战略19.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第109页共133页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20.1956-1966年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下列史料中可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110页共133页 材料二1952年至197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1952年1978年原煤产量0.66亿吨6.2亿吨钢产量135万吨3178万吨粮食产量16392万吨30477万吨在校学生数5444万人21351万人医院、卫生院3540个64421个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表: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整理(1)结合材料一,用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2)分析上表中1952年至1978年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22.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三峡时强调:“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80年9月16日,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呢绒纺织工厂)开工。他委托胡雪岩向德国商人购买机器设备1200多件,并从德国聘请匠师十多人。左宗棠离开兰州后,德国技师三年合约期满回国。1884年初织呢局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整理自《科普中国》第111页共133页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严重短缺,60多岁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技术人员跋山涉水进行石油勘探。在勘探最困难的时候,李四光鼓励大家:“我们一线的生机,还是在我们的民族,大家打起精神,举起锄头向前挖去。”终于,1959年勘探出了大庆油田。随后,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港、胜利、华北大油田相继找到,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摘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四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兰州机器织呢局是近代中国哪次探索中创办的企业?该企业“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说明它面临什么困境?(2)举出一名新中国早期的国防科研工作者及其贡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科研工作者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具备的条件。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儿。——百姓俗语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第112页共133页 “一天等于二十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某历史时期的宣传口号材料三命题的维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历史的维度: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本质的维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践的维度: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和遵循“三个必须”世界的维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曲青山《从五个维度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哪些人的梦想?与这一梦想相对应的是什么经济形态?(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时期中国人的什么梦想?这一梦想的问题在哪里?(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梦的内涵。不同时期不同的中国梦说明了什么?2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麗林)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首先证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第113页共133页 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材料三“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摘编自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1)材料一所制定的目标未能达到的原因何在?(2)概括材料二中新中国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第114页共133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50年10月”“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可知为抗美援朝。2.B解析:根据题干中“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筹备,通过《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B项;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不是“政府委员会会议”,排除C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于1954年,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排除D项。3.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不符,均排除。4.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小社并大社……大搞公共食堂”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故选C项。5.A解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柱状图中的行业②应该是工业,故A项正确;农业不是优先发展对象,故B项错误;交通不是“一五”计划发展重点,故C项错误;教育也不是“一五”计划重点,故D项错误。6.C解析:从材料中“我们不出兵……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为了保家卫国。故答案为C项。第115页共133页 7.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选A项。8.D9.C解析:毛泽东讲话的核心是要团结党外民主人士,《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为筹建新中国颁布的文件,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合作的具体形式,所以①③符合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并未体现材料中的思想,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②④均不符合要求。故选C项。10.B解析:中国政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以打破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B项正确。A、D两项是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而提出的,故排除;新中国初期坚持“一边倒”政策,故C项错误。11.D解析: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A项是抗日战争时期,B、C两项都是解放战争时期,故选D项。12.B解析:题干图示显示1961~1971年支持中国的国家数量总体上在不断上升,说明了在两极格局之下更多的国家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冲击着两极格局,故选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中国经济状况,排除A项;此时联合国主导者仍以美苏为主,排除C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1979年中美建交,排除D项。13.A解析:根据所学,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政府应朝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赴朝进行的战争,是一第116页共133页 场维护世界正义和捍卫世界和平的战争,故选A项;根据所学,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前,就已经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排除B项;根据所学,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时,中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C项;根据所学,左权于1942年牺牲在抗日战争中,并未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排除D项。1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的时间是1950—1953年,因此这一时期政府提高农业税主要是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故A项正确;土地改革与农业税增加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我国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53年,排除C项;征收粮食税与全面恢复国民经济无关,排除D项。15.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本题四个项中,①“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于2003年10月15日,符合题意;②尼克松总统访华时间为1972年2月,不符合题意;③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爆炸成功。因此,①③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项。16.B解析:在冷战背景下,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封锁新中国,但中英两国出于自身现实利益的需要,仍不断改善两国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中英关系取决于两国的利益需要,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不起决定作用,A项错误;1972年时,英国并未加入欧共体,中英关系的改善与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无关,C项错误;中英两国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仍存在意识形态的对抗,D项错误。17.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A项不符合题干的“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故C项不符合题干的“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1960年第117页共133页 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故B项与题干的“20世纪70年代”不符,不符合题意;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故D项符合题意。18.C解析:材料强调所有制变革的同时要加强技术革新,即改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故选C项。19.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此时中国还处于过渡时期,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时期是指1953-1956年,图片显示这一时期农业总产值高于工业总产值,B项错误;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图片显示这一时期农业总产值逐渐下降,C项错误;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兴起,图片显示这一时期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态势,即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D项正确。20.D解析:故事片《雷锋》宣传雷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不为名利、不计个人得失,把一切出发点都围绕在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上的精神,这代表了十年探索时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故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1950年,故A项错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1953年,故B项错误;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党和政府经济建设经验的积累;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外交环境的改善。(写出中共八大、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文化大革命”中人第118页共133页 民群众的抵制和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也可)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改善了民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解析:第(1)问,据所学并结合图片信息不难看出新中国在政治与经济两个方面向社会主义过渡。政治上,颁布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建立一系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如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一五”计划。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从社会主义制度、政府政策、科学理论、外交环境等几个角度来答,如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和政府的重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外交环境的改善。亦可回答其他内容,如八字方针等等,符合史实即可。第二小问,可以从对当时与对后世两个方面回答,一是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改善了民生,二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22.(1)洋务运动。困境:缺乏技术;缺乏人才(2)邓稼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精神:艰苦奋斗、忘我工作、追求卓越、创新精神、自力更生、不计报酬、为国奉献等。(3)条件:国家独立;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制度保障)(制度创新);人才(教育发展);技术(先进科技);政策支持(政府重视)(加大科技投入);经济发展;爱国主义;奋斗精神等。23.(1)时期及人物:中国古代和近代农民的梦想。经济形态:小农经济。(2)时期及梦想:“大跃进”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快速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实现共产主义的梦想。问题: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3)内涵:民族复兴、人民安居乐业、世界和平与发展。说明: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中国梦内涵的不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具有统一性和继承性。(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从俗语的内容和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中概括归纳即可。第119页共133页 (2)根据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关键信息,可以归纳为“大跃进”时期人们迫切改变落后现状的心情;其“梦想的问题”可以从夸大主观能动性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方面归纳。(3)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三“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是人民的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经济政治决定思想文化、民众是主体等角度归纳。24.(1)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左”倾错误的扩大;农业生产并没有得到实际重视;自然灾害严重;中苏关系恶化。(任答三点)(2)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3)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任答三点)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自然灾害以及中苏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知,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第(3)问,结合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进行作答即可。第120页共133页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十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多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数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这一行动表明我国()A.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B.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C.推进“一带一路”倡议D.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2.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城市C.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3.下面为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其反映的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年份198019902000对外贸易(进出口)381.41154.44722.9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1028.95935.6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4.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①空想社会主义②列宁主义③毛泽东思想④邓小平理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1979年,安徽来安县粮食增产4.4%,其中包产到户的队增产37%,包干到组的队增产12.5%,包产到组的队增产3.4%,仍然以队为基础,搞“大呼隆”的队减产6.7%。这说明()第121页共133页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D.基层乡镇政府设置开始革新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革。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和重点分别是()A.1978年、国有企业改革B.1979年、扩大招商引资C.1980年、扩大招商引资D.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7.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纪念日。澳门的回归践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一国两制”构想D.“九二共识”8.在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重要共识的基础上,1993年4月,备受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这一“重要共识”是()A.认同《告台湾同胞书》B.认同“一国两制”C.实现直接“三通”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9.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也好,吸收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也好,获得利益的不只是中国;西方国家也需要向外投资和市场,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据此可知,我国对外开放体现了()A.独立自主原则B.平等互利原则C.自力更生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10.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的握手穿越66年的时空,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这表明()A.两岸关系出现新突破B.两岸政策发生新变化C.国共两党实现新合作D.两岸人民达成新共识11.1978年,中国不但多次邀请外国首脑来中国访问,而且中国领导人也纷纷第122页共133页 出国访问。这一年,仅副总理和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就有13位先后21次出访,访问的国家达51个。这一现象()A.推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B.表明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C.实现了与西方关系的正常化D.体现了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12.在总结“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经验时,有学者说:关于澳门历史,长期以来中葡史学界各说各话,但从1980年代起,澳门知识界开始大量挖掘、整理、出版历史文献档案,希望还历史以原貌,带着家国观念做了大量研究。现在发现,把历史的话语权拿回来“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A.丰富历史文化资源B.推动九二共识形成C.随意解释历史现象D.合理进行价值引领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方是()A.华西村B.小岗村C.叶桥村D.水利村15.201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1周年。回顾历史,近代上海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上海又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下列关于上海两次开放表述正确的是()①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②两次开放都丧失关税主动权③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④两次开放都增强了综合国力A.①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第123页共133页 16.2017年11月8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回顾历史,下列关于中美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政府对新中国实行了敌视政策B.1952年,美国被迫在朝鲜战争停战协定上签字C.1972年,中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7.孙中山曾指出:“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习近平则提出了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他们共同主张()A.重视公有经济,反对私人资本B.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C.倡导市场经济,防止两极分化D.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18.1990年桓台县2.6万公顷粮田平均单产达到1020公斤,成为长江以北第一个全年粮食亩总产量超过1000公斤的“吨粮县”。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淄博对外开放走在全国前列B.家庭联产承包解放生产力C.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创新活力D.农村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材料中的“……”是指()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邓小平理论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截至2015年,中国手机的保有量为9.5亿台,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微信、网购、手机支付,几乎成了手机机主的日常标配。以上事实说明()①我国电信产业发展迅速②通信事业和电信事业的发展,使信息传递变得快第124页共133页 捷和简便③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④人们的生活已经被手机束缚住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84年中国开放14个沿海城市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的目标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加入二十国集团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枓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节选)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第125页共133页 变了。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与内容。并说明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根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的史料类型。2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在几十年的岁月,不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表”,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对表”,与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对表”,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在短短几十年里,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摘编自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材料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第126页共133页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与党的十六大、十九大决议(1)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时间”由“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变得“举世瞩目”甚至“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条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当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注意的问题。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舆论信息统计(局部):时间舆论热词“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20世纪70年代末放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摸着石头过河、包产到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初先富带动后富、小平您好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南方谈话”“姓资姓社”“下海”“三个有利于”、市场纪初经济网购、“互联网+”、全面小康、中国梦、“一带一21世纪初至今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第127页共133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解析:我国是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是主导,故A项错误;维和行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是新型区域合作,故B项错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无关,故C项错误;我国参与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故D项正确。2.B解析:1984年中国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与“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相符,故选B项;1980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也并非“开放整个海岸”,排除A项;1985年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C项;1992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D项。3.C解析:从本题材料中“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看,本题主要是考查我国对外开放情况,而B、D两项属于内政建设,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在开辟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才出现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显著增长的局面,故C项符合题意,排除A项。4.C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理论。因此,答案为C项。5.B解析:结合“1979年”和“安徽来安”的时空信息,得出此时正在进行改革。粮食产量数据,说明了改革的效果。题干给出了不同生产组织形式的粮食产量变化数据,从包产到户到以队为基础,粮食增产的速度逐渐下降,直到减产,这说明了包产到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选B项。A项错在“土地所有制的变化”,第128页共133页 不符合包产到户的内涵;农业合作化在1956年已完成,排除C项;1983年才建立基层乡镇政府,故D项错误。6.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故选D项。7.C8.D9.B解析:材料“对外开放也好……获得利益的不只是中国;西方国家也需要向外投资和市场,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表明我国对外开放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0.A解析:两岸领导人直接会面,是两岸自内战分离以来的首次,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故A项正确。我们在台湾问题上,依旧奉行坚持“九二共识”“一国两制”,两岸政策并未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两岸领导人会面,并不能表明国共再次合作,况且当时马英九也不是国民党的党主席,故C项错误;两岸领导人会面,不能表明两岸人民有新的共识,故D项错误。11.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中国领导人频繁出访和多次邀请外国首脑来访,结合所学,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进行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而国家领导人频繁出访和邀请外国首脑来华访问的现象,正是起到了推动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作用,故选A项。12.D解析:据题干中“带着家国观念”体现爱国教育的主题,故选D项。13.D第129页共133页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大锅饭”体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带来农村的巨大变化,故D项符合题意。14.B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最先包产到户,后来推广到全国。故选B项。15.A解析:本题以上海为切入点,对比近代以来上海的两次开放,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中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此时为被动开放,改革开放以来则是主动开放,独立自主。两者完全不同。因此,答案为A项。16.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故答案B项。17.D解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说明孙中山强调发展实业经济,“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说明孙中山同时注重避免资本的过度扩张造成的社会不公;习近平提出的“创新”“共享”的发展理念同样也体现了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的理念,故选D项。18.B解析:从本题材料看,主要是反映了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产量提高主要是依靠党的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故选B项。19.A解析:材料“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第130页共133页 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别反映的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故选A项。20.A解析:由材料“中国手机的保有量为9.5亿台,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可知①正确;由材料“微信、网购、手机支付,几乎成了手机机主的日常标配”可知②③正确;材料反映了通信不断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④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原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同亚欧之间的经济联系。(2)特点:改革开放是渐进式推进;经历了从政策调整到体制创新的阶段;政府的主导性(政府强力推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入。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结合政策对生产力的作用可以得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根据材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可以得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材料“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得出加入WTO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根据材料“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可以得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同亚欧之间的经济联系。第(2)问,根据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归纳特点。22.(1)主要措施与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积极影响: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改善了农民生活。(2)史料类型: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第131页共133页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分析材料出处回答即可。23.(1)内因: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外交: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主动融入世界,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的指导;科技文化:“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两弹一星”等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外因: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强。(2)不同: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到一主多元;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工业化战略: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各部门协调发展;发展方式: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资金从农业提供到国家积累;外部关系:冷战格局下的自力更生到全球化形势的开放共赢等。注意的问题: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开放合作共赢等。解析:第(1)问,可从中国和世界两方面分析,中国方面可从政治、经济、外交、思想、科技等方面来回答,世界可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总结。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从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工业化战略、发展方式、资金、外部关系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以从科技、农业现代化、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开放合作共赢等方面回答。24.[示例]看法:舆论热词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舆论热词呈现出反思“文化大革命”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有较大发展,舆论热词反映出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舆论热词反映出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第132页共133页 思想,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深化;21世纪初至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继续努力,舆论热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综上所述,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舆论热词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133页共133页
同类资料
更多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套单元测试卷合集(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