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附解析)
ID:79527 2022-01-04 1 3.00元 15页 45.92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5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奉贤区2022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填空。(1)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杜甫《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无之以为用。(《老子》四章)(3)《蜀相》中,作者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称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潦倒新停浊酒杯②.《登高》③.故有之以为利④.三顾频烦天下计⑤.两朝开济老臣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潦”“浊”“频”“烦”“济”。2.按要求选择。(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鲁迅对《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十分欣赏。他在这方面有精彩的评价:“书中故事,为亲所闻,为说真实,为于诸女子无讥贬。说真实,故于文则脱离旧套,于人则并陈美恶,美恶并举而无褒贬,有自愧,则作者盖知人性之深,得忠恕之道,此《红楼梦》在说部中所以为巨制也。”我觉得这不仅是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也是鲁迅自己的创作纲领。_____。①虽然思想平庸②鲁迅笔下孔乙己、祥林嫂等小人物③鲁迅对此类人都是心怀悲悯。④并不是恶人⑤但还是有一些优点的A.②④①⑤③B.②①⑤④③C.①⑤④②③D.①④⑤②③(2)下面是某大学学生会主席在迎新仪式上的发言片段,以下4处画线中,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学弟学妹们,你们【甲】十年寒窗,苦辣尝尽,身经百考,【乙】过关斩将,来到我们这片沃土。大学的生活将是【丙】丰富多彩、【丁】不一而足的,希望大家拥有充实美好的大学生活,不虚度青春年华。A.【甲】B.【乙】C.【丙】D.【丁】【答案】(1)B(2)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本题中,首先提到鲁迅作品中的小人物,即②;然后再说到这些小人物的特点,根据“虽然”“但是”这一组关联词,可以看出①在⑤前面;而不是恶人是作者认为的这些小人物的一些优点,所以④在⑤后面;最后说到鲁迅对待这些小人物的态度,即③。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这里面学生会主席对学弟学妹们的发言,用到学生身上是正确的。过关斩将:比喻竞赛中战胜对手,进入下一轮比赛,也比喻在前进中克服困难。这里指学生身经百考,在考试中战胜对手,从而考入大学。运用正确。丰富多彩:形容花样很多,内容丰富。这里面是说大学生活内容丰富。运用正确。不一而足:形容同类的事情很多,不可尽举。这里面是说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并没有列举同类的事物。运用错误。故选D。二、阅读(70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材料一:①作家与地域的关系,作家的地域性写作,只能看作是一种写作现象,并非写作准则,更不能据此做出价值评判。每一个作家总是与地域相关,他不可能凭空产生,若细加探究,任何作家的地域影响多多少少会在作品中显现。诸如某些作家的南方特征,那种南方气候、氛围、甚至气味的痕迹在作品中的不自觉流露。但仍有一些优秀作家,并不受地域的限制,纳博科夫从俄罗斯途经英国流亡到德国,之后又从法国流亡到美国,无论他在德国时期还是美国时期,均写下以那些地方为背景的杰出作品,或者也可以说,纳博科夫的地域性始终处于流动之中,而我更愿意把它称作离散写作。②更深入地说,地域之于某些作家的作品内涵,可能构成某种特定的符号和喻体。14世纪初被佛罗伦萨永久放逐的但丁,他将某些佛罗伦萨人写入他《神曲》中,成为《神曲》象征体系中的某些特定的指代。而18世纪的歌德,腻烦了普鲁士诸侯小国对宗教、文化发展的地域限制,索性提出了“世界公民”概念,他说“世界是一种象征”。③有一种现象很容易被混淆,地域之于作家,易于被视作该作家的根。而其实,作家真正的根,是他所运用的语言和受自己民族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一个作家无论以何种方式写作,在何处写作,他均摆脱不了这根源于血脉的影响力。一如北岛所说:“我随身携带的行李,只是我的语言。”④写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现象。在写作发生学里,特定的地理位置之于作家的关系,只是组成写作复杂因素之一。形成写作发生的庞大影响力因素中还有其他种种更为神秘复杂的因子,尤其是混沌难解的心理因素与天赋因素。对此至今没有出现一个令人信服的权威性的解释。(选自《作家与地域性写作》刘苇)材料二:①地域文化影响作家创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的默识,当我们对某位作家的风格感到新奇时,往往会到他生活的地域环境中寻找原因。这样的探索屡试不爽,文学史上可以找到很多例证。如俄国小说多心理描写,是因为环境寒冷,作家少有户外活动,常在屋内思考;拉美小说多绮丽幻想,是因自然环境的夸张宏伟。正如迈克·克朗在《文化地理学》所言,地域性从不只是单纯的空间地理,它往往和文化捆绑在一起,也包括作家所处地域的政治、历史、宗教等多种因素,它们共同影响了作品的语言、意象和风格。②从文学内部来看,地域特征也为作家打开更广阔的空间。莫言和贾平凹都曾表示,采用方言叙事,比普通话更为形象、生动,阎连科则直言,离开耙耧山脉就无法写作,这都是说明地域元素为文学创作提供便利。再者,当作品表现出某一地域的特征时,便可形成特殊的审美内涵,读者可以在阅读故事、形象、主旨之余,领略字里行间的地域文化,使得作品中的地域特征也成为一个审美对象。这种现象似乎是无心插柳的,也是超越时空局限的。 ③倘若作家的大量作品都表现出这样的地域性,便会被阐释为作者的写作风格,成为他的符号。读者会说,自己喜欢读莫言笔下的高密,或喜欢贾平凹接地气的语言。但实际上,这样的地域性在很多时候,并非文化特征在作家心理的无意识流露,常常是被主动地创造出来、有意地凸显出来。④当文学的地域性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文学现象和审美视野,很多作家便会下意识地开拓属于自己的“地盘”,这块“地盘”往往是以其童年的家乡为原型,有时也是其长期生活的居所,他们在这里讲述故事、建构想象,让人物在这里相遇,矛盾在这里暴露。⑤作家对地域性的主动营造,首先体现在作品的美学意蕴中。作家经营自己的“地盘”,写作一系列作品,而这些作品往往被赋予相似的风格,甚至人物形象。如马尔克斯的马孔多总是以荒凉衰败的面目示众,孤独成为马孔多居民的主要性格。⑥文学的地域性特征的确存在,且会对作家创作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当下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时常发现,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已经超出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符号。这种地域性是被“虚构”出来的,是作家主动的营造。所以,我们应当多一点理性判断,其究竟是以此追求文本本身的美学价值,还是有外部的非文学企图。(选自《对文学的地域性要善于“冷观”》张佳)3.材料一第①段加点词“离散写作”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对材料一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域对作家的影响或多或少会在他的作品中展现。B.作家作品中的地域特征构成了特定的符号和喻体。C.语言及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作家的影响是最深远的。D.心理因素和天赋因素对于作家的写作影响力巨大。5.能够根据材料二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A.贾平凹的作品都采用方言叙事,比普通话更生动。B.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意境源自于当地自然风光之美。C.马孔多人的孤独性格是马尔克斯主动营造的结果。D.莫言常常在他的笔下有意地讴歌高密的文化特征。6.材料一画线句的观点与材料二画线句的观点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7.《乡土中国》的“再论文字下乡”一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材料二第⑤段中提到了“地盘”的概念,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作家所开拓的“地盘”是如何成为“‘过去’的投影”的?请从贾平凹、老舍、沈从文中选取一位进行分析。【答案】3.(作家)不受某一地域限制而是受流动性地域影响的写作方式。4.B5.D6.不矛盾。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地域文化影响作家的创作,并为作家打开更广阔的空间,并特别指出“文学的地域性也包括作家所处地域的政治、历史、宗教等多种因素”,还明确了作者对地域性的主动营造。材料一认为地域并非作家的根,作家真正的根是他所运用的语言和受自己民族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两者都明确了地域对于作家写作的影响,材料二重在地域的多重因素,材料一重在思维和语言层面。角度不同,并不矛盾。7. 第⑤段中提到了“地盘”是指作家在文学作品中营造的地域,题目中的“投影”则是指将现实生活投射、反映到文学作品中。《秦腔》作者贾平凹营造了八百里秦川西府这个地域,这是他长期生活过的家乡。他把秦腔、黄土、“西凤”白酒、牛肉泡馍、戏班等投影到这个地域中,用以体现八百里秦川的地域特征和敦厚的民风,因此以此为背景所讲述的故事、建构的想象,塑造的秦川上淳朴的农民和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矛盾冲突。这些都是作者“过去”的生活经验,也源自于当地的“过去”。【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概念含义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的第一段“仍有一些优秀作家,并不受地域的限制……无论他在德国时期还是美国时期,均写下以那些地方为背景的杰出作品,或者也可以说,纳博科夫的地域性始终处于流动之中,而我更愿意把它称作离散写作”得出“离散写作”的特征为“不受地域的限制”“地域性始终处于流动之中”。然后根据下定义的公式找出种概念为“离散写作”,属概念为“写作方式”,关涉对象为“作家”,特点或种差为“不受某一地域限制而是受流动性地域影响”。【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地域特征构成了特定的符号和喻体”错,材料一第二段信息是“更深入地说,地域之于某些作家的作品内涵,可能构成某种特定的符号和喻体”,可见选项表述绝对。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进行推断的能力。A.“都采用方言叙事,比普通话更生动”错,结合原文材料二第二段“从文学内部来看,地域特征也为作家打开更广阔的空间。莫言和贾平凹都曾表示,采用方言叙事,比普通话更为形象、生动”分析,选项中“都”表述绝对。B.“边城意境源自于当地自然风光之美”错,结合材料二结尾段“在当下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时常发现,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已经超出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符号。这种地域性是被‘虚构’出来的,是作家主动的营造”分析,选项表述绝对。C.“马孔多人的孤独性格是马尔克斯主动营造的结果。”结合材料二第五段“作家对地域性的主动营造,首先体现在作品的美学意蕴中……如马尔克斯的马孔多总是以荒凉衰败的面目示众,孤独成为马孔多居民的主要性格”分析,选项表述绝对。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含义并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一第三段画线句“有一种现象很容易被混淆,地域之于作家,易于被视作该作家的根”先说明普遍现象强调地域对于一个作家的重要性,接下来“而其实”进行斗转“作家真正的根,是他所运用的语言和受自己民族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突出了“语言和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作家的影响,句中把重要性或者影响比喻成“根”,阐明一个作家无论以何种方式写作,在何处写作,他均摆脱不了这根源于血脉的影响力——语言和思想。材料二第六段“文学的地域性特征的确存在,且会对作家创作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与材料二的第三段画线句“有一种现象很容易被混淆,地域之于作家,易于被视作该作家的根”意思相近,承认地域对于作家的影响,但后文才是重点,即“在当下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时常发现,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已经超出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符号。这种地域性是被‘虚构’出来的,是作家主动的营造”,意即地域的影响也就是客观环境并非绝对的存在,“我们应当多一点理性判断,其究竟是以此追求文本本身的美学价值,还是有外部的非文学企图”,结合下文分析强调作家主观因素以及地域之外其它客观因素的不可忽视性。总而言之两段文字都在强调地域具有影响力,但不绝对,也就是并非唯一,影响作家写作的因素很多。可见并不矛盾。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对联系阅读经验和生活实际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首先理解《乡土中国》的“再论文字下乡”一章中的这段话的主旨思想,即: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这里的“过去”具体指个题“经验”和“传统文化”。材料二第⑤段中提到了“地盘”的概念,即作家主动营造的地域性特点,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作家的风格作品的特色。综合来看作家的“地盘”就包含了“过去”对作家的影响或作品中的表现,然后结合所给定的三位作家进行分析即可。关键词为“地域”“地盘”“过去”“投影”。就贾平凹分析可以抓住陕西、秦腔、黄土高原等地域(地盘)或文化特色对他的影响,以及在作品《秦腔》中的反映——投射。如果选择沈从文,则抓住边城特色——湘西的山水、民风,人们提起沈从文,首先想到他的作品《边城》,便不能不谈到湘西。而他一生的传奇,也大都和湘西有关。在他的笔下,湘西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到处充满神秘感的地方,那里的山山水水世俗人情,都是故事,都是诗歌,也都是图画。就老舍来谈则从北京这个“地盘”和代表作品《茶馆》入手,老舍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小胡同里。喜欢老舍的人应该知道,他最擅长写北京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正所谓小说源于生活,那些流传至今的作品和老舍在北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二)(15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虚拟毕飞宇①这个冬天特别冷。②祖父神情淡然,但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了。③父亲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望着父亲的背影,祖父很轻地咳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④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祖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父亲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父亲没有考上,祖父的57个学生考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九月,省报的记者把祖父的故事写成一篇长文:《春蚕到死丝方尽》。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⑤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冷静下来了,突然就有了愧疚。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春蚕》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把父亲的自信给砸烂了,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忙你的去吧。”⑥父亲不是省油的灯,他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口吻酷似祖父。那些年,这样的事求之不得呢。局长爽快地让父亲进了县教育局。⑦一月后,祖父急匆匆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瘦小的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上补习班去!局长打圆场了:“教育局挺好的……”祖父指着局长的鼻尖:庸俗!鼠目寸光!一年之后,祖父做了校长,而教育局长有机会出任副县长了。在组织部人员面前,祖父重复了那六个宇,教育局长功亏一篑,他的委屈和愤懑落在了父亲头上。⑧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 ⑨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董事长。也有记不住的时候,他在记忆阻塞之前往往要做一次深呼吸,随后,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比马桶的下水道还要深不可测。⑩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颠狂和牺牲精神,沉着,持久。“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⑪父亲退出去了,我打破沉默:“嗨,不就是爸爸那点事嘛……”⑫祖父说:“这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好久。你爸退休那天,我就释怀了……”⑬我很意外——他的眼神里不是释怀。⑭“……你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祖父凄然地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⑮这算什么事呢。⑯“当年荣校长l82个。我数过两遍。”祖父十分凄凉地憋了半天,轻声却又清晰地说。⑰荣校长的职务是祖父接替的,“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⑱“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我想让说话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⑲“不能做假。”语气剥板,严厉,中学教师特有,“不能做假!”⑳祖父赋闲多年了,他又不像荣校长在岗位上轰轰烈烈地倒下去的;再说了,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再说了,这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呢。㉑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死在了小年二十六。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㉒祖父曾为解寂寞,开了微博,我在上边发了讣告。微博长久寂寞。㉓我取出钱包,来到了花圈出租处,要来纸,笔,墨。我努力回忆祖父大醉的那些夜晚说出的那些名字职务单位,我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罗绍林遥寄哀思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茅开民遥寄哀思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储阳遥寄哀思……㉔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并不悲伤。事后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㉕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㉖父亲没有给祖父送花圈,只是亲笔书写了一幅挽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㉗父亲一直站在遗体旁,却没有瞻仰祖父的遗容,一秒也没有。他紧抿双唇,头有些昂,目光在扫视他手书的挽联,最终落在下联上。他没有泪,但是,毕竟上了岁数,有了水光,很亮,像洞穿。8.分析小说第㉑段画线句的作用。9.第⑧段画线句内涵丰富,请加以分析。10.本文的标题“虚拟”匠心别具,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赏析。11.结合全文,评析祖父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教育行为。【答案】8.画线句运用反复,“特别特别”强调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既与开头相呼应,又暗示了后文很少有人给祖父送花圈的结局,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氛围。9.将父亲比作祖父的一块肿瘤,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在祖父的生命中有着毁灭性的打击作用。父亲未得到足够的关爱,高考落榜,成为祖父巨大的遗憾;父亲胆大妄为,以祖父的名义让教育局长安排工作,让祖父失望暴怒而无可奈何。父亲又因祖父得罪教育局长而与祖父产生巨大矛盾,二人貌合神离。作者用这一比喻形象地刻画了祖父与父亲二人之间的关系,贴切而又带有悲剧色彩。 10.“虚拟”表面上是指“我”虚拟祖父所教育出来的“高材生”为祖父的葬礼送花圈的事;“虚拟”反映出学生对祖父的冷漠,与祖父对学生的关注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虚拟”送花圈,是作者对祖父的功绩的肯定,也是作者对祖父愿望无法达成的悲哀和无奈。11.小说中的“祖父”一心为学生,把全部时间给了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自己成就感到“得意”。但是他过分看重自己的荣誉,忽略了自己的儿子,导致了儿子高考的失利和与自己的对立;他怒斥儿子写信给教育局长谋取工作职位的行为,体现出他正直刚烈的一面。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德育,导致学生成才的很多,懂得感恩的却很少。既有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公正严明的一面,也有教育的遗憾和不足之处,具有真实感和时代特征。【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画线句“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从表达效果上看,连用两个“特别”,这是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天气的寒冷。内容上,“我”的祖父死在一个特别冷的日子里,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氛围。结构上,文章开头就写到“这个冬天特别冷”,此处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祖父去世后,“我”在祖父微博上发了讣告,但微博长久寂寞,也很少有人给祖父送花圈,“我”只好虚拟送花圈的人名。此句暗示了很少有人给祖父送花圈的结局。【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比作祖父的一块肿瘤。父亲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本来最有机会上大学,但祖父却“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对父亲关爱不够,最终父亲高考落榜,祖父“就有了愧疚”,这是“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的第一个原因。父亲“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父亲进了县教育局工作,祖父“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要求父亲上补习班,这是“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的第二个原因。“祖父指着局长的鼻尖:庸俗!鼠目寸光”“教育局长有机会出任副县长了。在组织部人员面前,祖父重复了那六个宇,教育局长功亏一篑,他的委屈和愤懑落在了父亲头上”,父亲与祖父产生巨大矛盾,这是“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的第三个原因。“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祖父的生命有着毁灭性的打击,突出父亲对祖父的打击之大。作者用这一比喻形象地刻画了祖父与父亲二人之间的关系。【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小说标题意蕴丰富,从表层意思看,“我努力回忆祖父大醉的那些夜晚说出的那些名字职务单位,我不可能记得住”,于是虚拟了为祖父的葬礼送花圈的人名职务单位,并且都是一些“高材生”。深层意思:祖父一心为学生,无私奉献,祖父因爱“高材生”而忽视了父亲,从而导致祖父与父亲之间关系淡漠,但是这些“高材生”却没人来参加祖父的葬礼。“我”虚拟为祖父葬礼送花圈的人名,反映出学生对祖父的冷漠,与祖父对学生的关注形成鲜明的对比。祖父去世前,希望能得到像当年荣校长那样多的花圈,所以作者“虚拟”送花圈的人名,这也体现了对祖父愿望无法达成的悲哀和无奈。作者“虚拟”送花圈,但是认为祖父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实际上是表明祖父一生的功绩是真实存在的。【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小说中的“祖父”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一辈子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理想使命,热爱工作,无私奉献,“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享尽殊荣。但是他过分看重自己的荣誉,对自己的儿子关爱不够,最终导致儿子高考的失利,因爱学生而忽略甚至牺牲了儿子的前途。儿子模仿自己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对儿子的这一行为,他“瘦小的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体现出他正直刚烈的一面。“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才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祖父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德育,尤其最后来为他送葬的学生很少,可见,祖父在智育上是成功的,在德育上是失败的。总体来看,祖父热爱工作,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基层教育者,他有作为老师成功的一面,也有教育的遗憾和不足之处,具有真实感和时代特征。(三)(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甲】_________·秋声(宋)蒋捷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①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乙】秋夜(宋)陈与义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著秋声。[注]①笳: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形似笛子。12.下列词牌名适用于甲词的是()A.永遇乐B.念奴娇C.声声慢D.沁园春13.对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词开篇点明时节,奠定了凄凉的基调。B.甲词上片虚实相生,表达对故友的思念。C.乙诗“洗”字形象地描绘秋夜天空的爽朗。D.乙诗作者欲借西风、落叶寄托心中的愁绪。14.两首诗歌都提到了秋声,但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区别,请围绕“秋声”加以分析。【答案】12.C13.B14.甲词将“秋声”作为全词的主要写作对象,选取了“豆雨声”“风声”“更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等多种秋声,渲染凄凉况味,传达词人由秋夜怀人、感伤战乱、悯惜农家辛苦等情感引发的愁绪之重。乙诗中“秋声”则指西风吹叶之声,作为秋景之一,是诗人刻意寻找,用以寄托内心愁绪一种载体,凸显其愁绪之深。【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一种词牌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故可根据所学的词来判 断。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前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与“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句式不一致。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句式不一致。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与“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句式一致。如《沁园春•长沙》,前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与“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句式不一致。故用“声声慢”。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虚实相生”错误,应该是实写。词的开端以前三句领起,写作者在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独自在深巷院内凭窗啼听连绵不断的秋声。接下来,作者用排比的方式,揭示他听到的种种秋声。“故人远”三句,用心理感受来写风铃声,揭示出作者思念故人的寂寞之感。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甲词全篇采集了九种声音:雨声、风声、更鼓声、檐铃声、彩角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从深夜到拂晓,连续不断袭来。写是秋声,渲染的是秋天肃杀悲凉的气氛,抒发的是心中的悲声、痛声、恨声、愤声,以及“理不断,愁还乱”的无可奈何的叹息声。这一夜之间时间的推移,似乎是人生苦难历程的再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实则借写对老友思念之情。特别是“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使他惊心,勾起作者的亡国之痛。“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邻舍在砧石上捣练之声。邻家主妇一夜未眠赶制寒衣,天明未睡。悯惜农家辛苦。当风声、雨声、更鼓声接踵而来时,留在心底那种印象犹深的声音会带动而起,击起思绪万千,心潮起伏,因而悲切之外,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情。乙诗诗人不但不写悲秋,反说请凌厉的秋风不要把树叶都吹尽,使得耳中缺少了沙沙的秋声。这样写,表面上是说自己不会发愁,有意寻觅秋声,唯恐缺少了引起愁思的秋声,是豁达语,实际上是作者在故作旷放,藉以抒发牢愁,凸显其愁绪之深。(四)(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谢密字弘微,晋西中郎万之曾孙、尚书左仆射景仁从子也。祖韶,车骑司马。父思,武昌太守。②义熙初,袭爵建昌县侯。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数千卷书,国吏数人而已,遗财禄秩,一不关预。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伯叔二母,归宗两姑,晨夕瞻奉,尽其诚敬。内外或传语通讯,辄正其衣冠。婢仆之前,不妄言笑。由是尊卑大小,敬之若神。③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友睦之至,举世莫及。口不言人短,见兄曜好臧否人物,每闻之,常乱以他语。历位中庶子,加侍中。志在素宦,畏忌权宠,固让不拜,乃听解中庶子。每献替及陈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上以弘微能膳羞,每就求食,弘微与亲旧经营。及 进之后,亲人问上所御,弘微不答,别以余语酬之,时人比之汉世孔光①。④弘微与琅邪王惠、王球并以简淡称,人谓沈约曰:“王惠何如?”约曰:“令明简。”次问王球,约曰:“蒨玉淡。”又次问弘微,约曰:“简而不失,淡而不流,古之所谓名臣,弘微当之。”其见美如此。(节选自唐·李延寿《南史卷二十·谢弘微传》,有删改)[注]①孔光:汉代名臣1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1)一不关预()(2)每就求食()16.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固让不拜()A.责备   B.避让  C.推辞   D.允许(2)每献替及陈事()A.陈旧   B.陈列  C.公布   D.述说17.请用“/”画出下列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性 严 正 举 止 必 循 礼 度 事 继 亲 之 党 恭 谨 过 常18.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友睦之至,举世莫及。口不言人短,见兄曜好臧否人物,每闻之,常乱以他语。19.分析第④段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20.纵观全文,概括时人将谢弘微比作汉世名臣的原因。【答案】15.①.全,都②.到,往16.①.C②.D17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18.兄弟之间十分友好和睦,当代没有人能比得上。谢弘微不说别人的短处,而兄长谢曜喜欢褒贬评论人物,每次听到兄长这种言论,他经常用别的话来打乱他。19.侧面描写。通过沈约对王惠、王球二人的高度评价,赞其“简”“淡”,引出他对谢弘微“简而不失,淡而不流”的更高评价,衬托出谢弘微品行端正,有名臣之风。20.(1)生性淡泊:只继承书卷和吏民;拒绝权势与荣宠。(2)恪守礼制:事继亲极孝,仆婢面前不失礼仪。(3)为人磊落:不在背后随意的评价别人,并且阻止自己的兄长评价别人。(4)尽忠职守:上书陈奏必烧毁底稿,不让任何人知道;关于皇上的事,即使家里人来问也不回答。【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一不关预”中“一”是“全,都”的意思,句意:全不过问。“每就求食”中“就”是“到,往”的意思,句意:常常去他那里求饭吃【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1)“让”是“推辞”的意思,句意:坚持推辞不接受。故选C。(2)“陈”是“述说”的意思,句意:每次进谏和述说事情。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性严正”是讲性格方面的特点,句意完整,在它后面断开;“举止必循礼度”中“循礼度”是举止方面的特点,句意完整,在它后面断开;“事继亲之党”是动宾短语做主语,主语较长,或者有强调意味,可在其后断开,也可舒缓语气。句意:谢弘微性格严正,举止必定合乎礼度,事奉继亲家人,恭谨超过一般。故断句为: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得分点:“莫及”,没有人能比得上;“短”,短处;“臧否”,褒贬评论;“常乱以他语”,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常以他语乱”,经常用别的话来打乱他。【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能力。“人谓沈约曰:‘王惠何如?’约曰:‘令明简。’次问王球,约曰:‘蒨玉淡’”又次问弘微,约曰:‘简而不失,淡而不流,古之所谓名臣,弘微当之’”是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沈约对王惠、王球二人的高度评价,赞其“简”“淡”,引出他对谢弘微“简而不失,淡而不流”的更高评价,衬托出谢弘微品行端正,有名臣之风。【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以及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数千卷书,国吏数人而已,遗财禄秩,一不关预”,只继承书卷和吏民;“志在素宦,畏忌权宠,固让不拜”,拒绝权势与荣宠,说明他生性淡泊。“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事继亲极孝,“婢仆之前,不妄言笑”,仆婢面前不失礼仪,说明他恪守礼制。“口不言人短,见兄曜好臧否人物,每闻之,常乱以他语”,不在背后随意的评价别人,并且阻止自己的兄长评价别人,说明他为人磊落。“每献替及陈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上书陈奏必烧毁底稿,不让任何人知道;“及进之后,亲人问上所御,弘微不答,别以余语酬之”,关于皇上的事,即使家里人来问也不回答,说明他尽忠职守。所以时人将谢弘微比作汉世名臣。参考译文谢密字弘微,晋朝西中郎谢万的曾孙、尚书左仆射谢景仁的侄子。祖父谢绍,是车前司马。父亲谢思,是武昌太守。义熙初年,他世袭爵位为建昌县侯。谢弘微家一向贫穷节俭,而过继的家中富足,谢弘微只接受了几千卷书和官吏数人,其他遗产俸禄,全不过问。谢弘微性格严正,举止必定合乎礼度,事奉继亲家人,恭谨超过一般。对伯母和婶子、归宗的两个姑母,早晚伺候,尽他的诚敬之心。家内家外有时传话通讯,则把衣冠整好。在婢仆面前,不随便说笑。因此尊卑大小,就像敬神一样敬他。谢弘微少年成为孤儿,事奉兄长如同父亲,极其友爱和睦,全社会都比不上。口中不说别人的短处,看到哥哥谢曜好褒贬人物,每当听到的时候,常常就用其他的话来打乱他。历任中庶子,位居侍中。他志在做一个平常的官员,害怕和忌讳握权得宠,坚持辞让不接受,于是便听凭他辞去中庶子的职务。每次进谏和言事,必定要烧掉手写的草稿,人们都不知道。皇上因为谢弘微善于做美食,常常去他那里求饭吃,谢弘微和亲友一起制做。等进献上去以后,亲友问他皇上吃得怎样,谢弘微不回答,另外用其他的话来应酬他们,当时的人把他比作汉代的孔光。谢弘微与琅邪人王惠、王球都以简淡著称,有人对沈约说:“王惠如何?”沈约说:“令 明简。”其次又问王球,沈约说:“蒨玉淡。”又接着问谢弘微,沈约说:“简而不失,淡而不流,古代的所谓名臣,弘微可以当之。”他就是如此地受到赞美。(五)(11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听雨堂记(宋)刘克庄①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风之翏然也,水之淙然也,啸之然也,入于耳同也。然南郭子綦以为天籁,元结以为全声,阮籍以为鼓吹,为凤音,得于心异也。何也?噪之不如静也,动之不如定也。②雨之为声至矣,而闻者鲜焉。兄弟群居之乐至矣,而知者鲜。昔之人有以丝竹陶写为乐者,有以朋友切偲为乐者。丝竹托于物之声也,人也;雨自然之声也,天也;朋友取诸人之乐也,外也;兄弟修于家之乐也,内也。今夫大衾长枕,短檠细字,漏断人寂,埙唱箎和。当此之时,溜于檐,滴于阶者,如奏箫韶,如鼓云和。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此吾友野翁名堂之意。③夫近世言友爱者,推苏氏,其听雨之约,千载而下闻之者,犹凄然也。抑苏氏能为此言也?非能践此言也。余尝次其出处而有感□。方老泉无恙,二字虞侍,家庭讲贯,自为师友。窃意其平生听雨,莫乐于斯时也。既中制举,各仕四方,忧患龃龉,契阔离合,于是闻雨声而感慨矣。中年宦达,宴寐早朝,长乐之钟,禁门之钥,方属于耳,而雨声不暇听矣。岁晚流落,白首北归,一返阳羡,一居颖滨。听雨之约,众生不复谐矣。故曰“非能践此言也。”今野翁兄弟,俱以才业光显于时,虽为是堂,余恐其骑马听鸡之时多,对床闻雨之时少,愿刻鄙语于堂上,暇则览焉。盖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也B.焉C.耳D.者22.对第②段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世人大多躁动而无法享受“听雨”之乐。B.我的朋友野翁为了听雨而建造了听雨堂。C.朋友交往之乐和兄弟群居之乐一样重要D.“听雨”的奥妙唯有漏断人寂时能够领略。23.从语言特色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24.文末所写“早退”之志与陶渊明的“归去”之意是否相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案】21.B22.A23.画线句采用对偶的形式,句式整齐,流畅自然。由对自然之音的倾听到人生至乐的感受,既有形象之感,又有递进之意。24.同:都体现了作者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异:陶渊明的“归去”是在对官场生活极端失望之后,选择彻底远离官场,回归自然。本文则以“雨声”为引,告诫友人如要守住内心的“静”与“定”,不被官场生活所累。【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也,一般放在句末,为语气助词,无实义。B.焉,出现在句末时,可为助词,译为“啊”“呀”;也可为兼词,相当于介词“于”+代词“是(之)”。“余尝次其出处而有感”的译文:我曾经推测他们听雨的约定(时间)而 对此有所感慨。可知,“焉”相当于“于之”此处应用“焉”。C.耳,一般出现在句末,可译为“罢了”。D.者,一般出现在句中,表句中停顿。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分析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文章第②段可知,作者通过前面对听雨的快乐知道的人少,兄弟间在一起的快乐知道的人少等论述,最后得出“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的结论,可知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世人大多躁动而无法享受“听雨”之乐。故选A。【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句子的能力。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就提出“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其中“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与“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形成对偶句,这样让句子句式整齐,产生一种形式美和节奏美,而两部分内容相互映衬,表达流畅自然。同时,这两者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从“至音”到“至乐”,是由对自然之音的倾听到人生至乐的感受,让文章的表达更加形象,也让文章更有感染力。【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比较阅读的能力本文中,作者提到“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在文章的最后,通过对朋友的规劝“虽为是堂,余恐其骑马听鸡之时多,对床闻雨之时少,愿刻鄙语于堂上,暇则览焉。盖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表现了作者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而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田园将芜胡不归”中,也体现了这一情感。但两者在情感上又有这明显的差异。陶渊明的“归去”是在对官场生活极端失望之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选择彻底远离官场,回归自然。而本文作者则是通过对“雨声”的描写与论述,通过对苏轼兄弟的回忆,提出“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的规劝,告诫友人如要守住内心的“静”与“定”,不被官场生活所累,早早从官场脱身,享受那“听雨”之乐。参考译文:天下最动听的音乐只有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欣赏,最大的快乐只有在(心灵)安定的状态下才能体会。风轻轻刮过的声音,水慢慢流逝的声音,人长啸的声音,进入耳朵后听到的是(差不多)的声音。但是南郭子綦认为这是天籁之音,元结以为这包含了天下全部的声音,而阮籍认为这是敲鼓、吹奏的音乐,是凤凰鸣叫的声音,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因为心灵的感受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欣赏时)噪杂不如安静,躁动不如安定啊。 下雨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但仔细欣赏(雨声)的人很少。兄弟们群居在一起的快乐是最大的快乐,但知道这一快乐的人很少。过去的人有以音乐为乐的人,也有以朋友之间进行切磋为乐的人。通过乐器发出声音的,是人;通过雨声发出自然之声的,是天;朋友间的友情的快乐,是表现在外面的;兄弟间的友爱之乐是隐含于内在的。如今宽大的被、长长的枕头,短的烛台、纤细笔画的字,夜深人静,埙箎相互应和奏乐。在这时候,从房檐滴落到台阶的水滴声,就像用箫奏出韶之乐曲,就像鼓音相互应和。安静的人能听到,躁动的人却听不到。(内心)安定的人能感知,而内心躁动的人却感知不到。这就是我朋友野翁将此屋命名(为听雨堂)的用意。近代如果说友爱之人,应首推苏轼兄弟,他们的听雨的约定,即使是一千年后的人听到,还会感到凄然感伤。也许苏轼他们只是能那样写,而不能实际践行。我曾经推测他们听雨的约定(时间)而对此有所感慨。那时候老泉(苏洵)还健康,两个儿子在身边陪伴,在家里讲读诗书,各自互为师友。我私下认为他们一生中听雨的感受,没有比那时更快乐的。当他们都考中科举,到全国各处做官,各种做官过程中的忧患和不顺,各种的相聚分离,于是在听到雨声后都有所感慨。等到他们人到中年,官职也越做越高,每天早早地去上朝,耳朵里听到的只有皇宫里报时的钟鼓声,钥匙打开宫门的声音,却没有听雨的时间了。(苏轼兄弟)到了晚年,因为被贬,到老了才被赦免,一个返回阳羡,一个居住在颖水之滨。听雨的约定,人间再也不能实现了。所以我说“他们不能践行听雨的约定”。如今我的朋友野翁兄弟,都以才华和功业显名于当时,他们虽然建造了这间听雨堂,我恐怕他们骑马听鸡鸣的时候多,而坐在床上听雨的时候少,所以愿他们把我这篇文章刻在堂上,有空的时候就看一看。记住,只有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听到雨声,只有在(内心)安定的情况下才能体会这听雨的快乐,只有早早地退隐才能实践我所写的这些话。三、写作(70分)25.有人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要先思危,再思退,后思变。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略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给出了两种相反的观点,具有思辨性。“思危”,越是顺风顺水,越要清醒自持,步步为营,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思退”,给欲望做减法,为生命留白,懂得见好就收的人生,后劲会更足。“思变”,做长期主义者,不拼运气只认实力,不断重塑自我,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这“三思”,思考的就是:思虑做此事有什么危险的地方;思虑做此事后有什么退路;思虑做此事的将来有什么变化的地方。这是第一种观点,认为做事要多想,多思考。第二种观点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不要想太多,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勇敢地、果断地去做就好了。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就要对两种观点进行辩证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三思而后行”?“三思”思些什么呢?“三思”的意义何在?行动前可以多思考,制定周密的计划为行动护航;过程中多思考,发现漏洞,及时更正;行动后多思考,总结经验,反思迭代。那么,何时又不要想太多呢?不要多想的又是什么呢?“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痴心妄想,非分之想,那些患得患失的猜想,那些闭门造车的瞎想,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都无需多想。决定出发时,便莫要瞻前顾后。生活中真正的勇士,有敢于直面生活的勇气;有跨越困难的毅力;有接受一切结果的泰然。立意:1.行成于思毁于随。2.多虑者劳心且易错失良机。3.在行动中协调好“多思”与“少思”。
同类资料
更多
上海市奉贤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