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二练知识对点小题练(含解析)
ID:68429 2021-11-28 1 3.00元 52页 2.26 MB
已阅读10 页,剩余42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第二练 知识对点小题练1.细胞的分子基础与结构基础                 1.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本次月球挖土量约为2kg。经成分分析发现,与之前美国带回的月壤成分相比,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多了“橄榄石”成分。在此之前,科学家曾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包含许多小型含水“玻璃珠”,这为寻找外太空的生命提供了新的希望。除此之外,月壤中也含有很多无机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水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碳元素在细胞中的作用并不重要B.若月壤中缺乏某一种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其他元素可替代该元素的功能C.月壤中所含的元素在地球生物中都能找到D.对月壤样本的分析必将加深人类对月球地质特性及演化历史的了解2.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中只有磷脂参与构成细胞膜B.脂肪是既能储能又具有保温作用的物质C.落叶中的纤维素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D.维生素D和性激素均可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3.(2021广西桂林第一次联考)有关下列五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型冠状病毒 ②酵母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A.①只能在⑤中进行大量增殖B.③④都是自养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②⑤都是异养生物,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五种生物遗传物质的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4.(2021山东潍坊模拟)下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④是细胞骨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糖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表现为②③都可以侧向自由移动C.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②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④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5.(2021河北沧州阶段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胆固醇、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LDL通过血液运送至细胞,在细胞内发生下图所示的过程。已知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产生的、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DL和LDL受体之间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剂会影响LDL与其受体的分离C.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完成合成D.溶酶体内pH过高会降低LDL的分解速率6.(不定项选择)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C.实验①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实验②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D.该实验结果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7.(2021东北三省四市联考)请以高等植物紫色洋葱为例来完成下表。细胞类型洋葱(1)         细胞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洋葱管状叶的叶肉细胞合成ATP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              不具有的细胞器(3)                中心体和叶绿体中心体实验用途观察有丝分裂(4)                  提取叶绿体的色素实龙胆紫溶液或原需要无水乙醇作提取液 验试剂或原理(5)                 理:(6)                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2021辽宁大连期末联考)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的溶液中:0.3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KNO3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且在20min时用清水处理各组材料,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伸缩性小,限制其胀大B.15min后,b组萝卜条才开始吸收K+、N,吸水能力增强C.在实验开始的10min内,b、c两组细胞均通过渗透作用失水D.15min时,在c组萝卜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2.(2021山东青岛期中联考)细胞膜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的一种选择性通透屏障,其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跨膜运输。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营养物质B.一种物质只能通过一种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C.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D.大分子物质要通过载体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且要消耗能量3.(2021河北学考模拟)下图为a、b两种溶质分子的跨膜运输。结合图示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b两种溶质分子均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B.b溶质分子的运输速率只取决于膜两侧b的浓度差C.a、b两种溶质分子的运输均不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D.图中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运输过程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4.植物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对水有一定的通透性,但研究发现大量的水通过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下列关于水通道蛋白与植物体内水分代谢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叶片气孔更易开放B.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C.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在缺水条件下更易发生萎蔫D.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细胞伸长生长速率降低5.(不定项选择)下图所示为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丙A.人体内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图甲所示的相同B.图乙所示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无氧状态下图丙所示的运输方式不能进行D.图丙中的ATP和B都可以重复利用6.(2021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模拟)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铁离子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蛋白1运输亚铁血红素的动力是              。 (2)蛋白2催化Fe3+生成Fe2+的作用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      。 (3)蛋白3运输Fe2+的方式属于        ,蛋白3运输H+的方式属于        。 (4)蛋白4运输Fe2+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3.酶与ATP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酶由氨基酸组成,合成过程中有水生成C.低温能降低酶活性是因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D.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的水解,说明其具有专一性2.(2021山东青岛模拟)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3.(2021广东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相同的一组酶。同工酶可因编码基因的不同、转录或翻译后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对同一个体而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同反应条件下,同工酶催化效率可以相同B.不同的组织,同工酶催化的底物相似C.不同的同工酶,mRNA序列可能相同D.相同的细胞,同工酶的编码基因一定相同4.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底物数量的限制B.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C.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一定介于甲组和乙组温度之间D.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一定介于乙组和甲组温度之间5.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均能合成ATPB.离子进出神经细胞,均需ATP直接提供能量才能完成C.1个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构成,与核酸元素组成相同D.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6.(不定项选择)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系列反应的进行(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TP推动细胞做功过程中,存在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B.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C.ATP水解与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均属于放能反应D.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7.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酶的作用机理是                   。图甲为酶催化反应过程模式图,图中代表酶分子的是   (填标号)。假如在②充足且一定的情况下,适当提高①的浓度,    (填“能”或“不能”)提高最终产物量。酶有一些重要特性,图甲能体现的酶特性是      。 (2)理论上,若分别在pH为6、7、8时测定酶的最适温度,得到的结果    (填“相同”或“不同”)。据图乙分析,与B点相比,限制D点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限制C点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在图乙A~E点中,可以确定酶的空间结构有破坏的是            。 4.细胞呼吸过程及影响因素                 1.(2021河北沧州阶段检测)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过程,其中①~④代表不同的阶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②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阶段①、阶段③都能产生ATP C.阶段④可发生在人体肌肉细胞中D.阶段①能为阶段③④提供[H]2.(2021广东实验中学检测)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的两套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甲组和乙组互为对照,都是实验组B.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不能判断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C.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乙组培养液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D.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水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3.(2021辽宁大连模拟)北欧鲫鱼在寒冷条件下,通过向体外排出酒精来延缓周围水体结冰,其细胞呼吸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能产生CO2B.过程①②均能生成ATPC.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D.图中葡萄糖能被彻底氧化4.(不定项选择)下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非绿色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呼吸酶的活性B.根据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D.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5.(2021北京朝阳高一期末)耐力性运动是指机体进行一定时间(每次30min以上)的低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游泳、慢跑、骑行等。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为探究在耐力性运动训练中肌纤维出现的适应性变化,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1)在耐力性运动训练中,肌纤维(肌细胞)通过图1的    (填字母)过程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可为运动直接提供能量,其中甲表示            (物质),催化b过程的酶存在于                 。 (2)探究耐力性运动训练或停止训练时,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出现的适应性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图2①由图2可知,经过   周的训练之后,肌纤维中线粒体的数量趋于稳定。若停训1周立即恢复训练,则    (填“能”或“不能”)使线粒体的数量恢复到停训前的水平;若继续停止训练,4周后将降至       的水平。 ②研究还发现耐力性运动训练能使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请解释在耐力性运动训练中出现这些适应性变化的意义:                                                   。 ③研究认为长期耐力性运动训练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预防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的关键因素。请你结合本研究结果给出进行体育锻炼时的建议:                            。 5.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                 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2.(2021湖南长沙期末调研)下图表示豌豆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相关生理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O2产生于甲细胞器的内膜,在乙细胞器的内膜被利用B.甲细胞器中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色素位于类囊体薄膜上C.CO2可产生于乙细胞器的基质,在甲细胞器基质被利用D.乙中ATP主要在其内膜上生成3.(2021福建福州检测)将一定浓度的NaHSO3溶液喷洒到小麦的叶片上,短期内检测到叶绿体中C3的含量下降,C5的含量上升。NaHSO3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A.促进叶绿体中CO2的固定B.促进叶绿体中ATP的合成C.抑制叶绿体中[H]的形成D.抑制叶绿体中有机物的输出4.(2021广东佛山质检)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过程①和过程②发生在不同的细胞器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基质B.过程②的发生需要[H]、O2和ATP的参与C.在有光照的条件下,过程①比过程②要快D.在黑暗的条件下,图中只有过程②能发生5.下图表示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根据图形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C3的生成速率B.在OA区间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在BC区间限制Ⅱ组实验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一定有光照强度、温度D.图中所示温度一定是t1大于t26.(不定项选择)为了在杂交后代中选育有色洋葱,在种子萌发阶段,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幼苗叶片叶绿素的绝对含量进行间接甄别,尽早淘汰杂交后代中的白皮洋葱植株,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洋葱品种幼苗叶片红皮4.616.9黄皮4.215.5白皮3.32.7 A.光照下白皮洋葱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其细胞光反应强度一定低于红皮洋葱B.比较光照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更有利于筛选出有色洋葱种苗C.与无性繁殖相比,杂交育种得到的子代洋葱叶绿素含量更稳定D.若用纸层析法替代分光光度法,可比较四条色素带中扩散最快的两个条带的宽窄进行甄别7.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测量其CO2的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等的关系(环境中CO2浓度维持适宜),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A点时该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与17℃相比,22℃条件下植物的呼吸速率较   (填“大”或“小”)。 (2)B点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当植物缺镁时,E点向    移动。 (3)C、D两点CO2吸收速率相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    (填“不同”或“相同”)。限制C、E两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4)由上述实验得到启示:阴雨天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适当        或            。 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2021浙江1月选考,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核DNA已完成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B.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布在一个平面上C.末期,含有细胞壁物质的囊泡聚集成细胞板D.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2.下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②时期染色体的形成有利于后续核中遗传物质均分B.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处在③时期的细胞数量最多C.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③时期D.②→⑥经历了一个细胞周期3.从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精巢中获取一些细胞(无异常情况发生),测得细胞中有关数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  别甲乙丙丁同源染色体对数0N2N0染色体组数1242A.甲组细胞中含有0条或1条或2条Y染色体B.丙组细胞的名称可能为初级精母细胞C.乙组细胞中不可能有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D.丁组细胞中含有0条染色单体4.(2021湖南长沙期末调研)下图所示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和图乙的纵坐标分别为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B.图甲中AC段和图乙中AC段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C.图乙中B→C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D.图甲中的CD段和图乙中的DE段表示的是同一个过程5.(不定项选择)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该动物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细胞处于图甲的BC段时期B.图甲A点时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C.图甲BC段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精子D.图乙中细胞产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6.科学家们发表文章指出,可以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肝脏,且全程无须手术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扁桃体中的干细胞修复肝脏时,干细胞通过                  的过程成为肝脏细胞。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是干细胞内不存在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酶,这是因为二者细胞中遗传信息的        不同。 (2)图一中的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       (填序号)。  (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图二是人体扁桃体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图中a=    。高倍镜下大多数扁桃体细胞中可观察到的染色体条数为    。 (4)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称为        ,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机体清除的死亡过程称为        。 7.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1.(2020海南卷,1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和分化均可增加细胞数量B.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提高D.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新蛋白质的合成,又有蛋白质的水解2.(2021山东青岛选科测试)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B.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D.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3.下列与细胞癌变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癌症的发生是细胞中多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B.癌细胞表面的物质、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一定的变化C.香烟烟雾中只有尼古丁这一种化学致癌因子D.提高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思路4.(2021北京朝阳高一期末)下图所示的细胞变化过程称为(  )A.细胞分化B.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D.细胞凋亡5.细胞普遍衰老和干细胞耗竭是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转录激活因子YAP是细胞发育和细胞命运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定向分化技术来生产YAP缺失的人胚胎干细胞,YAP缺失的干细胞会表现出严重的加速衰老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推测YAP在维持人体干细胞年轻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B.转录激活因子YAP的合成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C.YAP缺失的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发生改变D.CRISPR/Cas9基因编辑过程中,基因中的高能磷酸键会断裂6.(不定项选择)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微泡”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 并使其向着肿瘤位置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癌症蛋白”属于化学致癌因子B.“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C.该肿瘤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膜表面糖蛋白增多D.“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7.研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全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而使用抗PD-1抗体可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这种治疗方法叫做癌症免疫疗法。回答下列问题。(1)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其中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 (2)若较长时间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正常细胞就可能变成癌细胞,癌细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有               、                 、               等。 (3)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抗PD-1抗体是癌症免疫疗法药物的关键成分,该药物不可直接口服,原因是                                           。 (4)“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抗代谢药是一类化疗药物。某种抗代谢药可以干扰DNA的合成,使肿瘤细胞停留在分裂   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5)有人认为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与其自身能合成抗氧化剂有关,现已知细胞中NRF2和KEAP1基因负责抑制抗氧化剂的合成,请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仅写出设计思路)。 8.孟德尔遗传定律                 1.(2021浙江1月选考,19)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基因型B.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现型C.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D.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2.(2021浙江台州质检)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的杂交与F1的自交均是在自然状态下实现的B.从F1母本植株上选取一朵或几朵花,在花粉未成熟时将花瓣掰开去雄C.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D.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3.(2021湖北学考模拟)某植物花的色素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A和B基因编码的酶催化合成(其对应的等位基因a和b编码无功能蛋白),如下图所示。亲本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自花受粉产生子一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黄色=9∶7B.子一代的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和aaBbC.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黄色=9∶4∶3D.子一代红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占比为1/34.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C/c表示),设计不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花色进行统计分析。实验一:红花×白花→红花∶粉红花∶白花=1∶6∶1。实验二:粉红花×红花→红花∶粉红花∶白花=3∶1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B.实验一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C.实验一子代红色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7∶36∶1D.实验二中亲本粉红花的基因型是唯一的5.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研究发现纯合的两亲本杂交过程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的两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据实验1可知有两种亲本组合类型,每一种亲本组合的F2中早熟植株的基因型均有两种C.若让实验1中的F2随机交配,则后代中早熟∶晚熟=3∶1D.在实验2的F2早熟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8/156.(不定项选择)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所在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就是由多个线性排列的基因组成的 B.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C.截翅基因与硬短毛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产生配子时黄身基因与棒眼基因可能分离7.(2021浙江温州质检)已知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基因B(b)、R(r)控制。红花(B)对白花(b)为完全显性。R基因为修饰基因,RR与Rr的淡化程度不同,可将红色淡化为白色或粉红色。将一株纯合的红花植株与一株纯合的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其F1全为粉红花植株。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数量:白花植株2101株、粉红花植株1799株、红花植株901株。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        定律。RR、Rr基因型中使红色淡化为粉红色的是    。 (2)亲代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F2中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3)现有已知基因型的纯合植株若干,请用测交方法鉴定F1植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4)若取F2中红花植株随机受粉,则其子代(F3)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占子代(F3)比例为   。 9.人类遗传病与伴性遗传                 1.(2021浙江1月选考,9)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改变引发的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X连锁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传女不传男”C.重度免疫缺陷症不能用基因治疗方法医治D.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2.戈谢病是患者缺乏β-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大量的葡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导致患者出现肝脾肿大等现象(Y染色体上不存在该基因)。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该遗传病的基因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C.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D.为保证新生儿的健康,应先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3.(2021福建漳州质检)关于性染色体的起源,假说之一是“性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分化来的”。下图表示常染色体形成性染色体的过程。下列现象中不支持“性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分化来的”这一观点的是(  )A.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和Y染色体可以联会B.部分生物的X染色体上存在重复基因C.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刚毛(截毛)的基因D.控制雄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只有一个4.(2021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先天性肌强直病有Becker病(显性遗传病)和Thomsen病(隐性遗传病)两种类型。它们是由同一基因发生不同突变引起的。下图是某一先天性肌强直家系的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家族所患遗传病最可能是Becker病B.Becker病和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为等位基因C.该家系患者若为Thomsen病,则其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若Ⅲ-5与一父母表现均正常的患者婚配,则后代一定患病5.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由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刚毛对截毛为显性。两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XBYb,也可能为XbYBB.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条数与基因b个数之比为2∶1C.亲本雄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某一细胞中同时含有2个基因B和2条Y染色体的情况D.后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是亲本雌果蝇产生相应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6.(不定项选择)某种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蓝色两种,花色由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和B、b(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杂交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控制该植物花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15种B.开蓝花个体的基因型有aaXBY、aaXBXB、aaXBXb3种 C.F2开蓝花的雌性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D.F2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色∶蓝色=13∶37.(2021东北三省四市联考)某雌雄异株植物中,基因型FF、Ff、ff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因型RR和Rr控制红色花瓣,基因型rr控制白色花瓣;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纯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全部为红色小花瓣植株;F1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表现型大红花瓣大白花瓣小红花瓣小白花瓣无花瓣雌株1/801/401/8雄株1/161/161/81/81/8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植株有无花瓣这一性状位于   染色体上,两对性状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 (2)F2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雌株表现型有   种,其中雌株中大红花瓣个体的基因型为            。 (3)若对F1雌性小红花瓣植株测交,则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不考虑性别)。 10.遗传的分子基础                 1.下面是用32P标记T2噬菌体并用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32P标记噬菌体→②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③搅拌、离心→④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⑤检测新形成的噬菌体有无放射性A.过程①中32P标记的是噬菌体外壳中的磷脂分子和内部的DNA分子B.若过程②中保温时间过长,离心后上清液中不出现放射性C.过程③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D.该实验能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2.下图为某原核细胞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模式图,图中“→”表示复制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该DNA分子复制为多起点双向复制B.除图示酶外,DNA分子复制还需DNA聚合酶等C.DNA分子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相同的D.解旋经过含G—C碱基对较多的区域时,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多3.(2021黑龙江哈尔滨模拟)丙肝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通过在人的肝细胞中进行R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等完成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CV的RNA复制和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配对方式也相同B.如果用32P标记的某个HCV侵染肝细胞,释放出大量的子代,则多数具有放射性C.研究发现HCV的RNA与mRNA结构相似,据此推断其存在氢键D.因为HCV的结构中只有一条RNA,所以HCV只含一种蛋白质4.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图中过程①需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②需tRNA的协助C.过程④⑤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D.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5.(不定项选择)大肠杆菌R1质粒上的hok基因和sok基因与细胞死亡相关,若毒蛋白得以表达,大肠杆菌将裂解死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酶识别序列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过程②和③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C.过程③能阻止核糖体与hokmRNA的结合D.过程④酶降解的是DNA分子6.(2021四川绵阳第一次诊断)下表是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相关知识梳理,请完善下表内容。过 程(1)            转录(2)          主要场所细胞核(3)           核糖体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4)           核糖体上的活性中心(催化)模 板(5)           DNA(基因)的一条链(6)         根据基因表达过程分析,细胞显著提高蛋白质合成速率的机制(7)                                         (写出2点即可)  11.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1.(2021山西大同调研)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B.发生部分碱基替换、增添或缺失使基因A→a,这属于基因突变C.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2.下图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部分基因的分布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n和cl是等位基因,v和w是非等位基因B.减数分裂后,cn、cl、v、w不可能出现在同一生殖细胞中C.cl与w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可能没有v和w3.(2021四川泸州第一次诊断)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单倍体育种能获得原有植物没有的性状B.基因工程育种和杂交育种所利用的变异原理相同C.人工诱变可以定向改变基因的结构从而提高变异频率D.用γ射线处理大豆选育出高蛋白的品种属于基因工程育种4.喜马拉雅地区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数字和不同海拔分布情况反映的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类型为物种多样性B.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不利于种群X内的个体间形成地理隔离C.隔离是鸣禽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鸣禽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②与③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对病原体产生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B.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速度C.温和的环境条件比恶劣的环境条件更有利于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6.(不定项选择)农业上栽培的大果番茄起源于野生醋栗,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培育后,大果番茄果实的外形、营养物质含量、口感等与野生醋栗有了很大的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野生醋栗的“驯化”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 B.长期“驯化”使野生醋栗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大果番茄有关果实外形的所有基因构成其种群的基因库D.可通过基因组测序明确野生醋栗与大果番茄的亲缘关系7.(2021福建师大附中期中)香蕉的主要栽培品种大多是由尖叶蕉和长梗蕉这两个原始野生蕉种内或种间杂交后代进化而来的。尖叶蕉(2N=22)的一个染色体组用A表示,长梗蕉(2N=22)的一个染色体组用B表示。(1)尖叶蕉和长梗蕉杂交后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 (2)现在的栽培香蕉几乎都是三倍体香蕉。利用尖叶蕉(AA)和长梗蕉(BB)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请在方框中尝试写出培育AAB型香蕉的步骤(用字母、箭头表示育种步骤,并标注相应文字进行说明)。(3)三倍体香蕉在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其主要通过    生殖产生后代,这会使香蕉的种植面临香蕉枯萎病的威胁,感染了病菌的香蕉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从生物进化角度分析,三倍体香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的原因是                                                                   。 12.内环境与稳态调节                 1.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色透明液体,主要由侧脑室的脉络丛产生,大部分是血浆的一种超滤液,但也有脉络丛主动分泌的成分。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一种称为血—脑脊液屏障的特殊屏障,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脑脊液不仅可以保护脑和脊髓免受震荡,还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与脑脊液的产生不同,组织液主要由血浆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形成C.脑脊液属于人体的内环境D.临床上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时,需要考虑药物是否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2.(2021湖南长郡中学月考)研究表明某种糖尿病的发生与细胞的异常凋亡有关,在免疫调节过程中,T细胞能分泌促使细胞凋亡的信息分子CD95L,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表面由于缺乏CD95L的受体,而不会凋亡。下列有关胰岛B细胞与血糖调节的分析,错误的是(  )A.胰岛B细胞膜上有葡萄糖受体,可感知血糖浓度升高的变化B.肝细胞膜上有胰岛素的受体,也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C.由细胞异常凋亡引起的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症状D.糖尿病的发生可能是因为胰岛B细胞中控制CD95L受体合成的基因表达3.右图为人体体温调节过程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 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温暖的室内到达寒冷的室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C.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D.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不受神经支配4.下图表示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渴觉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5.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一定时间后,从其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和动脉分别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大量低渗食盐水后大鼠(  )项 目尿液血浆注射低渗食盐水前25153515545注射低渗食盐水后40123013537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6.(不定项选择)某人从24℃的环境进入1℃的低温室内,测得其一段时间内体温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B.AB段酶活性下降,机体耗氧量减少C.AD段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汗腺分泌减少D.AD段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7.下图是血糖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是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A和B是器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①的分泌量增加,①对②的分泌起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2)下丘脑通过调节③的分泌进而对血糖浓度进行调节的方式属于            。 (3)下丘脑作为内分泌活动的枢纽能分泌多种激素。其中抗利尿激素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原因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膜上才有                           。 (4)血糖调节功能异常的糖尿病病人易发生糖尿病肾病并发症。这种病人常伴有水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尿液中蛋白含量增加等症状。请分析出现水肿的原因。                                                                           。 1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当人嗅到肉香时唾液分泌增加,此反射的效应器是唾液腺,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神经中枢对传来的信息有分析和综合的功能C.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整个反射弧中传导D.产生渴觉的过程涉及一个完整的反射弧2.(2021河北唐山一模)下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某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将两个微电流计分别放在Ⅰ、Ⅱ两处。电刺激丙,Ⅰ、Ⅱ两处均有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是效应器,即指传出神经末梢及相关的肌肉或腺体等B.若电刺激乙,Ⅰ处有电位变化,Ⅱ处没有电位变化C.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则可电刺激Ⅰ和乙之间的部位,检测Ⅰ的电位变化和乙的反应D.若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则可电刺激Ⅰ和甲之间的部位,检测Ⅰ、Ⅱ的电位变化3.(2021辽宁大连模拟)某小组欲研究神经兴奋的传导情况,以置于适宜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的枪乌贼的巨大神经轴突为材料,将电表的甲、乙两极置于轴突膜外侧,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相关实验(M点为轴突AB段的中点,OA段>1/2AB段。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关于指针偏转情况的预测,错误的是(  )A.若该离体神经轴突未受到刺激时,则电流表指针不偏转B.若在M点处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则电流表指针不偏转C.若同时在O点、M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电刺激,则电流表指针先左偏后右偏 D.若将甲、乙电极都置于轴突膜内侧,在甲左侧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则电流表指针先右偏后左偏4.(2021湖南永州一模)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是有机分子,也是信息分子B.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D.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5.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激素Y是胰岛素,当机体产生的抗体破坏了该细胞与物质X结合的受体时,血糖浓度可能会偏高B.若物质X是促甲状腺激素,则激素Y的作用是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C.若激素Y是肾上腺素,则物质X为神经递质D.若激素Y是抗利尿激素,当正常人饮水过多或摄入食盐不足时,均可导致Y的量增多6.(不定项选择)研究发现雌激素与甜味感知密切相关,为探究女性在孕期雌激素水平较高易发生肥胖的原因,研究者采用雌激素(E2)对体外培养的味觉感受器细胞(STC-1)进行实验处理,并用一定的方法检测了甜味受体T1R2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雌激素的本质是脂质,不供能不催化只起调节作用B.雌激素浓度为10nM时,对甜味受体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最显著C.女性孕期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受体基因表达减弱,对甜味的感知能力明显下降D.女性孕期摄入更多的甜食容易发生肥胖,从进化和适应角度看对母婴不利7.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称为牵涉痛。牵涉痛原理可用“会聚学说”与“易化学说”来解释。“会聚学说”认为内脏和体表结构两者产生的信息都经相同神经元传入痛觉中枢,中枢误认为来自内脏的信息是体表结构产生的;“易化学说”认为③兴奋导致②在强度较弱的刺激下就产生兴奋。其结构基础如下图所示。(1)①②所指结构在反射弧中依次是        和        。依图分析,脊髓具有的功能是                            。 (2)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可将产生的兴奋传到痛觉中枢,使感受器所在部位产生疼痛感觉,痛觉产生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    反射。 (3)用局部麻醉药物阻碍神经细胞中的    内流,可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使局部疼 痛暂时消失。机体发生牵涉痛时,用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疼痛的体表结构,而疼痛并未消失,则说明这种牵涉痛可用“      学说”解释。 14.免疫调节                 1.抗核抗体(ANA)是一组针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质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ANA能识别各种细胞核组分,可特征性地出现于许多免疫异常的患者体内,其在内环境中的含量可作为疾病诊疗中的重要观察指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NA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B.ANA的产生与T细胞没有关系C.ANA攻击核内组分表明患者免疫功能过强D.ANA并非单一种类的免疫球蛋白2.(2021湖南永州一模)预防接种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有些疫苗需接种两次,初次接种产生免疫后,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若提前进行再次接种,则会减弱二次免疫的效果。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前进行再次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凋亡数增多B.提前进行再次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疫苗会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而被迅速清除D.疫苗会与初次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结合而被裂解3.(2021河北唐山一模)霍乱弧菌产生的肠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发挥毒性,其症状之一是导致血浆中的HC、水等大量丢失而发生剧烈腹泻、代谢性酸中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肠毒素会引起细胞免疫,感染的宿主细胞被清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B.研制疫苗时,可选择该细菌的肠毒素α亚单位C.HC大量丢失导致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在体内累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D.水大量丢失导致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减少4.下图表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d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B.b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a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可发挥作用D.d与c密切接触导致c裂解死亡,此现象属于细胞凋亡5.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C.外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6.(不定项选择)下图为人体免疫机制部分模式图,其中大、小写英文字母分别表示相应细胞与物质,数字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X和F均来源于骨髓,且二者均不能识别抗原B.X和Y之间可通过信号分子进行间接交流C.E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②③④属于体液免疫D.过程①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免疫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功能7.(2021山东潍坊一模)重症肌无力(EG)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病理切片上大多可见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复合物沉积等。治疗EG的一线药物新斯的明属于胆碱酯酶(催化分解乙酰胆碱)抑制剂,它通过提高EG病变部位乙酰胆碱浓度而改善神经兴奋效应。该药口服吸收差,多通过注射用药。(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EG属于        病,这是免疫系统        功能异于正常导致的。 (2)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化的突触,其递质是乙酰胆碱(ACh),请从该突触所受影响分析EG患者骨骼肌无力的原因:                                                    。 (3)新斯的明口服吸收差,表明其脂溶性    (填“强”或“弱”)。新斯的明还可对抗筒箭毒碱而成为高效解毒剂,已知筒箭毒碱可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而阻断兴奋传递,请分析新斯的明的解毒原理:                        。 15.植物的激素调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经历了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相继进行的实验探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实验中设计的单一变量是胚芽鞘尖端的有无和锡箔罩的位置B.达尔文从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得出生长素在背光面分布比向光面多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具有促进生长作用2.有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任何部位均进行极性运输B.生长素极性运输方向与横向运输方向一致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D.单侧光、重力等因素可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3.(2021浙江温州模拟)在一定范围内测量植物某器官与外源生长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越高,对该器官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B.若不添加外源生长素,该器官将停止生长C.该图能解释植物根向地生长的原因D.该图不能说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4.(不定项选择)图甲表示对玉米胚芽鞘进行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横切,部分切面如图乙所示;图丙是丁香枝条顶芽和侧芽发育情况示意图;图丁是将豌豆幼苗平放一段时间后,其生长情况示意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乙中d处细胞对应图甲中胚芽鞘的a侧细胞B.由图乙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使植物生长C.图丙中e处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被运输到f处,抑制侧芽的生长D.图丁中生长素在重力作用下从g侧通过极性运输方式到达h侧5.为研究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对花芽性别分化的影响,科研人员用雌雄同株异花的丝瓜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他们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分别用下列4种溶液处理24h,然后种植、计数各组雄花与雌花的平均数。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处 理雄花雌花雄花和雌花的比值清水19.83.26.2赤霉素(120mg/L)4.54.51.0细胞分裂素(120mg/L)26.11.221.8乙烯(120mg/L)16.73.15.4(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因变量为                。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浓度下的        (激素)对丝瓜花芽的性别分化影响最小;与对照组相比,        (激素)不利于雄花但利于雌花的形成。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这两种激素对丝瓜花芽的性别分化表现为        作用。 (3)不同激素之所以能影响丝瓜的雌、雄花分化,是因 为                      。 16.种群与群落1.某科研小组在喜马拉雅山深处发现了世界上非常稀有的兰花——幽灵兰。幽灵兰数量稀少,其叶退化,绿色丝带状的根依附在树干上,但不吸收其养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采用样方法调查幽灵兰的种群数量需要适当扩大样方面积B.调查幽灵兰和其依附的树种的种群密度都需要随机取样C.幽灵兰与其依附的树构成寄生关系,这对幽灵兰的生长有利D.幽灵兰与其他兰花品种体现了生物的基因多样性2.调查统计法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有关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块稻田中选取稗草较多的地方取样,所取样本的平均数可用于估算稻田中稗草的种群密度B.采用标志重捕法,可调查统计某些海洋鱼类的种群密度,以制订捕捞计划C.标志重捕法利用了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概率不同的特点D.被标记的个体容易被重捕或容易被天敌捕食都会导致调查统计的结果偏大3.某湖泊中,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处于平衡状态,若在A点时将大量该种鱼的鱼苗投入该湖泊并培育一段时间,则下列各项与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4.红火蚁原产南美,现已分布在我国部分地区。下图是红火蚁入侵我国某地区后几年内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选择红火蚁活动较多的区域B.A~B时期,红火蚁的生存压力小,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B~C时期,可能是食物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D.防治红火蚁的最佳时期应该在B点对应时期5.(2020江苏卷,10)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C.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D.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6.(不定项选择)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ΔN/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其种群密度由出生率决定B.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的一半C.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中的草鱼的环境容纳量可能有所增大D.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草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草鱼的数量需维持在t3对应的种群数量左右7.(2021江西南昌模拟)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1)研究种群时常常需要构建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然事物的           。 (2)群落的演替按演替方向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进展演替是指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生物种类和结构逐渐复杂,群落生产力逐渐上升的演替,而逆行演替的进程与其相反。因此,封山育林往往会导致       演替,乱砍滥伐森林会导致       演替。 (3)在裸岩演替过程中,演替的实质是        不断被取代的过程。某个群落在发展的同时也会改变环境,最终能否演替到森林阶段取决于        。 (4)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人们规划设计了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其体现的原理是                        。 17.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在草原上,大量的牛羊粪便对草原造成破坏。具有“清道夫”之称的蜣螂却能以牛羊粪便为食,并能将粪球掩埋在土中,对草原生态具有保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牛与羊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二者之间具有竞争关系B.蜣螂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C.通过摄食,蜣螂获得了储存在牛羊体内能量的10%~20%D.蜣螂与环境间存在信息传递,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B.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绿色植物C.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只含一个食物网D.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三级消费者3.(2021湖南郴州第三次质检)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B.该图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C.若青蛙突然减少,理论上兔和食草鸟的数量将增加D.若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则第二及以后营养级的相关生物不一定会减少4.下图为某果园中能量流经某害虫种群的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单位为kJ/(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防治虫害,则应设法使该害虫种群的能量摄入量减少B.据图可知,该害虫同化的能量大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D.由害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图中粪便和遗体残骸等中的能量5.(2021河北唐山模拟)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存在于③中C.④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D.③/①可以表示植物到植食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6.(不定项选择)下图所示,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b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生物组分为生产者和分解者B.流经a或b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各自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b生态系统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D.人类活动对b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其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相对较弱7.(2021广东茂名模拟)某稻—蟹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类群食物关系如下图所示,不同密度养蟹田(LD为低密度养蟹田;HD为高密度养蟹田;CK为不养蟹常规稻田)对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种类数的影响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项 目LDHDCK浮游动物种类数/种353232 底栖动物种类数/种527(1)稻—蟹农田生态系统中,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还应包含               和               。其中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是        。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养蟹田应采用“低密度养蟹”的模式,理由是                        。 (3)与不养蟹常规稻田相比,稻—蟹农田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原因是                                      。 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                 1.(2021山东名校联盟联考)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赤狐听觉灵敏,能捕食1m积雪下的田鼠,离不开物理信息的传递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自我调节能力密切相关C.营养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恢复力稳定性越高D.保护森林就是要控制人类活动对它的干扰,使其结构与功能相协调2.(2021浙江1月选考,7)近年来,浙江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在一些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区域会发生变化。退耕之初发展到顶极群落期间的变化趋势是(  )A.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强B.群落的净生产量越来越大C.草本层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D.群落中植物个体总数越来越多3.(2021广东预测猜题卷)土壤中生存有许多小动物,常见的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中生存的小动物称为一个群落B.常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物种丰富度C.蚯蚓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供绿色植物利用D.鼠妇可作为中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4.生态农业不仅指对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的内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虫害的爆发B.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遵循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再生原理C.生态农业中巧设食物链,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物质和能量得到有效利用D.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能够实现少用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5.(2021浙江衢州质检)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温室效应是CO2分子将地球反射热释放出来,使地球升温B.温室效应会影响地球上的一些物种的生长、繁殖和分布C.温室效应会导致地球温度升高,使极地的冰盖开始融化D.温室效应会使全球的气候发生大规模变化,影响农业生产6.(不定项选择)为改善城市环境, 人们常在依山傍水的区域修建湿地公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公园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调查湿地公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湿地公园中人工林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D.为了提高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应当尽可能多地引进外来物种7.(2021广西梧州联考)某地计划兴建大型养猪场,养猪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若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为此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废水处理系统,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低浓度的养猪污水,河流能通过        、        和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当污水浓度过高时,河流的结构会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 (2)厌氧池中的微生物通过发酵不断产生沼气,将沼气作燃料,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           。 (3)氧化塘前部藻类数量大大增加,原因是                    ;后部种植多种挺水植物,可减少出水口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                   。 19.教材基础实验                 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联会现象B.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用按压方式使细胞分散开来C.在血细胞计数板一侧滴少量样品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D.用高倍镜观察黑藻细胞叶绿体时,必须向装片滴加生理盐水2.下列有关实验材料选择的分析,正确的是(  )A.黑藻叶片适合作为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材料B.叶肉细胞不适合用作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材料C.西瓜果实中果糖的含量高,是鉴定还原糖的良好材料D.人口腔上皮细胞可以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观察线粒体”的实验材料3.(2021河北模拟)很多生物学事实的发现都是基于实验的结果。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细胞发生渗透失水不一定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B.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大肠杆菌,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也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D.植物根尖伸长区可用于研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4.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对照组应设为(  )A.用一成年健康的家兔作相同的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B.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去除垂体后作相同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去除下丘脑后作相同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用另一相似的幼年家兔作相同处理,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6.(不定项选择)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的主要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染色B.实验过程中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C.若观察到细胞出现重叠,可能的原因是过程③处理时间太短D.过程⑤需要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成高倍镜观察7.(2021湖南长沙期末调研)图1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操作步骤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图1(1)该实验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    (填“内”或“外”)表皮细胞为材料,是因为该细胞            ,便于观察到较为明显的实验现象。 (2)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     的位置、     颜色及大小的变化。 (3)图2是步骤D中观察到的细胞三种物像示意图。图2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甲处颜色是    ,其颜色不同于丙处,与乙处的结构具有      性密切相关。 ②若它们是观察同一细胞不同观察时间的像,则其被观察到的先后顺序为      (填数字加箭头“→”表示)。 ③若它们是同一视野中表皮不同部位的三个细胞的像,则有可能是由于这些细胞中       不同,使得它们质壁分离的程度不同。  参考答案第二练 知识对点小题练1.细胞的分子基础与结构基础1.D 解析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元素,其作用很重要,A项错误。生物体所必需的每一种元素都是不可替代的,B项错误。生物体中含有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均能找到,但无机自然界中具有的元素,在生物体中未必都能找到,C项错误。2.A 解析脂质中除了磷脂参与细胞膜的构成,胆固醇也参与了动物细胞膜的构成,A项错误;脂肪既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又具有保温作用,B项正确;纤维素是植物多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C项正确;维生素D和性激素均属于脂质,都可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D项正确。3.D 解析①新型冠状病毒为动物病毒,其寄主为动物,不能寄生在⑤烟草中生长,A项错误;③硝化细菌和④蓝藻都是自养生物,③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④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B项错误;②酵母菌是真菌,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⑤烟草是高等植物,是自养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错误;五种不同的生物,①的遗传物质是RNA,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其余四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所以五种生物遗传物质的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D项正确。4.C 解析①是糖类与蛋白质组成的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A项错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表现为③磷脂可以侧向移动,而大多数②蛋白质可以移动,B项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般而言,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②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项正确;④为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D项错误。5.C 解析物质与其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LDL与其受体分离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剂,会导致ATP水解受影响,进而影响LDL与其受体分离,B项正确;由题意可知,溶酶体来自高尔基体,则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必然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C项错误;溶酶体中含多种酸性水解酶,pH过高,可导致酸性水解酶变性失活,降低LDL的分解速率,D项正确。6.ABC 解析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A项错误;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项错误;实验①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实验②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C项错误;该实验结果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D项正确。7.答案(1)根尖分生区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大液泡、中心体、叶绿体(4)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5)醋酸洋红液 (6)渗透作用解析(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通常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2) 洋葱管状叶的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3)高等植物所有细胞都没有中心体,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还没有大液泡、叶绿体。(4)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材料。(5)观察有丝分裂时给染色体染色的试剂是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6)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是渗透作用,即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B 解析由于细胞壁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撑的作用,所以在清水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A项正确;在15min前b组萝卜条细胞就开始吸收K+和N,在15min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开始吸水,B项错误;在实验开始的10min内,b、c两组细胞均通过渗透作用失水,C项正确;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15min时,在c组萝卜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D项正确。2.A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营养物质,A项正确;一种物质可能通过不同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葡萄糖可以以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方式进入不同细胞,B项错误;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C项错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不需要载体,D项错误。3.B 解析由题图可知,a、b两种溶质分子均为顺浓度梯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A、C两项正确;b溶质分子的运输方式是由载体蛋白协助的协助扩散,其运输速率不仅取决于膜两侧b的浓度差,还受膜上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B项错误;图中通道蛋白只运输a溶质分子,载体蛋白只运输b溶质分子,这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项正确。4.B 解析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会使气孔开放,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水更容易进出细胞,所以叶片气孔更容易开放,A项正确;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水进出细胞受阻,所以细胞在高渗溶液中质壁分离的过程会减慢,但依旧会发生质壁分离,B项错误;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水更容易进出细胞,在缺水条件下,水容易离开细胞,不利于植物生存,容易发生萎蔫,C项正确;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水进出细胞受阻,植物细胞代谢受到影响,所以伸长生长速率降低,D项正确。5.ACD 解析人体内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图甲中细胞外物质浓度高,细胞内物质浓度低,物质由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为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A项错误;图乙中物质从细胞外(高浓度)运输到细胞内(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项正确;图丙中细胞外A的数量少于细胞内,且运输过程有载体蛋白B的协助,意味着物质A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一定是主动运输过程,但该过程所需能量不一定来自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也会生成ATP,所以在无氧状态下该过程也会发生,C项错误;图丙中载体蛋白B可以重复利用,但ATP需要不断生成和消耗,不能重复利用,D项错误。6.答案(1)膜内外的浓度差 (2)活化能 (3)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4)否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蛋白1运输亚铁血红素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其依靠膜内外的浓度差。(2)由图分析可知,蛋白2能把Fe3+变为Fe2+,故可推知蛋白2是一种酶,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从题图可看出,蛋白3运输Fe2+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 属于主动运输;蛋白3运输H+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故属于协助扩散。(4)由题图可知,蛋白4运输Fe2+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3.酶与ATP1.D 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它们的组成元素不都只有C、H、O、N,如RNA的组成元素还有P,A项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但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酶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生成,B项错误;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酶在低温下的空间结构稳定,没有被破坏,C项错误;酶具有专一性,如蔗糖酶能催化蔗糖的水解,但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D项正确。2.C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反应条件,因变量是反应速率,A项错误;酶的用量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但温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B项错误;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1号与3号对照说明Fe3+具有催化作用,1号与4号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C项正确;加热能提供能量但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项错误。3.D 解析同工酶的理化性质有差异,相同反应条件下,同工酶的催化效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A项正确;同工酶催化的是相同的化学反应,故在不同的组织内,同工酶催化的底物相似,B项正确;同工酶可因翻译后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不同的同工酶,mRNA序列可能相同,C项正确;根据题意,相同的细胞,同工酶的编码基因也可能不同,D项正确。4.A 解析由题干和曲线图可知,甲组和乙组酶促反应最终都达到平衡点,且甲组酶促反应达到平衡点需要时间短,说明甲组对应温度更接近酶的最适温度;丙组酶促反应没达到平衡点,说明丙组的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底物数量的限制,A项正确;丙组产物浓度达不到平衡点,说明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不能使酶的活性提高,B项错误;甲组比乙组提前到达平衡点,说明甲组温度更接近最适温度,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也可能小于甲组温度,C项错误;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也可能大于甲组温度,D项错误。5.C 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A项错误;静息电位形成时的K+外流以及动作电位形成时的Na+内流,均为协助扩散,不需要ATP供能,B项错误;叶绿体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其他各项生命活动,D项错误。6.ACD 解析ATP推动细胞做功过程中,ATP的水解是放能反应,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吸能反应,A项正确;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不能用于再生ATP,B项错误;ATP水解是放能反应,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也属于放能反应,C项正确;在肌肉收缩过程中,ATP先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改变形状,这是吸能反应,然后肌肉做功,失去能量,恢复原状,这是放能反应,因此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D项正确。7.答案(1)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① 不能 专一性 (2)相同 pH(或酸碱度) 温度和pH C、D、E解析(1)酶具有催化作用,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图甲为酶催化反应过程模式图,图中代表酶分子的是①。假如在②底物充足且一定的情况下,适当提高①酶的浓度,只能提高酶促反应速率,不能提高最终产物量。图甲中酶只能和特定的底物结合,体现了酶的专一性。(2)理论上,若分别在pH为6、7、8 时测定酶的最适温度,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据图乙分析,与B点相比,限制D点反应速率的因素是pH(或酸碱度),限制C点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和pH。据图乙可以看出,pH为7时酶的活性较pH为6、8时高,因此图中A~E点中,酶的空间结构有破坏的是C、D、E。4.细胞呼吸过程及影响因素1.D 解析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A项错误;阶段③表示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B项错误;阶段④表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而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C项错误;阶段①产生丙酮酸和[H],阶段③④消耗[H],D项正确。2.D 解析甲组通入空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甲、乙均为实验组,可进行相互对照,A项不符合题意;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不能判断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B项不符合题意;乙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会出现灰绿色,C项不符合题意;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遇CO2,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D项符合题意。3.B 解析过程①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该过程没有CO2产生,A项错误;过程①为无氧呼吸过程,该过程中有ATP产生,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该过程中能生成ATP,B项正确;过程③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项错误;图中显示的是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的变化,图中葡萄糖不能被彻底氧化,D项错误。4.ABD 解析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A项正确。根据图甲可知,B点时,细胞呼吸最旺盛,B点所对应的温度为细胞呼吸最适宜温度,B项正确。图乙中由D到E,随着氧浓度的增大,无氧呼吸受到抑制,细胞开始进行有氧呼吸;由E到F,随着氧浓度的增大,植物的有氧呼吸加强,C项错误。贮藏水果和蔬菜主要应该降低植物的细胞呼吸,图乙中E点时CO2的释放最少,说明此时细胞呼吸最弱,因此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D项正确。5.答案(1)a、b ATP(三磷酸腺苷) 丙酮酸和[H] 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2)①5 能 开始训练时 ②毛细血管数量增加,加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同时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增多,使肌纤维有氧呼吸的强度增强,以适应耐力性运动训练对能量的需求 ③每次进行至少30min的有氧运动并且每天(周)坚持解析(1)肌纤维通过图1的a、b过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ATP可以作为直接的能源物质为运动供能。图1中甲表示丙酮酸和[H],b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催化该过程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2)①由图2可知,经过5周的训练后,肌纤维中线粒体的数量趋于稳定。若停训1周立即恢复训练,经过大约2周又能使线粒体的数量恢复到停训前的水平;若停训的时间长,4周后将降至开始训练时的水平。②耐力性运动训练能使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可加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同时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增多,使肌纤维有氧呼吸的强度增强,以适应耐力性运动训练对能量的需求。③体育锻炼时,每次进行至少30min的有氧运动并且每天(周)坚持,有利于提高肌纤维中线粒体的数量。5.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1.D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A项错误;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B项错误;CO2 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同时在叶绿体基质中还完成C3的还原,即生成淀粉的过程,C项错误,D项正确。2.A 解析O2产生于甲细胞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在乙细胞器(线粒体)的内膜被利用,即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项错误;甲细胞器为叶绿体,其中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色素位于类囊体薄膜上,B项正确;CO2可产生于乙细胞器的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在甲细胞器基质(暗反应的场所)被利用,C项正确;乙为线粒体,其中ATP主要在其内膜上生成,即主要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D项正确。3.B 解析若NaHSO3溶液促进叶绿体中CO2的固定,则CO2被C5固定形成的C3增加,消耗的C5增加,故C5的含量将减少,C3的含量将增加,A项不符合题意;若NaHSO3溶液促进叶绿体中ATP的合成,则被还原的C3增多,消耗的C3增加,生成的C5增多,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减少,C5的含量将增加,B项符合题意;若NaHSO3溶液抑制叶绿体中[H]的形成,则被还原的C3减少,生成的C5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C5的含量将减少,C项不符合题意;若NaHSO3溶液抑制叶绿体中有机物的输出,意味着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变慢,生成的C5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C5的含量将减少,D项不符合题意。4.D 解析过程①是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水的光解,A项错误;过程②的发生需要[H]和O2,该过程不需要ATP的参与,会产生ATP,B项错误;在一定强度的光照条件下,过程①才会比过程②快,C项错误;黑暗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无法进行,图中只有过程②能发生,D项正确。5.D 解析分析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C3,故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中C3的生成速率,A项正确;图中在OA区间,曲线处于上升阶段,限制图示三组实验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B项正确;在BC区间时,Ⅱ组实验中光照强度还没有达到植物的光饱和点,且Ⅱ组与Ⅰ组相比,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而Ⅱ组光合速率低于Ⅰ组,故此时限制Ⅱ组实验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一定有光照强度和温度,C项正确;温度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图中曲线Ⅰ与曲线Ⅱ对应的CO2浓度相同,温度不同,光合速率不同,据此无法判断t1和t2的大小,D项错误。6.ACD 解析光照下白皮洋葱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但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因此其细胞光反应强度不一定低于红皮洋葱,A项错误;根据表格分析可知,光照条件下,白皮洋葱的叶绿素含量远远低于红皮和黄皮洋葱的叶绿素含量,因此比较光照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更有利于筛选出有色洋葱种苗,B项正确;通过无性繁殖得到的后代与亲本的性状完全一致,而杂交育种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等变异,导致后代出现叶绿素含量的变化,C项错误;若用纸层析法替代分光光度法,可比较四条色素带中扩散最慢的两个条带的宽窄进行甄别,D项错误。7.答案(1)线粒体 大 (2)等于 左下 (3)不同 光照强度、温度 (4)降低温度提高光照强度解析(1)A点时光照强度为0,该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所以此时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据题图可知,与17℃相比,22℃条件下植物的呼吸速率较大。(2)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是该植物在22℃条件下的光补偿点,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减少,导致植物利用光能的效率下降,E点向左下方移动。(3)C、D两点CO2吸收速率相同,即两点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两点对应温度下的呼吸速率不同。由于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所以C、D两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不同。C点处于曲线的上升阶段, 影响该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E点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且E点之后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故影响该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4)阴雨天光照强度较弱,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适当提高光照强度,以提高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或者适当降低温度,以降低大棚蔬菜的呼吸强度),进而通过提高净光合作用强度来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1.C 解析由于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在分裂前期核DNA已完成复制,但由于着丝点未分裂,故染色体数目未加倍,A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布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分别被纺锤丝拉向两极,B项错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开始分裂,含有细胞壁物质的囊泡聚集成细胞板,之后发展成为新的细胞壁,C项正确;在有丝分裂中,亲代细胞的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一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项错误。2.A 解析②为有丝分裂前期,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成有利于后续核中遗传物质的均分,A项正确;分裂间期时间最长,因此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处在①时期的细胞数量最多,B项错误;④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发生在③时期(中期),C项错误;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②→⑥不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D项错误。3.D 解析甲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说明X染色体与Y染色体已发生分离,又因为细胞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说明甲组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或是精细胞,所以该组细胞中含有0或1条Y染色体,A项错误;丙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都是体细胞中的2倍,说明该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B项错误;乙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组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C项错误;丁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含有2个染色体组,说明该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着丝点已分裂,所以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D项正确。4.B 解析间期DNA复制导致核DNA含量加倍,末期染色体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导致细胞内核DNA含量减半,所以图甲的纵坐标为核DNA数目;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恢复,所以图乙的纵坐标为染色体数目,A项正确。图甲中AC段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图乙中AC段代表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B项错误。图乙中B→C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的结果,C项正确。图甲中的CD段和图乙中的DE段表示的是末期核DNA随染色体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是同一个过程,D项正确。5.ABD 解析图甲中物质数量在OB段为N,在BC段变为0,因此图甲最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B点之后同源染色体数目为0,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则BC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图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A项正确。图甲AB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A点时同源染色体还未分离,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B项正确。BC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是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该过程精细胞不成为精子,C项错误。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图乙右侧的两条染色体来自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应该相同,但却出现了差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D项正确。 6.答案(1)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执行情况(2)①③④⑤② (3)92 0 (4)细胞坏死细胞凋亡解析(1)利用扁桃体中的干细胞修复肝脏时,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成为肝脏细胞。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是干细胞内不存在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酶,这是因为二者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图一中①处于间期,②处于末期,③处于前期,④处于中期,⑤处于后期,因此图一中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①③④⑤②。(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即46条染色体,图二中a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为92条。扁桃体中绝大多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因此不能观察到染色体,即观察到的染色体条数为0。(4)酗酒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机体对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7.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D 解析细胞分裂可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可增加细胞种类但不增加细胞数目,A项错误;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B项错误;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的功能下降,C项错误;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新蛋白质的合成,又有蛋白质的水解,如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时,需要合成凋亡相关的酶,也需要水解被感染细胞中的各种蛋白质,D项正确。2.A 解析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无法进行基因的表达。3.C 解析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A项正确。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此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B项正确。香烟烟雾中有尼古丁等20多种化学致癌因子,C项错误。通过提高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利用人体自身细胞免疫治疗癌症也是一种思路,D项正确。4.A 解析经过图示变化过程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稳定性差异,这种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化。5.D 解析根据“YAP缺失的干细胞会表现出严重的加速衰老现象”,可推测YAP在维持人体干细胞年轻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A项正确;转录激活因子YAP是一种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项正确;YAP缺失的干细胞中无YAP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种类的差别,可能导致YAP干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C项正确;CRISPR/Cas9基因编辑过程中,基因中的磷酸二酯键会断裂,D项错误。6.AB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作为信息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不是诱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化学致癌因子,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B项错误;肿瘤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膜表面糖蛋白减少,C项错误;“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项正确。7.答案(1)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 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表面发生了变化(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易分散和转移) (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将会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水解 (4)间 (5)取癌细胞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激活NRF2和KEAP1基因的表达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测定两组癌细胞的数量以及细胞中的抗氧化剂的量。若实验组癌细胞数量及抗氧化剂量少于对照组,说明结论成立,反之,结论不成立8.孟德尔遗传定律1.C 解析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由于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则F1有AYA、AYa、Aa共3种基因型,A项正确;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有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黑色),即有3种表现型,B项正确;若1只黄色雄鼠(AYA或AYa)与若干只黑色雌鼠(aa)杂交,则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Ya(黄色)、Aa(鼠色),或AYa(黄色)、aa(黑色),即不会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C项错误;若1只黄色雄鼠(AYA或AYa)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AA)杂交,则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YA(黄色)、AA(鼠色),或AYA(黄色)、Aa(鼠色),即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D项正确。2.D 解析亲本的杂交是在人工异花传粉条件下实现的,F1的自交是在自然状态下实现的,A项错误;从亲本母本植株上选取一朵或几朵花,在花粉未成熟时将花瓣掰开去雄,并套上纸袋,B项错误;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一般远多于雌配子,C项错误;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D项正确。3.C 解析由分析可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白色∶黄色=9∶4∶3,A项错误,C项正确;子一代的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B项错误;子一代红色个体(A_B_)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AABB)占比为1/9,D项错误。4.D 解析根据实验一结果可知,红花×白花→红花∶粉红花∶白花=1∶6∶1,后代之比是1∶1∶1∶1∶1∶1∶1∶1的变式,说明该实验为测交实验,后代的基因型之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项正确;实验一亲代白花基因型为aabbcc,红花基因型为AaBbCc,B项正确;实验一的亲代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则子代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Cc,其自交后代红花(A_B_C_)占3/4×3/4×3/4=27/64,白花(aabbcc)占1/4×1/4×1/4=1/64,剩余粉红花占36/64,故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7∶36∶1,C项正确;根据实验二可知,粉红花×红花→红花∶粉红花∶白花=3∶12∶1,后代比例是9∶3∶3∶1的变式,说明亲代粉红花和红花的基因型由两对双杂合子和一对纯合子组成,不确定是哪一对基因为纯合子,D项错误。5.D 解析由实验2中F2的表现型比例15∶1是9∶3∶3∶1的变式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据实验1可知,亲本可能的组合类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每一种亲本组合的F2中早熟植株的基因型均有两种,分别为AAbb、Aabb或aaBB、aaBb,B项正确。假设实验1中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则F2中A的基因频率为1/2,a的基因频率为1/2,b的基因频率为1,F2随机交配,后代中晚熟个体(aabb)所占比例为(1/2)×(1/2)×1=1/4,早熟个体所占比例为1-1/4=3/4,所以后代中早熟∶晚熟=3∶1;若实验1中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F2随机交配,同理可得,后代中早熟∶晚熟=3∶1,C项正确。在实验2的F2早熟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15=1/5,故在实验2的F2早熟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1/5=4/5,D项错误。6.ABC 解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项错误。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是非等位基因,B项错误。截翅基因与硬短毛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黄身基因与棒眼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黄身基因与棒眼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则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黄身基因与棒眼基因可能会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D项正确。 7.答案(1)自由组合 Rr (2)bbRR BbRr、BBRr(3)(4)bbrr 1/9解析(1)结合题意分析,由于F2的表现型比例约为7∶6∶3,是9∶3∶3∶1的变式,因此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粉红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6/16,可知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BbRr,故RR、Rr基因型中使红色淡化为粉红色的是Rr。(2)一株纯合的红花植株与一株纯合的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实验,F1的基因型是BbRr,因此亲代纯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BBrr、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bbRR。根据F1的基因型为BbRr,自交产生的F2中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BbRr。(3)F1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BbRr,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是BR∶Br∶bR∶br=1∶1∶1∶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BbRr∶Bbrr∶bbRr∶bbrr=1∶1∶1∶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粉红花∶红花∶白花=1∶1∶2,遗传图解如答案所示。(4)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BBrr∶Bbrr=1∶2,让它们随机受粉即自由交配,根据F2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Br∶br=2∶1可知,产生的F3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rr∶Bbrr∶bbrr=4/9∶4/9∶1/9=4∶4∶1,其中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表现为白花,所占比例为1/9。9.人类遗传病与伴性遗传1.D 解析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X连锁遗传病本质上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男女体内都有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时候遗传特点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隐性遗传的时候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理论上男女都有患病的可能,因此不存在“传男不传女”的现象,B项错误;可以采用基因治疗方法医治重度免疫缺陷症,该方法需要取患者的T细胞,因为T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C项错误;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如21-三体综合征,女性适龄生育时胎儿先天畸形率低,超龄后,年龄越大,胎儿先天畸形率越大,D项正确。2.C 解析根据系谱图“无中生有”的特点,可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根据各个体的表现型及其基因带谱对应关系可知,3号为显性纯合子,4号为隐性纯合子,1号和5号均为杂合子;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号一定是纯合子,与前述的判断相矛盾,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为该病基因携带者,因此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3/4=3/8。由上述分析可知,5号一定为杂合子。为保证新生儿的健康,应先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3.D 解析X、Y染色体虽然形态、大小有明显差异,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仍和其他同源染色体一样正常联会,故支持题述观点,A项不符合题意;同源染色体上可能携带完全相同的基因,经过题图中的变化后,X染色体上可能出现重复基因,故支持题述观点,B项不符合题意;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有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同源染色体分化而来的,故支持题述观点,C项不符合题意;控制雄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只有一个,而根据“性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分化来的”这一观点,理论上体细胞中应有等位基因,所以D项不支持这一观点,符合题意。 4.D 解析该家族所患遗传病表现为代代相传,最可能是显性遗传病,所以最可能是Becker病,A项正确;Becker病和Thomsen病是由同一基因发生不同突变引起的,致病基因属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B项正确;由“显性看男病,男病(Ⅲ-1)女不病(Ⅱ-1),该病非伴性”可知,Becker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两种疾病是由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所以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也在常染色体上,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项正确;若Ⅲ-5是杂合子,与一父母表现均正常的患者(父母正常,子代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该患者为隐性纯合子)婚配,后代可能不患病,D项错误。5.D 解析由题意可知,基因B、b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b,因而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不可能为XbYB,否则不会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bXbYb的截毛果蝇,A项错误。亲本雌果蝇(XBX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的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其中一条X染色体上的b基因加倍,即其中一条X染色体上的b基因有2个,因此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条数与基因b个数之比为1∶1,B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亲本雄果蝇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时,由于DNA复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细胞中存在2个基因B和1条Y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细胞中存在2个基因B,或存在1条(或2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Y染色体,不存在某一细胞中同时含有2个基因B和2条Y染色体的情况,C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b,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b,其中的Yb来自亲本雄果蝇,XbXb来自亲本雌果蝇,因此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的出现是亲本雌果蝇产生相应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D项正确。6.AB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由此可判断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此可推断与控制花色有关的基因型一共有3(即AA、Aa和aa)×5(即XBXB、XBXb、XbXb、XBY、XbY)=15(种),A项正确。据题图分析可知,开蓝花个体必须没有基因A、有基因B,即其基因型有aaXBY、aaXBXB、aaXBXb3种,B项正确。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F1,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雌雄个体杂交,则F2开蓝花的雌性植株(aaXBX-)中纯合子(aaXBXB)占的比例为1/2,C项错误。F2中开蓝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aa)×3/4(XBX-、XBY)=3/16,所以F2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色∶蓝色=13∶3,D项正确。7.答案(1)常 遵循 控制有无花瓣这一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控制花瓣颜色这一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2)12 3 FFXRXR、FFXRXr (3)小红花瓣∶小白花瓣∶无花瓣=1∶1∶2解析(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子代中无论雌株还是雄株,有花瓣与无花瓣的比例都为3∶1,说明植株有无花瓣这一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其控制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表格中雌株没有白花瓣,而雄株有白花瓣,说明花瓣颜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其控制基因应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控制有无花瓣这一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控制花瓣颜色这一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所以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表格中数据结合(1)分析可推知,F1基因型为FfXRY、 FfXRXr,故F2的基因型有3×4=12(种)。雌株的基因型为FFXRXR(大红花瓣)、FFXRXr(大红花瓣)、FfXRXR(小红花瓣)、FfXRXr(小红花瓣)、ffXRXR(无花瓣)、ffXRXr(无花瓣),即雌株的表现型有3种。(3)F1雌性小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FfXRXr,对其测交,即让其与ffXrY杂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FfXRXr∶FfXrXr∶ffXRXr∶ffXrXr∶FfXRY∶ffXRY∶FfXrY∶ffXrY=1∶1∶1∶1∶1∶1∶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小红花瓣∶小白花瓣∶无花瓣=1∶1∶2。10.遗传的分子基础1.C 解析噬菌体外壳的成分是蛋白质,不含磷脂分子,A项错误;若过程②中保温时间太长,细菌裂解,释放出了组装好的子代噬菌体,则离心后子代噬菌体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B项错误;过程③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C项正确;由于缺少对照组本实验不能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2.A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DNA分子复制为单起点双向复制,A项错误;图示解旋酶能打开双链间的氢键,使双链DNA解旋,需要DNA聚合酶等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完整的子链,B项正确;DNA分子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而复制的时候只能从5'端向3'端延伸,所以两条子链合成方向相反,但延伸方向是相同的,C项正确;G—C碱基对含有三个氢键,A—T碱基对含有两个氢键,故解旋经过含G—C碱基对较多的区域时,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多,D项正确。3.A 解析HCV的RNA复制和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均为A—U、C—G、U—A、G—C,A项正确;如果用32P标记的某个HCV侵染肝细胞,释放出大量的子代,只有少数含有放射性,B项错误;mRNA中不含有氢键,C项错误;虽然HCV的结构中只有一条RNA,但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HCV可以有多种蛋白质,D项错误。4.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过程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同一个体的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所含基因相同,A项错误;过程①(转录)合成RNA,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②(翻译)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B项正确;基因2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故过程④⑤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C项错误;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项错误。5.ABD 解析过程①表示的是转录过程,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RNA聚合酶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其识别序列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过程②和③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都是RNA和RNA配对;过程③能阻止核糖体与hokmRNA的结合;过程④酶降解的是sokmRNA与hokmRNA结合形成的双链RNA分子。6.答案(1)DNA复制 (2)翻译 (3)细胞核 (4)RNA聚合酶 (5)DNA的两条链(6)mRNA (7)一个基因转录形成多条相同的mRNA;一个mRNA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解析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的参与,DNA复制的模板为DNA的两条链。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翻译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基因表达过程中,一个基因可以转录形成多条相同的mRNA,一个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速率。 11.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A 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导致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这里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项错误;基因A发生部分碱基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这属于基因突变,B项正确;当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C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故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项正确。2.D 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图示中cn和cl、v和w均分别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都是非等位基因,A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示中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两者可能进入同一个生殖细胞,因此,减数分裂后,cn、cl、v、w可能出现在同一生殖细胞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也可能同时没有v和w,B项错误,D项正确;cl与w所在的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交换叫做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项错误。3.B 解析单倍体育种所培育个体的基因来自原有植物,所以通过单倍体育种不能获得原有植物没有的性状,A项错误;基因工程育种和杂交育种所利用的变异原理相同,都是基因重组,B项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人工诱变不能定向改变基因的结构,C项错误;用γ射线处理大豆选育出高蛋白的品种属于诱变育种,D项错误。4.D 解析图中数字和不同海拔分布情况反映的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类型为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项错误。该地区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易导致原种群内个体间形成地理隔离,B项错误。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所以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项错误。由图分析,分支越往后,亲缘关系越近,故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②与③的亲缘关系最近,D项正确。5.C 解析抗生素能够对病原体产生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A项正确;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可实现基因重组,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可能性,加快了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速度,B项正确;变化剧烈的环境更有利于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C项错误;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并形成生物多样性,D项正确。6.ABD 解析大果番茄中全部基因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而不仅仅是大果番茄有关果实外形的所有基因,C项错误。7.答案(1)22 (2)如图所示(答案合理即可)(3)无性 三倍体香蕉主要通过无性生殖产生后代,经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不发生基因重组,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变异)减少(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尖叶蕉产生的配子中有11条染色体,长梗蕉产生的配子中也含有11条染色体,因此,二者杂交后代的体细胞中有22条染色体。(2)育种目的是获得AAB型香蕉,AAB型香蕉的体细胞中包含尖叶蕉的2个染色体组和长梗蕉的1个染色体组,推测其可以由AA型的配子和B 型的配子结合发育而成。因此育种流程可以是尖叶蕉经过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四倍体,然后再与长梗蕉杂交获得AAB型香蕉。(3)三倍体香蕉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联会紊乱,其主要通过无性生殖产生后代。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三倍体香蕉主要通过无性生殖产生后代,经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不发生基因重组,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减少,因此三倍体香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12.内环境与稳态调节1.B 解析由题干中“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色透明液体”可知,脑脊液类似于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脑和脊髓浸润在其中,可以保护脑和脊髓免受震荡;同时脑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脑脊液释放到血液,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也可以通过脑脊液被脑细胞吸收,故脑脊液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项正确。组织液主要由血浆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形成,B项错误。由题中信息可知,脑脊液是脑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所以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C项正确。血—脑脊液屏障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若药物不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将不能作用于脑和脊髓中的神经细胞,D项正确。2.C 解析胰岛B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浓度升高的变化,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含有葡萄糖受体,A项正确。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肝细胞作为组织细胞,其细胞膜上有胰岛素受体;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因此肝细胞膜上也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B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细胞异常凋亡导致胰岛B细胞减少,分泌的胰岛素也减少,因此此时注射胰岛素能缓解由细胞异常凋亡引起的糖尿病症状,C项错误。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膜上没有CD95L的受体,不会接受信息分子CD95L而发生异常凋亡,若胰岛B细胞中控制CD95L受体合成的基因表达,则会引起胰岛B细胞异常凋亡,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使人患糖尿病,D项正确。3.A 解析由图可知,①②③分别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当某人从温暖的室内到达寒冷的室外,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并经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促进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和甲状腺分泌相应激素,A项正确;②为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项错误;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不是甲状腺细胞,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受神经支配,D项错误。4.D 解析由于甲引起的变化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所以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了过咸的食物,A项正确。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所以乙是下丘脑;渴觉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丙是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所以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项正确。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C项正确。渴觉虽然在大脑皮层产生,但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D项错误。5.C 解析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血浆中Na+、K+浓度均有所降低,推测大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A项不符合题意;静脉注射大量低渗食盐水后,大鼠的尿量比注射前要多,说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减弱,进而推测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B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该过程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6.ACD 解析由图可知,AB段机体体温下降,机体散热量增加,为维持体温恒定,产热量增加,A项正确。正常情况下,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基本不变,B项错误。AD段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增加,汗腺分泌减少,散热减少,C项正确。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的,D项正确。 7.答案(1)促进 (2)神经—体液调节 (3)抗利尿激素的受体(特异性受体) (4)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①表示胰高血糖素,②表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对胰岛素的分泌起促进作用。(2)下丘脑可控制③(肾上腺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发挥作用使血糖升高属于体液调节,所以该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3)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是通过相应的特异性受体实现的,题中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膜上才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故抗利尿激素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4)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种病人的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则其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1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B 解析人嗅到肉香时唾液分泌增加,说明唾液腺是反射的效应器,但这是后天行为,需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属于条件反射,A项错误;对传入神经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部位是神经中枢,B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C项错误;渴觉的产生过程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参与,不是完整的反射弧,D项错误。2.B 解析乙是效应器,即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相关肌肉或腺体等,A项正确;乙为效应器,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若电刺激乙,Ⅰ、Ⅱ处均没有电位变化,B项错误;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则可电刺激Ⅰ和乙之间的部位(传出神经),检测Ⅰ的电位变化和乙的反应,若乙有相应反应,且Ⅰ处有电位变化,则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项正确;若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则可电刺激Ⅰ和甲之间的部位,检测Ⅰ、Ⅱ的电位变化,若结果表现为Ⅰ处有电位变化,而Ⅱ无电位变化,则可证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项正确。3.C 解析若该离体神经轴突未受到刺激时,电极两端都表现为静息电位,则电流表指针不偏转,A项正确;若在M点处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兴奋往左右双向传导并同时到达电极两端,导致两电极处均变为动作电位,则电流表指针不偏转,B项正确;若同时在O点、M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电刺激,由于OA段>1/2AB段,M点产生的兴奋不引起偏转,O点传来的兴奋在未达到A点之前就与M点传来的兴奋抵消,则电流表指针不偏转,C项错误;若将甲、乙电极都置于轴突膜内侧,在甲左侧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则兴奋传到电极处时引起的电流方向与电极放置在膜外时相反,则电流表指针先右偏后左偏,D项正确。4.B 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的,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起调节作用的有机分子,因此激素是信息分子,A项正确;激素能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B项错误;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能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项正确;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如寒冷刺激能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项正确。5.D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和选项分析题图,若激素Y是胰岛素,则图中的细胞是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B细胞上识别物质X的受体,可能会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所以血糖浓度可能会偏高,A项正确;若物质X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激素Y),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的细胞,在寒冷条件下,其作用是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B项正确;若激素Y是肾上腺素,则图中细胞为肾上腺髓质细胞,由于肾上腺素的分泌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因此物质X为神经递质,C项正确;若激素Y是抗利尿激素,当正常人饮水过多或摄入食盐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会使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D项错误。6.ABC 解析雌激素的本质是固醇,其合成场所是光面内质网,不能为细胞供能,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A项正确;由图可知,雌激素浓度为10nM时,对甜味受体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最显著,B项正确;女性孕期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受体基因表达减弱,对甜味的感知能力明显下降,C项正确;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孕期的上述反应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更充足的能量,是有利的,D项错误。7.答案(1)传入神经 感受器 将来自体表和内脏的信息传至脑 (2)不属于 (3)Na+会聚解析(1)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因此结构①为传入神经,与传入神经相连的结构②为感受器。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据图可知,脊髓具有的功能是将来自体表和内脏的信息传至脑。(2)反射的完成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痛觉产生过程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的参与,该过程无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痛觉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用局部麻醉药物阻碍神经细胞中的Na+内流,可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使局部疼痛暂时消失。机体发生牵涉痛时,用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疼痛的体表结构,而疼痛并未消失,则说明这种牵涉痛可用“会聚学说”解释;若疼痛消失,则说明这种牵涉痛可用“易化学说”解释。14.免疫调节1.B 解析ANA是抗体,其产生需要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为激活B细胞的信号,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B项错误。2.C 解析提前进行再次接种会减弱二次免疫的效果,可能是因为疫苗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而被迅速清除,导致不能产生足够多的新抗体和记忆细胞,而不是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凋亡数增多,A项不合理,C项合理;浆细胞本身不能识别抗原,与是否提前进行再次接种无关,B项不合理;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裂解抗原,裂解的是靶细胞,D项不合理。3.B 解析肠毒素α亚单位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发挥毒性,因此肠毒素会引起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能与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将该细胞裂解死亡,属于主动死亡,因此感染的宿主细胞被清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项正确;根据题意已知,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发挥毒性,所以制备疫苗时应选该细菌的肠毒素β亚单位,B项错误;根据题中信息可知,人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大量的HC分泌到肠腔,导致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如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等)无法被缓冲对中和而在体内累积,C项正确;水大量丢失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D项正确。4.D 解析a为T细胞,b为B细胞,c为靶细胞,d为效应T细胞。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其流动方向有DNA→DNA和DNA→RNA→蛋白质,没有RNA→DNA,A项错误。b为B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项错误。a为T细胞,其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不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项错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项正确。 5.A 解析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引起机体产生抗毒素,抗毒素属于抗体,所以该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题中鼠疫杆菌释放的外毒素属于抗原,抗原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浆细胞分泌。6.AC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X、F分别代表T细胞和浆细胞,二者均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T细胞能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Y代表B细胞,X(T细胞)可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信号分子)并作用于Y(B细胞),从而实现免疫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E可作用于靶细胞,说明E为效应T细胞,则②③④属于细胞免疫,C项错误;过程①代表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抗原的过程,该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但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D项错误。7.答案(1)自身免疫 防卫 (2)EG患者产生了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它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了乙酰胆碱发挥作用,使兴奋无法传递到肌肉细胞,肌肉细胞因而处于松弛状态 (3)弱 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提高乙酰胆碱浓度,使乙酰胆碱结合到受体上的概率增大,且乙酰胆碱不再迅速灭活而长时间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其传递兴奋的作用15.植物的激素调节1.A 解析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但结论中并没有说明这种“刺激”是生长素,B项错误;拜尔的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放置在切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但也没有指明这种“刺激”是生长素,C项错误;温特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当时他并没有弄清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D项错误。2.C 解析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A项错误;生长素横向运输由外界刺激引起,而生长素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生长素横向运输方向与极性运输方向不一致,B项错误;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可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发育,C项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由自身遗传特性决定,与单侧光、重力等外界刺激无关,D项错误。3.D 解析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该植物器官生长1cm所需时间越短,证明在该浓度范围内,生长素对该器官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A项错误;植物可以自发产生生长素,故若不添加外源生长素,该器官也不会停止生长,B项错误;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图中生长素浓度范围内均可促进器官生长,无法体现生长素的抑制作用,故不能解释植物根向地生长的原因,C项错误,D项正确。4.BCD 解析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故a侧生长素浓度高于b侧,a侧细胞生长较快,对应图乙中d处细胞,A项正确;由图乙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植物生长,B项错误;图丙中e处的生长素被运输到f处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项错误;图丁中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从g侧到h侧的运输是横向运输,不是极性运输,D项错误。5.答案(1)(一定浓度的)不同植物激素 花芽分化后雌、雄花数量及其比值 (2)乙烯赤霉素 拮抗 (3)相关激素能调节与性别分化有关的基因组的表达 解析(1)根据表中实验处理组操作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一定浓度的)不同植物激素,因变量为花芽分化后雌、雄花数量及其比值。(2)从表中的实验结果数据可以看出,相较于另外两组激素处理组,与对照组(清水)相比较,乙烯处理后的雌、雄花数量及其比值变化最小,因此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对丝瓜花芽的性别分化影响最小;同理,赤霉素处理组的结果反映出赤霉素不利于雄花但利于雌花的形成,而细胞分裂素正好相反,其利于雄花的分化而不利于雌花的分化,因此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这两种激素对丝瓜花芽的性别分化表现为拮抗作用。(3)根据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可推测,不同激素之所以能影响丝瓜的雌、雄花分化,可能是因为相关激素能调节与性别分化有关的基因组的表达。16.种群与群落1.C 解析幽灵兰数量稀少,调查其种群数量时需要适当扩大样方面积,A项正确;幽灵兰和其依附的树都是植物,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的原则是随机取样,B项正确;幽灵兰并不从其依附的树上吸收养分,因此,两者并不构成寄生关系,C项错误;幽灵兰与其他兰花品种都属于同一物种,这体现了生物的基因多样性,D项正确。2.B 解析使用样方法的重要原则是随机取样,在一块稻田中选取稗草较多的地方取样,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所取样本的平均数不能用于估算稻田中稗草的种群密度,A项错误。某些海洋鱼类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强,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为制订捕捞计划提供理论依据,B项正确。标志重捕法利用了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概率相同的特点,C项错误。被标记的个体容易被重捕会使统计的结果偏小;被标记的个体容易被天敌捕食会使统计的结果偏大,D项错误。3.A 解析生活在某湖泊中的某种鱼,在A点之前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处于平衡状态,即该鱼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若在A点将大量该种鱼的鱼苗投入该湖泊,会造成该种鱼的种群数量显著超过环境容纳量,对环境造成影响,使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降低,因此一段时间后,该种鱼的K值会下降,A项符合题意。4.C 解析采用样方法调查红火蚁的种群密度时,若选择红火蚁活动较多的区域进行取样,则统计的结果偏高,故应随机取样,A项错误;分析图形可知,A~B时期,红火蚁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种内斗争加剧等原因导致红火蚁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大,B项错误;B~C时期,红火蚁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波动的原因主要与食物、空间等因素有关,C项正确;防治红火蚁等有害生物应在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进行,而B点对应时期红火蚁种群数量已达到K值,不易防治,D项错误。5.B 解析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需进行第一次计数,以获得酵母菌的初始数量,A项正确。取样前应先将培养液摇匀,以使酵母菌分布均匀,B项错误。每天需定时取样计数,绘制曲线,C项正确。营养物质、温度、代谢产物等都会影响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D项正确。6.BCD 解析调查草鱼种群密度可选用标志重捕法,该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共同决定,A项错误。分析题图,t3时的种群数量对应K/2,t5时的种群数量对应K值,B项正确。t5时增加饵料投放,食物增多,环境容纳量可能有所增大,C项正确。K/2左右时,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因此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草鱼产量,需在每次捕捞后使草鱼的数量维持在t3对应的种群数量左右,D项正确。7.答案(1)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 (2)进展 逆行 (3)优势物种 气候条件(环境条件) (4)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解析(1) 研究种群时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2)封山育林后,群落的生物种类和结构逐渐复杂,群落生产力逐渐上升,属于进展演替;乱砍滥伐森林,会降低生物种类、破坏群落结构,使群落生产力逐渐下降,属于逆行演替。(3)演替是指群落中优势物种不断被取代的过程。群落最终能否演替到森林阶段取决于气候(环境)条件。(4)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例如桑基鱼塘。17.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C 解析牛羊为草食动物,为初级消费者,二者间存在竞争关系。蜣螂为分解者,以牛羊的粪便为食,使草中的能量流向蜣螂,C项错误。2.D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A项正确。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但不一定都是绿色植物,如硝化细菌、蓝藻等,B项正确。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多种生物,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称为食物链(捕食链),食物链可以有多条;而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所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网,C项正确。营养级与消费者等级总是差一级,即消费者等级=营养级-1,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故属于次级消费者,D项错误。3.A 解析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A项正确;题图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项错误;若青蛙突然减少,理论上鹰的数量将增加,因为鹰的营养级由第三、五营养级变为主要是第三营养级,兔和食草鸟的数量将减少,C项错误;若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则第二及以后营养级的相关生物都会减少,D项错误。4.D 解析由害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属于害虫同化量的一部分,而害虫粪便中的能量为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故图中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由害虫流入分解者的部分,D项错误。5.C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植物实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所以⑤中不包含植物的呼吸消耗量,A项错误。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植食动物的未同化量,存在于⑦中,B项错误。③植食动物同化量-⑧植食动物呼吸消耗量=④植食动物有机物积累量,④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C项正确。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属于植物同化量的一部分,故③/①不能表示植物到植食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6.ACD 解析依题图信息可知,a生态系统为自然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为城市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比较特殊,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获取物质和能量,产生的废物需要输入其他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可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将能量输入生物群落,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还到无机环境中,两者是必需成分,不可或缺,A项正确。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必须从其他生态系统获取物质和能量,B项错误。城市生态系统负荷量巨大,本身难以满足自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可以对周边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C项正确。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十分突出,起支配作用,同时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较少,分解作用相对较弱,D项正确。7.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此两空顺序可调换) 捕食和竞争 (2)相比高密度养蟹田,低密度养蟹田中的物种数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抵抗力稳定性更高(答案合理即可) (3)稻—蟹农田实现了人类对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食物网仅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由图可知:蟹以底栖动物为食,蟹和底栖动物都以浮游植物和杂草为食,所以蟹和底栖动物之间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2)表中信息显示,与高密度养蟹田相比,低密度养蟹田中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抵抗力稳定性更高。(3)蟹能以稻田中的杂草、浮游植物为食,减少杂草、浮游植物与水稻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同时蟹又能够成为人类的食物,稻田养蟹调整了能量流动的关系,实现了对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利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1.C 解析1m深的积雪阻碍了赤狐的视力,也阻断了化学物质的传递,赤狐耳较大,听觉灵敏,能发现积雪下的猎物,靠的是声音传递,属于物理信息,A项正确;生态系统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项正确;营养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往往就越低,而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除和自身营养结构有关外,还和自然环境因素有关,C项错误;保护森林,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控制人类对它的干扰,保证其结构与功能的协调,D项正确。2.A 解析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数目会增多,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变复杂,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来越强,A项符合题意;净生产量通常是指从无机营养生物(自养生物)的光合成生产量以及化学合成生产量中减去呼吸消耗量,在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B项不符合题意;随着演替的进行,灌木和乔木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因为对光照的竞争不占优势,故其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小,C项不符合题意;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会增多,但植物个体总数不一定越来越多,D项不符合题意。3.D 解析土壤中生存的小动物不能称为一个群落,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A项错误;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调查其物种丰富度,B项错误;蚯蚓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供自身利用,绿色植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错误;鼠妇的中药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项正确。4.B 解析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遵循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原理,能量不能循环(化学能→电能),B项错误。5.A 解析CO2分子能吸收地球的反射热,使地球升温,造成温室效应。6.ABD 解析湿地公园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项错误;调查湿地公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B项错误;湿地公园中人工林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C项正确;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降低生物多样性,从而降低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D项错误。7.答案(1)物理沉降 化学分解 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利用率 (3)有机物分解后产生多种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繁殖 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并且与浮游藻类竞争无机盐,从而抑制藻类生长19.教材基础实验1.B 解析洋葱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联会现象,A项错误;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B项正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前,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而非用吸水纸吸引,C项错误;用高倍镜观察黑藻细胞叶绿体时,应向装片滴加清水,D项错误。2.D 解析黑藻叶片薄,适合用来观察叶绿体,但是叶绿体的存在会对被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线粒体的观察造成干扰,故黑藻叶片不适合作为观察线粒体的材料,A项错误。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位于原生质层中,使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易于观察,B项错误。西瓜果实中的果糖属于还原糖,但是西瓜果实的红色会干扰对显色反应后的砖红色沉淀的观察,不适合用来鉴定还原糖,C项错误。人口腔上皮细胞易获取,且无色,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观察线粒体”的良好实验材料,D项正确。3.B 解析动物细胞也能发生渗透失水,但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A项合理;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拟核,B项不合理;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也属于碱性染料,可使染色体着色,C项合理;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故可用根尖伸长区来研究生长素的作用,D项合理。4.D 解析题干中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自变量为甲状腺激素的有无,依据题中实验组的处理,对照组应用一组相似的幼年家兔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摘除甲状腺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进行观察。5.B 解析A项、D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C项胚芽鞘尖端未完全分隔开,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可发生横向运输,但琼脂块未分隔开,收集到的是生长素总量,不能确定单侧光照射下琼脂块两侧的生长素含量。B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先发生横向运输,然后纵向运输到尖端以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选B项。6.ABC 解析过程①是解离,其主要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A项错误;根尖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实验过程中无须保持细胞活性,可以移动装片观察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B项错误;若观察到细胞出现重叠,可能的原因是过程①(解离)不充分或④(压片)力度不足,C项错误;过程⑤需要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成高倍镜观察,D项正确。7.答案(1)外 液泡大且有颜色 (2)原生质层 液泡 (3)①无色 选择透过 ②Ⅱ→Ⅰ→Ⅲ ③细胞液浓度解析(1)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中含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所以该实验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2)正常细胞中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而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原生质层会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细胞液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所以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的位置、液泡颜色及大小的变化。(3)①甲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充满的是外界溶液,即蔗糖溶液,故甲处无色;丙处是细胞液的颜色,为紫色;甲处和丙处的颜色不同,主要是因为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②步骤D中观察到的是质壁分离的过程,根据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可知,其被观察到的先后顺序为Ⅱ→Ⅰ→Ⅲ。③若它们是同一视野中表皮不同部位的三个细胞的像,则有可能是因这些细胞中细胞液浓度不同,使得它们质壁分离的程度不同。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二练知识对点小题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