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ID:63647 2021-11-18 1 8.88元 21页 83.0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11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8.88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但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有茶,在考古学对茶叶、茶器等尚无新的发现以前,还不能提供出具体的年代来。可以肯定的是,自开始有茶起,直到战国时代以前的很长时期内,有茶的地方还仅限于茶树原产地的西南地区。当然,在这个期间内,西南地区中巴蜀一带的茶,曾以"贡品"的形式,进入到中原地区。到了战国时代,七雄并起,战事频繁,茶才由茶树原产地的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经由水路和陆路先后传入后来的产茶地区。不过,还应指出的是,在战国或秦代以前,基本上仍是茶的药用时期,因此,《六之饮》[注]中把晏婴所处的春秋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以前的周公时代,并上溯到神农氏时代,都作为茶的饮用时期,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根据,是神农氏撰有《食经》,其中曾提到饮茶。实际上,古代人往往汇录议论性质相关的文字成书,而用一位思想或行事与此议论相称的古人题名,由于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方面的创始者,所以就把《食经》托为神农氏所撰。陆羽据此而把神农氏说成是饮茶的创始人,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茶由药用时期发展为饮用时期,是在战国或秦代以后,因而《六之饮》中举出司马相如和扬雄,认为他们是汉代有着饮茶风尚的人,是合乎历史事实的。三国以后的两晋时代,《六之饮》中举出了饮茶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五人,另再参照《七之事》中所引的史料,也以两晋时代的为多,说明两晋时代已是一个饮茶风尚迅速普及的时代;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大盛,并进而说明有不少地方已形成了"比屋之饮",这也是合乎历史事实的。但是,从《七之事》中所引的史料来分析,在两晋时代,南方的饮茶风尚已较北方为盛,而陆羽并未就此加以阐述,同时,他也未参照《七之事》中所引史料,在《六之饮》中举出南北朝时代有着饮茶风尚的人,这都不能不说是《茶经》中的不足之处。由此可知,《六之饮》所说的唐代以及唐代以前的这段饮茶历史,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为了指出这段饮茶历史中的关键性史实,这里要加以补充的有两件事。一是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有"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之句,这说明自公元前316年以后,四川的饮茶风尚已开始向陕西进而向中原地带传播。二是晋代以后的南北朝前期,南方的饮茶风尚仍较北方为盛。如北朝西魏杨街之在所著《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中,述及北魏有些人鄙薄地把茶称为"酪奴",并说"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惟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所谓好,即是喜好饮茶。(摘编自吴觉农《茶经述评》)材料二:第21页共21页 由于交通与通讯技术都十分落后,因此僧侣求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茶文化的传播。我国茶文化依赖这种人际传播形式,在日本、朝鲜等邻邦得到了普及,而这些国家也则通过将我国茶文化与自身本土文化相融合,创造了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另外,人口迁移在我国茶文化传播中也发挥出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茶文化的国内传播来看,西晋迁都导致茶文化中心南移的现象展现出了人口迁移在茶文化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茶文化的国外传播来看,广州、福建等茶文化发展繁盛的地区所出现的劳动力输出等现象,也推动着我国茶文化向东南亚国家的传播。茶专著、茶文学的流通,则在我国茶文化的国内传播与对外传播中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如陆羽所创作的《茶经》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茶文化典籍,不仅在我国国内的茶文化普及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而且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直至今日,已经被翻译为多个版本的《茶经》仍旧在中外茶文化交流中持续做出着贡献。与此同时,许多国外茶文化爱好者也在对我国茶文化做出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创作专著的形式推动着我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如日本荣西法师在结束中国之行之后,创作了《吃茶养生记》这一日本第一部与茶文化相关的著作,这部著作在日本社会的茶文化普及过程中彰显出了重要价值。事实上,当茶叶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时,在此基础之上的跨区域传播就已经出现。从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来看,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跨区域传播途径包括汉朝时期出现的丝绸之路、唐宋时期出现的茶马古道。基于这种形式的茶文化传播,让我国茶叶与茶文化在国内的影响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并且在我国茶文化向西方国家、东南亚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价值。(摘编自栾著《浅谈茶文化的传播途径及历史演变过程》)【注】《六之饮》和《七之事》都是陆羽《茶经》中的篇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战国以前,茶只产于西南地区;战国后,由于战争,茶才由水、陆两路传向中原地区。B.西晋时,茶文化中心南移与西晋迁都是分不开的;饮茶风尚由蜀地向中原传播,则与秦攻取蜀国有关。C.从在我国茶文化输出中所承担的角色来看,《茶经》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茶文化典籍,有着重要地位。D.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作用,茶文化向西方国家、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力度将会大大削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早在春秋时代,甚至追溯到神农氏撰写《食经》的时候,已有饮茶。B.两晋时,南方饮茶的风尚比北方更为突出,《六之饮》就证明了这一观点。C.战国或秦之前,茶基本作为药用;秦人取蜀后,茶才开始用于饮用。D.从《洛阳伽蓝记》可知,北魏有些人把茶称为"酪奴",认为茶不及奶饮品。第21页共21页 3.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材料一提及的茶的两种功用的一项是(3分)A.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全七碗茶。B.汤发云腴酬白,盏浮花乳轻圆。C.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D.春醒茶可解,诗病药难痊。4.根据材料二,概括茶文化的传播途径。(4分)答案1.A("中原地区"应为"后来的产茶地区")2.D(A《食经》是古代人托神农氏所撰的,春秋时代仍是茶的药用而非饮用时期;B《七之事》证明了这一观点;C"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这说明四川的饮茶风尚已开始向陕西进而向中原地带传播,而不是"茶才开始用于饮用")3.B("汤发云腴酬白,盏浮花乳轻圆"讲的是煎茶)4.①人际传播;②有关茶的专著、文学传播;③商品流通(传播)。(每点1分,答出3点得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100 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让广大青年走上了救亡图存的历史舞台,运动中热血青年抵制巴黎和会、捍卫国家主权,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兴亡紧密结合,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与党同行、与人民同行,推动当代中国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当前,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时代青年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价值追求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随着中国的繁荣发展和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一些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在我国周边挑起事端。新时代青年要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坚定爱国情怀,坚守人民立场,把爱国报国的热血斗志投入到祖国高质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用实际行动推动国家和平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青年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第21页共21页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青年要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功立业于新时代。(摘编自刘慧、魏华《爱国是青春的底色》,《光明日报》2019年5月4日)材料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把青年看作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青年工作视为极其重要的工作,以满腔热情关注青年、鼓舞青年,领导青年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寄语青年:“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立大志。“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立大志就是要有远大理想。志存高远才能激发奋发前进的潜力,催生无坚不摧的动力,把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大青年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与人民共命运,把个人理想与人民利益紧密结合,在想人民所想、为人民造福中确立和升华理想;与时代同步伐,充分认识到当代青年具体使命任务的变化,把小我融入兴国、强国的大我之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明大德。“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德是为人之本,人无德不立,没有良好的品德修为,打不牢修身立德的根基,在人生道路上就无法走正、难以走远。青年要加强正确的道德认知,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认同上下功夫,增强道德思维和道德敬畏,明辨是非,不人云亦云;增强自觉的道德养成,在道德学习上下功夫,恪守正道,严守规矩,把提升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必修课,在日常生活中涵养良好道德操守,推动自身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强化积极的道德实践,在道德行动上下功夫,把道德的力量运用到创造美好生活上,弘扬道德新风尚,传递文明正能量,促使道德建设蔚然成风。成大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第21页共21页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伟大事业必须要由人才来实现,因人才方能不断壮大。当今,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青年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努力掌握科学知识、锤炼过硬本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提升认识水平、拓宽认知视野,以准确的判断力把握时代脉搏,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担大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广大青年决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接力跑中跑出更好成绩,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就要勇立时代潮头,将奋斗作为基本的人生态度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在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每一件小事中展现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就要争做时代先锋,把不计个人得失作为价值追求,在持续、忘我的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每一次付出中焕发出青春最绚丽的光彩;就要开拓时代功业,把爱岗敬业作为基本的工作作风和职业操守,在守住工作底线、突破自我局限、追求事业极限的每一项任务中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节选自秦龙、吉瑞霞《百年大党与大国青年》,《光明日报》2021年5月4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100 年前五四运动是救亡图存,今天的青年则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者表现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爱国报国行为。B.爱国是青春的底色,对于青年来说,如果不能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就不能很好地实现人生价值。C.广大青年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努力发扬勇立潮头的奋斗精神、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和履职尽责的敬业精神。D.两则材料都为鼓舞广大青年而作,都明确提出青年要努力掌握科学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在人生黄金时期为民族复兴做贡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激发新时代青年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坚定的爱国情怀,是避免国外敌对势力向我国挑起事端的有力举措。B.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因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C.德是为人之本,只要青年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其自身道德素质就会不断提高,全社会道德建设便蔚然成风。D.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这四条要求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层层推进,相辅相成,不可偏废。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D.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第21页共21页 4.两则材料论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参考答案1.(3分)D(“努力掌握科学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只在材料二中明确提出。)2.(3分)D(A曲解文意;B因果颠倒;C表述绝对化。)3.(3分)B4.(4分)①材料一立足于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维度,号召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爱国主义;(2分)②材料二立足于百年大党与国家前途的高度,从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四个方面对广大青年提出具体要求。(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生态文学作家们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态文学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总结当代生态文学创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物、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长篇小说如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儿童文学如黑鹤写动物的《银狐》等,都可圈可点。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陈启文《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第21页共21页 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选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2020年4月3日《人民日报》)材料二: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时候,生态文学的话题似乎有了更多的关注度。传统的文学,长时间以来被人们理解为人的文学,是以个性的语言故事、人物探析表达人的社会环境存在感受和命运的文学,是围绕着人的价值利害情景展开的语言叙述。生态文学则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于传统的文学界地的。生态文学有新的展开领城与活动舞台,因此,生态文学的开启,是一次深刻的文学变革与革命。自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如今人们渐渐地发现,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己感受追求范围内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价值目标,甚至以近似疯狂的力量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却对自身赖以生存生长的摇篮——地球的破坏严重地忽略了,对于与人类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被毁坏严重地忽略了,以至发生了地球生态家园的严重危机,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战的根源,在茫然的地方寻觅,在盘桓的地方发现,在新的方向目标下出发,这就是生态文学勃发生长的机会与能动进取的意义价值。因此,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最先要清楚地意识和理解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特点的文学表达有着质的不同。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现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方能够感受到她的魅力和瑰丽的身姿。第21页共21页 (选自李炳银《生态文学:文学的变革与革命》,2020年4月2日《文学报》)材料三: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生态文学可以深入反映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文学反映现实、抚慰人心、启发思考的社会责任,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首要是中国主题,中国题材、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表现,它可以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生态属于金人类,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今后,中国生态文学应继续沿袭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创作出更多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反映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成就,赞美绿水青山,讴歌美好生活的作品。同时,生态文学也应继续致力于鞭挞那些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选白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2020年3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在中国发展时间并不长。B.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明显不同,它不是关于人的文学,而是对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C.生态文学是关严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D.生态文学作品既要赞美绿水青山,呈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也要鞭挞那些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行。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生态文学作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使得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第21页共21页 B.生态文学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关注人类精神生态,是因为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C.中国生态文学只有立足于中国化的表达,才能反映中国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相应责任。D.与传统文学相比,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老舍的《草原》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表现了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B.陈忠实的《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C.迟子建的《原野上的羊群》通过原野上羊群与都市人的对比,写出了人性的扭曲,表达了对人类应有天性的呼唤。D.姜戎的《狼图腾》表面上是写狼的习性,而背后折射出了生态系统的可循环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必然性。4.材料二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4分)试卷答案1.B“它不是关于人的文学”不合文意.2.A“使得”前后逻辑关系不成立.3.DABC都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传续文学.4.①由新冠肺炎疫情切入,并通过与传统文学对比,提出中心论点;②回溯传统文学发展的历程示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进而提出生态文学的意义价值;③进一步强调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指出在人类和全球视野下才能够感受到生态文学的魅力.(答出,1点1分,答出2点3分,答出3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第21页共21页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在人类文学巨擘们的创作史上,在人类哲学大师们的书本堆里,在人类历史学家们的笔触之下,在人类普罗大众们的口碑当中,有个话题永远绕不开,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需要英雄?英雄是时代的象征。据说英雄一词,最早出处为《汉书·刑法志》。志云:高祖刘邦“总揽英雄,以诛秦项。”三国时期魏国刘邵《人物志》卷中解释说: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两者兼得,方为英雄。所谓英雄者,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人类历史那么漫长,芸芸众生,不管是史学家,还是寻常百姓,要记下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显然做不到,也不需要做到,只好选取一些代表人物,尤其是英雄,来反映一个时代,代表一个时代。战乱时代,英雄往往以武略而胜出;和平年代,英雄往往以文韬而成就。否定英雄,就是否定一个时代,否定一段历史。因为没有英雄,人们就会对历史失去记忆,人类文明史就会出现空白。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尚未由动物进化为人类的民族,在强权政治依然盛行的当今世界必定走向灭亡。司马迁写《史记》,以纪传体,记载的就是这样一些代表人物。这些人物是时代的产儿,而又跨越时空,成为永恒。英雄是理想的化身。曹操曾经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道:“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胸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按照孟子的说法,能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而担当大任者,才成其为英雄。但英雄本是凡夫俗子,人们热爱英雄、追捧英雄,就会对英雄有所修饰、有所加工。在英雄的传唱过程中,大众又会想当然地将自己所向往、所追求的品格粘贴到英雄们身上,以供学习、模仿和崇拜,激励后人积极向上,这是不以英雄本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英雄既然是理想化的,就是难免有缺点的、不完备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以浮躁的心态追逐名利,拿着放大镜去找英雄的瑕疵,不如找死,因为那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过去这些年,有些人凑合着野史、传闻和想象去揭英雄的短,企图以此成名,结果如蚍蜉撼树,通通化为泡影。英雄是大众的代表,英雄作为偶像,不是少数人能树立、塑造的。历史上,想当英雄者无数,但真正能成为英雄者,寥寥无几,因为英雄来自于大众,来自于人心,是时代造就的。正如伏契克所说:英雄——第21页共21页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的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历史上称霸一时的王者比比皆是,但真正能为大众所接受、所传颂者,才是英雄。其他充其量只能为枭雄,正如“一将功成万骨枯”。(摘自刘戟锋《国家栋梁民族脊梁》,《光明日报》2016年4月13日)材料二:最高荣誉授“国士”,凝聚中华磅礴伟力。国士在,不可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场疫情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羁绊,无数抗疫英雄,挺身而出,全民皆兵,举国战“疫”,我们遏制住了疫情。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橘井泉香医者心,杏林春暖家国情,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是杰出代表,堪称“国士”。钟南山院士敢医敢言,“让大家别去武汉,自己却奔赴一线”,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张伯礼院士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张定宇院长冲锋在前,身先士卒;陈薇所长她闻令即动,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他们逆行而上,勇敢冲锋,敢于担当,站成脊梁,他们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健康大使,对他们的表彰,凝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摘自殷建光《最高荣誉授“国士”浩然正气贯中华》,《潇湘晨报》2020年8月4日)材料三: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一个值得铭记于心的日子。深沉缅怀,致敬英魂。致敬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的烈士,致敬那些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英勇献身的烈士!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敬仰英雄,中华民族也历来英雄辈出、群英云集。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烈士总数约有2000万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全民族抗战的同仇敌忾,渡江战役的横扫千军,抗美援朝的英勇无畏,抗洪抢险的勇往直前,抗疫斗争的逆行出征……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处处都有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处处都有着凯歌以行的英风浩气。(摘自《用奋斗向英烈致敬》,《人民日报》2020年9月30日)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无论是史学家,还是寻常百姓,要记下同一时代的富有代表的英雄人物,显然做不到,也不需要做到。B.能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而担当大任者,才可称为英雄。第21页共21页 C.人们为了激励后人积极向上,所以对英雄进行修饰、加工,将自己所向往、所追求的品格都粘贴到英雄们身上。D.四位“国士”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都是抗疫英雄的杰出代表,对国家和人民有着卓越的贡献。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将功成万骨枯”式的王者是得不到大众的支持和传颂的,充其量只能称为枭雄。B.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的烈士具有天地英雄气,值得铭记和致敬。C.国家将“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就是希望人们用奋斗向英烈致敬。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在大灾大难前挺身而出、慷慨前行的千千万万个平民英雄。3.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所有参加抗疫的人员。B.四川凉山救火烈士汪耀峰。C.在飞机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的情况下,让飞机成功备降的机长刘传健。D.在维和行动中牺牲了的所有官兵。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1.D(3分)A项偷换概念,原文是“要记下历史上的每一个人”;B项是孟子的说法,一家一言,太绝对了;C项概括不全,原文“以供学习、模仿和崇拜,激励后人积极向上”。2.C(3分)C项国家将“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是为了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3.A(3分)A项抗疫人员众多,此说法过于绝对。4.(4分)①结构上:采用了总分结构,先总问为什么需要英雄,再用三个分论点并列来论述问题。(答以设问开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从三个方面来回答“为什么需要英雄”亦可)(2分)②论证方法:a引用论证,引用《汉书》《人物志》来体现英雄的形象;b举例论证:举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事例,进一步表现英雄形象。(任答一种即可得2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第21页共21页 材料一:故乡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母题之一。从《诗经·采薇》开始,历代骚人墨客就写之不倦。故乡从古代诗词的意象扩展为现当代小说、散文的题材,融入了作者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不再局限于乡愁。现当代小说、散文在叙写故乡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生经验,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百年来的变迁。鲁迅的《故乡》写于1921年,丰子恺的《故乡》写于1935年,薛忆沩的《故乡》写于2021年,这三个时间点蕴含了不同的时代内容。1921年新文学刚站稳脚跟,这时候鲁迅发表《故乡》,题材别开生面,见识独到。鲁迅正视眼前故乡被贫穷、混乱和破坏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真实境况。“我”回到相隔二千里、别了二十年的故乡,“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待到看见来访的儿时玩伴闰土,一个儿时天真活泼的玩伴被岁月折磨成了不折不扣的老汉。现实的故乡是没有什么留恋价值的,故乡的美好只存于回忆之中。鲁迅用动情的笔墨回忆起儿时脑中那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这幅“神异的图画”的重点不是二十年前故乡的生机勃勃,而是人间的温情、生命的勃发和勇敢。古代诗人不满意的是身处他乡的眼前处境,他们发现故乡寄托着未来的希望,故乡才是美好的。鲁迅的笔下依然有美好,但这美好却早已迁移到不复实在的“神异的图画”中了,眼前看到的却是破落衰败的故乡。于是对鲁迅来说,就产生了人生最终归宿何处的问题,鲁迅的《故乡》是由回故乡始,离故乡终的。丰子恺的《故乡》写于1935年,他对故乡的认知和当时的其他作家如写《边城》的沈从文、写《果园城记》的师陀都不一样。后者写出了略带哀伤的乡村牧歌,而丰子恺则直接戳穿牧歌的旧梦。他从古人以在故乡饮酒赏月为人生一大快事开始,认为很多“现代人”与此不同了,“即使也不乏喜欢对花邀月饮酒的人,但不一定要在故乡的家里。不但如此,他们在故乡的家里对花邀月饮酒反而不畅快,因为乡村大都破产了。他们必须离家到大都会里去,对人为的花,邀人造的月,饮舶来的洋酒,方才得其所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迁呢?丰子恺认为,“到了现今的工商业时代,人都离去了破产的乡村而到大都会里去找生活,就无暇纪念他们的故乡……在他们就只有生活的地方,而无所谓故乡”。城市是一个造就不出故乡意义的地方,那里只供人们活着。丰子恺推测,故乡即使将来不为人所忘却,含义也将会改变。故乡失去古代诗词里充满乡愁的意味,仅存“乡”字的意义。丰子恺不祥的预言在今天仿佛已经实现了,证据就是从前填表都有籍贯一栏,如今籍贯不出现了,换作了出生地。籍贯的含义近乎故乡,而出生地就是“仅存的‘乡’字的意义”第21页共21页 。丰子恺写作《故乡》的年代,刚好就是全面抗战爆发前所谓“黄金十年”的民国发展期。这十年经济成长快速,人口往城市集中,而这发展的另一面同时也是“乡村的破产”。时间来到了2021年,小说家薛忆沩为读者奉上一篇同名作《故乡》。如果说鲁迅的《故乡》敲醒了千年的乡愁旧梦,而丰子恺的《故乡》预告了乡愁牧歌的无以为继,那薛忆沩的《故乡》则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乡愁无处容身的图景。鲁迅用“别了”一词来定格自己对故乡的感情,说明内心还存在归属于某地的认知,而且不否认那就是“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百年之后薛忆沩却生出自己“根”在何处的疑惑。“我”的还乡之旅首先遇到的是长沙已经日新月异到面目全非、难以辨认的程度。“我”根据记忆去寻找长沙最有名的米粉店,发现记忆与现实纯然脱节,那原来只是一条大约三米宽的小街,怎么现在变成了将近二十米宽的大道?城市建设的旧貌换新颜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但也正是这天大的好事磨灭了关于故乡的诗意记忆,而记忆与现实的脱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挫折感。记忆无从对标现实,“我”只好换一家米粉店。可是已经吃不到记忆中的乡味,但得到店家意味深长的告知,“现在的长沙已经不是从前的长沙了”。长沙还是叫原来的名字,但眼前这个长沙所指代的地理空间和记忆中的那个长沙已经不是一回事了。从建设的成就来讲,确实日新月异,造福百姓,但无奈它太快了,快到挑战人的记忆和心理接受的程度。薛忆沩的《故乡》以一个温馨的故事结束,这与鲁迅的《故乡》不同。一百年前中国乡村正以其凋敝、破落的面目显示在世人面前,看不到任何希望。待到百年之后薛忆沩来写回故乡的际遇,留下一个不一样的结尾。“我”见到了当年父亲帮他解决城市户口的“傻杜”。“我记忆中的傻杜是一个枯瘦如柴的人,一个病态的人,而从篮球场那边走过来的那位老人体形饱满,显得相当富态。”薛忆沩笔下的“傻杜”从潦倒变为衣食无忧,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或许也可以折射中国百年国家命运的反转吧。(摘编自林岗《“故乡”的百年变迁—读鲁迅、丰子恺、薛忆沩同名作〈故乡〉》)材料二:故乡,很容易成就作家作品的地域特色,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莫言的东北乡,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都承载着作家的成长轨迹和个人情感。而包括贾平凹的秦岭乡野、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等在内的一个个文学故乡被建构起来。作家在小说中用庞大的文字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与那个作家的童年、故乡、知识、经历、愿望甚至梦境等相一致的世界。这种现象到新世纪时似乎变得“自觉”,与其说是作家的自觉,倒不如说是作家的地域特色越来越明显。比如,拿西部来说,先是路遥捧出了《平凡的世界》,接着是陈忠实推出了《白鹿原》,再是贾平凹奉献了《怀念狼》《古炉》等,将陕西那片深厚的土地挖得越来越深。这至少说明,故乡对一个作家很重要,故乡很容易成就作家的地域特色。第21页共21页 但在全球化语境下,地域文化有多大的生存空间?也许一些作家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贾平凹说,他要为家乡立传。雪漠说,他要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让后来的人们知道,人类曾经如此生活过。作家们当然要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但更重要的是反思。如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对即将消亡的鄂温克族的回忆、记录和思索,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是对故乡文化在发生巨变的深刻反思。自然,文学是可以超越这些的,但是,文学在故乡驻足,在故乡落泪,在故乡留影,在故乡深思,最后将故乡写成一种文学形象,永久地留存于文学的天地,也是极其伟大的。(摘编自徐兆寿《文学故乡的意义探寻》)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乡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母题之一,与古代诗词不同,现当代小说、散文在写作中融入了作者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摒弃了乡愁的主题。B.鲁迅、丰子恺、薛忆沩的同名作《故乡》分别写于1921年、1935年和2021年,蕴含了不同的时代内容,但结尾的故事都是悲剧性的。C.丰子恺对故乡的认知和沈从文、师陀不一样,丰子恺直接戳穿了牧歌的旧梦。他认为很多“现代人”由于乡村的破产在故乡饮酒赏月不再畅快。D.鲁迅与“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别了”,而百年之后薛忆沩在寻“根”中虽费周折,但非常欣喜地发现故乡变化大,旧貌换新颜。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诗人发现故乡是希望的寄托,故乡才是美好的;而鲁迅发现故乡的美好却早已迁移到不复实在的“神异的图画”中了。B.丰子恺推测故乡将失去古代诗词里充满乡愁的意味,仅存“乡”字的意义。作者认为填表时将籍贯换作出生地印证了其推测。C.莫言的文学故乡—高密东北乡被建构起来,高密东北乡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都承载着莫言的成长轨迹和个人情感。D.在全球化语境下,一些作家纷纷行动起来,在他们看来,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是最重要的,如迟子建对鄂温克族的记录。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高密东北乡深深地影响了莫言,莫言在《红高粱家族》等作品中建构起了文学故乡。B.钱钟书的《围城》塑造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像,反映了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C.沈从文的《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的边城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D.贾平凹的《秦腔》倾注了他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深沉思考。第21页共21页 4.两则材料都涉及故乡,在内容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C  A项,说法绝对,“摒弃了乡愁的主题”错误,原文是“不再局限于乡愁”。B项,不合文意,“但结尾的故事都是悲剧性的”错误,原文是“薛忆沩的《故乡》以一个温馨的故事结束,这与鲁迅的《故乡》不同”。D项,分析不当,“但非常欣喜地发现故乡变化大,旧貌换新颜”错误,原文是“百年之后薛忆沩却生出自己‘根’在何处的疑惑”“而记忆与现实的脱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挫折感”。2.D    分析不当,“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是最重要的”错误,原文是“作家们当然要把正在消失的故乡记录下来,但更重要的是反思”。3.B   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故乡对一个作家很重要,故乡很容易成就作家的地域特色,一些作家建构起了文学故乡并记录、反思变迁中的故乡”,钱钟书《围城》的例子不能支撑这一观点。4.①材料一以鲁迅、丰子恺、薛忆沩的同名作《故乡》为例,侧重闸述故乡从古代诗词的意象扩展为现当代小说、散文的题材,不再局限于乡愁,而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生经验,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百年来的变迁。②材料二侧重阐述故乡对一个作家很重要,故乡很容易成就作家的地域特色,一些作家建构起了文学故乡并记录、反思变迁中的故乡。(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   仁是孔子所宣扬的最高道德原则。《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这是符合事实的。但在春秋时代,孔子以前,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准则了。《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晋大夫臼季云:“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又《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楚郧辛曰:“《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又《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孔子对于楚灵王的评论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乃是引述“古志”之言。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孔子并没有给出仁的完整界说。我不同意此种观点,我认为孔子确实曾经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论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第21页共21页 (《雍也》)这里,孔子区别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子贡误以圣为仁,混淆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孔子区别圣与仁,因而必须讲明仁的完整含义,必须如此才能揭示圣与仁的不同意指。而且这里“夫仁者”三字也正是确立界说的格式。所以我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孔子所讲关于仁的界说。(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材料二:孔子“贵仁”,同时也宣扬“义”。据《论语》所记,孔子尝说:“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见得思义。”(《季氏》)孔子所谓义即道德原则之义。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泛指道德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讲仁,又讲义,但据《论语》所载,孔子未尝以仁义相连并举。我推测,以仁义并举,可能始于孔门再传弟子,但始于何人,由于书缺有间,已难考定。孟子多次以仁义并举,如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是仁义。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材料三:孔子提出的“仁”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容,是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视人的世界观的出发点。孔子讲到“仁”的地方很多,意思很广泛,从《论语》看几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它包括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他以为离开了“仁”,忠、孝、信、勇等都无意义。那么“仁”的最根本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含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第21页共21页                      (节选自汤一介《“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贵仁”,就是因为孔子的重视,“仁”才成为公认的道德原则。B.在“孔子是否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问题上,张岱年与过去许多学者的观点不同。C.子贡误以圣为仁,在孔子看来,主要是颠倒了圣与仁的层次。D.“仁”是孔子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也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之一。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不曾以仁义相连并举,真正将仁义并举,是孔门的再传弟子。B.孟子多次以仁义并举,仁义是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C.孔子在很多地方讲到仁,意思很宽泛,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D.孔子认为选拔人才,既要看其出身的高低,更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3.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孔子“仁”的思想范畴(3分)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克己复礼。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2自然段的论证思路。(4分)参考答案1.B(A因果关系错;C“颠倒了圣与仁的层次”错;D“核心之一”错)2.B (A原文是“可能始于孔门再传弟子”;C“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错;D“看其出身的高低”错)3.D(属于学习方面的)4.首先,提出观点:孔子确实曾经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1分) 然后,运用引证法,论述了孔子区别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指出了子贡的错误,并采用了确立界说的格式。(2分) 最后,总结,得出结论。(1分)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第21页共21页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亦不幸颈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扶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专此即颂安好聂荣臻八月二十二日(摘编自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材料二:本世纪以来,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卡特里娜飓风以及新冠肺炎等灾害接踵而至,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全球共有16亿人死于灾害。破坏性的灾难,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也会挑战乃至根除相关主体的联结关系,对人们情感造成开放性的创口。而这种形势下的相互帮助,则有助于产生新的情感联结,将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人联系在一起,重塑信任与认同,乃至形成新的情感共同体。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学者迈克尔·格兰茨首次提出了“灾难外交”这一概念。“灾难外交”就是一国以救灾为契机,同其他国家,特别是受灾国家共同应对灾难挑战,围绕灾难的预防、救援和重建开展一系列外交活动,从而促进国家间关系的改善或深化。第21页共21页 已有对“灾难外交”的认识仍局限于传统的创造性介入外交分析框架之中,强调“灾难外交”通过发挥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来促进国家间关系升级。然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感因素对“灾难外交”的实践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喜爱、信任等积极情感可以使援助国免受受援国对其动机的怀疑,而担忧、恐惧等负面情感可能使受援国拒绝接受援助或只接受援助但不改变对援助国的刻板印象和态度,从而使灾难外交难以达到改善国家间关系的目的。从心理层面上看,灾难外交是一种情感交流的实践,当受灾者和援助者寻求一种方式来表达其经历或感受时,灾难外交通过向双方传达对方的情感来吸引两国民众形成情感联系——援助者可以借此表达同情与友谊,受灾者则从中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接纳,孤立的个人情感由此被嵌入到更大的集体之中,这个集体有着对灾难共同的情感理解。近年来我国的灾难外交实践,也证实了灾难外交培育共同情感的作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我国作为受灾国收到多国帮助,我国在疫情好转后又主动向他国伸出援手,在相互的援助与协作中增进了国家间的互信、巩固了国际团结,促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化。疫情前期,日本官方和民间慷慨地向我国捐赠了口罩等医疗物资,我国的社交媒体、人民和政府也积极主动回馈着这份善意。外媒评论称,中日两国民间和政府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相互支援“缓和了中日几代人的敌意”。当然,灾难外交要尊重受援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情感基础。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这一点可以从美国民主党在“9•11"事件后针对中东受众的一项旨在促进民主价值观的重要倡议的失败中得到证明——仅展示了美国的观点,缺少同中东国家经历与情感的相互承认。遵从受援国情感表达的规则也不是可有可无。不同国家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存在差异,例如,日本文化对公开展示震惊和恐怖的表情有规定,而美国文化则没有。规则表达了某种社会确定的规范或习俗对情感信息交流方式的期望,包括语言、强度等,在跨文化环境中,违反特定文化的情感表达规则就会导致沟通阻碍和敌意,不利于人类的共同情感建设。(摘编自韦红、马赟菲《论灾难外交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情感建设》)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阀造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老人失去儿女,此弱女成孤仅是其中一例。B.聂荣臻元帅的信,蕴含着平等、和平、人道、友爱的思想,胸怀宽广,境界高远。C.“灾难外交”理念的提出,为国家救灾提供契机,也将促进国家间关系的改善或深化。D.彼此尊重、相互认同是灾难外交援助的重要基础,舍此,往往会失却灾难外交的意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21页共21页 A.日阀发动了侵华战争,但两国士兵、人民不宜交恶,应携手反战,品得自由和幸福。B.破坏性的灾难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它即能为重建“情感共同体”提供契机。C.在灾难外交中,相较于传统手段,发挥情感因素的影响来升级国家间关系更为重要。D.中日如能在外交实践中相互支援,就能培育共同情感,消除中日几代人之间的敌意。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在灾难外交中重塑人类情感共同体”观点的一项是(3分)A.“糟糕的埃博拉危机提供了认识我们真正的朋友的机会,而中国则是利比里亚真正的朋友之一。”B.新冠疫情燃起,中国把多国联结在一起,善意在各国民众之间传递,显示了民族间的情感力量。C.在形成共同情感的路径中,人们通过互动传递情感,并共同理解灾害中的情感,从而使情感聚合。D.情感可以在媒体上自由地表达和传递,即使远在天涯的人们坐在家中也可以感受到异国“遥远的情感”。4.聂荣臻将日本人分为“日阀”和“日本士兵及人民”两部分进行阐述,这样行文有什么好处?(4分)(4分)参考答案1.C(“为国家救灾提供契机”理解错位,文中是以救灾为契机而进行外交活动,即救灾为外交活动提供契机,促成灾难外交,而不是为国家救灾提供契机)2.A(B.“有好的一面”理解错误,能提供契机并非是“好处”,只是一个机会,利用好才会带来好处。C.于文无据,比原文多出“更为”二字。D.推论中的“就能……消除”充分条件推理误用,绝对了)3.D(D项是说媒体带来的情感表达形式的变化,与“灾难、重塑、情感共同体”没有必然关系)4.①既能鲜明地谴责日本人的侵略行径,又利于团结日本人中的人道和正义力量去抵制战争。(1分)②先分点阐述,文末总结,明确立场,并发出警告,行文思路更清晰。(2分)(共4分)第21页共21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