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八年级上、下册 综合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ID:78175 2021-12-29 1 5.00元 16页 535.0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6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5.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八年级上、下册综合检测试卷(60分钟 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60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郑州质检)在虎门海滩上,围观的群众看到林则徐将收缴来的鸦片下令销毁,大家欢呼雀跃;又看到林则徐告知外国人要做正当贸易,否则将依法严办,众人顿觉扬眉吐气。据此可以看出,林则徐虎门销烟(  )A.引起了外国商人的不满  B.杜绝了鸦片走私C.振奋了民族精神  D.促进了对外贸易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英国割取香港,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英国获得这些权益始于同中国签订(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历史遗迹承载着历史记忆,如图见证了哪一战争中列强犯下的暴行(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1895年前,中国统治阶层仍秉持原有思想方式,几乎不曾变动。经历过太平天国运动这一严重危机后,中国暂得喘息机会。但这一机会白白流失,中国在这段时间里如一潭死水静滞不动。”对“原有思想方式”的准确理解是(  )A.维护清朝统治,捍卫满族特权 B.面对欧洲扩张,抗敌反应迟钝 C.加强小农经济,强化重农抑商 D.固守儒家传统,不思政治变革5.(2021·佛山模拟)1894年7月28日《申报》的评论说:“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据此可知,清王朝在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第8页共16页 A.军事实力不强B.政治制度落后C.将士贪心怕死D.盲目自大轻敌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里的“变”指的是(  )A.学习日本B.变法图强C.废除八股D.思想解放7.学完中国近代历史后,某同学构建了如下知识结构示意图,反映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的入侵与中华民族的抗争 D.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8.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A.变法救国B.民主科学C.三民主义D.扶清灭洋9.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A.自强求富B.救亡图存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10.在“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的战歌中,中华大地上开始了(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长征D.抗日战争11.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道路艰苦卓绝,留下许多充满胜利豪情的诗句。其中歌颂南昌起义的是(  )A.“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 B.“泣鬼惊神第一枪,从来弱小变强梁”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12.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第8页共16页 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  )A.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逐渐探索出来 B.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特点 C.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明确提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13.“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所说的“分水岭”是(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14.1931年9月18日,日本陆军总部收到关东军的一封紧急电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对该电报分析正确的是(  )A.为研究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提供了充分可信的史料B.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偶然性 C.信息完全捏造,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D.掩盖了日本蓄谋已久的目的和手段1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某校学生参观抗战纪念馆,看到一座“血”字形的牌坊,正南北向,四柱三拱门,青砖砌就,水泥粉刷,嵌沅州石。纪念馆里面文字评论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之一”。学生参观的地点是(  )A.芷江受降纪念馆 B.常德会战纪念碑 C.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D.衡宝战役纪念馆16.这次战役毙伤日军20000余人、伪军5000余人,日军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它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保卫战D.百团大战17.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第8页共16页 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抗战(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B.促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8.陈毅在淮海战役胜利后说道:“数十万劳动人民的组织和指挥,逐渐形成系统和秩序……这是我军能保持常胜成绩的有利因素之一,没有这样一支伟大的劳动人民志愿运输大军,我们休想战争能够胜利。”材料说明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B.国民党的腐朽统治C.共产党的正确战略战术 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19.“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其标志性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日战争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20.“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国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这句话周恩来是针对哪一事件而发表的(  )A.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B.帝国主义破坏万隆会议 C.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D.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21.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党的历史上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年代,曾出现“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等典型代表,他们分别是(  )A.王进喜、吴孟超、丁晓兵B.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C.艾则孜、焦裕禄、吴孟超第8页共16页 D.黄继光、任长霞、雷锋23.“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历史转折。材料中“极为重要的会议”指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24.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指出,要建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  )A.自由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国营经济体制D.计划经济体制25.制作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如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程。其中与1997年、2017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写(  )A.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C.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D.邓小平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6.香港和澳门回归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港澳问题能够成功解决的重要原因是(  )A.港澳人民的勤劳勇敢B.港澳的地理位置优越C.民间交往频繁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27.习近平同志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实现直接“三通”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8页共16页 28.尼克松在对华政策报告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机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1971年,中国融入“国际大家庭”取得的重大突破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实施改革开放29.2021年5月22日,一位伟人与世长辞,他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巨大损失。他为解决我国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他就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A.钱学森B.邓稼先C.杨利伟D.袁隆平30.每年的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1970年4月24日,我国航天领域发生的一件大事,它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第五个进入太空时代的国家。这件大事是指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艘无人飞船试验成功第Ⅱ卷 (非选择题 40分)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31题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摘编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1)指出材料中“辛亥革命”的领导人。(2分)(2)你是否同意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8页共16页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2分)(2)材料一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4分)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材料二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2分)(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中国土地法大纲》材料三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四 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一、二中的政策分别出现于哪个历史时期?(2分)第8页共16页 (2)材料三中刘少奇认为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概括指出材料四中邓小平支持下农村改革的经营体制是什么。(6分)(3)综合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4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中国近现代历史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结果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失败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1949年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摘编自李良玉等《新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怎样的历史新时期。(2分)(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第8页共16页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八年级上、下册综合检测试卷教师版(60分钟 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60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郑州质检)在虎门海滩上,围观的群众看到林则徐将收缴来的鸦片下令销毁,大家欢呼雀跃;又看到林则徐告知外国人要做正当贸易,否则将依法严办,众人顿觉扬眉吐气。据此可以看出,林则徐虎门销烟( C )A.引起了外国商人的不满  B.杜绝了鸦片走私C.振奋了民族精神  D.促进了对外贸易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英国割取香港,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英国获得这些权益始于同中国签订( A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历史遗迹承载着历史记忆,如图见证了哪一战争中列强犯下的暴行( C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1895年前,中国统治阶层仍秉持原有思想方式,几乎不曾变动。经历过太平天国运动这一严重危机后,中国暂得喘息机会。但这一机会白白流失,中国在这段时间里如一潭死水静滞不动。”对“原有思想方式”的准确理解是( D )A.维护清朝统治,捍卫满族特权 B.面对欧洲扩张,抗敌反应迟钝 C.加强小农经济,强化重农抑商 D.固守儒家传统,不思政治变革5.(2021·佛山模拟)1894年7月28日《申报》的评论说:“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据此可知,清王朝在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D )A.军事实力不强B.政治制度落后第16页共16页 C.将士贪心怕死D.盲目自大轻敌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里的“变”指的是( B )A.学习日本B.变法图强C.废除八股D.思想解放7.学完中国近代历史后,某同学构建了如下知识结构示意图,反映的主题应该是( B )A.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的入侵与中华民族的抗争 D.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8.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C )A.变法救国B.民主科学C.三民主义D.扶清灭洋9.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C )A.自强求富B.救亡图存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10.在“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的战歌中,中华大地上开始了( B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长征D.抗日战争11.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道路艰苦卓绝,留下许多充满胜利豪情的诗句。其中歌颂南昌起义的是( B )A.“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 B.“泣鬼惊神第一枪,从来弱小变强梁”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12.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 A )A.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逐渐探索出来 B.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特点 第16页共16页 C.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明确提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13.“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所说的“分水岭”是( D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14.1931年9月18日,日本陆军总部收到关东军的一封紧急电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对该电报分析正确的是( D )A.为研究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提供了充分可信的史料B.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偶然性 C.信息完全捏造,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D.掩盖了日本蓄谋已久的目的和手段1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某校学生参观抗战纪念馆,看到一座“血”字形的牌坊,正南北向,四柱三拱门,青砖砌就,水泥粉刷,嵌沅州石。纪念馆里面文字评论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之一”。学生参观的地点是( A )A.芷江受降纪念馆 B.常德会战纪念碑 C.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D.衡宝战役纪念馆16.这次战役毙伤日军20000余人、伪军5000余人,日军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它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是( D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保卫战D.百团大战17.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抗战( D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B.促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8.陈毅在淮海战役胜利后说道:“数十万劳动人民的组织和指挥,逐渐形成系统和秩序……第16页共16页 这是我军能保持常胜成绩的有利因素之一,没有这样一支伟大的劳动人民志愿运输大军,我们休想战争能够胜利。”材料说明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D )A.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B.国民党的腐朽统治C.共产党的正确战略战术 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19.“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其标志性的事件是( B )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日战争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20.“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国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这句话周恩来是针对哪一事件而发表的( C )A.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B.帝国主义破坏万隆会议 C.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D.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21.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C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党的历史上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年代,曾出现“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等典型代表,他们分别是( B )A.王进喜、吴孟超、丁晓兵B.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C.艾则孜、焦裕禄、吴孟超D.黄继光、任长霞、雷锋23.“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历史转折。材料中“极为重要的会议”指的是( 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24.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指出,要建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 B )第16页共16页 A.自由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国营经济体制D.计划经济体制25.制作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如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程。其中与1997年、2017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写( D )A.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C.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D.邓小平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6.香港和澳门回归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港澳问题能够成功解决的重要原因是( D )A.港澳人民的勤劳勇敢B.港澳的地理位置优越C.民间交往频繁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27.习近平同志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B )A.实现直接“三通”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8.尼克松在对华政策报告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机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1971年,中国融入“国际大家庭”取得的重大突破是( B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实施改革开放29.2021年5月22日,一位伟人与世长辞,他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巨大损失。他为解决我国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他就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D )A.钱学森B.邓稼先C.杨利伟D.袁隆平30.每年的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第16页共16页 ,是为了纪念1970年4月24日,我国航天领域发生的一件大事,它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第五个进入太空时代的国家。这件大事是指中国( C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艘无人飞船试验成功第Ⅱ卷 (非选择题 40分)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31题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摘编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1)指出材料中“辛亥革命”的领导人。(2分)答:孙中山。(2)你是否同意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答:判断:同意。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判断:不同意。理由: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所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没有完成中国政治的现代化(近代化),也就不能完成质的飞跃。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2分)答: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材料一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第16页共16页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4分)答: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过于强大;没有依靠人民群众;脱离中国国情;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等。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材料二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2分)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答: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路线要符合国情。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中国土地法大纲》材料三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四 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一、二中的政策分别出现于哪个历史时期?(2分)答: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2)材料三中刘少奇认为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概括指出材料四中邓小平支持下农村改革的经营体制是什么。(6分)答:依据: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综合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4分)答:启示: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第16页共16页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中国近现代历史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结果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失败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1949年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摘编自李良玉等《新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怎样的历史新时期。(2分)答: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观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或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论述:1840年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地走上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道路。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变法救国,都以失败告终。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综上所述,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无法使中国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使中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真正实现民主富强。第16页共16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八年级上、下册 综合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