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2)理解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ρ、m、V三者之间的关系,会用密度公式进行求密度的计算。(3)知道密度的单位的意义和读法,会进行g/cm3和kg/m3之间的换算。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体会物理研究中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抽象概括出物理概念的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测量各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使学生对物质的特性有新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导出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密度表。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2.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实验器材教师:体积为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体积为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托盘天平一架,砝码1套,量筒,小黑板(填写实验记录表格)学生:体积为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体积为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托盘天平一架,砝码1套,量简,坐标纸一张。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教师讲一个有关于阿基米德的故事(教师介绍有关于阿基米德帮助国王鉴定皇冠是否为纯金的故事),那么阿基米德是如何帮助国王鉴定这个皇冠是否为纯金的呢,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就能够找到答案了。首先请同学们看书第32页图2—16,认识到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出示实验所用的一组体积为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20mL的水一杯及实验记录到的数据,如下表:长方体铁块的质量(g)铜块的质量(g)水质量(g)要求学生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学生实验,教师强调天平的使用规则)引导学生比较: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水,它们的质量不相等。铜块质量最大,铁块较小,水最小。问题:对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常识,学生会说出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越大,教师给予肯定。实验:教师出示体积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同时出示画有课本第33页实验记录表格的小黑板,让学生把铜块、铁块和水的体积填人表中,把前面教师:从实验数据还可以看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还反映了单位体积中质量大小,即不同物质-2-,质量分布的疏密情况所测的20cm3的铁块、铜块和水的质量填人表格中。二、密度,比值越大,质量分布得越密。因此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规定:某种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教师说明:cm3、dm3、m3物理学中都叫单位体积。类比速度公式的导出方式引导学生推导密度的计算公式。教师: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以写作:ρ=m/v。根据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教师评析:讲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并引导学生看书第34页的密度表,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同时让学生观察密度表,让学生讨论,可从密度表中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密度表,我们可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绝大部分固体比液体的密度大,气体密度最小。(2)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会随物质的状态而改变。(3)不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相等。三、求物质密度的计算2.让学生看书第35页的例题1和例题2,了解密度计算的方法,教师讲解解题的步骤和物理学中计算题的书写格式。(讲解例题1的同时,回忆课前提出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四、课堂小结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密度的公式是ρ=m/v,记住水的密度。3.常用的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g/cm3,1g/cm3=1000kg/m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