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专项练习题汇编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宋代文学一个较典型的特征,是哲学的艺术化与艺术的哲学化。在宋学兴盛的背景下,士大夫文人对“性命”“心源”“情性”“道德”等人之生命的发生原理与终极意义的领会,以及对自身道德涵养的极高要求,决定了其人格精神更易于流向纯粹的诗性和审美,并成为推动宋词雅化的原动力,体现着形而上的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响。宋词雅化在北宋已有较高的完成度,特别是“东坡范式”的创生,对词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无论是苏轼,还是他之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后来者黄庭坚,他们对词表达功能的拓展都与政治影响下个人际遇的改变密切相关。这实际上是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语境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穷达之际如何自处,进退之间如何在精神上达成真正的平静和自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修养课题。“清风明月”是欧阳修中后期的典型词境:“无风水面琉璃滑”,“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目之所见,也是心之所向,是作者主观审美偏好的反映,这种澄明之境恰是欧阳修清明自适的内心世界的镜像。苏轼和欧阳修在对词的认识和审美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在对词的雅化上,又不约而同地沿着扩大词表现功能的道路前进,创作了大量雅词,共同塑造着宋代士人的人格意象。苏轼有着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相近的体悟,可概之为对“适”的精神境界的追求。“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且陶陶,乐尽天真”,“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小舟从此去,江海寄余生”……这些词句中流露出顺化自然、随缘放旷的生命情调,同样带有一种人生沧桑感。这种“适”和欧阳修的“闲”一样,都是经历过人生沧桑的士大夫试图以静观外物、身与物游的方式来明辨思理,达成主体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欧阳修的“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是他在贬谪后的沉淀;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在乌台诗案后痛定思病的体悟;而黄庭坚在经历《神宗实录》案风波后,则锤炼出“断虹霁雨”的词境:“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第24页共24页,。”“断虹霁雨”词境不免令人联想到黄庭坚关于人格气象的诗性喻说——“光风霁月”。《濂溪诗序》云:“(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句话经南宋理学家李侗点出,“为善形容有道者气象”,遂成形容人格气象的经典表述。“光风”是雨雪初晴之时吹拂云开雾散的风;“霁月”是雨雪止息、天空放晴后明净的月色。“光风霁月”形容的是雨雪放晴后天地清朗、万物澄净的状态,以此形容人格气象,既显示了悟透人生的通脱感和释然感,又蕴含了厚重的人生沧桑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断虹霁雨”的词境可作为“光风霁月”的人格气象在文学创作上的参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宋代士大夫文人在文学与道德层面通而为一的同构。宋词雅化实质上是宋代士人遵从正统文化秩序、恪守道德伦理、完善人格修养而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宋代士人将经过人生波折的洗礼而达成的人格精神,以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式展现于创作实践,诗意展现了宋代士人努力探索精神出路的复杂情感变迁。(摘编自陈莹《从“清风明月”到“断虹霁雨”——北宋雅词中士大夫人格精神的诗性表达》,有删改)材料二: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段是“以诗为词”。所谓“以诗为词”,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诗的有关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即创作技法方面的要求;二是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即针对创作主体方面的要求。所谓“诗人之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体现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苏轼呼唤“诗人之雄”,就是要求词人像诗人一样,以词言志。以诗为词的实质,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或者说把“歌者之词”变为“诗人之词”。由此看来,关于苏轼对词的雅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首先,是创作技法上的雅化。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增加了词的抒情性,使词具有了诗般典雅庄重的语言。其次,是词体的雅化。这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创作心理的雅化。他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改变晚唐五代以来传统的出于戏谑、娱乐的心理而作词的状况,而以士大夫固有的志向、浓重的道德责任感与真挚的历史使命感取代之。二是创作内容的雅化。苏轼将诗中经常表现的政治、历史、道德、哲理的内容带入词中,纠正了传统艳词片面追求词的形式美的偏颇,使词文学第一次达到了真(历史、哲理)善(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美(娱乐)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达到了个体价值(审美、抒情价值)与社会价值(真、善)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儒家诗教很大程度上的回归。苏轼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履行了自己的词学主张,实际上已经倡导了南宋词坛的雅化精神,为南宋词坛从文化层面的深度崇雅贬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词的雅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摘编自高云斌《从唐宋词雅化进程看雅词的内涵》,有删改)第24页共24页,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士人的人格精神趋向诗性和审美,这与宋代士人对其道德涵养的更高要求密切相关。B. “东坡范式”是苏轼人格精神的一种诗性表达,推动了宋词雅化的发展进程,影响深远。C. 苏轼与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渗透了对人生的理解与参悟,在艺术创造中寄寓了人格精神。D. 李侗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道德修为给予高度评价,以“光风霁月”来形容其人格气象。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党争不断,士人贬谪流离,个体该如何在变化中安身立命?这对宋词的表达功能提出了新的思考。B. 苏轼和欧阳修都创造了大量雅词,这是因为两人在对词的认识以及审美个性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C. 早期的词作音乐特质明显,但内容局限,这不利于词的创作传播,有鉴于此,苏轼认为要变革词风。D. 苏轼在创造上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词文学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由此,诗与词双峰并立。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词名句不符合“诗人之雄”特质的一项是( )A.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C.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第24页共24页,参考答案1.D “李侗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道德修为给予高度评价,以‘光风霁月’来形容其人格气象”错误。就文中材料“‘断虹霁雨’词境不免令人联想到黄庭坚关于人格气象的诗性喻说‘光风霁月’”而言,并非李侗以“光风霁月”来形容黄庭坚的人格气象,而是黄庭坚以此形容周敦颐之人品。同时,文中并未提及李侗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道德修养是否给予高度评价。2.A B.“这是因为两人在对词的认识以及审美个性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错误。C.“早期词作音乐特质明显,但内容局限,这不利于词的创作传播”错误。D.“诗与词双峰并立”错误,原文并未提及。3.B A.出自范仲淹《渔家傲》,征人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这体现了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B.出自柳永《雨霖铃》,虽亦抒情,但非“言志”,体现的更非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故不符合“诗人之雄”特质。C.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意为: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这蕴含了传统士人面对艰难挫折但依然坚定信念、执着前行之意,同样体现了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D.出自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家国之情,溢于言表,同样体现了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4. ①类比论证。将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的诗词创作进行类比,以此证明宋代士人在对词的认识和审美个性等方面虽然存在差异,但在对词的雅化上,又不约而同地沿着扩大词表现功能的道路前进,共同塑造着宋代士人的人格意象。②举例论证。列举欧阳修在贬谪中创作出“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的诗句,以澄明的诗境反映欧阳修清明自适的内心,证明了宋代士人对词表达功能的拓展都与政治影响下个人际遇的改变(尤其是贬谪语境)密切相关。(对苏轼、黄庭坚进行阐释亦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第24页共24页,在儒家的理想结构中,国与家是同质的。家是国的微型形态,国是家的扩大形态。由家到国是有一段距离的,既有地理的距离,又有制度的距离。由家走向国,一方面须士人努力追求,另一方面要由朝廷来决定是否录用。家国的距离要经过一个“游”的过程。先秦的士基本上是游士,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四处奔走,游说诸侯。唐代的求仕者明确地自名为“宦游人”。游,处于家国之间,它包含着两种可能性:进入政治层和进不去。这里暗伏着产生多种悲剧意识的可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欲进不得,欲退又不甘,只能留滞他乡,满怀羁旅之愁。儒家理想培养的对家的浑厚情感始终在游子的心里波荡,儒家理想对士人的终极要求又使游子的心魂欲归难归。国与家之间的游主要指儒家理想之游:宦游。就整个文化而言,还有其他各种事游:商贾、行役、战争、公事、私事等。游子之心都深受儒家伦理情感的影响。“游”使中国文化产生了独有特色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伤别”“乡愁”“闺怨”“相思”等系列悲剧意识模式。儒家理想是建立在农业社会血缘宗法制上的以伦理为中心的人生理想,它要实现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庭伦理秩序和政治伦理秩序。这个自我实现的理想是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发展愿望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结合的产物,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的内在要求。它明显地忽视了爱情的重要性。爱情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追求安定、和平、持久的中国文化来说,则必须用礼规范住爱情的破坏性冲动。由修身马上进入齐家,修身的正、诚、修,就是要征服和压抑各种不符合文化之礼的意识。但如果被压抑的意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合理性的话,它会不断地以变形的方式冲冒出来,形成独特的爱情悲剧意识:追求者与礼冲突的悲,被追求者在恋人与礼之间的选择之悲。(摘编自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材料二:大致说来,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出来的悲剧意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特质:第一个阶段是先秦至中唐前后,姑且称做生命悲剧意识,以李白等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中唐以后至明中叶以前,姑且称做价值悲剧意识,以苏轼等为代表;第三个阶段是明中叶以后至清代,姑且称做冲突悲剧意识,以徐渭、李贽、汤显祖等为代表。在这三种悲剧意识中,价值悲剧意识是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考察苏轼诗文中表现出的价值悲剧意识来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悲剧意识的基本特点。苏轼对于文人的价值及其悲剧性的定位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苏轼在很多地方表达了“诗是穷人物”的观点。如:“吾穷本坐诗,久服朋友戒”,“信知诗是穷人物,近觉王郎不作诗”,这不是偶然现象,更不是牢骚,苏轼将其上升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高度:粉黛迷真色,鱼虾易豢牢。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次韵张安道读杜诗》)“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甚至不“穷苦”不“奔逃”的诗人就不是真正的诗人。在这里,杜甫个人的命运被提升到了诗人的普遍命运的高度。这不是哪个诗人的个人际遇,而是苏轼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对诗人的最高的认识和把握。这是文人的宿命,也是文人的价值。第24页共24页,苏轼是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来考察诗与诗人的本质的:贵、贱、寿、夭,天也。贤者必贵,仁者必寿,人之所欲也。人之所欲,适与天相值实难,譬如匠庆之山而得成鲸,岂可常也哉。因其适相值,而责之以常然,此人之所以多怨而不通也。至于文人,其穷也固宜。劳心以耗神,盛气以忤物,未老而衰病,无恶而得罪,鲜不以文者。(《邵茂诚诗集叙》)“贤者必贵,仁者必寿”是“人之所欲”的应然的状态,但却不是必然或实然的状态,即使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也不过是“适相值”的偶然,“与天相值实难”才是现实中经常出现的状态,但人们却对这种偶然“责之以常然”,这就是“怨而不通”的悲剧意识的根源。更有甚者,“劳心以耗神,盛气以忤物”,“人又自贼如此,虽欲不困,得乎?”所以文人“其穷也固宜”。序文层层递进,最后得出了“无恶而得罪,鲜不以文者”的结论。所谓“无恶”,是从应然的角度来审视的,所谓“得罪”,则是从现实着眼,“无恶而得罪”,便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便是“文”的本质,也是那个时代的文人本质。苏轼还与友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辨析:诗能穷人,所从来尚矣,而于轼特甚。今足下独不信,建言诗不能穷人,为之益力。其诗日已工,其穷殆未可量,然亦在所用而已。不龟手之药,或以封,安知足下不以此达乎?人生如朝露,意所乐则为之,何暇计议穷达。(《答陈师仲主簿书》)“诗”在苏轼那里已是与生命同一的东西。苏轼的人格达到封建士大夫人格的最高峰,即审美化的境界。这种审美化的人生境界正是诗性的人生境界,而“诗”正是体现和促生这种境界的形式,这就是“诗能穷人”的根本原因。至于“所从来尚矣”,更是苏轼对“诗”的审美本质根本性的把握。对陈师仲的质疑,苏轼语含讥讽,因为不龟手之药的正经用途是防止手的皲裂以便下水劳动,有人以此为战争服务并因此封侯,显然是偏离了正道,暗喻若有人以诗求达,则不是真正的诗人。(摘编自冷成金《苏轼诗文悲剧意识的特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游,处于家国之间,它包含着两种可能性:进入政治层和进不去,产生悲剧意识的原因在于进不去政治层。B.国与家之间的游主要指儒家理想之游——宦游,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伤别”“乡愁”“闺怨”“相思”等系列悲剧意识模式。C.儒家的自我实现的理想是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发展愿望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结合的产物,并不符合人的内在要求。D.修身的正、诚、修,就是要征服和压抑各种不符合文化之礼的意识,爱情就是不符合文化之礼的意识,所以会被压抑。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24页共24页,A.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出来的悲剧意识分为生命悲剧意识、价值悲剧意识、冲突悲剧意识三类,其中价值悲剧意识最能体现中国悲剧意识的基本特点。B.苏轼清醒地认识到了文人的价值及其悲剧性地位,“诗是穷人物”体现了他的这一认识。C.“贤者必贵,仁者必寿”是“人之所欲”的应然的状态,但却是偶然才会出现的状态。D.“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是苏轼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对诗人的最高的认识和把握。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诗句不属于中国文化独有特色悲剧的一项是( )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D.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4.阅读材料二,阐释文中画线句的含义。参考答案 1.D2.A3.D4.(1)“这是文人的宿命”指的是文人往往理想不得实现、处境困窘、不得志的悲剧性命运(2)“也是文人的价值”指的是文人在现实失意后创作出更符合文学本质、更具审美特质的作品。【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产生悲剧意识的原因在于进不去政治层”错误,两者都暗伏原因。原文的表述是“这里暗伏着产生多种悲剧意识的可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欲进不得,欲退又不甘,只能留滞他乡,满怀羁旅之愁”。B.曲解文意,“……宦游,这使中……”错误。原文是:“游”使中国文化产生了独有特色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伤别”“乡愁”“闺怨”“相思”等系列悲剧意识模式。第24页共24页,C.“并不符合人的内在要求”错误。原文是“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的内在要求”。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A.“其中价值悲剧意识最能体现中国悲剧意识的基本特点”曲解文意。原文是“在这三种悲剧意识中,价值悲剧意识是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考察苏轼诗文中表现出的价值悲剧意识来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悲剧意识的基本特点”。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含义的能力。D.“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其主要目的是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不属于中国文化独有的特色悲剧。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想题。材料一:炎帝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已经生育繁多,自然界出产的食物不够吃了,仁爱的炎帝才教人类怎样播种五谷,用自己的劳力来换取生活的资料。炎帝又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来,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便不愁衣食,大家感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做“神农”。炎帝不但是农业之神,他同时又是医药之神。一种传说是他亲自去尝味了各种各样的药草,为了尝药,曾在一天当中中过七十次毒。更有民间传说说,神农尝百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肠子断烂,为民众牺牲了生命。(摘编自袁珂《中国神话传说》)材料二:近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以身试药提炼青蒿素的经历,与“神农尝百草”的远古神话不谋而合,为此,本报特别约请神话学专家田兆元教授解读中国神话与“中国梦”。问:如何看待中国的神话源头与“中国梦”的关系?答:神话是一种人文理想,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梦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理想精神的延续,也是中国神话文化现代性传承发展的体现。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4页共24页,答:中国神话中的五帝神话,是崇尚道德精神的。如黄帝与蚩尤大战的神话,叙述了蚩尤侵犯诸侯,暴虐天下,而黄帝则相反,是“修德振兵”,为了社会秩序的建立,带领大家击溃了蚩尤暴乱,今天我们强调以德治国,就是这种精神的继承。古代神话同样是崇尚法治的,如禹的父亲鲧治水不力,就被舜依法处置了。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各民族交流和谐,获得安全的生存空间的伟大故事,这种伟大的精神与我们今天高铁建设,克服空间障碍,追求世界和谐的奋斗精神是一致的。问: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首先,中国神话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每到清明,我们祭祀黄帝炎帝,体现出对于祖先神灵道德精神的归依。其次,中华民族勤勉地建设美好世界,愚公移山精神﹑大禹治水精神﹑精卫填海精神,都是当代中国人奋斗崛起的精神榜样。最后,追求科学的精神,如嫘祖发明纺织,黄帝发明车辆,这些神话的创造精神,也激励着当代中国人的科学创造精神。屠呦呦亲自服用青蒿素,是一次神农尝百草精神的践行。古老的神话与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是高度的精神一致。神话的精神不是低端的,而是崇高的,神农尝百草是一种牺牲和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当代生活和工作都需要继承的精神。(摘编自施展露《从屠呦呦“尝百草”看中国神话与“中国梦”》)材料三:在全球化无远弗届的当下,中国作家的神话改写,乃至中国文学对本民族神话的汲取与发扬如何做得更好﹑更到位,实在是一个需认真对待的问题。众所周知,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学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自文艺复兴开始,莎士比亚、雪莱等都曾以此为素材展开创作,像“潘多拉的盒子”和“特洛伊木马”,更成为彼人的日常用语。但基于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神话终究具有不同的特质,落实到文学创作,以下的区别更值得重视。譬如,西方神话中众神大抵不以道德的化身出现,相反都有凡人的欲望与情感——宙斯的风流,赫拉的嫉妒,神具有很强的世俗性,这使得那里的神话从某种意义上更像“人话”。但中国古代神话中诸神具有与生俱来的恒定神性,是人所敬畏的初祖,盘古开天辟地,死后眼睛变为日月,血液变成江河,头发变成星辰等,所带出的浓厚的神秘色彩,使其显得更像“神话”。西方神话通常崇力,赞美“力拔山兮”的力者,他们血统高贵,通过力战取得王位。中国神话不同,神大多没有高贵的血统,也不太在乎出身,《山海经》》载“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身世可谓显赫,但神话对此不多夸饰,神话专注于神的严以律己,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救世拯民的情怀和克己奉公的自我牺牲精神。他们通常不以征服者的面貌出现,而多是美德与贤能的化身。第24页共24页,受地域特质与海洋文明的影响,古希腊神话多写自然对人的惩罚和人对神的抗争,神三番五次想毁掉人类,而人偏能为大自然的伟力反激出不屈的斗志,在此过程中,一种“人神对立”的观念得以逐渐形成。相比之下,封闭的生存环境与农耕文明使得顺天而行,和谐有序成为华夏初民的思想主宰,大自然幻化的诸神在其眼里,首先不体现为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更多成为可以给人带来福祉并能促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道德力量。因此,在这里人神并非截然对立。凡此中西对比之于今人汲取神话资源创生重构无疑深具意义。对今天的文学而言,神话所昭示的精神既是它创作的起点,某种意义上又是它的终点。这或许正是传统神话之于今天文学创作的魅力之所在。(摘编自汪涌豪《对今天的文学而言,神话所昭示的精神是起点也是终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在民间有不同版本,但都解释了炎帝被称为“神农”的原因。B.清明时祭祀黄帝和炎帝,反映了中国神话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C.全球化的当下,与中国传统神话相比,希腊神话对本民族文学的影响更为深远一些。D.东西方不同的“人神”观念使其神话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并催生出迥然不同的文明。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当代高铁建设和大禹治水神话,两者体现的精神具有一致性,都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努力追求。B.诸神的恒定神性和浓厚的神秘色彩,是中国神话的重要特征,而西方的神话则一般不具备这些特点。C.《山海经》中关于夸父的记载,说明中国的神也会有高贵的血统,只是中国的神话不以此为关注点。D.如果想让当代中国文学更好地发掘本民族神话的元素,就必须清楚区别中国和西方神话的不同特质。3.根据材料,下列最不能体现中西方神话区别的一组是( )(3分)A.女娲造人炼石补天成为创世神——宙斯力战推翻父亲统治成为众神之主。B.为击溃蚩尤而进行的涿鹿之战——为争夺美人海伦而引发的特洛伊之战。C.燧人氏受神启发学会钻木取火——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受到天神惩罚。D.嫦娥吃下后羿的神药飞上月宫——纳西索斯爱上自己的影子变成水仙花。4.请根据材料二中受访者的回答,在横线处分别填上采访者提出的一个问题。(4分)参考答案1.B A.“但都解释了炎帝被称为‘神农’的原因”错误。C.“希腊神话对本民族文学的影响更为深远一些”无中生有。D.“东西方不同的‘人神’观念使其神话呈现出不同的特质”错误,强加因果。第24页共24页,2.A 是“追求世界和谐的奋斗精神是一致的”,而不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努力追”。3.D “嫦娥吃下后羿的神药飞上月宫——纳西索斯爱上自己的影子变成水仙花”都体现了凡人的欲望与情感,不能体现出二者的区别。4.①中国神话哪些精神与“中国梦”相通?②中国神话对当代文化有哪些影响?(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传统儒家思想主张一切认知活动都有其身体基础,而身体为社会文化价值所渗透。由此,先秦儒家在身体训练中注重心的主导作用,提倡礼的节制,充满自省、自律的意味。考究《说文解字》,“身”在中国思想中狭义表示躯体,广义表示摄心、气、形而为形神相合、身心一体的生命整体。儒家认为,人的身与心是浑然一体的,言身必称心,称心必言身,二者不可分割。“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孔子认为这种仁心与躯体相辅相成时便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即“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郭店楚简(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的竹简)《五行》中把“仁”写为“”,意为道德必须在身体上体现出来,其轨迹可由心而身,也可由身而心。孟子把身心之学往心为主宰的方向发展,他一方面说“尽其心者……所以事天也”,又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指出心的知性、知天的道德功能可以充实浮现于人的身体,“践形"是心的涵养经由身体的外在显示。孟子还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以心为本,以身为末,这种生理存在与道德存在浑然融合会呈现出崇高的生命气象。第24页共24页,为了达到“身心一体”,儒家注重身体的教育,我们广义上俗称为“体育”,其更多体现为以心为主导的德性修养。“子不语怪、力、乱、神”,先秦儒家话语对于力量、力气通常是持批评和否定态度的。儒家认为力先天是有差异的,所以孟子言“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是亦为乌获而已矣”,人的力量不应作为炫耀和竞争的资本。真正值得炫耀的资本在于“德”,所以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荀子也说“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而在身体训练中,如果“心”暂时性缺位,这些身体运动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正当性。孔子主张要以礼挖掘身体的伦理维度,“诸候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孟子在谈论田猎活动“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时,也提出要“范我驱驰”,即驾车要合乎规范,不能一味以获得猎物为目的而从心所欲。以“礼”为规范的身体训练,投射到政治层面,便是儒家追求的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的治国理念。“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荀子更是直接把治国与射、御等活动相联系,认为汤武能成就霸业在于遵守中庸和谐之礼的精髓,获得士兵和百姓的共同支持。传统儒家将身体视为心、形、气等多种层面构成的身体系统。儒家身体观将运动纳入仁、礼的德治理论体系中,将射、御项目列为六艺科目,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摘编自韩洋《身心之仁与儒家的“体”育观》)材料二全民健康生活是新时代社会体育的首要伦理价值追求,培养青少年体质健康、身心健康、人格健康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引领健身生活方式、提升人民健康生活水平是新时代竞技体育的价值追求。这一切都有着崇高的理想追求。……中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针对人的“物化”和“单向度”现象,新时代中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人的本质当作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体育发展也经历了从“服务神”到“服务人”的转变过程。公元前776年,古希腊人为了表达对奥林匹克众神的虔诚和敬仰,举办了古代奥林匹克祭奠。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推崇基督教禁欲主义,停办古代奥林匹克祭奠。1894年,12个国家在巴黎联合决议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这才彻底摆脱了宗教禁欲思想的束缚。奥林匹克主义认为体育运动能提高人的体质、才智和意志品质,创造一种使人们在锻炼中寻求乐趣的生活方式,它促进和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在顾拜旦看来,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本质上说竞技体育就是人的生存方式。竞技体育不仅追求身体的强健有力还承载着积极、进取、拼搏的人生态度。现代体育把人的力量与人本精神高度融合在一起,把精神与肉体统一起来,肯定人身体运动的基础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人生实践哲学。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与新时代人民的健康理念异曲同工,都以人本主义为原则,以服务人的健康生活为价值追求。第24页共24页,由此,我们现在提出健康是人生活的出发点,是“新时代人民幸福生活”的首要条件,是一种人身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健康理念成为统领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伦理价值。它贯穿于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动机、过程和结果之中,在新时代,它不仅使体育的对象发生变化,同时它还在服务对象之中实现自己的统领,这个目的是新时代体育发展自己设定的,作为规律决定其行为的动机、过程和结果。(摘编自赵金国、龚正伟《健康:新时代中国体育的首要伦理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文化用心、气、形的融合来解释“身”的生命整体意义,儒家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B.儒家认为射、御项目不能一味地以射中、快速为目的,但将其纳入“六艺”还是表明他们对体育的重视。C.顾拜旦说竞技体育本质上是人的生存方式,这和竞技体育能实现人的本质的理念是一致的。D.人本主义体育观修正了对人的本质的片面理解,以全民健康生活作为首要伦理价值是时代的进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强调通过“四体”表现内在的“心性”,这和他反对炫耀“力”的观念是相互矛盾的。B.孔子用礼来挖掘身体的伦理维度,这与传统儒家“体育”的意义在于化育身体是一致的。C.现代体育更加重视身体强健的作用,竞技体育对力量和速度的追求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D.健康是人身自由中最重要的,传统儒家对德性的偏爱无法使人健康,因而无法实现人身自由。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最能支持“全民健康生活是新时代社会体育的首要伦理价值”观点的一项是(3分)A.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蔡元培)B.力学所以论用力之方向、时间、速度等,使人体之各种运动合于力学之公式及定理。(吴蕴瑞)C.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则可;学以伤生是断断乎不可的。(陶行知)D.吾人为中华民国国民,应有健全之身体与精神,方可为社会服务,荷国家于肩。(陈嘉庚)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参考答案第24页共24页,l.【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析】A项,“用心、气、形的融合来解释'身,的生命整体意义”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儒家从传统文化中继承并发扬的,这种理解也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材料一第2段用《说文解字》来解释“身”的生命整体意义,《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写的,时代也稍晚于儒家思想的产生。引用材料不能支持这个结论。故选A。 2.【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析】A项,把握观点态度有误。孟子强调通过“四体”表现心性,这与他反对炫耀力的观点是一致的,都表现了重德的思想。C项,把握观点要点有误。“现代体育更加重视身体强健的作用”不够客观全面,现代体育突出身体锻炼和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对力量和速度的追求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这一说法也不够客观全面,偏向于竞技体育的“技”的层面。D项,把握观点、推断结论有误。儒家对德性的重视并不能推出“无法使人健康”甚至“无法实现人生自由”的结论。从逻辑上说,重视此点并不等于一定会偏废彼点。故选B。 3.【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析】A项,重在论证体育锻炼的作用与目的。B项,重在论证体育科学对体育锻炼的指导作用。C项,强调学生要注重身体健康,不要因为单纯追求学业而伤害身体,要把握好生命的完整要义。D项,从国民身份的角度阐述健康身体与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更符合题目中“全民健康生活”的意义。 4.【参考答案】全文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开论证;(1分)文章首段阐明观点,指出儒家身体训练受到“心”和“礼”的约束。接着以大量事实分别从“仁心”和“礼制”两个方面论证受约束的原因和目的。最后指明儒家身体观有其历史价值和意义。(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解析】分析文章思路,首先要弄清文章的结构。本文开篇提出观点“先秦儒家在身体训练中注重心的主导作用,提倡礼的节制,具有自省、自律的意味”。接着第2~4段用事实论说儒家是怎样突出心性在身体训练中的主导作用的,第5段阐明儒家身体训练以礼节制的原因和目的。最后一段归结全文,肯定这种思想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结构上呈现“总一分一总”的形式。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第24页共24页,材料一:“网红一夜暴富,直播打赏于万”“我能不能火,能不能让我火?”此类标题充斥在网络平台上。其背后,悲藏着当前网络社会青年信仰的娱乐化、世俗化的影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重点已经从过去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逐渐转向旅游、休闲、娱乐、教育等非物质消费。同时,在娱乐消费市场空间和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面前,海量的商业资本涌入娱乐市场,掀起了一场场“娱乐至上”的大众文化的狂欢。在传统的传媒方式之下,人们所获取的信息大多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媒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不良消息的清除;但是网络社会信息开放,会导致网络中的负面文化对人产生影响。新媒体技术使得网络社会下的青年群体从过去单纯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可以主动生产、传播信息,进行信息互动,因而传播的速度、效率更加便捷。但新媒体技术导致的泛娱乐化最容易误导的受众,也正是价值观可塑性强的青年群体。长期依靠这种快餐文化长大的青年群体,不可避免地出现精神虚无、价值判断盲目等问题,最终沦为娱乐大潮的靶子。娱乐性、猎奇性的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缓解紧张、愉悦身心的休闲方式,原本无可厚非。但戏说历史、恶搞英雄、戏谑文化、讽刺经典等行为,裹挟其他消费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导致青年在现实社会中缺乏对道德、历史、法制、规则的敬畏之心,因而责任意识淡薄,道德认知欠缺,政治信仰迷茫。在网络世界里,没有约束,没有节制,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喜欢怎样就怎样,导致人际关系淡漠、疏远,个人情绪压抑、低落。对青年来讲,在如上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与极化行为,做出违背伦理道德、信仰缺失之事,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现象已经长期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随着西方商业文化的传入,以往崇尚“简朴”“节制”的传统生活态度逐渐被颠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开始拾头并逐渐蔓延和强化,甚至转向追求“放纵”和“享乐”。在网络的空间中,各种文化都能够自由地传播,也容易导致文化冲突程度的提升。比如西方霸权主义政治的文化倾销,一定程度影响部分年青网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漠视,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摘编自卜建华《网络社会青年信仰泛娱乐化、府俗化风险的“文化景观”与破解策略》)材料二: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增多,我国传媒行业出现了较多的自媒体平台以及新媒体,这种状况的出现,促使网络文化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自古有“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说法,善于学习,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网络的出现更是加快了这学习创新的进度。第24页共24页,随着微信、微博、各种APP软件的研发以及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增多,人们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资料的便利性极大地提升。各种文化产品大量出现,其中有深入浅出的文化精品,有深入深出的高端成果,有短平快的畅销书,有东拼西冻、桵仿跟潮的质品。虽然这些文化产品的水平参差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实现了资源多样性的共享,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信息。此外,网络平台的构建为人们创建了虚拟的空间,人们可以平等地交流,消除了传统的交往障碍,提升了交往的自由性。网络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普遍具有无边界、大容量的特点,故而能够满足任何人群的上网需求,并为其合法提供数据信息。事实上,正是由于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自由性,才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文化的眼制,为网民的网上联系提供了便利,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对话的空间,实现了各民族、地区、国家文化的交流以及传播,并有助于促进各类文化的交流以及融合,最终实现世界各类文化的通联与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挑战的同时,也在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化输出。比如近期歌手费玉清《一剪梅》的小视频在欧洲突然火了起来,“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两句文辞优美,节奏舒畅,让外国人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互联网传播具有跨时空、跨领域的先天优势,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合、加工,最终实现现代传承与转化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资料的便利性的提高,人们能够便捷获取多元化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从而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打破思维的僵化桵式。网络文化的某种冲击性,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国人的创新精神。(摘编自齐美国《网络文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量的商业资本涌入娱乐市场,掀起了“娱乐至上”的大众文化的狂欢,助推了网络社会青年信仰的娱乐化、世俗化。B.青年群体最容易受新媒体技术导致的泛娱乐化的误导,如长期受其影响,难免导致精神虚无、价值判断盲目等问题。C.青年在网络世界里没有约束和节制,可以匿名存在,很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与极化行为,因而网络实名制势在必行。D.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也容易导致负面文化的传播,产生诸多不良影响。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导致青年人责任意识淡薄、道德认知欠缺、政治信仰迷茫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受到了不良文化的侵蚀。B.西方商业文化的传入,引发我国年青网民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此应当高度警惕。第24页共24页,C.网络实现了资源多样性的共享,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提升了交往的自由性。D.网络文化的发展让人们能够获取多元化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打破思维的僵化模式。3.不能证明网络时代青年存在信仰泛娱乐化、庸俗化现象的一项是(3分)A.某些自媒体发几个搞笑动图,或随便搜集一点吸引人的热门视频、图片,就能有几万粉丝,甚至几十万点击批,虽然内容质量不高,但效益却很好。B.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协会,最近联合央视网等视听节目网站,制订了《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抵制节目低劣、媚俗等问题。C.某明星的离婚消息,登上热搜第一,燃爆网络,引来众多网友围观。有的人跟风转发,有的人打着内幕旗号剖开所谓真相,引出无数跟帖热捧。D.大众文化作品可以很多,但真正代表时代的总是高端文化成果。比如说一个李白胜过一千个三流诗人,一部《红楼梦》胜过一于本二流长篇。4.简要分析两则材料使用的论证方法。(4分)参考答案1.(3 分)C(“网络实名制势在必行”错,文中无据)2.(3 分)B(“西方商业文化的传入”错,应是“西方霸权主义政治的文化倾销”)3.(3 分)D(A、C 项都是泛娱乐化、庸俗化的典型事例。B 项制定《细则》,目的是抵制低俗,侧面证明泛娱乐化、庸俗化现象的存在。D 项是通过比较高端文化产品与大众化作品的不同,突出高端文化产品的意义。与“泛娱乐化、庸俗化”现象无关)4.①材料一使用对比论证。将传统与网络时代的传媒方式对比,论证两者在信息甄别、净化方面的差异。②材料二使用举例论证。举费玉清《一剪梅》的小视频在欧洲传播的例子,论证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化输出。(引用论证。引用“三人行必有师”“师夷长技以制夷”,论证国人擅长学习的观点)(4 分,每点2 分。其中论证方法1 分,分析1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第24页共24页,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共同富裕是指包括财产、收入在内的物质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共同富裕的实质是指人自身的发展问题。促进所有人的发展,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只是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上做文章,不落到人的发展上,那么共同富裕只是分配政策的目标,仅仅具有短期意义。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仅仅依靠分配政策的调整不能逆转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趋势。人们不要以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分配合意了,所有人的发展也就实现了。物质条件只是人自身发展的基础,并不等于人的发展。所有人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人的发展体现在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等于人的素质的自然提升。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本质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而不是物质财富上的均贫富。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追求的是人自身发展平等的机会,物质条件上的基本平等是其基础,也是实现手段或路径。历史告诉我们,均贫富并不能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发展,甚至可能使发展陷入停滞的境地。历史上的“社会实验”结果已经表明了这一点,这与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变化密切相关。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追求生产增长,解决人的生存所需(吃饱穿暖),可以视为促进了人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与人的发展存在偏离。或者说物质的发展远快于人自身的发展,更不要说所有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与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一个长期愿景目标。不能简单地以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共同富裕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指标。转向社会发展的人本逻辑,意味着要将经济问题纳入社会整体中来考虑。经济是社会的物质基础,但也只是社会的一部分,受制于社会的整体状态。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放到整个社会当中才能认识清楚,放在经济当中则只能看到一部分。观察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从整个社会来看,只是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出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共同富裕的充分条件是社会要通过社会合力来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能力。收入不能替代能力,收入差距缩小了也不等于能力差距就缩小了。能力来自社会消费过程。消费的可获得性涉及收入,但消费的可及性与收入无关。消费是人的生产再生产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是人的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为经济提供目的和创造条件的过程。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二者应当合力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消费,提供基本营养、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和基本住房,以此保障每一个人获得基本能力。第24页共24页,所有人的基本能力普遍提升,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也就有了基础,同时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泛社会基础,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效率与公平的融合也就内在其中了。促进共同富裕,要摆脱效率与公平、做“蛋糕”与分配“蛋糕”的困境,只有从物转向人,从财产和收入基准转向消费基准,才能真正做到从物本逻辑转向人本逻辑。所有人发展了,所有人获得了基本能力,实现共同富裕才有了根基。(摘编自胡晓明《中国经济时报》)材料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还需改善,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全面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要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摘编自胡晓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完美地解决了共同富裕这个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而共同富裕又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问题。B. 有人错误地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分配合意了,所有人的发展也就实现了。其实,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等于人的素质提升了。C. 物质条件上的基本平等是实现人自身发展平等的基础,但均贫富并不能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发展,甚至可能使发展陷入停滞的境地。第24页共24页,D. 消费是人的生产再生产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包括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私人消费就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消费。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解决人的吃饱穿暖等问题,可以视为促进了人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与人的发展关系很小。B. 促进共同富裕,要从物转向人,从消费基准转向财产和收入基准。所有人发展了,所有人获得了基本能力,实现共同富裕才有了根基。C.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要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抵制一部分人拥有大量财富。D. 促进共同富裕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各项建设。3. 根据材料二,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促进共同富裕政策的一项是( )A.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B. 鼓励人们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创业创新C. 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加注重效率D. 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4. 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 为什么说实现共同富裕不能仅仅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上做文章?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D “私人消费就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消费”错误2.D A. “但随着社会发展,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与人的发展关系很小”错误,曲解文意。B. “从消费基准转向财产和收入基准”错误。C.“要抵制一部分人拥有大量财富”错误。3.C “更加注重效率”不合文意4. ①材料一主要观点:促进所有人的发展,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②材料二主要观点:我们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意思答对即可)5. ①如果只是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上做文章,不落到人的发展上,那么共同富裕只是分配政策的目标,仅仅具有短期意义,不能逆转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趋势。②物质条件只是人自身发展的基础,并不等于人的发展。所有人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③共同富裕的本质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而不是物质财富上的均贫富。(意思答对即可)第24页共24页,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究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论,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这些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虽有一定影响,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在中国哲学史上,讲“天人合一”的哲学家很多。也许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中的“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最明确的表述。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讲会通“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由《易经》开始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这种存在于“天”和“人”之间的内在关系正是中国哲学的特点。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地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所以“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不了解一方,就不能了解另一方;不把握一方,就不能把握另外一方。所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可分为两截。第24页共24页,“天”和“人”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皆因“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有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这是“天”的“仁”的表现。“人”既为“天”所生,又与“天”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故有“爱人利物之心”。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因此,中国哲学认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两截,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同样也包含“人”应该尊敬“天”的方面,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故而,虽然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但它却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强调“天”和“人”存在着一种内在相即不离的有机联系,“天人合一”不仅意味着“人”对“天”的认知,还强调“人”应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无论如何,这样一种思维路径对我们走出“天人二分”(或“天人对立”)的困境是十分有意义的。从上述四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天人关系”无疑有其正面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人”必须在追求“同于天”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身超越,达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当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可能直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问题。“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一种思维模式,无疑会从哲学思想上为人们解决“天人关系”问题以及当前存在的严重生态问题提供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合理思路。(摘编自汤一介《论“天人合一”》,有删改)材料二:“天人合一”,语出张载《正蒙·乾称》。作为一种表达天人之间关系的特殊思想,它成熟甚早,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是儒家等学派所阐发的宇宙观之核心理念之一。从儒家的“四书”、《易传》,到道家的《老》《庄》等,无不以天人相和谐为其思想旨归。但何为天?何为人?又如何相合?则各呈异说、内涵丰富,构成了先秦诸子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第24页共24页,“天人合一”的思想,历经秦汉、隋唐、宋明,下至晚清,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就儒学之主流而言,大致有汉儒的天人感应说、汉唐间的自然论、宋明时期的“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一直到近代西学传人,又有了科学诸解释。在现代学术研究的方式和视野之下,“天人合一”观念成为历史叙述的内容,同时也作为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重要资源之一被重新加以理解和阐释。总的说来,在科学宇宙观和自然进化论已经成为常识,并为一般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情形下,再来谈所谓“天人合一”,其论说的前提必然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的承认,也预设了现代性批判的眼光,即对迷信观念的鄙夷和对宗教信仰的排斥,以及知识的分类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等。在此背景之下,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一般是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从中国文化之总体特性来确立其现代意义。其现代诠释,大略可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科学的理解;二是历史的解释;三是哲学的阐发。(摘编自景海峰《“天人合一”观念的三种诠释》,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天”与“人”的关系,它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B.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是一部会通“天道”和“人道”关系的书,它最早最明确地提出“天人合一”思想。C.儒家认为,“人”是“天”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仅应该“知天”,还应该“畏天”,对自然的肆意破坏是对“天”缺少敬畏的行为。D.在科学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对“天人合一”的讨论,必然会加入科学的眼光、批判的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哲学对“天人关系”有种种不同的理论,其中有些甚至针锋相对,如司马迁与邵雍的认识。B.“天即人,人即天”,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天地立心”与“为生民立命”关联紧密,不能孤立理解。C.在对“天人合一”的认识上,儒家思想因其宗教属性而认为“天”具有神性,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D.只有认识到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才能对“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进行现代学术研究。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一项是(3分)( )A.“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B.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D.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4.材料二是一篇论文的综述部分,请梳理其行文思路。(4分) 第24页共24页,参考答案1.选B(会通“天道”与“人道”关系的书是《易经》。)2.选B(A项,司马迁和邵雍的思想并非截然相反;C项,属于因果倒置;D项,条件关系不成立,且“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说法有误。)3.选C(C项为荀子观点,强调“天人之分”,“人”不能对“天”有所改变。)4.先概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的产生及发展简史。再指出“天人合一”观念应当在现代学术研究的前提下被重新加以理解和阐释。(或:在现代学术研究的前提下重新理解和阐释“天人合一”观念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亮出)自己诠释“天人合一”思想即将采取的三种模式。第24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