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政治、经济、文化)主要考点详解古代中国政治【考点】历代行政制度的创新(1)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2)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乃至以后历朝的基本特征都是权力高度集中(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3)秦始皇创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各级官吏均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员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4)汉武帝时形成“中朝”,是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地方上,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分裂叛乱问题。(5)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6)宋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7)唐朝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8)元代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9)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10)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的内侍机构即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考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考点】王位世袭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出现,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开端,它标志着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力的集中,即“家”的私有观念深化。【考点】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宗法制也随之崩溃。,【考点】西周国家结构的特点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案】中国古代社会王权与族权通过宗法制进一步结合。宗法制不仅是宗族凝聚力的一种保障,而且是王权的重要支柱。王权、地方行政权都渗透了宗法父权的因素。这也是封建专制制度得以长期稳固的条件之一。【考点】三代政治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继承、一家一姓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2.行政制度(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2)地方:封侯、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3.政治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天下归周1.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2.概况(1)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2)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3)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3.影响(1)前期:①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②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借助分封制开拓疆土,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民族的整合,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周文化的传播。(2)后期:是导致诸侯分裂的重要根源。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天下归宗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宗族内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4.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制;家国合一,家国同构,血缘关系(兄弟)与政治关系(君臣)结合。5.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四、西周的礼乐制——权力认同、天下归心,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内容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考点】神权政治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民而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权政治兴盛的标志。【考点】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指导思想,同时具有规范社会秩序、整齐生活习俗的作用。宗族作为家和国的中介,发挥着协调两者关系的作用。自秦汉以下,“封建”不再是政制主体,而“宗法”却得以延续,从封建时代(夏、商、)直至帝制时代(秦汉至明清),余韵流风延及近现代,如祖庙、祠堂、宗谱、族田等都是宗法观念在后世的反映。【考点】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礼乐制是其维系机制。(1)宗法制:家族生活政治化(2)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3)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考点】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1)周灭商后,其人口和军力无法控制全国的广阔区域,所以需要诸侯国来镇守。(2)当时还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各个地区差异较大,需要通过分封来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考点】西周分封制的特点(1)血缘标准及分封主体: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在富庶地区或战略要地大都是姬姓贵族,在偏远和贫瘠地区往往都是异姓贵族。(2)对异姓诸侯既拉拢又防范的态势,比如对殷商后代封国宋国的“半包围”之势。(3)同姓不婚:通过婚姻加强与异姓贵族的联系,以固结权势,并维护宗族内的伦常关系。(4)当时黄河流域是政治、经济中心。【考点】分封制的特点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等级森严,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血缘纽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考点】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影响(1)积极方面:①分封制改变了商朝内外服制度下王畿内外松散的联盟关系,确立了严格的君臣关系,由之前的诸侯承认天子转变为天子分封诸侯,由不同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变为同一家族对天下的统治。通过分封制,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加强了统治。②分封的过程使地方的权力来源于中央(周王室),分封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统治网络,商的方国被周的封国代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中国古代第一次实现了上层政治组织的统一。③分封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交流。一方面,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技工等与封地的土著族群相互通婚,构成一个多元的社会,促进了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周朝的很多思想文化在分封制的影响下被传播到各地,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2)消极方面: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维系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王室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考点】分封制对后世社会的影响(1)分封制影响着后世皇权专制和皇权至尊的皇族分封体制。(2)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的政治控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纽带,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人们的心理认同,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等。(4)分封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秦晋之好”。【考点】血缘维系的宗法制【考点】宗法制的特点及实质【案】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②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相结合。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宗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考点】宗法制的特点及实质(1)特点①,宗法制是区分嫡庶、亲疏,在家族内部确立地位、财产继承权的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宗法制是影响古代中国社会与家庭结构的重要因素。宗法制崩溃后,嫡长子继承制和王位世袭制长期延续,而其得以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延续。②宗法制度下,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政权、神权、夫权和族权。族权是从父系社会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政权的补充。宗法制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2)实质: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体系的核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融为一体,是周朝统治者维护奴隶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础。【考点】中国古代“家天下”观念的由来(1)中国古代“家天下”的观念由来已久,“天下为家”可以追溯到夏朝,与之相对的是“公天下”的原始社会。(2)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使“家天下”有了制度上的保障。(3)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制崩溃,儒家高举仁政的大旗,将“家天下”作为君主实行仁政的重要内容,士大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家国同构,视国为家,“家天下”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考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缘—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2)在早期政治制度中的体现: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等级秩序,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宗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礼乐制度是西周文化的精髓,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安定,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准则,对价值观的传播、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起促进作用。(3)评价①由于在古代中国经济中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②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考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统治者以天意自居,通过垄断神权来加强王权;国事以占卜方式决定,浓厚的部族色彩由于是从父系氏族演变而来,三代的政治、法律及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封国自主权较大,天子对诸侯领地并无实际统治权;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周的文化及习俗在不断传播和影响着诸侯国贵族政治特征明显世卿世禄制下,官僚都是贵族,贵族有封地但无薪俸。诸侯国内的劳动者不对国家承担赋税等义务,只对诸侯履行义务【考点】夏商周三代文明传承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考点】秦汉政治皇帝制度特征: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皇帝独尊:权威不可世俗。【案】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柳宗元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诸侯争霸(1)背景: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2)表现:各诸侯国为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2.秦朝统一(1)条件: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大。(2)经过: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2.中央官制3.郡县制(1)确立: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2)内容: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二者都由皇帝直接任免。(3)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分裂和维护统一,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基础,政令能顺利贯彻到基层。其废除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三、影响1.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2.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了国家政治体制之中,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加强和完善。4.在这一制度下实行的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赈灾救济活动,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文化上,有利于加强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性与统一性的特征。这都对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5.专制制度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的统治力量,使人民的处境恶化。【考点】区分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一种决策方式,强调皇帝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权、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考点】秦朝中央官制的特征(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中央主要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都是为皇帝专设的,是为皇帝私人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考点】秦朝推广郡县制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初步形成和推行为秦朝推行郡县制奠定了政治基础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了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思想基础,郡县制本身就体现了法家中央集权思想,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疆域上秦朝疆域空前扩大,为秦朝推行郡县制提供了现实可能,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局面的形成,加速了秦朝郡县制的推行【考点】周秦政治制度比较【典型史料】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探究】 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周秦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异是什么,这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案】 差异: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中央管控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代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趋势: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趋势。【考点】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的职业官僚掌握【考点】汉代政治——汉承秦制1.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中央集权的发展:郡国并行制(1)背景: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3.选官制度:察举制(1)概况: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2)选官标准:孝廉。(3)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4.政治特点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中,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专政和窦太后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门阀政治的形成(1)原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2)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3)衰落:东晋末至南朝,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唐朝中期,科举制兴起,从而导致门阀政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3.选官制度:采取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考点】“汉承秦制”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考点】郡国并行制的合理性,西汉初推行的封国制导致了后来的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但它的实行有一定的合理性。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此外,郡国并行制也有利于汉初的经济恢复。【考点】“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分封制,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从而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是整个汉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考点】门阀士族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考点】隋唐政治1.地方制度(1)隋:并州、郡为一级,地方管理重归州、县二级制。(2)唐:根据山川形势将全国划分为诸道,设采访使(又叫观察使)代表中央“察访善恶,举其大纲”,监察地方。唐朝中期设置节度使。唐玄宗后采访使逐渐介入地方事务,特别是安史之乱后,诸道的采访使与掌管兵权的节度使合二为一,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2.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措施:推行三省六部制,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具体。(2)特点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3.选官制度:科举制(1)形成与发展: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2)作用: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考点】宋元政治——臻于成熟(一)君主专制加强1.宋朝(1)二府三司制形成①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②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两宋时期,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都与唐代有了很大不同,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史上承上启下、完备定型的阶段。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2.元朝(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后期宰相权势扩大,有时甚至左右皇位继承。(二)中央集权的发展1.宋朝(1)问题: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措施:①军事: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财政。(3)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2.元朝:行省制度(1)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管理,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2)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考点】三省六部制“民主色彩”的本质所谓的“民主”是指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以防止大臣专权,且唐太宗鉴于隋亡的教训,善于纳谏,增加了这一制度的“民主色彩”。但从本质上看,这一制度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一部分,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因此,它只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考点】唐代政事堂主要职责是“议事”“议定”“评章”,它也是宰相协助皇帝进行议事决策的机关,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机构,也是唐太宗“询谋于众,而不自用”的一项重要措施。,【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选拔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案】二府三司制主要体现了对制衡的追求,明确了不同部门的职责,有利于官员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人说,三省六部制是从程序上对相权的削弱,而二府三司制则是从实体上对相权的削弱,目的都是加强皇权。【案】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行政机构,它与唐朝尚书省的职能类似。【考点】宋朝叠层政治架构的形成宋朝注重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1)在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调兵权。(2)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考点】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1)山川形便: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但极易产生割据局面。(2)犬牙交错: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样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环境,中央比较容易控制。【考点】北宋精致的分权制衡【典型史料】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通判……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元)脱脱等《宋史》【典型史料】 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这种政治体制的确立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探究】 (1)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2)两宋时期“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案】, (1)地位和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来强化中央集权。(2)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世家大族的衰落、中小地主的崛起;科举制的推行和发展;崇文抑武的政策等。【考点】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1)从控制军权入手,地方军、政、财、司法权都收归中央。(2)分化事权:分化军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化相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政权;分化地方事权,使军政、监察、财政、司法等掌握在不同的官员手中。(3)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考点】历代地方行政机制的变与不变朝代行政机制秦、西汉郡—县东汉州—郡—县唐代道—州—县宋代路—州—县元代省—路—府或州—县【案】 县是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州的地位呈现由高到低的演进,二级、三级行政设置是古代行政区划的主体。【考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考点】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演进【典型史料】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案】 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唐代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基本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考点】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的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是对相权限制压缩的表现。(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即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以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考点】唐宋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变迁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宋代唐中期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体制,在二府体制下,户部、盐铁、度支在唐代财政使职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考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的影响(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考点】科举制的深远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考点】古代中国监察和谏议制度1.监察制度(1)演变时期中央地方秦汉秦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汉代御史府负责中央的监察秦在地方设监郡御史,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魏晋御史台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全国性的监察机构地方上不再设置固定的监察机构,由朝廷不定期地派出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员唐在中央仍设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地方分设监察区,形成严密的监察网宋元御史台为宋元时的最高监察机关宋在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常派遣转运使、按察使、观察使到各地区巡察;元在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提刑按察司明清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清朝沿袭;明在中央设厂卫特务机构和锦衣卫监视官民明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清朝基本沿用明制(2)特点①组织独立,自成系统。②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③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3)评价积极—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局限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2.谏议制度,(1)含义:古代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就是谏议制度。(2)发展演变: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做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明清时期与皇权的高度加强相一致,专门的谏议机构被取消(3)评价: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考点】史官制度1.中国古代的史官是文化的记载者与传承者,通过记录史实,采用“史”本身的明鉴作用,去告诫后人,特别是“史”本身的惩戒作用,来制约当朝的政治,将政治与文化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2.史官们通过手中的笔来惩恶扬善,点评朝政,使君主和史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与微妙。史官的设置是王权的需要,是服从于王权利益之下的对皇帝言行的记录。3.然而,随着史官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独立客观地记录历史逐渐成为史官的职业自觉,从而使得史官对王权的规范与制约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对古代的君主政治产生了长期性的影响。【考点】明清政治一、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1)原因:宰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2)废除: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制度(1)出现:时期措施职责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设立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明宣宗强化内阁逐渐拥有票拟权(2)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不能统率六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3)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其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二、清朝1.清朝初年的中央体制,(1)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2)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2)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3)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案】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回。【案】清朝统治者在承袭明制基本框架的同时对其有所调整,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与此17~18世纪的西方,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代议制不断发展,中国的封建专制政体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考点】军机处的特点“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考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案】明代内阁的权力【案】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充分说明内阁不是法定机构,并无决策权。因为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考点】内阁与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1.创新表现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的“军机处”,是加强君主权力的又一创新。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宰相制度废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变为“百官之首”的可能,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辅政机构,但不允许辅政机构变成握有实权的行政机构。2.实施效果(1)明中后期阁臣权力出现膨胀的现象,并且还有伴随而来的太监乱政问题,说明明朝的内阁制度不是一种理想的辅政制度。(2)清朝的探索相对比较成功,其辅政机关实行的是内阁和军机处并行的双轨制,重要的事务由皇帝在军机处的协助下完成,一般事务由内阁来处理。这样既照顾到事情的轻重缓急,又分散了中央权力,二者相互牵制,保证君主集权。,【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考点】明清对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承袭(1)继承:基本上继承了元代的行省制度以及土司制度等地方行政制度。(2)发展:①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降低其品秩等级。地方分权,相互牵制,由布政使司掌民政、财政,另设都指挥使司主兵政,提刑按察使司主刑狱,三机构互不统属,各直属中枢,凡遇重大政事便共同商讨。整顿地方机构统属关系,实行布政使司、府和直隶州、一般州和县三级统属。②清代:清承明制,在内地设18行省;清行省以下机构大都承明制,但其长官称知府、知县;清代边疆地区政治制度因地制宜,因民族而异。【考点】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异盛行时代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几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为后世所继承和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相对独立,权力与地位可以世袭,在地方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受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与影响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后期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同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并长期维持的原因封建经济(小农经济,经济根源)的长期存在。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突显。具体表现在:1.积极作用(1)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2)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消极作用(1)政治上: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没有政治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2)经济上:到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3)思想文化上: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随着统治者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阻碍。【考点】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1.相权制约下君主专制统治的开明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皇帝实际上不能管理全国的一切事务,便要宰相来协助管理,即宰相负政治上的实际责任。这一种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开明,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唐朝。2.谏议制度下君主专制统治的开明在中国古代政府官职中,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叫作谏官。在汉代,谏官有谏议大夫之属。谏议大夫的职责是追随皇帝,专门在皇帝身边谏诤和讽议皇帝的言行。因此在这种谏议制度之下,皇帝是不可为所欲为的。如果皇帝想要做臣民眼中的明君,对这些谏议意见是不可不理会的。3.中国古代选官任官制度中体现的开明,在中国的选官制度下,选官任官的权力并不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的,这便是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其标准都是依据地方舆论和公共意见,而不是皇帝个人的意志,这就体现出一种开明性。4.儒家思想广泛影响下君主专制统治中的开明民本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历代君主统治的基本治国方略。国以民为本,君以安民为道,治国应爱民、重民、保民、足民、富民,这是君主实施“德治”和“仁政”的核心政治诉求。如轻徭薄赋、抑制土地兼并、改革赋税土地制度、放松对人口的控制、兴修水利等等。这种重视民意,以民为本的统治应该是君主专制下开明统治的最好体现。【考点】中国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比较-分权与集权之争观点一 分封制优于郡县制魏晋时陆机(西晋)认为分封“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而认为郡县制下,一处有乱则天下大乱。观点二 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唐朝争论则一边倒,皆主张郡县制,如柳宗元“有叛国无叛郡”“有叛将无叛州”等。观点三 两种制度没有绝对的优劣宋元时期,学者认为两种制度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必须根据客观环境来决定选用哪一种制度。李纲(抗金名臣)提出两制应因地制宜选用其一……超脱了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观点四 两种制度各有利弊明代,有些学者认为两种制度各有利弊,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不把分权和集权放到绝对对立的两极。黄宗羲认为应兼采分封制与郡县制两者之长处,使其并存互补,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顾炎武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即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古代中国经济[特征概述](1)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经营方式,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2)从春秋战国时起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土地国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3)手工业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4)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之下。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5)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经历了两大阶段:从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商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商业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又相辅相成。(6)古代商业不断发展,两宋时期,商业打破城市里坊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7)“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8)“闭关锁国”政策尽管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考点】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3)铁犁牛耕:时期工具发展状况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出现犁壁、发明耧车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东汉耦犁已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2.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赵过推行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3.耕作制度(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4.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修建了都江堰,汉朝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5.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集体耕作。(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农业收益的增加;政府为保证财源、扶植小农经济。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③,地位: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关系到古代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3)田庄经营: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采用集体耕作形式。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3.春秋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1)井田制的瓦解: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大量私田,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2)税制改革: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3)法律确认: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4.土地兼并问题(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2)危害: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威胁中央统治。(3)措施:①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②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两极分化更为激烈。③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政府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税。清前期人地矛盾突出,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百姓生计,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考点】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经济形式,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混合了种植业、家庭手工业和家庭饲养业,虽具有自足性,但并不排斥商品交换。【考点】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分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所有制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很规范而分散,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土地往往被兼并。【考点】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为应对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对农业作物和农业环境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长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2)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丰富的农业实践,以及相互之间农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3)我国古代经济制度有其特有的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再生能力,从唐宋迄明清,正是地主经济的自我调整,使农民进行生产的条件获得某种改善,从而使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精耕细作农业继续获得发展。这也是精耕细作传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4)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以“人多地少”为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人多地少”这种情况迫使人们致力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单位产量。【考点】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3.改善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等的好坏。【考点】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1.积极性(1)农民生活相对比较稳定,且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为中华各民族大团结做出了一定贡献。(2)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3)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2.消极性(1)较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阻碍社会发展。(2)受自然灾害、战乱、人口激增、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体现出了其脆弱性。(3)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也体现出了其具有落后性和局限性。【考点】古代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典型史料】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典型史料】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晁错《论贵粟疏》【案】两则史料从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和脆弱性等不同方面说明了小农经济的特点,从中概括归纳即可。【案】 ①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②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③封闭性: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⑤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考点】以通史视角认识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1.政治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因素和经济基础。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3.科技文化上: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上: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邻里与家庭和睦的观念。【考点】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2.过程(1)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2)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3)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4)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3.特征(1)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2)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魏晋隋唐时期的部曲、佃户都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迁移的自由,到宋代时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3)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4)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4.影响: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租佃农民通过抗租、减租斗争,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考点】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典型史料】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典型史料】 方朝廷在故都(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陆游《渭南文集》【典型史料】 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官员统计前期中期后期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北方278人84.5%274人63.9%121人40.3%南方51人15.5%155人36.1%179人59.7%【探究】 (1)何会出现从史料到史料的这种变化。(2)表格所示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案】 (1)魏晋南北朝、唐中后期及北宋,北方是经济重心,但北方战乱较多,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从而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东晋、南朝及南宋等朝代政治中心均在南方,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等。(2)从史料的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北宋时期南方地区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人数逐渐增多,客观上反映了经济重心转移对文化教育的影响,说明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转移而变化。【考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过程1.原因(1)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2.过程朝代表现特征魏晋南北朝-永嘉之乱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江南得到初步开发中唐以后-安史之乱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宋时期-靖康之变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考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海外贸易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城市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人口分布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文化教育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关系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生态环境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风俗习惯如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唐中期北方饮茶之风盛行等【考点】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一、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官营手工业1.历程: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西汉时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2.特点: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3.表现(1)冶金业: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高炉炼铁及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南北朝发明灌钢法等,技术长期领先世界(2)制瓷业: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至唐朝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3)丝织业:商朝已有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长安设东西织室,规模达数千工人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二)民间手工业1.生产特点(1)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3)田庄手工业:由田庄经营,涉及纺织、农具、兵器修造等,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2.发展历程(1)早期状况: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2)隋唐时期:民营手工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3)宋元时期: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4)明清时期:部分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考点】工商食官“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予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考点】官营手工业生产的物品主要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和各级官吏的需要,这种把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的方式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封建经济领域内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逐渐加强。【考点】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农业上:引进高产农作物,农产品商品化提高。手工业:技艺先进,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城镇经济繁荣。(三)手工业的影响1.西汉: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称誉。,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二、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1)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2)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2.秦汉:商业发展艰难,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严格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3.隋唐: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大运河的开通,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4.宋元(1)宋代: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2)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5.明清(1)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加大。(3)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位置、时间官府监管设市表现宋朝以前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西汉长安城设有东、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以来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出现专业性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宋代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明清时期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著名商业市镇2.城市的发展(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2)表现:①北方: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②南方: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表现,(1)西汉:由于开通陆地、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明朝推行朝贡贸易,清朝时期对外贸易逐渐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为目的。【考点】古代两条丝绸之路的路线汉代(陆路):★长安→敦煌→今新疆地区→今中亚地区→大秦(古罗马)宋代(水路):★泉州、广州→今斯里兰卡→波斯湾、红海→今非洲坦桑尼亚【考点】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1)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2)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考点】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1)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提供物质基础。(3)政策: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4)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5)金融:纸币的出现和使用的促进。三、古代的经济政策【考点】“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1)商周社会上出现了商业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2)封建统治者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2.表现(1)战国首倡: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发展,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2)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征收重税,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压制商人地位等政策。(3)明清时期: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经营,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3.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考点】“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原因表现影响明朝海禁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清代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考点】“盐铁官营”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其征收重税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考点】全面认识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1)从行业和区域上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行业。(2)从表现上看:主要是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从程度上看: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十分微弱的,发展缓慢,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也没有成长为独立的经济力量。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主导地位。(4)从历史地位上看: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反映。【考点】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进步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革命性,资本主义萌芽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弱小性资本主义萌芽只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业中出现,稀疏而微弱缓慢性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产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2)技术先进。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3)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7)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时空限制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交子”、明代白银货币化流通领域的变化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力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明清晋商和徽商商人地位的变化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贸易空间的变化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点】货币的发展演变1.便携化。由金属货币向轻便的纸币演变,如北宋的“交子”,明清的“宝钞”。2.简约化。一是形状由杂乱无章统一为圆形方孔。二是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唐高祖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3.贵重化。货币由贝壳等逐渐向贵重金属演变。汉代金银作为法定货币已很盛行;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政治化。(年号钱)朝代、国号、皇帝年号逐渐入钱,如唐国通宝、圣宋通宝、永乐通宝、康熙通宝等。【考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启示1.特点(1)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不但有东西陆路交通,而且已开通向东、向西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期,陆路贸易地位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4)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2.启示(1)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2)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4)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考点】古代城市的发展变迁【考点】唐宋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的例证【案】(1)城市的政府所在地都在城市的中央,向南都有宽敞的大道与城外相连,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我国古代皇权至上、权力集中的政治理念。(2)在城市商业活动方面,唐代坊市严格限制,宋代商业的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这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削弱,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考点】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古代城市发展经历了从周至唐的严格限制到宋元明清的放宽限制的过程。1.从周至唐:严格限制。从周至唐,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扬州成为唐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2.宋元时期:逐步放松。宋元时期,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考点】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唐代之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松,如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大规模的商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材料 嘉靖“倭寇”危机,暴露了明朝官方应对海上危机的乏力,意味着朝贡贸易走向尾声。最终在调兵遣将平息倭寇以后,明朝海洋政策完成了从以政治为重心到经济为重心的转折,做出了重大调整。政策转变意味着制度变迁,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上贸易。虽然经历了诸多曲折,但是,前者孕育了福建海商合法化及其集团的崛起,到万历末年,“海舶千计,漳、泉颇称富饶”,中国海商集团迅速成长壮大起来,成为17世纪东亚海上贸易的主体;后者孕育了葡萄牙人入居及其经营海上贸易合法化。澳门的兴起和发展,自一开始,就是中国海商与居澳葡萄牙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澳门形成广州外港,开辟了多条国际海上贸易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扩展到全球。两种海上贸易模式预示了晚明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新格局——东西洋贸易网络正式开创运行。制度变迁导致的海上贸易新模式为民间海商迅速崛起为中国海上力量的主体铺平了道路。——《明代海商与海上秩序》材料 17世纪的英国人沃尔特·雷利爵士一针见血地:“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的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艾跃进《从海防意识看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1)明朝嘉靖年间海洋政策的调整及影响。(2)明朝海洋政策未能如英国人所说“控制海洋”“控制世界”的原因。【案】(1)调整:由官方朝贡贸易到商人出洋贸易;从以政治为重心到以经济为重心;从“海禁”到允许月港开海、澳门开埠。影响: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澳门的兴起和发展;开辟了多条海外贸易航线;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加速全球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2)原因:①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工商业发展不充分,不具备控制世界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政府的海洋意识不强,虽然允许民间参与海外贸易,但政府政策的支持不够;③文化上:“重农抑商”的意识根深蒂固,束缚了商业的发展;④从世界范围看:葡萄牙、荷兰等西方国家迅速开展殖民扩张,挤压了中国商业的世界市场。,材料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况表时间概况商周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春秋战国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秦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唐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宋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元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明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清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结论一: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经历了三次演变,先后形成了铜币时期、纸币时期和白银货币时期。说明:春秋以后,铜币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货币;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出现,宋元明三个时期,政府都发行过纸币。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合法货币,中国货币体系进入白银时代。结论二:古代货币形制经历了杂乱到统一的发展过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导致货币形制多样而复杂;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圆形方孔的重量钱成为标准形制;唐朝进而发展为宝文钱制,影响深远,成为以后各朝铜币铸造的典范。【考点】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区别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从产生上看产生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原始农业产生后,自然经济就存在了产生于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一家一户的个体农业产生了,小农经济也就出现了产生于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自耕农经济产生从消亡上看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后来逐渐被商品经济吞噬,但是在今天,有些地方的农业经济仍然带有一定的自然经济性质在封建时代是随着封建朝代的更替不断发展和衰退,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时完全消失,也是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到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大地上完全消失。但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所恢复,但今天的农民经济不完全等同于古代的小农经济从内涵上看指与外界几乎没有太多产品的交换,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生产者使用强调的是规模比较小,土地数量少,工具落后并且很难改进,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拥有耕种土地的所有权从对立面上看与自然经济对立的是商品经济,并且两者长期共存,互为消长与小农经济对立的是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与自耕农经济对立的是租佃经济2.在长期的封建时代,三者也有许多相同之处:(1)封闭性,三种经济都很少与外界进行产品以及技术的交流。(2)保守性,三者都很难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长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3)狭隘性,三种经济形态下的劳动者大多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理想,只追求眼前利益。(4)自给自足性,三者都是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对外依赖性很小。【考点】“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比较“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含义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和对外交往,但不是禁绝一切对外贸易目的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范海上敌对势力与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封建经济原因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的主要承担者;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加强中央集权存在矛盾统治者害怕海上敌对势力与倭寇或西方殖民者勾结;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内容强化农业的根本地位;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多方面限制商人及其活动;严格控制国内市场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成长有一定积极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对防范外来侵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考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异同点比较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不同点产生的背景在封建专制空前加强的情况下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自治城市里产生分布地区仅出现在江南一些地区的城市和少数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农村出现在许多国家的许多城市,并深入到农村商业资本所起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手工作坊内部产生,商业资本所起作用较小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两条途径,商业资本起了巨大作用发展环境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和重商主义的推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很快结果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瓦解了封建社会,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相同点①都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②都以手工工场的出现为标志③产生的时间大体上都在14~16世纪古代中国文化【概述】(1)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2)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宋明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理学体系。(5)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6)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卓越贡献。(7)《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8)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魏晋南北朝时期自觉的书法艺术形成,日益市民化。,(9)中国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也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10)古代中国,戏曲独树一帜,剧种多样,剧目繁多,在民间、宫廷均得到发展,其中京剧被誉称为“国粹”,至今不衰。【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1.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经济: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土地私有制出现,井田制瓦解。3.政治: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国家分裂,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4.文化:各国纷纷网罗人才,学术环境宽松活泼;原先处于社会底层的士人阶层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重用;私学兴起使“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大批人才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对社会问题发表见解。【考点】“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本质是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二、主要派别及主张(一)儒家——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1.孔子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以“礼”治国强调等级和秩序调整“礼”和“仁”的方法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以“德”治民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育思想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等世界观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2.孟子“仁政”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主张施行“仁政”(思想核心)。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道”与“人道”的关系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统一的,二者融合在诚信道德原则的基础上3.荀子政见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礼法兼施,王霸并用),以德服人民本思想看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唯物思想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对“礼”的认识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二)道家——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建构1.老子核心思想:“道”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辩证法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小国寡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2.庄子思想核心“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齐物”就是万物齐一,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逍遥”就是对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做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主张用超越功利的方法去追求精神自由,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逍遥”社会观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社会不公顺应自然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对自然状态的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应自然哲学思想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三)墨家思想1.“兼爱”(核心思想):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的“仁”有很大差异。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差别的爱(“爱人若爱其身”),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2.“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3.“尚贤”:尊重有才德的人,反对任人唯亲。4.“尚力”:强调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倡节俭:主张“节用”“节葬”,反对奢侈浪费。5.非命(反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乐(反对娱乐)、尚同(集权主义,“一同天下之义”)。(四)法家思想1.思想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改革观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政见“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法治观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2.影响(1)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2)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但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外儒内法”),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3)严刑峻法等主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三、“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后世各种思想文化的渊源。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础,法家变革的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代表立场孔子没落贵族立场,代表的是文士;孟子-新兴地主是平民立场,代表的是武士是小农阶级立场,代表的是隐士是新兴地主立场,代表的是谋士,救世根据认为是社会秩序出了问题,主张通过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来恢复西周礼乐秩序认为是社会秩序有问题,主张建立平等、“兼爱”的社会认为不能人为制定秩序,主张顺从自然规律认为旧秩序已经被淘汰,主张通过改革建立新秩序治国理念推崇“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王道”“兼爱”“非攻”主张“无为而治”,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帝道”提倡“法治”,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霸道”【考点】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变法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背景1.国力的恢复和强盛:汉武帝时期,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2.潜伏的危机: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3.黄老之学的过时: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4.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二、标志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三、董仲舒新儒学1.内容思想主张目的“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提出“三纲五常”维护统治秩序2.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3.儒学政治化(1)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2)教育: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垄断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取得民间独尊的地位。4.影响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考点】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治国思想1.治理权力的“合法来源”:“王权天授”。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说确立了“王权天授”“君权神授”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哲学及神学上的论证。2.制约机制的设计:“伸君,伸天”。强调“屈民而伸君”,民要服从于君,即民受制于君。君主是民众的治理者。但君权要受天的制约,即“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须秉承天意,依上天的原则办事,必须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3.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独尊儒术”。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有统一的法度,必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才能去遵守这个法度。4.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大德而小刑”,。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要儒法并用,但德治尤为重要。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主张德刑并用、恩威并施,强调以德教为主要手段、辅以刑罚。【考点】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1)从思想内涵来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并改造了先秦儒学。(2)从与当政者的关系看,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3)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但带有相当多的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不占统治地位。而董仲舒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考点】宋明理学1.理学形成的背景(1)政治条件: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为巩固政治局势,需要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有利于儒学的发展。(2)物质条件: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3)思想条件: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了儒学、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北宋儒学家既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2.思想主张代表哲学观认识论道德观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颢、程颐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提出“格物致知”,把知识、道德、天理联系起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陆九渊“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将人心与心外无物联系起来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将人心与道德联系起来,3.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②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①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③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考点】理学的世俗化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可以这样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是理学家的“功劳”。【考点】宋明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1.适应唐末以来重建纲常伦理的需要:唐末和五代时期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开始。2.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稳定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生活的变化以及科学文化的进步,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儒、佛、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出现了一个重要转折,韩愈提出儒家“道统”思想,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封建统治相适应,儒家“道统”思想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4.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求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考点】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理学思想“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道德观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相同点本质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内容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继承了孔孟“仁”“礼”,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考点】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这是宋明理学的突出特点。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考点】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一、背景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3.阶级(层):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二、概况1.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①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②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童心说”。③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3)影响:①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②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代表主要思想作用黄宗羲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①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②事物是可以认识的;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三、评价1.积极(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局限(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2)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案】明清之际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相似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二是都出现了新思潮反对禁欲主义。【案】“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尔”。【案】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案】“亡国”与“亡天下”:“亡国”还只是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事,而“亡天下”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事。【案】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变的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经世致用思想,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不变的是,在君主专制强化、传统儒学文化根深蒂固影响下,未形成主流,影响有限。可见,任何思想文化不可能脱离特定的政治经济。【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及表现特点表现,反传统,反教条李贽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反对君主专制黄宗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经世致用”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不切实际的学风等实质: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考点】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古代中国的科技1.四大发明名称成就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2.数学(1)计算方法:①春秋出现九九乘法口诀;②春秋战国出现筹算计算法;③元朝出现珠算法。 (2)数学专著:东汉《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以算筹为工具、以十进位值制计算的数学体系形成。3.天文学(1)天象观测: ,①世界最早的日食、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②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2)天体测量:①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证明浑天说,其地圆见解比欧洲早1000多年,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②唐朝: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实测子午线。③元朝:郭守敬制简仪;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学推崇。(3)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领先的原因:①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②为封建王朝统治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③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地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的成就。4.农学——四大农书《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之探索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法,总结出区种法《齐民要术》南北朝贾思勰,介绍北方生产经验,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农书》元朝王祯,综合南北经验,涉及农林牧副渔,附有《农器图谱》(有水排、木活字等记载)《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西方科技,达到传统农业科学顶峰5.医学《黄帝内经》编于战国,提出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形神、天人五大核心理论,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临床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神农本草经》东汉出现,较早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著,创立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1.《诗经》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特点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2.楚辞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屈原《离骚》3.汉赋含义以楚辞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六朝骈体文的前驱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匡衡;贾谊4.唐诗(1)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2)成就:唐代诗歌成就非凡,分边塞诗、山水诗、讽喻诗等形式。(3)代表人物:王勃、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5.宋词和元曲宋词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派别: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元曲形成:元代的散曲和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关马郑白四家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6.明清小说(1)背景:①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②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③思想上,质疑和批判传统儒学的反封建思想的出现。(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3)作品:红西山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三、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1.汉字的演变时代字体趋势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①具体(图画象形)→抽象(符号表意)②复杂→简单③不规则→规则、稳定④实用→实用兼审美商代甲骨文商周时期金文春秋战国字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篆)秦小篆汉代以后隶书、草书、楷书、行书2.书法艺术,(1)发展脉络:魏晋前处于自发阶段,以后进入自觉阶段。(2)概况:类别特征代表人物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魏晋钟繇、王羲之;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等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明朝文征明等3.绘画(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4)发展:时期特点代表人物及成就魏晋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注重“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吸取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两宋风俗画成就突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成就突出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4.戏曲(1)发展演变:由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元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朝昆曲流传甚广。(2)京剧艺术:①形成: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京剧。②发展:“同光十三绝”。③传播: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④地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国粹”,在人类文艺殿堂上大放异彩。【考点】天下三大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姪文稿》苏轼《寒食帖》。【考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考点】促进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1)政治:国家统一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2)经济:封建经济水平较高且持续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政策: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5)对外交往:频繁的中外交流,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智慧。(6)科学家本身: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2.阻碍古代科技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因素(1)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重要因素。【考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和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词藻描绘恢弘气势。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形成;书法逐渐进入自觉阶段。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促成了唐诗的繁荣;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等书法艺术成就辉煌。5.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代统治的黑暗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戏曲走向成熟。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发个人心意的文人画盛行。,【考点】社会环境对古代绘画风格的影响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上碰壁后形成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和社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两宋时期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商品经济发展;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使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明清时期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考点】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的比较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理学继承并发展了汉代儒学思想。具体比较如下:汉代儒学宋明理学思想来源融合儒、墨、道法、阴阳五行家形成的新体系糅合儒、佛教、道教思想,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传统主要内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理学、心学;“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思想基础“天人感应”“理”是世界的本原侧重点儒学神学化伦理道德主要影响伦理秩序没有被强调,文化上、社会风气上十分开放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伦理被异化,在原则上被极端化【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历程地位原因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秦朝儒学受到重创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依然如故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明清之际批判继承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腐朽【考点】城市商品经济与文艺世俗化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的扩大,思想观念上要求冲破理学的束缚。为此,一批反映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迎合市民精神需求和憧憬个性解放的文艺作品应时而生,如宋代的“说话”、明清小说等,文艺发展世俗化趋势日益明显。参与这些文化创造的基本是城市中的大众或下层的艺人;士人投入市民之中,学习市民文化并提升了市民文化,成为市民文化人的代表。他们因为不能进入仕途或虽进入仕途但不能有所作为而远离政治,所关心的是下层社会特别是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欢乐和疾苦。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和对爱情婚姻自由的追求等是他们具有突破性的思想倾向。【考点】辩证看待中国古代科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发明的大量产生,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数学、天文历法成就和古代农书的编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造纸、火药和火器制作以及火药爆破法、采矿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造船技术等,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尽管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自身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科学技术只停留在经验的形态上,缺失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如第7题),缺少欧洲近代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得出普遍的科学规律和定则。【典型史料】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卞孝萱等《韩愈评传》【典型史料】,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2)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答题要规范](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