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通史历史知识体系精编版西方文明的起源一、古希腊的政治文明(一)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历史因素:深受原始军事民主制的影响。2.地理环境:山岭沟壑,海岛众多,相对孤立;海岸线曲折。3.经济条件: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农工商并重的多元经济;海外殖民活动频繁4.政治条件: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有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集体领导制度的创立,任期制、选举制的推行,公民有较多机会参与国家政务。5.人文条件:公民个人素质高,具有平等互利的观念,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意识较强;富含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珍视自由和追求平等。6.文化条件:通过海外扩张,促进文化交流;三洲要冲,有利于吸收东方文明成果。7.直接因素:平民与贵族斗争(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背景(1)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2)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层力量的壮大。(3)古典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完善1.奠基:梭伦改革(前594年)(1)内容: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度。扩大了公民基础。②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实力,推动雅典社会的发展。③确立财产登记制度。并未实行公民平等,保护了贵族利益。A.内容: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但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B.意义:既打破贵族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又为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开辟了参政的途径。④国家权力机构改革:提高平民地位,进一步打破贵族专权。A.提高公民大会地位,恢复其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其决定国家大事,选举公职人员,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大大提高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B.建立“四百人会议”。但第四等级不能参与,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实际掌权最高统治权。C.设立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实行陪审员制度,陪审员从各等级中抽签产生。打破贵族对司法审批权(法律)的垄断,推进了司法的民主化。第50页共50页,⑤确立新选举法。特别是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公职的做法,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2)评价①性质: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②作用:A.政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促进雅典国家的形成;巩固了多元化社会格局。B.经济:废除债务奴隶制度,稳定小农经济;限制了土地兼并;促进雅典工商业繁荣。C.思想:崇尚中庸,正义,依靠法律解决问题意义深远。③局限性:未能彻底化解雅典社会矛盾,未能彻底打破血缘关系束缚。④特点:A.策略得当,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B.立场中庸,兼顾各阶层利益。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1)内容:①以地域为基础重划行政选区。废除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②建立“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由各部落轮流执政。③创立了比例代表制选举法,取消财产限制,通过抽签产生,可任期两届,体现了机会均等和任期制的民主原则。④设立十将军委员会。⑤制定“陶片放逐法”,加强了公民对官员的监督。⑥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2)评价: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标志着雅典国家最终形成;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标志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3.完善:伯里克立时代(1)背景:希波战争胜利,保护了民主政治的火种;贫农雇农积极参战,政治地位高。(2)表现:①公民参政范围扩大:除十将军外,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由抽签方式产生。②民主机构趋于完善。A.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兼政府职能,每个成员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C.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法官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③提供参政保障: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活动公民发放津贴。(3)影响:①贵族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②促进雅典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全面繁荣。③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逐渐体现。此后雅典由盛而衰。1.进步性:(1)当时:促进了雅典经济政治获得空前繁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典文化。第50页共50页,评价(2)后世: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了法制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新方式(差额选举、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形成了民主观念,如公正观念、法治观等,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2.局限性:(1)范围狭隘: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参政议政。(2)性质原始: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3)参政随意:抽签选举和轮流执政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甚至成为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二、古罗马的政治文明(一)古罗马的政制线索:由君主制到贵族共和制,再到帝制(由元首制到公开君主制)君主制古罗马建成之后贵族共和制(1)建立共和国(2)三层机构:自上而下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组成(3)平民保民官:平民与贵族进行长期政治斗争的结果,主要监督政府行为。元首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采用“元首”称号,实质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君主制公元3世纪末,戴克里先彻底抛弃了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二)古罗马的法律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背景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大权;多由贵族担任法官,任意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时有发生目的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制定机关元老院的立法委员会内容民法、刑罚、诉讼程序2从“公民法”公民法(1)适用对象:罗马公民(2)作用:提高了平民的地位,激发了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为罗马共和国提供了强大动力。(3)局限:注重形式,程序繁琐;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私法规范不完善;保留了大量氏族残余。第50页共50页,到“万民法”(1)背景:罗马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变化①不断的对外扩张,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现②公民法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能给外邦人以必要的法律保护万民法③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④自然法精神奠定了政治法律的哲学基础。(2)适用范围:罗马境内各族自由民(3)内容: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4)特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5)作用: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6)系统化:查士丁尼组织汇编《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3.自然法精神(1)来源:古希腊另行主义的思想传统(2)代表人物:西塞罗——自然法之父(3)主张:人人生而平等(4)意义: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4.罗马法的影响(1)对罗马:有利于罗马国家的繁荣与发展。①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②提高了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官员的从政行为。③保护私有财产,提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是,罗马法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2)对世界:罗马法的思想和制度对近代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①近代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②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多国法律均以罗马法学为理论基础。③罗马法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司法原则均被各国立法和司法所有沿用。④影响远及亚洲,近代日本和中国的民法也不同程度地接受罗马法影响。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一)泰勒斯——“哲学之父”——自然哲学1.贡献:提出“水是万物的本源”;主张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开始改变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2.意义:冲破了宗教神灵的束缚,开始了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二)智者运动——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社会哲学背景(1)经济: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海外贸易频繁,奴隶制经济繁荣。(2)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成为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3)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平民地位提高,更多地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质和能言善辩的能力;个人主义的成长,人的社会地位日益突出;公民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第50页共50页,(4)思想:泰勒斯由关注神转向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到5世纪中叶,先哲们由关注物质世界转向关注人类自身,特别强调人的价值。代表普罗塔戈拉;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决定一切”的传统观念,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性质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意义(1)冲破神学思想的束缚,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树立了人的尊严,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2)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3)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的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三)苏格拉底——从认识社会到认识自己——人的哲学背景(1)智者学派追求功利,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2)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显现,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3)苏格拉底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城邦制度。主张“认识你自己”(重道德,强调人的理性)(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2)提出“美德即知识”。人应具备美德,美德即善,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是对“善”的认识。(3)强调教育的作用。要达到“善”必须要有知识,而知识来源于教育,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4)提出“照顾自己的灵魂”。即认识自己的理性,人的理智判断为错误的东西都不该去做。(5)倡导“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6)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评价(1)它对人性的研究,是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2)他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3)思想缺陷:对知识的认识片面、狭隘,将美德与知识划等号,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人的哲学柏拉图关注焦点人类社会思想在《理想国》中,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评价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关注焦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重思考,强调人的创新)第50页共50页,思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表明真理高于一切;创立逻辑学,提出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人是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鼓励人们独立思考;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国家高于个人。贡献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斯多亚学派(前4-前3世纪初)创始人芝诺、西塞罗、塞内卡观点(1)提出“逻各斯”思想。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是主宰、产生、统治一切自然形态的本源的实体和动力。(2)提倡“人生而平等”。万物都从逻各斯中产生,所以万物和人与生俱来也有理性,所以人生而平等,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注重内心生活,把人类的精神特征置于首位。西方近代文明的兴起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开拓(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文明开始有分散向整体背景(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加速资本积累。(2)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和黄金,反映了资本主义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3)直接原因:商路不畅引起商业危机。欧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使东西方商路受阻。而意大利、阿拉伯和印度商人联手倒卖高额利润令大西洋沿岸的欧洲人垂涎不已。(4)思想原因:①传播天主教的宗教狂热。②文艺复兴运动对个人主义精神的弘扬。(5)科技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地圆说的传播、指南针拥有导航,精密航海地图出现。过程(1)葡萄牙:向东探险①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为开辟到达亚洲的航路奠定了基础。②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前行,到达印度。(2)西班牙:向西探险①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②1519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麦哲伦船队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1)对欧洲: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开始崛起。①引起了“商业革命”。A.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商品种类增多。C.商业经济方式变化(英、法、荷等过建立特权贸易公司),股份制公司、证券交所出现。第50页共50页,影响D.欧洲的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商业地位日益重要,意大利商业城市衰落,伦敦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中心。②引起了“价格革命”A.含义:西欧金银增加,货币贬值,物价上涨。B.影响: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和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③开启了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④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租金了知识的进步。A.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B.直接冲击了沈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2)对世界:①欧洲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体系。②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由分散开始走向一个整体。③租金了各地的交往和文明的融合,踧踖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极大地影响了各洲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④揭开了早期殖民掠夺的序幕。(二)早期殖民扩展葡萄牙西班牙率先殖民掠夺(1)葡萄牙:垄断从欧洲经非洲沿海到亚洲的海上贸易路线。(2)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荷兰的崛起——“海上马车夫”(1)有利条件①区域优势:新航路开辟后,荷兰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位置。②技术优势:荷兰的造船业和运输业发达,尤其是造船技术领先世界。③政治优势:1581年尼德兰革命,使荷兰从西班牙统治下独立,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综合国力强大。④外部优势: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为荷兰殖民扩张提供了机会。(2)主要表现①17世纪,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发展成为贸易强国。②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拥有特权:垄断对亚洲的贸易,西印度公司垄断对美洲和非洲的贸易,他们凭借政府的特许状享受特权,还可以建立陆海军,建立并管理殖民地。③建立起商业殖民帝国。环印度洋一带的亚洲地区是荷兰殖民扩张的重点。④公司制度和金融制度的创新。如: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第一个股份制有限公司;在阿姆斯特丹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3)走向衰落:由于忽视工业发展和海军建设,后被英国打败。(1)有利条件①物质条件:国内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圈地运动的扩展,推动了城市繁荣和贸易发展;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第50页共50页,英国的崛起——“日不落帝国”②政治条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③军事条件: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海军。④思想条件:清教徒运动。(或文艺复兴的开展,宗教改革的推行,早期启蒙运动兴起)⑤地理条件: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的中心。(2)崛起历程①英西战争,打败西班牙。先是对西班牙进行海盗式的掠夺,所以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1588年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②英荷战争,击败荷兰。A.起因: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固定了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B.结果:荷兰丧失海上殖民霸权,英国夺取了新阿姆斯特丹。③英法战争,击败法国。夺取新法兰西,扩大在印度的势力,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3)扩展手段:①政府鼓励海盗式掠夺,如英国。②建立商业垄断公司,如东印度公司。③发动商业战争,英荷战争。④进行黑弩贸易,西、葡开始,英国最大。⑤抢占殖民地,英国占有最多的殖民地。殖民主义的罪恶(1)公开抢劫。(2)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3)贩卖黑奴:①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②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来弥补了美洲劳动力的不足。影响(1)对欧洲: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有利于提高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是欧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促进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制造业的发展。(2)对亚非拉:一方面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另一方面迫使这些地区相继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3)对整体: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联系,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是世界市场出具规模;世界市场格局也由欧洲、美洲、亚洲的三角贸易转向大西洋三角贸易,把欧、亚、非、美的商业活动联系起来。特点(1)以西葡、英法荷为主题;(2)实质是商业资本的对外扩张;(3)以赤裸裸的公开抢劫为主;(4)体现出重商主义政策的特征;(5)伴随着殖民争夺和霸主移位。二、文艺复兴与欧洲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古典文明的“再生”第50页共50页,发源地意大利旗帜人文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成就(1)初期三杰①比特拉克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②但丁的《神曲》赞颂人的伟大,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③薄伽丘的《十日谈》讴歌人性,讽刺教会,抨击封建等级观念,提倡人类平等。(2)高潮代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形象哈姆雷特,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实质肯定人,注重人性,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其伟大之处在于人性的复苏,点燃了人性之光。性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意义(1)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觉醒。文艺复兴冲击了教会的精神独裁,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文化条件。(2)促使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开创了现实主义艺术的新时代。(3)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4)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动力。(5)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成为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水岭。(三)欧洲宗教改革——挑战教皇的权威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扩展,重商主义的推行;天主教会的经济特权和轻商思想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形成,需要建立新的体系;民族意识的增长,需要摆脱教会的统治。专制君主国家的兴起,世俗王权与神学教权产生矛盾;封建君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建立适应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和廉洁教会。(3)思想:文艺复兴冲击了天主教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但其影响主要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人们强烈要求改革教会,“异端”学说的传播和“异端”运动的兴起。(4)文化: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革命,冲击了神学的统治权威;《圣经》大量刊印,冲击了神职人员垄断《圣经》的权力。(1)原因:①根本: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50页共50页,典型案例——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②主要:天主教会利用各种手段阻挠德国统一,实施精神控制和经济掠夺,维护天主教会的利益。③直接:1517年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④思想:文艺复兴影响仅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2)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3)主张:①提出“因信称义”(思想核心),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就可以得救。②提出“信徒皆祭司的思想,指出《圣经》市人民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③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洁教会。④建立民族教会(英国宗教改革)(4)结果:确立起路德教的合法地位。性质宗教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的宗教文化革命、政治变革(反封建斗争)、民主独立运动等多重性质。意义(1)促进了思想解放。新教否定了天主教的权威,是欧洲人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奠定了基础。(2)发展了人文主义。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为欧洲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3)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如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催生了民族国家教会。(5)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去了教会大量财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促进了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如《天体运行论》《巨人传》等。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构建一、欧洲启蒙运动与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背景1.经济:工场手工业十七,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思想的束缚;英法等民族国家形成;欧洲封建专制的加强。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开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尤其是牛顿学说的影响),攻破了教会学说。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过程开始于荷、英两国,高潮形成于法国,然后扩大到德国和美国等国家。旗帜理性主义,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内容提倡理性,建立“理性王国”;反对封建王权、神权与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1.荷兰:斯宾诺莎——天赋人权第50页共50页,代表人物及主张(1)产生背景:荷兰共和国成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神学统治的束缚;时代需要在思想理论上扫清封建残余。(2)著作:《神学政治论》(3)观点:①注重人性:以人性论作为政治学的基础,以人性为基点阐述社会契约思想。②社会契约:主张个人的一部分自然权利转让给一个最高政权,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即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们所签订的契约。③天赋人权:人们被保留的权利是既不能转让也不能剥夺的天赋人权,因此人应“思想自由、行动守法”。(3)影响:开启了近代民主民主思想的先河;其天赋人权理论经霍布斯和洛克发扬光大,最后由卢梭等人完成系统化,为民主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第50页共50页,代表人物及主张第50页共50页,2.英国(1)霍布斯——社会契约①主张:A.天赋人权:人人都是生而自由的,都有大自然赋予的理性和平等的权利。B.社会契约:统治者一旦获得契约的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②意义:否定了君权神授的理论。(2)洛克——权力分立(1)主张:A.社会契约:认为生命、平等、自由、财产等都是人们自然的权利;这些权利需要权力保护,而权力来自人民的契约,而不是来自上帝;只有契约基础上的国家才是合法国家。B.分权学说: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认为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而要防止君主专制,需要权力分散,提倡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外交权属于国王,前者高于后者。C.人民主权: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因此人民有权更换国王及其政府。D.天赋人权:将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这些都是天赋人权。第一次系统的提出天赋人权的学说。E.法治原则: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影响:A.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又迎合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为光荣革命进行了理论辩护。B.分权学说为英国代议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后经孟德斯鸠改造,发展成为权力制衡理论。C.洛克的自由、法治和分权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法治理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3.法国(1)伏尔泰——自由与平等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赞成“开明专制”主张法国应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让人民享有自由权利。②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种天赋权利,不应受到任何侵犯,只受法律支配。③平等则意味着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人人生而平等。④政府只是从法律上来保护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利结构。⑤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不反对陈财产上的不平等(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平等和自由的)。⑥法律英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⑦抨击天主教会,号召人民粉碎教会。(2)孟德斯鸠——法的精神①主张: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国王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属议会和法院;三权相互独立、相互监督、彼此平衡,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②代表作:《论法的精神》③评价:他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3)卢梭——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①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②主张:A.发展天赋人权说:自由、平等是人类首要的不可转让的天赋人权,任何政府都不能侵犯人民的自由平等的权利。B.完善社会契约论: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民主国家是建立在社会契约基础上的。C.发展人民主权说: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转让和代表,人民有权利以强力夺回自由;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最好的政体使民主共和国;个人服从于公共意志。D.平等是卢梭追求的首要目标。他不但要求政治上的平等,还主张事实上的平等,主张大体平等的小私有者社会。E.形成浪漫主义思想:理性不可靠,在生活中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更可靠、更经常。F.认识到人类不平等的根源:财产私有。③影响A.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他的思想反映了法国小资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政治要求,成为大革命时期民主派的思想武器,如《人权宣言》中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B.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4)百科全书派(代表:狄德罗)①主张:反对专制迷信,倡导唯物主义;倡导自然权利,以国家保障自然权利;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②意义:体现了民主科学的的时代精神,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4.德意志——康德:人应独立思考、理性判断(1)主张:①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人就是人,而不是工具。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②相信主权属于人民。③强调人是自由、平等的。人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人要自律,不能为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自由;自由和平等职能在法律范围之内。(2)意义:康德对理性做的哲学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真谛——人应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意义1.理性之光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把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朝拜,促进了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有利于人获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①阐释了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既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也勾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蓝图。②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③影响超过欧洲,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2.浪漫之声:浪漫主义丰富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如人的情感、个性、尊重自然和宽容心态等),使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圆满的体现;但又使个人主义膨胀,造成混乱和无序;还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二、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与民主政治的扩展(一)英国革命中议会与国王的反复较量(1640-1688年)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过程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第50页共50页,斗争的实质:民主与专制力量的斗争。3.结束标志:“光荣革命”(1688年)(1)主要原因: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的内外政策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国教徒的利益。(2)概况: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夫妇应邀成为英国国王。(3)结果:封建王朝统治结束,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创造了条件。(4)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1689年主要内容(1)限制国王权力(征税权、立法权、军事权、干涉议会权)。(2)保障议会权力(拥有征税权、立法权、军事权、议会制主权)(3)规定臣民的请愿权。原则议会至上,法律之上意义(1)从法律上巩固了革命的成果,也称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2)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议会至上”的宪政原则,确立了议会主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开始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3)统治方式由人治到法治,有利于英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三)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议会制(1)法律依据①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②1701年《王位继承法》使议会掌握王位继承权任命法官的权力。(2)议会构成:上议院(议员由世袭贵族组成);下议院(议员由选民按选区直接选举产生)(3)议会改革责任内阁制(1)含义:责任内阁制,即内阁由议会产生,总览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成。(2)形成与完善①对王国负责的内阁:枢密院成立时,只是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如同明朝的内阁);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对应王负责。②议会负责的内阁: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对数党领导领袖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内阁对议会负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第50页共50页,③内阁专横(第三院):19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内阁权利扩大,议会权力缩小,英国民主政治出现异化。(3)意义:促进了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了英国君主立宪制,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政党政治(1)形成过程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政党辉格党、托利党。②19世纪30年代,自由党与保守党逐步走向轮流执政。③20世纪工党成立,逐渐取代了自由党,与保守党抗衡,维系两党制传统格局。(2)影响①利于国家最高权力的和平有序交接。②通过在野党的监督与批评,有利于防止执政党的专横和对权力的滥用。③它所遵循的方式和原则,为后来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效法。三、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与民主政治的扩大(一)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背景(1)有利条件——可能性①历史条件:没有经历封建君主制,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受英国代议制的影响②经济条件: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政治条件: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1776-1783)④思想条件: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传播,以富兰克林、杰斐逊为代表的北美启蒙思想家产生,民族民主意识觉醒。(2)邦联制美国的危机——必要性①经济上,邦良政府无征税权和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和商人的海外利益;各州由征税权和发币权,设置关税壁垒和滥发货币,造成商品流通不畅;财政收入微薄,无力偿还巨额债务。②政治上,外受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大国的威胁,内有反抗斗争的冲击。③军事上,各州有权征兵,而联邦政府不掌握军队,无力应对“内忧外患”。④外交上,不易协调13州的利益,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成立依据1787年美国宪法——由邦联体制到联邦体制的转变(1)目的:强化中央政府权力,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2)主要内容:①国家结构:联邦制。规定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分割,互不侵犯;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的主权权力,联邦权力高于州权力;联邦和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②联邦法律:宪法至上。宪法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拥有宪法中规定的权力,有强权制各州实施,而没有规定的权利属于各州或人民。第50页共50页,成立依据③国家整体:总统制共和政体。总统(间接选举产生)、议员(直接选举)、州长、县长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④权力运行机制:权力制衡。按三权分立原则构成中央政府,进行权力分割,最高立法权属于国会,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三者又互相制约;州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构成,实行分权与制衡。(3)基本原则: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权力制衡、中央集权原则和法制原则。(4)评价①进步性: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既梳理中央政府的权威,又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国会、总统和法院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有利于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C.是近代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为欧美资产阶级政治的巩固与完善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②局限性:事实上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带有性别歧视,妇女地位低下;没有明确的规定人民的民主权利。(5)妥协在1787年宪法中的作用A.通过确定联邦制,调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B.通过确定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不同选举规则,调和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C.通过确定黑人奴隶的人口折算,调和了南方和北方的矛盾。共和制的实现联邦政府的建立(1)成立:1789年,选举产生了第一任总统和第一届国会。(2)意义:使美国由一个松散的联盟变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二)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1.演变(1)产生:独立后期出现了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2)发展:19世纪50年代,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对峙局面最终形成。民主党代表南部奴隶制种植园主的利益,共和党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3.影响: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选举是两党争夺的战场,各类选举都受到两党操纵。4.实质: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政策也有差异,但均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四、法国共和制发展的艰难历程(1789年-1871年)(一)法国政体的演变1.概况:右图第50页共50页,2.演变实质: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3.演变特点:民主与专制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二)“一票共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原因(1)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中形成的共和主义思潮的影响(2)广大工农群众,士兵以及资产阶级共和派强烈反对帝制,拥护共和。(3)保皇派内部的分歧,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4)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5)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6)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刺激,第三共和国得以成立。(7)制宪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主要内容(1)总统:掌握行政权,由参众两院联席议会选出;权力极大,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2)议会:掌握立法权,分割行政权;实行两院制,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权。(3)内阁对参议院负责。实质它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作用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机会,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兰西第三共和政体与美国的不同: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总统之下设内阁,实际成为议会制共和国。共和制的发展1.共和派和人民群众的斗争、共和思想影响的扩大和皇权思想的逐渐消退,使共和派赢得议会选举。2.法国宪法修正案规定《马赛曲》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3.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庭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写入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出现政党联合执政的局面(多党制),政治民主扩大。第50页共50页,工业文明的崛起与整体世界的形成一、“蒸汽”的力量——工业革命1.英国工业革命条件(1)政治: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社会秩序稳定。(2)经济:①资本:圈地运动和殖民扩张,积累了雄厚的资本,资本流动自由。②技术:自然科学的发展,典型代表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初步建立;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知识。③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人口流动自由。④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4)社会环境:重商趋利,保护私人产权,重视技术与科学的发展(制定专利法)、煤铁资源丰富,法制环境等。进程(1)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840年前后完成。(2)部门:棉纺织业→动力→燃料工业→、机械工业、冶金业、材料工业→交通。(3)结果:完成了有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主要成果(1)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2)动力机器的改良——蒸汽机①原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②改良:1769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③影响:A.改变了生产活动的动力来源——由自然力转向机械动力,促进了工业布局的改变。B.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社会跨入了蒸汽时代。C.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和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近代工业体系得以确立。D.使工厂出现并不断扩大规模,加快了城市化进程。E.导致了煤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3)火车: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研制的蒸汽机车获得成功,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有利于生产活动中心的转移,有利于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化进程。(4)冶金业和采矿业:也出现了技术发明,大大提高了炼铁和采煤技术。2.扩展(1)概况:向欧美及亚洲等地扩展(2)美国工业革命①工业的标准化生产:惠尼特→有利于机器的普及。②汽船:富尔顿→加强了各地区的联系(3)完成: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第50页共50页,3.特点(1)机器的发明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新机器的科技含量不高,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发明的机器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领域的革命是在轻工业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3)英国一枝独秀,绝大对数发明成果都出自英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4)工业革命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真正意义的近代化(机器工业)过程开始了。(5)欧美国家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工业革命,落后地区也被迫卷入工业化的浪潮。4.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英国的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建立并推广,使英国率先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②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A.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B.促进了城乡结构的变化: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C.促进了职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D.促进了阶级结构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产生并日益对立,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③推动了民主化改革和法治化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如《工厂法》的制定)。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从而进一步功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④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⑤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和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工业革命后产生三大思潮: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三者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现代民主制政治的发展⑥使英国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⑦推动农业变革:促使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2)对殖民地①19世纪中期,亚非拉多数国家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②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进步。(3)对整体世界的影响①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工厂制推广,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②推动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兴起,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得以确立。③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A.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B.技术条件: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第50页共50页,C.主要手段:工业革命加速了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直接殖民体系的形成。D.推动世界经济有序发展: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④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交通工具的创制和经济发展。经贸往来的扩大,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使国际关系、国际交往日益密切,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⑤改变了世界格局。A.经济上,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政治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对社会生活的影响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引起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②自然资源开发、能源结构变化导致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③近代城市兴起,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④导致了新的社会问题,欧洲学者提出了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说。民族主义的经济学说、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二、“电气”的光芒——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政治条件:资本主义代议制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条件:①资金:工业化的发展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②技术:科学理论的突破性发展和创新;工业革命时代积累了大量技术。③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④驱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条件:国家关系相对稳定和各国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思想条件:欧洲启蒙运动和科技理论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成能源:电力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2)突出成就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②1882年美国人爱迪生在纽约创建第一个发电厂。③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留声机、电影放映机等电气产品不断涌现。④长距离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3)意义①使工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使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②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势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③租金了生产方式的改变。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组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④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第50页共50页,就钢铁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是重工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也成为“钢铁时代”。交通运输(1)成就:①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发明汽油机,狄塞尔发明柴油机。②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制成最早的汽车。③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2)影响: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到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1)原因:内燃机的使用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2)成就:①1860年德国建立世界第一家化工厂。②1867年瑞典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电信事业(1)条件: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电动机和发电机相继发明(2)成就:①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②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③意大利人“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3)作用:为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创造了条件,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政体。农机美国的汽油拖拉机推动农业机械化。特点1.科技结合:科学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科技结合的典范。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结合有限。2.同时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逐步向其他国家扩展。3.交叉进行:多个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俄、美)4.以重工业为重点,确立公司制、垄断制等。影响1.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1)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2)催生了一批新兴工业,如电力、石油、汽车工业等,也推动了传统工业部门的进步。(3)泛起了自由竞争原则,促进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垄断产生。①垄断组织出现A.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B.途径:通过兼并、联合,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和经营。C.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表现: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崛起了一批“巨型企业”。E.意义:减少大企业内部的无计划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4)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第50页共50页,影响(5)促进了经济扩张方式的变化:由资本主义原实积累时期的公开抢劫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商品输出为主,再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输出为主。2.对整体世界的影响(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①原因:A.资本主义列强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B.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C.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为瓜分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D.德、美、日等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冲破英、法、俄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②概况: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③影响:A.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变得更加贫困和落后,同时也客观的推动了其近代化进程。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①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A.物质条件: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B.组织条件: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C.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便利了远程运输,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D.贸易规则:在英国的推动下,先是在欧洲,继而在美洲,自由贸易取代了关税保护。E.国家分工:粮食和原料的生产日益集中在亚非拉地区,工业生产日益集中于欧美和日本。F.瓜分狂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②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形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③影响:A.积极: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促进了世界物种的广泛的交流;推动了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第一次形成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扩大。B.消极: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受益者;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最终导致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扩大了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造成军事对抗和战争爆发。三、“信息”的威力——第三次工业革命(一)理论基础——科学技术革命1.物理力学的重大发展第50页共50页,(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创立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内容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创立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内容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空间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分布情况;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历史意义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不仅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变性,而且说明它们都不可能单独发生变化,其改变与物质运动状态密不可分;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相对论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2)量子力学背景19世纪末物理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是黑体辐射问题,量子理论就是在此过程中发现的。发展过程①德国普朗克:1900年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中提出量子概念②德国爱因斯坦:1905年利用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结论。③法国德布罗意:1905年提出物质波理论。历史意义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重大变革。(二)重大成果——现代信息技术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1)发明: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2)应用:由军事转向民用。冷战推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加速了它在军事领域的运用。2.互联网技术——信息高速公路(1)产生: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2)影响:①促进了大众媒介的革命性变化。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开放性的特点,成为“信息高速公路”,打破了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出现了信息产业,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得以改造,提高管理水平,扩大生产和销售能力。③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和信息交流,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原料、商品交流,扩大了国际市场。④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⑤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⑥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三)主要特点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50页共50页,2.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3.科技各个领域之间相互促进,及高度综合化又高度专门化。工业文明影响下的世界一、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一)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农奴制的危机①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政治上: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威胁沙皇统治③思想上:受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④外交上: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成为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线(1853-1856)(2)个人因素:沙皇的抉择——以改革化解矛盾,维护地主利益。(3)国际背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浪潮兴起。2.概况:自上而下的改革(1)1861年改革①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可以获得份地,但必须高价赎买;建立“村社”组织,管理农民。②实际结局:政治上,人身仍然被控制;经济上,农民遭到掠夺。(2)改革的延续: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①改革政府机构:建立地方自治机关,城市自治机构——杜马和政治局②改革司法机关,废除农奴制法庭,实行公开诉讼程序。③改革军事,以义务兵役制代替募兵制。3.评价(1)性质:资本主义性质改革。(2)进步性: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①经济上,农奴制的废除、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是工业布局、经济结构发生变化。②政治上,使俄国有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推动了俄国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军事近代化进程。③思想上,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进一步传播。④教育上,鼓励社会办学和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推动了教育的发展。(3)局限性:①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②掠夺性,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前提下对农民的掠夺;③落后性,改革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4.实质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对农民进行的野蛮掠夺。(二)日本明治维新1.(1)经济上,资本主义因素成长。第50页共50页,历史条件(2)政治上,高利贷者、资本家、新兴地主成为型社会阶层,天皇、大名、武士和新型社会阶层结成倒幕派,并以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开始掌握政权。(3)思想上,民主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呼声更加强烈。(4)外交上,黑船来航、佩里叩关。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促使日本民族意识的增强。2.措施(1)政治上:破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①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实现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2)经济上,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①工业:成立工部省和内务省,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创办官营企业,设立模范工厂,扶持私人企业,后又处理官营企业。②农业: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征收土地税,以货币税代替实物税。③商业:进行币制改革,以金本位制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3)军事上:建立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式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进行武士道教育,培育忠君思想。(4)思想文化上,文明开化,全盘西化。①改革教育:建立文部省,统辖全国教育;参照欧美教育,建立近代学校体制;设立技术学校,发展实业教育;宣扬天皇权威,推行军国主义教育;派遣留学,翻译西方著作。②改革风尚:实行断发;移植西方的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全盘欧化。③实质: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明。3.影响影响推动日本近代化,是日本迅速崛起(1)经济上迅速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成为亚洲强国。(2)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①标志: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是一部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亚洲近代第一部宪法。A.天皇:神圣不可侵犯,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统帅权于一身。B.议会:有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选举产生,议会拥有立法权,但通过的法案必须由天皇批准。C.内阁:只对天皇负责,不对议会负责。D.枢密院:拥有最高决策权,与内阁和议会成鼎立之势。E.臣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和自由。②评价:A.积极性:标志着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制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承认了人民的参政权等一些基本权利;基本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B.局限性:缺乏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天皇权力至高无上,圣圣不可侵犯;议会、内阁、法院只是辅佐天皇的机构。第50页共50页,(3)外交上: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关税自主和法权上的平等,成为独立主权国家。(4)军事上:侵略扩张,踏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先后吞并朝鲜,打败中国和俄国,扩大了在亚太地区的势力。(5)文化上:打破旧习俗和旧文化,传播西方文化,实现文化转型。4.局限性(1)经济上:土地私有制严重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与政府联系密切的特权资本家发展成为垄断性财阀集团。(2)政治上:保留了天皇制,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完全的民主权利。(3)军事上:推行军国主义,走上侵略扩张,给亚洲人带来灾难。(4)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宣扬武士道。5.成功原因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②倒幕派实力相对较强。③措施全面且行之有效。④日本具有学习先进的精神。⑤有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二、德国民主政治的起步——德意志帝国宪法(一)背景德意志的统一(俾斯麦)1.原因: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统一呼声日益强烈;立宪改革使普鲁士更加壮大。2.过程:三次王朝战争,先后击败了丹麦、奥地利和法国。3.标志: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1871年)(二)标志:1871年宪法,确立德意志立国的基本原则1.确定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占有统治地位。2.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2)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3)议会:由皇帝主宰,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各邦选举产生,作用很小。3.评价(1)性质: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2)进步性:联邦制和君主立宪的确立标志着德国进入资本主义时期,是德国历史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德国跻身强国之列。(3)局限性:普鲁士的专制影响德意志民主进程。①使德国成为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次之。②使德国实际上成为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三、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十月革命第50页共50页,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1)客观①经济: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社会矛盾:经济上的贫富分化加剧;政治上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不平等。③阶级条件:工业无产阶级壮大,欧洲工人运动兴起,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A.英国无产阶级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宪章运动、成立工人的政党——工党。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④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背景(1)国际: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2)国内:①巴黎人民推翻第二帝国,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②国防政府对外投降,对内准备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措施(1)政治上:成立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位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并由人民监督和罢免,规定人民薪金标准;保证了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军事上: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3)司法上: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了自己的司法机构。(4)经济上: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保护工人基本权利。(5)文化教育上:用世俗教育取代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保证了工人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结果失败——五月流血周失败原因(1)必然性:生产力水平、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能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2)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3)策略失误,没有发动广大农民,也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还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4)没有钱人的经验可以借鉴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他打破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背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1)软弱的垄断资本:垄断资本已在俄国经济生活中起重要作用,但带有浓厚的封建的军事色彩,及对西欧资本的依赖性。(2)沙皇统治的危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3)列宁主义诞生: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诞生,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第50页共50页,俄国十月革命(4)战争引发革命:参加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国内矛盾,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经过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倒沙皇①概况:1917年3月彼得格勒起义,沙皇被迫退位。②结果: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2)《四月提纲》指方向: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和平夺权。(3)七月事件抛幻想:七月事件表明,革命已无和平发展的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4)十月革命现曙光:1917年11月,由彼得格勒起义到莫斯科等城市起义,成立了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拥有行政权、司法和立法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行使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和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后来苏维埃政权同德澳集团达成协定,推出一战;《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制定这一法令的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意义(1)国内: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签过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2)国际: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鼓舞和推动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两种文明模式的竞合共进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实施战时共产背景苏俄政府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A.外: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集团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B.内:地主、资产阶级以及帝国主义国家内外勾结,企图颠覆新生政权、第50页共50页,1.列宁时代主义政策目的直接目的:保证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根本目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内容A.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B.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政策C.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D.劳动制度: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评价A.积极性:适应了战时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故宫了苏维埃政权。B.消极性:许多措施超出了展示需要的限度,且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特点排斥商品伙伴关系,将整个国家生活纳入战争的轨道,并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2)新经济政策背景苏俄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A.原因:长期战争的破坏;严重的自然灾害;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表现:农民暴动频繁发生;国家没有能力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水兵暴动内容A.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工业:改变高度集中管理政策,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C.商业:改变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恢复货币流通。D.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作用A.经济: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定的基础。B.政治: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进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C.理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找到了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是对社会主义建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特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市场与商品货币关系,刺激经济恢复发展。2.斯大林时代(1)工业化之路背景A.1922年苏联成立,扩大了原料、劳动力来源和国内市场。B.1924年列宁病逝,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C.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封锁中。D.苏联乃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第50页共50页,2.斯大林时代目的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建立相对独立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自己(主要由农业和轻工业提供资金);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成效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改变了经济结构,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变为世界工业强国;提升经济实力,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问题A.经济结构不合理:形成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B.发展观念不科学:片面强调产值产量,忽视质量与效益;重积累,轻消费。C.三农问题很严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原因小农经济不适应高速工业化的需要。(2)农业集体化道路目的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为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道路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方针。内容A.土地制度:变小农土地私有制土地公有制B.经营方式:变农民个体经营为经营C.组织形成:把分散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目标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为大集体经济评价A.经济方面:解决了工业化急需的物质条件,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B.消极方面: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农业生产长期停滞。(3)斯大林模式背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有主导地位。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表现①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A.表现:经济结构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所有制形式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管理手段上,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调节,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加快经济建设,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巩固了新生政权,维护了民族独立;开创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消极方面,片面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剥夺农民过多,妨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指令性计划压制了西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后来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总要原因。②政治体制的高度集中:表现为一党专政、以党代政、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民主与法制不健全③思想文化体制的高度集中:A.表现:苏联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B.影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成为社会风潮;造成思想理论单调划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的压制特点权力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严密的政体。(二)苏联社会主义的改革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农业问题尤为突出。第50页共50页,赫鲁晓夫改革内容:以农业改革为突破口(1)农业:改变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将农机卖给集体农庄;徐晓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削减农业税,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牧民发展家庭副业;大规模开荒,扩大谷物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2)工业:废除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扩大了地方权力;给企业部分权利,可以调整部分工资;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3)政治生活:召开苏共二十大,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评价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企业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仍未解决,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没有理论上突破,只是一场局部改革。失败原因(1)经济上,产生冒进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急于实现赶英超美;生产管理不善。(2)政治上,苏联重新陷入个人朝拜的泥潭;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引起领导集团中部分人的不满(3)策略上,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4)外交上,追求霸权地位,消耗了国力。(5)个人因素: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工业方面措施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市场作用①工业A.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B.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运用价值规律,扩大市场作用,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D.注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②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的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评价(1)取得一定的成效。一定程度的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国民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2)局限: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大搞军事竞赛和后期改革停滞,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甚至下降、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累,苏联陷入困境。失败原因(1)勃认为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无法突破原有经济体制(2)勃改革后期思想趋于保守。(3)美苏军事竞赛的加剧,消耗了大量资源。目的为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第50页共50页,戈尔巴乔夫改革(1)经济领域措施及结果①措施:A.制定“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B.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以经济管理方式代替行政命令,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C.调整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D.改变经营方式。实行各种性质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②问题:重点仍然房子发展重工业,使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给予企业的自主权没有落到实处。③结果: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原有的经济体制,但是由于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2)政治领域①措施: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②问题:指导思想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③结果: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党内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中的领导地位。苏联解体原因(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具体原因:一系列改革的失败,是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3)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了死胡同。过程(1)八一九事件:1991年,叶利钦及其支持者取代了苏联共产党掌握国家大权,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改变。(2)完全解体: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签署,独联体成立。影响苏联解体标着两极格局,即雅尔塔体制崩溃。二、“大萧条”时代与美国罗斯福新政(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自由放任的美国1.29-33年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②主要原因: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又使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贫富分化差距扩大,造成市场相对狭小。③直接原因: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消费带来市场的虚假繁荣;股票投资过度,加剧了继荣市场的不稳定。第50页共50页,经济大危爆发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事业剧增、生产下降、市场萧条等扩展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破坏性特别大;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相当长。影响(1)对美国的影响:①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相互交织,是全国经济陷入混乱。②政治危机: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示威、骚乱暴动此起彼伏,社会一片混乱。③信任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信心,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的边缘。(2)对世界的影响①为摆脱困境,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②为转嫁危机,主要国家实行关税壁垒和货币贬值,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加剧了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2.胡佛政府(1)前期: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大幅度提高关税。(2)后期:一定程度地加强了国家干预,成立复兴金融公司,以贷款进行救济;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政府进行救济;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3.救星出现: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目的直接目的: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内容(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突破口①整顿银行:通过《金及银行法》,恢复了银行信用。②通知货币: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③改革银行体系:成立联邦储备银行,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利。④管理证券业。(2)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①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性生产。②调整企业关系:制定公平竞争法,开展“蓝鹰”运动,防止盲目生产引起的生产相对过剩。③调整劳资关系: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缓和社会矛盾。(3)调节农业生产①加强立法: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②调控市场: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③加强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4)加强社会福利建设第50页共50页,①开展大规模救济: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通过《社会保险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为老、残、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②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5)保护劳工权利: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是工人有权组织资金的工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缓和了劳资矛盾。特点(1)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采用立法手段保证新政的实施。(3)以救急为主线,分段进行,以1935年为界,前期着力复兴,以应急措施为主,后期着重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4)注意保护弱势群体,缓和社会矛盾。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罗斯福行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1)经济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美国度过经济危机,为美国在二战期间彻底摆脱危机打下基础,也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2)政治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缓解了社会危机,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3)体制上: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标志着美国从自由放任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政府调整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的政策调整和新现象(一)宏观政策的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调整吸取大危机的教训,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指导,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采取利用国家权力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2.做法(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改变了单一所有制形式,出现国有制,被称为“混合经济”,但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较低的弊端。(典型国家是英法。英国:奉行凯恩斯主义,形成混合市场型经济;法国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侧重于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旨在避免产生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典型国家使日本。二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统治。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3)已调整财政政策来调节社会生产。典型国家是美国。美国强化政府第50页共50页,的公共职能:实行国有化;扩大公共财政开支;推行福利主义政策;主要有政府投资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调节等。调整了生产关系,保证了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过渡。)(4)见了介于计划和市场质检的“社会市场经济”。典型国家是联邦德国,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如,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3.结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护了生产的社会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4.实质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附: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历史阶段在位总统经济理论历史影响20世纪50-70年代杜鲁门到卡特凯恩斯主义经济又高度繁荣到陷入经济滞胀20世纪80年代里根供给学派货币学派经济回升并增长,但赤字严重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再度繁荣(二)社会分配的调整——建立福利国家1.原因(1)必要性:经济大危机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社会危机,进而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2)可能性:二战前部分国家已开始实施福利制度;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2.目的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富分化引发的社会问题。3.资金来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4.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5.典型英国、丹麦等“福利国家”6.评价(1)进步性: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齐了一定的作用。(2)局限性: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带来社会道德危机。(三)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第50页共50页,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3.影响(1)第三产业的繁荣以其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从而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2)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地变化。(四)“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1.原因科学技术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2.特点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3.影响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出现一种以知识经济经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4.典型美国(1)原因:克林顿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2)结果:基本上实现了领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经济持续增长,财政由赤字到盈余。当代文明的新趋势——全球化与多极化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一)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基础——布雷顿森林会议(1)背景:①二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A.综合国力:德意日实力衰落,英法等国实力削弱,美国国力膨胀。B.世界政治格局: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极大冲击,美苏为两极的地位显现。C.世界经济体系: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亟待建立。②美国凭借强大国力力图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只在确立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③有识之士的有力推动。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2)概况: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3)内容:①汇率制度——双挂钩原则: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②成立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4)影响: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取得绝对控制权,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2.成立(1)宗旨第50页共50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2)作用: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有利于解决成员国的暂时困难。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5年世界银行(1)宗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2)变化:成立初期贷款对象主要是西欧国家,旨在战后西欧的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亚非拉国家,旨在推动全球性的发展,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4.评价(1)对美国:他建立在美国金融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是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确立了美国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只赢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2)对世界:它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和扩大世界贸易,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5.瓦解(1)原因:①体系自身存在的缺陷。如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②美元危机的出现。对外战争、石油提价、经济危机等造成美国财政赤字庞大,通货膨胀严重,美元出现信誉危机。③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重新崛起,美国经济相对衰落,美国无力稳定美元。④世界经济的多样化。单一货币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世界经济多元化的趋势。(2)过程①1968Ian美国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美元的地位发生动摇。②1971年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脱钩。③1973年欧共体对内实行固定汇率,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背景(1)必要性:贸易保护主义严重自爱了国际贸易的发展。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②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大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③二战后国际经济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2)可能性①“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第50页共50页,②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体系,旨在扩大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③联合国的支持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际形势相对平衡,各国急需恢复经济扩大贸易。2.主要目的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3.成立关贸总协定(1)标志:1947年,美中等国家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3)性质:他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多边协定,不是联合国的分支组织,实际上是一个国际经济组织。(4)缺陷:他不是一个常设组织,而是一个零食食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主要通过多边贸易谈判,缓解国际贸易中的矛盾,尊重诸多弊端,特别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5)评价:①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它是二战后第一个以法律行使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双方之间权力及义务体制。②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以自由贸易精神,通过多次多边谈判,削减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③以美国为主到。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标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英航、关贸总协定的建立。(2)内容:一个霸主——美国;两个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关贸总协定(GATT)。(3)评价:美国拥有特殊地位;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世界经济走上了体系化、制度化的发展方向。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一)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1.欧洲一体化——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走向联合自强背景①必要性: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面对强大的美苏竞争与压力,需要走向联合自强之路。②可能性:西欧国家有相近的历史文化传统,共同的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曾是世界最先进的地区;各国的冲突与战争激发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愿望;有识之士对欧洲联合的宣传与有力推动;西欧各国经济上联系的增强,要求建立统一市场;法德矛盾和解成为关键;马歇尔计划的客观推动作用和美国的支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①欧共体成立(1967年)A.基础: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B.主要目标: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C.性质:经济区域集团组织第50页共50页,历程D.举措:建立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各种关税,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统一农产品价格,并自由流通,进出口共同体成员优先,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实施共同的财政支持;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加强科技合作。②欧洲联盟成立(1993年)A.基础: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B.目标:实现欧洲经济、货币、政治联盟。C.发展: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D.意义:标志着欧共体正是有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由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国家的合作,加快了一体化进程。E.特点:欧盟各国通过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基本上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组成。③欧元正式启用(2002年)A.适用范围: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以欧元代替本国货币。B.意义: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强了民洲的认同感,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④欧盟东扩:东欧剧变后,欧盟向中欧扩展,成员国不断增加。⑤欧盟发展趋势:成员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个领域向多个领域扩展,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影响①使西欧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有利于欧洲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②推动了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使西欧成为与美国、日本病例的世界经济三强。③使美欧关系发生变化,经济上的竞争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既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也迫使美国调整对欧政策。④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特点①从大一经济领域扩展多个经济领域。②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③成员国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④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权力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1994年)背景①西欧、日本的崛起挑战美国的经济优势地位。②西欧和亚洲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推动美国正视经济发展的潮流。③美、加、墨三国都认识到组件经济区域几天的必要性。美国的目的保持与西欧、日本角逐中的优势,取得经济全球化中世界经济主导权成员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主要目标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第50页共50页,发展方向扩大到整个美洲,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特点①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以美国为主导。②经济上的互补性强。美国和加拿大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墨西哥主要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意义①有利于三国之间的贸易扩大和生产合作,有利于三国经济的发展。②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增强了国际竞争力。③实现了优势互补,有利于加快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3.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APEC)背景①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②亚太地区经济联系增强,经济增长快,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特点①具有多样性:各成员国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及社会制度等方面均有不同。②具有互补性: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上。③具有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合作方式上,以非正式首脑会议作为其最高活动。④具有论坛性:任何提议一票否决,任何决议不具强制性。宗旨和目标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组织原则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原则、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中国与APEC①1991年中国及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一起加入。②2001年中国在上海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评价(1)积极性:①是成员国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有利于成员国的经济发展。②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了一个新模式。③是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推进了全球化和多样化。(2)局限性:因地跨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成员国质检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东南亚国家联盟背景冷战局面下大国对东南亚国家争夺加剧;越南战争爆发;地区冲突时有发生;走向联合才能自强成立1967年签署《曼谷宣言》发展1976年第一次首脑会议召开,制定了经济合作的具体原则,正式将政治合作列入合作范围;1999年东南亚10国全部加入;2002年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宗旨维护和促进成员国质检的政治经济合作,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加速经济增长、第50页共50页,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特点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合作领域先政治后经济;政治目标是地区稳定;经济一体化水平低。意义政治经济合作促进了东盟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有利于地区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及世界上的影响。经验欧盟和东盟成功的经验:从共同关心的问题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合作方式;逐步推进区域化;加强与区域外的合作。(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1.世贸组织(WTO)建立(1)总部:1995年,设在瑞士内日瓦。(2)宗旨和基本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旨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3)主要任务:致力于促进个股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质检逐渐取消贸易壁垒,是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4)决策方式:完全协商一致(5)意义: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筑起来,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如,世界贸易组织努力减少其成员国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2.中国入世(1)历程:①中国史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之一。②中国在“复关”谈判的受挫和入世谈判③2001年多哈会议,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评价:①积极: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②主要问题:给中国带来了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是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甚至受到冲击。(3)对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改变政府的管理方式,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1)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开展是世界市场逐步形成。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③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有力推动。④两极格局的瓦解,市场经济体制得到推广第50页共50页,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表现①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②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原来不同行业的分工发展成为同一行业内部更为精细的分工③跨国公司:数量增加,规模巨大,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④金融领域: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3)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总体上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A.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了世界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丰富和方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B.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②对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是最大受益者。③对发展中国家: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由于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4)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4.全球化使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问题:①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质检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③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迁入污染企业、倾泻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⑤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加剧,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2)结果5.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的关系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当前形式的表现,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对经济全球化起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三、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一)两极格局1.背景(1)雅尔塔体制奠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雅尔塔体系,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3)美苏势力均衡: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称霸全球;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引起美国的敌视。第50页共50页,(4)冷战政策的推行。2.形成(1)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及雅尔塔体系。(2)最终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3.基础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初步形成)4.标志北约和华约军事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级对峙局面的形成。5.演变(1)过程: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分裂和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②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西欧和日本实力增强、第三世界的崛起,两极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进。③1989-1991年,东欧剧变和华约解散,导致社会主义阵营体系崩溃,两极格局基本解体;苏联解体标志着两级格局彻底瓦解。(2)原因:①经济格局的变动(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美国经济滞胀,苏联积极困难,西欧、日本崛起,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第三世界崛起。②两大阵营内部矛盾的发展,美苏对各自盟国的控制力明显减弱。如东欧国家的独立自主倾向不断增强,中苏关系恶化,西欧和日本在经济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竞争、在政治上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等。③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加速作用。6.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竞争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二)冷战1.含义二战后美苏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与对抗。2.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3.表现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1947年9月苏联等九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第50页共50页,经济:1947年6月,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扶持和控制西欧——1949年1月苏联等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军事:1949年,美国。加拿大等12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对抗“北约”。4.特点(1)政治上:加强对别国的干涉和控制,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2)经济上:遏制与反遏制,导致世界市场的分立和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3)军事上:成立具有军事对抗性的军事政治集团。(4)其他方面:冷战还表现为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竞争、舆论宣传、发动代理人战争等。5.美苏争锋(1)总体形势: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2)具体表现:①国家分裂:A.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修筑柏林墙。B.朝鲜分裂: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成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②导致国际局势紧张:A.1950-1953年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表明“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B.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将人类社会带到了核战争的边缘。C.1961-1973年,越南战争。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军事实力大体赶上美国。D.苏军入侵阿富汗。(3)主要影响:①消极:A.美苏争锋使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B.使国际关系严重恶化,破坏世界和平,造成局部地区分裂和战争。C.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被划分为几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封锁与反封锁。D.族长了亚太地区的不稳定。E.冷战思维至今影响国际关系。②积极:A.美苏势均力敌,长时期内避免了新的世界性大战的爆发。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和进行内部改革和调整,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C.亚、非、拉发展中国兴起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D.两强相争客观上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三)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的关系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2.两极格局使雅尔塔体系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表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3.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而冷战又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形成。4.两极格局的瓦解,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5.美苏争霸从属于冷战,20世纪60年代以后两大阵营的对抗逐渐被美苏争霸的局面所代替。四、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主要原因: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第50页共50页,1.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洲人的欧洲——走向联合自强。(2)迅速兴起的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①主要原因:日本发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表现:改变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③影响: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既挑战了美国霸权,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3)东方巨龙的腾飞——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尤其是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4)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①背景:A.实现独立:二战后,亚非拉地区通过民族解放战争,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B.生存需求:美苏争霸,亚非拉国家希望保持和平中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C.有识之士的推动:南斯拉夫铁托、印度赫鲁尼、埃及纳赛尔推动不结盟运动②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③政策(原则和宗旨):非集团和不结盟(独立、自主)④目标: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⑤影响: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开始改变有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2.原有力量的衰落——雅尔塔体制解体(1)东欧剧变①原因:A.东欧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困难;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C.西方国家“和平演变”。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③影响:苏联在欧洲构筑的体系全线崩溃;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2)苏联解体(3)影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即雅尔塔体制的崩溃(二)表现:“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鼎足之势话西方(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①企图“领导世界”: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②试图建立单极世界:1998年开始,绕过安理会打击伊拉克和科索沃,后相继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战争。(2)欧盟:加快一体化进程,由经贸集团向政治实体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积极寻求入常。第50页共50页,2.走出低谷的俄罗斯(1)叶利钦政府: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①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反对北约东扩,发挥在欧洲事务中的大国地位。②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国内分裂主义势力,顶住了西方国家的压力。③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关系并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2)普京政府:采取务实政策。大幅度该组政府,强化中央权力,果断对应车臣问题,稳定了政治局面,逐渐走出低谷。3.风云际会看东方(1)广大发展中国家用团结的力量对抗霸权主义压力。各类区域性组织成为国际事务中特别是地区局势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力量。(2)中国在新的国际格局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①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②中国政府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遏制亚洲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三)影响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大国关系的缓和。2.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有利于推动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民族国家的振兴。4.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五、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与成就(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的文学艺术浪漫主义文学(1)产生背景:①经济上:18世纪后半期,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国扩展。②政治上:19实际上半叶,在法国革命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③思想上: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2)主要特点: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同情下层群众,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世界,改变世界,积极追寻理想世界。(3)发展状况: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4)主要代表及作品①英国:拜伦的《唐璜》;雪莱的《西风颂》。②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③其他:俄国的普希金;德国的霍夫曼和海涅(1)主要特点:富有诗意,注重情感表达,充满幻想。(2)发展状况:德国和奥地利是摇篮。(3)主要成就①德国:A.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前期:古典主义的高峰。《第三(英雄)交响曲》第50页共50页,浪漫主义音乐和《第五(命运)交响曲》,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作品充满了时代精神,蕴含着革命的力量。后期:开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第六(田园)交响曲》表达了对乡村的热爱;《第九(合唱)交响曲》,首次加入合唱,表达了在欢乐战胜痛苦后获得的喜悦。B.舒曼:浪漫主义音乐全盛时代的代表。《蝴蝶》《幻想曲》将音乐的浪漫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②奥地利A.舒伯特:“歌曲之王”,《小夜曲》《春之信念》《野玫瑰》,更具浪漫主义特色。B.小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春之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是脍炙人口的圆舞曲。浪漫主义绘画(1)法国: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发病了浪漫主义的宣言。(2)法国:德拉克洛瓦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高峰。(二)碰撞与冲突——19世纪中后期的文学艺术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①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和复杂。②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③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④资本主义各国加紧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亚非拉地区人民积极进行反殖斗争。(2)发源地:法国(3)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法国:A.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北方社会金钱的罪恶,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B.司汤达《红与黑》,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②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真实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③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匠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4)共性: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2.民族音乐(1)背景:①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扩展使各国音乐开始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②东欧和北欧各国民族主义运动高涨,民族和民主意识觉醒。(2)特点:以民族题材为主题,作品的旋律、节奏等都带有民族特点。(3)代表:①柴可夫斯基(俄国):“旋律大师”。A.前期:正值俄国农奴解放运动的高涨年代,《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天鹅湖》充满乐观明朗的情绪和斗争激情。B.后期:政治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睡美人》表现出内心忧郁,渴望幸福生活。②安东·德沃夏克(捷克):吸收了捷克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内容创造出属于捷克的民族音乐。第50页共50页,3.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绘画(1)背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以及民主思想的进步。(2)成就①现实主义绘画: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A.法国:库尔贝:代表作品《石工》《奥尔南的葬礼》;米勒《拾穗者》。B.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抨击了俄国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②印象派绘画A.特点:追求画面中“光”和“色”的生动明快效果。B.主要代表及作品: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向日葵》《星月夜》等。③雕塑:以法国的罗丹为代表,作品《请同时代》和《思想者》(三)打破隔离的坚冰——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艺术1.世界的文学(1)背景: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国文化取得了共同发展。②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2)成就:①欧洲:A.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B.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②美国:A.19世纪末的代表有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B.20世纪初,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德莱赛《嘉莉妹妹》《美国悲剧》;C.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报答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老人与海》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创作手法被称为“冰山原则”。③亚非拉地区A.印度泰戈尔,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长篇小说《戈拉》B.日本的川端康成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雪国》《千纸鹤》《伊豆的舞女》2.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①高尔基《海燕》《母亲》,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②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作品。③鲁迅:A.《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B.《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特点: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在相互影响中共存。第50页共50页,3.音乐的变奏(2)流派:①印象主义音乐:追求朦胧效果。法国的德彪西的交响诗《牧神午后》,;管弦乐《夜曲》;钢琴曲《月光》。②表现主义音乐:重在表现内容、表现自我。奥地利的勋伯格探索出12音体系,创作《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③古典主义音乐:强调音乐风格的简约和自然。俄国的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历程》《春之祭》等。4.毕加索与立体派绘画(1)立体派兴起于法国(2)特点:将会话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给大家支离破碎的感觉。(3)代表:西班牙的毕加索《亚威农少女》《但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有藤椅的静物》《格尔尼卡》等,(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二战后的文学艺术1.后现代文学(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世界的平衡,战后世界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和世界。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影响着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2)特征: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3)表现:流派兴起特点代表愤怒青年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约翰·韦恩《每况愈下》垮掉的一代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蔑视传统观念,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艾伦·金斯堡《嚎叫》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用喜剧的形式表现被爱的结果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60年代的拉丁美洲拉美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结合科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解冻文学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苏联主旋律是爱情和追求个人幸福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4)文学影响时代: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尔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环保运动。2.当代美术(1)行动绘画:“滴画”:杰克逊·波洛克《3》和《第十号》(2)后现代主义美术:欧普艺术、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等①欧普艺术:特点是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给人一种虚幻超脱、光怪陆离的感觉,作品有较好的装饰性。②波普艺术:最早发源于英国,接近大众生活。3.摇滚乐(1)概念:是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相融合。(2)成就:①美国恪守艾维斯·普莱斯利是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偶像,被称为“猫王”。②英国的披头士乐队,也就是甲壳虫乐队,风靡英伦三岛,掀起“披头士”浪潮。第50页共50页,③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摇滚乐队和歌手掀起了“良知复兴”运动,参与全球性的社会政治活动,举行大规模的义演、义卖,代表歌曲《四海一家》。4.年轻的艺术——影视艺术(1)电影:①产生于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②发展历程:A.默片时代:无声电影,卓别林《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B.有声电影的黑白时代:1927年以《爵士歌手》为标志、C.有声电影的彩色时代:1935年以《浮华世界》为标志。D.快速发展时代:二战后,以美国好莱坞电影应县最大。(2)电视: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①提出:法国人塞列克。②发明:英国人贝尔德(1926年);③发展:有电子显像管→彩色电视机→多路传播和卫星电视。④功能:传播资讯、开展远程教育、娱乐、传播艺术作品。⑤影响:开解获取信息,大大缩短了时间距离,是世界各地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大阔视野,提高素养,使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悄然改变,并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50页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