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核心知识点考点汇编第一部分世界地理复习要点世界地理总论第1讲基础知识——地球部分[考纲要求]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北京时间。[知识讲解](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1.形状和大小:(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用N表示;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用S表示。(3)赤道:在地球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园,周长4万千米。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的线是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线一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表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线圈一切经线圈都是通过地球两极,因而都在两极相交。这样,每一个经线圈都被两极等分成两个180°的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即“子午线”。(经圈之所以必须分成两根经线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经度,二者相差180,是地理定位的需要。)特点: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地轴是这个圆的直径,地轴是所有经线平面的交线),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经线圈可以把地球表面分为两个半球②所有的经线长度都是相等(约111Km/1°)③经线无穷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2)经度-----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即某地的经度。在立体几何上是一种二面角度量: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20ºW160ºE70ºE160ºE20ºW110ºWW东半球西半球W1800W001800E东、西,两个半球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3)纬线-----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球表面相割而成有的圆。特点:①所有的纬线都是园圈,单独构成纬线圈,所有的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到两极为点。(任意纬线长约111·cosaKm/1°,a为地理纬度)第89页共89页
②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与经线相互垂直,纬线无穷多。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一切纬线都是园,没有起点和终点,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可以周而复始下去。(4)纬度-----本地法线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本地的纬度赤道平面是纬度度量的起点平面本地法线---在本地同地面的切平面相垂直的直线,它是纬度度量的终点纬度是一种线面角(本地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起算平面)分为南北半球,纬度也分为南北纬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最大纬度为90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3.经纬网及其意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的网格,就是经纬网。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三定(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1)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①判断经纬线:方格状经纬网图上横纬竖经;极地经纬网图上以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条条放射线。②判断经纬度: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标注的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图中标注的经度数由西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由东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度。极地经纬网图中经度的判断:以0°经线作起点,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0°~180°为东经度,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0°~180°为西经度。纬度应根据图中的极点判定,若为北极,则以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范围内各点的纬度均为北纬度,相反则为南纬度。注:极点的判断:A·根据圆心的注记判读:标注“北”或“N”为北极标注“南”或“S”为南极B·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读:北逆南顺C·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进行判读: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D·根据极地附近的海陆分布判读: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E·根据极地日照(晨昏线)图判读:夏至日极圈全部为昼弧则为北极,全为夜弧则为南极;冬至日相反③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0°经线: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东经30°: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东经60°: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东经90°: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东经120°:穿过的点:大兴安岭、渤海、杭州、台湾西岸、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山东半岛、辽东湾、上海杭州(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东经150°:穿过的点:东西伯利亚山地、堪培拉(悉尼)。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180°: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第89页共89页
西经150°:穿过的点: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西经120°:穿过的点:(温哥华、西雅图、圣佛朗西斯科)东侧、洛杉矶西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脉。西经90°:穿过的点:哈得孙湾、五大湖(西)、新奥尔良。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孙湾(西部)、密西西比河(东)、五大湖(西)、新奥尔良、墨西哥湾、中美洲。西经60°:穿过的点:纽芬兰岛(西部)、布宜诺斯艾利斯、南极半岛。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拉普拉塔河口)、南极半岛。西经30°:穿过大西洋中部。西经20°: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大西洋上经过。主要地理事物有格陵兰岛(东部)、冰岛。东经160°: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太平洋上经过。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澳大利亚东部水域。赤道:穿过的点: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北回归线:穿过主要点:北非、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滇、桂、粤、台)、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等。30°N:穿过主要点:北非(开罗)、(幼法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河口、西亚、南亚、中国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夏威夷群岛、美国南部(新奥尔良)40°N:穿过主要点:伊比利亚半岛(马德里)、撒丁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土耳其海峡、小亚细亚半岛、里海、中亚、塔尔木盆地(喀什)、酒泉、内蒙古高原、华北(北京)、渤海、朝鲜、日本(本洲北部)、美国中部(五大湖以南)、美东部(费城)50°N:穿过主要点:英吉利海峡、西欧平原、中欧平原南部、东欧平原(里海北侧)、阿尔泰山、蒙古北侧、中国东北北部、阿留申群岛、美加国界线北侧、五大湖北侧、纽芬兰岛北极圈:穿过主要点:冰岛南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北部、白令海峡、美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南回归线:穿过主要点: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里约热内卢(巴西)。南极圈:南极大陆外围。世界地图中重要的地理坐标点(0°,0°)——几内亚湾海域(10°E,50°N)——德国中部(30°E,30°N)——开罗附近(尼罗河口)(90°E,23°26′N)——恒河三角洲(90°W,23°26′N)——新奥尔良(美)、墨西哥湾(60°E,60°N)——乌拉尔山附近(120°E,30°N)——杭州熟悉表1、表2、表3。表1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重要纬线地理意义穿越地区赤道(0°)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北回归线(23°26´N)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南回归线(23°26´S)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北极圈(66°34´N)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南极圈(66°34´S)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30°N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第89页共89页
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30°S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60°N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60°S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90°N北极点位于北冰洋90°S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表2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重要经线地理意义穿越地区本初子午线(0°)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180°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20°W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120°E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表3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国家纬度范围经度范围位置特征中国4°N(南部大陆21°N)—54°N74°E—135°E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印度8°N—33°N72°E—97°E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日本(四大岛)31°N—46°N130°E—145°30´E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德国48°30´N—55°N6°E—15°E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俄罗斯43°N—78°N28°E—170°W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美国(本土)25°N—49°N125°W—73°W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巴西34°S—5°30´N74°W—42°W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带雨林最广埃及21°30´N—31°30´N25°E—35°E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的热带沙漠澳大利亚41°S—10°30´S113°E—153°30´E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半球,独占一块大陆(2)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①由于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可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A.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西关系;第89页共89页
A.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B.判断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之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②用经纬度法判断:A.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B.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③地球上任意两点最短航向的判断地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A.赤道、晨昏线、经线圈为大圆,故在这些线上的两点,其最近航向就是沿这些线路走劣弧。B.同位于北(南)半球且经度和小于180°的两地,一般先向高纬走,再向低纬走。C.位于不同半球,则需讨论。(1)利用经线、纬线求地球上两点距离的方法①若A、B两点经度相同,LAB=(θA±θB)×111Km(θ为纬度)②若A、B两点纬度相同,LAB=(λA±λB)×111cosαKm(λ为经度,α为纬度)③若A、B两点经度、纬度都不同,可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再用数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二)时区与日界线1、地方时(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即把当地当天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并以此为标准来划分的时刻。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2)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T1λ1λ2T2计算经度差∆λ计算时间差∆T(3)时间与经度的计算模式---求某地的时间或经度,需要确定一条经线的经度和时间,如右图:在四个量中,往往要确定三个量是已知的,即根据每15度相差1小时或每1度相差4分钟可求出任一个①已知λ1、λ2、T1,求T2a.∆λ=λ1±λ2;b.∆T=∆λ/15;c.T2=T1±∆T说明:±的选用,求东边的用“”号,求西面的用“”号;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相应退一天。②已知λ1、T1、T2,求λ2a.∆T=T1±T2;b.∆λ=∆T×15;c.根据经度分布规律推算λ2③行程问题:若某日某时从A地出发,经m小时到B地求到达B地的时间这类问题建立如下关系:出发时A地时间﹢m小时到达时A地时间﹢m小时±∆T±∆T出发时B地时间到达时B地时间计算公式:到达时B地时间=出发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2、时区(1)时区的划分: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2)区时:第89页共89页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①求时区序号:某地经度÷(商取整数,余数>7.5°进一,<7.5°舍去)②求中央经线:时区序号×③求时区差:若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若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区,则。简言之:。④求区时: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说明: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所求区时地在已知区时地的东边,选用;在西选用。3、北京时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北京(116°19′E)的地方时早约15分钟。4、国际标准时:1884年10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也称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5、夏令时:也称日光节约时间(DaylightSavingTime),是在1784年由美国发明家兼政界人士杰敏·法兰克林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夏天天亮得早,人们却还赖在床上十分浪费时间,如果把时钟往后调,这将让夜晚迟些才天黑,延长活动时间。夏令时比标准时晚一个小时。例如:在夏令时的实施期间,东部标准时间的上午10点就成了东部夏令时的11点。新一天旧一天N180°0时线6、日界线:①国际日期变更线(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经线。性质: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的;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度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而自然日界线与地球上的经线平行④意义---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某个日期占全球范围方法:一是确定哪一条经线是0时刻;二是利用地图判断东西方向;三是根据时间的计算方法,计算地方时。①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旧)一日占大一半。②当0时经线和0度经线重合时新的一天和前(旧)一日所占范围相同,各占一半。③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一大半,前(旧)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④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重合时全球都是在同一个日期。第2讲基础知识——地图部分[考纲要求]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知识讲解]一、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公式= 1、比例尺的表示:数字式:线段式:第89页共89页
文字式:注意:①比例尺是表示距离缩小程度的量,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②比例尺是个比值,无单位。③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3、比例尺的缩放:①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②比例尺放大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③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④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4、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二、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东西方向是相对方向,互为东西的A和B两点,A既可被定为是在B的东面,也可被认为是在B的西面,一般在地图上按“就近原则”来确定方向关系。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可以按地球自转方向或经度大小的变化趋势来判断;要“劣弧(经过球面任意两点大圆较短的一段弧)定向法”的法则。第89页共89页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辨方向歌: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经线指南北,东西纬线圈。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三、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四、等高线图的判读:1.地形图:(1)相关概念:海平面:指假设没有潮汐、波浪或海涌时,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也有的指某一地方高潮与低潮之间的平均水平面。在某些国家,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大量观测,以算出高度标准的平均海平面,但这多用于军事地形测量图中。海拔:指某地相对于平均海平面(作为零面)的垂直高度,又称“绝对高度”、“海拔高度”,用“h”表示。自1957年以来,我国各地的绝对高度以“黄海平均海平面”或“黄海基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陆地标高起算面。相对高度: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就是地面上等高线在图纸上的投影。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地形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的地区往往用不同的色彩表示,一般是低地用绿色,高地用褐色,颜色深度随高度递增,这就是地图学上的“分层设色法”。等深线:在海洋或其它水体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叫等深线。它是以最低潮海平面或湖面作为起算面而测定的,实际上就是水下地形的等高线。因此,它具有和等高线相同的作用。等高线表示陆地地形的起伏,等深线则可以表示海底地形起伏状况,其疏密程度也可表示出海底或湖底坡度的大小。等高距:相邻等高线水平截面间的垂直距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上,等高距大小不同;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上等高距愈小,显示地貌愈详细。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地势: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不同地势往往由不同条件下内、外动力组合作用形成。人类对地势的利用表现在工程水利、建筑和军事等许多方面。地形:指的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地形特点描述从地形组成、地势特点、地表形态、地形分布等方面进行。山谷:两个山背或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主要由构造作用、流水或冰川等侵蚀作用所成。山脊:指长条状延伸的山顶,因形如背脊,故称山脊。通常有平的、圆的和尖的几种,但尖山脊最多。方山就是平山脊,一些剥蚀山、穹形山就是园山脊,其余均属尖山脊。如石英岩、花岗岩等因岩性坚硬故多出现尖锐和陡峻的山脊。片岩、板岩因片理、层理明显而出现梳状山脊。另外,在沉积岩地区,山脊的分布与构造线大致相符,在岩浆岩地区山脊表现就较破碎、无规律。以上都说明山脊的形状与其自身的岩性及构造密切相关。山脊上的地表水向两侧分流,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鞍部:山脊上相邻两山顶间形如马鞍状的低凹部位。山地的道路常沿鞍部通过,重要的山口多在鞍部。(2)等高线的特征:①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均相等。②因为等高线是不同高程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③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相交也不重合。只有在陡坡或悬崖处才会出现重迭或相交,而这又往往用特殊地貌符号表示。第89页共89页
④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多,山就会高;等高线少,山就低。若是洼地则相反,等高线多,洼地就深,等高线少,洼地就浅。所以根据等高线的多少能判断出山地的高低和凹地的深浅。⑤在相同等高距的条件下,等高线愈稀,斜坡愈平缓;等高线愈密,斜坡愈陡峻。两条等高线间距离最短的方向,是最大坡度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水流方向。根据图上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坡度的缓陡。⑥等高线与分水线或集水线垂直相交。在与分水线垂直相交时,向分水线降低的方向凸出;在与集水线垂直相交时,则向集水线升高的方向凸出。由于等高线具有上述的一些特性,能够正确显示地貌的一般形态、高度和坡度等,因而它是当前地图上显示地貌比较好的方法。(3)、判读规律:①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不同比例尺地图要换算成同一比例尺或求同一距离内等高线的条数。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结论: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③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陡崖高度计算方法:a、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b、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C、悬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ΔH<(n+1)×Δd(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 ④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700800900900800700山谷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示意图如下)第89页共89页
(4)实际运用:1)与气候结合: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例题6、分析我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火洲(吐鲁番)的成因。(于长江河谷的背风坡处于吐鲁番盆地中)2)与河流水文结合:①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②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3)与地区规划结合:①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与等高线大致平行,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②选择引水线:抓住水往低处流这一关键,并适当考虑距离。③选择输油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④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⑤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⑥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潭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⑦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4)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经常要作通视情况(即站在某处能否看到另一处)的判断,通视情况的判断是看视线上是否有障碍;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验证(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看到)。一般地,我们会碰到以下一些情况,如下图所示:①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则可以看到;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则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左图和中图所示) ②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右图所示)2.地形剖面图(1)概念:以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切割地面后得到的图形叫做剖面图,能反映出沿某一特定方向地面垂直变化的情况。(2)判读方法:①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②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第89页共89页
③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④如在一般情况下河流为“∪”,两河之间(分水岭)为“∩”,山谷为“∪”,山脊为“∩”……(3)作用: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4)作法:①先在图上标出剖面线的位置,绘出剖面线;再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保持与地形图一致,垂直比例尺要适当放大,参照地面起伏状况可放大5—10倍,使地面起伏稍加突出;②在上按水平比例尺绘一条水平直线作为剖面图基线,垂直于基线左端绘出垂直比例尺,标出相当于地面的高程,将地图上的剖面线置于与水平基线平行状态,将剖面线起点对准基线左端点,依次将剖面线与高线交点的位置转绘在基线上,并在垂直方向上按各点高程定出点位,③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剖面图。要注意的是剖面线通过峰顶和谷底时,只有等高的一对点,须在绘图时判别峰或谷适当上凸或下凹,以保持与实地情况相符合。(5)要求掌握的重要剖面图: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我国西部沿87°30´E的地形剖面图、美国地形剖面图、沿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0°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第三讲世界大洲与大洋1、四大洋太平洋——最大、最深(马里亚纳海沟)、最复杂(海底地形、洋流)大西洋——面积第二、深度第三板块张裂-大西洋海岭、完整的洋流印度洋——面积第三、深度第二,南北印度洋洋流不同北印度洋洋流季风洋流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洋流北冰洋——面积最小、深度最小,大部分海区全年结冰。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穿越北冰洋航线——最近航线大洲(大陆+岛屿)、大陆、岛屿类型:大陆岛——大陆沿海由于海水淹没与陆地分开面积大、深受陆地影响、地势高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露出海面。面积不大、地势高、海洋中部(海岭)珊瑚岛——珊瑚礁组成澳大利亚东北部海洋大堡礁一、位置范围1、亚洲世界最大的大洲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俄罗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2、非洲世界第二大洲海岸线平直马达加斯加岛好望角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亚洲部分—西奈半岛):埃及3、欧洲世界海岸线最曲折(多良港-海运发达)的大洲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第89页共89页
1、北美洲新大陆北美洲与亚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最大岛屿——格陵兰岛巴拿马——跨南北美洲的拉丁美洲国家(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语)2、南美洲新大陆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交通要道)3、大洋洲新大陆最小的大洲(一块大陆、两大岛屿、三组群岛)地跨北美洲、大洋洲的北美洲国家-美国(夏威夷岛)地跨亚洲、大洋洲的亚洲国家—印尼(新几内亚岛的一部分)4、南极洲未有定居者的大陆位置最南、跨经度最多(360)的大洲二、地形与地势1、亚洲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兴都库什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湄公河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部多岛屿,南部多半岛构造成因: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碰撞地带(东亚地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碰撞地带(南亚地形)2、非洲高原大陆(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部较高-阻挡东风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低地)构造成因:东非大裂谷(小板块生长边界)、红海(板块张裂地带-非洲、印度洋板块)地中海(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之间碰撞地带-消亡边界-阿尔卑斯山脉)3、欧洲平原为主,地势最低平。西欧平原(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中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俄罗斯)。山地东西走向(不阻挡西风),阿尔卑斯褶皱山脉(年轻、高大—)、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古老、起伏平缓)——冰川作用(角峰、峡湾-挪威-良港)4、北美洲三大地形区: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高地——西部高耸、年轻的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消亡边界)、中部宽广的大平原(密西西比冲积平原和高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地(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5、南美洲三大地形区: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高原(中部平原与东部高原交错分布)西部高耸的年轻的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碰撞消亡边界)、中部宽广的亚马孙冲积平原、东部古老的巴西高原6、大洋洲三大地形区:东部山脉、中部平原、西部高原——东部山脉-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墨累达令盆地(大自流盆地)、西部古老的高原7、南极洲地势最高的大洲,以高原(大陆冰川)为主,主要为大陆冰川覆盖三、气候1、亚洲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北京、平壤、东京)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广州、汉城、台北)、南部热带季风气候(马尼拉、河内、曼谷、仰光、吉隆坡、金边、加尔各答)、热带雨林气候(新加坡、雅加达)西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耶路撒冷)、北部北冰洋沿岸极地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乌兰巴托、乌鲁木齐、阿斯塔纳)——没有: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世界最大、最全3、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强(同一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变化大)气候因子:辐射因子——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大气环流因子——季风环流影响;下垫面因子——第89页共89页
陆地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因子——旧大陆人类文明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影响大。1、非洲气候特征:炎热、干燥、气候带南北对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纬度地带性)气候因子:辐射因子——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热大气环流因子——赤道低压带、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垫面因子——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部较高,海岸线平直,海洋气流难以影响内陆;人类活动因子:旧大陆人类文明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影响大。2、欧洲气候特征:温和湿润、海洋性强(西部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北部温和的极地气候)气候因子:辐射因子——地处温带;大气环流因子——地处西风带;下垫面因子——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走向为东西向,陆地西部为西风带迎风海岸;沿岸北大西洋暖流;人类活动因子——旧大陆人类文明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影响大。3、北美洲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部气候(由南往北: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东部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因子:辐射因子——地处温带;大气环流因子——西风带;下垫面因子——西部山脉,东部高地阻挡了海洋气流;人类活动因子:新大陆开发历史较短。4、南美洲气候特征:炎热湿润东部气候(最大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西部气候(由北往南:热带雨林、草原、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气候因子:辐射因子——地处热带;大气环流因子——赤道低压与东南信风带影响;下垫面因子——东部高原与平原交错分布,利于东南信风深入内陆;巴西暖流;人类活动因子——新大陆开发历史较短。5、大洋洲气候特征:炎热、干燥、气候带呈半环状(降水由北、东、南向内陆逐渐减少)分布气候因子:辐射因子——地处热带、亚热带;大气环流因子——主要受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垫面因子——东部山地阻挡东南信风,沿海湿润;人类活动因子—新大陆开发历史较短。6、南极洲气候特征:寒冷(极端最低温)、干燥、大风(风速最大)、暴雪气候因子:辐射因子——地处寒带;大气环流因子——地处极地高压与极地东风带;下垫面因子——高原大陆、冰雪覆盖;人类活动因子——没有定居人口。二、水文1、亚洲河流:多大河、从中部向四周分流,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下游广阔的冲积平原(农业)。太平洋水系: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澜沧江)—中南半岛-印支三国农业。印度洋水系:印度河(狮泉河)-巴基斯坦棉花产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印度、孟加拉国(茶叶、黄麻)、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双生河流);北冰洋水系: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叶尼赛河、勒拿河——凌汛(由低纬流向高纬、秋末-春初、冰坝阻塞河水——我国黄河上游内蒙古河套地区、黄河下游山东)。湖泊:最大—里海(咸水)、最深—贝加尔湖(淡水)、盐度最高、海拔最低—死海(咸水)、海拔最高—纳木错(咸水)2、非洲多长河,客河。第89页共89页
尼罗河—世界最长6600的河流,埃及农业区(长绒棉)灌溉水源;阿斯旺大坝刚果河(扎伊尔河)—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上游、下游水力资源丰富;尼日尔河—西非农业区灌溉水源;赞比西河—多急流瀑布。湖泊—东非裂谷带串状湖泊——淡水、深1、欧洲河流水量大季节变化小,河网稠密,运河沟通,利于航运。多国际性河流。莱茵河(最繁忙—西欧工业区)、多瑙河(流经国家最多8)、伏尔加河(最长的内流河)。湖泊在南部(山区)和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旅游-湖光山色)2、北美洲河湖众多,利于航运。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构成庞大的水运网。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最大淡水湖)、密歇根湖(美国)、休伦湖、伊利湖(尼亚加拉瀑布)安大略湖——圣劳伦斯河(出海口与海洋航运相通)科罗拉多河(科罗拉多大峡谷—地质博物馆)哥伦比亚河(水力资源)加拿大—水电比重最大3、南美洲多大河,水量大季节变化小。亚马孙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第二的河流4、大洋洲河流少地下水丰富(大自流盆地——承压地下水)5、南极洲陆地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大陆冰川世界主要河流的基本情况名称发源地流向归宿地形区气候区河流水文特征亚马孙河安第斯山脉西—东大西洋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流量大,季节变化小,雨水补给,无汛期和结冰期,流域面积大,便于航运,雨林破坏,带来含沙量增加拉普拉塔河巴西高原北—南大西洋拉普拉塔平原热带草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流量较大,季节变化较大,雨水补给,密西西比河落基山东源苏必利尔湖西部北—南墨西哥湾大西洋密西西比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大,上游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春、夏汛。莱茵河阿尔卑斯山北麓南—北北海大西洋西欧平原温带海洋性气候流量较大,季节变化较小,(春夏季有阿尔卑斯山融雪水会有汛)无结冰期,航运发达。多瑙河德国西南部山地西—东黑海上游山地中下游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流量较大,中游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汛期:春、夏汛。入海地有凌汛,有冰期但不明显尼罗河东非高原,青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南—北世界最长的河流,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和尼罗河三角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降水量较少,而蒸发旺盛,总径流量不是很大。白尼罗河的径流量变化较小,因其源头发源于赤道附近,降水季节变化小,又有维多利亚等湖泊的调节。青尼罗河水量变化大。尼罗河下游冬季降水量较多。河流水量不是很大,季节变化大,其中秋季是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原因同刚果河类似),且从上游到下游的变化是大----减少。含沙量较大,汛期为每年的6---9月(定期泛滥是尼罗河突出的水文特点)。第89页共89页
刚果河赞比亚北部高原东---西弧形水系几内亚湾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区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赞比西河隆达-加丹加高原西-东弧形印度洋横穿东非高原,其上游为东非大裂谷的起点热带草原气候区水量较大,水量季节变化大,汛期为10月到次年的5月,水流急,上游有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伏尔加河东欧平原西部北—南里海东欧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水力资源丰富鄂毕河蒙古高原南---北北冰洋西西伯利亚平原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叶尼塞河萨彦岭南—北北冰洋喀拉海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分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一、资源1、亚洲生物资源——农业(马来群岛、马来半岛热带雨林——热带经济名贵林木(热带种植园)—出口向发达国家消费市场(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锡)、菲律宾—椰子、蕉麻(马尼拉麻)印尼-金鸡纳树(金鸡纳霜—疟疾)、缅甸泰国—稻米(香米)、缅甸、老挝—名贵木材(紫檀、柚木);印度——茶叶、黄麻;西伯利亚亚寒带针叶林——用材林、造纸;中亚温带草原)、矿产资源内生矿——有色金属——板块边界(铜、铝、锡、铅锌)——有色冶金工业、水电站——资源配套(东南亚-板块边界—有色金属-马来西亚锡矿(世界储量、出口最多),变质矿——古老的高原印度铁矿、锰矿(古老的德干高原—变质矿),西亚石油——五大石油出口国(沙特、科威特、伊朗、伊拉克、阿联酋);石油输出:管道——地中海、红海港口;波斯湾海轮——日本(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马六甲海峡)、西欧(苏伊士运河、好望角——西方海上生命线)外生矿(沉积矿)——地质时期的沉积盆地(向斜)煤矿(温带)——世界最大的煤带—第89页共89页
从我国华北(山西、河北、陕西、河南、内蒙古)向西-新疆-中亚-俄罗斯-德国鲁尔煤田(褐煤)-法国(里尔煤田)-英国、水资源(大河上游水力资源、中下游灌溉、航运资源)、土地资源(耕地(印度——亚洲耕地最多)、草地)1、非洲生物资源(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名贵木材、)东非高原野生动物保护区-热带稀树草原-波巴布树-猴面包树)矿产资源(南非——最发达(非洲经济最发达)黄金、钻石;扎伊尔钻石、铜;几内亚铝土;赞比亚铜——铜矿出口;北非(埃及、利比亚)与西非(尼日利亚)石油)-单一矿石出口—落后水资源(刚果河水力;尼罗河、尼日尔河灌溉)、土地资源热带经济作物——埃及长绒棉、加纳可可、坦桑尼亚剑麻——热带种植园2、欧洲生物资源(北部亚寒带针叶林-造纸——北欧)、矿产资源——资源配套(煤-英国奔宁山脉两侧、德国-鲁尔煤田-褐煤,法国里尔煤田;铁—法国洛林铁矿、英国奔宁山脉南侧、俄罗斯库尔斯克铁矿、瑞典优质铁矿-特种钢;石油——英国北海-石油自给)、俄罗斯秋明油田(远东输油管道)水资源(大河航运价值)、土地资源3、北美洲生物资源(北部亚寒带针叶林—造纸—加拿大-世界最大纸浆、新闻纸出口国)、矿产资源西部山区(板块边界)的有色金属-水电哥伦比亚河-北美洲水力资源最丰富-加拿大-世界水电比重最大、墨西哥湾的石油(美国德克萨斯油田、俄克拉荷马油田(战略储备)、墨西哥石油出口国)五大湖西部苏必利尔湖铁矿、拉布拉多高原铁矿-古老地形、东部山区的煤矿水资源(西部河流-哥伦比亚河的水力、中部平原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的航运)土地资源密西西比冲积平原耕地高平原的草原,西部山区的草场4、南美洲生物资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名贵木材(红木、乌木、西班牙杉)、巴西高原热带草原-纺锤树、秘鲁渔场-鳀鱼-鱼粉出口—鸟粪-肥料出口矿产资源西部山区的有色金属-智利铜矿-硝石(做化肥、炸药,世界最大的硝石出口)、东部古老的巴西高原的铁、锰矿——出口,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的石油出口)、水资源(巴西高原的水力资源—伊泰普水电站)、土地资源(巴西高原的耕地、潘帕斯草原牧场)5、大洋洲生物资源(热带草原-桉树、)、矿产资源(铁矿、煤矿出口、)、水资源(地下水—大自流盆地)、土地资源(耕地—墨累-达令盆地,热带草场)6、南极洲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磷虾、鲸、企鹅)、矿产资源(煤、铁-大陆漂移-温带),淡水资源(冰川—冰山)。二、世界人种与居民世界三大人种、世界人口增长、世界人口迁移与分布白色人种:肤色白、毛发黄色弯曲、眼球灰蓝,嘴唇薄。故乡-欧洲新大陆开发移民—第89页共89页
美国(欧洲移民)、加拿大(英法移民)、拉丁美洲(西、葡移民)印度人、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黑色人种:肤色黑、毛发黑卷曲、眼球黑、嘴唇厚。故乡:中非。新大陆移民(贩卖奴隶)热带黄色人种:肤色黄、毛发黑直、眼球黑故乡:亚洲。移民:古代—印地安人、因纽特人。美洲西部华人(开发)东南亚华人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2)分布及原因: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分布原因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北部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地带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交通、城市发达人口稀少地区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带、高原和山区纬度高,气温低,赤道附近湿热,沙漠地区干旱,山区地势高自然条件恶劣,开发程度低(3)人口问题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第4讲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考纲要求]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降水的时间变化。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知识讲解]一、天气和气候天气和气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我们把一定区域内短时间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天气。如刮风下雨、冷热阴晴等。所谓天气的短时间,可以是未来一天、两天、五天,也可以指一旬的天气变化。 而气候,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即多年时间大气的一般状态。一个或下雨时间的长短所决定的。例如,极地气候只存在于两极地区,四季寒冷“而热带气候则终年炎热。二、气温1.概念:大气的温度叫气温。我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读做摄氏度。从长时间平均看,地面和大气系统热量得失的总和平衡,因此,地面和大气的平均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和大气条件等是有变化的,因此,气温具有时间上的变化差异。2.气温高低:第89页共89页
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①地面-大气系统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支出(由于地面和大气反射、散射和辐射而射向宇宙空间的热能)状况②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③大气运动与洋流的热能输送和交换情况④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2)分析方法: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和保温作用的强弱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面反射率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1.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不同地理纬度、季节变化、地表性质、天气状况等,日较差的变化是有差异的。一般规律:低纬大于高纬(低纬地带的平均日较差为12℃、中纬地带为8℃—9℃、高纬地带为2℃—4℃),夏季大于冬季(在中纬度地区尤其明显,但最大值并不出现在夏至日,而是在初夏),陆地大于海洋(一般海上的气温日较差只有1—2℃,而内陆地区可达15℃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20℃—30℃),晴天大于阴天;高原大于同纬度平原;谷地和盆地大于山地上部(这是因为受地形影响,谷地和盆地区白天不易散热,晚上冷空气沿山坡下滑聚集在底部,因此较差大,特别容易遭受霜冻的危害)。3)气温的年变化 一年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比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时间落后1—2个月。北半球大陆上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海洋上为8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海洋上为2份月)。(注意: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最高为4、10月,最低为7,1月。)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温度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称为气温年较差。年较差大小也随纬度、地面性质、地形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纬度气温的年变化情况是:在赤道附近,在春分和秋分后气温最高,夏至和冬至后最低,年较差最小,全年气温都高;随纬度的升高,冬夏季节变化明显,而且气温的年较差越来越大。例如,西沙群岛的气温年较差为6℃,南京为26℃,海拉尔达46.7℃;海洋的热容量大,因而气温年较差小,愈向内陆年较差愈大;谷地或盆地大于山地上部;高原大于周围自由大气,但低纬度高原上气温年变化特别小,形成四季如春的景色。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是赤道上的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仅0.5℃;最大的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为102℃。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是气温的周期性变化,但大气的不规则运动常使这种变化发生改变。如冷空气活动使气温骤降、暖空气来临使气温回升等。2.气温的垂直分布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左右。2)逆温:若对流层局部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降低很慢甚至增加的情况,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逆温形成的主要原因: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地形逆温(下沉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到置现象。③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3.气温的水平分布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注意:不能说由赤道向高纬递减——原因:全球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而不在赤道。)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南半球等温线要平直——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第89页共89页
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1)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2)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3)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世界最热的地方:7月的撒哈拉沙漠,最冷的地方:7月的南极洲。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1月的西伯利亚。4)人类对气温的影响。1.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1)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①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稀疏,冬季气温差异大,等温线就密集。②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2)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据此判断图所示区域为夏季(7月)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2.实际应用1)气温和降水是最基本的两个气候因子,水热条件是自然环境最根本、最活跃的两个要素。2)气温的纬度变化是形成纬度地带性的基础,气温的垂直变化是形成垂直地带性的主要原因3)气候四季是以气温的季节变化为划分依据;温度带的划分,以无霜期和≥10℃积温来划分。4)各地的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的基本原因。5)气温低(<0℃),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蒸发微弱,水体、土壤结冰封冻,许多动植物进入休眠状态,生长缓慢。严寒或剧烈降温会导致低温冷害。生物生命活动都有自己的最适温度,人体最适温度16-20℃,≥25℃感觉热,≤0℃感觉凉,≤5℃感觉冷,≤0℃缩手缩脚。冬夏季节人们为了取暖或降温,会消耗很多能源。气温太高(>35-40℃),生物易脱水,生理机能失调。物侯能指示气温的变化情况。6)气温低的地区,为了保温,一般墙体较厚,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建筑密闭性好。7)气温变化对商业、旅游业影响很大。第89页共89页
1)寒带和寒温带(亚寒带)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中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大豆、玉米、亚麻、马铃薯等;暖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苹果等;亚热带适宜水稻、冬小麦、玉米、油菜、棉花、柑橘茶叶、毛竹等;热带适宜水稻、玉米、棉花、茶叶、热带作物。(注意中国因受季风影响,夏季温度比世界同纬度高,农作物种植北界纬度高,但冬季温度偏低,故热带作物分布纬度比其他地区要低)一、降水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2.降水条件:水汽+凝结核+水汽达过饱和+上升冷却3.降雨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等。4.类型:午后2点(热雷雨)a.对流雨赤道附近冷锋b.锋面雨暖锋准静止锋——“梅雨”,6月上旬~7月中旬(淮河——南岭)c.地形雨——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山腰d.台风雨——热带低气压——气旋——台风—→强台风(逆)5.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4)气候湿润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5)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6.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①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差异大,稀疏——差异小。②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③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二、气压1.概念:从地球表面延伸至高空的空气重量,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称为“大气压强”。气象学上单位为百帕(hPa)。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2.气压的分布与变化: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有关,一般随高度升高按指数律递减。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气压高。一天中,气压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分别出现在9~10时和15~16时,还有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22时和3~4时。气压日变化幅度较小,一般为0.1~0.4千帕,并随纬度增高而减小。气压变化与风、天气的好坏等关系密切,因而是重要气象因子。3.等压线图的判读:1)等压线:气象人员把各地气象站同一时间所量度到之气压值(根据温度等作出适当的修正后)填上天气图上,然后将气压数值相同的地点用线连接起来,便成为等压线。等压线一般以2或4百帕斯卡分隔。等压线能有效地显示地面气压的分布状况。2)基本气压场:气旋或低气压当地区的大气压力比其外围低时,这个系统便称为低气压或气旋。在北(南)半球,低气压附近的空气循逆时针(顺时针)方向运行(从上面往下望)。接近地球表面,摩擦力使空气稍微向内越过等压线。进入低压区的空气只能往上升,因此低气压地区的天气通常比较不稳定(如有云、雨或骤雨等)第89页共89页
反气旋或高气压当地区的大气压力比其外围高时,便称之为反气旋或高气压。在北(南)半球,反气旋附近的气流是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运行的。接近地球表面,摩擦力使空气稍微向外越过等压线。一般来说,高气压地区内的天气比较稳定及晴朗。高压脊当高气压呈延长状,称为高压脊。在天气图上,它有时会伴随着一条脊轴线。脊轴线上的气压会较其两旁气压为高。低低压槽当低气压呈延长状,称为低压槽。在天气图上,它会伴随着一条槽线。槽线上的气压会较其两旁气压为低。鞍形区处在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中心之间的区域1)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A.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B.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与风向(1)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小,风力也小。(2)判断风向规律: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C.分析天气状况①低压中心地区(气旋):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②高压中心地区(反气旋):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D.锋面气旋的判读①确定锋面位置:在低压系统(气旋),锋面多出现在低压槽,如图中HD、KD线。②确定锋面附近风向:图中A、H、F为偏南风,K、C为偏北风。③判断冷暖气团:图中A、H、F在锋面南侧,来自低纬地区,气温较高,为暖气团,K、C在锋面北侧,来自高纬地区,气温较低,为冷气团。④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HD为暖锋,KD为冷锋。锋面都随气流呈反时钟方向移动。北半球某地区气压分布图⑤天气状况:A地位于暖锋面的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无雨;C地处于冷锋锋面的后侧,在锋面控制之内,多阴雨第89页共89页
一、影响气候的因素二、气候类型及自然带1.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成因气候特征自然带植被特征典型动物典型土壤热 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2000mm以上)热带雨林带树木常年花开果熟猩猩,河马砖红壤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非洲、南美洲、大洋洲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湿季干季交替(700-100mm)热带草原带湿季草原一片葱绿,干季一片枯黄长颈鹿,羚羊燥红土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纬25°大陆东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等冬夏季风交替控制雨季集中旱雨季分明(1500-200mm)热带季雨林带树木旱季有落叶现象象,孔雀砖红壤性红壤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等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250mm以下)热带荒漠带荒漠袋鼠,沙漠狐荒漠土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均有分布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温夏热夏雨(800-1500mm)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猕猴,灵猫红壤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除南极洲外各洲均有分布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温雨夏干热(800-1000mm)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常绿硬叶林,叶子表面有蜡质层阿尔卑斯山羊褐土第89页共89页
温 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沿海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500-600mm)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松鼠,黑熊棕壤,褐土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澳大利亚南部、南北美洲西部等地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700-100mm)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带森林草原、草原荒漠黄羊、旱獭双峰驼,子午沙鼠黑钙土荒漠土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冬寒长夏短暖亚寒带针叶林带针叶林驼鹿,紫貂灰化土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苔原带苔藓、地衣驯鹿,北极狐冰沼土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冰原带冰雪覆盖北极熊,海貂企鹅未发育高山高原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气温随高度变化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而降低1.非地带性气候分布A.离亦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地形迎风坡十沿岸暖流”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受纬度位置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那些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地方在地球上有四处,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加温加湿作用,从而使上述地区不但气温较高,降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的条件,所以发育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B.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于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因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之下而形成。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北风坡”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第89页共89页
,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另外,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从而具有了上述特征。1.气候类型的判断1)气候类型判断思路2) 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根据最热月和最冷月时间来判读该气候类型所在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半球名称气温最热月气温最冷月月气温曲线形态北半球6、7、812、1、2向上凸,呈峰形(∩)南半球12、1、26、7、8向下凹,呈谷形(∪)根据根据气温的高低(特别是最低气温)来判断该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最冷月均温值>15℃0-15℃<0℃最热月均温值<10℃根据降水量判读降水类型。雨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冬雨型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季风及季风性湿润气候800-1600mm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250mm极地气候<250mm第89页共89页
还要注意降水的变化,如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别是集中与渐变,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均匀,温带季风集中在7、8两个月份。世界地理分区地理第一节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一、东亚[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1、概述:⑴位置范围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范围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⑵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⑶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⑷沿海与内陆的差异:比较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平原较广,耕地多稠密世界水稻、茶叶、蚕丝主产区;多港口;经济基础好内陆气候干燥,高原、山地多稀疏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国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开发朝鲜半岛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朝鲜森林、矿产丰富,经济不发达。韩国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经济发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蒙古畜牧业为主。第89页共89页
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2、日本:[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3.关东平原、富士山;4.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⑴自然地理特征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⑵发达的经济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②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⑥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⑶主要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第89页共89页
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二、东南亚[读图识记]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2.赤道穿过;3.克拉地峡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⑴范围赤道两侧,100S—250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越南、老挝、缅甸),老挝是惟一内陆国,半岛上的半岛是马来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⑵十字路口的位置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注意]中国的能源安全与泰国的克拉运河计划⑶地形与河流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湄公河平原(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河流上游河流流经国家(了解)城市红河元江中国、老挝、越南河内湄公河澜沧江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金边、万象湄南河泰国曼谷萨尔温江怒江中国、缅甸伊洛瓦底江中国、印度、缅甸仰光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2、居民和经济⑴人口稠密华人众多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人”国家,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达。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⑵主要农产和矿产①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②主要农作物(主食):水稻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平原区,如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此外马来群岛沿海平原也产稻米。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为稻米产国,其中泰国出口最多。③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著名缅甸、泰国、马亚西亚、印度尼西亚处于东南亚的锡矿带石油主要分布于印尼、文莱,特别是印尼,集中于苏门答腊岛,由于石油丰富被称为“希望之岛”,现在印尼成为东南亚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主要输往日本,当两伊战争爆发时,东南亚的石油尤其显得重要。物产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霜稻米锡石油第89页共89页
主要国家马亚西亚马亚西亚菲律宾菲律宾印尼泰国马亚西亚印尼、文莱⑶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3、新加坡——“花园式城市”⑴城市岛国: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⑵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①、经济发展条件分析有利条件:A、地理位置——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和航运要冲上;B、城市岛国——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由新加坡岛及其附近小岛组成;C、港口优良,世界各国物产转口中心;D、经济地理位置——地处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域中心,各国贸易集散地;E、政策——对外开放,重视教育和科技。不利条件:自然资源贫乏,领土面积狭小,粮食靠进口,水靠邻国供应,原材料、能源、市场对外依赖严重,易受世界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或冲击。②经济发展情况:A、利用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的优势,在转口贸易的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增加商品的出口数量和港口的吞吐量,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各国互相贸易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B、新加坡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迅速发展了炼油和造船业(最大的工业部门)、海上钻井平台制造(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钻井平台的制造中心)、电子电器业(第二大工业部门)等C、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银行大量增加D、利用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E、重视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F、重视保护环境,是闻名的“花园式城市”(A、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热带树木、花草的生长。B、市政规划合理:重工业集中在西部,有污染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C、环保工作做得深入、细致。)注:新加坡东南亚新兴工业区原因: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处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集散地和转口中心,针对资源少,面积小,市场小,利用人口多,技术先进优势,发展转口贸易,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⑶工业布局:重工业集中在西部工业区,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市区以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有少量轻工业,同时合理安排绿地面积。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人口主要集中在爪哇岛,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万隆:1955年亚非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热点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流域开发”、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害补:泛亚铁路表1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方案经过主要城市铁路总长度需新建铁路东线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昆明5520433中线曼谷—万象—昆明41801245西线曼谷—仰光—昆明43211017起点:昆明终点:新加坡(东线)意义:促使沿线经济发展.1.优势互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2.满足铁路交通需要3.通过降低关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也有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泛亚铁路建设首选东线方案主要原因:1.运营里程长第89页共89页
2.大部分地区已有现成铁路,投资少,工程难度小3.所经过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较发达注:东中西三线起点都设在新加坡的原因: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位置三、南亚[读图识记]1.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2.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3.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4.北回归线[辨析]“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1、概述⑴悠久的历史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国家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⑵自然条件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河流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气候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1.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2.夏季因西南风无法到达,干燥炎热),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注意]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2、印度[读图识记]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⑴世界文明古国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⑵农业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评价]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第89页共89页
黄麻:东北部恒河三角洲(降水多)——黄麻-出口世界第1——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低山丘陵山坡—出口第一——红茶⑶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工业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城市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注意]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问题)注意: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繁主要原因:南亚的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对印度的降水有重要影响;雨水的多少与夏季风(西南季风)的强弱关系密切;西南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来的早,去的晚,雨水就会过多,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夏季风来的晚,去的早,雨水不足,就容易造成旱灾。孟加拉国多洪涝的原因:1.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集中在夏季2.河流水量大且集中3.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大潮影响大四、中亚[读图识记]1.五国及周围邻国;2.阿姆河、锡尔河、里海、咸海、天山、帕米尔高原1、概述⑴自然环境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第二亚欧陆桥)。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卡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补充]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⑵居民与经济民族:多民族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农业: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注:棉花生长条件1.光照充足,热量充足2.土壤疏松3.有灌溉水源4.地形平坦开阔5.秋季多晴天,对棉花后期生长有利)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工业: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进口[补充]“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2001)第二节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89页共89页
一、西亚和北非西亚-[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尔首都,伊拉克的邻国;2.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流、;3.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五海;4.北回归线北非-[读图识记]1.五国;2.北回归线;3.运河、海峡、地中海、红海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⑴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湖)之间,还有苏伊士河和土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⑵高原为主的地形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注:死海成因:断裂陷落)⑶炎热干燥的气候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丰富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注:造成西亚气候干燥的三个因素:1.由于北回归线横贯本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2.由于本地区处于亚洲大陆西岸,东北信风从大陆吹来3.临海的高原地形,难受海洋影响)2、居民和经济⑴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⑵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油田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油管A油田油管地中海、红海沿岸好望角苏伊士运河路线B波斯湾西欧、北美(过好望角运输量最大)马六甲海峡C波斯湾日本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⑶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第89页共89页
3、巴勒斯坦和以色列⑴亚非的“陆桥”:巴勒斯坦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⑵先进的灌溉农业:灌溉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为解决水资源问题,以色列政府修建了水渠和输水管线,还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4、埃及[读图识记]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3.北回归线;4.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白尼罗河(发源于热带雨林,水量大变化小);青尼罗河(发源于热带草原,水量大变化大,造成尼罗河定期泛滥的主要原因)。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注意]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弊:尼罗河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现在农业需要灌溉和施肥,海浪使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读图识记]1.开普敦(气候);2.赤道穿过,好望角;3.高原、盆地、岛屿、海峡、湖泊、东非大裂谷、刚果河1、自然环境⑴地形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东部高原上有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盆地凹陷形成。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东非大裂谷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有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形成:板块张裂处断裂形成刚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⑵气候——炎热多雨热带大陆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注意]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终年形成大量降水,因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但位于赤道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大大降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减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⑶矿产:铜矿—刚果民主、赞比亚;黄金—南非、加纳;金刚石—民主刚果、南非;石油—尼日利亚;铝土-几内亚2、居民和经济⑴黑种人故乡: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⑵政治地图的变化:二战前非洲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现在都已独立第89页共89页
⑶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许多国家发挥各自在矿产、森林、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方面的优势,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最发达的国家是南非,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⑷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量各洲最低粮食: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环境: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解决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3、南非⑴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首都比勒陀利亚,绕着好望角的航线是世界最为繁忙的航线之一,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的港口。⑵矿产丰富,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金刚石、铀、锑的重要产地,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构制造中心。第三节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一、欧洲西部[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2.群岛、岛屿、海峡、海域;3.北极圈;4.平原、山脉、河流、运河5.北海石油和航运1、自然环境⑴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⑵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⑶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分布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补充]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挪威峡湾------冰川侵蚀形成)。⑷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气候:成因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分布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由于日照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欧地中海一带)分析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复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质坚硬。盛产油橄榄、柠檬、无花果、柑橘等 ⑸河湖第89页共89页
河流特征及成因: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水量大、变化小、水流平稳、利于航运),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2、国家和居民⑴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⑵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⑶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⑷发达的旅游业3、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⑴西欧的岛国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⑵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⑶农业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东南部——种植业(小麦、大麦)集中地区(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⑷首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4、法国⑴自然地理环境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⑵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⑶重要城市首都——巴黎;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福斯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5、德国[读图识记]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3.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4.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5.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⑴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⑵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第89页共89页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⑶发达的工业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发展条件有利: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不利: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注意]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区位优势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⑤广阔的市场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衰落原因术炼钢耗煤量降低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综合整治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⑷主要城市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6.意大利1)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2)工业:意大利的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是意大利的“工业三角地带”,全国的经济中心,主要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为了同西北部的传统工业区和至今工业化尚未得到普及的南部加以区别,人们把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称为“第三意大利”。特点:以中小型企业.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或实行家庭包工,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大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销售服务信息形成网络,成千上万的中小型企业独立经营,密切协作,实现规模经济生产。二、欧洲东部和北亚[读图识记]1.七国;2.亚欧分界线1、范围和国家第89页共89页
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2、俄罗斯[读图识记]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3.北极圈;4.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毕业了”)5.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⑴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为于此⑵较为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⑶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⑷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贝加尔湖世界最深。⑸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⑹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⑺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平原面积广阔,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实力强大;但农业生产不稳定(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生长期较短;水热之间的矛盾突出,农业综合自然条件较差和东北部自然条件严酷;国家经济转型而产生的脱轨;自然灾害),⑻交通:铁路为主(注意: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差异)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注意:俄罗斯海运或内河航运都不发达原因:1.该国地处纬度较高,海岸线与内河的冰封期长,不利于航行(只有伏尔加河等少数河流运量大)2.该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而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这种生产和原料地的脱节是海运和河运解决不了的3.铁路运输速度大,运量大,使得地域广大的俄国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⑼首都和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东部开发东部自然条件评价:乌拉尔山以东的亚洲部分,土地面积占全国的四分之三,人口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资源总储量占全国80%以上,但开采利用少,经济比较落后。开发目的:为了改变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调整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发展比例。开发措施:修建大型水电站;开采秋明油气田;铺设贝阿铁路;加强与中、日、韩的联系。第四节北美,拉丁美洲一、北美第89页共89页
[读图识记]1.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丹麦);2.北极圈、大洋、海湾;3.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尼亚加拉瀑布;4.城市群(带)1、概述⑴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位置: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⑵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山脉(落基山等)、高原、盆地相间,山脉是美洲与太平洋板块相撞而成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南部-密西西比平原、西部-大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地势较低⑶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伊利湖、休伦湖、安大略湖)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淡水湖,五大湖冰川作用形成,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无热带雨林、草原气候(大部分在北温带)。[注意]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高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开敞,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争逐交锋、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⑸外来移民大汇集,英裔和法裔较多,英语为主。原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黄种人2、美国[读图识记]1.两大洋、墨西哥湾、两个海外州;2.三大地形区(剖面图):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墨西哥湾;3.大西洋沿岸(波、纽、费、华),五大湖沿岸(德、芝、底、布),大西洋沿岸(西、圣、洛、硅谷),南部(休、新);4.主要农业带⑴国土组成:除本土48个州,1个特区外,还有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⑵自然条件特点本土都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阿拉斯加在高纬度,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故热带产品需进口)本土三面临海,沿海多优良海港,冬季不冻,海上航运便利;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的10%第89页共89页
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便利美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哥伦比亚河(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迎风坡降水丰富)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高消费和浪费仍大量进口,是世界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⑶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人口2.7亿,白种人占80%以上,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有华人聚居,人口分布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近几十年来人口由东北部向东南、西部“阳光地带”迁移⑷农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与高中课本结合)[注意]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国。②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中国、美国、中亚地区是世界产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产国)、大豆、甜菜、烟草等,畜牧业很发达。)③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小麦、大豆、玉米等出口量世界首位,但进口热带农产品)④农业生产实行了地域专门化(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等)*地域专门化------指农业生产中按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即各地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历史地位,形成一种比较集中的特定农业部门,该部门以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投入到区际农产品的交换中去。*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a.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b.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缺陷:加剧了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状况。⑸发达的工业和主要城市现代化程度高,是输出工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本国消费最大,是世界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并进口大于出口,海外投资多,跨国公司遍布各大洲。由于西欧、日本的兴起,地位在下降。三大工业区:工业区发展特点工业中心东北部工业区(五大湖南岸和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世界著名工业区,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纽约:美国最大城市、海港、综合性工业中心、金融中心芝加哥:第二大城市、最大钢铁工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铁路枢纽底特律:最大汽车工业中心南部工业区(墨西哥湾沿岸等地)二战后工业迅速发展,条件优越的“阳光地带”石油、化学、宇航休斯敦:最大石油化学工业基地,航空航天研究中心西部工业区(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地)二战后兴起,资源丰富的“阳光地带”,航空、石油、电子洛杉矶:最大飞机制造中心,航天、电子、石油、电影圣弗朗西斯科:港口、电子石油、农产品加工、华人集中,硅谷、[注意]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①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③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④五大湖水运便利。(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⑤平原肥沃,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⑥第89页共89页
拥有庞大的市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小结: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规律。a.历史基础;b.矿产资源;c.交通运输;d.农业基础;e.消费市场;f.科技力量;g.劳动力。(运用以上分析规律,学会分析日本、德国、英国工业发展的条件。)3.加拿大(1)地广人稀——农业侧重于高度机械化(2)人口高度集中于南部走廊,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法语,居民多数讲英语(3)资源丰富(亚寒带针叶林、皮毛、煤铁油气等矿产)——木材、造纸、采矿、钢铁等工业(4)农业——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中央大平原的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世界五大小麦出口国之一)和乳牛业(5)世界上矿产(煤、铁、油气、铝土)、新闻纸、木材、小麦、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二、拉丁美洲[读图识记]1.范围(南美洲、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2.赤道,南、北回归线;3.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4.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水电站1、政区和自然环境⑴范围和国家: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⑵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⑶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⑷气候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注意]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分析这个问题应围绕两个要点:(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热带雨林的危机第89页共89页
亚马孙河流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这里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无论森林储量、植物种类和鸟类、淡水鱼等都非常丰富,是人类珍贵的宝库。从这一论点出发,进一步明确热带雨林的破坏,将会导致全球升温,沿海低地面临受海水侵吞的危险,这是全世界人们所关注的问题。⑸河流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马逊河:世界上流域面积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⑹自然资源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伊塔比拉铁矿);智利、秘鲁的铜;智利的硝石;牙买加的铝土;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秘鲁附近的渔场;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世界第一);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蜂鸟2、居民和经济⑴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⑵人口分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布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城市化进程快⑶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还不能自给[补充]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及其分布世界上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等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区。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树、丁香、剑麻、可可、甘蔗、香蕉、咖啡等。马来西亚是天然橡胶、油棕的主要生产国,曾被誉为“橡胶王国”;椰子和蕉麻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金鸡纳霜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非洲的坦桑尼亚盛产丁香和剑麻;加纳的可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拉丁美洲,巴西的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美洲诸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产地;古巴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大部分土地种植甘蔗,蔗糖产量很高。这些国家的经济特征是以原料或半成品等初级产品出口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粮食往往不能自给。为改变这种因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留下的畸形经济结构,许多国家已开始进行农业“绿色革命”变部分种植园为水稻田,扩大耕地面积,逐渐摆脱发达国家的经济控制。3、巴西[读图识记]两大洋,南北两大地形,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经度西经30—75,赤道、南回归线⑴国土面积广大的热带国家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面积: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⑵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⑶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经济发展较快,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第89页共89页
农业: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麦进口;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来自水电⑷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注意:政治中心迁至巴西利亚原因:地处高原,气候凉爽;在河流经过,便于开发中西部地区。)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第五节大洋洲,南极洲一、大洋洲[读图识记]1.三大群岛、主要大陆、岛屿;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1、概述⑴世界面积最小的一洲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自东北向西南)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⑵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注意]瑙鲁面临磷矿资源枯竭,因气候变暖图瓦卢举国移民2、澳大利亚[读图识记]1.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2.经度(1100E—1550E)、纬度(100S—400S)、回归线;3.三大地形区(剖面图)、河流;4.四个主要城市⑴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⑵东、中、西部地形不同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⑶特有动物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⑷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A、分布特征:人口、城市、经济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B、成因探讨:从自然条件分析: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适于人类居住;而内陆和西部气候干旱,不适于人类居住;东北部气候湿热,为原始的热带带雨林,加上沿海大堡礁不利港口建设和航运,人类尚未开发。从对外交通方面说:东南沿海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方便。从殖民历史分析:英国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而进行开发,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第89页共89页
从经济方面分析:东南沿海经济发达。[注意]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大陆干旱面积广其原因主要是: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因气流下沉不易降水。(2)澳大利亚大陆轮廓比较完整,无大的海湾深入内陆,而且大陆又是东西宽、南北窄,扩大了回归高压带控制的面积。(3)地形上高大的山地大分水岭紧*东部太平洋沿岸,缩小了东南信风和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范围,使多雨区局限于东部太平洋沿岸,而广大内陆和西部地区降水稀少。(4)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地势平坦,不起抬升作用。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离陆风,沿岸又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有降温减湿作用。所以使澳大利亚沙漠面积特别广大,而且直达西海岸。⑸经济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世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澳大利亚的农业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二、南极洲[读图识记]1.南极圈;2.周围的海峡、大陆;3.长城站、中山站1、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位置: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面积:世界第五大洲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2、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冰层平均厚2000千米,有“冰雪高原”之称3、寒极和风库特点:酷寒、干燥、烈风原因: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②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③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即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成干燥、烈风.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现,长久的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烈风、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第89页共89页
④洋流――南纬400――600持续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暖季:11月~次年3月4、资源和科研宝地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最好考察时间: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5、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宗旨: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注意]极地科考北极黄河站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选址原因: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北冰洋突出的特征①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②世界最寒冷的大洋。极寒的气候,使北冰洋上有广布的常年不化的冰盖,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漂移。③大陆架面积辽阔。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④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北冰洋范围内气候非常低的原因:①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半年有漫长的极夜,散失掉大量的热量。②极昼期间尽管光照时间很长,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有限。③同时,在极昼期间由于积雪和海冰的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热能。④再加上白色的冰雪对太阳能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如新雪的反射率达到90%以上。☆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等。☆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道和捷径第89页共89页
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如:从日本东京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缩短了2700千米。我国南极内陆冰盖队已经到达Dome-A,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位于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和南极极点、冰点、磁点并称为南极四大必争之点。在四个点中,极点、冰点、磁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此前,人类在南极仅剩一个点尚未开展科学探测,那就是冰穹A。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是东南极中心,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高点),最高海拔4039米,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冰穹A地区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天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有3至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科学考察队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冰盖之巅。第二部分中国地理复习要点中国自然地理考点搜索〖中国的地形〗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京杭运河概况。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89页共89页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第89页共89页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⑹山脉构成地形骨架(用简单示意图表示)山脉名称两侧地形区名称西侧东侧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高原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云贵高原江南丘陵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贺兰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南侧北侧天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阴山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汉中谷地黄土高原南岭两广丘陵江南丘陵祁连山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⒌主要地形:(1)四大高原:(落实到地图上)名称位置和省、区范围海拔主 要 特 征青藏高原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最高大高原,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位于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1000米左右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山西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云贵高原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1000-2000米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补充]第89页共89页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地质时期强劲的偏北风从北方干旱地区吹来的,是风力沉积作用的产物。黄土层土质疏松,加上地面植被破坏,长期以来,地表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水旱灾害频繁,农业落后,许多地方人民生活贫困。但这里又是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煤、铁、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这里的人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气候较为干旱的特点,开凿窑洞。窑洞冬暖夏凉,是很好的居住场所。云贵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石灰岩长期受流水的溶解侵蚀,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的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等都是著名的喀斯特景观旅游区。但是云贵高原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土壤瘠簿,不利于农耕。只有一些小的山间盆地,被当地人称为“坝子”,比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业区。地面有漏斗,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易渗漏,并给修建水库,工程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2)四大盆地名 称位置与范围海拔主 要 特 征塔里木盆地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境内1000米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最大内流河,封闭严密、干燥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疆境内500米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3000米左右,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四川盆地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四川和重庆境内500米以下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补充]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许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形成一连串小块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业区。其中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处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是沟通亚欧大陆的一段“绿色通道”。四川盆地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3)三大平原名 称范围主 要 特 征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粮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多在50米以下),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我国最低平的平原(多在50米以下,下游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10米以下),河湖密布,为著名水乡(4)三大丘陵位置风景旅游区辽东丘陵辽东半岛上千山山东丘陵山东半岛上泰山东南丘陵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注意]利用:①缓坡开辟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②发展旅游业;③发展林业、畜牧业(5)地震、火山、泥石流名称分布地震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部青藏高原和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火山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泥石流多产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第二节中国的气候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季节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冬季1月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①第89页共89页
夏季7月高温、南北温差小。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温度带范围≧1000℃积温(了解)作物熟制热带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8000℃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亚热带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中温带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寒温带黑、内蒙古的最北部<1600℃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高原气候区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部<2000℃一年一熟。青稞等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基本特点(规律)原因影响名称内容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时间变化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年际变化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降水的南北差异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注意]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第89页共89页
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⑴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⑵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注意]除了夏季风进退及由此而形成的锋面雨以外,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例如: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就位于正对东南季风的山谷迎风坡地带;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托克逊,则位于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降水极少。另外,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往往带来大量降水。5、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干湿地区干湿状况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和植被湿润区>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南大部、东北的东北部气候湿润,森林半湿润区400-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半干旱区200-400mm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干旱区<200mm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气候干旱,主要为荒漠6、气候特征及评价特征内容成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①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比,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③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我国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长十分有利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夏季,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且受夏季风影响,带来充沛的降水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7、影响我国的气象和气候灾害灾害多发地区多发季节成因特点防治措施江淮地区春末夏初阴雨连绵——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第89页共89页
梅雨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降水多;出现“空梅”天气——干旱天气——引水灌溉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台风东南沿海夏秋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狂风暴雨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春旱华北3-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蓄水量大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引水灌溉夏涝华北、南方地区6-8月春季风来得迟,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洪涝灾害低洼地排水,疏浚河流,增加入海口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春季出现强低温和雨雪天气地膜覆盖等寒潮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冬半年,以春秋两季最严重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大风、雨雪、冻害时间长,范围广加强警报,做好防旱准备风沙天气三北地区春秋两季,以春季最严重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暴雨洪涝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夏秋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如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降水强度大,时间短,形成洪涝,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多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现防洪保险等干旱华北、西北冬春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优良作物品种,开展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河流的基本特点基 本 特 点内 容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水量丰富河流年径流量达27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水能蕴藏量极大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2、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延伸内流湖)流域区域分界线占全国总面积主要大河第89页共89页
外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2/3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内流区域1/3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塔里木河[注意]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地区东北秦-淮以北秦-淮以南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长江、珠江水量特征丰富较小丰富成因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水位变化特征较小大小成因河流补给多样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降水的季节长汛期特征汛期较短、季变较小汛期较短、季变大汛期长、季变小成因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降水季节短降水多,且季节长含沙量特征小大小成因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保护较好结冰期特征长较短无成因冬季长,气温低冬季较短冬季气温在0℃以上(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特 征成 因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水量较小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量较小汛期短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河流消失。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3、长江概况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第89页共89页
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长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汉江)、安康、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1)防洪与灌溉水灾严重河段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水灾原因长江中下游洪水有三个主要来源:宜昌以上的干支流;南面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北面的汉江。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造成水灾。同时,上中游植被近年来遭到破坏,泥沙淤塞严重,中许多大湖,围湖造田,造成分洪能力减小防洪工作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库,并重点治理荆江河段,最近又制定了长江上中游造林和水土保持的宏伟规划,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建设灌溉事业的发展目前,全流域的灌溉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60%(2)黄金水道运输价值①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②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干流上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③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航线建设①一方面疏浚长江航道,对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进行重点治理,加强沿江港口建设;②一方面吸取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扩大沿江的对外开放大力建设沿江经济带4、黄河概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1)母亲河的奉献冲积平原黄河是形成华北平原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形成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这些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水能资源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已陆续建成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的刘家峡、宁夏青铜峡、河南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灿烂文化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2)我国的忧患和黄河的根治忧患的原因黄河出黄土高原,流入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缓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有决口的危险黄河的根治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具体措施有:①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③第89页共89页
上中游修建水库也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修水库水仅发电,还可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径流。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挥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下游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近年来,黄河断流问题正日益引起我国政策的高度重视。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水库建设与管理,调峰济枯;另一面要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增强节水,护水意识;同时要加快黄河上游“引长济黄”工程的论证。5、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区,全长2197千米,流域面积45万平方干米,流经黔、桂、粤等省区,最后注入南海,主要支流有右江、左江、桂江、郁江。珠江水系包括西江、东江、北江三大江,西江为珠江的主流。整个水系河道弯曲,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西江上游红水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且集中。西江上游红水河段实行梯级水力资源开发,建设大型水电枢纽,积极发展航运。[补充]位于红水河上游的龙滩水电站是我国装机规模仅次于长江三峡的第二大水电工程。①西电东送的龙头:它的建设对于促进全国电力联网,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广东和广西电力增长的需要,优化华南地区电力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②防洪效益:对减轻西江和珠江三角洲的洪水灾害具有明显的效益。③航运效益:红水河自此将成为沟通黔、桂、粤三省区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为黔、桂两省区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外运开辟了便捷的新通道。④促进西部大开发:将带动当地建材、冶金、机械、农牧业和第三产业的极大发展。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前沿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粤港澳资本、技术、产业西进和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龙滩水电站将为广西境内的区域合作提供有竞争力的电价,优化投资环境,有利于这一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促进工业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拉动力。6、京杭运河:起、终点地位长度经过省、市沟通水系航运量北京到杭州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1800千米京、津、冀、鲁、苏、浙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7、两大湖泊分布区概况我国湖泊众多,分布范围广而不均匀,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为集中。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其中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①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绝大多数属内流湖,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其中青海湖(青)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纳木错(藏)为海拔最高的大湖。察尔汗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盐湖。除天然湖泊外,我国还有许多人工湖泊──水库。天然湖泊与水库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灌溉、航运、养殖、发电、提取化工原料和旅游等多种功能。我国不少湖区风景秀丽,如西湖、太湖、洱海、天池等,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补充]关注湿地2月2日世界湿地日我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我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的洞庭湖、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和香港米浦等7处湿地已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的直接利用功能有:①提供水资源及丰富的动植物产品。②提供矿物资源及能源和水运条件。湿地的间接利用功能有:①调蓄水量、调节气候;②沉积营养物质和净化污水;③与地下水交流和防止海水入侵;④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⑤具有景观和旅游价值;⑥具有教育和科研价值。考点搜索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第四节中国的自然资源学习自然资源时,应结合中国地图,同时将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1、基本特征第89页共89页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的位次人均值约占世界人均值的几分之几土地面积3三分之一矿产储量3五分之一耕地面积4三分之一河流年径流量6四分之一森林总面积6五分之一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1)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2)水能资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三峡电站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3.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比例不当)①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②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③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④问题: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⑤对策: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4.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形成重要矿产地,但也造成不同地区间资源流通交换,加重运输负担。(3)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三大伴生矿: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甘肃金昌的镍铜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铁矿)(4)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我国能源矿产的分布:我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为石油、天然气。第89页共89页
我国的煤60%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也不少。南方除云南、贵州等少数地区外,煤炭资源较少。重要的煤田有:山西:大同、阳泉、西山;河北:开滦;陕西:神府;河南:平顶山;内蒙古:东胜、准格尔、霍林河;辽宁:阜新;贵州:六盘水等。我国大陆上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著名的油田有:东北黑龙江的大庆,辽宁的辽河。天津附近的华北油田、山东的胜利以及中原油田(简称中华胜利了)、甘肃的玉门、新疆的克拉玛依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之一。我国天然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蒙陕高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主要的天然气田有:陕北靖边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长庆气田(以长庆气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输气管道);塔里木的轮台(西气东输);柴达木的涩北气田(涩宁兰输气管道);四川的泸州、自贡威远、江油、达川和重庆的涪陵、万州等地(四川盆地环形输气管道);南海的崖城13-1气田(向香港输气管道);东海的平湖气田(向上海输气管道)和春晓气田(供气宁波、绍兴05年建成)[注意]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中日关于俄的输油管线的争夺,中哈输油管线。我国金属矿的分布:(1)铁矿:铁矿是重要的矿产,因为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但贫矿多,优质富铁矿少。我国铁矿分布广泛,其中从河北、辽宁、四川最多。著名的铁矿有:河北迁安、内蒙古白云鄂博、辽宁鞍山、本溪、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等。(2)有色金属矿: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稀土、锡、钨、钛、锑、锂、菱镁矿居世界首位。重要的矿山有:铜矿:江西德兴、云南东川、湖北大冶(铜、铁);钨:江西大余;锡:云南个旧;锑矿:湖南锡矿山;汞矿:贵州铜仁;镍矿:甘肃金昌;稀土矿:内蒙古白云鄂博;金矿:山东招远;铝土矿:广西:平果;铅锌矿湖南水口山、青海锡铁山等④主要问题和对策:煤炭、石油、电力不足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乱采滥挖,既破坏环境,又浪费严重→依《矿产资源法》护矿,综合利用,并研究利用替代性新材料。5、海洋资源(条件优越,类型丰富)①渔场形成有利条件:第一,宽浅大陆架,水温适宜;第二,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营养盐类;第三,寒暖流交汇,也使营养盐类丰富。这样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饵料。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一年有两个鱼汛:冬季的带鱼汛和夏季的墨鱼汛)[补充]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原因:A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B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排放到该海域的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C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D位置适中,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②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海盐生产国,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其它还有苏北沿海、台湾西部(布袋盐场)和海南岛西部(莺歌海盐场)等也是良好的晒盐场所。[补充]长芦盐场形成原因:盐场的分布受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影响。长芦盐场地处渤海湾西岸。因为这一带有晒盐的优越自然条件:1。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2。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这是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我国近海石油丰富,目前已在渤海、东海、南海等部份海域开采出海底石油。采用国际招标是海底油气开发的可行性方式。此外,海洋水的淡化、海洋能源资源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也十分广阔。④问题:过度捕捞和近海石油污染对策:a禁止过度捕捞,做到捕捞结合;b防治海洋污染。6、森林资源①基本特点:a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b森林覆盖率低(13.9%),林木蓄积量小;c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②主要分布地区:a全国最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为主;b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天然林为主;c南方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③七大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护林工程,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④成就: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7、草场资源①我国草场资源面积居世界第2位,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②我国五大草原区:东北草原区;蒙、甘、宁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南方草山区。③第89页共89页
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代表畜种有蒙古马、蒙古羊、三河马、三河牛等);新疆牧区(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区,代表畜种有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伊犁马等);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属高原牧场、高山草甸,代表性畜种有藏山羊、藏绵羊、牦牛等)。④我国草场资源利用现状: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天然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沙化和碱化面积增加;草场载畜量越不来越少,一些地区已达到饱和状态。⑤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大力建设人工草场。中国人文地理考点搜索〖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中国的交通、商业和旅游〗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中国的旅游资源。〖中国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1、中国的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2、中国的疆域:第89页共89页
⑴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经济专属区)。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⑵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南北跨纬度近,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3、疆界和邻国⑴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⑵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对于我国的海上疆界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几个概念: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南海。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广阔的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及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领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伸,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领海的范围是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 内海:如果边缘海或海峡完全属于我国领海,则为我国内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专属经济区: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中延伸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符合国际法的用途(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半岛: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岛屿:我国是世界上岛屿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90%的岛屿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4、我国的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注意]这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建议同学们通过经常看电视(天气预报)、报刊、多看地图、多做填图练习和拼图游戏等方式,熟练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大小、轮廓特征等以及他们的简称、省会所在地城市等。第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1、中国的人口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2000年)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远大于俄、加、美、巴等国家。[注意]2005年1月6日“中国13亿人口日”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⑴人口分布:(掌握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城乡分布: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我国约有三千多万华侨和华人生活在国外。侨胞的原藉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第89页共89页
⑵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⑶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①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占1/3,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所以,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有特色的新型乡镇。使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③人口迁移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民工流动一方面使城乡差别缩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使农村过剩劳动力部分得到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就业、交通、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带来很大压力。④人口老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发展很快。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补充]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有六个方面的特点:①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②城市化发展较快。③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④老龄化进程加快。⑤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快增长。⑥家庭户规模继续减小。2、中国的民族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的地区分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民族政策: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第三节中国的农业和工业1、中国的农业主要内容见已发的农业相关内容补充⑴种植业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分布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成因这些平原地区,属于我国季风区,温度和降水条件好,属湿润和湿润地区,同时平原广阔,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地区差异北方南方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是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是水田,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棉花、油菜、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较广。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第89页共89页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需要量大米,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产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大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②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我国的农业生产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相应地建成立了九大商品粮基地,和商品糖、油、棉等基地,以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贯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方针。B.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基地类型分布地区商品粮基地九大基地: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商品棉基地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油料作物基地花生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油菜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芝麻主要在河南胡麻西北内陆地区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湾、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出口商品基地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C.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我国有近13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大。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400千克,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④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例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⑵林业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加快实施“141”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第89页共89页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例如: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⑶牧业我国畜牧业可以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著名的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藏绵羊、牦牛等。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⑷水产业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注意]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水产业分布受自然条件(主要是水域面积)、人口、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①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②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③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④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⑸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尚比较低;b“靠天收”“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尚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c农业结构尚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d农业“新,特,优”产品尚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e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如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补充]中国农业地理的综合分析一、东北区(黑、吉、辽)1、自然条件分析(1)长冬严寒但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一年一熟;年降水量平均达400—600mm,属湿润半湿润区,灌溉水源充足。(2)东北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遍布肥力较高的黑土,对农业机械化耕作极为有利。第89页共89页
(3)冻土广布,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4)沼泽地面积很大,也已通过排干水分来开发利用,但在开发中也引起了气候变干,所以沼泽地开发不宜过量。(5)本区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农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温度低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农作物大幅减产。2、农业特色(1)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2)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甜菜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3)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二、黄河中下游区(陕、晋、豫、鲁、京、津)1、自然条件分析:(1)多数地方属于暖温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大部分地区雨季短,降水集中在七、八两月,春旱(春季和初夏干旱)威胁农业生产是个普遍问题。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多数地方灌溉水源不足。(2)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的许多地方,盐碱危害很严重。(3)黄土高原的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便于耕作,黄土含有不少氮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但土质疏松,地表无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2、农业特色:(1)冬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其次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黄土高原谷子种植较多,山东丘陵和低山甘薯种植较多。(2)棉花是本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冀、鲁、豫三省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商品棉基地,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也是重要的产棉区。本区植棉的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对棉花生长有利;秋季晴天多,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也有利;再加上粉沙性的土壤适宜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三、长江中下游区(湘、鄂、赣、皖、苏、浙、沪)1、自然条件分析:第89页共89页
(1)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其余都属亚热带,夏季气温很高,江汉、洞庭湖、鄱阳湖等平原,周围山岭环抱,不易散热,都以炎热著称。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淮河以北是半湿润区,其余都是湿润地区。春末夏初,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生长更为有利,如果梅雨过短或过长,就会出现旱灾和涝灾。进入7月,梅雨结束,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燥,形成伏旱,此时,热量充足,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旺盛,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所以抗旱任务很重。(2)平原广阔,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3)江南丘陵红壤广布,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低产土壤之一。2、农业特色:(1)淮河以北以种植旱粮为主(江淮地区),以南以水田为主,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本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国占第一位。小麦也是本区的重要粮食作物。(2)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桑蚕等。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杭州湾沿岸是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植棉条件:热量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好,商品率高。不利条件是春夏有梅雨,夏季常有台风袭击,秋季有连阴雨)油菜播种面积广,成为稻田的越冬作物,浙江、江苏两省的太湖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桑蚕基地,是著名的“丝绸之府”。(3)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宜茶叶、油菜、杉木生长,产量很大。四、南部沿海地区(闽、台、粤、桂、琼及香港、澳门特区)1、自然条件分析:(1)我国纬度最低的一个区,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和两广;濒临海洋,夏季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造成这里丰沛的降水,雨季从4、5月份开始,延续到9、10月份。本区气候炎热多雨,无霜期长,作物几乎可以全年生长,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至三熟。(2)台风活动频繁,侵入我国的台风约80%在本区登陆。台风形成狂风暴雨,带来一定灾害,有时也可缓解沿海地区的旱情。(3)地形大部分为丘陵山地,平原面积不大,珠江三角洲和台湾的西部平原是本区最大的两个冲积平原。2、农业特色(1)水稻在本区普遍种植,珠江三角洲和台西平原是重要的稻米产区。甘蔗是本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粤、闽、桂成为全国重要的蔗糖供应地,珠江三角洲的产量更占重要地位。(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堤上栽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又可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据基上种植的作物不同,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种类。(3)有橡胶、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作物,海南岛的橡胶种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4)有香蕉、柑橘、菠萝、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果树。(5)台湾的樟树颇为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五、西南区(川、黔、滇、渝)1、西南三省一市在北纬35°以南,云南省南部还伸入到北回归线以南。四川、贵州、重庆和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云南南部属热带。川滇西部的高原山地海拔很高,气候显著降低,形成高山气候。2、四川盆地终年湿润,雨量充沛,霜雪少见,可生长甘蔗,柑橘,柚子。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3、成都平原为冲击扇平原,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灌溉便利,农业生产一向发达,早有“天府之国”第89页共89页
美誉。平原上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籽等,生猪、桑蚕的生长也很有名。4、云贵高原上的河谷盆地,当地称为“坝子”是重要的水稻产区,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区,因溶洞、地下河漏水严重,地表水缺乏,要注意兴修水利,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用水。5、滇南谷地(包括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全年可以生长,且冬季不受寒潮侵袭,夏季又无台风危害,具有发展热带作物的良好环境,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六、青藏区(藏、青)1、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势高,空气稀薄)。2、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3、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4、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5、“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七、西北内陆区(内蒙、宁、甘、新)1、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送到,水循环很不活跃,是我国气候最为干旱的地区。气候表现为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少,多风沙,气候干燥;晴天多,云量少,日照丰富;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大。2、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这里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西北区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植物来说,白天气温高、光照强,加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夜间气温低,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因此,本区所产瓜果品质十分优良。3、富有特色的灌溉农业。本区农耕必须依靠灌溉,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小麦、水稻、棉花、油菜、甜菜等都生长良好。(1)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这里利用黄河流向微微倾斜的自然坡度,开挖引水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宁夏平原至今保存有秦渠、汉渠等著名渠道。平原上沟渠纵横,阡陌相连,稻田密布,村舍向望,被人誉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发展成为“塞上米粮川”。(2)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灌溉农业仅限于高山山麓的冲积平原上,这里土质较好,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水源充足,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荒垦殖,引水灌溉,把荒漠变成了肥沃的绿洲。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长绒绵的主要产区,这里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积温量大,日照充分。新疆吐鲁番盆地,有引地下水灌溉的特殊工程—坎儿井。第89页共89页
4、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因降水较丰而成为我国水草最丰美的牧场和打草场,三河一带出产的三河牛、三河马,闻名全国;宁夏所产的滩羊是稀有的优质裘皮羊品种;新疆境内的天山、阿尔泰山,地形雨较多,山腰以云衫林为主的山地针叶林,以上以下生长牧草,以上为夏季牧场,以下为冬季牧场,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区,所产细毛羊是优良畜种。5、本区由于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任意樵采,造成严重的沙漠化危害。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防止沙漠蔓延和草场退化,是本区环境治理和改造的重要任务。2、中国的工业新中国工业的主要成就:①增长速度快:近50年来,我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例如:原煤、钢铁、水泥、布匹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原油、发电量、化肥等也列世界前茅。②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轻重工业比较协调,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如汽车、飞机、航天、核工业、电子、石油化学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填补了我国工业的许多空缺。③工业布局日趋合理。一方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在资源或原料丰富的内地新建了一大批工业城市或工业基地。例如,山西能源基地、兰州的石油化学工业、四川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钢铁工业基地西昌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等。④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北京、上海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石(石家庄)因具备工业基础、科技力量雄厚、高层次知识性人才集聚、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等有利因素,已开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的武汉、重庆、西安、兰州等地正日益成为中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主要的工业部门及分布:①钢铁工业: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工业布局受矿产、燃料、交通、市场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发达的城市主要有:鞍山、本溪、包头、太原、攀枝花、武汉、重庆、马鞍山、京津唐、上海等,除上海是利用了便利的水运交通、广阔的市场等有利条件而发展起来,其它的城市或有丰富的铁矿石,或有丰富的能源(煤炭等),或交通便利,或市场需求量大,或几种条件兼而有之。②石油化学工业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学工业生产水平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石油化学工业主要分布在大庆(原料丰富)、北京(接近原料产地——华北油田;有大庆至北京的输油管)、辽宁(辽阳、大连)、山东(胜利油田)、西北的兰州、上海(海运便利,市场广阔,科学技术水平高)等地。③纺织工业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天津、上海、无锡等老纺织工业基地得到加强,更得要的是在接近棉花产地和消费市场的地区新建了一大批棉纺织工业中心。如武汉、北京、西安、郑州、石家庄、邯郸、乌鲁木齐等。主要工业基地: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都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有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等。它们各自有不同的有利发展条件和特色。①辽中南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辽阳、抚顺等城市。以重工业为主,本地区资源(煤、铁、石油、木材等)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钢铁、机械、石化等工业发达。②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轻重工业都很发达,本地区资源丰富(煤、铁、石油、海盐)、交通便利(铁路、海运)、科技教育发达。重点发展了钢铁、机械、化工、轻纺等工业。③沪宁杭工业基地,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宁波、嘉兴、湖州等城市,是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历史悠久、效益最好、结构最完整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本地区资源和能源缺乏,但交通、农业、科技教育发达,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高。人们的市场经济和商品意识较强。对外开放程度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高。④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以轻工业为主。本地区主要是利用了靠近香港、澳门,很多地方是侨乡,对外经济联系便利以及对外开放政策优惠等优势,吸引外资而发展起来的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第89页共89页
第四节中国的交通、商业和旅游1、交通⑴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目前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铁路,初步形成了“五纵三横”的全国性铁路网。“九五”期间新修的南昆铁路,使我国资源丰富的大西南有了出海通道。青藏铁路已开工建设。主要铁路枢纽有:北京、沈阳、兰州、郑州、徐州、株洲、南昌、上海等。南北干线:①京广线 ②京哈线 ③京沪线 ④京九线 ⑤同蒲线 ⑥太焦线 ⑦焦柳线 ⑧宝成线 ⑨成昆线东西干线: A、京包线 B、包兰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E、沪杭线 F、浙赣线 G、湘黔线 H、贵昆线“五纵”与陇海线、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五纵”名称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与陇海线交汇处的城市“徐州商丘郑州西安宝鸡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南京九江武汉枝城攀枝花⑵公路发展很快,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形成覆盖全国全部2000多个县市和绝大多数乡、镇的庞大公路网,1992年通车里程达105.7万千米,通往西藏的有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滇藏公路。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年)以来,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如北京一天津一塘沽线、沈阳一大连线、京沪高速公路等。⑶内河航道有11万千米。航运比较发达的航道有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长江是我国内河航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沿岸重要港口。⑷海洋运输,我国海上航运分为沿海航运和远洋航运。沿海航运可以分为以大连、上海为中心第89页共89页
的北方航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航区;主要通航: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等主要海港,远洋航线可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洋运输总载重吨位居世界第2位。⑸航空运输,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航空运输网,600多条航线联系亚、欧、非、美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及国内重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2、中国的商业:⑴商业中心及其形成:商业中心的形成,应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二是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出条件,便于商品集散。所以,我国的商业中心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和交能便利的东部地区。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北京次之。⑵中国的对外贸易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①历史上:以出口丝绸、瓷器、茶叶为主。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介绍。②建国初期:以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③现在: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占80%以上)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美国、日本、韩国、西欧和东南亚各国主要外贸口岸有:沿海的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以及边境城镇中国加入“世贸WTO”(2001年11月10日,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主要意义:①当前全球经济成为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的“地球村经济”,中国要发展不能游离于这种联系之外;②加入“世贸WTO”,使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具有发言权,有利于改革国际经济的旧秩序,提高中国在世贸格局中的地位;③可以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提高中国企业现代化和管理水平,增强出口产品竞争,改善出口商品构成等。3、中国的旅游业: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等特点,被称为"无烟工业",成为各国重要的经济部门。旅游业不仅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和创汇,而且能带动工业、农业、建筑、商业、邮电、运输、文化等行业的发展。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⑴自然风光: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四川的九寨沟、湖南张家界、台湾日月潭、杭州西湖、吉林白头山、福建武夷山等。⑵古代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西安的秦陵兵马俑、北京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龙门石窟、敦煌古窟的壁画、拉萨的布达拉宫等。⑶革命纪念地: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井冈山、延安等⑷民族风情:壮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注意]通过读图、画图将主要旅游景点特别是十大旅游胜地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注意观察各旅游景点之间与其他重要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在重要经纬度附近的旅游景点的经纬度位置也要掌握。能够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和发现、预测旅游区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选二中所学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思路去评价某区域发展旅游业的条件,能评价“假日经济”的好处和可能带来的问题,注意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考点搜索〖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第89页共89页
〖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青藏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知识要点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揽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第89页共89页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南方地区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气候特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第89页共89页
土壤: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农田区的水稻土。主导因素:东部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加,西部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西北地区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的非季风区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主要湖泊:罗布泊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青藏地区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藏南地壳活跃,为两大板块碰撞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农牧业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区。气候特征: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区差异大;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水文特征: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第89页共89页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主要湖泊: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主导因素:地势高 2、我国四大区域农业生产一览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主要农产品: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第89页共89页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②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主要农产品: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第89页共89页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主要农产品: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青藏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主要农产品: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3、我国四大区域工业生产一览北方地区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等。著名海港: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河港:哈尔滨。第89页共89页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著名的矿产地:煤矿:抚顺、阜新、鸡西、鹤岗、开滦、大同、峰峰、阳泉、平顶山、焦作、兖州、平朔、神府。油田:大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海盐:长芦。铁矿:鞍山、本溪、迁安、磁山。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白山、丰满、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刘家峡。③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区。工业生产: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钢铁、石油、化工、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沈阳(东北最大工业中心、多种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化工)、鞍山(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工)、哈尔滨(电机、制糖、麻纺)、齐齐哈尔(机械)、大庆(石油、化工)、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工、造船、电子、纺织)、石家庄(棉纺)、唐山(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工、机械)、太原(钢铁、化工、能源)工业区: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工业带东段、沿海工业带北段。南方地区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桑蚕产区。交通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沿海运输密切配合,水陆联运条件好。铁路:主要铁路干线构成“六纵三横”铁路网。“三横”:北是陇海线,中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北是黎湛-南昆线;“六纵”:京沪、京九、京广、焦柳、襄渝-川黔、宝成-成昆线。内河航线:京杭运河(港口: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河(港口:蚌埠)、长江干支流(港口: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宜宾)、珠江干支流(广州、肇庆、梧州)。沿海港口: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香港、湛江、北海。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南岭和横断山区的有色金属矿产最有特色,滇、苏北、皖北的煤、大陆架石油、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资源也较丰富,四川盆地的井盐,四川是我国铁矿比较丰富的省。著名的矿产地:煤矿:徐州、“两淮”六盘水、天府;海盐:莺歌海、布袋;铁矿:海南、马鞍山、大冶、綦江、攀枝花。有色金属:铜(德兴、东川)、钨(大余)、锑(锡矿山)、铅锌(水口山)、锡(个旧)、汞(铜仁)、铝(修文)。②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横断山区、珠江上游、东部沿海各河流。著名水电站有:长江流域:丹江口、安康、五强溪、葛洲坝、三峡、隔河岩、宝珠寺、乌江渡、二滩;珠江流域:天生桥、岩滩、西津、大化。钱塘江:新安江、乌溪江。闽江:水口。③江南丘陵盛产毛竹、茶、油茶、油桐等多种用材林和经济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木材基地、海南、滇南盛产各种热带经济作物。东南沿海地区缺乏煤等能源矿产。第89页共89页
工业生产: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钢铁、有色冶金、化工、能源、造船、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发展。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化工、电子)、徐州(煤炭)、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电子、化工)、马鞍山(钢铁)、景德镇(陶瓷、飞机)、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能源)、长沙(有色冶金)、重庆(能源、钢铁、机械、纺织)、成都(机械、纺织、仪表)、贵州(有色冶金)昆明(有色冶金、机械、仪表、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制糖、罐头)、柳州(机械)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沿海工业地带南段。西北地区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绿洲地区通过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新疆是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其丰富,进一步开发潜力很大,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著名的矿产地:油田:克拉玛依、玉门、南疆。稀土:白云鄂博。有色金属:镍(金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工业生产:突出特点-工业初具规模,稀土工业、石油工业、有色冶金、纺织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包头(钢铁、稀土、纺织)、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纺、制糖)、银川(毛纺)、乌鲁木齐(化工、纺织、制糖)酒泉(航天)。工业区:陇海-兰新工业区西段。青藏地区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聚宝盆”之称。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铅锌:锡铁山。钾盐:察尔汗盐湖。盐池:茶卡盐湖。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青海黄河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梯级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羊八井地热电站。第89页共89页
工业生产: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5、台湾省、香港和澳门台湾省 ⑴地理位置与范围:本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⑵台湾岛约有2/3面积为山地。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作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西部平原宽广。岛上多火山、地震。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最长河流浊水溪仅186千米。最大湖泊日月潭。 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①森林: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其中樟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伴。②农产品:以水稻、甘蔗、茶叶和水果中的香蕉、菠萝驰名。台湾的海域鱼产丰富,台湾海峡为优良渔场。③矿产资源:山区多金、铜等金属矿产;西部为煤、石油分布区;北部火山有丰富的天然硫磺;西海岸盛产海盐;浅海地区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 ⑷工业和旅游业: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的经济,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旅游业是台湾重要经济来源。 ⑸人口与主要城市:台湾全省人口2000多万,97%是汉族。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很早以前从福建、广东迁移过去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海港。香港 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中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份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人口约600万,其中中国血统居民占98%,祖藉广东省的最多。香港重要转口港,居国际贸易有利位置。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也是世界信息和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原料、燃料、副食品、淡水、建筑材料等大部分依靠进口,工业多属加工工业。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香港的旅游业也很发达。1997年7月1日香港已回归祖国,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岛组成。人口40多万,其中中国血统居民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祖籍也以广东省最多。旅游业是澳门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1999年12月30日,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二节区域差异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界限:东部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89页共89页
东部季风区——3000m等高线——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青藏高寒区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青藏高原自然因素地貌二、三级阶梯上,三大平原、两大高原,低地、丘陵、盆地海拔较低海拔较高,差别显著,二级阶梯,高原、山地盆地海拔高,一级阶梯,有世界高大山地气候季风影响显著,降水多,集中在5-9月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大风天气多高寒,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植被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土壤多为林下发育,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土层薄,发育差河流多外流河、多大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多内流河,短小,雨水、冰雪融水补给多为内流河,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人类影响广泛、深刻,主要农耕区影响小,只在有水的地方有人类活动,有绿洲农业、牧场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较完整,以畜牧业为主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地区分界(活动积温)地形温度带景观土壤农作物耕作制度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区 3200 山环水绕平原广布寒温带中温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肥沃黑土春小麦、大豆、甜菜一年一熟第89页共89页
4500 7500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大平原大高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黄土广布冬小麦、棉花、花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旱地)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山地丘陵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贫瘠红壤水稻、油菜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田)华南热带湿润地区低山丘陵热带季雨林砖红壤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三熟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地区分界地形气候带河流景观农业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东部)贺兰山,相当于200mm年等降水量线宽阔平坦的高原温带半干旱区多内流河旱生草原旱作农业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西部)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温带、暖温带干旱区多季节性河流荒漠草原绿洲农业4、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表现原因水平分异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出现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北部和南部是呈东西走向的山脉,西北部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南部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夏半年有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进入。垂直分异随海拔升高自然景观发生明显变化;从高原边缘至内部,垂直变化由繁及简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大;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小5、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地带范围地位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东部12个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科技水平最高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海运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缺水,江河下游洪涝多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中部第89页共89页
9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腹地,担负承东启西的作用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和重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东北林区过度砍伐,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危害、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发挥能源优势,建设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强东西交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西部10个省级行政区位于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70%国境线,利于边境贸易,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成为中国动力基地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考点搜索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第一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地理背景:⑴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②千沟万壑,支流破碎第89页共89页
⑵脆弱的生态系统: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a.地理位置特殊,多处过渡地带b.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②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⑶尖锐的人地矛盾:恶性循环2、问题和解决措施:⑴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②过度樵采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④开矿⑵整治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3、发展农业自然条件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利: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①位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④土壤贫瘠⑤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可持续发展:①控制人口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第89页共89页
第二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1、背景:⑴位置和范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行政区划跨新、宁、甘、内蒙古及吉、辽、冀、陕等省区的一小部分。⑵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洞中部为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新疆境内)三山夹两盆。⑶自然特征: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自然—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地形-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②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以贺兰山为界2、分布: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采,造成沙丘活化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重视环保,荒漠化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但危害大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③大风吹杨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渡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4、治理: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第89页共89页
第三节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1、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长江三峡: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200千米左右的河段。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三峡地区:从宜昌到重庆的三峡淹没区及周围地区,包括20多个县(市、区)。实际就是三峡库区。2、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⑴防洪: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洪水灾害最为严重自然原因:①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汛期长、支流多、水量大;②泄洪能力不足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大;④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人为原因:①上游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②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⑵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社会经济效益: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地区,少量供应重庆和川东。对缓解华中、华东、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环境效益:以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⑶航运: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对宜昌以下航道也有改善作用。3、百万移民的安置:⑴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范围广、人数多、补偿资金巨大;库区的移民环境容量不足(最大困难);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巨大⑵移民安置条件:就地后靠、就近安置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因三峡工程周期长,因此安置的时间较充裕;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的支援⑶开发性移民:(优势)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有水平,同时为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移民致富创造条件;把移民安置和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4、生态效益:正面:主要发生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①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第89页共89页
负面:主要发生在库区(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②移民、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滑坡的可能性增强;④库区、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⑥对水中生物中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⑦水库蓄水可能加剧蚊虫孽生,影响人群健康) 第四节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1、背景:⑴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山麓缓斜平原高山前冲积扇土地质量高冲积低平原主体海滨滨海平原低地势极低中低产田集中区⑵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盐碱:水盐运动春秋反盐,夏积盐冬稳定原因——气候(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地形(地势低平,洼地排水不畅)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不合理开垦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地、盐碱地所占的比重较大,对这些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关键所在。2、问题和措施: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A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地势低平,洪涝严重,成土母质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指导思想:因洼制宜;效果:鱼塘—台田模式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B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水盐运动:春秋返盐(积盐),夏(淋盐),冬稳定第89页共89页
冶理:调控水盐运动(引淡淋盐—灌溉,降低作物根区土壤含盐量;井排井灌—抽取盐水,补充淡水;农田覆盖—用地膜、作物桔杆覆盖,抑制蒸发;农业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培肥、改良品种)⑵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华北河流径流量小水资源时间变化大,冬春缺少严重,年际变化大浪费、污染要求量大⑶风沙危害---沙尘天气沙尘来源:干旱内陆,施工工地动力:盛行风影响地区:下风向地区形成原因自然①气候干旱②植被稀少③地表疏松人为①滥垦滥伐②过度放牧③违章施工㈣过度开采治理措施:①退耕还草、林②合理放牧③文明施工④植树种草 第五节南方低山丘陵的整治与开发1、背景:⑴回归带上的绿洲:位置范围:在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地区。区位优势: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具有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开发潜力巨大。人地关系: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⑵资源优势与问题:气候资源:优-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且配合好缺-春季低温阴雨,盛夏干热少雨生物资源:优-品种多,更新快缺-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品种单一,经营粗放土地资源:优-多种经营,分层布局缺-生态脆弱,易产生生态问题,地表切割,地形复杂第89页共89页
土壤是红壤其特点是:瘦——有机质少、肥力低;酸;粘(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水资源:优-丰富,利于水电、农业缺-地形多样,开发难度大2、农业面临的问题: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a人多地少,毁林开荒b能源短缺,砍林取薪 对经济发展影响:措施推广生活用煤、炉灶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沼气、营造薪炭林3、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调整山区农业结构⑴走立体农业之路: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⑵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山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第六节东北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 1、土地资源优势: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占全国1/5;人均面积大,是全国2倍;每个劳力负担面积是全国5倍;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黑土、黑钙土土地生产力水平高)问题:①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原因: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降水集中,多暴雨措施: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化物、牧草;秸秆还田(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②湿地破坏—沼泽地禁止开垦,保护湿地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生产潜力大,此处地势平坦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第89页共89页
开发沼泽,要注意有计划地保护沼泽,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沼泽作用(蓄水池,水源地;调节气候,保护环境;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植物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负面效应(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气候变迁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在继续发展种植业,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升值2、森林资源优势:①全国最大林区(36%,是全国3倍,人均林地是全国8倍,林地占全区42%)②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林木畜积量1/3)③宜林地区广问题: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表现为:①采育失调;②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③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综合开发措施:挖掘森林工业发展潜力;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深度;发展果园林业和柞蚕生产,加强林业基地建设第七节西南交通运输建设1、背景:资源优势:①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有色金属矿、四川天然气储量全国首位、水能70%、贵州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广西北部湾油气;②丰富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③漫长国境线,发展边境贸易;④丰富的农林资源—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云南“动植物王国”等大西南交通建设障碍:①地势起伏大(三级),跨山跃河;②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不平;③地壳活动强烈,多地震;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西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发展交通意义重大。2、解决措施——交通建设:①出海公路:成都—贵阳—南宁—北海(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两广丘陵)②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使云南和东盟各国拥有一条贸易通道,缩短我国内陆省分南下印度洋的距离。第89页共89页
③南昆铁路:南宁—昆明a、 连接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实现优势互补,带动经济发展。b、 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c、 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d、 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对人、财、物、信息、资金的吸引和集聚作用。3、农业发展:条件:利光热充足,降水丰沛不利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发展:①立体农业②特色农业——彩色农业:花卉、蔬菜、水果、优质烤烟等。 第八节海岛和海域的开发1、背景地理区位优势:①海陆位置: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②相互位置:近港、澳、台;内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外临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既有广大的内陆腹地,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的辐射作用。③交通位置: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航线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连接两洲(亚洲、大洋洲)和两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有利于依托港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热带资源优势:①气候资源:光照充足、热量、降水丰沛一年三熟,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②生物资源:药用植物、用材植物、珍禽异兽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有利于发展成为热带作物的基地和旅游业基地。③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是环带产业布局的自然基础。海洋资源优势:我国最大的海洋省,(拥有岛屿)600多个,管辖海域200万平方千米),是其最突出的资源优势。第89页共89页
①生物资源:生物种类多适宜发展海洋捕捞和养殖业海洋生态系统提供食品资源,又可作为旅游观赏区②渔业资源:渔场面积大,浅海、滩涂面广大,港湾众多适宜远洋捕捞业和发展人工养殖业,是我国热带海洋渔业基地。③油气资源:沉积盆地广(北部湾、珠江口、莺歌海、琼东南、西沙海槽盆地等)是我国未来油气基地。④旅游资源:海岸热带景观、红树林、热带雨林、热带作物园、自然保护区⑤空间资源:可开发成海上渔业补给、贸易、旅游、热带海洋科研基地2、自然环境特点:地形地势:全岛近似椭圆形,中高四周低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环带名称地貌类型海拔高度资源特色产业布局海 陆海岸带平原低于100米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好港口建设,发展外向型加工工业丘陵、台地环带台地、丘陵100~200米面积大,地形平坦,土壤较好热带农业生产基地山地、丘陵带丘陵、山地-500~1100米物种丰富,水源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林业、旅游业3、开发与保护:合理布局产业:环带开发布局是海南岛资源开发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即适应了海南岛自然环境的环带状分布特征,又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要求。特色经济:特色工业:支柱工业——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建设现代大工业体系;建设西部工业走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热带高效农业:瓜菜生产基地、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育种基地、水产业。特色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第89页共89页
第九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背景:天然气的利用:优点:①干净、清洁、使用方便;②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地位:我国将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天然气的分布(陆上):特点: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分布地区: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开发利用格局:①东部油气田(东北、华北)产量递减;②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③西部地区油气开发的限制条件(a勘探开发资金短缺日益严重b西部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c现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外运需要);④东部地区对天然气需求市场巨大(a人口稠密、经济增长快,但能源短缺现状长期未改变;b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使得大气环境恶化、酸雨大面积发生;c煤炭发电和运输占用大量土地、港口和水资源)——我国天然气产品的最大短缺地区2、西气东输:能源输送大动脉资源保证:塔里木气区、鄂尔多斯气区技术保证:石油化工基地、现代工业体系市场前景广阔:长江三角洲深远影响: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经济格局(轻重工业的调整)西部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综合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注意]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第十节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第89页共89页
1、背景:上海市的发展:①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广阔的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②城市规模的扩大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①道路狭窄、交通拥堵;②居住拥挤;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用地紧张2、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开发条件:①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②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城市规划:①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区和非城市化区两部分;②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③通过多种交通工程,把浦西和浦东联系起来;④把浦东建成花园式城市第89页共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