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试题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ID:70497 2021-12-03 1 6.66元 55页 681.5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45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6.66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练习题精选汇编(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为什么要读鲁迅?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为了了解和认识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一百多年来,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了解的,鲁迅是第一人,他的眼光很“毒”,他重新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研究中国文化的人很多,但鲁迅很特别,他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思考,不是书斋中隔岸观火的学问,而是带有痛切的感触,从生命体验总结的人生智慧,读鲁迅和学文化的概论不同。读鲁迅可以提供分析传统文化的角度和方法,我们既要读孔子、孟子,读古代史、现代史,也要读点鲁迅,知识结构才比较全面,思想方法才比较辩证。读鲁迅,还可以带给我们对于自身所处文化的真切的体验,克服在文化问题上“民粹式”“愤青式”的粗糙思维,他对文化的批判性认知,是基于对人性的深透了解,基于对自身思想心理不断的“自剖”,他反传统、反专制、反精英、反庸众,思维是辩证而尖刻的,是“不合群”也“不合作”的,有时说的话很“难听”,但那是知人论世,能让人警醒,换一个角度去打量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在网络时代,过量的信息冲刷可能会让思维碎片化、平面化,过度强调娱乐消费的流俗文化,又使人们的精神趋于粗鄙,现在大部分人都在玩手机,往往都是活在“同温层”,活在朋友圈,见不得不同的意见,也拒绝不同的信息,以为我们无所不知,其实很封闭、狭隘、夜郎自大——这些鲁迅都批判过。所以,鲁迅那种批判性的深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跳出庸常和习惯,突破“同温层”阅读,用超越的眼光看世界,思想变得深邃,精神得到升华,是有助于拯救“文化滑坡”的。鲁迅不是优雅、平和、休闲的,而是真实、严峻、深邃的。读鲁迅是“思想爬坡”,并不轻松,甚至费力、难受。从“生活化”的立场,也许一些人并不“喜欢”鲁迅,我们读鲁迅也并非学习鲁迅做人,不必让自己变得尖刻,我们是要学习鲁迅的思想方法、批判意识,从他那里获取对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清醒认识,激发思想的活力,获取人生的动力。(摘编自微博考试研究所《温儒敏:青年人为什么读鲁迅?》)材料二:第55页共55页,东方历史评论(以下简称“东”):最近关于鲁迅您在思考什么?钱理群(以下简称“钱”):近年来我对鲁迅的研究不是太多,更关注的是鲁迅的当代意义,更具体的是在青少年中讲鲁迅,引导青少年读鲁迅。东:那您觉得鲁迅对于此刻,21世纪初期,最迫切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钱:鲁迅对于现代中国是一种当下的存在,是“正在进行时”的存在。在当下的中国,鲁迅是一个很好的批判性资源。如何看中国?怎么看待中国的改革?怎么了解中国的国情?鲁迅都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我常常从鲁迅那里寻找资源,因为第一,他是原创性的;第二,他是源泉性的。我经常讲,鲁迅相当于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我认为鲁迅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现在的教育界不断地出现"把鲁迅赶走"、赶不走也要淡化的趋势,但是我一直在做一个实验:青少年怎样接受鲁迅?接受鲁迅后有什么变化?我到三个中学开选修课,效果都非常好。中小学教师中有理想、有良知的,都很爱讲鲁迅,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我的教学经验都证明了,青少年接受鲁迅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现实中的很多问题,鲁迅只能给你启发,不能给你答案。鲁迅已成为一份公共财产,我相信所有的鲁迅的阅读者,甚至是中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启发,都能有发挥的余地。东:您怎么看鲁迅的杂文?钱:我们对鲁迅的杂文注意得不够。大家总觉得杂文是现实的反映,时间久了,对现实就陌生了,其实不是这样。鲁迅的杂文里有很多超越性的思考,有两大特点:一是深入民族文化的深处。是深入人性的深处。我最近有一个演讲——“和青年一起读鲁迅杂文”,谈鲁迅杂文的特殊性,对当代的意义,还有鲁迅杂文里的思维方式——他怎么看这个世界。对青年人的教育不一定要把某种结论强加给他们,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怎么看世界的独到的思维方式。(摘编自重庆一诊公众号《不应该被遗忘的鲁迅》)材料三: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的作品就被选入了语文教材里。喜欢他的读者是那么多。鲁迅作品的受人欢迎,有多种原因。那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真实地还原了现存世界的明暗,对生命的痛感的描述是前无古人的,那大概是受到了尼采、安德烈夫、迦尔洵的影响。在那些奇异的文本里.第55页共55页,)还有着冷热相间的幽默,以及精神的穿透力。西方学者的逻辑的力量也呈现在那里。更重要的是,鲁迅所写的文字,都是个体生命的无伪的袒露,自己的困惑不安以及不甘沉沦都闪现其间。中国几千年的读书人,敢于暴露世界和自己的,向来少之又少。所以茅盾和瞿秋白都感叹鲁迅作品的深邃,以为无论在精神的“深”还是艺术的“新”上,都是当时的任何人所不及的。将鲁迅的作品引入教科书里,是几代有识之士的选择。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张中行这些语文教材的编辑大家,都对鲁迅推崇不已。我记得叶圣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鲁迅的作品,赞佩其冲出古文的束缚的智性,是可以做学生的示范的。张中行在《文言与白话》一书里讲文章的章法,多举鲁迅的例子,用以证明文法精妙的缘由。向中学生推荐鲁迅,是知识界自发的事情。那些有识之士,从鲁迅的文字里发现了弥足珍贵的因子,把闪光的文本介绍给青年,至少可以让他们懂得创造和审美、爱心与责任的价值。(摘编自橙子辅导《别样鲁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称鲁迅为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了解的“第一人”,不仅因为他知识结构全面,更因为他的思想方法辩证。B.阅读并学习鲁迅,虽是“思想爬坡”,但有助于避免思维的碎片化、平面化、惯性化,使思想不至于庸俗浅薄。C.鲁迅的作品很早就被选人语文教材且读者众多,茅盾和瞿秋白也因此感叹鲁迅作品的深邃,认为当时无人可及。D.三则材料都谈及引导青年人阅读鲁迅的重要意义,材料一、二偏重于思想性方面,材料三则偏重于艺术性方面。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要了解和认识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就能克服在文化问题上的粗糙思维,找到打量世界的新角度。B.钱理群把鲁迅比作莎士比亚、泰戈尔等,是因为鲁迅和他们一样,能为后世提供丰富的认识资源。C.从钱理群到中学开选修课的实践经验来看,鲁迅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应被合理利用而不是被“赶走”。D.鲁迅作品中有对人性的洞察,有对世界和自我的剖析,因而显现出思想的“深”和灵魂的“真”。3.下列鲁迅的名言名句中,不能体现其"反传统,反专制,反精英,反庸众"的批判性思想的一项是(3分)A.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摩罗诗力说》)第55页共55页,B.从来如此,就对么?(《狂人日记》)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D.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为了忘却的纪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饿了么”的全职骑手2017年月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能力出众的“单王”月收入甚至可达3万元,这已远超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者的月均薪资。据报道,2018年富士康工人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更何况普通制造业工厂根本拿不出富士康这么高的工资。结果就是:人往高处走,制造业则招不起人。外卖骑手平均年龄在26—30岁之间,35岁以下占近70%。富士康27万名员工中,30岁以下的员工占到59.65%,看上去还算和外卖行业旗鼓相当,但相比2012年,年轻人的比例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不能吸引年轻人是对制造业的致命打击,一个失去年轻人的行业将会如同一潭死水。不妨参考一下美国的情况。1970年后,美国传统制造业所在的“铁锈八州”人口增量严重放缓,反倒是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和佛罗里达三州人口激增。“加德佛”三州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此次人口大迁移,其实是就业人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结果,被称为“服务业革命”。因此,外卖行业从制造业抢人,从本质上说,属于中国式服务业革命中的一个具体场景。(摘编自吴晓波《为什么几百万中国年轻人愿意送外卖不想去工厂》)材料二:制造业工厂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日益完善,从根本上削减了工厂对普通工人的用工需求。根据对国内2000家企业的调研,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为19.6%。在技术迭代的形势下,外卖员成了国内制造业工人转行的主要选择之一,由工人转行的外卖员成了行业主流。第55页共55页,受疫情影响,今年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明显,但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各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的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2.0.尽管如此,收入相对普通劳动力岗位较高的技工,依旧很难成为年轻人的优先职业选项。从一个基层劳动者的角度看,在大致相当的薪资区间,相比能快速入行的快递外卖员,花费更高的培养成本、冒着更大风险去学习高级技工课程,则显得投入产出比太低。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能的快递外卖员们,也很难找到快递行业之外的工作。从整体上看,中国制造业的年轻劳动力就业确实在萎缩,新经济下的新兴服务业更能吸引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更重视工作性价比、岗位尊重、工作环境等因素,工厂要想留住年轻人,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提升。(摘编自赵一苇《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中国的制造业怎么办?》)材料三:最近,“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些媒体将某些工业生产厂家的用工荒与外卖送餐骑手数量迅速增长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表面看似有理,实际上不合逻辑。在相对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向体现了市场的价值取向。外卖送餐骑手剧增和工业生产用工荒,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是劳动力市场流动和选择的结果。那些“宁愿……也不……”式的思维,其实还是受另一个非市场的价值标准支配着,这种认为去工厂高于当骑手的价值取向是那么令人不安。然而,市场的无形之手正是通过配置资源来不断提高市场效率的,配置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劳动力市场价值的过程。工业生产用工荒,实际上反映了工业生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价值倒挂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在减少外卖骑手的数量和收入上打主意,也不能在其他行业制造挤出效应以迫使劳动力转向工业生产行业,而只能顺应劳动力市场的行情,要么给劳动力以应有的价值,要么转业。那种“给6500元月工资还招不来一个成衣厂普工”的说法就多少显得矫情。6500元还招不来工,说明一个普工的劳动力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当然,个中原因并非仅仅是用工者付酬问题,更多的是整个市场价格信号体系以及税收、劳工保护、社会管理等体制性问题,而这也正是中国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理由所在。跳出“宁愿……也不……”式思维,才能找到工业生产用工荒的症结。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作为新业态的组成部分,外卖送餐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前景看好,社会效益也同样很好。不能将这种市场现象与用工荒对立起来,进而做出损害外卖行业发展以补救工业生产用工荒的蠢事。第55页共55页,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街道或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中,快递车辆几乎抬眼可见。流通产生价值,流通实现价值。外卖送餐骑手是物流行业的劳动力,物流业是工业生产的延伸,是工业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外卖送餐行业发展迅速,说明其找准了市场需求,其结果是极大地扩容了餐饮市场空间,既提升了市场效率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关数据显示,仅美团外卖一家的日订单就达2400万,维系着360多万家商户和60万外卖骑手的生计,三成骑手月收入5000元以上,此外去年还有200多万兼职外卖骑手从平台获得了收入。这样的市场规模,吸引那么多“宁愿”的年轻人,奇怪么?(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为什么有人惊诧于年轻人宁愿送外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富士康中年轻人的比例看似和外卖行业中年轻人的比例差不多,实际上,前者相比2012年数据已经下降。B.调研显示,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不超过两成,其他的岗位必须使用人工,所以才出现用工荒。C.技工的薪酬相对于普通劳动力岗位虽然高一些,但培训的成本也比较高,有一定的风险,因而难以吸引年轻人。D.快递外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前景良好,社会效益也很好,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是很正常的选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不能听任“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现象危及中国制造业的壮大发展。B.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没有借鉴作用。C.高技能人才依然紧缺,制造业工厂应花更多的经费和精力去培养高级技工。D.只有顺应劳动力市场的行情,给劳动力以应有的价值,才能解决工业生产用工荒的问题。3.下列对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在文中无据可依的一项是()A.有更多的普通劳动力转向现代服务业。B.服务业和制造业薪酬差距将进一步加大。C.工厂通过自我提升能够重新吸引年轻人。D.市场配置资源使制造业薪酬提高。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请分别概括其原因。5.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第55页共55页,(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①博物馆的使命,是个厚重而又常新的话题。说它厚重,是因为它承载着人类文明,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叙述着过往;说它常新,是因为在不同时代,它总是带着不同的色彩并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和职责。在新时代,要让文物、遗产、古籍活起来,博物馆承担着重要使命。②博物馆能以物教人。“物”是一切博物馆的基础存在,是博物馆的本质内容,也是历史、文化存在的载体。物的搜集、甄别、保存、陈列都有其基本的规范及内在辑,既是一项系统的专业工程,也是一项体现审美价值的艺术工程,还是一项需要敬业奉献的工程。近代实业家张謇当年为办博物苑,“謇家所有,具已纳入”。以物教人,就是要将物的形态真实、准确、合理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在观物、识物、赏物的过程中,既能观看其形态特征,也能感受其本质属性,还能体会其生命灵性。在此过程中,让观众由物及物,由物及理,由物及人,并从中获得知识,体会美感,陶治性情。③博物馆能以史有人。“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物的背后有着其特有的历史和故事。要将这些历史和故事尽可能真实地挖掘出来、准确清晰地描摹出来、形象生动地讲述出来,既需要知识水平,也需要智慧能力,还需要付出艰辛劳动。要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将故事讲得生动形象。张謇当年呼吁国家办博物馆,认为博物馆功能之一就是存史以公诸天下,以物存证,以史服人。博物馆本身亦具有存史功能,除了书本外,博物馆的文物、遗存都是非常鲜活的史料,能够“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让人们在倾听历史故事中学史、懂史,提高鉴史能力和欣赏水平,又在触动和感动中汲取正能量。④博物馆能以文化人。“文”指的是文化,文物背后有历史有故事,历史故事背后蕴含着文化。以文化人是指由“物”“史”所体现出的文化来引导人、熏陶人、感化人,使人们的心灵、思想得到浸润和滋养。文化既客观存在,又抽象无形。以文化人,博物馆的这个功能和职责在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蕴含于文物之中,人们在观物、品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感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既带给人精神的愉悦和享受,也能领略并感知文化遗产的精髓和力量。⑤物、史、文三者处于不同的层面。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基础;史是能够领略、感知的,是物与文化的桥梁纽带;第55页共55页,而文则是无影无形的,当然,它虽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可意会的。史借助于物得以表达,而文又附着于物的形体、史的内涵之中。物所展陈的程度、史被挖掘的水平,这二者对文化的揭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⑥要让文物动起来,让博物馆活起来,除了内容的实、形式的美,还要有手段的新、方法的活,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来获取并释放更多信息。内容、形式、手段、方法四者和谐统一,物、史、文三者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以物教人、以史有人、以文化人的目的和效果。(摘编自王敦琴《新时代博物馆的重要使命》)材料二:①当今博物馆的角色已不限于单纯的积累传承,其核心动能在于对社会创新的推动。作为文化生产单元的博物馆,必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成为生产知识的动力源,培养人们创造性的思维,我们把这样的体系称为智识机制的建构。②新技术带给艺术博物馆领域中首要、直接的变化来自受众“观看”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观众概念被新技术发散成为“受众”概念,即观看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足以代表人们在艺术中所获得的全部。虚拟现实、大数据、智能穿戴等技术的发展,也拓展了受众对于作品可能的参与和干涉程度。同时,博物馆为了增加受众,不断积极拓展和电影、智能工业等其他领域的深度合作,受众和博物馆所提供的艺术生产之间建立了新的关系。③建构智识机制不断启发创新思维模式从而梳理当代的人类认识规律与特征,正是艺术博物馆的当代意义所在。“智识”概念来源于人类认知传统和脑科学的研究结果,相对于通过经验和教有获得的事实、信息或信息集合的“知识”,“智识”更准确地指向人们判断事物和解决矛盾的逻辑与能カ,以思考、理智、判断为特征。“智识”强调的是认识发生的机制与过程,“知识”强调的是认知活动或能力达成的结果。艺术博物馆在当今的智识体系建构中,显示出以视听等感官体验为主的特征,同时与其他学科合作,传递、收集与归纳信息,为集体记忆提供支持,启发创新思维模式。④数字技术革命使技术与文化高度融合,同时影响了包含艺术生产与博物馆运营在内的所有非物质生产领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与行为。观众在“参与”作品的同时,其智识与艺术家的智识相互作用,可能形成新的智识结果,这成为艺术博物馆智识机制最基本的形式。博物馆可能不会直接解决21世纪困扰人类的许多问题,但是,通过让民众增进智识,可以在最终解决方案中发挥作用。如果探究“智识”第55页共55页,,跨学科是其主要特征,整合多学科的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才能梳理其脉络。将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纳入到新时代的技术认知中来,参考一些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在内的研究方法,来重新观察艺术和生态秩序,是艺术博物馆面对信息时代所需要的智识精神。⑤回应受众的变化,策展强调与观众的融合与平等,主要表现在策展内容、结构、过程、结果的开放。人与艺术在媒介的中介下形成一种“双重凝视”。展览呈现的作品需要观众的参与オ完整,而策展人与艺术家在展览尚未成形时,创作出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是“未成形”作品。在展览展出的那一刻,作品被观众参与,被凝视,这样的状态又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作品因此才完整。⑥当下的艺术场域不再提倡“权威”,策展人也由放弃权威、放弃诠释作品这一行为,得到了更纯粹的、基于“平等凝视”的策展实践。策展从单向的传递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观众不再是旁观凝视,而是成为主观艺术意涵的构造者之一。⑦在新知识形态时代,我们认为艺术博物馆提供的不仅是艺术专业知识的直接生产,而且是生产知识的动力——一种创新思维模式,一个智识生长的空间,我们把这样的博物馆运营指导思想,称为智识机制的建构。(摘编自张子康《用博物馆的“大脑”去思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物馆的使命是厚重而常新的话题,承载着人类文明,也被赋予了不同功能与职责。B.“物”承载着历史与文化,是博物馆的本质内容,其展陈直接决定了文化揭示的程度C.博物馆核心动能是推动社会创新,通过建构智识机制可以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D.新技术不仅改变了受众的观看模式,也拓展了受众对作品可能的参与和干涉程度。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达到以史育人,就要通过博物馆获取真实准确的史料,引导人们学史、懂史、鉴史。B.博物馆要实现使命、活起来,就要关注内容、形式,还要有新颖的手段与灵活的方法。C.艺术博物馆追求视听等感官体验的特征,决定了其智识体系的建构要与其他学科合作。D.平等凝视中主观艺术意涵的构造者就是观众,他们与放弃诠释作品的艺术家平等交流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博物馆使命范畴的一项是()(3分)A.国家博物馆展出包括月球样品001号在内的探月工程相关科技实物40余件B.张謇说:“盖博物苑,以为学校之后盾,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论之耳。第55页共55页,C.广东博物馆设立发展基金,通过财政注资和公开募集方式定向支持各种活动。D.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涵盖敦煌石窟千年营造的厚重历史、艺术和人文积淀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⑤段是如何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4分)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博物馆如何通过智识机制的建构推进“以文化人”这一使命的落地。(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生态文明意识是对工业文明时期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模式的突破,通过公民对生态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和理性自觉,形成的公民对待生态的基本理念,这是一种新的世界观。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同度和知晓度,但相对于生态危机的严重性,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来说差距还非常大,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困境。第一,公民生态知识普遍缺乏。掌握一定的生态保护知识是公民进行生态保护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先导。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却普遍缺乏,整体水平较低,对生态知识的掌握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总体呈现一强一弱状态:浅层环境意识很强,深层环境意识很弱,这是典型的本能式的自我保护型的环境意识。2014年2月20日环保部发布的我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公民在雾霾与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了解程度高于80%,在这当中,雾霾是99.8%,然而对于PM2.5世界环境日以及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等的知晓度却低于50%,除此之外,受访者中,在14个有关生态文明知识方面的平均知晓数量是9.7项,而全部了解的仅是1.8%。公民对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度低、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常常就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做些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事情,从而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第55页共55页,第二,公民生态法制观念淡薄。首先,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够熟悉。公民能够意识到环境法规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工作中的重要性,却只有少部分的公民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次,公民缺乏基本的维权意识。公民在享受个人日常生活环境不受到损害与污染的权利时,同时也必须履行维护生态的义务。2013年环境保护部(现称生态环境部)开展了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研活动,相关分析表明,接受访问的对象有45%左右在涉及环保问题时打过举报电话,不过其中对污染问题进行举报的不到一半。人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具有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却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已经或者正在受到侵害,个别公民即便知道,也没有依法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第三,公民对政府的依赖心理严重。在我国,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从政策的制定到推行,再到有计划地组织公民进行生态教育,都是政府在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公民一直处于被动角色,容易将自己置于生态保护之外,不能清楚认识自身对生态保护的作用。一旦出现生态环境状况危机,第一反应就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管理、监察工作做得不到位。在随机的街边调查中问到“你认为现在城市环境恶化谁应该负主要责任?”有72.33%的公民认为政府应该负主要责任,仅有6.43%的公民认为自己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做得不够好。当被问到“你认为现在的雾霾状况的发生主要是谁的责任?”超过半数的公民认为是企业的不合理生产和排污造成了空气污染。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过分依赖政府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心态,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各种措施的实施效果。(摘编自赵瑞华、厉雅娇《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材料二(摘编自《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材料三开展生第55页共55页,态文明教育,教师是关键,课程是基础,学生是主体。当前,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因成长环境和经历所限,现有教师队伍不论知识结构还是思维方式都存在一定缺陷,不得不学、研、教同时进行,任务重、压力大。同时,由于生态文明教学工作起步不久,难免存在课程良莠不齐、教材辗转抄编、思想彼此扞格、知识相互矛盾等问题。这就急需组织精干队伍,开设优质课程,编写优秀教材。实践表明,开展校际合作、成立教学联盟、整合优质资源和打造共享平台,都是可行的办法。而对于学生这个主体,我们应从国情世情、科技知识、生命价值、自然情感、经济模式以及消费观念、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系统展开教育,使其知晓今昔变化、明了中外差异、理性认识环境、自觉担当责任;着力培育学生知行合一精神,使学生从日常生活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美丽校园”建设并发挥其“绿岛效应”;支持学生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调研和社会服务实践,培育“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家国情怀和主人翁意识。总之,要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涵养其精神、培养其素质、引导其行动,使之成长为具有生态文明精神品格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摘编自王利华《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材料四社会生态教育也是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必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态教育是面向社会大众的生态教育实践,是以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提升他们的生态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对于每一个社会个体而言,接受教育应该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的认知是不同的。生态问题具有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渐变化的特点,人必须从新的生态知识中汲取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理念。面向成年人的生态教育应注重生态理念的践行,应促使成年人自觉地掌握新的生态知识,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社会生态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国民对生态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认识,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摘编自王丹《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1.下列说法中,符合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3分)A.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中去。B.一旦出现生态环境状况危机,大部分公民认为政府应该负全部责任。C.不主动履行维护生态的义务也是公民缺乏基本维权意识的表现之一。D.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是导致公民一直被动践行可持续生态理念的主要原因。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55页共55页,A.根据图1可知,公众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渠道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比例从2007年到2013年上升了43个百分点。B.根据图1可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获取信息渠道占比仍然较大,但是整体增长势头较为缓慢,个别渠道甚至出现负增长。C.根据图2可知,在所有年龄段的受访者中,依靠电视/广播渠道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占比都是最高的。D.根据图2可知,在受访者中,有三个年龄段的受访者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渠道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占比超过50%。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雾霾与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方面等属于浅层次的生态知识,而PM2.5与世界环境日及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等属于深层次的生态知识。B.我国公民深层次环境意识很弱,因而常常就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做些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事情,从而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C.现有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队伍不论知识结构还是思维方式都存在一定缺陷,教材编纂也不够严谨。这些都是当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痛点。D.面向成年人的生态教育应注重生态理念的践行,促使其自觉地掌握新的生态知识。这与针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有一致性。4.材料一中三个分论部分都突出采用了哪种方法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5.根据材料二、三、四,谈谈如何提高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第55页共55页,材料一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我们首先必须重视政府的力量。迄今为止,无论是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还是后发国家的城镇化,在其启动运行的过程中,政府都无一例外地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主要是因为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所涉及的各种事务均带有总体性。具体言之,未来社区建设首先是一个政策建构和实施的过程,无论是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还是社区改造工程的实施,整个工程都与政府政策制定过程密切相关。尤其是对那些特色社区和问题街区的改造,更是要政策先行,聚焦社会总体状况,推进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社会融合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以未来社区建设为核心目标的综合性社会建设工程,政府必须通过其政策建构和行政实施发挥其主导性作用。所谓政府主导并不是政府包办,起源于欧美的较为流行的经验是所谓“PPP模式”,PPP主要是强调“引进私人资本,建立起公私合作关系,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各参与方达到比单方面更有效的结果,在获得最大社会利益的同时,各方也共同承担项目责任和融资风险”。既然我们将城市更新落到具体的社区层面,那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应该努力将社区居民看作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力量,纳入未来社区建设的进程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未来社区建设进程中的社会参与之所以如此重要,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城市只有在社区层面存在着活跃的具有较强社区归属认同的社会力量,来自政府和市场的种种政策和举措才能踏实落地,并发挥作用,而不至于在社区规划改造的过程中发生对立冲突。毫无疑问,未来社区建设也是一个带有极强未来性的复杂工程,而且,其未来性要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彰显,就必须处理好其与现代和传统的关系。在对现代性展开反思批判的基础之上规划社区的未来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和扩张,以及乡村社会所面临的严重萎缩的困局,都从根本上改写了现代社会历史,使人类社会在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严重的现代性困境及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即深刻指出,在过去的30年间,“城市更新只是表面上换上一种新的形式,实际上继续进行着同样无目的集中并破坏有机机能,结果又需治疗挽救”,“城市的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城市使人疏远”。因此,在未来社区规划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沿袭城市更新模式,而应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之上,以将技术性、社会性、生态性集于一身的未来性来消解现代性困境。如何通过未来社区规划,建立起充满共享性的社会,成为未来社区建设的难点和关键。第55页共55页,自人类社会步入现代以来,即面临激烈的传统-现代间的冲突。发展社会学学科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现代化理论即强调,只有告别传统,才能真正地进入现代。但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反思告诉我们,这种非此即彼的“传统-现代”二分思维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代之而起的新现代化理论则强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出对传统的重估,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我们应努力建立起未来与传统间直接的联结。我们所规划设计的未来社区,不可能脱离传统-现代-未来这一连续性的发展进程,而突兀地建构起所谓的“未来性”。进而言之,只有充分彰显传统性才能体现其未来性,因为未来性的一个最大特性便是将其前瞻性和延续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摘编自田毅鹏《“未来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材料二未来的社区治理转型,需要进一步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企关系内嵌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中,受到相应的关系性规则的影响。关系性规则(比如信任)能够降低交易风险带来的交易成本问题、矫正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资产专用性。未来的社区治理转型中,需要尤其关注到个人、社区、企业三类关系性治理类型在跨部门互动中的基础作用——信任、柔性和交流,跨部门之间的深层交往尤其依赖于这些关系过程。第二,未来的社区治理转型应当了解多种治理关系如何衔接互动,比如从属关系、信任关系以及市场关系。社区治理研究需要进一步讨论社区治理中复合治理机制的作用,其中包括了众多异质性治理机制的融合——单边治理与双边治理、关系治理与非关系治理等不同治理机制的对话。第三,从本质上来说,建构“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已经超越了权力变移的单一过程,跨部门关系的构建在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需要走向整体性的社会建设,包括对社区公共生活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对社区共同体的情感归属以及对公共物品潜在获益的认知等等。(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新社区何以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未来社区建设需要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因为未来社区建设所涉及的各种事务均带有总体性,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建构和实施。B.未来社区建设需要社区居民通过引进私人资本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才能避免对立与冲突。C.第55页共55页,未来社区建设面临传统-现代间的冲突,只有告别传统,才能进入现代,只有在对传统反思批判的基础之上规划社区的未来性。D.未来社区建设需要治理转型,治理转型的关键是跨部门的多种治理关系如何衔接互动,互动的基础作用是信任、柔性和交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要把握好分寸,如果政府包办,种种政策和举措反而难以落地。B.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的论述看,要消解现代性困境,城市更新首先必须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疏远。C.社区建设的未来性实质就是将其前瞻性和延续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传统-现代-未来这一连续性的发展。D.未来社区治理转型,最终了实现各部门对“治理共同体”有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对社区共同体有情感归属。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未来社区建设途径的一项是()A.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B.建立起充满共享性的社会C.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D.跨部门的深层对话与交流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未来社区”下一个简要定义。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第55页共55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词语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更广。眼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乐此不疲发明各种网络缩略语的时代。比如“awsl”之类的高频网络用语被大量使用。“awsl”,源于“啊,我死了”的拼音首字母缩写,表达了年轻人在感受到“惊讶、兴奋、快乐”等各种喜爱之情时的强烈情绪。除“awsl”外,还有“xswl”(笑死我了)、“zqsg”(真情实感)、“sk”(生快,即生日快乐的缩写)、“ssfd”(瑟瑟发抖)等一系列按照同样方式创造出来的缩略语词汇,往往是年轻人在弹幕或其他网络环境中使用。人们初一接触网络缩略语,往往感到不知所云,一旦了解其涵义又感觉有趣,甚至耳目一新,拓展了对汉字汉语的认知界限。就像很多机构都有简称一样,语言变化过程就是越来越简便快捷,当一个长词用多了,就会以缩减省略的形态出现,通过一串简单的字母符号就能清晰表达一种真实状态或个体体验,这是汉语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网络缩略语的形成与互联网的特性密不可分。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模因”概念: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模因从一个大脑传递到另一个大脑的过程变得极为简单,甚至可以用“病毒式传播”来形容。网络传播的特点就是不断复制扩散,而复制过程中往往会再创造,比如“awsl”在传播过程中又衍生出“阿伟瘦了”“啊我睡了”等近十种脑洞大开的解读。网络复制的简单便捷,以及在复制过程中的创新再造,使更多的网友由被动受众与旁观者变成直接参与者和行动者,最终成为一场集体娱乐的狂欢。网络缩略语的流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达出年轻人情绪外泄与自我张扬,他们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在的娱乐。当某种流行语在一定的群体中开始流行的时候,从众心理会让更多的人接纳并使用这些流行语,以表明自己与时代潮流同步,同时避免被同一群体所排斥,这种自我认同的强烈愿望使其更愿意投入到流行与时尚之中。反之,那些不使用流行语的人会面临某种压力,被别人视为跟不上潮流,甚至可能被边缘化。如今网络用语特别是缩略语已经在向网下扩散,不断“进军”人们的语言体系,已开始融入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表达方式和社交方式。不过,网络用语的生命力目前还难以得到验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曾经流行一时的词汇已经消失在汉语的历史长河中。如莫言所说:“语法变化非常缓慢,而词汇却像一潭活水,会不断地有新词语产生,也会不断地有过时的词汇被淘汰消亡。”在宽容对待网络用语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力戒和淘汰其中的低俗、庸俗、恶俗,甚至肮脏丑陋的东西,网络流行文化的底线就在这里——不滥用、不恶俗。第55页共55页,从更大的视角看,因为技术的进步,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泛娱乐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我们的交流工具越来越依赖网络,不可避免地会把娱乐属性摆在前面,因为它传播更加高效,更加直指人心。但只要不滥用不恶俗,不论喜欢与否,那都只是演进的一级台阶。(摘编自微博考试研究所《网络用语演进》)材料二今年6月,教育部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报告指出,网络语言经历了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发展路径;它呈现给公众的样态,从起初的“多语码化”发展为当下的“多模态化”;它不再是当初网络达人、“大虾”等“小众”的专利,而成了网上网下的“大众”所共用、共有、共享的语言产品。在网络语言正全面走进现实语言生活的背景下,不少学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们认为,网络流行语在反映时下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对传统经典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带来不小冲击。尤其是部分网络流行语在非理性传播过程中,带有明显叛逆、污损等亚文化色彩,极易影响青少年社会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养成。微博作者橙子辅导指出,对于网络流行语要有所区分,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带有粗鄙化、低俗化倾向。针对后者,无论是公民还是媒体从业者,都应自觉抵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客观来说的确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微博作者橙子辅导说道,应该秉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去看待。总的来看,低俗负面的语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邹煜提到,流行语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潮流,但不见得适合所有人。“社会大众不可能也没必要穷尽所有信息。对一些‘热词’,大家有陌生感也很正常。”流行语反映时代变迁,并不是时代的全部,更不是我们生活的全貌,它只是反映了某些侧面。专家们表示,语言本身具有反向塑造作用,当我们选择语言时,语言本身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的思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内涵乃至思想深度。面对形形色色的流行语,切不可盲目跟风。(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第55页共55页,具有娱乐性的网络缩略语通常出现在弹幕或其他网络环境中,它们往往是由年轻人按照相同的方式创造出来的。B.网络缩略语形成并流行,根源在于符合年轻人情绪外泄、讲究简单便捷、从众心理突出、乐于创新的群体特点。C.网略缩略语的出现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因为语言变化逐步走向简便快捷,长词使用多了就会缩减成字母符号的形态。D.网络缩略语的出现,客观上丰富了我们的词语,反映了我们生活的某些侧面,我们应该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它们。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得以迅速传播,其使用群体已经由网络达人、“大虾”等扩展到网上网下的大众。B.网络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表达方式和社交方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经典文化和主流价值观。C.网络语言在流行的同时,也经受着时间的淘洗,只有那些积极健康,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词汇才会最终长期流传下来。D.网络语言的净化需要专业媒体人士乃至大众的自觉行动,同时也离不开管理部门的监管引导,这是语言发展应遵循的规律。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2020年的网络“全民流行语”呈增多态势,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直播带货”等,都为大众所熟知,在全社会流行。B.近些年,“中国梦”“新常态”“打虎拍蝇”“供给侧”“双循环”等一批政经领域的主流文化词汇演变为大众生活流行语。C.直接表达情绪的“压力山大”“我太难了”等容易成为潮流,含蓄表达的“双节棍”“网抑云”等让不少人感到难懂甚至陌生。D.“汉语盘点2020”公布的五大候选国内词中,“口罩”“抗疫”“逆行者”“健康码”等4个词与抗疫相关联。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第55页共55页,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得出哪些语言发展规律?(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非常需要经济“外循环”,通过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这是经济“外循环”的优势。但是,经济“外循环”持续的时间越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越是严重,因此发展经济“内循环”非常有必要。与以前“扩大内需”的提法相比,“内循环”显然更加动态、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因此,从2020年起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将变为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逐渐向内需与出口并重过渡,国内供给和需求形成良性循环。“内循环”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也将成为资本市场映射的产业趋势。(摘编自孟凡君《我国启动“内循环”实现经济独立》)材料二世界对我们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了五种压力、五个坐标面的变化——第一,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进入了衰退期,我们的出口碰上了天花板。第二,从2006-2015年,10年WTO里各种贸易纠纷案件1/3是跟中国打的,因为中国的出口突飞猛进,等于占领别的国家的市场,所以摩擦不断。但这个摩擦和美国现在和我们搞贸易摩擦、贸易战是两回事,那属于WTO常规的经济次序里产生的摩擦。第三,从2012年以后中国的劳动力边界条件变化了。整个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这几年劳动力成本提高一倍以上。第四,中国在这样的大工业发展中,油电煤气运包括城市土地成本都提高了很多,比较优势开始减弱。第五,生态环保的压力增加,对环保的治理成本也大大提高。面对这些变化,中央审时度势,从2013年提出了新常态,2014、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过去以出口拉动为主的状态,转化为供给平衡的状态,多余的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一套循环措施出来以后,中国的经济其实就在往内循环方向走了。(摘编自黄奇帆《疫情下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双循环》)材料三第三次城市大洗牌属于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被动反应。外贸受阻,一些明星城市顿时黯淡。4第55页共55页,万亿救市计划,大量项目出台,让内陆城市受益不少,“强省会”抬头。内循环的伏笔,早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暗线:美联储以降息作为应对。北京、深圳、杭州借着低息资本的流入,实现产业升级,成为最大赢家。高层关于内循环的完整表述是:“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并未动摇。所以内循环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备份”我国。说回到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3位大赢家,理解北京、深圳腾笼换鸟,以及杭州弯道超车,有助于我们理解内循环。这也是我国“备份”我国,以及第四次城市大洗牌的关键。(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内循环带来大震动》)材料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起飞与繁荣很大程度是依赖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引入了国际资本、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方式及市场化观念,而且让中国最为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进入国际贸易的分工体系,促进了中国经济与全球接轨。不过,到现在为止,与美国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相比,中国的内需扩张只能是在有限的程度进行。14亿人口当然具有无限大的市场,但这更多的是潜在市场或潜在的消费力。中国居民的消费力与北美国家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中国的城乡差别、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别、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力的差别都很严重,有些农村居民刚刚从贫困线上走出。如果没有重大制度改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让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全面提升,他们的潜在消费力是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力的。还有,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外向型经济是在逐渐调整,但其代替的是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并以此来拉动中国GDP第55页共55页,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以房价快速上涨及居民负债快速增加为代价的。目前房价高的城市,许多居民每月收入还了住房按揭贷款之后,可支配可消费的收入非常少。同时由于住房价格是一种社会财富分配机制,而价值高的住房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必然会让整个社会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公。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居民的消费力相对水平越来越低。中国的“内循环经济”是建立在中国居民消费力不足、经济房地产化、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等基础上的,这些问题不解决,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难以确立。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重大制度改革,特别是基础性制度的改革。所以,要建立中国的“内循环经济”体系,有人认为应该以确立内需体系、解决三农问题及加快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但无论是三者并进,还是单头进行,要取得重大进展,都得以市场法则为依归。“内循环经济”的确立,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市场化体系能否成熟,市场能否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并以市场法则来化解中国生活中一系列的中长期问题,否则“内循环经济”可能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摘编自易宪容《内循环经济的实质与未来发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虽然经济“外循环”持续久了就会暴露严重的问题,但每个国家都需要通过它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B.经济“内循环”是通过“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独立,但“内循环”不是放弃对外开放,闭关锁国,而是为我国发展“备份”。C.北京、深圳、杭州在4万亿救市计划的“内循环”中借着大量项目的出台,实现产业升级,成为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最大赢家。D.面对我国外向型经济所遭受的多重压力与变化,中央从2013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循环措施,我国经济就在往内循环方向发展了。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我国实行经济“内循环”的背景及原因,材料一指出经济“外循环”存在的问题,材料二则将问题分析得更为具体、全面。B.材料三橙子辅导提及的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材料一中每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非常需要“外循环”和“内循环”的观点。C.材料四指出,中国确立以“内循环”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的基础还较为薄弱,尤其是市场化体系还不成熟,需要一系列的基础性制度改革。D.通过材料二、材料四的比照可以发现,经济“内循环”虽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却是在疫情下世界经济趋势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制约内循环经济发展因素的一项是()A.城市化大规模发展B.居民消费力地区差异大C.科技创新比较慢D.市场资源配置方式不成熟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中国内循环经济”下一个简要定义。第55页共55页,5.中央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决策有哪些层面的依据?请简要分析作答。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练习题精选汇编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为什么要读鲁迅?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为了了解和认识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一百多年来,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了解的,鲁迅是第一人,他的眼光很“毒”,他重新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研究中国文化的人很多,但鲁迅很特别,他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思考,不是书斋中隔岸观火的学问,而是带有痛切的感触,从生命体验总结的人生智慧,读鲁迅和学文化的概论不同。读鲁迅可以提供分析传统文化的角度和方法,我们既要读孔子、孟子,读古代史、现代史,也要读点鲁迅,知识结构才比较全面,思想方法才比较辩证。读鲁迅,还可以带给我们对于自身所处文化的真切的体验,克服在文化问题上“民粹式”“愤青式”的粗糙思维,他对文化的批判性认知,是基于对人性的深透了解,基于对自身思想心理不断的“自剖”,他反传统、反专制、反精英、反庸众,思维是辩证而尖刻的,是“不合群”也“不合作”的,有时说的话很“难听”,但那是知人论世,能让人警醒,换一个角度去打量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在网络时代,过量的信息冲刷可能会让思维碎片化、平面化,过度强调娱乐消费的流俗文化,又使人们的精神趋于粗鄙,现在大部分人都在玩手机,往往都是活在“同温层”,活在朋友圈,见不得不同的意见,也拒绝不同的信息,以为我们无所不知,其实很封闭、狭隘、夜郎自大——这些鲁迅都批判过。所以,鲁迅那种批判性的深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跳出庸常和习惯,突破“同温层”阅读,用超越的眼光看世界,思想变得深邃,精神得到升华,是有助于拯救“文化滑坡”的。鲁迅不是优雅、平和、休闲的,而是真实、严峻、深邃的。读鲁迅是“思想爬坡”,并不轻松,甚至费力、难受。从“生活化”的立场,也许一些人并不“喜欢”第55页共55页,鲁迅,我们读鲁迅也并非学习鲁迅做人,不必让自己变得尖刻,我们是要学习鲁迅的思想方法、批判意识,从他那里获取对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清醒认识,激发思想的活力,获取人生的动力。(摘编自微博考试研究所《温儒敏:青年人为什么读鲁迅?》)材料二:东方历史评论(以下简称“东”):最近关于鲁迅您在思考什么?钱理群(以下简称“钱”):近年来我对鲁迅的研究不是太多,更关注的是鲁迅的当代意义,更具体的是在青少年中讲鲁迅,引导青少年读鲁迅。东:那您觉得鲁迅对于此刻,21世纪初期,最迫切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钱:鲁迅对于现代中国是一种当下的存在,是“正在进行时”的存在。在当下的中国,鲁迅是一个很好的批判性资源。如何看中国?怎么看待中国的改革?怎么了解中国的国情?鲁迅都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我常常从鲁迅那里寻找资源,因为第一,他是原创性的;第二,他是源泉性的。我经常讲,鲁迅相当于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我认为鲁迅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现在的教育界不断地出现"把鲁迅赶走"、赶不走也要淡化的趋势,但是我一直在做一个实验:青少年怎样接受鲁迅?接受鲁迅后有什么变化?我到三个中学开选修课,效果都非常好。中小学教师中有理想、有良知的,都很爱讲鲁迅,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我的教学经验都证明了,青少年接受鲁迅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现实中的很多问题,鲁迅只能给你启发,不能给你答案。鲁迅已成为一份公共财产,我相信所有的鲁迅的阅读者,甚至是中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启发,都能有发挥的余地。东:您怎么看鲁迅的杂文?钱:我们对鲁迅的杂文注意得不够。大家总觉得杂文是现实的反映,时间久了,对现实就陌生了,其实不是这样。鲁迅的杂文里有很多超越性的思考,有两大特点:一是深入民族文化的深处。是深入人性的深处。我最近有一个演讲——“和青年一起读鲁迅杂文”,谈鲁迅杂文的特殊性,对当代的意义,还有鲁迅杂文里的思维方式——他怎么看这个世界。对青年人的教育不一定要把某种结论强加给他们,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怎么看世界的独到的思维方式。(摘编自重庆一诊公众号《不应该被遗忘的鲁迅》)材料三:早在20世纪20第55页共55页,年代,鲁迅的作品就被选入了语文教材里。喜欢他的读者是那么多。鲁迅作品的受人欢迎,有多种原因。那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真实地还原了现存世界的明暗,对生命的痛感的描述是前无古人的,那大概是受到了尼采、安德烈夫、迦尔洵的影响。在那些奇异的文本里.)还有着冷热相间的幽默,以及精神的穿透力。西方学者的逻辑的力量也呈现在那里。更重要的是,鲁迅所写的文字,都是个体生命的无伪的袒露,自己的困惑不安以及不甘沉沦都闪现其间。中国几千年的读书人,敢于暴露世界和自己的,向来少之又少。所以茅盾和瞿秋白都感叹鲁迅作品的深邃,以为无论在精神的“深”还是艺术的“新”上,都是当时的任何人所不及的。将鲁迅的作品引入教科书里,是几代有识之士的选择。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张中行这些语文教材的编辑大家,都对鲁迅推崇不已。我记得叶圣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鲁迅的作品,赞佩其冲出古文的束缚的智性,是可以做学生的示范的。张中行在《文言与白话》一书里讲文章的章法,多举鲁迅的例子,用以证明文法精妙的缘由。向中学生推荐鲁迅,是知识界自发的事情。那些有识之士,从鲁迅的文字里发现了弥足珍贵的因子,把闪光的文本介绍给青年,至少可以让他们懂得创造和审美、爱心与责任的价值。(摘编自橙子辅导《别样鲁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称鲁迅为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了解的“第一人”,不仅因为他知识结构全面,更因为他的思想方法辩证。B.阅读并学习鲁迅,虽是“思想爬坡”,但有助于避免思维的碎片化、平面化、惯性化,使思想不至于庸俗浅薄。C.鲁迅的作品很早就被选人语文教材且读者众多,茅盾和瞿秋白也因此感叹鲁迅作品的深邃,认为当时无人可及。D.三则材料都谈及引导青年人阅读鲁迅的重要意义,材料一、二偏重于思想性方面,材料三则偏重于艺术性方面。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要了解和认识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就能克服在文化问题上的粗糙思维,找到打量世界的新角度。B.钱理群把鲁迅比作莎士比亚、泰戈尔等,是因为鲁迅和他们一样,能为后世提供丰富的认识资源。C.从钱理群到中学开选修课的实践经验来看,鲁迅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应被合理利用而不是被“赶走”。第55页共55页,D.鲁迅作品中有对人性的洞察,有对世界和自我的剖析,因而显现出思想的“深”和灵魂的“真”。3.下列鲁迅的名言名句中,不能体现其"反传统,反专制,反精英,反庸众"的批判性思想的一项是(3分)A.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摩罗诗力说》)B.从来如此,就对么?(《狂人日记》)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D.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为了忘却的纪念》)1.(3分)B【解析】A项,因果逻辑错误,材料一说“一百多年来,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了解的,鲁迅是第一人”,是因为“他的眼光很‘毒’,他重新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C项,原因解说不当;D项,“材料三则偏重于艺术性方面”错误,材料三既谈到了思想方面的意义,也谈到了艺术方面的意义。2.(3分)A【解析】说法太绝对。3.(3分)C【解析】C项,诗句意思是“祖国人民暂时还不理解我的理想,但我仍要把我的一腔热血奉献给祖国”,表现出鲁迅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A项,表达了对那些受腐朽思想毒害而不觉悟的民众既同情又愤怒、遗憾的感情,表现出鲁迅的“反庸众”思想。B项,表现了鲁迅的“反传统”思想,他借《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D项,意思是“我怎忍心看着年轻的战友被敌人杀害,以愤怒的心情对着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写诗悼念”,表达鲁迅对死难青年的深切哀思,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不屈反抗,表现出他的“反专制”思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第55页共55页,“饿了么”的全职骑手2017年月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能力出众的“单王”月收入甚至可达3万元,这已远超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者的月均薪资。据报道,2018年富士康工人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更何况普通制造业工厂根本拿不出富士康这么高的工资。结果就是:人往高处走,制造业则招不起人。外卖骑手平均年龄在26—30岁之间,35岁以下占近70%。富士康27万名员工中,30岁以下的员工占到59.65%,看上去还算和外卖行业旗鼓相当,但相比2012年,年轻人的比例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不能吸引年轻人是对制造业的致命打击,一个失去年轻人的行业将会如同一潭死水。不妨参考一下美国的情况。1970年后,美国传统制造业所在的“铁锈八州”人口增量严重放缓,反倒是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和佛罗里达三州人口激增。“加德佛”三州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此次人口大迁移,其实是就业人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结果,被称为“服务业革命”。因此,外卖行业从制造业抢人,从本质上说,属于中国式服务业革命中的一个具体场景。(摘编自吴晓波《为什么几百万中国年轻人愿意送外卖不想去工厂》)材料二:制造业工厂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日益完善,从根本上削减了工厂对普通工人的用工需求。根据对国内2000家企业的调研,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为19.6%。在技术迭代的形势下,外卖员成了国内制造业工人转行的主要选择之一,由工人转行的外卖员成了行业主流。受疫情影响,今年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明显,但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各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的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2.0.尽管如此,收入相对普通劳动力岗位较高的技工,依旧很难成为年轻人的优先职业选项。从一个基层劳动者的角度看,在大致相当的薪资区间,相比能快速入行的快递外卖员,花费更高的培养成本、冒着更大风险去学习高级技工课程,则显得投入产出比太低。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能的快递外卖员们,也很难找到快递行业之外的工作。从整体上看,中国制造业的年轻劳动力就业确实在萎缩,新经济下的新兴服务业更能吸引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更重视工作性价比、岗位尊重、工作环境等因素,工厂要想留住年轻人,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提升。(摘编自赵一苇《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中国的制造业怎么办?》)材料三:最近,“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些媒体将某些工业生产厂家的用工荒与外卖送餐骑手数量迅速增长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表面看似有理,实际上不合逻辑。第55页共55页,在相对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向体现了市场的价值取向。外卖送餐骑手剧增和工业生产用工荒,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是劳动力市场流动和选择的结果。那些“宁愿……也不……”式的思维,其实还是受另一个非市场的价值标准支配着,这种认为去工厂高于当骑手的价值取向是那么令人不安。然而,市场的无形之手正是通过配置资源来不断提高市场效率的,配置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劳动力市场价值的过程。工业生产用工荒,实际上反映了工业生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价值倒挂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在减少外卖骑手的数量和收入上打主意,也不能在其他行业制造挤出效应以迫使劳动力转向工业生产行业,而只能顺应劳动力市场的行情,要么给劳动力以应有的价值,要么转业。那种“给6500元月工资还招不来一个成衣厂普工”的说法就多少显得矫情。6500元还招不来工,说明一个普工的劳动力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当然,个中原因并非仅仅是用工者付酬问题,更多的是整个市场价格信号体系以及税收、劳工保护、社会管理等体制性问题,而这也正是中国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理由所在。跳出“宁愿……也不……”式思维,才能找到工业生产用工荒的症结。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作为新业态的组成部分,外卖送餐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前景看好,社会效益也同样很好。不能将这种市场现象与用工荒对立起来,进而做出损害外卖行业发展以补救工业生产用工荒的蠢事。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街道或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中,快递车辆几乎抬眼可见。流通产生价值,流通实现价值。外卖送餐骑手是物流行业的劳动力,物流业是工业生产的延伸,是工业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外卖送餐行业发展迅速,说明其找准了市场需求,其结果是极大地扩容了餐饮市场空间,既提升了市场效率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关数据显示,仅美团外卖一家的日订单就达2400万,维系着360多万家商户和60万外卖骑手的生计,三成骑手月收入5000元以上,此外去年还有200多万兼职外卖骑手从平台获得了收入。这样的市场规模,吸引那么多“宁愿”的年轻人,奇怪么?(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为什么有人惊诧于年轻人宁愿送外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富士康中年轻人的比例看似和外卖行业中年轻人的比例差不多,实际上,前者相比2012年数据已经下降。B.调研显示,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不超过两成,其他的岗位必须使用人工,所以才出现用工荒。第55页共55页,C.技工的薪酬相对于普通劳动力岗位虽然高一些,但培训的成本也比较高,有一定的风险,因而难以吸引年轻人。D.快递外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前景良好,社会效益也很好,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是很正常的选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不能听任“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现象危及中国制造业的壮大发展。B.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没有借鉴作用。C.高技能人才依然紧缺,制造业工厂应花更多的经费和精力去培养高级技工。D.只有顺应劳动力市场的行情,给劳动力以应有的价值,才能解决工业生产用工荒的问题。3.下列对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在文中无据可依的一项是()A.有更多的普通劳动力转向现代服务业。B.服务业和制造业薪酬差距将进一步加大。C.工厂通过自我提升能够重新吸引年轻人。D.市场配置资源使制造业薪酬提高。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请分别概括其原因。5.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答案】1.B2.D3.B4.①材料一:薪酬差距和服务业革命。(或“工资高和就业人口向服务业转移”)②材料二:高级技工(或其他岗位)培养成本和风险更大(或“投入产出比太低”),而外卖员入行门槛低(或“教育程度要求低和不需要专业技能”)。5.第55页共55页,①首先,指出把工业用工荒与外卖骑手数量迅速增长联系在一起不合逻辑;②其次,阐述制造业劳动力流失(或“外卖送餐骑手剧增和工业生产用工荒”)的原因;③最后,揭示物流业的价值和前景,得出结论“年轻人选择做骑手不值得奇怪”。【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所以才出现用工荒”错,强加因果。原文材料二第一段是“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替代率为19.6%。在技术迭代的形势下,外卖员成了国内制造业工人转行的主要选择之一,由工人转行的外卖员成了行业主流”,新技术应用是造成工人转行当外卖员的原因,不是“用工荒”的原因。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危及”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一段“有些媒体将某些工业生产厂家的用工荒与外卖送餐骑手数量迅速增长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表面看似有理,实际上不合逻辑”可知,另外根据第二段可知真正危及制造业的是“劳动力价值倒挂问题”B.“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没有借鉴作用”错。根据材料一第3段和材料三第5段可知,发达国家服务业革命已先行一步,中国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要有所借鉴。C.两个错误。第一,根据材料二第3段,工厂应是通过“工作性价比、岗位尊重、工作环境等因素”来吸引人才,而不是“去培养高级技工”;第二,根据材料二第2段,花经费和精力去学习高级技工是从基层劳动者的角度而言,而不是针对工厂。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55页共55页,B.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一第3段“服务业革命”和材料三第4段对外卖前景的展望,可推知服务业薪酬会提升;根据材料二第3段工厂留人需要提升“工作性价比”和材料三第3段“只能顺应劳动力市场的行情,要么给劳动力以应有的价值”可推知,制造业薪酬也将提升。但无法由此推出二者“薪酬差距将进一步加大”这一结论,有可能是缩小或接近。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中说,“饿了么”的全职骑手2017年月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能力出众的“单王”月收入甚至可达3万元,这已远超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者的月均薪资;“人口大迁移,其实是就业人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结果,被称为“服务业革命”,由此分析出,从职业选择的角度,年轻人宁送外卖不去工厂主要原因是薪酬差距和服务业革命。材料二从制造业的角度分析,制造业新技术应用使普通劳动力岗位需求减少,但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而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能的快递外卖员们,也很难找到快递行业之外的工作”,由此可知,年轻工人转行外卖主要原因是教育程度偏低和缺乏专业技能。【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三共有六段,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材料三第一段,由“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话题引出自己的观点,“有些媒体将某些工业生产厂家的用工荒与外卖送餐骑手数量迅速增长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表面看似有理,实际上不合逻辑”。其次,第二、三段,分析市场原理,“在相对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向体现了市场的价值取向”,接着分析分析制造业劳动力流失的原因,外卖送餐骑手巨增和工业生产用工荒,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再分析市场原理,“市场的无形之手正是通过配置资源来不断提高市场效率的,配置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劳动力市场价值的过程”,然后指出要解决工业生产用工荒,不能打限制外卖骑手工资和数量的主意,“而只能顺应劳动力市场的行情,要么给劳动力以应有的价值,要么转业”。综上分析,这部分阐述劳动力流向体现市场价值取向的原理,分析制造业劳动力流失的原因。第55页共55页,最后,第四、五、六段,“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外卖送餐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前景看好,社会效益也同样很好”“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街道或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中,快递车辆几乎抬眼可见”“相关数据显示……”以经济发达国家中的物流现象以及我们的相关数据,揭示物流业的价值和前景,表明年轻人选择做骑手不值得奇怪。(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①博物馆的使命,是个厚重而又常新的话题。说它厚重,是因为它承载着人类文明,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叙述着过往;说它常新,是因为在不同时代,它总是带着不同的色彩并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和职责。在新时代,要让文物、遗产、古籍活起来,博物馆承担着重要使命。②博物馆能以物教人。“物”是一切博物馆的基础存在,是博物馆的本质内容,也是历史、文化存在的载体。物的搜集、甄别、保存、陈列都有其基本的规范及内在辑,既是一项系统的专业工程,也是一项体现审美价值的艺术工程,还是一项需要敬业奉献的工程。近代实业家张謇当年为办博物苑,“謇家所有,具已纳入”。以物教人,就是要将物的形态真实、准确、合理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在观物、识物、赏物的过程中,既能观看其形态特征,也能感受其本质属性,还能体会其生命灵性。在此过程中,让观众由物及物,由物及理,由物及人,并从中获得知识,体会美感,陶治性情。③博物馆能以史有人。“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物的背后有着其特有的历史和故事。要将这些历史和故事尽可能真实地挖掘出来、准确清晰地描摹出来、形象生动地讲述出来,既需要知识水平,也需要智慧能力,还需要付出艰辛劳动。要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将故事讲得生动形象。张謇当年呼吁国家办博物馆,认为博物馆功能之一就是存史以公诸天下,以物存证,以史服人。博物馆本身亦具有存史功能,除了书本外,博物馆的文物、遗存都是非常鲜活的史料,能够“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让人们在倾听历史故事中学史、懂史,提高鉴史能力和欣赏水平,又在触动和感动中汲取正能量。④博物馆能以文化人。“文”指的是文化,文物背后有历史有故事,历史故事背后蕴含着文化。以文化人是指由“物”“史”所体现出的文化来引导人、熏陶人、感化人,使人们的心灵、思想得到浸润和滋养。文化既客观存在,又抽象无形。以文化人,博物馆的这个功能和职责在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蕴含于文物之中,人们在观物、品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感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既带给人精神的愉悦和享受,也能领略并感知文化遗产的精髓和力量。⑤物、史、文三者处于不同的层面。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基础;第55页共55页,史是能够领略、感知的,是物与文化的桥梁纽带;而文则是无影无形的,当然,它虽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可意会的。史借助于物得以表达,而文又附着于物的形体、史的内涵之中。物所展陈的程度、史被挖掘的水平,这二者对文化的揭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⑥要让文物动起来,让博物馆活起来,除了内容的实、形式的美,还要有手段的新、方法的活,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来获取并释放更多信息。内容、形式、手段、方法四者和谐统一,物、史、文三者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以物教人、以史有人、以文化人的目的和效果。(摘编自王敦琴《新时代博物馆的重要使命》)材料二:①当今博物馆的角色已不限于单纯的积累传承,其核心动能在于对社会创新的推动。作为文化生产单元的博物馆,必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成为生产知识的动力源,培养人们创造性的思维,我们把这样的体系称为智识机制的建构。②新技术带给艺术博物馆领域中首要、直接的变化来自受众“观看”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观众概念被新技术发散成为“受众”概念,即观看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足以代表人们在艺术中所获得的全部。虚拟现实、大数据、智能穿戴等技术的发展,也拓展了受众对于作品可能的参与和干涉程度。同时,博物馆为了增加受众,不断积极拓展和电影、智能工业等其他领域的深度合作,受众和博物馆所提供的艺术生产之间建立了新的关系。③建构智识机制不断启发创新思维模式从而梳理当代的人类认识规律与特征,正是艺术博物馆的当代意义所在。“智识”概念来源于人类认知传统和脑科学的研究结果,相对于通过经验和教有获得的事实、信息或信息集合的“知识”,“智识”更准确地指向人们判断事物和解决矛盾的逻辑与能カ,以思考、理智、判断为特征。“智识”强调的是认识发生的机制与过程,“知识”强调的是认知活动或能力达成的结果。艺术博物馆在当今的智识体系建构中,显示出以视听等感官体验为主的特征,同时与其他学科合作,传递、收集与归纳信息,为集体记忆提供支持,启发创新思维模式。④数字技术革命使技术与文化高度融合,同时影响了包含艺术生产与博物馆运营在内的所有非物质生产领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与行为。观众在“参与”作品的同时,其智识与艺术家的智识相互作用,可能形成新的智识结果,这成为艺术博物馆智识机制最基本的形式。博物馆可能不会直接解决21世纪困扰人类的许多问题,但是,通过让民众增进智识,可以在最终解决方案中发挥作用。如果探究“智识”第55页共55页,,跨学科是其主要特征,整合多学科的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才能梳理其脉络。将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纳入到新时代的技术认知中来,参考一些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在内的研究方法,来重新观察艺术和生态秩序,是艺术博物馆面对信息时代所需要的智识精神。⑤回应受众的变化,策展强调与观众的融合与平等,主要表现在策展内容、结构、过程、结果的开放。人与艺术在媒介的中介下形成一种“双重凝视”。展览呈现的作品需要观众的参与オ完整,而策展人与艺术家在展览尚未成形时,创作出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是“未成形”作品。在展览展出的那一刻,作品被观众参与,被凝视,这样的状态又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作品因此才完整。⑥当下的艺术场域不再提倡“权威”,策展人也由放弃权威、放弃诠释作品这一行为,得到了更纯粹的、基于“平等凝视”的策展实践。策展从单向的传递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观众不再是旁观凝视,而是成为主观艺术意涵的构造者之一。⑦在新知识形态时代,我们认为艺术博物馆提供的不仅是艺术专业知识的直接生产,而且是生产知识的动力——一种创新思维模式,一个智识生长的空间,我们把这样的博物馆运营指导思想,称为智识机制的建构。(摘编自张子康《用博物馆的“大脑”去思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物馆的使命是厚重而常新的话题,承载着人类文明,也被赋予了不同功能与职责。B.“物”承载着历史与文化,是博物馆的本质内容,其展陈直接决定了文化揭示的程度C.博物馆核心动能是推动社会创新,通过建构智识机制可以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D.新技术不仅改变了受众的观看模式,也拓展了受众对作品可能的参与和干涉程度。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达到以史育人,就要通过博物馆获取真实准确的史料,引导人们学史、懂史、鉴史。B.博物馆要实现使命、活起来,就要关注内容、形式,还要有新颖的手段与灵活的方法。C.艺术博物馆追求视听等感官体验的特征,决定了其智识体系的建构要与其他学科合作。D.平等凝视中主观艺术意涵的构造者就是观众,他们与放弃诠释作品的艺术家平等交流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博物馆使命范畴的一项是()(3分)A.国家博物馆展出包括月球样品001号在内的探月工程相关科技实物40余件第55页共55页,B.张謇说:“盖博物苑,以为学校之后盾,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论之耳。C.广东博物馆设立发展基金,通过财政注资和公开募集方式定向支持各种活动。D.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涵盖敦煌石窟千年营造的厚重历史、艺术和人文积淀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⑤段是如何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4分)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博物馆如何通过智识机制的建构推进“以文化人”这一使命的落地。(6分)(一)现代文学阅读1.B(B项中“直接决定了”过于绝对)2.B(A项中“通过博物馆获取真实准确的史料”说法错误,原文为“除了书本外”;C项中“决定”有误,强加联系;D项中“构造者就是观众”“与放弃诠释作品的艺术家”说法错误,原文分别为“成为主观艺术意涵的构造者之一”“策展人也由放弃权威、放弃诠释作品”)3.C(C项是说博物馆的发展方式,与使命无直接关系)4.(1)首先指出了物、史、文的不同,又分析了三者的关系,以此总结上文。(2)通过分析物、史对文化揭示的影响,引起下文。(本题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1)我们可以借助智识机制的建构更好地通过文化来引导人、感化人。(2)创新思维模式,借助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拓展与电影、智能工业等合作,全面深入地展现“物”“史”所体现的文化,更好实现以文化人。(3)将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纳入到技术认知中,参考包括人类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方法,多方面地展示“物”中的文化。(4)营造智识生长空间,在策展时注意与观众的融合与平等,形成“平等凝视”,使观众感悟其中的文化内涵,推动知识的生产。(本题6分,每点2分。任选三点,意思对即可)(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第55页共55页,生态文明意识是对工业文明时期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模式的突破,通过公民对生态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和理性自觉,形成的公民对待生态的基本理念,这是一种新的世界观。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同度和知晓度,但相对于生态危机的严重性,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来说差距还非常大,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困境。第一,公民生态知识普遍缺乏。掌握一定的生态保护知识是公民进行生态保护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先导。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却普遍缺乏,整体水平较低,对生态知识的掌握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总体呈现一强一弱状态:浅层环境意识很强,深层环境意识很弱,这是典型的本能式的自我保护型的环境意识。2014年2月20日环保部发布的我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公民在雾霾与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了解程度高于80%,在这当中,雾霾是99.8%,然而对于PM2.5世界环境日以及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等的知晓度却低于50%,除此之外,受访者中,在14个有关生态文明知识方面的平均知晓数量是9.7项,而全部了解的仅是1.8%。公民对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度低、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常常就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做些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事情,从而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第二,公民生态法制观念淡薄。首先,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够熟悉。公民能够意识到环境法规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工作中的重要性,却只有少部分的公民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次,公民缺乏基本的维权意识。公民在享受个人日常生活环境不受到损害与污染的权利时,同时也必须履行维护生态的义务。2013年环境保护部(现称生态环境部)开展了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研活动,相关分析表明,接受访问的对象有45%左右在涉及环保问题时打过举报电话,不过其中对污染问题进行举报的不到一半。人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具有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却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已经或者正在受到侵害,个别公民即便知道,也没有依法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第三,公民对政府的依赖心理严重。在我国,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从政策的制定到推行,再到有计划地组织公民进行生态教育,都是政府在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公民一直处于被动角色,容易将自己置于生态保护之外,不能清楚认识自身对生态保护的作用。一旦出现生态环境状况危机,第一反应就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管理、监察工作做得不到位。在随机的街边调查中问到“你认为现在城市环境恶化谁应该负主要责任?”有72.33%的公民认为政府应该负主要责任,仅有6.43%的公民认为自己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做得不够好。当被问到“第55页共55页,你认为现在的雾霾状况的发生主要是谁的责任?”超过半数的公民认为是企业的不合理生产和排污造成了空气污染。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过分依赖政府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心态,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各种措施的实施效果。(摘编自赵瑞华、厉雅娇《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材料二(摘编自《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材料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师是关键,课程是基础,学生是主体。当前,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因成长环境和经历所限,现有教师队伍不论知识结构还是思维方式都存在一定缺陷,不得不学、研、教同时进行,任务重、压力大。同时,由于生态文明教学工作起步不久,难免存在课程良莠不齐、教材辗转抄编、思想彼此扞格、知识相互矛盾等问题。这就急需组织精干队伍,开设优质课程,编写优秀教材。实践表明,开展校际合作、成立教学联盟、整合优质资源和打造共享平台,都是可行的办法。而对于学生这个主体,我们应从国情世情、科技知识、生命价值、自然情感、经济模式以及消费观念、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系统展开教育,使其知晓今昔变化、明了中外差异、理性认识环境、自觉担当责任;着力培育学生知行合一精神,使学生从日常生活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美丽校园”建设并发挥其“绿岛效应”;支持学生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调研和社会服务实践,培育“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家国情怀和主人翁意识。总之,要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涵养其精神、培养其素质、引导其行动,使之成长为具有生态文明精神品格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摘编自王利华《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材料四第55页共55页,社会生态教育也是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必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态教育是面向社会大众的生态教育实践,是以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提升他们的生态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对于每一个社会个体而言,接受教育应该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的认知是不同的。生态问题具有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渐变化的特点,人必须从新的生态知识中汲取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理念。面向成年人的生态教育应注重生态理念的践行,应促使成年人自觉地掌握新的生态知识,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社会生态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国民对生态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认识,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摘编自王丹《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1.下列说法中,符合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3分)A.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中去。B.一旦出现生态环境状况危机,大部分公民认为政府应该负全部责任。C.不主动履行维护生态的义务也是公民缺乏基本维权意识的表现之一。D.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是导致公民一直被动践行可持续生态理念的主要原因。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图1可知,公众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渠道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比例从2007年到2013年上升了43个百分点。B.根据图1可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获取信息渠道占比仍然较大,但是整体增长势头较为缓慢,个别渠道甚至出现负增长。C.根据图2可知,在所有年龄段的受访者中,依靠电视/广播渠道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占比都是最高的。D.根据图2可知,在受访者中,有三个年龄段的受访者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渠道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占比超过50%。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雾霾与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方面等属于浅层次的生态知识,而PM2.5与世界环境日及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等属于深层次的生态知识。B.我国公民深层次环境意识很弱,因而常常就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做些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事情,从而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第55页共55页,C.现有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队伍不论知识结构还是思维方式都存在一定缺陷,教材编纂也不够严谨。这些都是当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痛点。D.面向成年人的生态教育应注重生态理念的践行,促使其自觉地掌握新的生态知识。这与针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有一致性。4.材料一中三个分论部分都突出采用了哪种方法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5.根据材料二、三、四,谈谈如何提高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4分)1.C(A.“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中去”错误,原文只说“掌握一定的生态保护知识是公民进行生态保护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先导”,材料一并没有谈及生态教育方面的内容。B.“全部责任”错,原文“有72.33%的公民认为政府应该负主要责任”,是“负主要责任”。D.“主要原因”错,根据原文“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过分依赖政府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心态,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各种措施的实施效果”可知,主要原因应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心态。)2.D(D.“有三个年龄段的受访者”错误,比对图2的纵坐标,只有两个年龄段的受访者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渠道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占比超过50%,14岁以下、30~60岁、60岁以上的不足50%。)3.A(A.“浅层次的生态知识”“深层次的生态知识”错误,文中是“浅层环境意识很强,深层环境意识很弱,这是典型的本能式的自我保护型的环境意识”,浅层次、深层次指的是公民的环境意识,而不是指特定的环境知识。)4.都使用了翔实的数据来增强议论的说服力。(2分)如:第二段“受访者中,在14个有关生态文明知识方面的平均知晓数量是9.7项,而全部了解的仅是1.8%”;第三段“接受访问的对象有45%左右在涉及环保问题时打过举报电话,不过其中对污染问题进行举报的不到一半”;第四段“有72.33%的公民认为政府应该负主要责任,仅有6.43%的公民认为自己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做得不够好。”(2分)5.①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等新媒体的效应,传播生态知识。②第55页共55页,建立健全生态教育体系: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开设优质课程,编写优秀教材。③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持续性地培养公民生态意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我们首先必须重视政府的力量。迄今为止,无论是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还是后发国家的城镇化,在其启动运行的过程中,政府都无一例外地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主要是因为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所涉及的各种事务均带有总体性。具体言之,未来社区建设首先是一个政策建构和实施的过程,无论是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还是社区改造工程的实施,整个工程都与政府政策制定过程密切相关。尤其是对那些特色社区和问题街区的改造,更是要政策先行,聚焦社会总体状况,推进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社会融合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以未来社区建设为核心目标的综合性社会建设工程,政府必须通过其政策建构和行政实施发挥其主导性作用。所谓政府主导并不是政府包办,起源于欧美的较为流行的经验是所谓“PPP模式”,PPP主要是强调“引进私人资本,建立起公私合作关系,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各参与方达到比单方面更有效的结果,在获得最大社会利益的同时,各方也共同承担项目责任和融资风险”。既然我们将城市更新落到具体的社区层面,那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应该努力将社区居民看作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力量,纳入未来社区建设的进程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未来社区建设进程中的社会参与之所以如此重要,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城市只有在社区层面存在着活跃的具有较强社区归属认同的社会力量,来自政府和市场的种种政策和举措才能踏实落地,并发挥作用,而不至于在社区规划改造的过程中发生对立冲突。第55页共55页,毫无疑问,未来社区建设也是一个带有极强未来性的复杂工程,而且,其未来性要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彰显,就必须处理好其与现代和传统的关系。在对现代性展开反思批判的基础之上规划社区的未来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和扩张,以及乡村社会所面临的严重萎缩的困局,都从根本上改写了现代社会历史,使人类社会在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严重的现代性困境及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即深刻指出,在过去的30年间,“城市更新只是表面上换上一种新的形式,实际上继续进行着同样无目的集中并破坏有机机能,结果又需治疗挽救”,“城市的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城市使人疏远”。因此,在未来社区规划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沿袭城市更新模式,而应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之上,以将技术性、社会性、生态性集于一身的未来性来消解现代性困境。如何通过未来社区规划,建立起充满共享性的社会,成为未来社区建设的难点和关键。自人类社会步入现代以来,即面临激烈的传统-现代间的冲突。发展社会学学科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现代化理论即强调,只有告别传统,才能真正地进入现代。但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反思告诉我们,这种非此即彼的“传统-现代”二分思维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代之而起的新现代化理论则强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出对传统的重估,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我们应努力建立起未来与传统间直接的联结。我们所规划设计的未来社区,不可能脱离传统-现代-未来这一连续性的发展进程,而突兀地建构起所谓的“未来性”。进而言之,只有充分彰显传统性才能体现其未来性,因为未来性的一个最大特性便是将其前瞻性和延续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摘编自田毅鹏《“未来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材料二未来的社区治理转型,需要进一步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企关系内嵌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中,受到相应的关系性规则的影响。关系性规则(比如信任)能够降低交易风险带来的交易成本问题、矫正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资产专用性。未来的社区治理转型中,需要尤其关注到个人、社区、企业三类关系性治理类型在跨部门互动中的基础作用——信任、柔性和交流,跨部门之间的深层交往尤其依赖于这些关系过程。第二,未来的社区治理转型应当了解多种治理关系如何衔接互动,比如从属关系、信任关系以及市场关系。社区治理研究需要进一步讨论社区治理中复合治理机制的作用,其中包括了众多异质性治理机制的融合——单边治理与双边治理、关系治理与非关系治理等不同治理机制的对话。第三,从本质上来说,建构“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已经超越了权力变移的单一过程,跨部门关系的构建在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需要走向整体性的社会建设,包括对社区公共生活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对社区共同体的情感归属以及对公共物品潜在获益的认知等等。(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新社区何以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第55页共55页,未来社区建设需要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因为未来社区建设所涉及的各种事务均带有总体性,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建构和实施。B.未来社区建设需要社区居民通过引进私人资本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才能避免对立与冲突。C.未来社区建设面临传统-现代间的冲突,只有告别传统,才能进入现代,只有在对传统反思批判的基础之上规划社区的未来性。D.未来社区建设需要治理转型,治理转型的关键是跨部门的多种治理关系如何衔接互动,互动的基础作用是信任、柔性和交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要把握好分寸,如果政府包办,种种政策和举措反而难以落地。B.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的论述看,要消解现代性困境,城市更新首先必须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疏远。C.社区建设的未来性实质就是将其前瞻性和延续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传统-现代-未来这一连续性的发展。D.未来社区治理转型,最终了实现各部门对“治理共同体”有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对社区共同体有情感归属。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未来社区建设途径的一项是()A.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B.建立起充满共享性的社会C.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D.跨部门的深层对话与交流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未来社区”下一个简要定义。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第55页共55页,【答案】1.A2.D3.B4.未来社区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居民、企业、社会多方合作共建共治共享,集技术性、社会性、生态性于一身,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有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的治理共同体。5.①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②谋求政府与企业及居民等多方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③未来社区的建设须处理好其与现代和传统的关系,需要保持二者的良性互动与融合,从而体现“未来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B.“社区居民通过引进私人资本”错误。由原文“引进私人资本,建立起公私合作关系,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可知,“引进私人资本”的主体不是社区居民,而是政府。C.“只有告别传统”错误。由原文“新现代化理论则强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出对传统的重估,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我们应努力建立起未来与传统间直接的联结”可知,不是要“告别传统”,是要承继传统因素,且对现代性本身也要反思。D.“关键”错误。由原文“未来的社区治理转型应当了解多种治理关系如何衔接互动”可知,原文是“应当了解”,不是“关键”。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D.“最终为了实现各部门对‘治理共同体’有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对社区共同体有情感归属”错误。由原文“跨部门关系的构建在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需要走向整体性的社会建设,包括对社区公共生活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对社区共同体的情感归属以及对公共物品潜在获益的认知等等”可知,文化认知、价值认同、情感归属等是治理转型的条件,而非目的。第55页共55页,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这是未来社区建设的目的,而非建设途径。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由原文“作为一个以未来社区建设为核心目标的综合性社会建设工程,政府必须通过其政策建构和行政实施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可知,未来社区的一大特点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由原文“引进私人资本,建立起公私合作关系,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应该努力将社区居民看作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力量,纳入未来社区建设的进程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可知,未来社区要通过居民、企业、社会多方合作共建共治共享。由原文“应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之上,以将技术性、社会性、生态性集于一身的未来性来消解现代性困境”可知,未来社区要集技术性、社会性、生态性于一身。由原文“未来社区建设也是一个带有极强未来性的复杂工程,而且,其未来性要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彰显,就必须处理好其与现代和传统的关系”可知,未来社区要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由原文“建构“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已经超越了权力变移的单一过程,跨部门关系的构建在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需要走向整体性的社会建设,包括对社区公共生活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对社区共同体的情感归属以及对公共物品潜在获益的认知等等”可知,未来社区要有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所以下定义的时候要找准概念的属性,可以概括为:未来社区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居民、企业、社会多方合作共建共治共享,集技术性、社会性、生态性于一身,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有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的治理共同体。【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55页共55页,材料一第一段首先说到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我们首先必须重视政府的力量,政府必须通过其政策建构和行政实施发挥其主导性作用。第一段虽然说到政府的主导作用,但所谓的政府主导并不是政府包办,而是应根据“PPP模式”引进私人资本,建立起公私合作关。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努力将社区居民看作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力量,纳入未来社区建设的进程之中,所以谋求政府与企业及居民等多方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材料一二、三段说到未来社区建设的未来性要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彰显,就必须处理好其与现代和传统的关系。在未来社区规划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沿袭城市更新模式,而应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之上,以将技术性、社会性、生态性集于一身的未来性来消解现代性困境。所以,未来社区的建设须处理好其与现代和传统的关系,需要保持二者的良性互动与融合,从而体现“未来性”。(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词语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更广。眼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乐此不疲发明各种网络缩略语的时代。比如“awsl”之类的高频网络用语被大量使用。“awsl”,源于“啊,我死了”的拼音首字母缩写,表达了年轻人在感受到“惊讶、兴奋、快乐”等各种喜爱之情时的强烈情绪。除“awsl”外,还有“xswl”(笑死我了)、“zqsg”(真情实感)、“sk”(生快,即生日快乐的缩写)、“ssfd”(瑟瑟发抖)等一系列按照同样方式创造出来的缩略语词汇,往往是年轻人在弹幕或其他网络环境中使用。人们初一接触网络缩略语,往往感到不知所云,一旦了解其涵义又感觉有趣,甚至耳目一新,拓展了对汉字汉语的认知界限。就像很多机构都有简称一样,语言变化过程就是越来越简便快捷,当一个长词用多了,就会以缩减省略的形态出现,通过一串简单的字母符号就能清晰表达一种真实状态或个体体验,这是汉语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网络缩略语的形成与互联网的特性密不可分。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模因”概念: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模因从一个大脑传递到另一个大脑的过程变得极为简单,甚至可以用“病毒式传播”第55页共55页,来形容。网络传播的特点就是不断复制扩散,而复制过程中往往会再创造,比如“awsl”在传播过程中又衍生出“阿伟瘦了”“啊我睡了”等近十种脑洞大开的解读。网络复制的简单便捷,以及在复制过程中的创新再造,使更多的网友由被动受众与旁观者变成直接参与者和行动者,最终成为一场集体娱乐的狂欢。网络缩略语的流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达出年轻人情绪外泄与自我张扬,他们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在的娱乐。当某种流行语在一定的群体中开始流行的时候,从众心理会让更多的人接纳并使用这些流行语,以表明自己与时代潮流同步,同时避免被同一群体所排斥,这种自我认同的强烈愿望使其更愿意投入到流行与时尚之中。反之,那些不使用流行语的人会面临某种压力,被别人视为跟不上潮流,甚至可能被边缘化。如今网络用语特别是缩略语已经在向网下扩散,不断“进军”人们的语言体系,已开始融入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表达方式和社交方式。不过,网络用语的生命力目前还难以得到验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曾经流行一时的词汇已经消失在汉语的历史长河中。如莫言所说:“语法变化非常缓慢,而词汇却像一潭活水,会不断地有新词语产生,也会不断地有过时的词汇被淘汰消亡。”在宽容对待网络用语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力戒和淘汰其中的低俗、庸俗、恶俗,甚至肮脏丑陋的东西,网络流行文化的底线就在这里——不滥用、不恶俗。从更大的视角看,因为技术的进步,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泛娱乐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我们的交流工具越来越依赖网络,不可避免地会把娱乐属性摆在前面,因为它传播更加高效,更加直指人心。但只要不滥用不恶俗,不论喜欢与否,那都只是演进的一级台阶。(摘编自微博考试研究所《网络用语演进》)材料二今年6月,教育部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报告指出,网络语言经历了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发展路径;它呈现给公众的样态,从起初的“多语码化”发展为当下的“多模态化”;它不再是当初网络达人、“大虾”等“小众”的专利,而成了网上网下的“大众”所共用、共有、共享的语言产品。在网络语言正全面走进现实语言生活的背景下,不少学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们认为,网络流行语在反映时下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对传统经典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带来不小冲击。尤其是部分网络流行语在非理性传播过程中,带有明显叛逆、污损等亚文化色彩,极易影响青少年社会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养成。第55页共55页,微博作者橙子辅导指出,对于网络流行语要有所区分,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带有粗鄙化、低俗化倾向。针对后者,无论是公民还是媒体从业者,都应自觉抵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客观来说的确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微博作者橙子辅导说道,应该秉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去看待。总的来看,低俗负面的语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邹煜提到,流行语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潮流,但不见得适合所有人。“社会大众不可能也没必要穷尽所有信息。对一些‘热词’,大家有陌生感也很正常。”流行语反映时代变迁,并不是时代的全部,更不是我们生活的全貌,它只是反映了某些侧面。专家们表示,语言本身具有反向塑造作用,当我们选择语言时,语言本身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的思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内涵乃至思想深度。面对形形色色的流行语,切不可盲目跟风。(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具有娱乐性的网络缩略语通常出现在弹幕或其他网络环境中,它们往往是由年轻人按照相同的方式创造出来的。B.网络缩略语形成并流行,根源在于符合年轻人情绪外泄、讲究简单便捷、从众心理突出、乐于创新的群体特点。C.网略缩略语的出现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因为语言变化逐步走向简便快捷,长词使用多了就会缩减成字母符号的形态。D.网络缩略语的出现,客观上丰富了我们的词语,反映了我们生活的某些侧面,我们应该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它们。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得以迅速传播,其使用群体已经由网络达人、“大虾”等扩展到网上网下的大众。B.网络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表达方式和社交方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经典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第55页共55页,C.网络语言在流行的同时,也经受着时间的淘洗,只有那些积极健康,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词汇才会最终长期流传下来。D.网络语言的净化需要专业媒体人士乃至大众的自觉行动,同时也离不开管理部门的监管引导,这是语言发展应遵循的规律。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2020年的网络“全民流行语”呈增多态势,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直播带货”等,都为大众所熟知,在全社会流行。B.近些年,“中国梦”“新常态”“打虎拍蝇”“供给侧”“双循环”等一批政经领域的主流文化词汇演变为大众生活流行语。C.直接表达情绪的“压力山大”“我太难了”等容易成为潮流,含蓄表达的“双节棍”“网抑云”等让不少人感到难懂甚至陌生。D.“汉语盘点2020”公布的五大候选国内词中,“口罩”“抗疫”“逆行者”“健康码”等4个词与抗疫相关联。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得出哪些语言发展规律?【答案】1.D2.D3.C4.①举例论证,列举“awsl”、“xswl”(笑死我了)、“zqsg”(真情实感)、“sk”(生快,即生日快乐的缩写)、“ssfd”(瑟瑟发抖)等一系列网络缩略语。②类比论证,将语言变化的过程与“像很多机构都有简称一样”类比。③引用论证,引用英国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模因”概念,引用莫言的言论。5.①词语产生与时代生活紧密关联;②新的语言是“小众”创造,然后逐渐为“大众”接纳;③语言的发展逐步走向简便快捷;④词汇会不断地发展、更新,有的被淘汰也有的得到流传。【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按照相同的方式”错误,只是所举的例子是按相同方式创造的。B第55页共55页,.“年轻人……特点”错误,这些特点不全是年轻人的特点,比如“讲究简单便捷”不一定就只是年轻人需要。另外“根源”这一说法也不准确。C.“长词使用多了就会缩减成字母符号的形态”错误,原文说“当一个长词用多了,就会以缩减省略的形态出现”,并不一定会缩减成字母符号形态。网络缩略语是网络流行语的一种,具有网络流行语的特征,所以D正确。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这是语言发展应遵循的规律”错误,“这”指代的内容不属于语言发展遵循的规律。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证明网络流行语“成了网上网下的“大众”所共用、共有、共享的语言产品”。B、D证明流行语反映时代变迁,折射生活状态。这三项都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C.讨论网络热词表达风格与流行程度的关系,无法与材料二中的观点吻合。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材料一第一段“除‘awsl’外,还有‘xswl’(笑死我了)、‘zqsg’(真情实感)、‘sk’(生快,即生日快乐的缩写)、‘ssfd’(瑟瑟发抖)等一系列按照同样方式创造出来的缩略语词汇,往往是年轻人在弹幕或其他网络环境中使用”,列举“awsl”、“xswl”(笑死我了)、“zqsg”(真情实感)、“sk”(生快,即生日快乐的缩写)、“ssfd”(瑟瑟发抖)等一系列网络缩略语,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第二段“就像很多机构都有简称一样,语言变化过程就是越来越简便快捷,当一个长词用多了,就会以缩减省略的形态出现,通过一串简单的字母符号就能清晰表达一种真实状态或个体体验,这是汉语发展的规律”,将语言变化的过程与“像很多机构都有简称一样”类比,运用了类比论证。第55页共55页,第三段“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模因’概念: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第五段“如莫言所说:‘语法变化非常缓慢,而词汇却像一潭活水,会不断地有新词语产生,也会不断地有过时的词汇被淘汰消亡’”,引用英国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模因”概念,引用莫言的言论,运用了引用论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第一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词语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更广。眼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乐此不疲发明各种网络缩略语的时代”可知词语产生与时代生活紧密关联;由材料二第一段“它不再是当初网络达人、‘大虾’等‘小众’的专利,而成了网上网下的‘大众’所共用、共有、共享的语言产品”可以得出新的语言是“小众”创造,然后逐渐为“大众”接纳;由材料一第二段“就像很多机构都有简称一样,语言变化过程就是越来越简便快捷”可知语言的发展逐步走向简便快捷;由材料一第五段““语法变化非常缓慢,而词汇却像一潭活水,会不断地有新词语产生,也会不断地有过时的词汇被淘汰消亡”可知词汇会不断地发展、更新,有的被淘汰也有的得到流传。(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非常需要经济“外循环”,通过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这是经济“外循环”的优势。但是,经济“外循环”持续的时间越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越是严重,因此发展经济“内循环”非常有必要。与以前“扩大内需”的提法相比,“内循环”显然更加动态、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因此,从2020年起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将变为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逐渐向内需与出口并重过渡,国内供给和需求形成良性循环。“内循环”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也将成为资本市场映射的产业趋势。第55页共55页,(摘编自孟凡君《我国启动“内循环”实现经济独立》)材料二世界对我们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了五种压力、五个坐标面的变化——第一,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进入了衰退期,我们的出口碰上了天花板。第二,从2006-2015年,10年WTO里各种贸易纠纷案件1/3是跟中国打的,因为中国的出口突飞猛进,等于占领别的国家的市场,所以摩擦不断。但这个摩擦和美国现在和我们搞贸易摩擦、贸易战是两回事,那属于WTO常规的经济次序里产生的摩擦。第三,从2012年以后中国的劳动力边界条件变化了。整个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这几年劳动力成本提高一倍以上。第四,中国在这样的大工业发展中,油电煤气运包括城市土地成本都提高了很多,比较优势开始减弱。第五,生态环保的压力增加,对环保的治理成本也大大提高。面对这些变化,中央审时度势,从2013年提出了新常态,2014、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过去以出口拉动为主的状态,转化为供给平衡的状态,多余的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一套循环措施出来以后,中国的经济其实就在往内循环方向走了。(摘编自黄奇帆《疫情下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双循环》)材料三第三次城市大洗牌属于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被动反应。外贸受阻,一些明星城市顿时黯淡。4万亿救市计划,大量项目出台,让内陆城市受益不少,“强省会”抬头。内循环的伏笔,早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暗线:美联储以降息作为应对。北京、深圳、杭州借着低息资本的流入,实现产业升级,成为最大赢家。高层关于内循环的完整表述是:“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并未动摇。所以内循环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备份”我国。说回到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3位大赢家,理解北京、深圳腾笼换鸟,以及杭州弯道超车,有助于我们理解内循环。这也是我国“备份”我国,以及第四次城市大洗牌的关键。(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内循环带来大震动》)材料四第55页共55页,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起飞与繁荣很大程度是依赖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引入了国际资本、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方式及市场化观念,而且让中国最为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进入国际贸易的分工体系,促进了中国经济与全球接轨。不过,到现在为止,与美国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相比,中国的内需扩张只能是在有限的程度进行。14亿人口当然具有无限大的市场,但这更多的是潜在市场或潜在的消费力。中国居民的消费力与北美国家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中国的城乡差别、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别、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力的差别都很严重,有些农村居民刚刚从贫困线上走出。如果没有重大制度改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让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全面提升,他们的潜在消费力是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力的。还有,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外向型经济是在逐渐调整,但其代替的是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并以此来拉动中国GDP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以房价快速上涨及居民负债快速增加为代价的。目前房价高的城市,许多居民每月收入还了住房按揭贷款之后,可支配可消费的收入非常少。同时由于住房价格是一种社会财富分配机制,而价值高的住房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必然会让整个社会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公。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居民的消费力相对水平越来越低。中国的“内循环经济”是建立在中国居民消费力不足、经济房地产化、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等基础上的,这些问题不解决,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难以确立。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重大制度改革,特别是基础性制度的改革。所以,要建立中国的“内循环经济”体系,有人认为应该以确立内需体系、解决三农问题及加快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但无论是三者并进,还是单头进行,要取得重大进展,都得以市场法则为依归。“内循环经济”的确立,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市场化体系能否成熟,市场能否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并以市场法则来化解中国生活中一系列的中长期问题,否则“内循环经济”可能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摘编自易宪容《内循环经济的实质与未来发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虽然经济“外循环”持续久了就会暴露严重的问题,但每个国家都需要通过它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B.经济“内循环”是通过“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独立,但“内循环”不是放弃对外开放,闭关锁国,而是为我国发展“备份”。C.北京、深圳、杭州在4万亿救市计划的“内循环”中借着大量项目的出台,实现产业升级,成为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最大赢家。D.面对我国外向型经济所遭受的多重压力与变化,中央从2013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循环措施,我国经济就在往内循环方向发展了。第55页共55页,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我国实行经济“内循环”的背景及原因,材料一指出经济“外循环”存在的问题,材料二则将问题分析得更为具体、全面。B.材料三橙子辅导提及的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材料一中每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非常需要“外循环”和“内循环”的观点。C.材料四指出,中国确立以“内循环”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的基础还较为薄弱,尤其是市场化体系还不成熟,需要一系列的基础性制度改革。D.通过材料二、材料四的比照可以发现,经济“内循环”虽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却是在疫情下世界经济趋势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制约内循环经济发展因素的一项是()A.城市化大规模发展B.居民消费力地区差异大C.科技创新比较慢D.市场资源配置方式不成熟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中国内循环经济”下一个简要定义。5.中央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决策有哪些层面的依据?请简要分析作答。【答案】1C2.D3.A4.“中国内循环经济”就是指中国在世界经济外部压力和变化增大的背景下,依托国内巨大的市场规模建立的,以内需为主导、以实现经济独立为目的的经济发展体系。5.①经济规律层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非常需要经济外循环,所以不能闭关自守,脱离国际循环。②经济发展的现实层面:世界经济形势以及疫情对我们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了种种压力和变化,需要发展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内循环。③中国国情层面:巨大的人口资源、超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其他优势,有利于实施经济内循环。④历史经验层面:2008年以4万亿救市计划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被动反应以及中央后来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表明内外循环是可行的。(任答3点即可)【解析】第55页共55页,【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北京、深圳、杭州在4万亿救市计划的‘内循环’中”错误,原文“4万亿救市计划,大量项目出台,让内陆城市受益不少,‘强省会’抬头。内循环的伏笔,早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暗线:美联储以降息作为应对。北京、深圳、杭州借着低息资本的流入,实现产业升级,成为最大赢家”,可知,北京、深圳、杭州成为赢家,不仅是4万亿救市计划,也得益于美联储降息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而且,4万亿救市计划也还并非“内循环”,只是伏笔。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D.“还停留在概念层面”错误,原文是“‘内循环经济’的确立,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市场化体系能否成熟,市场能否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并以市场法则来化解中国生活中一系列的中长期问题,否则‘内循环经济’可能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可知,并非停留在概念层面,已有实际举措,是做得不好的话可能只是一个概念。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城市化大规模发展,只要不是“以房价快速上涨及居民负债快速增加为代价”,经济未房地产化,则并不制约内循环经济,相反是有利于内循环经济的。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含义并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根据“这些问题不解决,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难以确立”“所以,要建立中国的“内循环经济”体系”可知,“内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体系”。第55页共55页,根据“世界对我们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了五种压力、五个坐标面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中央审时度势……这一套循环措施出来以后,中国的经济其实就在往内循环方向走了”可知,“中国内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在世界经济外部压力和变化增大的背景下。根据“不过,到现在为止,与美国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相比,中国的内需扩张只能是在有限的程度进行。14亿人口当然具有无限大的市场,但这更多的是潜在市场或潜在的消费力”可知,“中国内循环经济”依托国内巨大的市场规模建立的,以内需为主导。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起飞与繁荣很大程度是依赖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可知,“中国内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独立为目的。最后根据以上信息和下定义的格式表述即可。【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非常需要经济“外循环”,通过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可知,经济规律层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非常需要经济外循环,所以不能闭关自守,脱离国际循环。根据材料二“世界对我们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了五种压力、五个坐标面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中央审时度势……这一套循环措施出来以后,中国的经济其实就在往内循环方向走了”可知,经济发展的现实层面:世界经济形势以及疫情对我们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了种种压力和变化,需要发展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内循环。根据材料三“第三次城市大洗牌属于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被动反应。外贸受阻,一些明星城市顿时黯淡。4万亿救市计划,大量项目出台,让内陆城市受益不少,“强省会”抬头。内循环的伏笔,早在那时就已经埋下”可知,历史经验层面:2008年以4万亿救市计划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被动反应表明内外循环是可行的。根据材料四“14亿人口当然具有无限大的市场,但这更多的是潜在市场或潜在的消费力……”可知,中国国情层面:巨大的人口资源、超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其他优势,有利于实施经济内循环。第55页共55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试题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