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1-4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
ID:69546 2021-11-29 1 9.99元 53页 87.21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43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9.99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1-4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提纲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原始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生产关系:人们不得不共同努力,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2.奴隶社会(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生产力:生产工具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奴隶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标准: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大的发展要求。3.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保留一部分归自己支配。注: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4.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过剩,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条件: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第53页共53页 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创立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2.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十月革命意义: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2.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3.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中国革命两步走: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53页共53页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2)世界意义: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重要意义: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意义: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53页共53页 2.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2)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3)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4)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5)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6)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1)标志——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3)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4)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1)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3)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3.意义(1)“四个面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三个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邓小平理论第53页共53页 主题: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地位: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地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科学发展观主题: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地位: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地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进人新时代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第53页共53页 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原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草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我们必须推进的伟大事业。(2)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3)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如何在新时代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第53页共53页 (2)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近十四亿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4.中国梦1.中国梦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人民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国梦意味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意味着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6.: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阶段时间目标第一个阶段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53页共53页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人柱”。“八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者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重要意义(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许多新话,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地位: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第53页共53页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社会主义原则: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1)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4)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2.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1)基本态度: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市场环境: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和依法监管;要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3)经营水平: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的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4)权责统一: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第53页共53页 (5)成功经营:措施: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框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资源配置。计划和市场——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二、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1.积极作用:市场能够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三、市场体系。1.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2.如何维护:①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②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再干预。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党的领导(1)原因: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特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2)优势: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53页共53页 3.共同富裕(1)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2)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能调动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提高,又能避免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4.科学调控(1)优势: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2)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1)地位: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要求:①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②目标: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③类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3.1 坚持新发展理念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含义: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原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二、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内容:第53页共53页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1.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包括: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3)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2.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是落实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进步的具体路径。(2)要求: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①三驾马车: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三大产业: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③两大依靠: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1)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3)发展开放型经济(4)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第四课 我国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一框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分配制度:第53页共53页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2.按要素分配主要形式含义(表现)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所得,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按劳动要素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按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转让金等):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要求: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4.2 我国的社会保障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内容:社会保障既有经济保障,也有服务保障。第53页共53页 ①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②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基本保障外,还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慈善活动、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3.要做到权责清晰。总之,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①决定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⑴中国共产党①诞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②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④中国共产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又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第53页共53页 ⑤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1.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⑴建立新中国(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条件。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①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①民主政治的新成就: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③意义: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2.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⑴改革开放的开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⑶改革开放的作用和意义: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53页共53页 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3.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⑴地位: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⑵主要标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⑶进入新时代的意义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人类社会发展史上)⑷“党的领导”与“新时代”的关系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②在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党的性质和宗旨⑴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⑵根本立场: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⑶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⑷根本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⑸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⑴为什么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①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第53页共53页 ⑵共产党应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①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②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③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2.党的执政理念⑴是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为什么?)①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如何坚持?)①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②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③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⑷党在新时代具有新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向往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⑴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3.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53页共53页 【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坚持党的领导1.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领导方式)⑴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⑵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意义)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2.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⑴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原因:①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②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政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⑴为什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要性:①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大考验)②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验、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敗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大危险)③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没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重要性(意义):第53页共53页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没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四个关系…)⑵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加强党的建设?)①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人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②加强党的建没,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方式)关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目的: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①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也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1.国体(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我国的国家性质)⑴我国的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第53页共53页 ⑵我国国体的意义: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⑷正确理解我国国体的特点——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⑸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⑴民主的概念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⑵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⑴发扬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因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发扬人民民主,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现实意义: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⑵人民民主专政包括: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两个方面。①为什么需要专政?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②专政的对象:极少数敌对分子③国家政权的专政的任务:a.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b.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第53页共53页 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意义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立国之本。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③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生机;只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才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国家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⑴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①维护国家稳定。②促进社会发展。对外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⑶国家履行职能的意义:①国家履行职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②对内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③对外可以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于的国际环境。⑷国体(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我国的国家职能要坚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理解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⑴人民代表大会①产生: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②性质和地位: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③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3页共53页 ①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地位: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③主要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④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⑤全国人大与其它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肩负人民重托的人民代表⑴人大代表(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①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产生:由民主选举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③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④义务: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⑤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⑴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⑵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⑶全面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⑴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第53页共53页 ①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②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③政治地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④根本活动准则: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法律地位平)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性质、地位: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相互依存。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民族区域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的统一领导。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⑸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②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⑹新时代如何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第53页共53页 ②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滲透,破坏活动。③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具体内容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基层群众自治组织:①村民委员会、②居民委员会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决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的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法的作用: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法的本质: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的职能: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第53页共53页 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⑴法治的决定因素: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⑶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③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①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法治体系建设依法治国的具体路径)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法治国家是宏伟蓝图)2.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⑵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⑷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⑸坚持从实出发。【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一、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特征⑴坚持宪法法律至上⑵坚持良法之治⑶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⑷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2.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要求:①推进宪法实施。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③完善法律实施机制。第53页共53页 ⑷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①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②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3.法治政府的内涵内涵: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措施:①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②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③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⑤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⑥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重要性)①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②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二、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特征①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信法)②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守法)③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用法)2.建设法治社会⑴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第53页共53页 ①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②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一、科学立法(有法可依)1.科学立法的内涵⑴内涵: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⑵判断标准:①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②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③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2.推进科学立法⑴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①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法律依据: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②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③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二、严格执法(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严格执法的意义:①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政府必须带头严格执法,才能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②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只有坚持严格执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正当权益,才能彰显公平,伸张正义。③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只有不断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和目标。2.推进严格执法要求: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依法行政的要求)第53页共53页 ①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理清政府职权,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权力滥用。②有助于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防止推诿扯皮、不作为,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③有助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政府工作的透明化,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保证清正廉洁。②坚持规范执法。③坚持公正执法。要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要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④坚持文明执法。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三、公正司法1.公正司法的内涵⑴内涵:公正司法,就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⑵公正司法的特征:①司法的程序要公正。②司法的结果要公正。2.如何推进公正司法⑴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⑵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⑶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⑷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四、全面守法1.全面守法的内涵第53页共53页 ⑴内涵: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⑵原因: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⑶要求:①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③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2.如何推进全面守法⑴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⑵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⑶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三者的关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第53页共53页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⑤从作用看: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①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②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⑶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 = 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它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第53页共53页  ⑷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⑸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①哲学上“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③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④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部分【第二课】探索世界的本质第53页共53页 (辩证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物质的属性: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⑵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的几个阶段: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⑵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5.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②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我们要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二、运动的规律性1.规律是客观的⑴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第53页共53页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①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总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⑴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也是能动的认识世界的原因)⑵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物质):①意识能动的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⑶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 a.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b.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53页共53页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⑵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⑶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④从辩证法角度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原理内容】 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规律的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方法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②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53页共53页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⑴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⑵联系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⑴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⑵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务和服从于整体。⑶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⑷方法论意义: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⑴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第53页共53页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⑶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事物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b.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c.辩证否定的地位: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a.我们要对未来从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b.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c.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⑴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⑵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及方法论(或对立统一关系原理或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原理内容】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53页共53页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⑤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方法论】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2.矛盾问题的精髓⑴矛盾的普遍性:①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含义(原理内容):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空间维度、横向角度);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时间维度、纵向角度)。③方法论: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b.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C.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⑵矛盾的特殊性①含义: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②表现:a.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③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第53页共53页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③方法论意义: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①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a.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①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 第53页共53页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a.矛盾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b. 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⑶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①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辩证关系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④两点论与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①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b.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a.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b.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第53页共53页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    ③特点: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⑷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⑴原理内容: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⑵方法论要求:①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不能等同于客观实在)⑴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⑵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⑶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具有相对性)第53页共53页 ⑴真理都是有条件的。⑵真理都是具体的。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要求要正确对待谬误。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⑴认识具有反复性: ⑵认识具有无限性:⑶认识的发展具有上升性:⑷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唯物史观)一、社会历史的本质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⑴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⑵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⑶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二、社会历史的发展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⑴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⑵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第53页共53页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⑷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⑸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⑹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⑴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⑵社会发展的实现途径(社会基本矛盾是如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通过改革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三、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第53页共53页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作用)⑶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用)⑷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作用)3.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重要性(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⑶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重要性(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生价值人的价值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归根到底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⑴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⑵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53页共53页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③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建设什么样的国家)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特征。⑶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最高价值标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要求: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⑶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 ①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②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标准。第53页共53页 三、价值创造和实现1.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⑴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⑵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因素)⑴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⑵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⑶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⑷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据。 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修身立德。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什么是文化⑴文化的内涵:①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②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⑵本质: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⑷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5)文化的载体:①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第53页共53页 ②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 2.文化的功能⑴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⑶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二、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⑴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⑴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①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②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⑵当代价值 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第53页共53页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⑴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⑶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①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一、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的特点)1.文化具有民族性⑴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第53页共53页 ⑵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⑶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⑷民族文化的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2.文化具有多样性⑴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②原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③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⑵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原则: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②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⑴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⑵文化交流的原则:求同存异、取长补短⑶如何进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⑴文化交融是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的?第53页共53页 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②人类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③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⑵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1.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⑴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①指明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②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③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⑵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⑶为什么弘扬革命文化?第53页共53页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⑴文化生命力的判断标准: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①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②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⑵决定因素(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③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④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⑤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来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作用: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⑤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⑥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⑦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第53页共53页 ⑧基本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⑨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二、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1.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⑶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⑷文化发展的主体①文化发展的主体是:人民。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②文化创作的源泉: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③文化创作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⑸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②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⑹文化发展的措施:①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②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2.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⑴文化与时代的关系:①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②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⑵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第53页共53页 3.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⑴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⑵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①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②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③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1.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建设文化强国?)⑴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⑵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⑶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②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③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④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⑷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①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第53页共53页 ②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2.坚定文化自信⑴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 (为什么?)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⑵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⑶坚持文化自信要求(如何坚持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特别提醒】“四个自信”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53页共53页
同类资料
更多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1-4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