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ID:64784 2021-11-24 1 8.88元 23页 50.69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13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8.88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文体所能替代的。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产生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一般来说,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原原本本地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到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往往让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自由描画。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读小说,第一能让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是有好文字的。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使其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眼前。况且一部小说。有景有人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丰富的最好的模范文。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前者的态度严肃,关切人生;后者的态度随便,不关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第23页共23页 一部好的小说,必是真有的说,真值得说。它决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来支撑门面,作者要怎样说,自然有个打算,但是这个打算绝不是把故事拉得长长的,好多赚几个钱。所以,我们读一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去定好环,而是要以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谋篇布局去定好环。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是对我们的为人处世和文学修养都大有裨益。(摘编自老舍《怎样读小说》有删改)材料二:《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在北京专访《小说课》作者毕飞宇。舒晋瑜:您以经典的标准选择篇目,《小说课》除汪曾祺的作品外几乎没有当代作品,仅仅是篇幅和时间的限制,还是另有原因?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毕飞宇:当代作品讲得少是因为我缺少自信。讲过世的作家的作品相对来讲更安全,如果我讲余华,他也许会告诉我,他可没那个意思,那我的脸还要不要?——这是玩笑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当代文学里有非常好的作品,但它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经典,我们都不知道。经典的产生过程极其诡异,它需要内部因素,外部的条件也得具备,有些时候一部经典作品的产生可能是历史给这个作家、这个作品带来了特别的机遇。就作品本身而言,我认为当代文学已经产生了不少的杰作,许多作品的品相比现代文学的经典甚至更好,但是,当代文学的体量太大了,经典是一间小屋,它究竟能放多少东西呢?没有人知道。舒晋瑜: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吗?毕飞宇:我不记得是谁说的了,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千真万确。鲁迅的代表作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现在再读,还是有新的发现,还是能带来审美上的震撼。我对王彬彬教授说,鲁迅的小说确实是太好了。过去我们过分在意鲁迅的思想。而实际上,这个作家的文本意识特别强。我现在是这样看待经典重读这件事的,它在骨子里有一个年纪的问题。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往往很年轻,二十来岁,可是,写经典的作家阅历已经很丰富了,这个年龄落差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阅读的理解力达不到写作的理解力,我们没有对话的能力。等我们也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的理解力长进了,这时候再读,就有了对话的资格。这个时候你对许多字句甚至是标点符号就会有新的感受。舒晋瑜: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吗?包括不同版本的同部作品?毕飞宇:我阅读经典小说,基本不能用“阅读”这个词,对我来说这个词太正式,其实我把玩的心更多,有点像玩古玩。我不玩古玩,我就把经典当做了古玩,很省钱的。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挲,把宝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我读经典是这样的心态,非常快乐幸福,我就是喜欢,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阅读方式。第23页共23页 舒晋瑜: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毕飞宇:我看小说,有时候一页纸可能花半个小时,等我把这一页翻过去,才明白过来,我的眼睛里并没有小说,我早就沿着小说的场景岔出去了,沿着作家的描写对象按照自己的想象“飞”出去了。舒晋瑜:您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毕飞宇:你也不是外人,那我就说了,我是土地上生长的艺术家,本质上我是艺术家,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如果风调雨顺,我也可以结几个果子,好不好吃不关我的事。舒晋瑜:《小说课》中的内容,跨度有多大?毕飞宇:比较大,我的好友庞余亮替我算过了,从《水浒》到汪曾祺,六百年。(摘编自《毕飞宇谈怎样读小说》,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舍认为分析一部小说内容的好坏,应主要从作者在作品中对社会人生和事件的态度的角度入手。B.老舍认为我们只有读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读哲学、历史、戏剧等作品做不到这一点。C.毕飞宇认为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随着阅历的丰富、理解力的长进,读者会具备与作者对话的能力,不断有新发现、新感受。D.“很省钱的”“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我的好友庞余亮替我算过了”等表现了毕飞宇语言朴实幽默,使得访谈气氛更加融洽。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舍认为能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复杂的物态心态,最恰当的文字形容人情物状的小说,才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最好的小说。B.老舍认为读小说时,只要我们关注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谋篇布局的方法,就一定能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提高文学修养。C.毕飞宇认为当代文学的诸多优秀作品不确定能否成为经典,这是他缺少自信而在《小说课》中讲得少的重要原因。D.舒晋瑜运用“追问”,从“不断重读”到“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再到“如何把玩一部作品”,及时抓住新亮点,拓深、拓广访谈内容。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本次访谈核心话题的一项是()(3分)A.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吗?B.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C.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吗?第23页共23页 D.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4.对于“怎样读小说”,老舍和毕飞宇分别给出了怎样的方法?(4分)答案1.BB项,“只有读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读哲学、历史、戏剧等作品做不到这一点”说法绝对,原文“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强调的是哲学和历史也能让人明白人间,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只是它们不如小说那么形象、有趣。故选B。2.DA项,“能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复杂的物态心态,最恰当的文字形容人情物状的小说,才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最好的小说”错误,原文“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是就读小说应该注重读什么内容而言,并没有说什么是最好的小说。B项,“只要我们……就一定能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说法绝对,原文“我们读一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去定好环,而是要以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谋篇布局去定好环”说的是读小说评价好坏的标准。C项,“这是他缺少自信”错,“当代作品讲得少是因为我缺少自信”只是他的自谦之说。故选D。3.B分析材料二,本次访谈的核心话题是“怎样读小说”,而“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是由核心话题延伸出来的话题。故选B。4.①老舍:注意小说的内容及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学习文字和谋篇布局;②毕飞宇:反复揣摩着读,把自己的想象融入到作品情境中去读。(每点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来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阶级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第23页共23页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任、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感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么?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漠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材料二:第23页共23页 人生到底是什么呢?苏轼在想:就像鸿雁飞在茫茫的天空中,偶然在雪地上停息,留下一些印迹,而后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吗?走过的路上那些模糊的印痕,星星点点,似断似连,又能够说明什么?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呢?年轻的苏轼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不管怎样,人总还是要辛勤地努力吧!当年父子三人走在崤山道上,风雪交加,路途崎岖,蹇驴在颠簸中发出长长的嘶喊。这就是路。如今兄弟俩都考上了进士,从小官做起,跟各样的人打交道,疲惫、厌倦总是难免,但总还要努力走下去,这就是路。在苏轼的诗中,“飞鸿雪爪”的比喻从情感上说带有惆怅的意味,不像“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那样表现得洒脱。但在哲理上,它也体现着佛禅的无常观。人世无常,虽然也可以导出某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但若是以“无所住”的态度去应对无常,也可以引导出超越的旷达。在这首诗里,两种情绪同时存在。正像前面说过的,无奈也罢,旷达也罢,对苏轼来说,这些都不妨碍在人生道路上总须有所努力的积极态度。我们看苏轼的一生,一方面喜好老庄与佛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但作为一个官员,他却始终是正直和富于责任感的。他任徐州太守时,黄河决堤,大水围城数十天,徐州城岌岌可危。苏轼住在城墙上的小棚子里,有家不回,以安定民心,终于率士民顶住了洪水的侵袭,贏得了极大的声誉。任杭州太守时,他为了兴修水利而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风光绮丽的苏公堤。他绝不会把自己“空”成一个对现实世界毫无意义的虚壳。(摘编自骆玉明《诗里特别有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的诗文最早在文艺领域中充分透露了人生空漠之感,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B.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的关键,是因为苏轼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C.阮籍、陶潜对政治杀戮都感到恐惧哀伤,但并没有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D.朱熹、王船山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因为他们觉得苏轼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中“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种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苏轼的影响。B.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些,但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影响却略胜一筹。C.人世无常,可以生发出无可奈何的心情,也可以生发出超越的旷达,这些都不妨碍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所持有的积极态度。第23页共23页 D.喜欢老庄与佛禅,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与始终正直和富于责任感是不可能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3.下列诗文中不能透露出人生空漠之感的一项是(3分)A.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B.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C.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参考答案评分细则1.B(B项,“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的关键,是因为苏轼是忠君爱国……人物”错误,材料一表述为“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后一面”是指苏轼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人生空漠之感。)2.A(B项,“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影响却略胜一筹”错误,材料一只表述苏轼的文艺成就比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没有将他们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影响进行比较。C项,“这些都不妨碍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所持有的积极态度”错误,根据材料二“无奈也罢,旷达也罢,对苏轼来说,这些都不妨碍在人生道路上总须有所努力的积极态度”,只是“对苏轼来说”。D项,“是不可能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错误,根据材料二“我们看苏轼的一生,一方面喜好老庄与佛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但作为一个官员,他却始终是正直和富于责任感的”可知,二者是可以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3.D(D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是说不能主观臆断,表现的是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表现出“人生空漠之感”。)4.材料一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论证思路展开。(1分)首先提出观点,指出苏轼之所以在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是因为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1分)接着论述苏轼诗文中表现出来的人生空漠之感(退隐心理)比前人更深刻更沉重;(1分)最后指出这一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后世的影响。(1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第23页共23页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超然客公众号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选自袁行霈《境与象》)材料二:诗歌意境,从表现对象分,有“物意境”“事意境”“情意境”“理意境”。所谓“物意境”,也叫“物境”,就是以“物”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山水诗、咏物诗、山水画、花鸟画中多有此类意境。“物境”具有令人身临其境的“形似”的审美特点。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这些都是“物境”名句,一个个逼真如画,历历在目,令人有“处身于境”、目悦神怡之美感。第23页共23页 所谓“事意境”,也叫“事境”,就是以事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叙事诗、咏史诗和写人诗中多有此类意境,此外古典戏曲、小说和散文中也往往有此类佳作。事境有大有小,有时一句诗就是一个事境,如“少小离家老大回”“风雪夜归人”“落花时节又逢君”;有时一首诗是一个事境,如《孔雀东南飞》《长恨歌》和《卖炭翁》。事境的审美特点是“近”,贴近生活,真实可信,所以才能获得“亲切不泛”的美感享受。所谓“情意境”,也叫“情境”,就是以“情”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抒情诗、抒情小赋、抒情散文和音乐、戏曲中多有此类意境。在古典诗歌中,有直抒其情成境者。如赵嘏《忆山阳》:“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伤心正叹人间事,回首多惭江上鸥。”金圣叹评云:“看他四七二十八字,中间杂用‘愁’字、‘怜’字、‘忧’字、‘伤’字、‘叹’字、‘惭’字,凡若干悲苦字成诗,知先生怀忧,真有甚深者也?”但更多的是借景抒情而成境者。如汉乐府《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又如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李白是写情境的圣手,超然客公众号他有许多这方面的名句,诸如“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在李白笔下,风、水、月皆成为情的化身,而又是那样亲切自然,尽情尽理,真是大家风范。所谓“理意境”,也叫“理境”,就是以“理”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如果说“情境”的审美特点是求“美”的话,那么“理境”的审美特点则是求“真”。玄言诗、哲理诗、议论散文、寓言、写意画中多有此类意境。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是直言其理的名句,还有借景言理的,如崔颢《黄鹤楼》一诗,金圣叹评云:“他何曾是作诗,真是直上直下放眼恣看,看见道理却是如此。”什么“道理”呢?就是“黄鹤”飞了,“昔人”去了,甚至他们早都死了,而“楼”还存在着。生命是有限的,空的,只有“楼”是无限的,实的。所以,感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便是这首诗的道理。这些道理是通过昔人、黄鹤、楼、白云、此地、千载等时空意象表现出来的。前者所举名句,或理,或意,都浸泡在浓郁的感情里;后者所举的“道理”则隐含在意象之中。所以朱光潜先生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理”融化在赤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它绝不说抽象地未受情感饱和的理。”(选自古风《意境探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意境并非意和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想象世界。B.“境生于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象便没有境;二是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可见意境的形成无需借助特殊的艺术手法。第23页共23页 D.抒情诗、抒情小赋和抒情散文中多有“情境”,这种“情境”有的是直抒其情,有的是借景抒情。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用《董氏武陵集纪》中称赞董铤的诗的语句,意在证明刘禹锡否认“境生于象”这一观点。B.“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这一比喻的意思是象生于境,没有境就没有象。C.《孔雀东南飞》一首诗是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事境,可给读者“亲切不泛”的美感享受。超然客公众号D.“情境”求“美”,“理境”求“真”,“情”“理”在同一诗作中不能兼而有之。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情意境”观点的一项是(3分)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C.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的论证思路。(4分)参考答案1.C(“可见意境的形成无需借助特殊的艺术手法”错误。原文是“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2.C(A项“意在证明刘禹锡否认‘境生于象’这一观点”错误,应该是“意在证明刘禹锡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他并不否认“境生于象”。B项“这一比喻的意思是象生于境,没有境就没有象”错误,应该是“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D项“‘情’‘理’在同一诗作中不能兼而有之”错误。从材料二中“或理,或意,都浸泡在浓郁的感情里”可以推知,“情”“理”在同一诗作中是能兼而有之的。)3.B(A项属于“物意境”,B项属于“情意境”,C项属于“事意境”,D项属于“理意境”。)4.①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②然后点明西方英美意象派认为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③接着作者举出了中国古诗中大量的例子来印证自己的观点。④最后总结,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是错误的。【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四、现代文阅读材料一:第23页共23页 传媒是文明的载体,文明兴衰的晴雨表。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始终伴随着传媒技术的发明和进步。中国式传媒是当下中国新型文明形态的一个窗口,中国新型文明实践决定了中国式传媒发展道路的走向,它直接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符号系统,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媒现代性话语实践超越了西方的现代性逻辑,注入了中国式实践的原创性内涵。从历时性维度看,中国社会对传播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有着悠久历史。然而,封建时代统治者对于信息传播的认识一般停留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状态,通常采取堵塞信息渠道的办法,控制信息的传播。甲午战争后,有识之士深切地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对新闻事业在救国图强中的作用充满期待。此后,各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近代传媒巳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现代化的表征。从共时性维度看,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颁布,维护了公民的言论权利,美国出现了“意见自由市场”与国家现代化取得同步发展的局面,于是,以西方现代化理念为核心的西方中心论话语形成。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夏威夷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西方中心论”者就断言,只要发展中国家接受西方传媒的内容,就一定走向现代化。其理论核心.诉求,是要求发展中国家效仿西方国家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然而,中国没有按照西方的脚本行事。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中国传媒扬弃了西方模式,重新定位现代传媒的社会角色,强调传媒政党“喉舌”和人民“喉舌”的双重属性,着眼于文明发展服务现代性要求,依据本土现实特征进行调整。自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业以来的西方传媒,无不秉持商业本位,其公共领域建设的诸种努力动机往往源于商业目的。而其以“言论自由”为招牌对高度意识形态议题的操弄,往往是提升注意力的有效途径,其终极目标不外乎读报率、收视率、点击率等商业指标。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和舆论等手段的控制,新闻界变得煽情而不负责任。中国式传媒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传媒当作人民的事业来经营,始终坚持人民性的基本立场,以及惩恶扬善的正面取向。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呈现载体,传媒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当代文明的品质。在传规制中,政府规制的努力方向就是确保传媒的良性发展。中国当下传媒内容生产的两种倾向直接影响传媒的品质,动摇传媒的人民性基础。一是基于商业逻辑,将媒介生产视同一般性商品生产,看重其交换价值。二是基于民粹主义逻辑,否定-切精英或政府主导的文化,将文化的主导权归还给民众,极度推崇反智性的文化,这就造成了文化的非智性倾向。两种传媒文化生产逻辑都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文化发展质量。第23页共23页 媒介深度融合是中国式传媒适应新型文明形态的一种自我调整,它摆脱了西方经验支撑的文化现代性的宿命,将开放、共享、贴近作为与人类新型文明共振的基本内容和姿态,验证了基于西式现代性的传媒角色和发展道路在中国本土的“水土不服”,拓宽了发展中国家文明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媒体深度融合过程既表现为媒体形态的融合,更表现为文化融合,媒介深度融合正是要促成文化的代际融合、民族间融合,最终实现文化共同体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总体目标。——(摘编自陈龙《人类文明新形态下中国式传媒的特有气质》)材料二: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颠覆了既有的传播格局,传统媒体面临着新的变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基于其上的新兴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者与相应的传播媒介相结合就可能成为一个媒体。这极大拓宽了个人及各种社会组织的表达渠道,某些个体和团体的信息传播与意见表达可以更加迅捷地广泛扩散,甚至具有超越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表达力。一方面,传播技术的低门槛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垄断,扩大了社会成员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人人参与的传播也导致了信息过剩、虚假新闻泛滥的弊端。中国媒体该如何应对这一新挑战?从技术上来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就理念上来说,“建设性新闻”应该是一种可供尝试的新选择。建设性新闻源起于20世纪末的公共新闻运动,成型于欧洲,并影响了全世界。这--理念的提出,在于试图回应互联网时代新闻的泛滥对职业媒体发起的挑战。有鉴于传统的西方职业媒体以往所报道的新闻过多专注于“坏事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以及媒体作为中立者置身于事.件之外,对存在的问题只揭露不治理,中国“建设性新闻”理念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有针对性地着重强调“积极”和“参与”。无论是“积极”还是“参与”,都是对传统西方新闻理论所秉持的“坏事情就是好新闻”“媒体记者必须中立”的观点的一种扬弃。由于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建设性新闻理念在西方很难成为主流。相反,建设性新闻理念适合中国基本国情,能够成为主流媒体的主流理念。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它是非对抗性的、合作性的、建设性的。因此,在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媒体能够为建设性新闻理念注入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实践,能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摘编自唐绪军《建设性——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媒体的新追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式传媒反映了新型文明形态,它直接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符号系统,所以超越了西方的现代性逻辑,形成了自己的逻辑思路。B.依据本土现实进行调整,封建统治者开启民智,兴办报纸,期待新闻事业救国图强,顺应了时代要求,让中国传媒由传统走向了现代化。第23页共23页 C.应对传播技术低门槛带来的问题,中国尝试实践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将媒体作为中立者置于事件之外,适合中国国情,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D.中国传媒坚持人民性立场,强调传媒是政党和人民“喉舌”的属性,这有效促成文化间的代际融合、民族间的融合,体现中国智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国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同时,“意见自由市场”也取得了同步的发展,它维护了公民的言论自由,与中国将传媒当作人民的事业来经营相似。B.长期以来西方传媒加强了公共领域建设,提升了注意力,但秉持着商业的本位,新闻界变得不负责任,这暴露出西式文明现代性的困境。C.中国当下部分传媒将媒介生产视同一般性商品生产,或否定一切精英或政府主导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媒的人民性基础。D.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极大地拓宽了个人及各种社会组织的表达渠道,但也导致了信息过剩、虚假新闻泛滥的弊端。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论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澎湃新闻客户端打造成目前下载量接近2亿规模的新型媒体互动平台,与之共同发展的澎湃新闻官方微博、微信,也逐渐成长为头部媒体账号。B.近几年来,我国多个新媒体平台出现了不少知华友华的国际朋友,他们通过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内或对外传递中国声音。C.《全新周刊》自2013年起停止印刷纸质版内容,采用数字化媒体的方式呈现内容,灵活便捷,方便读者,深受喜爱。D.主流媒体及时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深入。4.材料一、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分)参考答案1.(3分)D(A“它”应指代中国新型文明实践,另强加因果;B张冠李戴,应是有识之士,另外“中国传媒也并末走向现代化”;C项偷换概念,“置于事件之外”的应是传统的西方职业媒体。)2.(3分)A(西方的“言论自由”仅是幌子,实则是行商业的目的,与中国传媒的人民性立场不同。)3.(3分)C(不能体现媒体的融合,也不符合“建设性新闻”的特征。)4.(4分)①举例论证,举西方传媒秉持商业本位而加强其公共领域建设的例子,论证西方传媒的不负责任,增强了说服力。第23页共23页 ②对比论证,将封建统治者采取堵塞信息渠道,控制信息的传播和近代各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进行对比,论证了开启民智,发展新闻事业的重要性,增强论证的力度。(或:将西方职业媒体报道新闻过多专注“坏事情”和媒体记者中立,对问题不治理的事实与中国“建设性新闻”有针对性地强调“积极”与“参与”进行对比,论证“建设性新闻”理念在西方很难成为主流,增强了说服力。)③比喻论证,以“水土不服”论证了西式现代化的传媒和发展道路在中国不合适,论证生动形象。评分建议:每点2分,论证方法1分,分析1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章学诚《文史通义》说“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这说的就是“文学自觉”。当然我用的“文学”虽是包括“文章”的大文学概念,但起码有个基本界定,就是文学要相对独立。现在的文学史,包括以前的那些文学史,都说先秦是文史哲浑然不分,诗乐舞融于一体,这样说大体是不错的。但是到了战国中后期,就发生了变化,屈原的《离骚》不能唱,与诗歌和舞蹈脱离了。有了专门写美文的,就不是文史哲浑然不分了,文学从综合艺术当中脱离了,当然不是全部,但是逐渐有了这种倾向,这就叫文学相对独立,那么也就是自觉的开始。如果从“四部”分类来看,把集部看成文学作品,《楚辞》作为集部第一本书,没放到子部,也没放到经部,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就是说,所谓文学的自觉或初步自觉,它得相对独立,不独立谈不上文学自觉。从屈原开始,到宋玉,文学的色彩更浓了。“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过程,不是突发性的,不是说昨天还沉沉大睡,今天一觉醒来就自觉了。另外,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反复多次觉醒,不是自觉完了以后就不用再自觉了,而是可能在自觉之后的有些时代它又不自觉了,有的时候它有倒退。文学的自觉不是个别人先知先觉,不是一两个人就代表文学自觉了,它是社会性的、群体性的,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这才能够自觉。就是说必然有一个群体,有普遍的社会性。(摘编自李炳海《“文学的自觉”是不是伪命题?》)材料二:第23页共23页 从此前的各种讨论意见看,“中国文学的自觉”这个命题,不妨分解为“人的自觉”和“文体的自觉”两部分,两者互有联系,但不可混淆,各有各的内涵和意义。首先说“人的自觉”。从本质上说,文学即人学,这已是学术界乃至一般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一个理念。它意味着“文学”只是人使用的一种工具,工具何来“自觉”?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本质上属于“物”,而“物”是谈不上什么自觉不自觉的。严格地说,只有“人的自觉”而不是“文学的自觉”。很多学者在讨论“文学自觉”之时,正是着眼于“人的自觉”而展开的,但又都忽视了“自觉”的本质意义所在。“文学的自觉”表述为“自觉的文学”更为恰当,“自觉”的主语永远是“人”而不是人所使用的某种工具,正如牛拉车不走,我们应该“鞭牛”而不是“鞭车”。“自觉”的本质意义可以这样来界定:主体在清醒意识和具有支配能力下的一种自由活动,这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一种能力,因而也是对人类精神特征的一种界定。“自觉的文学”也是这样,其创作者必须具备一种来自个体生命经验又超越个体生命经验的主体意识,在这种主体意识和充分的支配能力的状况下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必然是真情流露而非虚情假意,是超越一己之喜怒哀乐而具有推己及人的普适性和永恒性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觉的人”和“不自觉的人”,“自觉”是个体生命的行为意识和内心体验。可以说,历史上那些最伟大杰出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创作主体在一种“自觉”的意识下创作出来的,它与时代没有必然关系,而只与创作主体的意识状态有关,换句话说,这个概念意味着一种个性化和独立性的存在,而不能笼统地说哪个历史时期“文学自觉”。再从文学内部发展规律角度说,“中国文学的自觉”又可以概括为“文体的自觉”。它主要考察的是某种文学体裁和技巧从自发到自觉的一种成熟过程,这也同样符合“自觉”概念中“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这两个根超然客公众号本属性,在此,“自觉”主要表示“完备”“成熟”之意。但所谓“文学成为独立门类”如何界定?评判标准又是什么?难道四言诗的时代,就证明“文学没有独立”?其实,这只表明一个事实: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体产生和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很多学者正是基于这一点,将某种文体成熟的时代定义为“自觉”,这种从文体内部寻找答案的努力是可取的,但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第23页共23页 比如,我们可以说汉代是赋这种文体成熟的时代,但仅此而已,称为“赋体的自觉”可以,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同样,东汉后期至魏晋时代则是五言古诗“自觉”的时代,但也仅此而已,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近体诗的真正自觉到了唐代才完成,而“词”这种文学体裁的自觉,则到了宋代才实现。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古代文体的自觉过程,可谓由“自发”到“自觉”的一个漫长历程,无论着眼于哪种文体,都很难将“文学自觉”绝对地指向某个特定时代。由此可以了然,为何关于“文学自觉”会有那么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解释。笔者以为,有关“文学自觉”的各种观点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统合在一起的,前提是必须打破钱锺书所谓“时代禁咒”,明确“文学的自觉”与时代无关,只与创作者的个体心态是否“自觉”有关。(摘编自张培锋《也说中国文学的自觉》)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认为先秦时期文史哲浑然不分,诗乐舞融于一体,这种观点忽略了文学的相对独立性。B.文学的自觉不是突发的,其发展过程是一直渐进向前的,由个人到群体而最终具有普遍的社会性。C.从文学的工具性和人的主体性的角度出发,将“文学的自觉”表述为“自觉的文学”是更为恰当的。D.虽然不同文体产生和成熟的时间不同,但我们也不能将某种文体成熟的时代就定义为“文学自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原的《离骚》脱离了诗乐舞于一体的规范,《楚辞》纳入了集部,都表明楚辞已完全实现了文学的独立。B.具备来自个体生命经验又超越个体生命经验的主体意识的创作者创作的作品自然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C.东汉后期至魏晋时代是五言古诗“自觉”的时代,与鲁迅认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观点一致。D.材料一认为“文学的自觉”是不存在的,属伪命题;材料二则认为此命题的意义和价值需重新认识和定义。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文学的独立从战国时期初露端倪,到西汉中期已经基本实现,这个过程的完成以刘向对图书的分类作为基本标志。B.萧统的《文选》没有录经、史、子之作,被后世认为是以纯文学的准则来选录的,但事实上却收录了大量的应用体文章。C.哲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把人的觉醒和文的觉醒联系起来,认为魏晋时期文学的觉醒是人的觉醒的表现形式。D.欧洲文学发源于古希腊史诗,小说、戏曲是其主流,其文学特质强调形象;以诗文为正宗的中国古代文学强调抒情言志。第23页共23页 4.从出土文物“说书俑”来看,戏曲、小说自汉代即有,直到元明清时期才走向成熟。据此,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文学自觉”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1.B(3分。根据“而是可能在自觉之后的有些时代它又不自觉了,有的时候它有倒退”可知,“其发展过程是一直渐进向前的”错误)2.B(3分。A项“楚辞已完全实现了文学的独立”错误,原文意在强调“文学的相对独立”;C项,原文“但也仅此而已,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所以“观点一致”错误;D项材料一认为“‘文学的自觉’是不存在的,属伪命题”之说判断错误,第二段强调了“文学自觉”有一个渐进过程,第三段说明“文学的自觉”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可以看出“文学的自觉”不是伪命题)3.A(3分。材料一认为“文学的自觉”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且具有普遍的社会性;A项能够支持这一观点;B项强调《文选》中选文的文体问题,与材料无关;C项认为文学自觉中可从“人的觉醒”和“文的觉醒”二者之间的关系来探讨,与材料一无关;D项是对中西方文学特质的比较,与材料无关)4.①戏曲、小说的发展历程漫长,“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过程。②可以将元明清视为戏曲、小说的自觉时代,但“文学自觉”不能绝对地指向某个特定的时代。(4分。每点2分)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移情现象要使审美者获得美感,必须是主、客观条件的完美统一。首先,移情的对本身必须是美的。一个审美者有可能把风摆动的杨柳看成是一个娇柔的女子,但面对一株干枯的树木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感觉。美感脱离了客观存在的美,就是一句空话。其次,客观存在的美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活动,才能产生美感。真正的审美活动决不是简单的拟人式的物我同一,而已经是内在情感与外部事物间的一种“同构”。这种“同构”的产生,就是审美主体在情感的推动下,运用思维和想象确地把握事物本身的特征而实现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果离开了诗人对暮年和夕阳的相似点的联想和理解,就不可能出现这个审美的移情现象。可见,审美移情活动的确是主、客观条件的完美统一。人的美感意识中所产生的移情心理活动,是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美的主观反映。第23页共23页 审美移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实际上就是在审美主体反映审美对象的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感情作用于审美对象的联想的一种表现,是美感和联想相互作用的结果。意大利美学家缪越陀里认为,在诗的形象中,无生命的自然景物好象成了有生命的东西,具有人的感情和性格,主要是因为“想象力受了感情的影响”。可见,审美移情作为联想的表现形式之一,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所产生的心理基础是情感和想象的相互作用。而联想只是由一物想起另一物,使两个事物的表象联在一起,不一定具有人的情感。“夜莺在歌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等等,不都是在审美主体感情的作用下,根据自然事物的特征与人的感情、活动、性格的相似而形成的联想吗?不同的是,在这种相似联想中,情感的作用,快引起联想的事物与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了更大的必然联系,因而往往消失其联想过程,使自然事物的形象特征与人的感情、意志、活动在欣赏者的意识中完超然客公众号全融为一体,欣赏者便似乎直感到自然事物本身也有了感情和活动。欣赏者的感情和联想相互作用和结合,能使欣赏者在联想中产生一种充满感情的幻觉,所以我们才把审美移情视为联想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审美移情是对自我生命发现的结果,所以才导致美感的产生。对审美活动而言,不是外部世界的一切都能获得审美愉快,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与自己类似和相通的事物才能使其愉快。当人们用审美的方式去观察自然时,其实是努力在整体自然中发现“自我”的倒影,反过未,每当他的个性在外在世界中获得自我感觉时,便意味着他已进入了审美状态,可见,审美移情是在人类能够较力清醒地领悟自然和人生的阶段上产生的。人从认识外物走向认识自我,从自然的拟人化(物我同一)到自然的人化(物我同构),正是这种“清醒”的标志。(摘编自姜开成《审美移情与文学创作》)材料二:中国古代关于审美移情的理论比较重视自然规律、自然环境对审美主体的心境的影响。审美过程中产生的移情作用,一般都因为主体受物境的影响而形成,但外界的物境需与主体内在的心境相一致时,才会形成移情作用。心境是一种人自身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由于审美主体的心境不同,对自然景物产生的移情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主体在心情愉悦时,常觉得花欢草笑、莺歌燕舞;而在黯然伤神时却又感到云愁月惨、鸟虫衔悲。由于心璄的外化,竟使本来没有感情的事物看起来有了感情,而有了感情的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人情感,结果便是“情能移境,境也能移情”。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美学还认为,审美移情有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对象必须有“可以移人之情者”,一个是主体必须有“触性性通,导情情出”的审美能力。而主休的审美能力归根结底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体验,杨万里“山思江情不负伊,雨恣情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的诗句说出了这个规律。体验得越深,赋景物以情感甚至生命并与有情感甚至有生命的景物相決与化的审美移情作用就越大。第23页共23页 因为在审美判断中,“如果愉快和直观对象的纯粹形式的把所握结合着,而不联系到一个为了一定的认识的目的的概念:那么表象就不联系到客体,而至联系到主体”,而主体的心境对对象的情感化和生命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风何豫人,令我思东溪。草色有佳意,花枝稍含徥”“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雨云、春风、绿草、花枝、野花、泉水这些本来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表象,由于它们“联系到主体”,与主体的特定心境产生共鸣,与主体的生命情感相关,它们便与诗人赠答往还,从而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一同进入到“天籁人籁合同而化”的境界。(摘编自钟仕伦《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述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审美者面对杨柳和干枯树木可能会有不同感觉,说明移情审美的产生是以客观存在的美为基础的。B.在感情的作用下,审美移情能够使联想的事物和被联想的事物直接产生联系,不需要联想的过程。C.真正的审美活动是内在情感与外部事物的同构,是自然的人化,而不只是简单的对自然的拟人化。D.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美学认为,主体审美能力和客观审美对象相辅相成,都是移情的重要条件。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移情是联想的一种特殊形式,主体如果对所见的事物无法产生联想,也就不会有审美移情。B.只有物境与心境一致时才产生移情,因此当人心情沮丧时看到“莺歌燕舞”也不会有触动。C.生活体验程度与移情作用的大小关系密切,所以老年人的审美移情体验比青年人的更丰富。D.在审美判断中,主体的心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景物情态的变化不会影响主体的审美。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居于“移情”现象的一项是(    )(3分)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参考答案第23页共23页 1.(3分)B(“不需要联想的过程”曲解文意)2.(3分)A(B项“人心情沮丧时看到‘莺歌燕舞’也不会有触动”曲解文意;C项“老年人的审美移情体验比青年人的更丰富”于文无据;D项“景物情态的变化不会影响主体的审美”错)3.(3分)C(只是景物描写,不符合移情特点)4.①材料一先围绕审美移情是主、客观条件统一的观点,以举例和引证论证展开论述;然后论述了审美移情是如何产生的。②材料二先写人的内在心境和外在物境会相互作用,然后论述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的两个重要条件,并以举例和引证加以阐释。(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材料一∶数字化一方面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种新的异化。人性的"潘多拉"盒子在被数字化再度开启时,天使与魔鬼同样是一道迸出,翩翩共舞。一般说来,数字化所带来的人类虚拟生存方式,本质上是人的现实生存的一种延伸。人类在进入数字化时代之际,恪守与发扬人类社会所普遍尊崇的人文操守及其基本规范,仍将是有效地防范人性在数字化构筑的虚拟世界中被异化、被扭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途径。数字化生存中恪守人文操守尤为重要。数字化生存使人在突破"现实时空"的种种限制当中,为建构现代人新的价值世界与意义世界,提供了新的空间,数字化生存是人类将超越现实的想象变成了可实际操作的人生实践。特别是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双向互动、快捷便利等特点,人类在这种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同样能够以对生命的价值关怀、存在的意义探究,来探讨和表现人性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和建构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正如尼葛洛庞蒂所说∶"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希望的声音。"第23页共23页 然而,从数字化生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上来看,虚拟世界在极大地张扬人性的同时,也不时地为人性的发展制造了陷阱,带来了阻碍。当一些属于人性之"恶"的意识、观念等,像瘟疫一样在虚拟世界蔓延时,那种非人性的、非人道的东西就充斥着人的精神生活,使人性中的幽暗之灵不时的浮出、显现,游荡、徘徊。譬如,不需蒙面的电脑黑客,可以肆意发起破坏性攻击,或干尽偷鸡摸狗之类的扒窃、诈骗等犯罪之事;一些心怀鬼胎或别有用心之人,则会利用网络制造陷阱,传播暴力、色情等格调低下的信息与文娱节目,诱人上当,腐蚀心灵;还有一些沉溺于虚拟世界之中的电脑"鳏夫"、"寡妇"、奴隶式的"网虫"等等,几乎是长期不食人间烟火,得不到人间高尚的人文情操的熏陶,又缺乏远大的人文理想的支撑,故往往是虚实颠倒,是非不分,空虚茫然,无所事事。这些由数字化生存而带来的新的异化现象,本质上仍是人文精神失落、人文价值失范与意义沦丧的表现.在数字化构筑的虚拟世界中,对于发生在虚拟世界中的种种非人道、非人性的现象,要坚决予以否定与批判,并努力在数字化生存当中,建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文氛围和道德境界,通过对自然、社会现成秩序和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主体感知、体悟、服从和超越,促进数字化生存中角色的新定位,从而更好地恪守人文操守。(摘编 自黄健、 王东莉《数字化生存与人文操守》)材料二∶当今世界著名的思想大师吉登斯说∶"认同是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被惯例性地创造出来的,虚拟认同是对虚拟生存活动中的某种信念、原则、标准的追求,并把这种信念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认同取向,或是作为标准引导自己的虚拟行为。"网络技术为人的虚拟生存活动提供了技术前提和物质基础,离开了这样的物质前提也就没有人的所谓虚拟生存活动,当然也就谈不上虚拟认同。在虚拟的"场所"中,人们可以隐去现实的身份,虚构出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并以这个理想的形象展开交往活动,从而获得在现实世界中所无法获得的感受和体验。虚拟生存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又与其他精神活动方式区别开来,而更带有了"现实性"的特点。这也正是容易把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混同起来的根源所在。在网络世界中形成了一个个建立在人们共同的兴趣、爱好、个性或是价值观念基础上的网络群体和虚拟社区。在这种情况下,个性、价值观是各个交往主体所真实具有的,而不是虚拟出来的。主体在虚拟社区中活动的身份可以是虚拟的,但表达的个性、价值观却是他在现实世界中所拥有的。在虚拟活动中,由于主体的缺场性和虚拟性,传统交往方式中的社会规范无法对网络交往主体形成有效的制约,造成了交往主体在交往活动中自我规范意识的弱化和缺失。缺场的虚拟交往弱化了他律作用的机制,很大程度上遮蔽了他律作用的途径。在虚拟交往中即使违背了某种社会规范的要求,由于交往的缺场性和虚拟性,往往也不会承担相应的代价,或者较少地承担代价。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虚拟交往中主体活动的失范。虚拟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充分表达与展示,在后果上经常表现为优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与占领。虚拟生存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能够获得比现实生活经历更多的体验。但同时也暗含着导致价值认同断裂、虚拟生活对现实生活僭越的文化风险。第23页共23页 (摘编自庄友刚《虚拟认同与文化风险》)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人类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人类因此有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B.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利于人类将现实的想象变成可以实际操作的人生实践。C.没有网络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就没有人的所谓虚拟生存活动,也就谈不上虚拟认同。D.在虚拟"场所"中,人们通过隐去现实身份、虚构出理想的自我形象获得感受和体验。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几乎长期不食人间烟火、得不到人间高尚人文情操的熏陶,导致了网民们常常无所事事。B.感知、体悟、服从和超越自然、社会中的现成秩序和规律性,可更好地恪守人文操守。C.虚拟生存活动是与其他精神活动方式区别开来的一种精神活动,带有"现实性"的特点。D.对于虚拟生存中的一些主体失范的言行,不能因为主体的虚拟就不加以批评教育和引导。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正确对待虚拟生存"的一项是(3分)A.5月8日"黑暗面"入侵美国最大的燃油管道运营商获取大量数据,以此威胁要求赎金。B.法国巴黎法院认为雅虎公司在网络上拍卖纳粹物品的行为违法,必须删除相关信息。C.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极少数网民利用微信群、QQ群传播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D.网络虚拟社群所蕴涵的放大效应常以较强的解构性冲击着国家或政府对信息的控制。4.材料二开篇引用吉登斯的话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1.(3分)B(“现实的想象”错,应该为“超越现实”,其他正确,故选B。)2.(3分)A(以偏概全,其他正确,故选A。)3.(3分)B第23页共23页 4.(4分)①开篇即引用吉登斯的话,让读者直接掌握材料话题;②引用名言,阐明“虚拟认同”的准确内涵; ③引用当今世界著名思想大师的言论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评分建议:一点2分,两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第23页共23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