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答案 解析
ID:52390 2021-10-27 1 3.00元 22页 209.5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12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19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4分)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电灯发光C.光合作用D.干冰升华2.(4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KOHB.MgOC.HNO3D.ZnSO43.(4分)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摄入越多越好B.油脂和维生素不属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C.误食重金属盐,可喝些牛奶或蛋清应急解毒D.食物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4.(4分)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资源极其丰富,不存在水危机B.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又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说明水分子在不断的运动5.(4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事(  )A.用小苏打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B.为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大力研发新能源汽车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粮食产量6.(4分)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2页(共22页)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7.(4分)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A.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可用于灭火B.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种电光源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食品袋防腐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金属的焊接8.(4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B.他们都是同一种粒子C.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D.第③种粒子的符号为Na+9.(4分)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不合理的是(  )A.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表面,保持洁净B.在钢铁表面喷油漆可防止生锈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D.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铸造成合金材料可优化其性能10.(4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此反应分析正确的是(  )第22页(共22页)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643284反应后质量/g3224484A.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反应中甲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2:3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1.(4分)实验室欲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称量和溶解B.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只有天平、烧杯和玻璃棒C.溶解氯化钠固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D.转移溶液时,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一并倒入试剂瓶12.(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可以从表中获得许多信息,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的是碳元素B.②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C.③元素与氮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②和④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24分)13.(6分)森林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进入林区禁止带入火种,以防发生火灾,你认为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14.(6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第22页(共22页) (1)A点表示的意义是  ;(2)在60℃时,向盛有1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15克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溶液质量为  g。15.(6分)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其主要成分为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除去烧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16.(6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乱有少量的硫酸钠,可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是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可采取的措施是  。三、实验题(共18分)17.(18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二氧化碳选用  (填字母,下同)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3)要进一步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选择用的发生装置为  第22页(共22页) ,能用E装置收集甲烷,说明甲烷具有的性质是  ,当看到导管口出现  时开始收集气体。四、计算题(本大题10分)18.(10分)过氧化氢(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药消毒剂。(1)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其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某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克该溶液中氧元素质量为  克。(精确到0.1克)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19.(12分)内江拥有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基地,可回收处理大量废旧塑料电器及玻璃等,某品牌电器的废旧电路板中还有Fe、C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下图是某车间回收部分金属的工艺流程,已知,2Cu+O2+2H2SO42CuSO4+2H2O。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2)滤渣③中含有的金属是  ;(3)根据以上工艺流程图,可以得出Ni、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Ni  Fe(填“>”或“<”)。(4)滤液③中加入足量铁粉的主要目的是  ,固体A除主要含有铜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铁,为了进一步提纯铜,可以向固体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流程的主要优点是  。20.(12分)某同学在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后发现,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第22页(共22页) 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对反应是否发生产生了疑问?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提出问题】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②若发生反应,则可能生成什么产物?【查阅资料】①将二氧化碳缓慢的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后发生如下反应: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②NaH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Ba(HCO3)2易溶于水。【实验探究】实验Ⅰ: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的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Ⅱ:取Ⅰ中溶液少许与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实验Ⅲ:再分别取Ⅰ中溶液少许于A、B两支试管中,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Ⅳ:为了进一步确定溶质的成分,将Ⅰ中剩余溶液低温蒸干,得到白色固体,取白色固体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与结论】实验Ⅱ中:该同学  (填“能”或“不能”)确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实验Ⅲ中: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由实验Ⅲ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Ⅳ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综上所述实验探究可知,实验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反思交流】通常检验二氧化碳时,常选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  。21.(6分)某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所示,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其纯度,取样品5.6克,完全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0克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35克沉淀(杂质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通过计算回答。(1)所用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该化肥是否合格(结果精确到0.1%)。第22页(共22页) 2019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4分)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电灯发光C.光合作用D.干冰升华【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水结成冰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电灯发光是由点鞥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4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KOHB.MgOC.HNO3D.ZnSO4【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KOH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B、MgO是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HNO3是由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选项错误。D、ZnSO4是由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氧化物特征(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4分)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22页(共22页) A.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摄入越多越好B.油脂和维生素不属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C.误食重金属盐,可喝些牛奶或蛋清应急解毒D.食物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分析】A.根据合理膳食进行分析;B.根据六大营养素的种类进行分析;C.根据重金属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进行分析;D.根据纤维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A.要合理摄入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不是越多越好,故A错误;B.人类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糖类、水和无机盐,故B错误;C.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牛奶、蛋清或生豆浆中含有蛋白质。当人误食重金属盐时,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生豆浆解毒,故C正确;D.纤维素在通过消化道时却可以吸水膨胀起来;膨胀的纤维素一方面通过来刺激和加强胃、肠蠕动,使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加强;另一方面还可以把食物中不能消化的某些成分、消化道的分泌物、肠内细菌和机体代谢中产生的富有物质都拖裹起来形成粪便;纤维素在肠道中发挥着“清道工”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4.(4分)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资源极其丰富,不存在水危机B.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又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说明水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析】A、根据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B、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C、根据水的构成和水分子的构成分析;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解答】第22页(共22页) 解:A、地球上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匀,人类的做法造成水体的污染,使原本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因此存在水危机,故A错误;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D、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D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5.(4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事(  )A.用小苏打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B.为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大力研发新能源汽车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粮食产量【分析】A、根据小苏打的性质进行解答;B、根据能源知识进行解答;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D、根据大量使用各种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进行解答。【解答】解:A、用小苏打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故正确;B、大力研发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故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冰箱中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故正确;D、大量使用各种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所以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故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历来是考查的热点,特别是关于食品加工及安全,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元素、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生活经验或常识等。6.(4分)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2页(共22页)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分析】氢能源具有来源广、放热多、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的优点。该循环体系中水通过光分解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又生成水同时转化成电能。现在氢能源作为人类理想中的能源大量使用还需解决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运输和储存问题。【解答】解: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只有水,无污染,故正确;B.该循环体系中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反应条件为光分解催化剂和光照,不是通电分解,故错误;C.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故正确;D.现在氢能源作为人类理想中的能源大量使用还需解决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运输和储存问题,故正确。故选:B。【点评】社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使人们迫切要求开发新能源。氢能源具有来源广、放热多、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的优点。现在氢能源作为人类理想中的能源大量使用还需解决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运输和储存问题。7.(4分)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A.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可用于灭火B.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种电光源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食品袋防腐第22页(共22页)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金属的焊接【分析】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一般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B、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电光源,故选项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食品袋防腐,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焊接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4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B.他们都是同一种粒子C.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D.第③种粒子的符号为Na+【分析】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进行分析判断。D、第③种粒子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三种粒子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三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一种粒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D、第③种粒子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第22页(共22页) 数>核外电子数,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4分)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不合理的是(  )A.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表面,保持洁净B.在钢铁表面喷油漆可防止生锈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D.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铸造成合金材料可优化其性能【分析】A.根据铝制品表面有一层保护膜来分析;B.根据金属的防锈方法来分析;C.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来分析;D.根据合金的组成与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Al的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能保护内部的Al不被氧化,所以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表面会加速铝的腐蚀,故错误;B.在钢铁表面喷油漆可以隔绝铁与氧气与水的接触而防止生锈,故正确;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故正确;D.制成合金改变了金属的组成和结构,铸造成合金材料可优化其性能,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解题时根据相关知识进行解答,难度不大。10.(4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此反应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643284反应后质量/g3224484A.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反应中甲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2:3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第22页(共22页)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A、反应后甲、乙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丙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反应中甲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64﹣32):(48﹣8)=4: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前后丁质量不变,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1.(4分)实验室欲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称量和溶解B.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只有天平、烧杯和玻璃棒C.溶解氯化钠固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D.转移溶液时,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一并倒入试剂瓶【分析】A、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转移溶液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B、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解氯化钠固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D、转移溶液时,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一并倒入试剂瓶,稀释了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第22页(共22页) 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可以从表中获得许多信息,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的是碳元素B.②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C.③元素与氮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②和④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解答】解:A、①代表的是碳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B、②是镁元素,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C、③是磷元素,磷原子和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因此磷元素与氮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说法正确;D、元素②(镁元素)和④(氯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24分)13.(6分)森林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进入林区禁止带入火种,以防发生火灾,你认为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第22页(共22页)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与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森林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常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利用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火种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清除或隔离可燃物;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14.(6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点表示的意义是 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在60℃时,向盛有1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15克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溶液质量为 21 g。【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A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表示在100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在10g水中最多溶解11g硝酸钾,溶液质量为10g+11g=21g。故答案为:(1)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21。【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2页(共22页) 15.(6分)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其主要成分为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除去烧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是复分解反应。故填: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复分解反应。【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16.(6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乱有少量的硫酸钠,可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是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a2SO4═BaSO4↓+2NaCl ,若要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可采取的措施是 进行蒸发结晶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硫酸钠能与适量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若要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可采取的措施是进行蒸发结晶。故答案为:BaCl2+Na2SO4═BaSO4↓+2NaCl;进行蒸发结晶。【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三、实验题(共18分)17.(18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据此回答有关问题第22页(共22页)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集气瓶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收集二氧化碳选用 D (填字母,下同)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集满 ;(3)要进一步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4)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选择用的发生装置为 A ,能用E装置收集甲烷,说明甲烷具有的性质是 难溶于水 ,当看到导管口出现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的现象 时开始收集气体。【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食品的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收集方法;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满;(3)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书写化学方程式;(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收集装置总结甲烷的性质;根据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1)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为: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集满;(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条件是加热,应选用A作发生装置;能用E装置收集甲烷,说明甲烷具有的性质是甲烷难溶于水;为了防止收集到的甲烷不纯,要等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的现象时再收集;第22页(共22页)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集气瓶;(2)CaCO3+2HCl=CaCl2+H2O+CO2↑;D;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集满;(3)CO2+H2O=H2CO3;(4)A;难溶于水;气泡连续均匀冒出的现象时。【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装置的选择依据,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四、计算题(本大题10分)18.(10分)过氧化氢(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药消毒剂。(1)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1 价,其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6 ,(2)某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100克该溶液中氧元素质量为 89.9 克。(精确到0.1克)【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进行分析。(2)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求解进行分析。【解答】解:(1)设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0解得x=﹣1;H2O2中H与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1:16。(2)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100克该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00g×=20g,水的质量为100g×=80g,100克该溶液中氧元素质量为20g×+80g×=89.9g故填:(1)﹣1;1:16;(2)20%;89.9。【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第22页(共22页) 19.(12分)内江拥有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基地,可回收处理大量废旧塑料电器及玻璃等,某品牌电器的废旧电路板中还有Fe、C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下图是某车间回收部分金属的工艺流程,已知,2Cu+O2+2H2SO42CuSO4+2H2O。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漏斗 ;(2)滤渣③中含有的金属是 Ag ;(3)根据以上工艺流程图,可以得出Ni、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Ni < Fe(填“>”或“<”)。(4)滤液③中加入足量铁粉的主要目的是 将铜置换出来 ,固体A除主要含有铜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铁,为了进一步提纯铜,可以向固体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5)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流程的主要优点是 减少了环境污染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以及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进行分析;(2)根据铜、氧气和稀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铜和水进行分析;(3)根据加入过量的铁后,得到的滤渣中含有铁和镍进行分析;(4)根据铁的活动性排在铜的前面,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5)根据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会产生污染性气体进行分析。【解答】解:(1)过滤操作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铜、氧气和稀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滤渣③中含有的金属是Ag;(3)加入过量的铁后,得到的滤渣中含有铁和镍,所以可以得出Ni、第22页(共22页) 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Ni<Fe;(4)铁的活动性排在铜的前面,滤液③中加入足量铁粉的主要目的是:将铜置换出来,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5)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会产生污染性气体,所以该工艺流程的主要优点是:减少了环境污染。故答案为:(1)漏斗;(2)Ag;(3)<;(4)将铜置换出来,Fe+H2SO4=FeSO4+H2↑;(5)减少了环境污染。【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0.(12分)某同学在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后发现,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对反应是否发生产生了疑问?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提出问题】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②若发生反应,则可能生成什么产物?【查阅资料】①将二氧化碳缓慢的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后发生如下反应: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②NaH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Ba(HCO3)2易溶于水。【实验探究】实验Ⅰ: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的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Ⅱ:取Ⅰ中溶液少许与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实验Ⅲ:再分别取Ⅰ中溶液少许于A、B两支试管中,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Ⅳ:为了进一步确定溶质的成分,将Ⅰ中剩余溶液低温蒸干,得到白色固体,取白色固体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与结论】实验Ⅱ中:该同学 不能 (填“能”或“不能”)确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实验Ⅲ中: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BaCl2=BaCO3↓+2NaCl 第22页(共22页) ,由实验Ⅲ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Ⅳ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CO2↑ ,CO2+Ca(OH)2=CaCO3↓+H2O.综上所述实验探究可知,实验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Na2CO3、2NaHCO3、可能有NaOH ;【反思交流】通常检验二氧化碳时,常选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实验Ⅱ中:该同学不能确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实验Ⅲ中,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由实验Ⅲ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Ⅳ中: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综上所述实验探究可知,实验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2CO3、2NaHCO3、可能有NaOH;【反思交流】通常检验二氧化碳时,常选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解答】解:【实验分析与结论】实验Ⅱ中:该同学不能确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实验Ⅲ中,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由实验Ⅲ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Ⅳ中: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综上所述实验探究可知,实验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2CO3、2NaHCO3、可能有NaOH;故答案为:不能;Na2CO3+BaCl2=BaCO3↓+2NaCl;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2NaHCO3、可能有NaOH;【反思交流】通常检验二氧化碳时,常选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点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第22页(共22页) 21.(6分)某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所示,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其纯度,取样品5.6克,完全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0克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35克沉淀(杂质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通过计算回答。(1)所用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该化肥是否合格(结果精确到0.1%)。【分析】根据沉淀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硝酸银和氯化铵的质量,进一步计算所用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及氯化铵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硝酸银的质量为x,消耗氯化铵的质量为yNH4Cl+AgNO3═AgCl↓+NH4NO353.5170143.5xy14.35gx=5.35g,y=17.0g(1)所用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0%;(2)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100%≈95.5%,故该化肥为合格产品;答:(1)所用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7.0%;(2)该化肥合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属常规性化学方程式及溶液计算题。第22页(共22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19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