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2020·山西运城二模)汉初刘邦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后经过一系列斗争,收回并撤销大多数异姓封国,遂定“白马之盟”,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保持传统政治体制稳定C.确保同姓宗族拱卫中央D.完善秦朝创立的郡县制解析:选A。汉初刘邦吸取秦亡教训,在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分封制来拱卫王室,后撤销异姓封国,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刘邦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还实行郡县制,并没有保持传统政治体制稳定,排除B项;让同姓宗族拱卫中央,是刘邦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不是目的,排除C项;刘邦推行分封制是为了巩固统治,并不是对秦朝郡县制的完善,排除D项。2.汉代在郡一级,郡丞、长吏辅佐郡守,都尉管武事,督邮管监察,列曹分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但所有这些官员都是郡守的属官。县一级也是如此。汉代地方行政体制( )A.形成了制约机制B.实现了权力集中C.杜绝了吏治腐败D.避免了裙带关系解析:选B。根据题干内容可知,郡丞、长吏、都尉、督邮、列曹都是郡守的“属官”,并且还提到“县一级也是如此”,据此可知,在汉代地方行政体制中,地方最高长官的权力比较大,即出现了权力集中的现象,故选B项。题干没有提及这些官吏之间的制约现象,排除A项;在古代中国,吏治腐败只有轻重之分,这种现象不会杜绝,排除C项;“避免了”说法绝对,且材料没有体现裙带关系,排除D项。3.(2021·广东选择考模考·T3)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氏族内迁到关中地区
聚居。这( )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解析:选D。根据“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氏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可得出,中原政权的这一做法,有利于少数民族内迁,加强了北方民族间的交融,D项正确。4.曹魏时期,选官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后来逐渐固定了策试的标准和要求,大体上孝廉侧重于经义,秀才侧重于文采,这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重视。这表明当时选官制( )A.改变了乡举里选的选官方式B.打破了门第观念C.开启了隋唐科举考试的先声D.扩大了统治基础解析:选C。据材料“曹魏时期,选官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重视”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选官中涉及考试,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依据,从而说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故选C项。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保留了汉代察举制乡举里选的选官方式,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主,门第出身是主要选官的标准,排除B项;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政权,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排除D项。5.(2020·北京海淀区期末)中国古代从曹魏开始,法律上出现了“八议制度”,即八种人(亲、故、功、贵等)犯罪,只要不是危害皇权、不孝尊长等重罪的,都可以减免刑罚。这一制度( )A.削弱了世家大族势力B.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C.体现了存百姓的思想D.维护了统治阶级特权
解析:选D。材料“八种人(亲、故、功、贵等)犯罪……都可以减免刑罚”说明统治阶级拥有一定的特权,故选D项。材料“亲、故、功、贵”都是世家大族,“八议制度”并未削弱他们的势力,排除A项;材料中部分人拥有特权体现出不公平,会加剧社会阶级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亲、故、功、贵”都不是普通百姓,排除C项。6.(2020·山东日照二模)隋文帝时改宇文泰所赐蕃姓,废除宇文氏的六官制度,恢复原来汉族姓氏、汉魏以来的传统官制和华夏礼仪。此举旨在( )A.凝聚人心促进政治统一B.笼络士人扩大统治根基C.移风易俗促进民族交融D.打击门阀防范地方割据解析:选A。隋文帝改蕃姓,废除北周六官制度,恢复汉制与华夏礼仪,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构建政权合法性,形成认同,以促进政治统一,故选A项;笼络士人扩大统治根基的是选官制度,材料未涉及隋文帝时期的选官制,排除B项;恢复汉魏以来的传统官制并非移风易俗的内容,排除C项;隋文帝的举措与“打击门阀防范地方割据”无关,排除D项。7.唐太宗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这反映了唐太宗( )A.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B.君主应该接纳臣民的谏议C.认为君主是国家治理根本D.充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解析:选A。据“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可知,唐太宗意识到君民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反映了他重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故选A项;材料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以民为本的重要性,与其对待臣民谏议的态度无关,排除B项;据“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可知,唐太宗意识到的是以民为本的重要性,而非君主的重要性,排除C项;由材料无法得出重视民本观念是从前朝灭亡得出的教训,排除D项。8.(2021·江西九校联考)关于黄巢起义前藩镇的作用,宋人认为:“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之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材料( )A.肯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积极作用B.认为藩镇是唐衰落灭亡的重要因素C.基本否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作用D.认为藩镇对唐统治有正反双重作用解析:选D。根据材料“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可知,宋人认为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但藩镇又维持了衰落中的唐朝的统治,故选D项。根据材料“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可知,宋人认为藩镇既削弱唐朝统治,又维持唐朝统治,排除A项;根据材料“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之理”可知,宋人认为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在藩镇,排除B项;根据材料“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可知,宋人认为藩镇既削弱唐朝统治,又维持唐朝统治,排除C项。9.(2020·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期末)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马端临在论述三省制度形成时,认为“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究其原因:“汉之典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这说明( )A.内朝制逐步孕育出三省制度B.三省制是削弱宰相权力的具体举措C.三省的建立打破了旧有体制D.三省制是加强皇帝权力的必然结果解析:选A。题干提及的是三省制度的形成,汉代的典尚书、中书由“天子之私人”到魏晋时期成为真宰相,这说明内朝制逐步孕育出三省制度,故选A项;
据题干中“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可知,三省长官即宰相的权力扩大,排除B项;题干提及的是三省制的形成过程,C项是三省制的影响,排除C项;题干提及的是三省制度与汉代典尚书、中书的关系,未提及其与皇帝的关系,排除D项。10.(2020·天津南开区二模)《宋大诏令集卷第六十五》中记载:“居元首者,实赖于股肱。济巨川者,必资于舟楫。”据此,其反映的是( )A.农业与商业关系 B.民族关系C.君权与相权关系D.对外关系解析:选C。据材料“居元首者,实赖于股肱。济巨川者,必资于舟楫”可知,元首代表皇帝,股肱代表宰相,说明了宰相对皇帝的辅助之功,故选C项。据材料“元首”“股肱”可知是指君权与相权,并不是农业与商业,排除A项;材料强调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并不是民族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对外关系,排除D项。11.安史之乱后,唐代政治体制逐渐地由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向后期的中书门下和使职差遣体制调整,直到宋神宗元封年间的官制改革才最后完成。这一调整的实质是( )A.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谓的使职差遣指的是临时派某官离开其原来的职守去任某事,这实质上是对臣下权力的削弱,对君主权力的加强,故选B项。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和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都只是表面现象,却非实质,并不是这一调整的主要意图,排除A、D两项;监察体系不断完善的实质也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且材料所述也与监察体制无关,排除C项。12.(2021·天一大联考)类别士族小姓寒族人数
总计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进士58971.010913.113215.9830明经8163.31814.02922.7128制举8865.7107.43626.9134上表是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并亲自参与的科举考试)。据此可推知,唐代( )A.士族阶层拥有科举特权B.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C.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D.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养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唐代科举考中的官员的出身对比,从中可知,士族出身的官员相对数量较多,但是也有了小姓和寒族,由此可知唐朝时期,由于科举制的实行,官员的来源广泛,改变了魏晋时期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做官的局面,反映出官吏来源基础扩大,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贵族在科举考试中拥有一定的特殊的权利,排除A项;决定科举制中举率的是个人的才学,不是家族的地位和门第出身,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科举考中的官员的出身的对比情况,体现不出科举考试的内容侧重政治素养,排除D项。13.(2021·广东惠州模拟)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解析:选B。据材料“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可知,唐中后期制举科目更加关注时事,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家政治形势对科举考试的影响,故选B项。经世致用思潮形成是在清朝,排
除A项;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反映的是科举制选拔对象的变化,而非考试内容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中制举科目考试内容的变化,与考试程序的改革无关,排除D项。14.(2021·江苏盐城模拟)下表反映的是世祖至元五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咨文但有罪名,除钦依圣旨体例及中书省明文检拟外,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回复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除重刑结案咨文外,轻囚就便量请(情)断遣,请依上施行据此可知,元代( )A.中书省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B.审理狱案都要依据皇帝旨意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解析:选C。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与材料中“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相符,故选C项。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元朝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而非司法机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并非皇帝旨意,排除B项;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15.元代行省设置别具特色,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这种做法( )A.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B.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解析:选D。材料中“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等信息,说明元代行省设置呈犬牙交错的特点,打破了前代区域划分格局,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6.阅读下列史学观点,回答问题。材料一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诏丞相御史曰:“……孝武皇帝(汉武帝)躬仁谊,厉威武,北征匈奴,单于远循,南平氐羌、昆明、瓯骆两越,东定葳、貉、朝鲜,廓地斥境……而庙乐未称,朕甚悼焉。”……(夏侯)胜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死亡)者半……畜(蓄)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摘编自《汉书》材料二 关于宋朝历史地位学术界有不同评价。第一种是“积贫积弱说”,如钱穆主张宋朝是“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第二种是“造极之世说”,如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他认为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登峰造极的时代。两说在学术界各有拥趸,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造极之世说”飞速崛起,大有取代“积贫积弱说”的趋势,许多学者均对宋代的历史地位给予很高的评价。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积贫积弱说”与“造极之世说”只是宋朝的正反两面,并无任何冲突。——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抑或“造极之世”——民国以降两宋评价的嬗变与纠结》(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汉武帝的功过?(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二中选择你赞成的观点加以论证。解析:(1)据材料“北征匈奴,单于远循,南平氐羌、昆明、瓯骆两越,东定
葳、貉、朝鲜,廓地斥境”并结合所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知识分析他的历史贡献。根据材料“多杀士众,竭民财力……畜(蓄)积至今未复”得出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2)第一种“积贫积弱说”,依据材料“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并结合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对辽、西夏、金的战争结果分析。第二种“造极之世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商品经济发展、理学的发展、科技发展方面分析。第三种“积贫积弱说”与“造极之世说”只是宋朝的正反两面,并无任何冲突,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表述以上两方面观点,全面辩证认识。答案:(1)汉武帝在位期间打击了诸侯王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派兵攻打匈奴,防止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扩大了统治疆域,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和财力衰竭。(其他史实正确,论述清晰也可)汉武帝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功大于过,应全面看待汉武帝功过。(2)赞成“积贫积弱说”:北宋初期中央集权导致了冗兵、冗官、冗费,加重了财政负担,形成积贫局面;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在与辽、西夏和金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局面。赞成“造极之世说”:宋代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社会长期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理学兴起将儒学推向新的高度,四大发明完成并产生世界影响。适应商品经济的市民文化兴起。赞成“积贫积弱说”与“造极之世说”只是宋朝的正反两方面,并无任何冲突。应综合表述以上两方面观点,全面辩证认识。17.(2020·江苏泰州中学、宜兴中学等校模拟)唐朝与前朝相比,各种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姚崇、宋璟都是玄宗时的良相。玄宗总揽政务之后,宰相从4人进一步减为2人。另外,由宰相担任的高级职务空缺的现象变得普遍了。714—724年,无尚书仆射。这一情况导致门下省和中书省职能的逐步合并。他们渐渐变成
一个协调的组织,既负责制定和起草政策,又负责法律的审查和复审。还充当与皇帝一起负责重大决策的秘书处的少数重臣。总之,权力稳步地集中于宰相们,特别是集中在德高望重的宰相之手。——摘编自(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材料二 唐朝御史台组织机构完备,长官为御史大夫,其职责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完全独立于三省六部等行政机构,可以对中央和地方的百官进行监察。其次是监察机构法定化,御史台和三院的运行依据是《唐六典》,该法详细规定了御史台的员额、品级、权限及其与其他机关的关系。同时集传统法典之大成的《唐律疏议》成为御史履行职责、纠察犯罪、弹劾百官的主要法律依据,使御史弹劾过程有法可依。御史制度加上谏官制度、史官制度和“罪己诏”制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与权臣的专横,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性和稳定性。——摘编自余钊飞《“整肃纲纪、察举百官”的唐代御史制度》完成下列要求:(1)依据材料一,概括玄宗时期相权发生的变化。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的御史台有哪些功能与特点。(2)皇权专制最大的困境就是难以纠错,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是如何防止政策失误的。(3)结合所学知识并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盛唐得以出现的政治因素。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宰相从4人进一步减为2人。另外,由宰相担任的高级职务空缺的现象变得普遍了……既负责制定和起草政策,又负责法律的审查和复审。还充当与皇帝一起负责重大决策的秘书处的少数重臣”进行概括;功能和特点:结合材料“组织机构完备……御史台完全独立于三省六部等行政机构,可以对中央和地方的百官进行监察。其次是监察机构法定化……纠察犯罪、
弹劾百官的主要法律依据”进行概括阐述。(2)纠错:根据材料二“御史制度加上谏官制度、史官制度和‘罪己诏’制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与权臣的专横”进行概括回答。(3)政治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官员任用、完善监察、行政及选官制度的相关措施进行回答。答案:(1)变化:相权集中在少数宰相手中,参与最高政务决策。功能:对中央与地方的百官进行监察纠错。特点:独立于三省六部,机构法定化,监察程序有法可依。(2)纠错:唐朝建立御史制度、谏官制度、史官制度和“罪己诏”制度。(3)政治因素:选用贤臣,建立完善的监察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度与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