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新高考历史(江苏版)一轮复习作业:专题二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优化提(附解析)
ID:49365 2021-10-08 1 3.00元 10页 216.17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0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专题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2021·江苏盐城模拟)《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上述材料说明(  )A.英国希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B.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危机四伏解析:选B。材料中“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表明使中国人真正不安的是放下之前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外国人平等往来,这明显是受到“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要和外国人平等往来是一种侮辱,故选B项。材料叙述的是清政府及其官员对《南京条约》条款的态度,排除A项;C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中“《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不符,排除D项。2.(2021·四川绵阳模拟)鸦片战争期间,英军驻浙江舟山部队发生瘟疫。林则徐说英军因“定海阴湿,病死甚多”,主张乘势攻击。而另一官员琦善则奏说:“病死者多系兵丁舵手,头目较少,现已安然无恙。”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天朝上国观念决定政治决策B.林则徐的报道较为客观C.政治立场不同影响事实判断D.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解析:选C。面对英军入侵,林则徐主张坚决抵抗,琦善主张停战和谈,两人的政治立场直接影响其对英军瘟疫的判断,故选C项。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政治决策,“决定”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林则徐与琦善的奏报都有一定的主 观性,无法推知谁的报道更为客观,排除B项;林则徐与琦善都是清政府官员,无法推知英军是否掩盖瘟疫的真实状况,排除D项。3.(2021·山东临沂一模)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分别在上海划定了居留地,均在当时上海的城北地带(如图)。在中国人看来,那里是“丛墓之墟”,“一片泥滩,三数茅屋”,上海道台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据此可知(  )A.华洋隔离很好地避免了中外的冲突B.此时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现代视野C.西方列强对地理风水缺乏正确认知D.文化差异使列强不愿意与华人相处解析:选B。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分别在上海城北划定了居留地,上海居民和上海道台认为其地是荒蔓之地而暗自窃喜,这是上海的官民缺乏国家主权意识的表现,表明此时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现代视野,故选B项。华洋隔离不能避免中外冲突,排除A项;材料强调列强利用上海官民缺乏现代视野攫取侵华特权,用中国特有的“地理风水”去解读是错误的,排除C项;材料同文化差异无关,排除D项。4.(2021·江苏镇江期末)《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劄(同‘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申明(  )A.冲击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B.使中国丧失部分政治主权C.表明西方以平等对待中国D.体现英国自由贸易的要求解析:选A。传统夷夏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平行照会”是对夷夏观念的冲击,故选A项;“平行照会”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并未损害领土等政治主权,排除B项;《南京条约》为中国战败被迫签订的条约, 中国处于不平等地位,排除C项;通商口岸的开放体现英国自由贸易的要求,与“平行照会”无关,排除D项。5.(2020·广东百校联考)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这反映了(  )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B.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C.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D.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1861年……总理衙门;1864年……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可知,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变,故选B项。6.下图摘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目录。据此判断,第十章的主题应为(  )第十章______?__社会动荡的根源 223社会经济因素;鸦片战争的影响;政治腐败;武备松弛;自然灾害;客家人和基督教外国的中立立场 237……捻军叛乱和回民叛乱 252A.第二次鸦片战争 B.清末新政C.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解析:选C。捻军是与太平天国同时期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时间为1853—1868年,再结合材料“鸦片战争的影响”“基督教”等信息可知,主题应为太平天国运动,故选C项。据材料“外国的中立立场” 可知,该主题并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A项;清末新政开始于1901年,与“捻军”时间不符,排除B项;辛亥革命时间为1911年,与“捻军”时间不符,排除D项。7.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俄等国发出关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下表反映的是照会提出的三项原则。此后,列强相继接受了美国的原则。列强的这一做法反映出(  )原则一各国不得干涉他国在华势力范围及租借地的既得利益原则二各国进出口货物关税均按中国现行税率,由中国海关统一征收原则三各国势力范围对他国船舶征收的港口及铁路运费,不应有所差异A.资本输出是列强侵华的根本目的B.美国已成为公认的经济强国C.避免瓜分中国符合列强最大利益D.门户开放利于列强扩大侵略解析:选D。“门户开放”政策是以承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利为前提的,有利于列强扩大侵略,故选D项。列强侵华的根本目的在于开拓海外市场,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排除A项;列强接受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主要是因为这一政策符合列强的利益,无法据此推知美国经济地位,排除B项;作为后起的强国,避免瓜分中国符合美国最大利益,并不符合所有列强最大利益,排除C项。8.(2021·山西太原模拟)1910年2月,广州新军发动起义;4月,长沙发生抢米风潮,几万群众捣毁米店,烧毁巡抚衙门,捣毁外国洋行和教堂,终于迫使清廷妥协;10月,立宪派发起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这些现象表明(  )A.晚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B.清末新政引发群众不满C.民族矛盾引发社会动荡D.群众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解析:选A。材料中事件都是冲击清朝统治的事件,而且发生频繁,可见清朝统治已经面临严重的危机,故选A项;材料中所述三次事件不全是对清末新政不满引起的,排除B项;“长沙发生抢米风潮,几万群众捣毁米店”等事件的起因不是民族矛盾,而是阶级矛盾,排除C项;“1910年2月,广州新军发动起义”“立宪派发起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均不属于民族意识的范畴,排除D项。9.(2020·山东日照二模)1942年,在共产党讨论如何研究党史时,毛泽东就指出:革命的准备不是从1921年开始的,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毛泽东旨在说明(  )A.中共领导的革命事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B.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在民主革命史上有重要地位C.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必须得到肯定D.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解析:选A。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政治障碍,同时宣扬了民主共和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所以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领导的革命事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故选A项;毛泽东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内在联系,不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且材料中并未未体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功绩被否定,排除B、C两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排除D项。10.(2020·甘肃兰州二模)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民国期间,孙中山受到两种力量的影响: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它已经和劳工组织形成密切联系;另一个是五四运动后,年轻一代人所怀抱的热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高涨的民众精神。”这是因为孙中山与这两种力量都(  )A.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B.重视民众运动的开展C.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D.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解析:选C。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五四运动后年轻一代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众精神与孙中山的共同之处是都有反帝反封建的目标,故选C项。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排除A项;资产阶级的各项革命活动不重视民众运动的开展,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主要是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民族主义问题上并没有五四运动那样旗帜鲜明,排除D项。11.(2020·山东济宁二模)1933年1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宣言》发表,称红军愿意在“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等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该宣言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  )A.党内产生错误倾向B.已由幼稚走向成熟C.政策导向发生转变D.与国民党关系缓和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所述红军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的三个条件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前提之下,提出联合抗日,反映出中共政策导向发生转变,故选C项。题干中所述政策的变化是适应时局的变化而改变的,这不是错误倾向,排除A项;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国民党对此的态度,就不能推断出两党关系的缓和,排除D项。12.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文学革命先驱们远不会料想到20年以后,北京与上海的文学活动中心会被武汉取代,更不会想到重庆的学术文学氛围也会发展得如此迅速。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政治局势发生急剧变化C.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D.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开展解析:选B。新文化运动文学活动中心在北京与上海,20年以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随着日军大举侵华,国民政府统治中心西迁重庆,推动了武汉和重庆先后成为文学中心,故选B项。材料强调政治局势的变化导致文学中心的变化,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政治局势的变化导致文学中心的变化,不涉及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排除C项;国民大革命指1924年至1927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领导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运动,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3.(2021·福建南平模拟)1938年6月,中共号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总动员保卫大武汉。”在中共的呼吁下,武汉卫戍司令部颁布《武汉区民众战时工作队组织实施细则》:组织工人、农民、青年学生等战时工作队,负责宣传、输送、救护等工作。这些举措(  )A.体现了政治团体誓死抗日的决心B.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战局面的形成C.促使了日本转变侵华的战略方针D.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这些举措显示了全民合作抗战的力量,结合所学可知,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转变对国民党的策略以政治诱降为主,集中力量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妄图分化合作抗战力量,由此可知这些举措促使了日本转变侵华的战略方针,故选C项。材料“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属于群众不是政治团体,排除A项;国共合作抗战局面的形成是在1937年9月,排除B项;1938年10月抗战才进入相持阶段,不是胜利阶段,排除D项。14.1945年,毛泽东提出战后未来中国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独立、自由、 民主、统一、富强,并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阐明了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这表明(  )A.中华民族已完成全面抗战的任务B.第二次国共合作已走向彻底破裂C.中国共产党主导了战后新政权的建设D.中共对未来中国建设进行了多方位设计解析:选D。材料中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目标,并从多方面进行了阐述,说明中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进行了多方位设计,故选D项。材料中毛泽东的论述并未提及抗战的信息,不能表明中华民族已完成全面抗战的任务,排除A项;第二次国共合作走向彻底破裂的标志是1946年全面内战的爆发,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战后的全国局势,无法体现中共主导了战后新政权的建设,排除C项。15.(2020·皖南八校联考)1949年,美国政府在发表的《白皮书》中写道:(1947年)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被宣扬为一场伟大的胜利,这实则是一场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其判断依据是这次行动(  )A.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B.给了人民解放军以喘息之机C.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军事力量D.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解析:选C。国民党攻占延安使用了国民党五分之三的军队,占领后的延安不过是一座空城,这样势必会牵制国民党大部分的军事力量,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为何种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凡系进口、出口货物,均按新定则例,五口一律纳税,此外各项规费丝毫不能加增。其英国商船运货进口及贩货出口,均须按照则例,将船钞、 税银扫数输纳全完,由海关给发完税红单,该商呈送英国管事官验明,方准发还船牌,令行出口。——摘自《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材料二 凡授权英王陛下或其代表实行管辖在中华民国领土内英王陛下之人民或公司之一切条款,兹特撤销作废。英王陛下之人民及公司在中华民国领土内应依照国际公法之原则及国际惯例,受中华民国政府之管辖。英王陛下认为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包括英王陛下联合王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之议定书,应行取消;并同意该议定书及其附件所给予英王陛下联合王国政府之一切权利应予终止。——摘自《中英新约》(1943年)(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危害。(2)据材料二,概括《中英新约》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签订的原因。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内容,从对中国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二中相关条款及其时间信息可得出;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中英新约》的时间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答案:(1)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中国关税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英国经济侵略加剧(中国日益沦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我国经济尤其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保障。(2)内容: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废除《辛丑条约》及其特权。原因: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的外交努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英美对日作战的需要。17.(2020·北京海淀区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是中国革命 的摇篮,是革命者向往的地方。延安的革命旧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其中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为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驻地。右图为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在驻扎杨家岭阶段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38—194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1945年中共中央在延安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战,指导了全民族的抗战,1940年毛泽东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抗战胜利后,国共和谈,1946—1947年解放战争爆发。综合上述史实可知中共中央驻扎杨家岭阶段,正确决策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使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答案:在驻扎延安杨家岭这一历史时期,中共中央指导了全民族的抗战,使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在此期间毛泽东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在此领导了争取国内和平的斗争,力避内战的爆发。解放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共中央驻扎杨家岭阶段,正确决策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使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人教版新高考历史(江苏版)一轮复习作业:专题二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优化提(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