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41965 2021-10-14 1 4.00元 18页 80.0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8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4.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也称作“回环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学体裁。回文诗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是产生回文诗的宏观背景。另外,古汉语没有标点符号,这让回文诗作表现得更加富有文学色彩。对于回文诗,不仅作者本人具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欣赏者也必须具备相当的底蕴才能领悟其美妙之处。回文诗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能够成为另一首新诗,这说明创作者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这般文才不是什么人都敢“卖弄”的。有人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认为它完全没有艺术价值。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民国时期的学者刘坡公在1934年出版的《学诗百法》一书中就指出“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当代诗人、语文教育家周仪荣先生曾经认为,回文诗虽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不失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据记载诗歌中的回文体在我国晋代就已经形成,而兴盛于宋代。它有着“反复成章”的特点,其种类有很多,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图形回文”等。其中,尤以“通体回文”最难驾驭,有人把这种形式的回文诗称作“倒读诗”,认为它是回文诗中的绝品。例如,宋代大文豪苏轼(1037—1101)的《题金山寺》就是绝品中的绝品,该诗如下: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把诗句倒转来读也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被贬出北宋京城开封去杭州的路上,游览了镇江金山寺,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诗歌正读时,“江中的潮水一直奔向雪山之巅,远处的渔夫在明月下垂钓,只见远处的山上有无数的飞鸟,轻盈地飞翔着”,这是《题金山寺》沿着吟诵的时间所呈现的场景,描写了金山寺从午夜到清晨的景色,体现了黑暗过去后生命自由飞翔的无尽活力,以及由静到动的过程。诗歌倒读时,“鸟儿都飞走了,只剩下茫茫江波一直连着云边,普照万物的太阳也不见了踪影,只留下明月在静夜中独自皎洁”,这是《题金山寺》呈现的真实场景,展现了金山寺从白天到黑夜的景色,体现了生机渐去、万物归静的过程。这是一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写景诗作,正读倒读意境不同,可看作两首诗。如果说正读是从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由于构思奇特,组织巧妙,整首诗顺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境界优美,值得玩味。由此可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独有的一枝奇葩,回文诗读起来回环往复,连绵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经典的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意境优美,真是千古奇观,实在令人叫绝。读完它们,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他们的文学造诣深不可测,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节选自吴镇《回文诗:正读倒读都通顺,古人智慧了不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语语素为单音节,语法手段看重语序,回文诗充分利用并展示了汉语的这两个特点。B.回文诗产生有其宏观背景,汉语本身的特点为其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C.回文诗博大精深,对写作者和欣赏者的文化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D.回文诗的种类有很多,其中“通体回文”最难驾驭,驾驭了“通体回文”便能驾驭其他种类的回文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回文诗的定义入手,对回文诗的种类、特点等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B.作者引用刘坡公、周仪荣的观点来证明回文诗有一定的艺术价值。C.作者详细分析《题金山寺》意在证明回文诗正读倒读意境不同。D.末段在前文举例论述的基础上,赞美了回文诗之美和古人之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独特的文学体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B.回文诗的内容与形式俱佳,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意境优美,令人称绝。C.回文诗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普通欣赏者不一定能够体会回文诗倒着读的妙处。D.回文诗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一:古代世界各地人们都有自己熟知的天象和星辰,通过观测,获得对于天时和季节的把握。古埃及人特别重视天狼星,玛雅人对金星研究较深,爱斯基摩人最关心地大约是关系极昼极夜变化的太阳运行。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北天极一带的北斗七星曾是最受注目的星辰之一。生活在北纬三十五度左右的中国古人,夜晚向北眺望,北极周围有一带永不下沉的圆形旋转天区,这个区域,现代天文学叫“恒显圈”,中国古天文学称其边界为“上规”。其中随天旋行有几颗璀璨的星辰,名为北斗。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古人已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以确定多种时间的技巧,使北斗星成为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北斗共有七颗星,因此常被称为北斗七星。北斗星之得名,源于它像古代的斗,七星的排列形状似商周时期青铜古斗,故《诗·小雅·大东》曰:“虽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北斗星分为斗柄与斗首两部分。高诱注《淮南子·天文训》曰:“斗第一星至第四星为魁,第五星至第七星为杓。”即以斗首为魁,将斗柄称杓。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以网络天地的方法进行计算的。对于大地的网络方法是方格计里法,这在古代地图中已经得到证明。而对于天文的网络方法,也早已经出现。我国至少战国时代已经建立了近似于天经天纬的框架,并以之测定星辰的天文坐标。就网络而论,渔猎所用之网,上有一可以提控全网的总绳索,其名为“纲”。而处于北天极一带的北斗就是控制天文网络中的纲,被称为“天纲”,或书作“天罡”。有纲则必有网,古人称“纲举目张”,目就是网眼,故北斗在天空旋转也有旋天纲之说。由于地球环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太阳在黄道上移动的现象,这使北斗也在一年中与太阳间产生了不同角度的变化,古人因此而生出以斗定时之法。黄昏时刻,观测北斗星柄的指向可以断定当时的季节。这种观测法被《鹖冠子》记载了下来:“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淮南子·天文训》曰:“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初昏,斗柄指寅;二月初昏,斗柄指卯;……十二月初昏,斗柄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这样,通过初昏观察斗柄指向,即可定出月份。北斗还被古人用来指二十四节气。《淮南子·天文训》中讲到其法:“斗指子则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这种斗柄所指的循环,历经二十四向,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相应。北斗星在北天旋转,是因地球自转形成的星辰绕极周日视运动,一日一夜即“跑完”一周。所以,观测北斗指向在一天之中的变化位置,就可定出时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上有多种天文观测体系,如日的影长、月之盈缺、太阳的黄道运动、恒星的中天测时、岁星纪年以及辰星正四时等,北斗斡旋运动也是其中之一。明珠般的北斗七星,在我们先辈的眼中,就是一座举首可见的巨型天文钟。(摘编自秦建明《北斗七星与斗建考》)材料二:“北斗”是党中央亲自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在北斗系统研制建设过程中,工程全线克服种种困难,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凭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实现了“弯道超车”。同样是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俄和欧盟选择搞“一步建全球”。我国起步晚、底子薄,明智选择分步走。北斗首任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组织研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年建成北斗二号区域系统,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实现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全球梦”。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所采用的轨道星座构型相比,北斗系统独树一帜。北斗一号建设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北斗二号系统充分继承北斗一号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导航定位覆盖的成功经验,在国际上首创以地球静止轨道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骨干,兼有中圆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构型。北斗三号系统将“混合星座构型”发扬光大,建成拥有24颗中圆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系统,为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全新范式。在功能服务上,北斗系统也有自己的特点。除提供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外,还能进行短报文通信,开创了通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如今,北斗三号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系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基础上,区域短报文发送能力一次提高近10倍,支持用户数量从50万提高到1200万,而且能实现40个汉字的全球短报文通信。此外,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还可以提供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多样化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抚今追昔,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来之不易。从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有了“北斗”,中国人问天、巡地的底气就更足了。(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北斗,全球梦圆》2020年8月1日)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人眼中,明珠般的北斗七星就是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它使中国古人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七星以确定多种时间的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科技系统,它在研制建设的过程中,克服了众多困难。C.中国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建立了近似于天经天纬的框架,并用这种框架来测定星辰的天文坐标,而北斗就是控制天文网络中的纲。D.北斗系统成绩显赫,北斗三号在兼容北斗二号功能的基础上,支持用户数量提高了1200万,实现了40个汉字的全球短报文通信。5.下列对材料相关结构及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提出观点后,分别从北斗形状、构成及以斗定时法几个层面展开,结尾收束总结、呼应开篇。B.材料二指出北斗工程探索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后,主体分三个层次展开,结尾总结全篇、点明意义。C.两则材料都采用了引用论证方法,大量的文献引用使得二者在观点论述时更有权威性,增强了说服力。D.两则材料虽然文体不相同,但都采用了总分总的整体结构模式,主体部分各层次之间都是并列关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题。材料一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合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材料二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大”,在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云:“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与“有惧”。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工夫。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从人忧慌失据,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材料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孕育而成的意识,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这次大考的胜利不能脱离民族精神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质。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之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主权。这不仅没能打垮中国人民,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呼唤人们挺身而出,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正是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的一次次磨难中拼搏奋起。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从耄耋古稀之年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从湖北、武汉当地医院的迎难而上到外省市医疗队的紧急驰援;从广大党员干部的守土尽责到联防联控的人民战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长城。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以伟大梦想精神为航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创新工作方式,发扬奋斗精神。疫情期间,脱贫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摘编自《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抗疫力量》)6.这三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民族精神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米兰花香于艳丽老吴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树,和远处已经返青的大地,总是觉得火车开得忒慢了些。他忍了几忍,还是没忍住,叫来乘务员道:“丫头,你能不能跟你们司机师傅说一声,让他开快些?”乘务员一脸模式化的笑容,说:“大爷,火车已经很快了,您感受不到吗?”邻座一个和老吴相熟些的人打趣道:“老爷子,您以为火车是火箭呢?一眨眼就到家了。不要土包啦,火车不比你家的牛车快?”老吴本来就语迟,被邻座抢白一顿,不再言语,局促地正了正身体,将一个小包紧紧搂在怀里。火车停到火车站,老吴和相熟的人匆匆道了别,便急忙走出站台。回家要去长途客运站坐大巴车,但老吴已经在火车上想好了,下火车就打出租车回家,多少钱也得打。离家不过是一个星期的光景,可老吴觉得像是过了一辈子。老吴钻进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老吴一眼,问:“您去哪?”“于家庄。”“于家庄?”司机重复了一遍。“对,于家庄,盐山乡于家庄。”“老爷子,”司机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回过头来看他说,“您知道从火车站到于家庄得多少钱?”“我没和你谈钱,你快点送我回家,多少钱我都给你!”司机摇着头笑了,却也不好再说什么,转过身子,车子稳稳地滑出站前停车场,沿着不远处的高速公路,向于家庄驶去。老吴下了出租车,已是黄昏时分。他惶急地走进院子,晚春的暖风穿堂而过,带来屋里米兰花扑鼻的香气,几天来,旅途劳顿的疲惫似乎都融化在弥漫的花香里了。“米兰!”老吴叫道,声音里有不易觉察的颤音。一张俊美的少女的脸从窗里闪过。随后,穿着红色运动服,扎着马尾辫的素素从屋里奔出来。素素激动地喊:“吴爷爷,您回来啦!”“嗯嗯,素素在呐。”老吴欣慰地看着这个孩子,唯一的儿子吴天参军后留在部队,家里多亏着她和一帮年轻人照顾。他一边应着素素的问候,一边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屋子。“他娘,我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屋里被叫作米兰的女人歪靠在枕头上,气息微弱,如一盏将熄的烛火,却在老吴进门的瞬间拼尽全力爆出一星火花,她睁开眼睛看着老吴,想说什么却似乎酝酿不出合适的气力。老吴看懂了她的心思,忙道:“看到了,都看到了。”老吴的话让女人闭上了眼睛,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落在女人散在枕边的白发上。“莫哭莫哭!”老吴急忙劝慰道,“我把你养的那盆米兰按你的意思栽到了他的墓旁。你不晓得,那盆花开得多香,扫墓的人都说,还没到墓地就闻到花香了。还有,你让我说的话,我也都对他说了。”女人还是哭出了声,虽然声音微弱,但这丝丝缕缕的哭声更让人觉得心痛。“哎呀,你看你,还病着,哭啥哩?你看我给你带啥回来了。”老吴小心翼翼从小包里拎出一个黄绸布口袋,女人认得,这是老吴走之前她亲手缝制的,虽说她连捏针的力气都快没有了,但她还是拒绝了素素要替她缝袋子的请求,花了几个时辰,一针一线,缝好了这个袋子,甚至故意在针脚里压进一根自己的白发。老吴将装得满满的袋子递给她,不消说,她就知道袋子里装的是啥,她紧紧地将布袋搂在怀里,枯瘦的前胸剧烈地起伏着。站在一边的素素知道,吴奶奶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老吴回家一个星期后,米兰去世了。埋葬米兰的时候,老吴郑重其事地把黄绸布袋拿来,大家看见,老吴从黄绸布口袋里倒出一抔黄土,将黄土覆在米兰的棺盖上。回来参加母亲葬礼的吴天,从志愿者素素那里知道,那抔黄土是钟国英坟冢上的,是父亲为钟国英扫墓时带回来的。钟国英是米兰以前的爱人,于1952年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节选自于艳丽小说《米兰花香》)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火车上在被人抢白后,老吴“将一个小包紧紧搂在怀里”,可看出他对包里抗美援朝烈士钟国英坟冢上的一抔黄土的珍视。B.“歪靠在枕头上”“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两处描写,和“如一盏将熄的烛火”这一句,形象地表现了米兰的虚弱。C.小说详细地交代了米兰缝袋子这一情节,非常感人,我们能从米兰的针针线线中体会到米兰对作为革命烈士的以前的爱人的真挚感情和深切的怀念。D.吴天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交代了吴天参军的事,既交代了志愿者爱心行动的原因,也暗示了烈士奉献精神传承的主题,第二次出场,文章借以补足情节。8.小说首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6分)9.小说标题“米兰花香”有哪些含义?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廷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B.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C.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D.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校尉是中国古代中级军官。校指军事编制单位,尉即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B.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其校长为祭酒,教师称博士,学生叫太学生。C.床起源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床字,在汉代使用范围更广,卧具、坐具都可称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诗》《书》指《诗经》和《尚书》,与《礼》《乐》《春秋》并为儒家“五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鸿年幼丧父,且又遭逢乱世。他是扶风平陵人,父亲担任城门校尉,寓居在北方并死在那,年幼的他用席子把父亲卷着埋葬,后到太学就读。B.梁鸿拒绝势家,礼聘孟氏之女。孟氏则先梳妆打扮,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再请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C.梁鸿志在隐居,婚后不久实现。他对妻子非常满意,给她取了字和名,在妻子对他隐居有所质疑后携妻一起进入霸陵山中,耕田纺织,读书弹琴。D.梁鸿气节高尚,备受妻子敬重。孟光为他准备吃的,不在梁鸿面前仰视,而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而伯通这才感到他不是一般的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5分)(2)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示长安君①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①长安君为诗人大妹,因封长安县君故称,时诗人将使辽,行前以此诗赠妹。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年轻时就看重离别,年老了即使相逢,也会引起心中的伤悲。B.“三年”“万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表现兄妹分别易而会面难。C.此诗抒写了兄妹深情,表达了诗人对妹妹长安君的担忧不舍之情。D.全诗未用一个典故,以家庭生活细节入诗,语言传神,质朴自然。15.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对其表达技巧进行简要分析。(6分)(三)情境式默写(8分)16.(1)《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的“       ,      ”两句,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突出了雪景的雄伟壮阔。(4)李贺《雁门太守行》声色两面勾画激烈战斗场面,渲染沉重紧张肃杀氛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人处于巨大压力之中,常常会变得健忘,感到。时间长了压力还会改变大脑的生理状态。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持续性压力会改变大脑的化学和物理特性。简单说,就像电脑后台运行着一个很耗能的软件,眼前的窗口就只能地加载,一直转圈圈。压力越大,工作中越容易出错,这会使得工作效率越来越低,内耗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要学会定期放空大脑,放松自己。很多人越累越忍不住熬夜,但熬夜让人错过了身体自我调节的最佳时机。大脑需要定期放空,就像我们需要定期收拾房间一样,而睡觉对大脑放空具有的功效。同时,在累这种感觉转化为焦虑前,我们需要来一次彻底放松。如果你想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其实,放松疗法和古今中外很多修身养性的方法,当身体放松下来,呼吸恢复平静,心情也自然而然会平复下来。“累点”变低是日积月累的,需要定期清理身体的疲惫感。学会放空大脑、放松自己,我们才更能感受到生活给予我们的幸福感。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独无助慢条斯理倚马可待同气相求B.孤苦伶仃慢条斯理倚马可待殊途同归C.孤苦伶仃慢慢吞吞立竿见影同气相求D.孤独无助慢慢吞吞立竿见影殊途同归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你想拥有放松心态的能力,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B.如果你想有能力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C.你如果想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的能力。D.你如果想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具有自己的身体想放松就能放松的能力。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丹寨县万达小镇开幕,苗族群众参加了长桌宴。B.纪录片《文学的故乡》用影像说明了一个道理:触发写作冲动的往往是“故乡”。C.“三个臭皮匠,生成一个三国诸葛亮”,换句话说,就是人民群众有杰出的想象力。D.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后,要防止“善意”传播负面信息的人,制造新的社会恐慌。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近些年来,各种思潮云谲波诡,不时有人质疑:“我们今天的精神还会燃烧吗?我们的精神家园还安好吗?”②在“飞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走过的雄关漫道,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是整个国家沸反盈天的巨变和进步。③某报报道说,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无车日活动日渐冷清,不少车主对无车日百无聊赖,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我对鲁迅笔下的美女蛇产生了一种毛骨悚然又被神秘吸引的感觉,尤其是月亮在白云间穿梭、虫鸣不已的秋季。⑤如果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能将心比心,常从对方角度想问题,少用颐指气使的语气,多用娓娓道来的口吻,人际关系一定会更和谐。⑥欧洲杯决赛场上,随着葡萄牙前锋埃德尔在加时赛第109分钟的一脚劲射破门,整个球场顿时沸腾起来,葡萄牙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④⑤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③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④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⑤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⑥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⑥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樊振东所带领的八一队在主场迎战江苏队,被认为是实力差距最为悬殊的一战,但是却由于樊振东的状态低迷意外输球而导致整场比赛跌宕起伏。B.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C.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冷暖。四.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钱理群教授曾说:“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材料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语文开学考答案1.BA.“汉语语素是单音节语素”错误,文章第1段中说的是“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C.根据文章第2段中的“对于回文诗…欣赏者也必须具备相当的底蕴才能领悟其美妙之处”可知,文中并未提及回文诗对欣赏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D.“驾驭了“通体回文”,便能驾驭其他种类的回文诗”于文无据。2.C“意在证明回文诗正读倒读意境不同”错误,文章详细分析《题金山寺》,意在证明回文诗中“通体回文”最难驾驭,《题金山寺》是回文诗中绝品中的绝品。3.B“回文诗的内容与形式俱佳”,文章倒数第2段只是说《题金山寺》“是一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写景佳作”;且“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意境优美,令人称绝”错误,文章的最后一段只是说“经典的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意境优美,实在令人叫绝”。4.CA项,因果倒置。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国古人已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以确定多种时间的技巧,使北斗星成为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可知,掌握以斗定时的技巧才使得北斗星成为一个巨大时钟,选项因果倒置。B项,偷换概念。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北斗系统是“巨型复杂航天系统”,不是选项所说的“巨型复杂科技系统”。D项,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四段“支持用户数量从50万提高到1200万”,不是选项所说的提高了1200万。5.C材料二是新闻报道,说它使用“引用论证方法”不严谨,且材料二并没有“大量的文献引用”。6.①材料一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体现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材料二主要论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尚勇精神。材料三以抗疫为例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以及对当今中国发展的社会意义。7.B8.①从人物看:以老吴内心的急切之情表现了他对祭拜烈士的热心和对妻子的担心、悲悯;②从情节看:表现了老吴内心的急切之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从艺术效果看:老吴的话语让人莞尔,有一种喜剧感,与后文情节的庄严、沉重形成反差,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本题考查情节设置的作用。这类题目一般从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艺术手法和效果等角度作答。一般只要求答出最明显的,不明显、比较隐晦的可以不答,不求面面俱到。题目问的是首段,这个位置特征很重要,既要考虑其自身作用,也要考虑其与下文的关系。开头写的是老吴的言行,当然有人物描写方面的作用。而对下文来说,“设置悬念”属于情节安排技巧,前后风格对比,属于艺术效果。)9.①“米兰花香”表面指院中米兰花给人带来了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米兰花香”象征着抗美援朝烈士钟国英伟大的献身精神,也象征着米兰的品质及其对钟国英深沉的爱与思念,还象征着人们对烈士的崇敬缅怀之意。(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能力。“米兰花香”这样的标题,如果小说写的是人,那一定会有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所以,一要答出标题的表层含义,二要开掘其深层含义,这里的深层含义主要是象征意义。本文的“米兰”既指花,又指人,这是本题分析的突破点。另外,解此题要求答题周延,覆盖所有具备象征意义的人物和情节。)10.B11.D【解析】《乐》应为《易》。12.B【解析】先请求制作粗布衣服等,再梳妆打扮。13.(1)邻居家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备那家主人,而称赞梁鸿是道德高尚的人。(5分,“耆老”1分,“恒人”1分,“责让”1分,“长者”。句意1分)(2)常听先生想隐居避患,为何现在还不行动?难道想要低头迎合世俗吗?(“何为”1分,“默默”1分,“无乃……乎?”1分,“就之”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县人。父亲梁让,王莽时候做城门校尉,寓居在北地,死在那里。梁鸿那时年纪还小,因为遇上乱世,就用席子把父亲卷着埋了。后来在太学读书,家境贫寒却崇尚气节操守,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却不做寻章摘句式的著述。完成了学业,就在上林苑养猪。曾经不慎失火,蔓延到别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损失了多少,全部用猪来赔偿。那家主人还认为太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产,希望做佣工来抵。”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就给他们做杂务,从早到晚从不懈怠。邻居家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备那家主人,而称赞梁鸿是道德高尚的人。从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鸿,把猪全部还给梁鸿。梁鸿不接受离开了,回到自己的家乡。有权势的人家仰慕梁鸿高尚的节操,很多人都想将女儿嫁给他,梁鸿一概谢绝不娶。同县的孟家有个女儿,形貌肥胖丑陋并且肤色黝黑,一发力可举起舂米的石臼,还在挑选对象而未曾出嫁,年龄已到30岁了。父母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女儿回答说:“希望嫁得像梁伯鸾那样贤能的人。”梁鸿听了就下礼聘了她。女子请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等到出嫁,才梳妆打扮进了门。过门七天梁鸿都不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下请求说:“我私下里听说您有高尚的节义,挑选斥退了几个女子,我选择夫婿,也高傲地拒绝过几个男子了。现在我被您看中(您却又不理睬我),哪敢不向您请罪?”梁鸿说:“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隐居的人罢了。现在您居然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想要的呢?”妻子说:“只是用来观察您的心志罢了。我自有隐居的服装。”就重新把头发梳成椎形的髻,穿上粗布衣服,做着女人的活计到梁鸿的面前来。梁鸿非常高兴,说:“这真是我梁鸿的妻子啊,能够服侍我喽!”于是给她起了个字叫德曜,取了个名叫孟光。生活了一段时期,妻子说:“常听先生想隐居避患,为何现在还不行动?难道想要低头迎合世俗吗?”梁鸿说:“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一起隐居到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诵读《诗经》《尚书》,弹琴以自娱自乐。不久,又离开(霸陵山中)到吴地去,依附世家望族皋伯通,住在厢房,给人做雇工舂米。每当做工回来,妻子就准备好食物,从不敢在梁鸿面前仰视,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伯通看到了感到很奇怪,说:“一个做佣工的能让他的妻子这样敬畏,不是平常人。”就让他在家里住。梁鸿潜心闭门著书十余篇。等到梁鸿死后,伯通等人在吴国要离墓旁要了一块地安葬他。众人都说:“要离有节气壮志,梁鸿品性清高,可以让他们亲近一点。”葬完,妻子回到扶风老家。14.CC项,“表达了诗人对妹妹长安君的担忧不舍之情”"错误。此诗是诗人离家之前与妹妹的一席家常话,在铺陈离别在即、相见无期的愁绪中抒写兄妹深情。其中有不舍之情,但并没有“担忧”之意。15.①叠字运用。“草草”点明兄妹感情至深,用不着俗世的客套,能够相见已经是最大的满足。“昏昏”写两人说了又说,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言犹未尽。运用叠字,使诗歌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②以景衬情。“草草杯盘”和“昏昏灯火”写出了饭食的简便、环境的昏暗。“笑”“话”写出了相聚时气氛的融洽,兄妹情谊的深厚。③对仗工巧。“供笑语”“话平生”整齐匀称,凝练生动,表达了相逢的欢乐,道尽了人生的沧桑。(每点2分)【思路分析】颔联写兄妹相聚谈心的情景,最为亲切生动,十分感人。“供笑语”表达了相聚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写出了温暖亲昵的家庭氛围,“草草杯盘”“昏昏灯火”粗笔勾勒,物态尽显,写出了饭食的简便、环境的昏暗,“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16(1)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17.D“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孤独无助"形容孤独缺少帮助。该空指人在巨大压力下所感受到的情绪,宜选用“孤独无助”,据此排除B、C两项。“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偏褒义色彩;“慢慢吞吞”形容缓慢,做事效率低,多为贬义。该空用于形容“窗口”加载的速度,宜选用“慢慢吞吞”,据此排除A项。故选D。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同气相求:同类性质的事情互相感应,形容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18.C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如果……就……”关联词位置不当,“你”作为全句的主语,关联词“如果”应置于“你”之后,据此排除A、B两项;二是成分残缺,“训练"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能力”。D项将“自己的”置于“具有”之后,语序不当,应排除。故选C。19.AA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与文中“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相同;B项,引号表示强调;C项,引号表示引用;D项,引号表示讽刺和否定。20.C①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正确。②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团。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对。此处指国家的变化和进步,应该用褒义词,可改为“翻天覆地”。③百无聊赖:非常无聊,指无事可做或思想感情没有寄托。此处不符合语境,车主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没有反应,应改为“无动于衷”。④毛骨悚然:形容极端惊惧害怕。正确。⑤颐指气使: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者指择别人的傲慢神气。正确。⑥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这里应为“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21.B①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巧、绝妙。语境强调大自然的美景,用于此处对象错误。②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使用对象错误。③行之有效:实行起来很有效果,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或措施。使用正确。④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符合语境。⑤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不符合很多城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语境。⑥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符合语境。22.DA项成分赘余,语义重复造成赘余,“悬殊”意为“相差很远”。B项表意不明,“这位”有歧义。C项藕断丝连,应在“舞台设计”后面加上逗号,逗号后再加上“认为这二者”。23.这道材料作文引用两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当今时代。钱理群教授的观点告诉我们应该要有担当精神;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则表明,身为学生,应该从自身与自身、自身与他人、自身与社会等方面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对自我以及自身发展的认识,需要有正确的评价、深刻的思考且真诚的态度,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一定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资料
更多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