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汇编(一)信息筛选与整合考法1信息筛选整合的原则与意识1.尊重文本原则筛选整合信息时,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必须排除自身主观因素的干扰,不以自己个人平素所获知识取代文本事实,更不以自己个人的是非为是非,筛选整合出来的信息相对于文本本身来说,必须是“原生态”的。2.统观意识和结构意识(1)统观意识。首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做题前一定要通读全文,学会整理阅读印象:①文本主要说的是什么问题;②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是怎样的;③文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的,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如果缺乏统观意识,没有理清基本思路,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内容重点,就容易为局部问题所牵引,先入为主,出现疏漏。(2)结构意识。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出现的遗漏信息要点问题看似是粗心马虎所致,实际上与他们不会分析文章结构层次,不懂得通过文章结构、语句层次的变化来把握文意有极大的关系。学生往往缺乏对文章逐段逐层阅读理解的耐心,喜欢跳跃性阅读,做题时寻章摘句,这就容易出现片面、肤浅、不准确的问题。强化文本结构意识并以此进行阅读,有利于对重点语段的准确把握,也有利于做好中心语句、关键信息的筛选,达到准确解读,正确、具体解答的目的。考法2信息筛选整合的方法1.辨析非连续性文本主次信息(1)论述类文本主要信息:标题、重要概念、观点见解等。次要信息:背景、举例、引述等信息。(2)实用类文本①各类文体的信息特征:新闻:新闻要素、新闻结构。传记:传主、事迹、品质、价值或影响。科普:技术、价值或意义、影响、评价。②辨析主次信息的方法:第35页共35页
既要依据文体特征,筛选出常规的“重要”信息,同时也要结合题干要求,定向概括或整合“主要”信息要点。2.具体方法在初次筛选信息时,除了关注文段的开头句与结尾句外,学生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筛选出有效信息。对此,可以用图画法圈画两种信息:一是文本介绍的主要对象;二是对象的特点。先由每一句开始,然后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再由单则文本到多则文本,循序渐进地筛选。具体方法可参看下表选择题①分类型,找对策节选的材料往往包括新闻、报告、图表、专题论文、人物传记等多种形式,虽然是节选,但还是体现了上述文体的特点。因此,考生在阅读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文体采取相应的阅读策略②理思路,明内容材料的结构安排是由作者的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因此弄清材料的结构层次是理清作者思路的有效手段。不同文体的结构层次明显不同,这也是要学生首先区分材料类型的原因③两比对,识节点将选项与自己对材料思路的梳理和中心意思的理解进行比对,判断选项关键节点是否和自己的梳理、理解存在不同的地方(是否意思相同,是否添加或减少重要内容,是否于文有据,是否概括恰当,等等)④回头看,定答案对梳理思路、概括材料中心意思的选项一定要回看材料相关内容。如果是自己疏漏,要迅速调整;如果是选项的关键节点错误,则要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由于阅读的主体不同,有时考生概括的用语与出题者概括的用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是许多学生遇到选项概括性用语较多时,感到模梭两可难以判断的原因,所以此时要以意思是否相同为主。另外平时学生在梳理思路、概括中心意思时也要尽量做到用语规范①厘清材料内容要了解所有材料涉及的话题,理解每一则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和说明的角度,这是筛选整合的基础第35页共35页
简答题②确定有效区间根据材料的内容,标出答案所在的区域,既要重点关注某一特定区域,也要关照其他材料所涉及的内容③分条逐项概括根据相应的内容进行概括,分条概括时要注意提取关键词(抓句子主千),用语尽量简洁明了④注意分类整合在不同材料中,可能有相互交叉的信息,学生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同类整合。有的材料会涉及一些具体而细微的内容,因此要注意分门别类,从不同角度来概括(二)分析论证考法1掌握分析论证的三个角度角度一精准分析论证关系分析论证关系主要是指分析论证过程中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根据材料与观点一致的原则,论点必须统率论据,论据必须要证明论点。如何展开分析呢?1.看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是统帅,是灵魂,所有的论据都是为论点服务的。判定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就是要看论据是来证明什么样的论点的,这是答题的基础和根本。其次看论据是如何证明论点的,即是从哪个角度证明的。常见的角度有正反、因果、条件、结论等。还可以看论据与论点运用的先后顺序,如先论据后论点,叫引出;先论点后论据,叫证明。2.看论据与论据的关系先看论据特点,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再看它们之间的不同的关系,如同一论点使用了很多论据,这些论据会有着正反、古今、中外、递进、点面等关系。3.看论据与论证方法的关系这两者有时密不可分,认识了论据特点就知道了论证方法;知道了论证方法,也就了解了所用的论据。角度二精准分析论证特点要做到分析论证的精准性,需要多角度切入:1.分析论证方式和结构特点论证方式主要有立论与驳论两种。一篇文章的论证方式多数情况下是立、驳结合,或以立论为主,或以驳论为主;或先立后破,或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分析论证特点,首先要看其论证方式的特点。第35页共35页
分析论证结构特点,先要看全文的论证思路和结构,确定是总一分一总式还是总一分式,或者分一总式。其次要看各部分的特点,如引论部分,中心论点(论题)提出是单刀直入还是借助“由头”;本论部分,是并列式、递进式还是对比式,或者立驳式。2.分析论证方法使用特点具体说来就是看其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式,如常见的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比喻法,还是因果论证、类比论证等。3.分析论证语言特点论述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鲜明、严密。在这一总特点之下,再看具体文本的具体特点,如讲究幽默、风趣,或者通俗、生动等。角度三精准分析论证作用(效果)分析论证作用(效果),主要看文本是用什么样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而达到的作用、效果。这个作用、效果会因论据不同、论证方法不同而不同。作用、效果分析既要注意论据、论证方法自身的效果,更要注意它们在文中的论证效果。有时还要注意论据在文中的位置(作用)、思路(作用)。论证作用题答题模式:指出运用的论据(或论证方法)+具体阐释(主要针对论证方法,如是对比论证,则指明将什么与什么作怎样的对比)+表达作用(论证的论点+论证效果)。在答论证的论点时有时要答出论证的角度(如从反面、类比、假设等)。在答论证效果时既要扣住这种论据或论证方法自身的效果,更要说明在文中的论证效果。考法2解答论证分析题“3步骤”第一步:抓要素细读文首先要把握常见结构类型,力争边读边梳理出作者的行文思路;其次要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找出文中论点,整合论据材料,判定论证方法。第二步:析选项明关键(命题角度)一是每个选项考查的侧重点(立论前提、论证角度、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点与论据关系)是什么,二是选项的关键点(敏感点)是什么。第三步:回原文细比对比对时要抓住敏感点与原文的对应关系,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异,在模棱两可的选项中不要急于下定论,多考虑文本中暗含的三要素,做到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比对,最终确定答案。(三)比较和评价观点第35页共35页
考法1信息比较分析题的答题要点非连续性文本虽多则材料的主题统一,但各则材料的侧重点各异。比较材料异同题就是要扣住这“同”中之“异”,或要求比较“事实”异同,或要求比较“观点”异同,考查角度虽异,但其解题流程相同。设问方式(1)材料x和材料x关于xx的表述有哪些异同?请概括说明(2)试比较材料x和材料x,简要说明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3)材料x和材料x都主张xx,但理由各有不同,请说说它们各自的理由辨别标志题干往往有“内容上”“信息上”“异同”之类的词语审题要点分清是一则材料内部比较还是多则材料比较答题要点(1)比较报道的对象。这类题目,在报道的对象上基本相同,都是针对某一现象进行的(2)比较报道的深度。有的新闻,仅就新闻事实进行了报道,典型的特征是仅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而有的新闻,除这些新闻要素之外,还有深厚的新闻背景、原因分析和结果预测(3)比较报道的宽度。所谓新闻报道的宽度,就是新闻的涉及面四步突破法首先三看看体裁:不同的体裁,特征不同,写法各异,视角不同看内容:不同的材料表达不同的观点看视角:从哪个角度,有怎样的观点态度找比较点比较点都会在题干中给出关键词语锁定范围比较点就是确定文字的依据,只要与它相关的文字就是答题的范围提取要点掌握“摘取法”和“抽象法”,形成的答案通过加工整合,使之符合要求审题干第35页共35页
答题规范找对应抓住题干中的提示语:比较哪些材料和比较材料的哪些方面,快速找到文本对应区域找角度细比较比较事件类,看内容侧重点比较数据类,看列举数据的意图比较观点类,看作者评述倾向得结论定答案根据比较情况总结,分条列举结论考法2观点评价探究题的答题要点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后,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内容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要正确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就要用辩证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不能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设问方式(1)作者在文中对xx问题有怎样的看法?谈谈你的理解(2)作者引用某材料(或某人的话),其目的是什么?谈谈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3)阅读有关材料,简要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态度辨别标志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观点”“看法”等词语审题要点仔细阅读文本,准确找出表露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这是分析评价的基础答题要点(1)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隐含在所引用的材料、所作的分析中。因而准确把握论述文及新闻报道的角度、筛选出作者的分析议论(特别是观点句、结论句),是分析评价的前提(2)具体分析。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新闻事实,避免离开事实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或是把自己的一些猜测和没有证据的材料无限夸大(3)客观评价。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即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第35页共35页
评价文本观点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如何做到呢?把握角度整体感知浏览多则材料,宏观把握它们各自的重心及共同的主题或话题抓关键句一是概括性强而又表述某种看法的句子,这样的句子一般出现在全文的开头、结尾,或段落首尾;二是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分析材料文中运用的资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都是为印证一定的观点履务的。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之一评价入手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是直接说出。这就要求从具体的评价入手,提炼精要,进行概括答题规范通读文本内容在整体把握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上,通读是前提明确作者观点归纳整理作者在文中表露的观点态度,画出有哪些要点做出合理评价紧扣文本内容,根据具体要求,给予合理客观评价第35页共35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精选练习题一、(2021年广东茂名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晒苦,晒老师,晒友,现在是网络时代,什么都讲一个晒字,从发出自己小家的装修情况,到晒出各个政府大楼的豪华装修,形形色色的晒文化,已经通过网络深入人心。晒苦:一位80后网友发帖倾诉自己的生活和热播电视剧《蜗居》的女主角竟惊人相似。该帖中“房奴”“甲流”“蜗居”等敏感词汇和楼主的经历,迅速引起网友同情和共鸣。在心理咨询中,有五成“房奴”心理上或多或少会产生焦虑情绪,年轻“房奴”更易产生心理亚健康,将上网诉苦作为缓解精神压力的方法,这种晒苦行为已成广大网民解压方式之一。晒老师: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祝贺教师节的方式也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白领们说,毕业后生活压力太大,在网上“晒晒”老师,和别人分享老师“逸事”,有很好的放松作用。通过一个个晒老师的帖子,很多网友不但回忆老师的音容笑貌,还留下了老师的名字,以及令人怀念的点滴往事。晒友:晒友,是指晒客们彼此之间互称晒友。“晒”正形成一种个人联合个人以对抗强大现实的方式,“晒”也成为一种个人寻找群体的联络方式。“晒”这一种新的力量还在聚集和成长中,很难估量它仅仅是一种流行,还是将更长久地存在下来,但显然,它现在的力量就足以让人惊叹。(节选自豆瓣《什么是晒文化?》)材料二:“晒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现象,它是指个体以自媒体为主要媒介,将自己的生活日常、态度心情通过网络分享给他人,与人共享自己生活体验和情绪感受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我们应辩证看待“晒文化”,它有利有弊,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网络“晒文化”有助于缓解个人压力。当前,互联网在我国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随着自媒体的出现,群众开始成为信息发布者,不仅丰富了信息面,也达到了放飞自我的目的。对晒客而言,“晒”弥补了内心的缺陷,获得了被关注的满足感。看客通过看帖,分享了解到世界不同的事物,既能降压,也能放松心情。另一方面,网络“晒文化”有助于知识传播。网络“晒文化”秉承共享的精神,晒客更乐于将自己的心境、经历、收获在网络中进行分享,使知识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在网络“晒文化”第35页共35页
中,晒客通过分享获得点赞和评论,增强了分享的动力,看客通过观看和学习,掌握了更为多元的知识,两者都分别获得了进步。有“害”的一面,晒客个人“晒”的文化内容并非都积极向上。晒客将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分享,其中蕴藏着晒客自己的价值观,一旦看客对晒客的内容产生认可,自身的价值观也会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同时,“晒”文化没有固定规则,是一种极为自由,甚至是一种戏剧性的表达,有的没有边际的语言和嬉笑怒骂,拆解了语言的优雅与神圣。时间一长,会让青年沉溺在小天地无法自拔,过分关注“及时满足”,忽略了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进一步说,网络“晒”文化可能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比如网络“晒”文化中所传播的消极和低俗的内容,朋友圈内充满抱怨批判的消极内容,可能会给朋友带来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还有一些“晒客”以分享低俗的不雅的内容来吸引眼球,牟取利润。由于自媒体的受众面广,外加多级传播形式,负面内容由个人覆盖到多人,这类内容的传播容易给社会,尤其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节选自中国经济网《“晒文化”:当代青年的自我认同与价值引领》)材料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源自一位女孩晒出的与男友的微信聊天记录。聊天时,男友向女孩发出52元的爱心红包,作为她购买奶茶的费用——天气转凉,有人惦记,有人爱。“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重点不是奶茶,而是年轻人的“晒文化”——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通过“晒”这样一种形式,大家得以用简短的方式获取快速的精神享受。“晒文化”蕴含了强烈的情感需求,附带丰富的社交属性。有心理专家分析,人们会在“晒”中不断关注他人反应,期望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在这种行为模式中,很容易出现社交“爆款”和跟风现象,晒奶茶就是最新的例子。在朋友圈不停“晒晒晒”的背后,我们应当看到身边朋友渴望关心和交流的情感所在,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真切的温暖。但在“晒文化”的流行之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内容造假、信息安全、上瘾沉迷等新问题。比如最近引发热议的“拼单”晒图群,则呈现出“晒文化”的另一个侧面。三十几个人“拼单”轮流在豪华酒店里拍照等。这种虚假的做法一旦形成风气,可能在网络世界形成负面的价值引导,影响青年一代的三观和认知。实际上,所有的网红现象都是社交功能的一种拓展,都或多或少地具备了社交功能。“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正是这个时代无比活跃的互联网经济的真实写照。(节选自《苏州日报:读懂“晒文化”背后的情感需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第35页共35页
A.现在是网络时代,晒工资,晒花销等“晒文化”现象深入人心。从自己小家的装修情况,到政府大楼的豪华装修,什么都必须晒。B.“晒苦”行为已成广大网民解压方式之一,因而网友发帖“房奴”“甲流”“蜗居”等敏感词汇和楼主的经历,能引起网友同情和共鸣。C.由于网络科技的发展,祝贺教师节的方式也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网友通过晒老师,回忆那些令人怀念的点滴往事。D.“晒”正形成一种个人联合个人以对抗强大现实的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流行,还将更长久地存在下来。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盛行,看客通过看帖,丰富了信息面,也放飞了自我。B.晒客分享使知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看客通过学习而掌握知识,二者都有进步。C.“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流行,表面是年轻人“晒文化”,背后蕴含的是情感需求。D.“晒文化”附有丰富的社交展性,因而晒客在晒时要特别注意网络世界的价值引导。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晒文化”的一项是()A.大学生小美在朋友圈转发班级联谊活动的美篇。B.博主“天天美食”在网络平台发布美食做法的视频。C.人大代表朱先勇在自媒体展示自己带领农民种植的土豆。D.幼儿园李老师在学校宣传栏展示小朋友们的活动照片。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结构层次。5.请结合材料三中的观点,分析下列现象。网络红人李子柒拍摄的美食视频发出后大受欢迎,她后来荣登由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举办的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榜单,获“年度文化传播人物”称号。近日,某外国博主抄袭国内知名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外网获得百万播放量,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第35页共35页
二、(2021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合押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规范盲盒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1月26日,中消协针对盲盒市场发布消费提示称,商家过度营销、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和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越发凸显。盲盒市场近年来热度持续走高,各行各业的商家都发现盲盒市场有利可图,希望来分一杯羹。消费者要认清风险理性消费,勿盲目跟风。盲盒,指的是在相同包装的盒子中放置不同款式的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只因为有一定的概率能够“拆”到自己心仪的商品,所以才购买。盲盒的异军突起是当前市场发展的缩影,有时仅仅需要一根创意的火柴,就能点亮整个天空。现在的盲盒市场就像是一个怪圈,圈里的人玩得不亦乐乎,圈外的人看不明白。有人认为盲盒是消费者在交“智慧税”。在他们看来,消费者购买盲盒是被商家夸大的商品价值、虚构的中奖概率所误导,商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不少打着盲盒旗号销售的商品有的是蹭盲盒的营销热度,有的是经营者“清库存”的工具,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隐患……这些现象说明有些经营者已经玩过了。何止是经营者,就连有些消费者也玩过了。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的盲盒营销利用了消费者的赌博心理,实质是互联网赌博向商品营销的蔓延。盲盒市场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2019年8月,天猫国际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每年有近20万消费者全年在盲盒上的花费超过2万元,甚至有消费者一年要耗资百万来购买盲盒。如果任由这些乱象存在和泛滥下去,那么盲盒市场就很有可能一路走到黑。盲盒的背后是不断涌动发展的潮流文化,潮流文化本就“兴也勃焉,亡也忽焉”,只能存在一时,不可能存在一世。如果盲盒市场不能规范发展,将会加剧退潮的到来,最终受损的还是广大消费者。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既是提醒消费者理性购买,也预示着盲盒市场不是监管死角,种种乱象将会得到逐步遏制。市场发展依旧遵循着一些基本规律和准则,不管盲盒穿上什么外衣,其基本属性依旧是商品。因此,经营者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确保商品的质量信息真实,不得作出虚假、夸大的宣传,保障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购买。(摘编自《北京青年报》《盲盒营销不能一路走到黑》)材料二第35页共35页
在河南博物院众多文创产品中,最火的要数考古盲盒,从2月10日开始在线上上架12000个,截至2月15日已经售罄,线下每天推出500个预约号,每人限购3个,仍旧卖到脱销。春节过后,考古盲盒又恢复了每晚8点上架分分钟被秒杀的常态。作为河南博物院推出的王牌文创产品,“考古盲盒”将“动态文创”的概念贯彻到底。考古盲盒跳脱了传统盲盒“拆盒即结束”的设置,不仅将考古发掘融入了“拆盒”过程,更将考古“战利品”带入到一个更大的游戏中,非常符合年轻人求新求异的探索性和娱乐性的消费心理。盲盒里精美仿制的青铜器、元宝、小铜佛、铜鉴、玉器、纪念牌、陶器等“奇珍异宝”,通过多道工序,进行“做旧”,尽可能呈现文物出土时的状态。包装改了12稿、版本更新6次、翻模20多次……“无论是文案、包装,还是内部设计,我们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间。”宋华表示,“‘考古盲盒’的‘盲’是科普文化之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最初猎奇探宝逐渐转变成现在热衷探寻宝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考古盲盒’真正实现了它的科普价值。”“好的文创产品一定要能讲得出故事,有说头,有辨识度,有记忆点。”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化产业部开发科科长杜华说,卖出去的产品要和公众产生情感连接,让人愿意向外“安利”,自觉或不自觉地起到对文物的宣传和推广作用。“‘考古盲盒’的火爆正是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说,文创产品要想被市场所接受,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背后的文化和创意。“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让冷门偏门的考古热起来、被公众熟起来。”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把“考古发掘”从被动学习变为有趣的主动探索,吸引着年轻人通过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拉近他们和历史文化的距离。(摘编自《工人日报》《挖盲盒、“古钱币”巧克力河南博物院为何如此会玩?》)材料三“考古盲盒”将文物跟“潮玩”概念结合,是让传统活起来的新尝试。在很多人眼中,文物连接的是“传统”,盲盒代表的却是“潮”,二者似乎不搭。但“考古盲盒”却将二者较好地捏合:让文物形象借盲盒形式出圈,也能让曲高和寡的文物形象跟包括年轻人在内的社会大众更贴近,还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转码”,连接起过去与当下。而好玩的游戏化体验,也能带动人们学习与感受的热情。近些年来,文创产品出圈动作频现,故宫文创日历就曾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而“考古盲盒”将文物跟“潮玩”概念结合,也是让传统活起来的新尝试,类似的尝试也多多益善。当然需要提醒的是,“考古盲盒”这样的新兴消费热点,也应注意避开某些盲盒产品自掘的陷阱——要在正统性、品质感、价格与质量等方面多加考虑。毕竟,考古盲盒不是简单的生意,还被赋予了传播与延续文化的使命。第35页共35页
(摘编自韩浩月《“考古盲盒”爆红:文物“出圈”,文化“入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少消费者存在着赌博心理,想当然地认为之前没有买到,下一次买到的概率就会变大,从而进行冲动消费。B.在盲盒的消费群体中,有不少是未成年人,他们对市场风险的辨别能力相对较低,因此成为被收割、被套路的对象。C.传统盲盒拆盒即结束,考古盲盒拆盒即开始考古,通过盲盒的形式,把仿制的“珍奇宝藏”埋藏其中,让文物“活”起来。D.面对百花齐放的商业创新,监管部门应及时介入,肃清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针对盲盒市场热度持续走高的现象,运用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规范管理的主张。B.材料二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爆红为例,分析其原因在于“盲盒”与“文物”结合的新颖性,可操作互动的趣味性、传播性以及蕴含历史文化的知识性。C.材料三既肯定了考古盲盒拉近了人们与文物的距离的优点,也对当前文创产品的发展作出了思考,这种正反对比论证,体现了作者的思辨态度。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数据,体现了新闻报道语言的严密、严谨,增强了说服力。注重语言形象化,都运用了拟人修辞。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A.故宫文创产品“故宫口红”“故宫日历”“故宫雪糕”等,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元素,贴近群众需求,深受消费者喜爱。B.以康熙、乾隆、雍正等帝王“萌萌哒”造型、“大内咪探”“故宫猫”为典型代表,将可爱呆萌的形象与庄严肃穆的历史巧妙结合,吸引消费者眼球。C.汉墓出土的朱雀灯,朱雀展翅欲飞的体态极具美感,其设计正好与灯盘的空心槽处置相统一,添加燃料时灯仍能保持重心平稳。D.故宫和腾讯合作将《海错图》作为QQ表情包素材进行宣传,团队着手做“海错”主题的各类文创,包括小家电、装饰画、家居用品等。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第35页共35页
5.有人认为,在对待盲盒现象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三(2021年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5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重要宣示立即获得了联合国秘书长及主要国家政要、国际舆论的一致赞誉。当我们在谈论“碳中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要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峰值,同时认识到达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要更长的时间;然后要在科学和公平基础上加快减排行动,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努力,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碳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习近平主席这次提到的“碳中和”即是这个概念,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净零排放”,狭义的是指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更为宽泛的则是指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碳中和的实现首先要求能源、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的最大程度的减排,比如要求极大地提高能效、高比例利用非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但受资源、技术局限或安全、经济等因素,少部分排放并不能完全避免,这其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森林、海洋等碳汇进行自然吸收,同时另一方面可能还需要额外的、一定规模的“碳移除技术”(CDR)的应用,比如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等。也就是说,到2060年前,我国并非是要实现“绝对的零排放”,而是要将人为活动排放对自然的影响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达到人为排放源和汇新的平衡,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期愿景?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自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与发展挑战之一。习主席曾说“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第35页共35页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各方共同合作来应对。国际社会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经历了马拉松式的磋商和谈判,最终在2015年达成了《巴黎协定》,提出了要将全球平均气温相比于工业革命前水平(大致为1750年至1850年平均温度水平)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科学评估,要实现2℃目标全球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70年左右、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在2100年之前,实现1.5℃目标全球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50年左右、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在2060年左右。根据最新的评估模型和情景研究,要实现2℃目标中国相应需要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80年左右、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在2100年左右,实现1.5℃目标中国相应需要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60年左右、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在2070年左右。这就意味着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管从狭义或广义看,不仅都在科学要求的2℃和1.5℃目标的减排路径内,甚至还有可能将全球碳中和的时间往前推动十年左右。即使较为先进的发达国家,比如欧盟的德国、英国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排放达峰到其承诺的2050年温室气体中和(气候中性),其经济社会净零碳转型实际将经历长达80年左右的时间,而我国目前承诺的从力争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到碳中和愿景实现仅为30年左右,这样的转型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充分展现了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雄心和决心,真正的大国格局、大国战略、大国担当。(摘编自《如何理解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材料二:我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彰显了我国的大国担当,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它取决于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力度、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部署规模以及森林碳汇可用量等多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系统加速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但是即使能源系统在可行技术路径下最大限度低碳转型、并结合CCS大规模部署,到2060年,距离碳中和仍有3-9亿吨CO2差距,需由森林碳汇来弥补。为了明确碳中和愿景下各个行业的减排责任,需要对各类技术进行合理规划。电力部门应重点发展风电、光电、CCS技术,争取“十四五末”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零排放。钢铁行业短期应加速小球烧结、低温烧结、干法熄焦、干式高炉炉顶余压余热发电等节能技术,争取“十四五”初期实现碳排放达峰,中长期应加大电弧炉炼钢、氢能炼钢和CCS技术的部署。化工行业应发展轻质化原料、先进煤气化技术、低碳制氢和CO2利用技术、CCS第35页共35页
技术等,争取实现关键化工产品的碳排放在2037年前达峰。对于建筑、交通等民生部门,为了实现我国2060碳中和目标,应争取实现“十五五”期间或“十六五”初达峰。建筑部门应继续提高采暖制冷效率,大幅提升电气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交通部门应优先铁路、水路运输,发展电动客/货车、氢燃料车、生物燃料飞机和船舶等先进技术。(摘编自《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展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达到碳中和。习主席提出的这一目标,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赞誉。B.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为全球变暖,该变化使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着重大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国际社会各方必须共同合作以应对这项挑战。C.《巴黎协定》为本世纪内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设置了红线。各缔约方应该在科学和公平的基础上加快减排行动,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D.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能够被大规模地部署到电力、钢铁、化工行业中,有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磋商和谈判近三十年后,国际社会终于达成了《巴黎协定》。因为工业化发展程度不同,协定的各缔约方允许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迟使温室气体排放达峰。B.习主席宣布中国将努力争取实现的碳中和目标,如果是广义上的“净零排放”,那么在时间上将比1.5℃目标中国相应需要实现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提前约10年。C.我国的碳达峰估计将比德国迟60年左右,但在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上,有可能只比德国迟10年。这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雄心和决心。D.40年后,化石能源将依然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碳移除等方面技术的创新,利用化石能源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将下降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3.根据材料内容,不符合碳中和目标要求一项是()A.逐步淘汰燃油汽车,代之以电动汽车或氢燃料汽车。提供共享单车服务。B.实行垃圾分类,居民投放日常产生的可回收物,经回收后可以获得收益。C.为推进氢能发展战略,加大煤制氢、石油制氢和天然气制氢的规模。D.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尝试提供碳信用、碳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4.两则材料中多次出现“碳汇”一词。请根据文意,简要阐释“碳汇”的含义。第35页共35页
5.根据两则材料,说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四、(湖北省2021届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近年来,总有人觉得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实在是太大了,甚至主张控制城市的人口规模。但实际上,中国的一线城市不是偏大而是偏小了。就人口而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东京,有3700万居民;首尔都市圈有2300万居民,而且还在增长过程中。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韩国的27倍。然而,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上海和北京,分别只有2400多万人和2100多万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创新中心来说,这样的规模实在太小了。未来应该以上北广深为中心发展连片的3个都市圈,形成京津都市圈、上海—杭州湾都市圈和广深珠都市圈。同时也应该让二线城市大幅度扩容,这样才能把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出来。整体而言,中国城市人口占比越来越高已成为必然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以及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目前出现的“抢人大战”,会导致更多的优秀人才集中到一起,然后在创新创业等领域内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对此,我们完全可以报以乐观的态度。但另一方面,正当“抢人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各地对于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的意义却未必有充分认识。就在努力争取高端人才的同时,却还存在着用行政指令来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做法,给人以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而且,目前抢人的城市大都侧重于争夺顶端的人才,但城市不仅需要位于金字塔尖的人力资源,也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者。金融和高科技行业离不开餐饮、保洁、安保、快递等服务业的支撑。要知道,中国目前的现实人口分布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一二线城市也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限制大城市发展的做法,非但不符合经济规律,还可能导致高房价、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第35页共35页
当然,城市的不断扩容,也不能只是从外部吸引人才,更需要在根本上提高生育率。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只有1.3左右,这个数据意味着每代人减少40%的人口规模。长此以往,以后无论一二线城市都将面临无人可抢的困境,中国在人口规模和集聚效应方面的优势也会被不断减弱。(摘编自梁建章、黄文政《从“抢人大战”看中国城市发展格局》)材料二: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放眼世界,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纵观国内,人才竞争更是城市实力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2017年以来,国内人才竞争持续升温,由“新一线”城市率先发起,随后蔓延至全国几十个城市。这些城市先后颁布人才新政,为争夺人才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掀起了一场空前的“人才争夺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后,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各地方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珠宝软玉”表达对人才的满腔热情和强烈渴求。在这场席卷全国的“人才争夺战”中,是否该去“争夺”人才?“争夺”什么样的人才?“争夺”来的人才能留得住吗?该如何用和留?这都是值得各地政府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政策的激励与吸引带来的是短期效应,而引进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建立长效的人才工作机制,才能使“人才争夺战”的积极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城市才能获得长远发展优势。人才政策不能流于表面,做表面文章,先把人引进来再说,而应该科学、精准地规划一系列可持续的政策措施。人才工作也不应是政绩工程,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人才不是最终目标,不应用人才引进的绝对数量来衡量“人才争夺战”的战果和成效,在关注人才引进数量的同时还应关注人才贡献率。应该看到学历落户并不等同于获得了相应的就业工作岗位,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是否与新落户人才数相匹配、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新落户人才的专业特长是否对口等,还需要就业市场的进一步检验。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人才政策时,过于强调户籍政策和各类补贴,认为拿出户口、房子和待遇才能引进人才,片面地将人才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扭曲了人才政策的本质,偏离了人才引进的初衷。事实上,本土人才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要摒弃“只有外来和尚才会念经”的观念。在精准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发掘、培养和使用本土人才,整合优化已有的存量人才。要以平等的原则对待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将本土人才的各项保障工作做好、做到位,注意不要过于拉大两者之间收入、住房等待遇的差距,造成不公平感而引起本土人才的流失,或因内部排挤导致外来人才留不住。只有内外兼顾,才能充分调动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的积极性,达到互补互持的双赢效果。第35页共35页
总之,如火如荼的“人才争夺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风向标,是地方政府在内外因的双重推动下谋求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才竞争,关键不在于出台多少政策,而在于政策的速度与温度。对于城市来说,引才政策起催化作用,城市经济起强化作用,生态环境起固化作用,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让人才自由有序流动,才能使人才为城市发展所用。(摘编自张晓明等《“人才争夺战”之冷思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城市人口规模还不太理想,因此要大力发展以上北广深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并让二线城市大幅扩容。B.各地对于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的意义认识均不足,表现为有的地方只注重引进高端人才,忽视了普通的劳动者。C.各地“人才争夺战”的战果和成效如何评价,并不看人才引进的数量,而是要看引进人才的贡献率。D.人才引进要与培养本土人才统筹兼顾。如果将其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扭曲了政策的初衷。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更多优秀人才将因“抢人大战”而集中,推动创新创业领域内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B.限制大城市发展会加剧高房价、留守儿童等系列问题。城市需要不断扩容,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C.人才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它不仅决定着城市竞争力,更关乎综合国力的竞争,这是材料二的论述背景。D.材料一列举了我国当前人口生育率的数据,既直观具体,提高了可信度,又有预见性地指出了人口危机对城市发展的制约。3.下列各项所述措施中,不符合材料二作者主张的一项是()A.安康市某医院根据高层次人才特点和承担任务情况,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案。B.深圳市某街道办辖区内高新企业较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迫切,录用了多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C.余杭区根据人才特长、专业背景安排岗位,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到职一年后,组织部门通过考察,再根据个人意愿作二次分配。第35页共35页
D.浙江某高校在招聘公告中特别注明:讲师岗位“同等学历条件下,有海外著名高校留学经历者优先,薪酬上浮20%”。4.材料一的二、三两段是如何使用驳论这种论证方法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同样是探讨“抢人大战”,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五、(湖南2021届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年来,“国潮”悄然兴起,并刮起强烈风暴。在天猫上搜索“国潮”,会出现各种贴着“国潮”标签的服装;在微博上搜索“国潮”,会找到上千个起名“国潮”的博主。可见,“国潮”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是年轻人追逐的潮流,也是商家营销的卖点。尽管“国潮”如此火爆,但人们对“国潮”的定义却莫衷一是。有人把“国潮”理解为“中国本土设计师及主理人创立的潮流品牌”,所以网络上大量以“国潮”为关键词的文章讨论的仅仅是时尚潮牌,理解相对片面。还有人认为“国潮”是以品牌为载体,既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的张扬及其对时尚的追求,又是对传统文化自然回归而产生的一种流行现象。它相对全面地概括了“国潮”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中国、品牌、潮流和文化。“国潮”的字面释义虽简单明了,但其内涵却丰富多维。从表现形式看,“国潮”既可以是体现中国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是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巧妙结合,形成灿烂多姿的时尚潮流。从载体看,“国潮”既有以实物产品为载体的中国制造之潮流,也有以文化现象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之潮流,比如汉服文化的兴起等。从影响范围看,不仅本土的时尚品牌纷纷爆红,而且其他领域的国产品牌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和喜爱;不仅华为李宁等中国新制造在国际社会受到人们的追捧,而且许多中华老字号也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国潮”的迅速火爆看似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其实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背后有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动因。“国潮”热标志着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高品质国货贏得了市场,中国制造已经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速度”正在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经济在转型中实现了成功起跳。第35页共35页
现在,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制造不缺少高质量的产品,不缺少创新能力,也不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缺少的是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不过,被先进技术、创意文化赋能的中国创造不断释放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国潮”的兴起,是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偏好,转向注重品质消费的必然结果。“潮”,代表了一种时尚潮流、一种流行趋势。“国潮”不仅可以用年轻人的语言诠释古老文化赋予现代的美感,也可以表现为将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的创意。“国潮”热展现的是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文化自信的提升。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的“国潮”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些落后企业还在利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市场上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有的企业利用“国潮”的热度生产劣质产品,影响了国货声誉;一些行业的品牌跟风模仿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依然有待提升。(摘编自姚林青《“国潮”热何以形成》)材料二:“国潮”,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就是“中国风+中国潮流”。它是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被广大民众认可的时尚。它与国家和民族所传承的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文化及其相关的人、物、技、艺等息息相关,它不同于一般的潮流,即那些仅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国潮”,不是什么舶来品,是新时代背景下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潮流,是综合国力、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在血脉中流淌,由内而外涌现甚或喷射而出的心理倾向,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质。文化,一旦有效有形地彰显出来,足以激发众多个体共鸣,也足以让品牌符号更为鲜活,更显价值。中国“国潮”产品以美好的品质,切合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它凸显了消费者内在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国潮”产品作为国粹文化的可视载体,除了在外在形式上有活泼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将真情实感真正融入了其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时空转换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无论是时间脉络上文化气质的变化,还是以某种单一形式为载体的文化演变,如戏曲、刺绣、古董等,有无限空间等待我们去了解与挖掘。我们要以虔诚与敬畏的态度,精巧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将其在“国潮”上表现出来,其中无疑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第35页共35页
消费观念因人不同,存在多元化、个性化。自然,一千个人眼里也会有一千种“国潮”,但中国“国潮”产品的根本都是一样的,不可动摇。那就是,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皈依于其中,并得到普遍的认同认可。中国“国潮”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国潮”产品站位高,舞台广。不难发现,除了大红大紫的故宫文创IP、国际时装大秀上的李宁,还有许许多多“国潮”品牌、跨界合作正在给我们带来一波又一波令人梦牵魂萦的惊喜。浩浩荡荡的中国“国潮”,是中国心灵、中国灵感与中国文化的交汇与交响,既然来了,就如嘹亮的中国歌谣,众口同声,和合有序,抑扬顿挫;有致有情,势不可挡。(摘编自程应峰《国潮,文化自信的光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国潮”风起云涌,已成为一种时尚,它是仅与年轻人相关的消费品,但人们对其定义目前并未形成一致看法。B.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国潮”就是“中国风+中国潮流”,是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被广大民众认可的时尚,不是舶来品。C.中国制造行业虽然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但是仍然有高质量和创新型的产品,它的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肯定。D.中华优秀文化可以依托中国“国潮”产品发扬光大,而后者也会因前者的附着而产生更好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国潮”产品涉及范围很广,既可以是复古型的,又可以是创新型的;既可以是中国新制造,又可以是中华老字号。B.虽然“国潮”代表着一种时尚潮流,但传统文化与这种时尚潮流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在“国潮”品牌产品中得到完美统一。C.“国潮”热虽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但也给“中国制造”带来了历史性突破,导致中国正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D.“国潮”不是来自国外,它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要做好“国潮”产品,可以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旦得以充分释放,14亿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为本土市场注入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品牌想象力。B.第35页共35页
未来品牌小众化、个性化、定制化、各种潮牌成为大趋势,商家也更注重与年轻人的互动,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化传播,从而打动消费者。C.中国本土品牌“国潮”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人创新品牌中,用年轻化的形象演绎中式情怀,引领潮流营销,纷纷走向广阔的国际舞台。D.现在不管是淘宝、京东还是拼多多,抑或是其他一些平台,都在抢滩“小镇青年”市场,三线及以下消费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5.中国“国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精选练习题答案版一、(2021年广东茂名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晒苦,晒老师,晒友,现在是网络时代,什么都讲一个晒字,从发出自己小家的装修情况,到晒出各个政府大楼的豪华装修,形形色色的晒文化,已经通过网络深入人心。晒苦:一位80后网友发帖倾诉自己的生活和热播电视剧《蜗居》的女主角竟惊人相似。该帖中“房奴”“甲流”“蜗居”等敏感词汇和楼主的经历,迅速引起网友同情和共鸣。在心理咨询中,有五成“房奴”心理上或多或少会产生焦虑情绪,年轻“房奴”更易产生心理亚健康,将上网诉苦作为缓解精神压力的方法,这种晒苦行为已成广大网民解压方式之一。晒老师: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祝贺教师节的方式也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白领们说,毕业后生活压力太大,在网上“晒晒”老师,和别人分享老师“逸事”,有很好的放松作用。通过一个个晒老师的帖子,很多网友不但回忆老师的音容笑貌,还留下了老师的名字,以及令人怀念的点滴往事。晒友:晒友,是指晒客们彼此之间互称晒友。“晒”正形成一种个人联合个人以对抗强大现实的方式,“晒”也成为一种个人寻找群体的联络方式。“晒”这一种新的力量还在聚集和成长中,很难估量它仅仅是一种流行,还是将更长久地存在下来,但显然,它现在的力量就足以让人惊叹。(节选自豆瓣《什么是晒文化?》)材料二:“晒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现象,它是指个体以自媒体为主要媒介,将自己的生活日常、态度心情通过网络分享给他人,与人共享自己生活体验和情绪感受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我们应辩证看待“晒文化”,它有利有弊,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网络“晒文化”有助于缓解个人压力。当前,互联网在我国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随着自媒体的出现,群众开始成为信息发布者,不仅丰富了信息面,也达到了放飞自我的目的。对晒客而言,“晒”弥补了内心的缺陷,获得了被关注的满足感。看客通过看帖,分享了解到世界不同的事物,既能降压,也能放松心情。另一方面,网络“晒文化”有助于知识传播。网络“晒文化”秉承共享的精神,晒客更乐于将自己的心境、经历、收获在网络中进行分享,使知识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在网络“晒文化”中,晒客通过分享获得点赞和评论,增强了分享的动力,看客通过观看和学习,掌握了更为多元的知识,两者都分别获得了进步。有“害”的一面,晒客个人“晒”第35页共35页
的文化内容并非都积极向上。晒客将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分享,其中蕴藏着晒客自己的价值观,一旦看客对晒客的内容产生认可,自身的价值观也会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同时,“晒”文化没有固定规则,是一种极为自由,甚至是一种戏剧性的表达,有的没有边际的语言和嬉笑怒骂,拆解了语言的优雅与神圣。时间一长,会让青年沉溺在小天地无法自拔,过分关注“及时满足”,忽略了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进一步说,网络“晒”文化可能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比如网络“晒”文化中所传播的消极和低俗的内容,朋友圈内充满抱怨批判的消极内容,可能会给朋友带来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还有一些“晒客”以分享低俗的不雅的内容来吸引眼球,牟取利润。由于自媒体的受众面广,外加多级传播形式,负面内容由个人覆盖到多人,这类内容的传播容易给社会,尤其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节选自中国经济网《“晒文化”:当代青年的自我认同与价值引领》)材料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源自一位女孩晒出的与男友的微信聊天记录。聊天时,男友向女孩发出52元的爱心红包,作为她购买奶茶的费用——天气转凉,有人惦记,有人爱。“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重点不是奶茶,而是年轻人的“晒文化”——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通过“晒”这样一种形式,大家得以用简短的方式获取快速的精神享受。“晒文化”蕴含了强烈的情感需求,附带丰富的社交属性。有心理专家分析,人们会在“晒”中不断关注他人反应,期望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在这种行为模式中,很容易出现社交“爆款”和跟风现象,晒奶茶就是最新的例子。在朋友圈不停“晒晒晒”的背后,我们应当看到身边朋友渴望关心和交流的情感所在,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真切的温暖。但在“晒文化”的流行之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内容造假、信息安全、上瘾沉迷等新问题。比如最近引发热议的“拼单”晒图群,则呈现出“晒文化”的另一个侧面。三十几个人“拼单”轮流在豪华酒店里拍照等。这种虚假的做法一旦形成风气,可能在网络世界形成负面的价值引导,影响青年一代的三观和认知。实际上,所有的网红现象都是社交功能的一种拓展,都或多或少地具备了社交功能。“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正是这个时代无比活跃的互联网经济的真实写照。(节选自《苏州日报:读懂“晒文化”背后的情感需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是网络时代,晒工资,晒花销等“晒文化”现象深入人心。从自己小家的装修情况,到政府大楼的豪华装修,什么都必须晒。B.“晒苦”行为已成广大网民解压方式之一,因而网友发帖“房奴”“甲流”“蜗居”等敏感词汇和楼主的经历,能引起网友同情和共鸣。C.由于网络科技的发展,祝贺教师节的方式也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网友通过晒老师,回忆那些令人怀念的点滴往事。D.“晒”正形成一种个人联合个人以对抗强大现实的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流行,还将更长久地存在下来。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盛行,看客通过看帖,丰富了信息面,也放飞了自我。B.晒客分享使知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看客通过学习而掌握知识,二者都有进步。C.“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流行,表面是年轻人“晒文化”,背后蕴含的是情感需求。D.“晒文化”附有丰富的社交展性,因而晒客在晒时要特别注意网络世界的价值引导。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晒文化”的一项是()A.大学生小美在朋友圈转发班级联谊活动的美篇。B.博主“天天美食”在网络平台发布美食做法的视频。第35页共35页
C.人大代表朱先勇在自媒体展示自己带领农民种植的土豆。D.幼儿园李老师在学校宣传栏展示小朋友们的活动照片。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结构层次。5.请结合材料三中的观点,分析下列现象。网络红人李子柒拍摄的美食视频发出后大受欢迎,她后来荣登由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举办的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榜单,获“年度文化传播人物”称号。近日,某外国博主抄袭国内知名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外网获得百万播放量,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参考答案】1.C【A.“什么都必须晒”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什么都讲一个晒字”,并不是说“必须”要晒。选项的说法扩大了范围且过于绝对。B.“因而网友发帖……能引起网友同情和共鸣”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该帖中‘房奴’‘甲流’‘蜗居’等敏感词汇和楼主的经历,迅速引起网友同情和共鸣”“在心理咨询中……晒苦行为已成广大网民解压方式之一”。“在心理咨询中……晒苦行为已成广大网民解压方式之一”是对网友发帖引起共鸣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的分析,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选项的说法强加因果。D.“还将更长久地存在下来”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很难估量它仅仅是一种流行,还是将更长久地存在下来”,可见,目前还无法判断“晒”是否能更长久地存在下来。】2.A【A.“看客通过看帖,丰富了信息面,也放飞了自我”说法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群众开始成为信息发布者,不仅丰富了信息面,也达到了放飞自我的目的”,可见“丰富了信息面,也放飞了自我”是信息发布者也就是“晒客”,而不是“看客”。选项的说法偷换概念。】3.D【“幼儿园李老师在学校宣传栏展示小朋友们的活动照片”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中对“晒文化”的定义“个体以自媒体为主要媒介,将自己的生活日常、态度心情通过网络分享给他人,与人共享自己生活体验和情绪感受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可见“晒文化”是必须以自媒体为主要媒介的。“学校宣传栏”不属于自媒体。】4.①材料二总体结构是递进式,局部是正反对照式。②第1段由“晒文化”的定义提出“晒文化”有利有弊的观点。③第2、3段用正反对照来谈“晒文化”对个人的影响。④第4段进一步谈“晒文化”对社会的影响。5.示例:①这个现象体现了晒文化中的让人获得精神享受,得到情感上的需求,体现了社交功能。②晒文化时,人们会在“晒”中不断关注他人反应,期望达到更多的社会认可。李子柒得到那么多人关注,而且获“年度文化传播人物”称号说明大家非常认可。③在“晒文化”行为模式中,很容易出现社交“爆款”和跟风现象,某外国博主抄袭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就是通过跟风而引起关注。二、(2021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合押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规范盲盒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1月26日,中消协针对盲盒市场发布消费提示称,商家过度营销、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和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越发凸显。盲盒市场近年来热度持续走高,各行各业的商家都发现盲盒市场有利可图,希望来分一杯羹。消费者要认清风险理性消费,勿盲目跟风。盲盒,指的是在相同包装的盒子中放置不同款式的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只因为有一定的概率能够“拆”到自己心仪的商品,所以才购买。盲盒的异军突起是当前市场发展的缩影,有时仅仅需要一根创意的火柴,就能点亮整个天空。第35页共35页
现在的盲盒市场就像是一个怪圈,圈里的人玩得不亦乐乎,圈外的人看不明白。有人认为盲盒是消费者在交“智慧税”。在他们看来,消费者购买盲盒是被商家夸大的商品价值、虚构的中奖概率所误导,商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不少打着盲盒旗号销售的商品有的是蹭盲盒的营销热度,有的是经营者“清库存”的工具,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隐患……这些现象说明有些经营者已经玩过了。何止是经营者,就连有些消费者也玩过了。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的盲盒营销利用了消费者的赌博心理,实质是互联网赌博向商品营销的蔓延。盲盒市场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2019年8月,天猫国际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每年有近20万消费者全年在盲盒上的花费超过2万元,甚至有消费者一年要耗资百万来购买盲盒。如果任由这些乱象存在和泛滥下去,那么盲盒市场就很有可能一路走到黑。盲盒的背后是不断涌动发展的潮流文化,潮流文化本就“兴也勃焉,亡也忽焉”,只能存在一时,不可能存在一世。如果盲盒市场不能规范发展,将会加剧退潮的到来,最终受损的还是广大消费者。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既是提醒消费者理性购买,也预示着盲盒市场不是监管死角,种种乱象将会得到逐步遏制。市场发展依旧遵循着一些基本规律和准则,不管盲盒穿上什么外衣,其基本属性依旧是商品。因此,经营者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确保商品的质量信息真实,不得作出虚假、夸大的宣传,保障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购买。(摘编自《北京青年报》《盲盒营销不能一路走到黑》)材料二在河南博物院众多文创产品中,最火的要数考古盲盒,从2月10日开始在线上上架12000个,截至2月15日已经售罄,线下每天推出500个预约号,每人限购3个,仍旧卖到脱销。春节过后,考古盲盒又恢复了每晚8点上架分分钟被秒杀的常态。作为河南博物院推出的王牌文创产品,“考古盲盒”将“动态文创”的概念贯彻到底。考古盲盒跳脱了传统盲盒“拆盒即结束”的设置,不仅将考古发掘融入了“拆盒”过程,更将考古“战利品”带入到一个更大的游戏中,非常符合年轻人求新求异的探索性和娱乐性的消费心理。盲盒里精美仿制的青铜器、元宝、小铜佛、铜鉴、玉器、纪念牌、陶器等“奇珍异宝”,通过多道工序,进行“做旧”,尽可能呈现文物出土时的状态。包装改了12稿、版本更新6次、翻模20多次……“无论是文案、包装,还是内部设计,我们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间。”宋华表示,“‘考古盲盒’的‘盲’是科普文化之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最初猎奇探宝逐渐转变成现在热衷探寻宝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考古盲盒’真正实现了它的科普价值。”“好的文创产品一定要能讲得出故事,有说头,有辨识度,有记忆点。”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化产业部开发科科长杜华说,卖出去的产品要和公众产生情感连接,让人愿意向外“安利”,自觉或不自觉地起到对文物的宣传和推广作用。“‘考古盲盒’的火爆正是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说,文创产品要想被市场所接受,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背后的文化和创意。“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让冷门偏门的考古热起来、被公众熟起来。”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把“考古发掘”从被动学习变为有趣的主动探索,吸引着年轻人通过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拉近他们和历史文化的距离。(摘编自《工人日报》《挖盲盒、“古钱币”巧克力河南博物院为何如此会玩?》)材料三“考古盲盒”将文物跟“潮玩”概念结合,是让传统活起来的新尝试。在很多人眼中,文物连接的是“传统”,盲盒代表的却是“潮”,二者似乎不搭。但“考古盲盒”却将二者较好地捏合:让文物形象借盲盒形式出圈,也能让曲高和寡的文物形象跟包括年轻人在内的社会大众更贴近,还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转码”,连接起过去与当下。而好玩的游戏化体验,也能带动人们学习与感受的热情。第35页共35页
近些年来,文创产品出圈动作频现,故宫文创日历就曾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而“考古盲盒”将文物跟“潮玩”概念结合,也是让传统活起来的新尝试,类似的尝试也多多益善。当然需要提醒的是,“考古盲盒”这样的新兴消费热点,也应注意避开某些盲盒产品自掘的陷阱——要在正统性、品质感、价格与质量等方面多加考虑。毕竟,考古盲盒不是简单的生意,还被赋予了传播与延续文化的使命。(摘编自韩浩月《“考古盲盒”爆红:文物“出圈”,文化“入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少消费者存在着赌博心理,想当然地认为之前没有买到,下一次买到的概率就会变大,从而进行冲动消费。B.在盲盒的消费群体中,有不少是未成年人,他们对市场风险的辨别能力相对较低,因此成为被收割、被套路的对象。C.传统盲盒拆盒即结束,考古盲盒拆盒即开始考古,通过盲盒的形式,把仿制的“珍奇宝藏”埋藏其中,让文物“活”起来。D.面对百花齐放的商业创新,监管部门应及时介入,肃清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针对盲盒市场热度持续走高的现象,运用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规范管理的主张。B.材料二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爆红为例,分析其原因在于“盲盒”与“文物”结合的新颖性,可操作互动的趣味性、传播性以及蕴含历史文化的知识性。C.材料三既肯定了考古盲盒拉近了人们与文物的距离的优点,也对当前文创产品的发展作出了思考,这种正反对比论证,体现了作者的思辨态度。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数据,体现了新闻报道语言的严密、严谨,增强了说服力。注重语言形象化,都运用了拟人修辞。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A.故宫文创产品“故宫口红”“故宫日历”“故宫雪糕”等,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元素,贴近群众需求,深受消费者喜爱。B.以康熙、乾隆、雍正等帝王“萌萌哒”造型、“大内咪探”“故宫猫”为典型代表,将可爱呆萌的形象与庄严肃穆的历史巧妙结合,吸引消费者眼球。C.汉墓出土的朱雀灯,朱雀展翅欲飞的体态极具美感,其设计正好与灯盘的空心槽处置相统一,添加燃料时灯仍能保持重心平稳。D.故宫和腾讯合作将《海错图》作为QQ表情包素材进行宣传,团队着手做“海错”主题的各类文创,包括小家电、装饰画、家居用品等。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有人认为,在对待盲盒现象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B【“他们对市场风险的辨别能力相对较低,因此成为被收割、被套路的对象”错误,依据原文文句“消费者购买盲盒是被商家夸大的商品价值、虚构的中奖概率所误导,商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分析可知,商家夸大商品价值、虚构中奖概率,商品没有过硬的竞争力等都是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原因。故此种说法强加因果、以偏概全了。】2.C【“这种正反对比论证,体现了作者的思辨态度”理解错误,阅读材料三可知,材料三是对盲盒产品的发展提出建议,没有正反对比论证。】3.C【材料三的观点是把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转码”,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C第35页共35页
.论证了艺术与科学是密切相关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不属于文创产品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4.①开篇提出论点,由盲盒市场近年来热度持续走高引出规范盲盒市场的话题。②接着阐释定义,指出盲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③然后分析问题,从盲盒的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提出盲盒存在的问题。④最后解决问题,提出规范盲盒市场发展的必要性。5.示例一:同意①材料一是悲观的,认为盲盒市场乱象丛生,如果任由这些乱象存在和泛滥下去,那么盲盒市场就很有可能一路走到黑。必须规范发展。②材料二是乐观的,认为考古盲盒借盲盒东风,让年轻人从最初猎奇探宝转变成热衷探寻宝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真正实现了它的科普价值。示例二:不同意。①两者关注的目的相同,都是盲盒市场的发展。材料一讨论的是盲盒市场不是监管死角,种种乱象将会得到逐步遏制。材料二讨论的是好的文创产品一定能被市场所接受。②因为关注领域不同,即使两者态度有所不同,也不构成截然相反的关系。三(2021年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5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重要宣示立即获得了联合国秘书长及主要国家政要、国际舆论的一致赞誉。当我们在谈论“碳中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要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峰值,同时认识到达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要更长的时间;然后要在科学和公平基础上加快减排行动,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努力,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碳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习近平主席这次提到的“碳中和”即是这个概念,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净零排放”,狭义的是指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更为宽泛的则是指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碳中和的实现首先要求能源、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的最大程度的减排,比如要求极大地提高能效、高比例利用非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但受资源、技术局限或安全、经济等因素,少部分排放并不能完全避免,这其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森林、海洋等碳汇进行自然吸收,同时另一方面可能还需要额外的、一定规模的“碳移除技术”(CDR)的应用,比如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等。也就是说,到2060年前,我国并非是要实现“绝对的零排放”,而是要将人为活动排放对自然的影响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达到人为排放源和汇新的平衡,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期愿景?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自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与发展挑战之一。习主席曾说“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各方共同合作来应对。国际社会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经历了马拉松式的磋商和谈判,最终在2015年达成了《巴黎协定》,提出了要将全球平均气温相比于工业革命前水平(大致为1750年至1850年平均温度水平)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科学评估,要实现2℃目标全球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70年左右、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在2100年之前,实现1.5℃目标全球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50年左右、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在2060年左右。根据最新的评估模型和情景研究,要实现2℃目标中国相应需要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80年左右、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在2100年左右,实现1.5℃目标中国相应需要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60年左右、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在2070年左右。这就意味着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管从狭义或广义看,不仅都在科学要求的2℃和1.5℃第35页共35页
目标的减排路径内,甚至还有可能将全球碳中和的时间往前推动十年左右。即使较为先进的发达国家,比如欧盟的德国、英国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排放达峰到其承诺的2050年温室气体中和(气候中性),其经济社会净零碳转型实际将经历长达80年左右的时间,而我国目前承诺的从力争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到碳中和愿景实现仅为30年左右,这样的转型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充分展现了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雄心和决心,真正的大国格局、大国战略、大国担当。(摘编自《如何理解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材料二:我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彰显了我国的大国担当,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它取决于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力度、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部署规模以及森林碳汇可用量等多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系统加速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但是即使能源系统在可行技术路径下最大限度低碳转型、并结合CCS大规模部署,到2060年,距离碳中和仍有3-9亿吨CO2差距,需由森林碳汇来弥补。为了明确碳中和愿景下各个行业的减排责任,需要对各类技术进行合理规划。电力部门应重点发展风电、光电、CCS技术,争取“十四五末”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零排放。钢铁行业短期应加速小球烧结、低温烧结、干法熄焦、干式高炉炉顶余压余热发电等节能技术,争取“十四五”初期实现碳排放达峰,中长期应加大电弧炉炼钢、氢能炼钢和CCS技术的部署。化工行业应发展轻质化原料、先进煤气化技术、低碳制氢和CO2利用技术、CCS技术等,争取实现关键化工产品的碳排放在2037年前达峰。对于建筑、交通等民生部门,为了实现我国2060碳中和目标,应争取实现“十五五”期间或“十六五”初达峰。建筑部门应继续提高采暖制冷效率,大幅提升电气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交通部门应优先铁路、水路运输,发展电动客/货车、氢燃料车、生物燃料飞机和船舶等先进技术。(摘编自《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展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达到碳中和。习主席提出的这一目标,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赞誉。B.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为全球变暖,该变化使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着重大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国际社会各方必须共同合作以应对这项挑战。C.《巴黎协定》为本世纪内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设置了红线。各缔约方应该在科学和公平的基础上加快减排行动,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D.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能够被大规模地部署到电力、钢铁、化工行业中,有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磋商和谈判近三十年后,国际社会终于达成了《巴黎协定》。因为工业化发展程度不同,协定的各缔约方允许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迟使温室气体排放达峰。B.习主席宣布中国将努力争取实现的碳中和目标,如果是广义上的“净零排放”,那么在时间上将比1.5℃目标中国相应需要实现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提前约10年。C.我国的碳达峰估计将比德国迟60年左右,但在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上,有可能只比德国迟10年。这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雄心和决心。D.40年后,化石能源将依然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碳移除等方面技术的创新,利用化石能源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将下降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3.根据材料内容,不符合碳中和目标要求一项是()第35页共35页
A.逐步淘汰燃油汽车,代之以电动汽车或氢燃料汽车。提供共享单车服务。B.实行垃圾分类,居民投放日常产生的可回收物,经回收后可以获得收益。C.为推进氢能发展战略,加大煤制氢、石油制氢和天然气制氢的规模。D.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尝试提供碳信用、碳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4.两则材料中多次出现“碳汇”一词。请根据文意,简要阐释“碳汇”的含义。5.根据两则材料,说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参考答案】1.A【A.“习主席提出的这一目标”错误,原文材料一第1段说“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材料二第1段说“我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可见习主席只是宣布了这一目标,谁“提出”这一目标并没有明确。】2.D【“利用化石能源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将下降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错误,结合材料一第4段“而是要将人为活动排放对自然的影响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可见选项表述曲解文意,偷换概念。】3.C【“加大煤制氢、石油制氢和天然气制氢的规模”不符合碳中和目标要求,因为这样做将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碳中和。】4.在文中,“碳汇”指森林、海洋等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5.①合理规划电力、钢铁、交通等行业的各类减排技术,加速各行业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在2030年左右碳达峰。②增加森林等碳汇,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四、(湖北省2021届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近年来,总有人觉得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实在是太大了,甚至主张控制城市的人口规模。但实际上,中国的一线城市不是偏大而是偏小了。就人口而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东京,有3700万居民;首尔都市圈有2300万居民,而且还在增长过程中。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韩国的27倍。然而,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上海和北京,分别只有2400多万人和2100多万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创新中心来说,这样的规模实在太小了。未来应该以上北广深为中心发展连片的3个都市圈,形成京津都市圈、上海—杭州湾都市圈和广深珠都市圈。同时也应该让二线城市大幅度扩容,这样才能把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出来。整体而言,中国城市人口占比越来越高已成为必然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以及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目前出现的“抢人大战”,会导致更多的优秀人才集中到一起,然后在创新创业等领域内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对此,我们完全可以报以乐观的态度。但另一方面,正当“抢人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各地对于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的意义却未必有充分认识。就在努力争取高端人才的同时,却还存在着用行政指令来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做法,给人以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而且,目前抢人的城市大都侧重于争夺顶端的人才,但城市不仅需要位于金字塔尖的人力资源,也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者。金融和高科技行业离不开餐饮、保洁、安保、快递等服务业的支撑。要知道,中国目前的现实人口分布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一二线城市也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限制大城市发展的做法,非但不符合经济规律,还可能导致高房价、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第35页共35页
当然,城市的不断扩容,也不能只是从外部吸引人才,更需要在根本上提高生育率。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只有1.3左右,这个数据意味着每代人减少40%的人口规模。长此以往,以后无论一二线城市都将面临无人可抢的困境,中国在人口规模和集聚效应方面的优势也会被不断减弱。(摘编自梁建章、黄文政《从“抢人大战”看中国城市发展格局》)材料二: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放眼世界,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纵观国内,人才竞争更是城市实力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2017年以来,国内人才竞争持续升温,由“新一线”城市率先发起,随后蔓延至全国几十个城市。这些城市先后颁布人才新政,为争夺人才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掀起了一场空前的“人才争夺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后,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各地方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珠宝软玉”表达对人才的满腔热情和强烈渴求。在这场席卷全国的“人才争夺战”中,是否该去“争夺”人才?“争夺”什么样的人才?“争夺”来的人才能留得住吗?该如何用和留?这都是值得各地政府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政策的激励与吸引带来的是短期效应,而引进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建立长效的人才工作机制,才能使“人才争夺战”的积极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城市才能获得长远发展优势。人才政策不能流于表面,做表面文章,先把人引进来再说,而应该科学、精准地规划一系列可持续的政策措施。人才工作也不应是政绩工程,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人才不是最终目标,不应用人才引进的绝对数量来衡量“人才争夺战”的战果和成效,在关注人才引进数量的同时还应关注人才贡献率。应该看到学历落户并不等同于获得了相应的就业工作岗位,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是否与新落户人才数相匹配、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新落户人才的专业特长是否对口等,还需要就业市场的进一步检验。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人才政策时,过于强调户籍政策和各类补贴,认为拿出户口、房子和待遇才能引进人才,片面地将人才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扭曲了人才政策的本质,偏离了人才引进的初衷。事实上,本土人才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要摒弃“只有外来和尚才会念经”的观念。在精准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发掘、培养和使用本土人才,整合优化已有的存量人才。要以平等的原则对待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将本土人才的各项保障工作做好、做到位,注意不要过于拉大两者之间收入、住房等待遇的差距,造成不公平感而引起本土人才的流失,或因内部排挤导致外来人才留不住。只有内外兼顾,才能充分调动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的积极性,达到互补互持的双赢效果。总之,如火如荼的“人才争夺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风向标,是地方政府在内外因的双重推动下谋求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才竞争,关键不在于出台多少政策,而在于政策的速度与温度。对于城市来说,引才政策起催化作用,城市经济起强化作用,生态环境起固化作用,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让人才自由有序流动,才能使人才为城市发展所用。(摘编自张晓明等《“人才争夺战”之冷思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城市人口规模还不太理想,因此要大力发展以上北广深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并让二线城市大幅扩容。B.各地对于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的意义认识均不足,表现为有的地方只注重引进高端人才,忽视了普通的劳动者。C.各地“人才争夺战”的战果和成效如何评价,并不看人才引进的数量,而是要看引进人才的贡献率。D.人才引进要与培养本土人才统筹兼顾。如果将其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扭曲了政策的初衷。第35页共35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更多优秀人才将因“抢人大战”而集中,推动创新创业领域内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B.限制大城市发展会加剧高房价、留守儿童等系列问题。城市需要不断扩容,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C.人才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它不仅决定着城市竞争力,更关乎综合国力的竞争,这是材料二的论述背景。D.材料一列举了我国当前人口生育率的数据,既直观具体,提高了可信度,又有预见性地指出了人口危机对城市发展的制约。3.下列各项所述措施中,不符合材料二作者主张的一项是()A.安康市某医院根据高层次人才特点和承担任务情况,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案。B.深圳市某街道办辖区内高新企业较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迫切,录用了多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C.余杭区根据人才特长、专业背景安排岗位,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到职一年后,组织部门通过考察,再根据个人意愿作二次分配。D.浙江某高校在招聘公告中特别注明:讲师岗位“同等学历条件下,有海外著名高校留学经历者优先,薪酬上浮20%”。4.材料一的二、三两段是如何使用驳论这种论证方法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同样是探讨“抢人大战”,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A【B.“各地对于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的意义认识均不足”表述有误。由原文“各地对于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的意义却未必有充分认识”可知,原文说的是“未必有充分认识”,而不是“认识均不足”。C.“并不看人才引进的数量,而是要看引进人才的贡献率”错误。由原文“不应用人才引进的绝对数量来衡量‘人才争夺战’的战果和成效,在关注人才引进数量的同时还应关注人才贡献率”可知,意在强调二者的结合,不能单看绝对数量。D.“如果将其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扭曲了政策的初衷”错误。原文说的是“片面地将人才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扭曲了人才政策的本质,偏离了人才引进的初衷”,并非否定以金钱、住房等优惠吸引人才这种做法。】2.B【“限制大城市发展会加剧高房价、留守儿童等系列问题”表述有误。由原文“限制大城市发展的做法,非但不符合经济规律,还可能导致高房价、留守儿童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可知,原文说的是“可能”导致高房价、留守儿童等一系列负面影响。】3.D【招聘措施对于本土人才非常不公平,不符合“以平等的原则对待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做法,将挫伤本土人才的积极性。】4.先直接驳斥认为中国城市规模太大而应当控制人口规模的观点;然后列举国内外翔实的数据,对比论证,从而指出中国城市规模不是太大而是太小。最后立论,认为要发展三大都市圈,并大幅扩容二线城市。5.材料一侧重于论述“抢人大战”对城市扩容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要关注普通劳动者,提高生育率。材料二侧重于探讨建立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平等对待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五、(湖南2021届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年来,“国潮”悄然兴起,并刮起强烈风暴。在天猫上搜索“国潮”,会出现各种贴着“国潮”标签的服装;在微博上搜索“国潮”,会找到上千个起名“国潮”的博主。可见,“国潮”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是年轻人追逐的潮流,也是商家营销的卖点。第35页共35页
尽管“国潮”如此火爆,但人们对“国潮”的定义却莫衷一是。有人把“国潮”理解为“中国本土设计师及主理人创立的潮流品牌”,所以网络上大量以“国潮”为关键词的文章讨论的仅仅是时尚潮牌,理解相对片面。还有人认为“国潮”是以品牌为载体,既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的张扬及其对时尚的追求,又是对传统文化自然回归而产生的一种流行现象。它相对全面地概括了“国潮”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中国、品牌、潮流和文化。“国潮”的字面释义虽简单明了,但其内涵却丰富多维。从表现形式看,“国潮”既可以是体现中国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是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巧妙结合,形成灿烂多姿的时尚潮流。从载体看,“国潮”既有以实物产品为载体的中国制造之潮流,也有以文化现象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之潮流,比如汉服文化的兴起等。从影响范围看,不仅本土的时尚品牌纷纷爆红,而且其他领域的国产品牌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和喜爱;不仅华为李宁等中国新制造在国际社会受到人们的追捧,而且许多中华老字号也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国潮”的迅速火爆看似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其实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背后有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动因。“国潮”热标志着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高品质国货贏得了市场,中国制造已经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速度”正在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经济在转型中实现了成功起跳。现在,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制造不缺少高质量的产品,不缺少创新能力,也不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缺少的是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不过,被先进技术、创意文化赋能的中国创造不断释放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国潮”的兴起,是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偏好,转向注重品质消费的必然结果。“潮”,代表了一种时尚潮流、一种流行趋势。“国潮”不仅可以用年轻人的语言诠释古老文化赋予现代的美感,也可以表现为将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的创意。“国潮”热展现的是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文化自信的提升。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的“国潮”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些落后企业还在利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市场上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有的企业利用“国潮”的热度生产劣质产品,影响了国货声誉;一些行业的品牌跟风模仿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依然有待提升。(摘编自姚林青《“国潮”热何以形成》)材料二:“国潮”,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就是“中国风+中国潮流”。它是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被广大民众认可的时尚。它与国家和民族所传承的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文化及其相关的人、物、技、艺等息息相关,它不同于一般的潮流,即那些仅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国潮”,不是什么舶来品,是新时代背景下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潮流,是综合国力、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在血脉中流淌,由内而外涌现甚或喷射而出的心理倾向,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质。文化,一旦有效有形地彰显出来,足以激发众多个体共鸣,也足以让品牌符号更为鲜活,更显价值。中国“国潮”产品以美好的品质,切合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它凸显了消费者内在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国潮”产品作为国粹文化的可视载体,除了在外在形式上有活泼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将真情实感真正融入了其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时空转换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无论是时间脉络上文化气质的变化,还是以某种单一形式为载体的文化演变,如戏曲、刺绣、古董等,有无限空间等待我们去了解与挖掘。我们要以虔诚与敬畏的态度,精巧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将其在“国潮”上表现出来,其中无疑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第35页共35页
消费观念因人不同,存在多元化、个性化。自然,一千个人眼里也会有一千种“国潮”,但中国“国潮”产品的根本都是一样的,不可动摇。那就是,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皈依于其中,并得到普遍的认同认可。中国“国潮”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国潮”产品站位高,舞台广。不难发现,除了大红大紫的故宫文创IP、国际时装大秀上的李宁,还有许许多多“国潮”品牌、跨界合作正在给我们带来一波又一波令人梦牵魂萦的惊喜。浩浩荡荡的中国“国潮”,是中国心灵、中国灵感与中国文化的交汇与交响,既然来了,就如嘹亮的中国歌谣,众口同声,和合有序,抑扬顿挫;有致有情,势不可挡。(摘编自程应峰《国潮,文化自信的光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国潮”风起云涌,已成为一种时尚,它是仅与年轻人相关的消费品,但人们对其定义目前并未形成一致看法。B.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国潮”就是“中国风+中国潮流”,是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被广大民众认可的时尚,不是舶来品。C.中国制造行业虽然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但是仍然有高质量和创新型的产品,它的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肯定。D.中华优秀文化可以依托中国“国潮”产品发扬光大,而后者也会因前者的附着而产生更好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国潮”产品涉及范围很广,既可以是复古型的,又可以是创新型的;既可以是中国新制造,又可以是中华老字号。B.虽然“国潮”代表着一种时尚潮流,但传统文化与这种时尚潮流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在“国潮”品牌产品中得到完美统一。C.“国潮”热虽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但也给“中国制造”带来了历史性突破,导致中国正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D.“国潮”不是来自国外,它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要做好“国潮”产品,可以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旦得以充分释放,14亿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为本土市场注入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品牌想象力。B.未来品牌小众化、个性化、定制化、各种潮牌成为大趋势,商家也更注重与年轻人的互动,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化传播,从而打动消费者。C.中国本土品牌“国潮”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人创新品牌中,用年轻化的形象演绎中式情怀,引领潮流营销,纷纷走向广阔的国际舞台。D.现在不管是淘宝、京东还是拼多多,抑或是其他一些平台,都在抢滩“小镇青年”市场,三线及以下消费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5.中国“国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A【“它是仅与年轻人相关的消费品”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中“不仅是年轻人追逐的潮流,也是商家营销的卖点”和“它不同于一般的潮流,即那些仅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等可知,选项缩小范围。】2.C【第35页共35页
“导致中国正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二原文中“中国‘国潮’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的信息可知,中国“国潮”是“中国制造”历史性的突破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这里因果倒置,曲解文意。】3.C【材料二的观点:“国潮”彰显了文化自信。A.表达的是中国本土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B.表达的是未来品牌的变化趋势以及商家采取的措施。C.表达的是中国本土品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于创新品牌之中,体现了文化自信。D.表达的是“国潮”销售平台抢占消费市场。因此,C项是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二观点。】4.①对比论证。将“国潮”和一般的潮流对比,指出前者具有独特文化元素,内涵丰富;而后者仅仅是那些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内涵较窄。②举例论证。列举大红大紫的故宫文创IP、国际时装大秀上的李宁、许许多多“国潮”品牌跨界合作等例子证明“国潮”站位高,舞台广,给人们带来惊喜。5.①中国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高,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高品质国货赢得了市场,中国制造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经济成功转型。②国人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转向了注重品质消费。③中国“国潮”产品和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相切合,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民族文化有了高度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得到了充分提升。第35页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