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 答案 解析
ID:52386 2021-10-27 1 3.00元 18页 209.5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8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B.牛奶变酸C.菜被切碎D.铁制刀具表面生锈2.(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验满二氧化碳D.测定溶液的pH3.(3分)2019年5月12日至18日是我国第五届“全民营养周”。本届活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B.学生营养餐提供牛奶、馒头、蔬菜和水果等C.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做调味品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苹果汁的pH为2.9~3.3)4.(3分)2019年5月17日,我国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20秒试车成功。该发动机具有性能高、安全性好、易操作、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其中甲烷为推进剂,液氧为助燃剂。下列有关甲烷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由1个碳元素和4个氢元素组成B.一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C.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3:1D.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可能会发生爆炸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被火势困在高层建筑内,乘坐楼内电梯撤离C.可以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第18页(共18页) D.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6.(3分)提升“中国芯”的性能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该反应体现了碳的氧化性7.(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由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8.(3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B.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第18页(共18页) C.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D.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锌粉中加入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9.(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气分子  ;(2)五氧化二磷  ;(3)钠离子  ;(4)表示的微粒是  ;(5)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氮肥是  。10.(4分)“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1)“一带一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蚕丝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某种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  。(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1.(4分)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第18页(共18页) (1)物质丙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反应前后,  (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变。(3)物质丁的化学式  。(4)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2.(5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D与E的组成元素相同,B、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M是一种黑色固体粉末。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2)物质M在反应①中所起的作用是  。(3)反应③中伴随着  (填“放热”或“吸热”)现象。(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E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13.(7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里,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8页(共18页) 。利用该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应选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4)已知:一氧化氮(NO)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如下反应:NO+O2→NO2(二氧化氮),则收集NO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  ,其原因是  。14.(7分)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猜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溶液全部变质;③该溶液部分变质。【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问题讨论】(1)操作Ⅰ的名称是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  (填序号)错误。(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  (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  ,则猜想③正确。【拓展应用】(1)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2)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  (填“BaCl2”或“Ba(OH)2”)除去。四、计算题(共4分)15.(4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稀硫酸62g。请你计算:(1)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8页(共18页) 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B.牛奶变酸C.菜被切碎D.铁制刀具表面生锈【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牛奶变酸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菜被切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铁制刀具表面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验满二氧化碳D.测定溶液的pH【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第18页(共18页)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3分)2019年5月12日至18日是我国第五届“全民营养周”。本届活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B.学生营养餐提供牛奶、馒头、蔬菜和水果等C.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做调味品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苹果汁的pH为2.9~3.3)【分析】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中和反应应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海带中富含碘元素,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故选项说法正确。B、学生营养餐提供牛奶、馒头、蔬菜和水果等,营养均衡,故选项说法正确。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做调味品,故选项说法错误。D、苹果汁的pH为2.9~3.3,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第18页(共18页)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亚硝酸钠有毒、中和反应应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3分)2019年5月17日,我国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20秒试车成功。该发动机具有性能高、安全性好、易操作、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其中甲烷为推进剂,液氧为助燃剂。下列有关甲烷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由1个碳元素和4个氢元素组成B.一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C.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3:1D.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可能会发生爆炸【分析】A、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个甲烷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一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1):(1×4)=3:1,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烷具有可燃性,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被火势困在高层建筑内,乘坐楼内电梯撤离C.可以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D.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分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B、被火势困在高层建筑内,不能乘坐楼内电梯撤离;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D、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考虑。【解答】解: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A错;B、被火势困在高层建筑内,不能乘坐楼内电梯撤离,故B错;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故C错;第18页(共18页) D、硬水软化的方法:加热煮饭、蒸馏,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火灾中逃生的方法,硬水软化的方法。6.(3分)提升“中国芯”的性能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该反应体现了碳的氧化性【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判断。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少,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D、碳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具有还原性、置换反应的特征、化合价的原则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页(共18页)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由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B、由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C、有关的计算要准确;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错误;【解答】解: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该温度下,它们有交点;故选项正确;B、由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故选项错误;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25g+50g=75g,90g错误;故选项错误;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蒸发结晶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结晶的方法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8.(3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第18页(共18页) B.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C.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D.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锌粉中加入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分析】A、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再稀释过程中,pH值逐渐减小,但是不会稀释成酸性进行分析;C、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进行分析;D、根据锌的活动性比铁强,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进行分析。【解答】解:A、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不会减小零,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再稀释过程中,pH值逐渐减小,但是不会稀释成酸性,故B错误;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故C错误;D、锌的活动性比铁强,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故D正确。故选:D。【点评】第18页(共18页)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9.(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气分子 2N2 ;(2)五氧化二磷 P2O5 ;(3)钠离子 Na+ ;(4)表示的微粒是 Cl ;(5)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氮肥是 NH4NO3 。【分析】(1)根据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物质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2)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P2O5;(3)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钠离子可表示为:Na+;(4)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7个电子,是氯原子,元素符号为:Cl;(5)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1)2N2;(2)P2O5;(3)Na+;(4)Cl;(5)NH4NO3。【点评】第18页(共18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了解识记一些物质的属性,是解题的关键。10.(4分)“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1)“一带一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蚕丝属于 天然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某种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 Al2O3 。(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是 不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分析】(1)根据物质的分类化学式书写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石油是混合物、是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分析。【解答】解:(1)蚕丝属于天然纤维;在氧化铝中,铝元素是+3价,氧元素是﹣2价,氧化铝的化学式是:Al2O3;(2)石油属于混合物。是不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1)天然Al2O3;(2)混合物不可再生。【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1.(4分)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1)物质丙属于 有机物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反应前后, 原子 (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变。(3)物质丁的化学式 H2O 。(4)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3 。【分析】第18页(共18页) 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1)由分子结构结构模型可知,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H3OH,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2)由化学反应原理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即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不变;故填:原子;(3)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丁物质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3;故填: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5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D与E的组成元素相同,B、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M是一种黑色固体粉末。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H2O2 。(2)物质M在反应①中所起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3)反应③中伴随着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现象。(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 。(5)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E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析】依据M是一种黑色固体粉末,A和M反应后产物中含有M,则可知M是二氧化锰(该反应的催化剂),D与E的组成元素相同,且D在赤铁矿和高温的情况下能够生成E,则可知D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故B是氧气,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则F是氢氧化钙,G是碳酸钙,C可以生成氢氧化钙,故C是水,依此分析解答即可;第18页(共18页) 【解答】解:依据M是一种黑色固体粉末,A和M反应后产物中含有M,则可知M是二氧化锰(该反应的催化剂),D与E的组成元素相同,且D在赤铁矿和高温的情况下能够生成E,则可知D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故B是氧气,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则F是氢氧化钙,G是碳酸钙,C可以生成氢氧化钙,故C是水;(1)A在二氧化锰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故A是双氧水,化学式为:H2O2;(2)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是催化剂,故物质M在反应①中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3)反应③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该反应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反应③中伴随着放热现象;(4)反应②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过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5)实验室制取E(二氧化碳)一般采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完成,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1)H2O2;(2)催化作用;(3)放热;(4)3CO+Fe2O32Fe+3CO2;(5)CaCO3+2HCl═CaCl2+H2O+CO2↑;【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13.(7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酒精灯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第18页(共18页) (3)实验室里,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利用该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应选 B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D或E 。(4)已知:一氧化氮(NO)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如下反应:NO+O2→NO2(二氧化氮),则收集NO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 E ,其原因是 NO气体难溶于水(或NO气体难溶于水且能与氧气反应) 。【分析】(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4)一氧化氮(NO)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因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解答】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B;D或E(填对一个也给满分);(4)一氧化氮(NO)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因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E;NO气体难溶于水(或NO气体难溶于水且能与氧气反应);【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4.(7分)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第18页(共18页)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猜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溶液全部变质;③该溶液部分变质。【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问题讨论】(1)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BaCl2═BaCO3↓+2NaCl 。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 ① (填序号)错误。(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 ② (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 溶液变红色 ,则猜想③正确。【拓展应用】(1)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密封保存 。(2)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 Ba(OH)2 (填“BaCl2”或“Ba(OH)2”)除去。【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碳酸钠的性质以及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问题讨论:(1)操作Ⅰ得到的是固体和液体,故钙操作的名称是过滤,故填:过滤;(2)加入的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由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钠,故猜想①错误,故填:Na2CO3+BaCl2═BaCO3↓+2NaCl;①;(3)加入酚酞试液,“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说明不含有氢氧化钠,从而说明猜想②正确,若是“现象X”是溶液变红,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则是猜想③正确,故填:②;溶液变红色;拓展应用:(1)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需要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第18页(共18页) (2)要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加入的试剂需要将碳酸根离子反应掉,且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而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有新杂质,不可以,故填:Ba(OH)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变质成分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四、计算题(共4分)15.(4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稀硫酸62g。请你计算:(1)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8 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80g×10%=8g设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2g+80g=142g2NaOH+H2SO4═Na2SO4+2H2O801428g142gx=x=10%故答案为:(1)8;(2)10%。【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第18页(共18页)
同类资料
更多
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