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谈中国诗基础过关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晚唐时期诗坛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都创作了许多 的怀古名篇。诗人们面对昔日 的古迹,如洛阳、金陵、邺城等,或者那些历史上称雄一时的帝王的陵寝,联想到唐王朝盛世不再,如同落日余晖般暗淡,都不禁生发出无限感慨。如同方回所说:“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当然,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的原因,更在于社会现实对诗人的深切感受。当年歌舞喧天的繁华城阙,如今却是荒草离离,晚树苍苍。诗人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体验,来烛照历史的情境,使历史和现实 。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反观历史。怀古诗在时空感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将现实和历史糅合在一起,使过去和现在的两重时空并置叠映,使人们既能穿越于时间的隧道,在眼前呈现当年的光影;又能感知于当下,创造出 的实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 车水马龙 水乳交融 身临其境B.脍炙人口 门庭若市 融会贯通 身临其境C.喜闻乐见 门庭若市 水乳交融 设身处地D.喜闻乐见 车水马龙 融会贯通 设身处地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的原因,是社会现实对诗人的深切感受。B.中晚唐诗坛上怀古诗发达的原因,更在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C.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的原因,更在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13
D.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更在于社会现实对诗人的深切感受。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是涌现了大量写怀古诗的诗人B.就是写怀古诗的诗人大量涌现C.就是怀古题材的篇章大量涌现D.就是诗人们开始尝试创作怀古诗4.(2020山东菏泽一中高三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我以为在欣赏中国古典诗歌方面,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大家常常讨论、常常觉得伤脑筋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究竟怎样衡量判断哪一首诗是好诗,哪一首诗是坏诗。不仅在中国,① 。你给学生一首诗,告诉他作者是莎士比亚,他就盲目崇拜,认为只要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就一定都好。② ,他就很难判断,那究竟是好诗还是坏诗。也许他自己凭借一点儿直觉感受,说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可是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却说不出缘故。即便是能说出缘故,③ ? 5.(2020安徽名校高二期中联考)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0年10月9日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主发动机点火工作480余秒,顺利完成深空机动。为了减小飞行偏差,使探测器沿着预定的轨道飞行而进行的轨道控制称作修正;改变探测器当前轨道,13
使其进入一条新的轨道而进行的轨道控制称作机动。此次轨道机动在距离地球大约2940万千米的深空实施。探测器将在当前轨道飞行约4个月后与火星交会。 6.微写作。 本文妙喻迭出,幽默风趣。如用“闪电战”“樱桃核”“二寸象牙方块”来比喻中国诗的短小,用“蛛丝网”和“钢丝网”来比喻中西方诗的“比重”的差异,表明中国诗和西洋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且差异愈大,比喻愈巧妙。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进行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方法。请你运用比喻论证,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论点要明确,比喻要生动,150字左右。 13
三年模拟练一、(2021河南洛阳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古诗十九首》的人生主题《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萧统《文选》,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学界主流意见认为这是作于东汉后期的文人诗,这一意见证据较为充分,其说可从。关于这组诗歌的主题,古人曾有许多议论,自《文选》注以来直至明清士人,论者多将诗歌与政治及士人出处相牵合。比如解“浮云蔽白日”一句,李善就认为这是“以喻邪佞之毁忠良”,后人沿着这个视角继续发挥,认为这是远方的逐臣思念君主之辞。近代以来,朱自清、马茂元等学者对《古诗十九首》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看法,对诗歌的艺术性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时至今日,就《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来说,学界仍有不同见解。笔者认为,《古诗十九首》作为一组诗歌,文本内部应当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其中贯穿的精神主旨可视为其主题所在。而贯穿于整组诗歌的就是对人生的感喟与思索,人生乃其根本的关心所在。笔者尝试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观点。第一个层面,文士在诗中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真相的洞察。《古诗十九首》实际上是在谈论人生的痛苦。整组诗的开篇就是“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汉代士人为了追求功名,经常要游学、仕宦,由此导致的与亲人的分别往往长达数年甚至更久。生死造成的别离非人力所能及,但被迫与相爱的人分离则是人生莫大的无奈。这组诗对别离之情有生动的描绘和展现,充满了浓浓的感伤,感情基调低沉哀婉。其中,我们时常可看到这样哀伤的叹息:“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可以说,这种低沉的情绪笼罩在整组诗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末士人的普遍心态。13
《古诗十九首》的低沉哀婉的基调实际上缘于汉末士人浓烈的生命意识,他们慨叹时光的仓促与生命的易逝,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悲叹。这一点从很多汉乐府诗歌中也可见到。《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对人生有诸多比喻,如“远行客”“飙尘”“朝露”等,他们还以“涧中石”“金石”来作比,突出人生短暂。在汉末诗人的心目中,死亡是人生的归宿,活着是远行。这种浓郁的悲哀也影响了后世的诗歌。第二个层面,《古诗十九首》表现了文士认清人生真相后产生的幻灭感。正如诗中所写:“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圣贤亦不能例外。洞察了修仙长生为虚妄后,他们愈发想要去把握和享受现实人生。他们要饮酒,于是说“不如饮美酒”;要宴饮高会,于是说“极宴娱心意”;要耳目之娱,于是说“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要鲜衣良马,于是说“被服纨与素”“何不策高足”……总之,就是“为乐当及时”。及时行乐是他们的一致选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望,对享受人生抱有极大热忱。这种幻灭感促使他们要求突破儒家名教的“清规戒律”。第三个层面,文士在人生幻灭之后还要追寻朴素的人生。因为意识到了人生的有限和虚无,他们不再执着于遥不可及的不朽,转而去追求现实的人生。现实人生中安宁而平淡的日常,成了他们向往的心灵归宿。他们反复歌咏“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愿得长巧笑,携手同车归”“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举案齐眉、长相厮守成了文士最朴素、真挚的愿望。正因为这样,他们对别离尤为敏感,也对其进行了反复书写:“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离别的相思令人倍感痛苦,13
甚至催人衰老。从《古诗十九首》开始,中国文学中的离别书写始终充斥着悲伤的情绪,同时,离别也成为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1.()下列对《古诗十九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论者多将诗歌与政治及士人出处相牵合,近代以来朱自清等学者纠正了这一错误看法。B.这组诗歌的主题朦胧模糊,尽管后代学者对其不断探索,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明确清晰的结论。C.本文作者认为《古诗十九首》文本内部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对人生的感喟与思索贯穿于整组诗歌,应是其主题所在。D.低沉的情绪笼罩着整组诗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末士人伤感自身壮志难酬的普遍心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李善“以喻邪佞之毁忠良”的说法,并不是为了证明《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诗歌作者的人生感悟这一观点。B.文章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用“飙尘”“朝露”“涧中石”“金石”等作比,形象地表达了对人生的认知和慨叹。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大量列举《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以充分翔实的论据使文章观点得到有力支持,让人信服。D.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将主要观点分成不同层面展开论述,各层面之间递进衔接,论述脉络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代士人为了追求功名,经常要游学、仕宦,往往长达数年甚至更久,与相爱的人分离,甚至与亲人生死两隔,这是人生莫大的无奈。13
B.汉末文人认清人生真相后产生的幻灭感使他们渴求突破儒家名教的“清规戒律”,选择及时行乐,去享受现实人生。C.古代文士对离别进行了反复书写,离别导致相思,相思使人痛苦,而安宁平淡的日常生活才是他们真挚的愿望。D.《古诗十九首》反复书写离别,对离别的悲伤情绪的体悟和抒发,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2020四川内江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不久之前,日本援助中国的防疫物资上所写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诗句引起人们热议。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中国国内疫情趋于平缓,中国投桃报李的时候到了。在中国捐助给其他国家物资的包装箱上,出现了许多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诗句。如在援助意大利的物资包装箱上,就写有明代学者李日华赠予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句“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援助印度的物资上所写的“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实际上出自玄奘法师《题尼莲河七言》一诗。由此不难发现,中国古人爱写诗赠人,中国古人走出国门,也愿意用诗抒发情感,记录所见所闻。总而言之,在中国,写诗的传统自古而盛。自先秦开始,中国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说法,意为诗是用来表达作者的内心志意,而唱歌则是为了拉长这些语言,使情感能够充分展现。可见,中国古人写诗、唱歌,正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所想。《论语》中曾经记载孔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说明此时很多人已经将读诗视作某种标准。结合孔子曾经编纂《诗经》的经历,以及其“尽善尽美”的论述不难发现,这种标准既是关乎某人“君子”与否的道德标准,亦是审美标准。《论语》中还指出了诗有“兴观群怨”的作用,13
既能让写的人、吟唱的人感发自己的内心志意,其他人亦能通过观看、听取一地的诗歌体味这里的风俗。可见,这时的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是人对自己所见所想的记录和表达,也是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的互动。曾经被统治者处以酷刑的司马迁则认为,作诗文者“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其在评价屈原之《离骚》时也说“‘离骚’者,犹离忧也”。这时的诗、文,已经表现出了作者对自己内心的探索。至于魏文帝曹丕,在其表达自己治世思想的文集《典论》中专作《论文》一篇,将文提升到了“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诚然如曹丕所说,年寿总有终结,荣乐随之而止,唯有一人之诗文,方能使其名于后世。这一观点放在曹家三父子身上似乎无比恰当,不论小说如何演绎,但凡懂点诗的人,都能体会到曹操的耿介多气,亦能体会到曹植的飘逸多才。两晋时期的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认为文学创作其实是基于人对物象的感知,也基于作者本身的才学修养。至于南朝的刘勰,则将人置于“天地之心”的位置,认为人是自然思考的器官,既然有心便有思考,既然有思考便有文,这是“自然之道”。至此,中国古代关于诗文如何生发的理论几近成熟。细看不难发现,古人写诗写文,基于所见所闻,通过有韵律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希望通过这种带有音韵、形式美感的艺术形式记录、反映外界,并唤起更多人的共情。清代赵翼曾有“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之句,并非唱衰,实则表明了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会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强大的刺激。可见用诗文来反映社会现实是中国古人的传统。时至今日,国人亦应发挥这种传统,用文字书写、记录时代。归根结底一句话,我们优美的文字,应该体现在援外防疫物资上,但不应该只体现在援外防疫物资上。13
(摘编自袁新雨《中国的写诗传统》,北京晚报2020年4月22日)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疫情期间,日本援助中国及中国捐助他国的物资的包装箱上都有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诗句。B.“诗言志,歌永言”与“不学《诗》,无以言”,从侧面反映出古人把写诗当作抒情手段的情况。C.古人通过有韵律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记录和反映外界,唤起他人的情感共鸣。D.作者摘引《论语》《报任安书》中的语句,来证明我国古代文人重视用诗文抒发情感。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外国援助我国的防疫物资上写有中国诗句为例,引出我国自古具有写诗传统的议题。B.赵翼的观点表明诗文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那么今天诗文就可以出现在援外防疫物资上。C.为了更好地阐述论点,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D.作者列数历代评论家有关写诗的论述,意在强调诗文具有表现内心志意、记录时代风貌的特点。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人,无论在国内还是走出国门,都爱写诗,可见,中国写诗的传统自古而盛。B.“三曹父子”所写之诗,或耿介多气,或飘逸多才,才“使其名于后世”,令人敬仰。C.诗有“兴观群怨”的作用,屈原写《离骚》是因为离忧,后人阅读也会有所感发。13
D.中国的写诗传统自古而盛,历代文人以诗抒情言志,国人应继续弘扬这种传统。13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练1.A ①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修饰对象是“怀古名篇”,用“脍炙人口”更合适。②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形容洛阳、金陵、邺城等古迹,用“车水马龙”更合适。③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根据后文“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反观历史”可知,用“水乳交融”更合适。④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根据后面的“实感”可知,用“身临其境”更合适。2.B “之所以……的原因”句式杂糅,“社会现实对诗人的深切感受”主客体颠倒,据此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3.C 依据后文“中晚唐诗坛上……的深切感受”可知,所填句子强调的是诗歌,而不是诗人,排除A、B两项。后文并未指出怀古诗是在唐代才出现的,“开始尝试创作……”于文无据,排除D项。4.答案 ①在西方这也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 ②如果你不告诉他作者是谁 ③那缘故就是衡量诗歌好坏的标准吗解析 第①空,前文说很难判断一首诗的好坏,并且强调“不仅在中国”,再结合后文“莎士比亚”的例子可知,此处应填写“在西方这也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之类的句子。第②空,横线所在句子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应填与“如果你不告诉他作者是谁”意思相近的句子。第③空,根据横线前的“即便是能说出缘故”可知,13
横线处应该讨论“缘故”,结合文段“诗歌的好坏难以判断”的观点和横线后的问号分析可知,此处应填写对“缘故”能否衡量诗歌好坏表示怀疑之类的句子。5.答案 (示例)2020年10月9日23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距离地球大约2940万千米的深空顺利完成深空机动,约4个月后与火星交会。解析 这段新闻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涉及新闻的时间“2020年10月9日23时”和新闻的主体“天问一号探测器”,事件是“主发动机点火工作480余秒,顺利完成深空机动”。第二句是介绍与这段新闻有关的知识,属于新闻的背景,可不保留。第三句和第四句是新闻的具体内容,可提炼出“在距离地球大约2940万千米的深空实施”“约4个月后与火星交会”等关键信息,然后将其与第一句中的关键信息整合,即可概括出答案。6.【写作指导】比喻论证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的一种论证方法。那么,如何运用比喻论证呢?(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例如,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体现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抹布、扫帚,这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三年模拟练13
1.C A.“近代以来朱自清等学者纠正了这一错误看法”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自《文选》注以来直至明清士人,论者多将诗歌与政治及士人出处相牵合……朱自清、马茂元等学者对《古诗十九首》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看法”,朱自清等学者纠正的“前人的许多错误看法”并不一定指的就是“将诗歌与政治及士人出处相牵合”。B.“主题朦胧模糊”“依然没有明确清晰的结论”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关于这组诗歌的主题,古人曾有许多议论”“时至今日,就《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来说,学界仍有不同见解”,虽然有争议,但不能说是朦胧模糊,没有结论。D.“伤感自身壮志难酬的普遍心态”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可以说,这种低沉的情绪笼罩在整组诗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末士人的普遍心态”,并未说是“伤感自身壮志难酬的普遍心态”;且结合前后文分析可知,应是“伤离别”和“慨叹人生的短暂”的心态。2.B “文章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对人生有诸多比喻,如……”,可见是诗中采用比喻手法,不是本文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3.A 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可知,“人生莫大的无奈”指的是“被迫与相爱的人分离”;此外,“与亲人生死两隔”也并非“游学、仕宦”带来的后果。4.B “不学《诗》,无以言……把写诗当作抒情手段的情况”错。原文的表述是“……‘不学诗,无以言。’说明此时很多人已经将读诗视作某种标准”。5.C “比喻论证”错,文中没有比喻论证。6.B “‘三曹父子’所写之诗,或耿介多气,或飘逸多才”错,原文“都能体会到曹操的耿介多气,亦能体会到曹植的飘逸多才”说的是曹操和曹植,至于曹丕,文中只有其《典论》中论述诗文作用的内容,并无曹丕诗歌风格的相关信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