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高三月考试卷一(全国卷·入学摸底试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8题,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存在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B.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真核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C.两类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真核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2.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并分离洋葱鳞片叶中的色素,观察滤纸条有蓝绿色的色素带B.可用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作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用洋葱根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视野中每个细胞都出现染色体D.撕取洋葱绿色管状叶外表皮制作装片,观察到每个细胞中都有叶绿体3.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时期中,甲、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C.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甲时细胞质发生不均等分裂D.在戊时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4.研究表明,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平衡。此“平衡说”可用右图说明,这是一种动态平衡,不断的有物种灭亡,也不断的由同种或别种的迁入而替代补偿灭亡的物种。其中“远”“近”表示的是距离大陆的距离,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岛屿上各种生物可形成一个群落,对该群落研究时应包括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演替情况、空间结构等方面B.随着留居种数加大,物种的迁入率就下降,灭亡率则相反,留居种数越多,灭亡率也越高C.当灭亡和迁入的速率达到相等时,物种的数目就处于平衡稳定状态D.达到平衡时的物种数,与岛屿大小和距大陆的距离有关,据图可知,距离较近的小岛可维持相对最大的种群数5.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及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翻译时,核糖体与mRNA结合部位有2个tRNA的结合位点B.DNA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均有氢键的形成与断裂C.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tRNA是由三个核糖核背酸组成的三叶草状的结构,有一个反密码子6.科研人员给子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
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此类神经元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此电位的产生与Na+外流有关B.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原因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种类不同C.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作用后即失活或者被清除,此项特点与酶相似D.此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转变过程不消耗能量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共174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9.(10分)某小组研究外源脱落酸(ABA)对干旱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对其进行培养,ABA每2天喷施一次,每次各喷施15mL,1个月后分别测定黑麦草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变化,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气孔开放程度可以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气孔导度会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中过程,该过程,(填“消耗”或“不消耗”)ATP;在该过程中Rubisco酶发挥重要作用,则该酶发挥作用的具体场所是。(2)提取的叶绿素可采用法进行分离,通过观察可比较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由实验结果可知,喷施ABA对正常浇水生长的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含量具有
作用。(3)由T7~T9组实验结果可知,重度干旱条件下喷施ABA能缓解干旱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光合速率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4)该研究小组欲探究外源ABA级解重度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抑制的最适浓度,请写出实验的基本思路:。30.(11分)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2021年3月16日,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获批启动临床试验,首批试验疫苗被接种到受试者的体内。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受试者接种疫苗时,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其中在神经纤维上是(填“双向”或“单向”)传导的,此时机体产生痛觉的部位是。正常情况下,针刺手臂皮肤,会发生缩手反射,但受试者在接种疫苗时并未躲避,这说明。(2)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后,第三道防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而组成的。(3)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在初次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时病毒会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抗原(病毒)刺激的同时,在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增殖、分化后产生。(4)请阐述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理论上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机理:。(5)目前针对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注射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有效途径。若你参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发,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写出研制思路:(答出一点即可)。31.(7分)澳大利亚山火从2019年9月开始到2020年2月才结束,山火燃烧持续了5个多月。此次山火焚毁大片林地,造成栖息在森林中的考拉等上亿只动物的大量死亡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山火结束后不久,许多植物重现生机。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山火过后,欲调查某地区桉树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法,采用此方法进行调查的关键是。(2)山火过后该地区群落发生的演替类型为。随着时间推移,山火过后该地区会形成很多不同的群落,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3)山火过后该地区植被仍能恢复,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速度逐渐加快的原因可能是。32.(11分)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刚毛的长刚毛和短刚毛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由实验结果可知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果蝇的灰身和黑身中显性性状为。(2)组合①亲本的基因型为,让其产生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灰身短刚毛雄蝇所占的比例为。(3)若让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获得F2。欲验证所获得的F2中灰身长刚毛雕蝇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结论。(要求从组合②的F3中选择相应个体与之杂交)①实验步骤:。②预期结果和结论:。(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某研究小组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淀粉分解菌,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筛选淀粉分解菌的培养基应以为唯一碳源,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2)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分解淀粉能力强的细菌,获得土壤样品培养液后应采用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处理培养基,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测量菌落和透明圈的直径,结果如下表所示。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分解淀粉能力强的菌种是。(3)若对(2)筛选得到的分解淀粉能力较强的菌种进行长期保存,应采用法。(4)实验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要进行处理后再倒掉。(5)以淀粉为原料采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葡萄糖,所需的酶更适合采用和法固定化。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已知生物体内有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个氨基酸组成。如果将P
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在PCR体系中除了模板、原料外,还应加入。(2)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通过和,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得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之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功能进行鉴定。(3)“CRISPR/Cas9”技术是目前常用改造DNA序列的一种方法,下图为向导RNA引导Cas9蛋白切割目标DNA示意图。其中Cas9蛋白是一种酶。Cas9蛋白和特定的向导引导序列可利用法导入到动物受精卵或干细胞中发挥基因编辑作用。(4)经改造后的细胞,若想工业化大量制备蛋白质P1,可利用和技术将改造细胞转化为即可产生P1又能无限增殖的细胞,最后自培养液中可得到目的蛋白质。